CN107405488A - 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及利用其的健康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及利用其的健康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05488A
CN107405488A CN201680015102.8A CN201680015102A CN107405488A CN 107405488 A CN107405488 A CN 107405488A CN 201680015102 A CN201680015102 A CN 201680015102A CN 107405488 A CN107405488 A CN 1074054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ow frequency
band
wearable device
frequency gen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1510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申承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o Ae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o Ae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o Aed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o Aed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4054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54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02Details
    • A61N1/04Electrodes
    • A61N1/0404Electrodes for external use
    • A61N1/0408Use-related aspects
    • A61N1/0456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TE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02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A61B5/0015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telemetry system
    • A61B5/0022Monitoring a patient using a global network, e.g. telephone networks, interne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05Simultaneously evaluating both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s and different types of body conditions, e.g. heart and respiratory condition
    • A61B5/02055Simultaneously evaluating both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and tempera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rate or heart rate
    • A61B5/02438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rate or heart rate with portable devices, e.g. worn by the pati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02Sensor mounted on worn items
    • A61B5/681Wristwatch-type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02Details
    • A61N1/04Electro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014External stimulators, e.g. with patch electro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014External stimulators, e.g. with patch electrodes
    • A61N1/3603Control systems
    • A61N1/36031Control systems using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for adjust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014External stimulators, e.g. with patch electrodes
    • A61N1/3603Control systems
    • A61N1/36034Control systems specified by the stimulation parameter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7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remote operatio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Card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佩戴在手腕并向手腕的正中神经传递低频来防止基于恶心、孕呕或用药的恶心和呕吐的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及利用其的健康管理系统,在手腕佩戴的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发生低频,上述低频向手腕的正中神经传递,从而有效防止基于恶心、孕呕或用药的恶心和呕吐。

Description

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及利用其的健康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及利用其的健康管理系统,更详细地,涉及向手腕的正中神经传递低频来有效防止基于恶心、孕呕或用药的恶心和呕吐的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及利用其的健康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孕妇的孕呕主要在怀孕初期呈现,这是因为在胎盘分泌的荷尔蒙(HCG)的增加或因怀孕所引起的精神不安或压力。通常呈现出呕吐、恶心、食欲不振、食欲偏好变化等的综合征,在正常的情况下,大部分症状在5个月内消失。
根据对于孕妇的孕呕经验的调查,根据孕妇的年龄、早产或经产、职业的有无、学历水平、收入程度、居住地区,呕吐经验或轻重不同,所经验的症状也根据因怀孕的压力或家族结构、初生婴儿的性别而不同。
因这种孕呕,孕妇对味道灵敏,对于特定食物的偏好度会降低或者没有食欲,结果,食物摄取变得不规则,从而导致体重的减少。并且,若呕吐严重,会失去身体内的水分或矿物,根据时间不同,会引起脱水状态。与怀孕恐惧症或其他精神矛盾等一同,对胎儿的发育和营养状态产生恶劣影响,因此,当孕呕的症状严重时,必须进行临床、营养管理。
观察用于缓和孕呕症状的解决方案,主要利用中药或西药、静脉注射,给药维生素B6来缓和恶心和呕吐严重的孕妇的症状。但是,包含这种补充剂的药物滥用与喝酒或吸烟相同,会对胎儿产生并不理想的结果,药物处方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限制使用。
并且,虽然并不是用于治疗孕呕的装置,但是,参照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2001-0032517号,公开了向身体施加低频电流来治疗呕吐或恶心等的治疗装置。这种以往治疗装置为一个装置形态,包括用于发生低频的振荡器和与向身体传递与振荡器相连接的振荡器震荡的低频的治疗电极。但是,这种以往治疗装置分别个别具有振荡器和治疗电极,因尺寸大,通常设置于医院等指定场所。
但是,孕妇呈现出呕吐或恶心等的孕呕时,现实上,很难迅速访问医院来利用以往治疗装置,很难利用以往治疗装置来治疗孕呕。因此,需要使振荡器和治疗电极形成为一体来携带并简单使用的治疗装置的开发。
另一方面,最近,可便携的可穿戴设备以大企业为中心踊跃开发。这种可穿戴设备测定大部分用户的运动量来呈现出一天的消耗能量,测定用户的脉搏来提供运动引导。并且,这种可佩带设备测定脉搏、体温等的身体信号并对其进行分析来向用户提醒健康异常的有无。
但是,这种可穿戴设备仅具有测定脉搏、体温等的身体信号并告知外部的功能,并没有缓和呕吐或恶心等的孕呕症状的额外功能,因此持续要求在这种方便携带的可穿戴设备追加缓和呕吐或恶心等的孕呕症状的功能。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方便携带的可穿戴装置向手腕的正中神经传递低频来有效防止基于恶心、孕呕或用药的恶心和呕吐的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及利用其的健康管理系统。
并且,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测定用户的身体信号并使用户或保护人员持续监控上述身体信号,在用户处于危险状态的情况下,可迅速向外部提醒上述危险状态的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及利用其的健康管理系统。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设置于手腕,内置有用于发生低频的低频发生部;佩戴控制部,设置于上述本体的内部,用于使上述低频发生部发生低频;带部件,包括第一带和第二带,上述第一带以包围手腕的外周部一侧的方式与上述本体的一侧相连接,上述第二带以包围手腕的外周部另一侧的方式与上述主体的另一侧相连接;结合部件,用于使上述第一带与上述第二带相结合;以及治疗电极部,设置于与上述结合部件的手腕相向的位置,用于向手腕传递由上述低频发生部发生的低频。
并且,本发明提供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结合部件包括:结合引导部,与上述第一带相结合,在与手腕相向的位置设置有上述治疗电极部;一对结合突出部,在上述结合引导部的两侧,向以与上述第一带的外周部向以层叠的方式设置的上述第二带的外周部方向突出而成;以及结合扣,与上述一对上述结合突出部之间铰链结合,以对上述第二带的外周部施加压力或不施加压力的方式进行旋转,上述第二带以层叠的方式设置于上述第一带的外周部。
并且,本发明提供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带部件还包括滑动接触部,上述滑动接触部沿着上述第一带的内部长度方向设置,沿着上述第一带的内周部向外部露出,与上述低频发生部电连接,上述结合部件还包括:上述结合引导部,以沿着上述第一带的内周部滑动的方式与上述结合部件相结合;一对铰链结合部,以与上述第一带的外周部相向的方式设置于上述结合引导部与上述结合突出部之间;以及固定扣,与上述一对铰链结合部之间铰链结合,以对上述第一带的外周部施加压力或不施加压力的方式进行旋转,上述治疗电极部包括:电极部,位于上述结合引导部;以及接触部,在上述电极部通过贯通上述结合引导部来向上述滑动接触部方向突出。
并且,本发明提供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治疗电机部由一对构成,上述滑动接触部以与各个上述治疗电极部相接触的方式由一对构成。
并且,本发明提供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述治疗电极部以与手腕的正中神经相向的方式设置。
并且,本发明提供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与手腕相向的上述本体的内侧设置有用于测定用户的身体信息的测定部。
并且,本发明提供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手腕的相反方向的上述本体的外侧还包括用于向外部输出各种数据的输出部,上述佩戴控制部向上述输出部输出从上述测定部测定的身体信息。
并且,本发明提供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测定部用于测定手腕的脉搏或手腕的体温。
并且,本发明提供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计步器。
并且,本发明提供利用可穿戴装置的健康管理系统,利用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包括上述佩戴控制部及第一近距离通信部,上述佩戴控制部从上述测定部接收上述身体信息,上述第一近距离通信部从上述佩戴控制部接收包含上述身体信息的健康信息数据来通过第一无线通信网向外部输出;第一终端,包括第二近距离通信部、第一远距离通信部及第一控制部,上述第二近距离通信部与上述第一无线通信网无线连接并从上述第一近距离通信部接收上述健康信息数据,第一远距离通信部通过第二无线通信网向外部输出上述健康信息数据,上述第一控制部以使上述第一远距离通信部向外部输出由上述第二近距离通信部所接收的上述健康信息数据的方式进行控制;以及第二终端,包括第二远距离通信部、终端输出部及第二控制部,上述第二远距离通信部与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网无线连接并从上述第一远距离通信部接收上述健康信息数据,上述终端输出部向外部输出从上述第二远距离通信部接收的上述健康信息数据,上述第二控制部以使上述终端输出部输出由上述第二远距离通信部所接收的上述健康信息数据的方式进行控制。
并且,本发明提供利用可穿戴装置的健康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由利用蓝牙的无线通信网构成,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由包括选自2G网、3G网及作为LTE网的4G网中的一种的移动通信网构成。
并且,本发明提供利用可穿戴装置的健康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选自上述佩戴控制部、上述第一控制部及上述第二控制部中的一种控制部存储与上述身体信息相关的安全范围,在上述身体信息脱离上述安全范围的情况下,生成警告信息,并使上述警告信息包含于上述健康信息数据中。
并且,本发明提供利用可穿戴装置的健康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终端输出部包括以声音来输出上述警告信息的扬声器或以振动来输出将上述警告信息的振动部或将以影像来输出上述警告信息的显示部。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即,可向手腕的正中神经简单传递从形成于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的低频发生部发生的低频,从而可有效防止基于恶心、孕呕或用药的恶心和呕吐。
并且,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即,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的结合部件沿着第一带滑动,因此,结合部件位于与手腕的正中神经相向的位置,由此,形成于结合部件的治疗电极部可向手腕的正中神经简单传递低频。并且,与手腕的正中神经相向的结合部件以使固定扣对第一带施加压力的方式进行旋转,从而固定于第一带,由此,结合部件在位于与手腕的正中神经相向的位置的状态被坚固地固定。
并且,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通过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向手腕的正中神经传递低频,并测定用户的身体信号,并使用户或保护人员知道上述身体信号,因此,用户或保护人员可持续监控用户的健康状态,在用户处于危险状态的情况下,可迅速向外部提醒上述危险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简要示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的图。
图2为简要示出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的带部件的滑动接触部与第一带相结合的状态的图。
图3为简要示出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的带部件的第一带与结合部件的结合引导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相结合的状态的图。
图4为为了说明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的治疗电极部与结合部件相结合的状态的图。
图5为简要示出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的第一带固定结合部件的状态的图。
图6为示出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的第一带固定结合部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7为简要示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的第二带以层叠的方式位于第一带的状态的图。
图8为示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的结合扣固定第二带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9为简要示出利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的健康管理系统的图。
图10为简要示出图9的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的框图。
图11为简要示出形成于图9的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的显示部的图。
图12为简要示出利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的健康管理系统的第一终端的框图。
图13为简要示出利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的健康管理系统的第二终端的框图。
图14为为了说明利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的健康管理系统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0:可穿戴装置
110:本体 120:管理单元
121:低频发生部 122:测定部
122a:脉搏测定部 122b:体温测定部
123:计步器 124:输入部
125:输出部 125a:第一显示部
125b:第二显示部 125c:第三显示部
125d:第四显示部 126:第一近距离通信部
127:佩戴控制部 130:带部件
132:第一带 132a:第一开放部
132b:第二开放部 134:滑动接触部
134a:第一滑动部 134b:第二滑动部
136:第二带 140:结合部件
142:结合引导部 143:支撑引导部
144:结合突出部 144a:铰链突起
145:铰链结合部 146:结合扣
146a:结合铰链孔 147:结合加压部
148:固定扣 148a:固定铰链突起
149:固定加压部 150:治疗电极部
152:第一电极部 152a:第一电极
152b:第一接触部 154:第二电极部
154a:第二电极 154b:第二接触部
200:第一终端
210:第二近距离通信部 220:第一远距离通信部
230:第一控制部
300:第二终端
310:第二远距离通信部
320:终端输出部 330:第二控制部
400:第一无线通信网 410:第二无线通信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更加详细说明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
图1为简要示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的图。
参照图1,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100整体呈在手腕佩带的表的形状,包括本体110、测定部122(图2所示)、低频发生部121(图10所示)、带部件130、结合部件140及治疗电极部150。
本体110位于用户手腕,呈与手表类似的形状。而且,在与手腕接触的本体110的内侧形成测定部122,在不与手腕接触的本体110的外侧设置有输出部125。例如,输出部125由用于显示影像的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等构成,以下,参照图11,进行详细说明。
测定部122设置于本体110的内侧,用于测定血压、脉搏、体温等的用户身体信息,例如,包括用于测定用户脉搏的脉搏测定部122a和用于测定用户体温的体温测定部122。脉搏测定部122a为利用光来检测脉搏信号的光学式、利用压力来测定脉搏信号的压电式等,在光学式的情况下,安装于本体110的内侧来向用户人体照射光来测定用户脉搏。例如,体温测定部122b由红外线传感器构成,检测从用户释放的红外线,由此生成电脉冲信号来测定用户体温。上述低频发生部121、脉搏测定部122a及体温测定部122b为公知技术,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而且,测定部122所测定的身体信息向外部传递并对用户的健康状态进行管理,以下,参照图9至图14,对其进行说明。
低频发生部121设置于本体110的内部,利用振荡线圈来形成规定范围的频率的电磁脉冲。这种低频发生部121发生大致28Hz至33Hz的低频脉冲,以此发生的低频脉冲向后述的治疗电极部150传递。
带部件130与以使本体110位于手腕的方式进行固定的表带类似,以根据手腕的形态简单弯曲的方式由柔性材质形成。这种带部件130包括:第一带132,以包围手腕的外周部一侧的方式与本体110的一侧相连接;以及第二带136,以包围手腕的外周部另一侧的方式与本体110的另一侧相连接。
结合部件140用于使带部件130的第一带132和第二带136相互结合,例如,以位于手腕的正中神经的方式与第一带132相结合的状态下与第二带136相结合。
治疗电极部150设置于与手腕的正中神经相向的结合部件140的内侧,包括第一电极部152和第二电极部154。第一电极部152和第二电极部154与手腕的正中神经相接触,通过后述的滑动接触部134(图2所示)与低频发生部121电连接。由此,治疗电极部150接收由低频发生部121发生的低频,并再次向手腕的正中神经传递。而且,向手腕的正中神经传递的低频会刺激正中神经,接着,沿着正中神经向中枢神经传递。因此,在中枢神经中,阻隔呕吐和恶心的信号来将非正常胃肠运动再次变为正常运动。
另一方面,治疗电极部150需要与手腕的正中神经相接触,与治疗电极部150相结合的结合部件140也需要与手腕的正中神经相向。但是,每个人的手腕的大小均不同,因此,结合部件140需要沿着第一带132滑动,若沿着第一带132滑动的结合部件140位于手腕的正中神经,则结合部件140以无法再滑动的方式将结合部件140固定在第一带132。以下,参照图5,详细说明上述内容。
图2为简要示出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的带部件的滑动接触部与第一带相结合的状态的图。图3为简要示出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的带部件的第一带与结合部件的结合引导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相结合的状态的图。
参照图2及图3,带部件130除第一带132和第二带136之外,还包括滑动接触部134。滑动接触部134以沿着第一带132的内部长度方向长的方式形成,并由一对构成,且包括第一滑动部134a和第二滑动部134b。第一滑动部134a和第二滑动部134b由导电材质形成,上述长度方向一侧与本体110的内部的低频发生部121电连接,上述长度方向另一侧以向手腕的正中神经的方向长的方式形成。而且,第一滑动部134a和第二滑动部134b插入于第一带132,当第一带132以包围第一滑动部134a和第二滑动部134b的方式相结合时,在第一带132的内周部以使第一滑动部134a和第二滑动部134b向外部露出的方式形成有第一开放部132a、第二开放部132b。
结合部件140包括结合引导部142、结合突出部144、结合扣146、铰链结合部145及固定扣148。结合引导部142可沿着第一带132的内周部滑动,在与手腕相向的结合引导部142的内侧设置治疗电极部150。而且,当结合引导部142沿着第一带132的内周部滑动时,以引导第一带132的两侧的方式沿着结合引导部142的两侧,一对支撑引导部143突出形成。而且,固定扣148对第一带132的外周部施加压力,沿着第一带132的内周部滑动的结合引导部142以与手腕的正中神经相向的方式被固定,结合扣146对第二带136的外周部施加压力,来使第二带136固定于结合引导部142。
即,本发明除使第二带136固定于第一带132的结合扣146之外,额外的设置用于使沿着第一带132的内周部滑动的结合引导部142固定于第一带132的固定扣148。结合突出部144、结合扣146、铰链结合部145及固定扣148参照以下图5至图8来进行详细说明。
图4为为了说明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的治疗电极部与结合部件相结合的状态的图。
参照图4,治疗电极部150包括第一电极部152和第二电极部154。第一电极部152和第二电极部154在结合引导部142的内侧相互整齐地结合。第一电极部152包括:第一电极152a,设置于结合引导部142的内侧;以及第一接触部152b,从第一电极152a贯通结合引导部142来与滑动接触部134的第一滑动部134a电连接。第二电极部154包括:第二电极154a,在结合引导部142的内侧,与第一电极152a整齐地设置;以及第二接触部154b,从第二电极154a贯通结合引导部142,来与滑动接触部134的第二滑动部134b电连接。
第一电极152a和第二电极154a与手腕的正中神经相接触,沿着手腕凹陷而成,以提高导电性并降低与人体的阻抗性的方式被金等镀金处理。第一接触部152b和第二接触部154b沿着第一滑动部134a和第二滑动部134b滑动,当结合引导部142以位于手腕的正中神经的方式沿着第一带132的内周部滑动时,沿着第一接触部152b和第二接触部154b或第一滑动部134a和第二滑动部134b滑动,第一电极152a和第二电极154a简单位于手腕的正中神经。而且,第一滑动部134a和第二滑动部134b与本体110内部的低频发生部121相连接,因此,低频发生部121所发生的低频向第一电极部152和第二电极部154传递,第一电极部152和第二电极部154再次将其向手腕的正中神经传递。而且,向手腕的正中神经传递的频率刺激正中神经,接着,沿着正中神经向中枢神经传递。因此,在中枢神经中,阻隔呕吐和恶心的信号,从而将非正常的胃肠运动再次变为正常的运动。
如上所述,本发明可简单向手腕的正中神经传递在本体110的内部的低频发生部121发生的低频,从而可有效防止抗癌治疗及药物治疗的副作用所呈现的呕吐和恶心。并且,本发明可有效防止基于恶心、孕呕或其他的恶心和呕吐。
图5为简要示出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的第一带固定结合部件的状态的图。图6为示出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的第一带固定结合部件的状态的剖视图。
参照图5及图6,结合部件140包括结合引导部142、结合突出部144、结合扣146、铰链结合部145及固定扣148。
结合引导部142可沿着第一带132的内周部滑动。而且,沿着结合引导部142的两侧,支撑引导部143突出形成。
结合突出部144由一对构成,当第二带136以层叠的方式位于第一带132的外周部时,在靠近结合引导部142的两侧,详细地,第一带132的端部的一对支撑引导部143的侧部,与本体110远离的方向突出,结合突出部144的前端部设置于第二带136的外周部方向。
结合扣146与一对结合突出部144之间铰链结合来对以层叠的方式位于第一带132的外周部的第二带136的外周部施加压力或不施加压力地进行旋转。上述结合部146参照以下图7进行说明。
铰链结合部145由一对构成,以与第一带132的外周部相向的方式在各个结合引导部142和各个结合突出部144之间,详细地,在各个支撑引导部143和各个结合突出部144之间通孔形成。
固定扣148与结合引导部142隔开,第一带132向结合引导部142和固定扣148之间插入。而且,固定扣148的一端部与一对上述铰链结合部145之间铰链结合,另一端部向与第一带132靠近的方向或与第一带132远离的方向旋转,为此,铰链结合部145以向固定扣148的一端部两侧插入并轴结合的方式形成有固定铰链突起148a。而且,当固定扣148的另一端向第一带132方向旋转时,在固定扣148的一端部,与第一带132垂直的方向突出形成有固定加压部149,固定加压部149对第一带132的外周部施加压力。如上所述,固定扣148的固定加压部149对第一带132施加压力,由此,结合引导部142坚固地固定于第一带132。另一方面,若固定扣148向与第一带132远离的方向旋转,则固定扣148的固定加压部149沿着与第一带132水平方向形成,因此,固定加压部149不再对第一带132施加压力,结合引导部142可沿着第一带132滑动。
如上所述,本发明中,结合部件140沿着第一带132滑动,因此,结合部件140可以与手腕的正中神经相向,由此,设置于结合部件140的治疗电极部150可简单向手腕的正中神经传递低频。并且,与手腕的正中神经相向的结合部件140以使固定扣148对第一带132施加压力的方式进行旋转,由此固定于第一带132,由此,结合部件140与手腕的正中神经相向的状态下被坚固地固定。
图7为简要示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的第二带以层叠的方式位于第一带的状态的图。图8为示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的结合扣固定第二带的状态的剖视图。
参照图7及图8,固定扣148对第一带132施加压力,来使结合引导部142固定于第一带132的状态下,第二带136包围手腕之后,以层叠的方式位于第一带132。此时,第二带136插入于固定扣148和后述的结合扣146之间。
结合扣146与固定扣148隔开,第二带136插入于固定扣148和结合扣146之间。而且,结合扣146的一端部与一对上述结合突出部144之间铰链结合,另一端部向与第二带136靠近的方向或与第二带136远离的方向旋转,为此,在结合扣146的一端部两侧形成插入于在结合突出部144形成的铰链突起144a并轴结合的结合铰链孔146a。而且,当结合扣146的另一端部向第二带136方向旋转时,在结合扣146的一端部,沿着与第二带136垂直方向突出形成有结合加压部147,结合加压部147对第二带136的外周部施加压力。如上所述,结合扣146的结合加压部147对第二带136施加压力,由此,第二带136坚固地固定于结合部件140。另一方面,若结合扣146向远离第二带136的方向旋转,则结合扣146的结合加压部147位于与第二带136垂直方向,因此,结合加压部147不再对第二带136施加压力,从而,第二带136可从结合部件140向外部脱离。
如上所述,本发明将向固定扣148和结合扣146之间插入的第二带136坚固地固定于结合扣146,由此,第一带132和第二带136以与结合部件140相结合的状态下坚固地固定于用户手腕,与第一带132、第二带136相连接的本体110也坚固地固定于手腕。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利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的健康管理系统。
图9为简要示出利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的健康管理系统的图。图10为简要示出图9的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的框图。图11为简要示出形成于图9的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的显示部的图。
参照图9至图11,利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的健康管理系统管理用户健康或者向辅助人员迅速提醒危险状况,包括可穿戴装置100、第一终端200及第二终端300。
可穿戴装置100管理用户健康,另一方面,以向外部提醒用户身体信息的方式设置有管理单元120。上述管理单元120设置于本体110,包括低频发生部121、测定部122、计步器123、输入部124、输出部125、第一近距离通信部126及佩戴控制部127。
低频发生部121产生低频并向治疗电极部150传递。测定部122包括脉搏测定部122a和体温测定部122b,脉搏测定部122a测定用户脉搏或脉搏波等的身体信息来向佩戴控制部127传递。体温测定部122b测定用户体温来向佩戴控制部127传递。低频发生部121及测定部122为已说明的内容,因此,将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计步器123测定用户的步数来检测用户的运动量,设置于本体110的内部,计算从加速度或震动等外部发生的冲击来测定用户的运动量。计步器123所测定的运动量信息向佩戴控制部127传递。
输入部124从用户接收将用于控制低频发生部121、测定部122或计步器123的各种控制信号,例如,开始信号、结束信号、初始化信号、存储信号、设定信号等来向佩戴控制部127传递,佩戴控制部127接收这种控制信号来控制低频发生部121、测定部122或计步器123。这种输入部124可在本体110的外侧等以键盘形态形成,在输出部125附着触摸板来呈触摸屏形态。
输出部125设置于本体110的外侧,可由液晶显示屏、有机发光二极管等构成。这种输出部125在佩戴控制部127的控制下显示各种文字、图像、数字等,例如,可包括显示时间的第一显示部125a、显示计步器123所测定的运动量信息的第二显示部125b、显示脉搏测定部122a所测定的脉搏身体信息的第三显示部125c及显示体温测定部122b所测定的体温身体信息的第四显示部125d。并且,输出部125也可包括向外部输出声音的本体扬声器(未图示)。
第一近距离通信部126利用第一无线通信网400来向用户所持有的第一终端200发送计步器123所测定的运动量信息、脉搏测定部122a所测定的脉搏身体信息、体温测定部122b所测定的体温身体信息等。第一无线通信网400可由近距离通信网,例如,蓝牙(Bluetooth)、红外线通信(IrDA)、无线网络(WLAN,Wireless LAN)等构成。
佩戴控制部127控制输入部124、低频发生部121、测定部122、计步器123、输出部125及第一近距离通信部126。即,若从输入部124输入用于低频发生的低频控制信号,则佩戴控制部127向低频发生部121传递低频控制信号来使低频发生部121发生低频。而且,若从输入部124输入用于脉搏或体温或运动量测定的测定控制信号,则佩戴控制部127以使脉搏测定部122a或体温测定部122b或计步器123执行测定,向输出部125输出脉搏测定部122a所测定的脉搏身体信息或体温测定部122b所测定的体温身体信息或计步器123所测定的运动量信息并显示。并且,佩戴控制部127存储对于从脉搏测定部122a接收的脉搏身体信息或从体温测定部122b接收的体温身体信息的安全范围,在脉搏身体信息或体温身体超出安全范围的情况下,生成警告信息。而且,佩戴控制部127生成包含脉搏身体信息或提问身体信息的健康信息数据,并向第一近距离通信部126输出上述数据,使得第一近距离通信部向第一终端200传送上述数据。此时,在佩戴控制部127生成警告信息的情况下,佩戴控制部127在上述健康信息数据包含警告信息,并向第一终端200传送包含脉搏身体信息或体温身体信息和警告信息的健康信息数据。并且,佩戴控制部127向上述本体扬声器传送上述警告信息,使得用户或用户周边的人简单把握用户的健康状态。
另一方面,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佩戴控制部127生成警告信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根据情况,脉搏身体信息或提问身体信息在向后述的第一控制部230或第二控制部330传递的状态下,在脉搏身体信息或提问身体信息超出安全范围的情况下,第一控制部230或第二控制部330也可生成警告信息。
图12为简要示出利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的健康管理系统的第一终端的框图。图13为简要示出利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的健康管理系统的第二终端的框图。
参照图12及图13,第一终端200为用户所持有的便携式终端,由PDA、手机、智能手机等构成,包括第二近距离通信部210、第一远距离通信部220及第一控制部230。第二近距离通信部210与第一无线通信网400相连接并与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100的第一近距离通信部126无线连接。第一远距离通信部220与第二无线通信网410相连接,并与后述的第二终端300的第二远距离通信部310无线连接。第二无线通信网410为远距离通信网,可包括WiBro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一种以上。上述移动通信网包括2G(2Generation)网、3G网及4G(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网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第一控制部230与第二近距离通信部210相连接,从而接收包含第一近距离通信部126向第二近距离通信部210传递的脉搏身体信息或体温身体信息、警告信息的健康信息数据。并且,第一控制部230使上述健康信息数据通过第一远距离通信部220向第二终端300传送。
第二终端300为用户的保护人员、医生等进行管理的便携式终端,与第一终端200相同,由PDA、手机、智能手机构成,包括第二远距离通信部310、终端输出部320及第二控制部330。第二远距离通信部310与第二无线通信网410相连接并与第一终端200的220无线连接。终端输出部320可由设置于第二终端300的液晶显示器、终端扬声器、振动部等构成。这种终端输出部320向外部显示各种信息,或者以声音或震动输出,在第二控制部330的控制下,向外部显示各种文字、图像、数字等,或者以声音输出或者以震动输出,例如,在上述健康信息数据中的脉搏身体信息的脉搏数值、体温身体信息的体温数值、警告信息等以文字或数字显示,或者以声音输出。第二控制部330与第二远距离通信部310相连接,并接收包含第一远距离通信部220向第二远距离通信部310传递的脉搏身体信息或提问身体信息和警报信息的健康信息数据,向终端输出部320输出上述健康身体信息。
图14为为了说明利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的健康管理系统的流程图。
参照附图,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100的测定部122测定用户的脉搏或提问等的身体信息,所测定的身体信息向佩戴控制部127传递(步骤S100)。佩戴控制部127判断从测定部122传递的身体信息是否超出安全范围(步骤S110)。例如,佩戴控制部127判断从测定部122的脉搏测定部122a传递的脉搏身体信息,即,心率是否超出作为安全范围的60Bpm至100Bpm。或者,佩戴控制部127判断从测定部122的体温测定部122b传递的体温身体信息,即,体温是否超出作为安全范围的30℃至40℃。在上述步骤S110中,在从测定部122传递的身体信息超出安全范围的情况下,佩戴控制部124生成警告信息(步骤S120)。上述警告信息向用户的保护人员、或周边人提醒用户处于危险状态,由“是癌症患者”或“是心脏病患者”或“请求帮助”等构成。之后,佩戴控制部127向上述本体扬声器输出上述警告信息来向用户中的周边人提醒用户当前处于危险。之后,佩戴控制部127生成包含用户的脉搏身体信息、体温身体信息及警告信息的健康信息数据,并向第一近距离通信部126传递上述数据,来使第一近距离通信部126向第一终端200的第二近距离通信部210发送上述健康信息数据。另一方面,在步骤S110中,在从测定部122传递的身体信息未超出安全范围的情况下,佩戴控制部127生成包含用户的脉搏身体信息及体温身体信息的健康信息数据,并向第一近距离通信部126传递上述数据,来使第一近距离通信部126向第一终端200的第二近距离通信部210传送上述健康信息数据。
之后,第一终端200的第一控制部230判断是否向第二近距离通信部210健康信息数据(步骤S200)。而且,第一控制部230向第一远距离通信部220传递健康信息数据,来使第一远距离通信部220向第二终端300的第二远距离通信部310发送健康信息数据(步骤S210)。
之后,第二终端300的第二控制部330判断是否向第二远距离通信部310传送健康信息数据(步骤S300)。而且,若第二远距离通信部310接收健康信息数据,则第二控制部330判断健康信息数据是否包含警告信息(步骤S310)。在上述步骤S310中,若在健康信息数据包含警告信息,则第二控制部330使终端输出部320输出在健康信息数据中的身体信息,接着,并使终端输出部320输出健康信息数据中的警告信息。另一方面,在上述步骤S310中,若在健康信息数据不包含警告信息,则第二控制部330使终端输出部320输出在健康信息数据中的身体信息。
如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100向手腕的正中神经传递低频,并测定用户的身体信号,并使用户或保护人员知道上述身体信号,因此,用户或保护人员可持续监控用户的健康状态,在用户处于危险状态的情况下,可迅速向外部提醒上述危险状态。
本发明在上述实施例中详细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围内进行多种变形及修改,这种变形及修改只要属于本发明的范畴,上述技术思想也属于本发明。

Claims (13)

1.一种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设置于手腕,内置有用于发生低频的低频发生部;
佩戴控制部,设置于上述本体的内部,以使上述低频发生部发生低频的方式进行控制;
带部件,包括第一带和第二带,上述第一带以包围手腕的外周部一侧的方式与上述本体的一侧相连接,上述第二带以包围手腕的外周部另一侧的方式与上述主体的另一侧相连接;
结合部件,用于使上述第一带与上述第二带相结合;以及
治疗电极部,设置在与上述结合部件的手腕相向的位置,用于向手腕传递由上述低频发生部发生的低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结合部件包括:
结合引导部,与上述第一带相结合,在与手腕相向的位置设置有上述治疗电极部;
一对结合突出部,在上述结合引导部的两侧,向以与上述第一带的外周部层叠的方式设置的上述第二带的外周部方向突出而成;以及
结合扣,与上述一对结合突出部之间铰链结合,以对上述第二带的外周部施加压力或不施加压力的方式进行旋转,上述第二带以层叠的方式设置于上述第一带的外周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带部件还包括滑动接触部,上述滑动接触部沿着上述第一带的内部长度方向设置,沿着上述第一带的内周部向外部露出,与上述低频发生部电连接,
上述结合部件还包括:
上述结合引导部,以沿着上述第一带的内周部滑动的方式与上述结合部件相结合;
一对铰链结合部,以与上述第一带的外周部相向的方式设置于上述结合引导部与上述结合突出部之间;以及
固定扣,与上述一对铰链结合部之间铰链结合,以对上述第一带的外周部施加压力或不施加压力的方式进行旋转,
上述治疗电极部包括:
电极部,位于上述结合引导部;以及
接触部,在上述电极部通过贯通上述结合引导部来向上述滑动接触部方向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治疗电机部由一对构成,
上述滑动接触部以与各个上述治疗电极部相接触的方式由一对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治疗电极部以与手腕的正中神经相向的方式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与手腕相向的上述本体的内侧设置有用于测定用户的身体信息的测定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位于手腕的相反方向的上述本体的外侧还包括用于向外部输出各种数据的输出部,
上述佩戴控制部向上述输出部输出从上述测定部测定的身体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测定部用于测定手腕的脉搏或手腕的体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计步器。
10.一种利用可穿戴装置的健康管理系统,利用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述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包括上述佩戴控制部及第一近距离通信部,上述佩戴控制部从上述测定部接收上述身体信息,上述第一近距离通信部从上述佩戴控制部接收包含上述身体信息的健康信息数据来通过第一无线通信网向外部输出;
第一终端,包括第二近距离通信部、第一远距离通信部及第一控制部,上述第二近距离通信部与上述第一无线通信网无线连接并从上述第一近距离通信部接收上述健康信息数据,第一远距离通信部通过第二无线通信网向外部输出上述健康信息数据,上述第一控制部以使上述第一远距离通信部向外部输出由上述第二近距离通信部所接收的上述健康信息数据的方式进行控制;以及
第二终端,包括第二远距离通信部、终端输出部及第二控制部,上述第二远距离通信部与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网无线连接并从上述第一远距离通信部接收上述健康信息数据,上述终端输出部向外部输出从上述第二远距离通信部接收的上述健康信息数据,上述第二控制部以使上述终端输出部输出由上述第二远距离通信部所接收的上述健康信息数据的方式进行控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利用可穿戴装置的健康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无线通信网由利用蓝牙的无线通信网构成,
上述第二无线通信网由包括选自2G网、3G网及作为LTE网的4G网中的一种的移动通信网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利用可穿戴装置的健康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选自上述佩戴控制部、上述第一控制部及上述第二控制部中的一种控制部存储与上述身体信息相关的安全范围,在上述身体信息脱离上述安全范围的情况下,生成警告信息,并使上述警告信息包含于上述健康信息数据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利用可穿戴装置的健康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终端输出部包括以声音来输出上述警告信息的扬声器或以振动来输出将上述警告信息的振动部或将以影像来输出上述警告信息的显示部。
CN201680015102.8A 2015-03-11 2016-02-24 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及利用其的健康管理系统 Pending CN10740548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033870A KR101562039B1 (ko) 2015-03-11 2015-03-11 저주파발생기능을 갖는 웨어러블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건강 관리 시스템
KR10-2015-0033870 2015-03-11
PCT/KR2016/001812 WO2016144021A1 (ko) 2015-03-11 2016-02-24 저주파발생기능을 갖는 웨어러블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건강 관리 시스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5488A true CN107405488A (zh) 2017-11-28

Family

ID=54400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5102.8A Pending CN107405488A (zh) 2015-03-11 2016-02-24 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及利用其的健康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036534A1 (zh)
JP (1) JP2018511453A (zh)
KR (1) KR101562039B1 (zh)
CN (1) CN107405488A (zh)
WO (1) WO20161440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62039B1 (ko) * 2015-03-11 2015-10-20 주식회사 파이오메드 저주파발생기능을 갖는 웨어러블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건강 관리 시스템
KR101663499B1 (ko) 2016-02-01 2016-10-07 주식회사 썬플라워즈 컴퓨터 수행 가능한 위급 상황 알림 방법
US10575736B2 (en) * 2016-05-13 2020-03-03 Daikin Industries, Ltd. Biometric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device
EP3463550B1 (en) * 2016-05-31 2024-03-27 Lab Schöpfergeist AG Nerve stimul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KR102578230B1 (ko) * 2016-05-31 2023-09-14 경일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휴대용 복합 자극 장치
JP1612628S (zh) * 2017-12-19 2018-09-03
US11491081B2 (en) * 2019-02-25 2022-11-08 Sense Relief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nausea and vomiting
USD931276S1 (en) * 2019-08-20 2021-09-21 Lg Display Co., Ltd. Smart watch
US10762764B1 (en) * 2019-11-10 2020-09-01 Tomanika King Biometric monitoring system
CN111558133B (zh) * 2019-12-31 2021-12-03 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 颈部按摩仪
US11478606B1 (en) 2020-01-08 2022-10-25 New Heights Energy, LLC Wearable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therapy to a user and/or for measuring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e user
KR102285514B1 (ko) * 2021-04-08 2021-08-05 주식회사 에스티에스비즈 웨어러블 스마트체온계
KR20240057226A (ko) 2022-10-24 2024-05-02 이재준 자연어 기반 의료용어 변환 과정을 통한 임상정보 제공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35757U (ja) * 1983-02-28 1984-09-11 ブラウン株式会社 低周波治療器
CA1319174C (en) * 1988-04-21 1993-06-15 Lawrence E. Bertolucci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device for nausea control
US6735480B2 (en) * 2001-06-29 2004-05-11 Abbott Laboratories Electro-acupuncture device with D-shaped stimulation electrodes
US20040059387A1 (en) * 2002-09-25 2004-03-25 Tsung-I Yu Low frequency acupuncture point electrically stimulating device
JP2007068771A (ja) * 2005-09-07 2007-03-22 Citizen Watch Co Ltd 生体情報測定装置
KR20090081769A (ko) * 2008-01-25 2009-07-29 이환 원격 휴대용 모니터링 장치
US9937355B2 (en) * 2010-11-08 2018-04-10 Zoll Medical Corporation Remote medical device alarm
KR101248190B1 (ko) * 2011-01-28 2013-03-27 오영교 몸체 부착 패치형 모듈, 이를 포함하는 통신 의료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원격 의료 시스템
KR200466616Y1 (ko) * 2011-04-08 2013-05-02 주식회사 파이오메드 저주파 자극을 이용한 오심 및 구토 제어장치
KR101562039B1 (ko) * 2015-03-11 2015-10-20 주식회사 파이오메드 저주파발생기능을 갖는 웨어러블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건강 관리 시스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036534A1 (en) 2018-02-08
JP2018511453A (ja) 2018-04-26
WO2016144021A1 (ko) 2016-09-15
KR101562039B1 (ko) 2015-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05488A (zh) 具有低频发生功能的可穿戴装置及利用其的健康管理系统
US11872051B2 (en) Shoulder monitoring and treatment system
KR102630354B1 (ko) 환자에게 자극을 전달하기 위한 시스템
US11367519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cision or personal pharmaceutical dosing
US9918673B2 (e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tracking abdominal orientation and activity
US20190261888A1 (en) Re-wearable wireless device
US10315032B2 (en) Patient therapy systems and methods
ES2260245T3 (es) Sistema para controlar la salud, el bienestar y el ejercicio.
US20220001177A1 (en) Patient therapy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150087919A1 (en)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smart watch
CN106535837A (zh) 偏头痛及其他头痛的治疗方法
US10967182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inflammation using electrical stimulation
JP2003530184A (ja) 生理学的徴候を着装携行式にモニタするモニタ装置、システ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EP3579743A1 (en) Wearable physiological monitoring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200155840A1 (en) System for aiding early de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breathing disorers
US11351370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cognitive dysfunction and depression using electrical stimulation
US20240074701A1 (en) Wearable continuous emergency medical monitoring system
CN114423490A (zh) 使用耳状刺激设备递送疗法的系统和方法
JP2019155084A (ja) 姿勢及び深呼吸改善装置、システム、並びに方法
US20190290193A1 (en) Non-Invasive Handling of Sleep Apnea, Snoring and Emergency Situations
US2017026258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hysically supporting users during exercise while enhanced oxygen treatment
CN111200997B (zh) 一种呼吸相关疾病的辅助早期检测和管理系统
CN106214463A (zh) 一种防干呕智能手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