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95516A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互联网数据备份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互联网数据备份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95516A
CN107395516A CN201710792448.5A CN201710792448A CN107395516A CN 107395516 A CN107395516 A CN 107395516A CN 201710792448 A CN201710792448 A CN 201710792448A CN 107395516 A CN107395516 A CN 1073955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terminal
data
internet
li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9244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舒
吴大雷
张秀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Jund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Jund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Jund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Jund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9244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95516A/zh
Publication of CN1073955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955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2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60Router archite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15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providing single-sign-on or fed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互联网数据备份方法。该互联网数据备份方法通过在终端之间组成的物联网进行数据通信以及备份;将用户信息加密后保存在相关用户的终端上,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互联网数据备份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互联网数据备份方法,属于物联网及数据安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在享受着信息技术带来的巨大便利的同时,自身的信息安全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该挑战主要包括两部分:其一是隐私的泄漏,其二是信息完整。
2013年的棱镜门事件显示,包括微软,谷歌,雅虎等在内的9家国际网络巨头都参与了对用户隐私数据的收集,一方面,这些网络公司的产品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它们又肆无忌惮的收集着用户的隐私数据。用户在面对这些网络巨头的时候往往处于劣势,自身的隐私数据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
互联网的基本架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终端、路由器和数据中心。终端主要面向用户,路由器是信息在用户和数据中心之间流通的桥梁,数据中心一般由服务器集群组成,为了数据安全,数据中心一般包括“一主一备”,且用于备份的数据中心多会远离主数据中心,这就造成了两个问题:一是,由于主、备数据中心不是实时备份的,备份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数据中心所要备份数据的大小,如果在这段时间内主数据中心发生了故障,该时间端的数据就会丢失;二是,“一主一备”的模式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例如空间、电能、额外的服务器以及专业的维护人员等。
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6933703A公开了一种数据库数据备份的方法、一种数据库数据备份的装置以及一种电子设备。其中,数据库数据备份的方法,包括:从中继日志中读取事件;根据读取到的所述事件对备份数据库执行对应的数据库操作;基于所述数据库操作,更新所述中继日志中读取的所述事件的内容;将更新后的所述事件写入到二进制日志中。其基本模式仍然是遵循“一主一备”的模式。
总之,目前互联网公司普遍采用的这种互联网模式——将用户信息保存在服务器集群存在如下问题:
1)数据中心的容灾备份既浪费各种资源(如额外的空间、电能),又需要专业维护人员进行维护,并且也不能保证用户数据的完整性;
2)互联网公司也可能监守自盗,窃取用户信息;用户的隐私信息安全不能得到保证。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顾名思义,物联网即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有两层含义: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互联网数据备份方法。
术语说明:
终端:用户用于信息交互的设备;如电脑、手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电视、以及带有数据传输功能的血压计、体重计等。
路由器:终端到数据中心之间一般会有多层路由器,通常简化为一层路由器以方便描述。
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由服务器集群组成,既向用户提供数据,又存储用户的数据;通常将服务器集群等同于数据中心。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互联网数据备份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根据隐私数据,在终端上维护隐私列表,并将所述隐私列表备份到离终端路由距离最近的路由器;终端与其他设备之间可能有多级路由器,将隐私列表存储在终端路由距离最近的路由器上便于提高数据备份效率和后期的数据查找效率。
2)根据相关用户,在终端上维护相关用户列表;
3)根据相关设备,在终端上维护相关设备列表;
4)用户通过终端输入登陆信息,登陆信息通过路由器到达数据中心进行验证;如果验证通过,数据中心向终端返回验证通过信息;
5)终端收到验证通过信息后,扫描隐私列表;将用户输入的登陆信息与隐私列表进行比对;
5.1)如果登陆信息属于隐私数据,则将隐私数据进行MD5加密,并存储在终端上;然后扫描相关设备列表,将MD5加密后的隐私数据复制到相关设备上;最后扫描相关用户列表,将MD5加密后的隐私数据分别存储到相关用户的终端上;
5.2)如果登陆信息不属于隐私数据,则按照现有的网络架构,将登陆信息通过路由器传输至数据中心。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相关设备的判定方法如下:如果同样的登陆信息在不同的终端登陆的频率超过七天一次,则判定相应的终端为相关设备。
根据设备登录情况,例如,一个QQ号可以在手机和电脑上登录,如果同一个QQ号在两个不同终端上登陆的频率超过一个星期一次,则判定这两个设备属于同一用户,相应的设备为相关设备。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相关用户的判定方法为:
A1、筛选出使用相关终端的用户;其中,相关终端为连接在同一路由器上的终端;
A2、根据用户通讯录在终端上维护hash表;hash表中的key值为通讯录上的用户名,hash表中的value值为一年内,用户key与通讯录内用户之间的电话及短信联系次数;
A3、根据value值的大小对hash表进行排序;排名前三的用户为用户key的相关用户。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如果数据中心的隐私数据丢失,则路由器首先通知终端,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并向终端请求丢失的隐私数据;如果终端的隐私数据也丢失,则路由器向相关设备请求隐私数据;最后,如果相关设备也不能提供隐私数据,则路由器向相关用户发出数据请求,请求隐私数据。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隐私数据包括,用户名、密码、身份证号、手机号、工作单位地址、家庭住址、个人健康数据;所述个人健康数据包括用户的血压、血糖和心率;
所述登陆信息为用户名、身份证号、手机号、工作单位地址、家庭住址、个人健康数据、用户昵称、用户头像、用户QQ号码、用户微信号码中的任意一项与密码的组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所述基于物联网的互联网数据备份方法,通过在终端之间组成的物联网进行数据通信以及备份;将用户信息加密后保存在相关用户的终端上,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
2.本发明所述基于物联网的互联网数据备份方法,在现有互联网架构不变的前提下,将终端组成一个物联网,将用户数据加密后保存在相关用户的终端上;省去了数据备份所需的数据中心,节省了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互联网的基本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基于物联网的互联网数据备份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互联网数据备份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1)根据隐私数据,在终端上维护隐私列表,并将所述隐私列表备份到离终端路由距离最近的路由器;终端与其他设备之间可能有多级路由器,将隐私列表存储在终端路由距离最近的路由器上便于提高数据备份效率和后期的数据查找效率。
2)根据相关用户,在终端上维护相关用户列表;
3)根据相关设备,在终端上维护相关设备列表;
4)用户通过终端输入登陆信息,登陆信息通过路由器到达数据中心进行验证;如果验证通过,数据中心向终端返回验证通过信息;
5)终端收到验证通过信息后,扫描隐私列表;将用户输入的登陆信息与隐私列表进行比对;
5.1)如果登陆信息属于隐私数据,则将隐私数据进行MD5加密,并存储在终端上;然后扫描相关设备列表,将MD5加密后的隐私数据复制到相关设备上;最后扫描相关用户列表,将MD5加密后的隐私数据分别存储到相关用户的终端上;
5.2)如果登陆信息不属于隐私数据,则按照现有的网络架构,将登陆信息通过路由器传输至数据中心。
实施例2
如实施例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互联网数据备份方法,所不同的是,所述相关设备的判定方法如下:如果同样的登陆信息在不同的终端登陆的频率超过七天一次,则判定相应的终端为相关设备。
一个QQ号可以在手机和电脑上登录,一个QQ号在同一台电脑上登录后又在同一台手机上登陆的频率为两天一次,则判定这两个设备属于同一用户,相应的设备为相关设备。
实施例3
如实施例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互联网数据备份方法,所不同的是,所述相关用户的判定方法为:
A1、筛选出使用相关终端的用户;其中,相关终端为连接在同一路由器上的终端;
A2、根据用户通讯录在终端上维护hash表;hash表中的key值为通讯录上的用户名,hash表中的value值为一年内,用户key与通讯录内用户之间的电话及短信联系次数;
A3、根据value值的大小对hash表进行排序;排名前三的用户为用户key的相关用户;
实施例4
如实施例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互联网数据备份方法,所不同的是,如果数据中心的隐私数据丢失,则路由器首先通知终端,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并向终端请求丢失的隐私数据;如果终端的隐私数据也丢失,则路由器向相关设备请求隐私数据;最后,如果相关设备也不能提供隐私数据,则路由器向相关用户发出数据请求,请求隐私数据。
实施例5
如实施例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互联网数据备份方法,所不同的是,所述隐私数据包括,用户名、密码、身份证号、手机号、工作单位地址、家庭住址、个人健康数据;所述个人健康数据包括用户的血压、血糖和心率;
所述登陆信息为用户名、身份证号、手机号、工作单位地址、家庭住址、个人健康数据、用户昵称、用户头像、用户QQ号码、用户微信号码中的任意一项与密码的组合。

Claims (5)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互联网数据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1)根据隐私数据,在终端上维护隐私列表,并将所述隐私列表备份到离终端路由距离最近的路由器;
2)根据相关用户,在终端上维护相关用户列表;
3)根据相关设备,在终端上维护相关设备列表;
4)用户通过终端输入登陆信息,登陆信息通过路由器到达数据中心进行验证;如果验证通过,数据中心向终端返回验证通过信息;
5)终端收到验证通过信息后,扫描隐私列表;将用户输入的登陆信息与隐私列表进行比对;
5.1)如果登陆信息属于隐私数据,则将隐私数据进行MD5加密,并存储在终端上;然后扫描相关设备列表,将MD5加密后的隐私数据复制到相关设备上;最后扫描相关用户列表,将MD5加密后的隐私数据分别存储到相关用户的终端上;
5.2)如果登陆信息不属于隐私数据,则按照现有的网络架构,将登陆信息通过路由器传输至数据中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互联网数据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关设备的判定方法如下:如果同样的登陆信息在不同的终端登陆的频率超过七天一次,则判定相应的终端为相关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互联网数据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关用户的判定方法为:
A1、筛选出使用相关终端的用户;其中,相关终端为连接在同一路由器上的终端;
A2、根据用户通讯录在终端上维护hash表;hash表中的key值为通讯录上的用户名,hash表中的value值为一年内,用户key与通讯录内用户之间的电话及短信联系次数;
A3、根据value值的大小对hash表进行排序;排名前三的用户为用户key的相关用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互联网数据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数据中心的隐私数据丢失,则路由器首先通知终端,数据中心发生故障,并向终端请求丢失的隐私数据;如果终端的隐私数据也丢失,则路由器向相关设备请求隐私数据;最后,如果相关设备也不能提供隐私数据,则路由器向相关用户发出数据请求,请求隐私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互联网数据备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隐私数据包括,用户名、密码、身份证号、手机号、工作单位地址、家庭住址、个人健康数据;所述个人健康数据包括用户的血压、血糖和心率;所述登陆信息为用户名、身份证号、手机号、工作单位地址、家庭住址、个人健康数据、用户昵称、用户头像、用户QQ号码、用户微信号码中的任意一项与密码的组合。
CN201710792448.5A 2017-09-05 2017-09-05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互联网数据备份方法 Pending CN1073955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92448.5A CN107395516A (zh) 2017-09-05 2017-09-05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互联网数据备份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92448.5A CN107395516A (zh) 2017-09-05 2017-09-05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互联网数据备份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95516A true CN107395516A (zh) 2017-11-24

Family

ID=60351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92448.5A Pending CN107395516A (zh) 2017-09-05 2017-09-05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互联网数据备份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95516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9742A (zh) * 2005-06-30 2007-0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设备管理的数据共享方法及其数据备份恢复方法
CN102541886A (zh) * 2010-12-20 2012-07-04 郝敬涛 一种识别用户群和用户之间关系的系统和方法
CN103546435A (zh) * 2012-07-13 2014-01-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的同步方法及服务器
WO2016195797A1 (en) * 2015-05-31 2016-12-08 Apple Inc. Backup system with multiple recovery keys
CN107071080A (zh) * 2011-10-20 2017-08-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维护联系人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9742A (zh) * 2005-06-30 2007-0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设备管理的数据共享方法及其数据备份恢复方法
CN102541886A (zh) * 2010-12-20 2012-07-04 郝敬涛 一种识别用户群和用户之间关系的系统和方法
CN107071080A (zh) * 2011-10-20 2017-08-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维护联系人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3546435A (zh) * 2012-07-13 2014-01-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的同步方法及服务器
WO2016195797A1 (en) * 2015-05-31 2016-12-08 Apple Inc. Backup system with multiple recovery key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16364B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企业员工异地考勤方法与系统
CN108428141B (zh) 一种基于erp系统与区块链的食品溯源信息管理系统
CN103077356B (zh) 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模式的移动终端隐私保护和追踪方法
CN101175051B (zh) 一种即时通信系统、方法和设备
CN109361517A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化云密码机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4182846A (zh) 一种客户管理系统
CN107977917A (zh) 一种电子政务综合应用平台及方法
CN111382985A (zh) 待办消息集成推送系统和工作方法
CN111143794A (zh) 一种用于企业网站的用户身份在线申请审核系统
CN106803032A (zh) 实现网站指纹登录的方法、装置和客户端设备
CN102882851A (zh) 通讯录的生成方法及服务器
CN105007268B (zh) 一种用户密码的群恢复方法
CN109218290A (zh) 基于大数据的工业产品质量管理平台及其工作方法
CN109413604A (zh)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供应链协调方法
CN107395516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互联网数据备份方法
CN103902919B (zh) 一种恢复登录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7249001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491503A (zh) 一种多功能客户信息管理系统
CN107864160A (zh) 一种基于唯一的登录身份证号进行统一用户认证的方法
CN213122985U (zh) 一种pis认证系统
CN106789942A (zh) 一种密码验证方法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CN107679693A (zh) 基于二维码数据交互识别追溯的设备管理平台
CN106027558A (zh) 一种强安全性系统日志实现方法
Bhattacharyya et al. Cloud Computing for Suitable Data Management and Security within Organisations
CN114039769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企业内部信息管理协调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4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