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95473A - 家用电器的组网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家用电器的组网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95473A
CN107395473A CN201710744829.6A CN201710744829A CN107395473A CN 107395473 A CN107395473 A CN 107395473A CN 201710744829 A CN201710744829 A CN 201710744829A CN 107395473 A CN107395473 A CN 1073954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ehold electrical
electrical appliance
networked
networking
sc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4482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95473B (zh
Inventor
谢灼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Smart Hom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Smart Ho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Smart Hom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Smart Ho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4482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954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954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954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954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954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07Exchang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n appliance services in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家用电器的组网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其中,上述家用电器的组网方法包括:获取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身份信息;确定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所属场景;当所属场景内存在己入网的家用电器时,通知所属场景内的己入网的家用电器向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第一入网信息,所述第一入网信息包括己入网的家用电器的因特网协议IP地址和端口号。本申请可以实现通过同场景中的家用电器互相配网的方式,在提高快速配网成功率的同时,有效降低了不必要的消息冲突和开销,并且待入网的家用电器连接的是同场景内已入网的家用电器,降低了路由器的负载,提高了通信效能。

Description

家用电器的组网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用电器的组网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快速配网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或者电脑等己知家庭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以下简称:WiFi)网络的服务集标识符(Service Set Identifier;以下简称:SSID)和密码的设备,也可以是已经入网的智能家用电器,将入网信息发送给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利用入网信息,连接家用路由器提供的WiFi网络,从而实现联网。
其中,对于快速配网中的家用电器给家用电器配网的方式,即将入网信息的发送主体改为己入网的家用电器。这种方案,要求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在上电后先广播自己的标识信息,己入网的家用电器在接收到标识信息并验证通过后,将入网信息发送给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待入网的家用电器接收到入网信息后,利用该入网信息成功连入路由器提供的WiFi网络。由于待入网的家用电器需要广播自身信息,存在被恶意监听的安全隐患,另外所有能接收到该广播信息的己入网的家用电器,均会发送入网信息,不仅带来了不必要的信息冗余,还造成WiFi网络的瞬时拥塞,更不利于待入网的家用电器接收入网信息。
并且,这种方案中,所有已入网的家用电器都与路由器直接相连,在家用电器数量众多的情况下,所有已入网的家用电器与路由器的直连会造成路由器的承接负载过重,通信效率低下或拥塞。
上述方案中,已入网的家用电器之间的通信需要通过路由器,通信路径及节点增多,通信效能降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申请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家用电器的组网方法,以实现通过同场景中的家用电器互相配网的方式,在提高快速配网成功率的同时,有效降低了不必要的消息冲突和开销,并且待入网的家用电器连接的是同场景内已入网的家用电器,降低了路由器的负载,提高了通信效能。
本申请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家用电器的组网装置。
本申请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终端设备。
本申请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家用电器的组网方法,包括:获取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身份信息;确定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所属场景;当所属场景内存在己入网的家用电器时,通知所属场景内的己入网的家用电器向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第一入网信息,所述第一入网信息包括己入网的家用电器的因特网协议IP地址和端口号,以使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根据接收到的IP地址和端口号连接具有所述IP地址和所述端口号的己入网的家用电器。
本申请实施例的家用电器的组网方法中,获取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身份信息之后,确定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所属场景,当所属场景内存在己入网的家用电器时,通知所属场景内的己入网的家用电器向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第一入网信息,第一入网信息包括己入网的家用电器的因特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以下简称:IP)地址和端口号,以使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根据接收到的IP地址和端口号连接具有上述IP地址和上述端口号的己入网的家用电器,从而可以实现通过同场景中的家用电器互相配网的方式,在提高快速配网成功率的同时,有效降低了不必要的消息冲突和开销,并且待入网的家用电器连接的是同场景内已入网的家用电器,降低了路由器的负载,提高了通信效能。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家用电器的组网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身份信息;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所属场景;通知模块,用于当所属场景内存在己入网的家用电器时,通知所属场景内的己入网的家用电器向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第一入网信息,所述第一入网信息包括己入网的家用电器的因特网协议IP地址和端口号,以使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根据接收到的IP地址和端口号连接具有所述IP地址和所述端口号的己入网的家用电器。
本申请实施例的家用电器的组网装置中,获取模块获取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身份信息之后,确定模块确定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所属场景,当所属场景内存在己入网的家用电器时,通知模块通知所属场景内的己入网的家用电器向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第一入网信息,第一入网信息包括己入网的家用电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以使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根据接收到的IP地址和端口号连接具有上述IP地址和上述端口号的己入网的家用电器,从而可以实现通过同场景中的家用电器互相配网的方式,在提高快速配网成功率的同时,有效降低了不必要的消息冲突和开销,并且待入网的家用电器连接的是同场景内已入网的家用电器,降低了路由器的负载,提高了通信效能。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家用电器的组网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家用电器的组网方法中家用电器的所属场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家用电器的组网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家用电器的组网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家用电器的组网方法中家用电器的网络结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家用电器的组网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家用电器的组网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终端设备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手机10内部部分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家用电器的组网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上述家用电器的组网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获取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身份信息。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上安装的应用程序(Application;以下简称:APP)可以通过一种可实现的媒介手段获取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身份信息,例如可以通过声音、图像或者短消息等,比如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来获取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身份信息,从而在上述APP上加入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身份信息即为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为哪种家用电器,还可以包括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品牌和/或型号等信息,例如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身份信息可以为:海尔滚筒全自动洗衣机。
其中,上述终端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智能终端设备,本实施例对上述终端设备的形态不作限定。
步骤102,确定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所属场景。
具体地,上述APP可以接收用户指定的场景,将上述用户指定的场景确定为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所属场景。
在具体实现时,在APP获取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身份信息,在上述APP上加入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之后,上述APP可以提示用户指定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所属场景,上述场景可以包括“回家/离家”、“会客”或“餐饮”等,如图2所示,图2为本申请家用电器的组网方法中家用电器的所属场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APP可以将可供用户选择的场景展示给上述用户,由用户在展示出来的场景中选择,或者APP也可以接收用户自行输入的场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103,当所属场景内存在己入网的家用电器时,通知所属场景内的己入网的家用电器向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第一入网信息,上述第一入网信息包括己入网的家用电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以使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根据接收到的IP地址和端口号连接具有上述IP地址和上述端口号的己入网的家用电器。
具体地,当所属场景内存在己入网的家用电器时,上述APP通知所属场景内的己入网的家用电器向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第一入网信息,其中,上述APP在所属场景内通知的,向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第一入网信息的已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数量可以为第一数量,上述第一数量可以为正整数,本实施例对上述第一数量的大小不作限定,但为保证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能够成功接收到第一入网信息,上述第一数量可以为2,但是为了避免带来不必要的信息冗余以及瞬时拥塞,上述第一数量不能过多,举例来说,第一数量的取值范围可以为[2,5]。
参见图2,以待入网家电2为例,在获取待入网家电2的身份信息之后,确定待入网家电2的所属场景,用户指定待入网家电2的所属场景为“回家/离家”,所属场景内存在己入网家电1,因此上述APP可以通知已入网家电1向待入网家电2发送第一入网信息,上述第一入网信息包括已入网家电1的IP地址和端口号,这样,待入网家电2即可根据接收到的已入网家电1的IP地址和端口号连接已入网家电1,由于家电1和家电2属于相同的场景,从应用上来说,家电1和家电2之间的相互通信频繁,家电1与家电2直接连接,相互之间可以直接通信,从而家电1与家电2之间的通信无需通过路由器,既减轻了路由器的负载,又提高了通信效能。
需要说明的是,当向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第一入网信息的已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即第一数量大于或等于2时,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根据最先接收到的第一入网信息中携带的IP地址和端口号入网,连接最先接收到的第一入网信息中携带的IP地址和端口号对应的已入网的家用电器,并拒绝后续收到的第一入网信息。
上述家用电器的组网方法中,当所属场景内存在己入网的家用电器时,上述APP通知所属场景内的己入网的家用电器向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第一入网信息,第一入网信息包括己入网的家用电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以使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根据接收到的IP地址和端口号连接具有上述IP地址和上述端口号的己入网的家用电器,从而可以实现通过同场景中的家用电器互相配网的方式,在提高快速配网成功率的同时,有效降低了不必要的消息冲突和开销,并且待入网的家用电器连接的是同场景内已入网的家用电器,降低了路由器的负载,提高了通信效能。
图3为本申请家用电器的组网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申请图1所示实施例中,步骤102之后,还可以包括:
步骤301,当所属场景内不存在己入网的家用电器时,直接向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第二入网信息,或者通知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相邻区域内的己入网的家用电器向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第二入网信息。
其中,上述第二入网信息包括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所处家居环境中的路由器所提供的无线网络的SSID和密码,以使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根据上述第二入网信息连接上述路由器。
举例来说,参见图2,当要给待入网家电5配网时,由于待入网家电5所属场景内不存在己入网的家用电器,因此上述APP可以通知待入网家电5的相邻区域内的已入网家电3向待入网家电5发送第二入网信息,或者,上述APP也可以直接向待入网家电5发送第二入网信息,上述第二入网信息中携带的是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所处家居环境中的路由器所提供的无线网络的SSID和密码,接收到第二入网信息之后,待入网家电5即可根据上述第二入网信息连接上述路由器。
另外,本实施例中,对于家庭里第一台家用电器的配网,也就是第一个组群的祖先节点的诞生,由于是第一台家用电器的入网,因此所属场景内不存在己入网的家用电器,此时需要由上述APP直接向第一台家用电器发送第二入网信息。
本实施例中,上述APP通知的,向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第二入网信息的相邻区域内的己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数量可以为第二数量,上述第二数量可以为正整数,本实施例对上述第二数量的大小不作限定,但为保证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能够成功接收到第二入网信息,上述第二数量可以为2,但是为了避免带来不必要的信息冗余以及瞬时拥塞,上述第二数量不能过多,举例来说,第二数量的取值范围可以为[2,5]。
本实施例中,上述APP通知的,向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第二入网信息的己入网的家用电器,可以是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一个相邻区域中第二数量的已入网的家用电器,也可以是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至少两个相邻区域中的第二数量的已入网的家用电器,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图4为本申请家用电器的组网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申请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103或者步骤301之后,还可以包括:
步骤401,接收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的入网成功响应。
步骤402,通知向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第一入网信息或第二入网信息的己入网的家用电器不再发送对应的第一入网信息或第二入网信息。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如果在预定时长内,未接收到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的入网成功响应,则通知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所属场景内己入网的家用电器向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继续发送第一入网信息,或者继续向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第二入网信息,或者通知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相邻区域内的己入网的家用电器向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继续发送第二入网信息。
其中,上述预定时长可以在具体实现时,根据系统性能和/或实现需求等自行设定,本实施例对上述预定时长的长短不作限定,举例来说,上述预定时长可以为1分钟。
也就是说,如果在预定时长内,未接收到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的入网成功响应,则可以确定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未能成功入网,这样,当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所属场景内存在已入网的家用电器时,上述APP通知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所属场景内己入网的家用电器向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继续发送第一入网信息,当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所属场景内不存在已入网的家用电器时,上述APP自身可以继续向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第二入网信息,或者通知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相邻区域内的己入网的家用电器向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继续发送第二入网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当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所属场景内存在已入网的家用电器时,如果上述所属场景内已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则当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再次接收到所属场景内已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的第一入网信息时,将会拒绝上次连网失败的已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的第一入网信息,而接收所属场景内除上次连网失败的已入网的家用电器之外的其他已入网的家用电器所发送的第一入网信息。
同样,当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所属场景内不存在已入网的家用电器时,如果上述APP通知的向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继续发送第二入网信息的相邻区域内的己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则当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再次接收到相邻区域内已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的第二入网信息时,将会拒绝上次连网失败的已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的第二入网信息,而接收相邻区域内除上次连网失败的已入网的家用电器之外的其他已入网的家用电器所发送的第二入网信息。
上述家用电器的组网方法根据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所属场景内,有无已入网的家用电器的不同情况,发送不同的入网信息,以实现已有组群组网与新开组群组网,根据上述家用电器的组网方法组网后,家用电器的网络结构可以如图5所示,图5为本申请家用电器的组网方法中家用电器的网络结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家用电器的组网方法,通过相同场景内家用电器互相配网的方式,在保证快速配网成功率的同时,有效降低了不必要的消息冲突和开销;家用电器发送入网信息,由终端设备上安装的APP触发,仅在必要时发送入网信息,降低了泄露风险;另外,本申请基于家用电器的群组关系,有效建立起家用电器与家用电器之间的监测、维护及管理的系统性,本申请实施例中,家用电器既是服务用户的终端设备又是服务其它家用电器的管理者,实现设备群的分布式管理,降低服务器或者网关等管理设备的设备管理负重,提高了各设备的信息安全保障。
本申请实施例将传统的智能家电集中式管理模式变成集中式与分布式并存的管理模式,提高了整个家居智能系统运行的高效性及安全性。
图6为本申请家用电器的组网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家用电器的组网装置可以作为终端设备,或者终端设备的一部分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家用电器的组网方法。
其中,上述终端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智能终端设备,本实施例对上述终端设备的形态不作限定。
如图6所示,上述家用电器的组网装置可以包括:获取模块61、确定模块62和通知模块63;
获取模块61,用于获取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身份信息;
本实施例中,获取模块61可以通过一种可实现的媒介手段获取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身份信息,例如可以通过声音、图像或者短消息等,比如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来获取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身份信息,从而在上述家用电器的组网装置上加入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身份信息即为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为哪种家用电器,还可以包括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品牌和/或型号等信息,例如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身份信息可以为:海尔滚筒全自动洗衣机。
确定模块62,用于确定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所属场景;
具体地,确定模块62,具体用于接收用户指定的场景,将上述用户指定的场景确定为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所属场景。
在具体实现时,在获取模块61获取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身份信息,加入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之后,确定模块62可以提示用户指定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所属场景,上述场景可以包括“回家/离家”、“会客”或“餐饮”等,如图2所示,确定模块62可以将可供用户选择的场景展示给上述用户,由用户在展示出来的场景中选择,或者确定模块62也可以接收用户自行输入的场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通知模块63,用于当所属场景内存在己入网的家用电器时,通知所属场景内的己入网的家用电器向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第一入网信息,上述第一入网信息包括己入网的家用电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以使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根据接收到的IP地址和端口号连接具有上述IP地址和上述端口号的己入网的家用电器。
具体地,当所属场景内存在己入网的家用电器时,通知模块63通知所属场景内的己入网的家用电器向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第一入网信息,其中,通知模块63在所属场景内通知的,向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第一入网信息的已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数量可以为第一数量,上述第一数量可以为正整数,本实施例对上述第一数量的大小不作限定,但为保证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能够成功接收到第一入网信息,上述第一数量可以为2,但是为了避免带来不必要的信息冗余以及瞬时拥塞,上述第一数量不能过多,举例来说,第一数量的取值范围可以为[2,5]。
参见图2,以待入网家电2为例,在获取待入网家电2的身份信息之后,确定模块62确定待入网家电2的所属场景,用户指定待入网家电2的所属场景为“回家/离家”,所属场景内存在己入网家电1,因此通知模块63可以通知已入网家电1向待入网家电2发送第一入网信息,上述第一入网信息包括已入网家电1的IP地址和端口号,这样,待入网家电2即可根据接收到的已入网家电1的IP地址和端口号连接已入网家电1,由于家电1和家电2属于相同的场景,从应用上来说,家电1和家电2之间的相互通信频繁,家电1与家电2直接连接,相互之间可以直接通信,从而家电1与家电2之间的通信无需通过路由器,既减轻了路由器的负载,又提高了通信效能。
需要说明的是,当向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第一入网信息的已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即第一数量大于或等于2时,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根据最先接收到的第一入网信息中携带的IP地址和端口号入网,连接最先接收到的第一入网信息中携带的IP地址和端口号对应的已入网的家用电器,并拒绝后续收到的第一入网信息。
上述家用电器的组网装置中,当所属场景内存在己入网的家用电器时,通知模块63通知所属场景内的己入网的家用电器向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第一入网信息,第一入网信息包括己入网的家用电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以使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根据接收到的IP地址和端口号连接具有上述IP地址和上述端口号的己入网的家用电器,从而可以实现通过同场景中的家用电器互相配网的方式,在提高快速配网成功率的同时,有效降低了不必要的消息冲突和开销,并且待入网的家用电器连接的是同场景内已入网的家用电器,降低了路由器的负载,提高了通信效能。
图7为本申请家用电器的组网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与图6所示的家用电器的组网装置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图7所示的家用电器的组网装置还可以包括:发送模块64;
发送模块64,用于在确定模块62确定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所属场景之后,当所属场景内不存在己入网的家用电器时,直接向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第二入网信息;
通知模块63,还用于在确定模块62确定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所属场景之后,当所属场景内不存在己入网的家用电器时,通知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相邻区域内的己入网的家用电器向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第二入网信息;
上述第二入网信息包括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所处家居环境中的路由器所提供的无线网络的SSID和密码,以使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根据上述第二入网信息连接上述路由器。
举例来说,参见图2,当要给待入网家电5配网时,由于待入网家电5所属场景内不存在己入网的家用电器,因此通知模块63可以通知待入网家电5的相邻区域内的已入网家电3向待入网家电5发送第二入网信息,或者,发送模块64也可以直接向待入网家电5发送第二入网信息,上述第二入网信息中携带的是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所处家居环境中的路由器所提供的无线网络的SSID和密码,接收到第二入网信息之后,待入网家电5即可根据上述第二入网信息连接上述路由器。
另外,本实施例中,对于家庭里第一台家用电器的配网,也就是第一个组群的祖先节点的诞生,由于是第一台家用电器的入网,因此所属场景内不存在己入网的家用电器,此时需要由发送模块64直接向第一台家用电器发送第二入网信息。
本实施例中,通知模块63通知的,向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第二入网信息的相邻区域内的己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数量可以为第二数量,上述第二数量可以为正整数,本实施例对上述第二数量的大小不作限定,但为保证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能够成功接收到第二入网信息,上述第二数量可以为2,但是为了避免带来不必要的信息冗余以及瞬时拥塞,上述第二数量不能过多,举例来说,第二数量的取值范围可以为[2,5]。
本实施例中,通知模块63通知的,向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第二入网信息的己入网的家用电器,可以是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一个相邻区域中第二数量的已入网的家用电器,也可以是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至少两个相邻区域中的第二数量的已入网的家用电器,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上述家用电器的组网装置还可以包括:接收模块65;
接收模块65,用于接收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的入网成功响应;
通知模块63,还用于通知向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第一入网信息或第二入网信息的己入网的家用电器不再发送对应的第一入网信息或第二入网信息。
进一步地,发送模块64,还用于当在预定时长内,接收模块65未接收到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的入网成功响应时,继续向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第二入网信息;或者,
通知模块63,还用于当在预定时长内,接收模块65未接收到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的入网成功响应时,通知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所属场景内己入网的家用电器向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继续发送第一入网信息,或者通知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相邻区域内的己入网的家用电器向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继续发送第二入网信息。
其中,上述预定时长可以在具体实现时,根据系统性能和/或实现需求等自行设定,本实施例对上述预定时长的长短不作限定,举例来说,上述预定时长可以为1分钟。
也就是说,如果在预定时长内,接收模块65未接收到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的入网成功响应,则可以确定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未能成功入网,这样,当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所属场景内存在已入网的家用电器时,通知模块63通知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所属场景内己入网的家用电器向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继续发送第一入网信息,当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所属场景内不存在已入网的家用电器时,发送模块64可以继续向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第二入网信息,或者通知模块63通知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相邻区域内的己入网的家用电器向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继续发送第二入网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当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所属场景内存在已入网的家用电器时,如果上述所属场景内已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则当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再次接收到所属场景内已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的第一入网信息时,将会拒绝上次连网失败的已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的第一入网信息,而接收所属场景内除上次连网失败的已入网的家用电器之外的其他已入网的家用电器所发送的第一入网信息。
同样,当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所属场景内不存在已入网的家用电器时,如果通知模块63通知的向上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继续发送第二入网信息的相邻区域内的己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则当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再次接收到相邻区域内已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的第二入网信息时,将会拒绝上次连网失败的已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的第二入网信息,而接收相邻区域内除上次连网失败的已入网的家用电器之外的其他已入网的家用电器所发送的第二入网信息。
上述家用电器的组网装置根据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所属场景内,有无已入网的家用电器的不同情况,发送不同的入网信息,以实现已有组群组网与新开组群组网,上述家用电器的组网装置组成的家用电器的网络结构可以如图5所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家用电器的组网装置,通过相同场景内家用电器互相配网的方式,在保证快速配网成功率的同时,有效降低了不必要的消息冲突和开销;家用电器发送入网信息,由终端设备上安装的APP触发,仅在必要时发送入网信息,降低了泄露风险;另外,本申请基于家用电器的群组关系,有效建立起家用电器与家用电器之间的监测、维护及管理的系统性,本申请实施例中,家用电器既是服务用户的终端设备又是服务其它家用电器的管理者,实现设备群的分布式管理,降低服务器或者网关等管理设备的设备管理负重,提高了各设备的信息安全保障。
本申请实施例将传统的智能家电集中式管理模式变成集中式与分布式并存的管理模式,提高了整个家居智能系统运行的高效性及安全性。
图8为本申请终端设备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上述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上并可在上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家用电器的组网方法。
上述终端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智能终端设备,本实施例对上述终端设备的形态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以上述终端设备为智能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应该理解的是,图8所示的手机10仅仅是上述终端设备的一个范例,并且手机10可以具有比图8中所示出的更多的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的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图8中所示出的各种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中实现。
现以手机10为一个例子进行具体的说明。如图8所示,该手机10可以包括存储器11、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以下简称:CPU)12、外设接口13、射频(RadioFrequency;以下简称:RF)电路14、音频电路15、扬声器16、电源系统17、输入/输出(InputOutput;以下简称:I/O)子系统18、其他输入/控制设备19以及外部端口20,这些部件通过一个或多个通信总线或信号线21来通信。
下面就本实施例提供的手机进行详细的描述。
存储器11:所述存储器11可以被CPU12、外设接口13等访问,所述存储器1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外设接口13,所述外设接口可以将手机10的输入和输出外设连接到CPU12和存储器11。
I/O子系统18:所述I/O子系统18可以将手机10上的输入输出外设,例如触摸屏22和其他输入/控制设备19,连接到外设接口13。I/O子系统18可以包括显示控制器181和用于控制其他输入/控制设备19的一个或多个输入控制器182。其中,一个或多个输入控制器182从其他输入/控制设备19接收电信号或者向其他输入/控制设备19发送电信号,其他输入/控制设备19可以包括物理按钮(例如:按压按钮或摇臂按钮等)、拨号盘、滑动开关、操纵杆或点击滚轮。值得说明的是,输入控制器182可以与以下任一个连接:键盘、红外端口、USB接口以及诸如鼠标的指示设备。
触摸屏22:所述触摸屏22是手机10与用户之间的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将可视输出显示给用户,可视输出可以包括图形、文本、图标、视频等。
I/O子系统18中的显示控制器181从触摸屏22接收电信号或者向触摸屏22发送电信号。触摸屏22检测触摸屏上的接触,显示控制器181将检测到的接触转换为与显示在触摸屏22上的用户界面对象的交互,即实现人机交互,显示在触摸屏22上的用户界面对象可以是运行游戏的图标、联网到相应网络的图标等。值得说明的是,手机10还可以包括光鼠,光鼠是不显示可视输出的触摸敏感表面,或者是由触摸屏形成的触摸敏感表面的延伸。
RF电路14,主要用于建立手机10与无线网络(即网络侧)的通信,实现手机10与无线网络的数据接收和发送。例如收发短信息、电子邮件等。具体地,RF电路14接收并发送RF信号,RF信号也称为电磁信号,RF电路14将电信号转换为电磁信号或将电磁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且通过该电磁信号与通信网络以及其他设备进行通信。RF电路14可以包括用于执行这些功能的已知电路,其包括但不限于天线系统、RF收发机、一个或多个放大器、调谐器、一个或多个振荡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编译码器(Coder Decoder;以下简称:CODEC)芯片组、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以下简称:SIM)等等。
音频电路15,主要用于从外设接口13接收音频数据,将该音频数据转换为电信号,并且将该电信号发送给扬声器16。
扬声器16,用于将手机10通过RF电路14从无线网络接收的语音信号,还原为声音并向用户播放该声音。
电源系统17,用于为CPU12、I/O子系统18及外设接口13所连接的硬件进行供电及电源管理。电源系统17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例如:电池或交流电),再充电系统,电源故障检测电路,电源转换器或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器(例如:发光二极管),以及与便携设备中的电源生成、管理和分布相关联的其他任何组件。
图9为本申请手机10内部部分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11中存储的软件部件可包括操作系统1001、通信模块1002、接触/移动模块1003、图形模块1004、功能模块1005。
操作系统1001(例如:Darwin、RTXC、LINUX、UNIX、OS X、WINDOWS、或诸如VxWorks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包括用于控制和管理一般系统任务(例如,存储器管理、存储设备控制、电力管理等等)的各种软件部件和/或驱动器,并且便于各种硬件与软件部件之间的通信。
通信模块1002便于通过一个或多个外部端口20与其他设备通信,并且还包括用于处理由RF电路14和/或外部端口20接收的数据的各种软件部件。
接触/移动模块1003可以检测与触摸屏22(结合显示控制器181)和其他触摸敏感设备(例如,触摸板或物理点击滚轮)的接触。接触/移动模块1003包括用于执行与检测接触相关的各种操作的各种软件部件,所述操作例如有确定是否发生接触、确定是否所述接触有移动并且在触摸屏22上追踪所述移动、以及确定是否已经断开所述接触(即,是否接触已经停止)。确定接触点的移动可以包括确定接触点的速率(幅值)、速度(幅值和方向)和/或加速度(幅值和/或方向的变化)。这些操作可以应用到单个接触(例如,一个手指接触)或应用到多个同时接触(例如,“多重触摸”/多手指接触)。在一些实施例中,接触/移动模块1003和显示控制器181还检测触摸板上的接触。
图形模块1004包括用于在触摸屏22上显示图形的各种已知软件部件,包括用于改变所显示的图形的明暗度的部件。例如接收CPU12的指令,在触摸屏22中显示各种软件的图形用户界面等。
功能模块1005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1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申请提供的家用电器的组网方法。
RF电路14接收网络侧或其他设备发送的消息,该消息包括电子邮件或短信息或即时信息,该消息具体可以是本申请图1~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消息。可以理解的是,RF电路14接收的消息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消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接收到的消息中可以携带有多种数据类型的数据。可以只有一种数据类型的数据,也可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数据类型的数据。
CPU12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1中的程序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家用电器的组网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家用电器的组网方法。
上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以下简称: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以下简称: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ocalArea Network;以下简称:LAN)或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以下简称: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以下简称: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以下简称: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以下简称: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 Only Memory;以下简称: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rogrammableGate Array;以下简称: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以下简称: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家用电器的组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身份信息;
确定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所属场景;
当所属场景内存在己入网的家用电器时,通知所属场景内的己入网的家用电器向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第一入网信息,所述第一入网信息包括己入网的家用电器的因特网协议IP地址和端口号,以使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根据接收到的IP地址和端口号连接具有所述IP地址和所述端口号的己入网的家用电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所属场景之后,还包括:
当所属场景内不存在己入网的家用电器时,直接向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第二入网信息,或者通知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相邻区域内的己入网的家用电器向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第二入网信息,所述第二入网信息包括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所处家居环境中的路由器所提供的无线网络的服务集标识符和密码,以使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根据所述第二入网信息连接所述路由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所属场景包括:
接收用户指定的场景,将所述用户指定的场景确定为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所属场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的入网成功响应;
通知向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第一入网信息或第二入网信息的己入网的家用电器不再发送对应的第一入网信息或第二入网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在预定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的入网成功响应,则通知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所属场景内己入网的家用电器向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继续发送第一入网信息,或者继续向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第二入网信息,或者通知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相邻区域内的己入网的家用电器向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继续发送第二入网信息。
6.一种家用电器的组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身份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所属场景;
通知模块,用于当所属场景内存在己入网的家用电器时,通知所属场景内的己入网的家用电器向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第一入网信息,所述第一入网信息包括己入网的家用电器的因特网协议IP地址和端口号,以使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根据接收到的IP地址和端口号连接具有所述IP地址和所述端口号的己入网的家用电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所属场景之后,当所属场景内不存在己入网的家用电器时,直接向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第二入网信息;
所述通知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确定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所属场景之后,当所属场景内不存在己入网的家用电器时,通知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相邻区域内的己入网的家用电器向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第二入网信息;
所述第二入网信息包括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所处家居环境中的路由器所提供的无线网络的服务集标识符和密码,以使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根据所述第二入网信息连接所述路由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接收用户指定的场景,将所述用户指定的场景确定为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所属场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收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的入网成功响应;
所述通知模块,还用于通知向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第一入网信息或第二入网信息的己入网的家用电器不再发送对应的第一入网信息或第二入网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当在预定时长内,所述接收模块未接收到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的入网成功响应时,继续向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第二入网信息;或者,
所述通知模块,还用于当在预定时长内,所述接收模块未接收到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发送的入网成功响应时,通知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所属场景内己入网的家用电器向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继续发送第一入网信息,或者通知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的相邻区域内的己入网的家用电器向所述待入网的家用电器继续发送第二入网信息。
1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2.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710744829.6A 2017-08-25 2017-08-25 家用电器的组网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Active CN1073954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44829.6A CN107395473B (zh) 2017-08-25 2017-08-25 家用电器的组网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44829.6A CN107395473B (zh) 2017-08-25 2017-08-25 家用电器的组网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95473A true CN107395473A (zh) 2017-11-24
CN107395473B CN107395473B (zh) 2021-01-26

Family

ID=60346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44829.6A Active CN107395473B (zh) 2017-08-25 2017-08-25 家用电器的组网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95473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70008A (zh) * 2018-06-29 2018-11-06 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家电设备入网的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583605A (zh) * 2020-05-25 2020-08-25 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遥控器位置提醒方法及遥控器
CN112188486A (zh) * 2020-09-29 2021-01-05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家电设备及其组网方法、局域网系统、存储介质
CN112769588A (zh) * 2019-11-06 2021-05-07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的组网方法、系统、家电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478643A (zh) * 2023-12-28 2024-01-30 广东朝歌智慧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自主接入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7056A (zh) * 2011-11-22 2012-03-21 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用电器控制系统
CN106211264A (zh) * 2016-07-11 2016-12-07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家电配网方法及装置
CN106332224A (zh) * 2016-09-18 2017-01-11 美的智慧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配网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452865A (zh) * 2016-09-30 2017-02-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快速连接智能家电(路由器)的方法和装置及对应设备
CN106789255A (zh) * 2016-12-23 2017-05-31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电的自动入网控制方法
CN106953782A (zh) * 2017-02-28 2017-07-14 美的智慧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智能家电入网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7056A (zh) * 2011-11-22 2012-03-21 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用电器控制系统
CN106211264A (zh) * 2016-07-11 2016-12-07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家电配网方法及装置
CN106332224A (zh) * 2016-09-18 2017-01-11 美的智慧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配网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452865A (zh) * 2016-09-30 2017-02-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快速连接智能家电(路由器)的方法和装置及对应设备
CN106789255A (zh) * 2016-12-23 2017-05-31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电的自动入网控制方法
CN106953782A (zh) * 2017-02-28 2017-07-14 美的智慧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智能家电入网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70008A (zh) * 2018-06-29 2018-11-06 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家电设备入网的配置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769588A (zh) * 2019-11-06 2021-05-07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的组网方法、系统、家电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83605A (zh) * 2020-05-25 2020-08-25 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遥控器位置提醒方法及遥控器
CN112188486A (zh) * 2020-09-29 2021-01-05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家电设备及其组网方法、局域网系统、存储介质
CN117478643A (zh) * 2023-12-28 2024-01-30 广东朝歌智慧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自主接入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7478643B (zh) * 2023-12-28 2024-04-05 广东朝歌智慧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自主接入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95473B (zh) 2021-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95473A (zh) 家用电器的组网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9391648A (zh) 一种应用与网络切片的关联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05144110A (zh) 基于网络活动自动配置外部服务
CN106487928A (zh) 消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05230037B (zh) 监视系统、设备管理装置以及监视方法
CN107484190B (zh) 网络连接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937258B (zh) 一种广播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646959A (zh) 屏幕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10045622A (zh) 家电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家电设备
CN111830844A (zh)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及智能家居控制面板
CN107404340A (zh) 蓝牙音频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0505516A (zh) 一种投屏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209918A (zh) 一种网络安全性管理的方法及终端
CN106953852A (zh) 广播接收器的注册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6462448A (zh) 多操作系统设备、通知设备及其方法
CN106874131A (zh) 广播队列调整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6302519A (zh) 一种网络安全性管理的方法及终端
CN112185059B (zh) 一种提醒用户的方法、装置
CN108494895A (zh) 交互智能平板、网域冲突控制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06954191A (zh) 广播发送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5809056B (zh) 一种通信消息的管理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09905435A (zh) 资源订阅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2165518A (zh) 一种安全监控策略生成方法、装置
WO2020174737A1 (ja) デバイス管理システム
CN110636147A (zh) 一种双控开关配网方法、装置、开关及智能开关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