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92804A - 一种建筑教学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教学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392804A CN107392804A CN201710531991.XA CN201710531991A CN107392804A CN 107392804 A CN107392804 A CN 107392804A CN 201710531991 A CN201710531991 A CN 201710531991A CN 107392804 A CN107392804 A CN 10739280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cene
- content
- user
- teaching
- cours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6
- 239000011449 brick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800 void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035 construction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755 vo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9771 cogn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49 cogn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835 investi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447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372 quality te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074085 Scophthalmus aquos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5 building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0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07 engineer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5 formwo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65 in-situ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86 learning performa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13 prestressed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52 review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96 temp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19 tissu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0—Education
- G06Q50/205—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r guidanc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9/00—Simulators for teaching or training purpos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rket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建筑教学的方法及装置,将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转换为仿真模块;通过所述仿真模块接收用户进行角色扮演的学习信息;获取与所述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对应远程视频的现场建筑数据,并获取与所述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对应实地考察的现场建筑数据;将所述远程视频的现场建筑数据和所述实地考察的现场建筑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并获取所述用户对所述远程视频的现场建筑数据的第一评价和所述用户对所述实地考察的现场建筑数据的第二评价;根据所述学习信息、所述第一评价和所述第二评价,评估所述用户的学习成绩。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模拟教学内容并接收远程视频的现场建筑数据反馈,从而虚实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且降低教学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建筑教学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教学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逐渐不满足于平面媒体的教学形式,而采用立体沙盘来对教学中所涉及的各个要素进行模拟推演。
沙盘是用沙土或其他材料做成的地形模型。它根据地形图,航空照片或实地地形,由于沙盘教学方式立体、直观,学生通过沙盘教学系统能够更快地掌握到沙盘中各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具有更好地教学效果。但是沙盘教学也有其缺点,比如,每一套沙盘教学设备往往仅能够针对一种或有限的几种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如果想要改变教学场景或者改变一些内容,则需要重新制作沙盘,成本高昂、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建筑教学的方法及装置,旨在解决如何提高建筑教学的效果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一种建筑教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转换为仿真模块;
通过所述仿真模块接收用户进行角色扮演的学习信息;
获取与所述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对应的远程视频的现场建筑数据,并获取与所述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对应的实地考察的现场建筑数据;
将所述远程视频的现场建筑数据和所述实地考察的现场建筑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并获取所述用户对所述远程视频的现场建筑数据的第一评价和所述用户对所述实地考察的现场建筑数据的第二评价;
根据所述学习信息、所述第一评价和所述第二评价,评估所述用户的学习成绩。
可选地,所述将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转换为仿真模块,包括:
在软件平台中构建一个包含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以及钢结构的不同结构类型的从基础到屋顶各部分结构,将所述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整合成以各部分结构为教学单元的仿真模块。
可选地,所述通过所述仿真模块接收用户进行角色扮演的学习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仿真模块中扮演现场各类角色后进行施工组织与管理水平的信息。
可选地,所述获取与所述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对应的远程视频的现场建筑数据,包括:
通过教学环境内的远程监控直播室,实时查看与所述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对应的建筑项目工地信息,实时获取动态的、最新的建筑施工信息。
可选地,所述获取与所述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对应的实地考察的现场建筑数据,包括:
获取与所述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对应的与施工进度节点相符合的现场信息。
第二方面,一种建筑教学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转换模块,用于将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转换为仿真模块;
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仿真模块接收用户进行角色扮演的学习信息;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对应的远程视频的现场建筑数据,并获取与所述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对应的实地考察的现场建筑数据;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将所述远程视频的现场建筑数据和所述实地考察的现场建筑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并获取所述用户对所述远程视频的现场建筑数据的第一评价和所述用户对所述实地考察的现场建筑数据的第二评价;
评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学习信息、所述第一评价和所述第二评价,评估所述用户的学习成绩。
可选地,所述转换模块,具体用于:
在软件平台中构建一个包含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以及钢结构的不同结构类型的从基础到屋顶各部分结构,将所述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整合成以各部分结构为教学单元的仿真模块。
可选地,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仿真模块中扮演现场各类角色后进行施工组织与管理水平的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教学环境内的远程监控直播室,实时查看与所述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对应的建筑项目工地信息,实时获取动态的、最新的建筑施工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还具体用于:
获取与所述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对应的与施工进度节点相符合的现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教学的方法及装置,将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转换为仿真模块;通过所述仿真模块接收用户进行角色扮演的学习信息;获取与所述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对应的远程视频的现场建筑数据,并获取与所述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对应的实地考察的现场建筑数据;将所述远程视频的现场建筑数据和所述实地考察的现场建筑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并获取所述用户对所述远程视频的现场建筑数据的第一评价和所述用户对所述实地考察的现场建筑数据的第二评价;根据所述学习信息、所述第一评价和所述第二评价,评估所述用户的学习成绩。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模拟教学内容并接收远程视频的现场建筑数据反馈,从而虚、实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效率且降低教学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教学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教学的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而非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参考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教学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所述建筑教学的方法包括:
步骤101,将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转换为仿真模块;
可选地,所述将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转换为仿真模块,包括:
在软件平台中构建一个包含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以及钢结构的不同结构类型的从基础到屋顶各部分结构,将所述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整合成以各部分结构为教学单元的仿真模块。
具体的,以虚拟仿真技术为载体,在平台中虚拟构建一个包含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及钢结构等不同结构类型的从基础到屋顶各分部分项工程实体,将教学内容整合成以各分部分项工程为教学单元的仿真模块,在模块中将工作技术要点与课堂教学知识点有机结合,安排学生在软件中进行仿真施工。通过虚拟仿真实训,学生对建筑工程施工流程、工艺有了初步的认知。模型结合建筑工程工地现场布置实景,按照1:1的比例,根据“源于现场,高于现场”、“确保安全,裸露展示”的原则投资建设。模型有砖混、框架、剪力墙及钢结构四种常见建筑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二层。
模型将四种常见结构类型的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屋面工程及装饰工程的建筑材料、施工工艺、质量检验等施工环节及节点构造进行展示,辅以图片文字说明、多媒体自主学习系统。同时,根据我校信息化教学的规划,对教学模型进行信息化教学改进,开发知识点二维码扫描、三维全景、知识地图和线上平台进行信息化教学,实现知识的导航直观性、知识的线上线下集成、移动交互支持、虚拟现实增强。
具体的,以桩基工程和混凝土结构工程两个方向为例进行施工全过程、阶段性划分,结合行业规范和教学知识点的要求将任务阶段合理化拆分成一系列流程性的任务,同时系统实现导训式、考核式两种版本操作模式,有助于学生了解实际施工过程中完整的流程,全面了解建筑项目,通过游戏式的人物场景漫游、任务操作来加强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同时回顾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技能。
(1)理清施工工序
重点使学生掌握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钢结构四种常见建筑结构类型,每一种结构类型应掌握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屋面工程及装饰工程等分部分项工程的构造做法。这些分部工程的组合以混凝土结构为主,故而以建筑结构类型为纵轴,以分部分项工程为横轴,组成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每一工作任务的施工工序。
(2)识读施工图纸
调出项目施工图纸,根据分部工程设计详图,提取每道工序施工中所用到的有效信息,组织学生学习,经过精心设计,我们以预应力管桩锤击法、静压法以及人工挖孔桩、钻孔灌注桩施工流程及框架结构工程建设为任务引导实现柱钢筋、梁钢筋、板钢筋、柱模板、梁模板、板模板、混凝土整体现浇、预应力混凝土(先张法、后张法)工程等施工工艺全过程操作做教学内容。
(3)选择施工材料和器具
远程接入施工现场实景,播放施工工序操作视频,让学生对施工工序具有感性认识后,对每道施工工序中涉及到的器具和材料进行讲解,让学生在虚拟软件操作过程中准确有效的选择施工中所用到的器具和材料开展工作。
(4)组织施工
在正确掌握图纸信息,了解施工工艺,认识施工材料和器具后,让学生按照软件提示逐步操作,完成整个工序,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可根据需要回看操作视频和施工图纸,强化施工工序内容和关键工法。
以建筑1:1实体教学模型为基础,开展建筑类专业课程改革,进行模块化技能教学。
模型结合建筑工程工地现场布置实景,按照1:1的比例,根据“源于现场,高于现场”、“确保安全,裸露展示”的原则投资建设。模型有砖混、框架、剪力墙及钢结构四种常见建筑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二层,建筑面积为831㎡。
模型将四种常见结构类型的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屋面工程及装饰工程的建筑材料、施工工艺、质量检验等施工环节及节点构造进行展示,辅以图片和多媒体查询系统,为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工程监理、装潢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工程测量》、《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施工组织》、《建筑施工技术》、《建筑装饰设计》、《建筑装饰构造》、《建筑装饰施工》等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环境。
在专业课程知识模块学习初期,安排共12课时的虚拟仿真教学。利用虚拟仿真软件,学生在虚拟工程项目现场中行走漫游、操控工艺流程,感受施工现场布置、体验施工流程,进行玩游戏式的学习。软件平台中虚拟构建了一个包含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及钢结构等不同结构类型的从基础到屋顶各分部分项工程实体,将教学内容整合成以各分部分项工程为教学单元的仿真模块,在模块中将工作技术要点与课堂教学知识点有机结合,通过游戏式的人物场景漫游、任务操作来加强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强化对施工工艺流程的专业认知。
1:1实体建筑教学模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完全真实。实体建筑教学模型采用真实材料真实工程的手法来营造与工程环境完全的一致的氛围,完全体现了建筑在现场的实际情况,使学生体验到今后工作的场所与对象。
(2)内容丰富。包含各类建筑结构共计147个展示学习模块,每个模块又由多种节点构成。
(3)教学做一体。通过模型可达到边看边教,边教边学,边学边做,真正达到教学做一体化,可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4)模块化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模块中包含节点构造、建筑材料、施工工艺、施工规范、质量检测、工种操作等内容,内容全面,工艺完整。
(5)充分展示建筑节点内部构造。通过采用局部混凝土不浇筑、表面装饰层局部不做的方法将建筑物节点内部的构造完整的暴露出来,为建筑类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观摩对象。
(6)再现施工工艺流程。通过采用逐层施工,层层推进的手法,将建筑主要构造的施工工艺流程剖析出来,从而在展示构造的同时剖析了施工工艺流程。
步骤102,通过所述仿真模块接收用户进行角色扮演的学习信息;
可选地,所述通过所述仿真模块接收用户进行角色扮演的学习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仿真模块中扮演现场各类角色后进行施工组织与管理水平的信息。
具体的,1:1建筑实体教学模型在“行走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生55%的课堂学习时间在此模型内部进行,已成为专业课程学习中的第一课堂。该模型设计之处所有节点均经过专业教研组讨论确定,与建筑工程类专业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并根据“源于现场,高于现场”、“确保安全,裸露展示”的原则投资300万建设。模型拥有5大类200多个展示节点,80个二维码自助学习知识点。
课堂中学生在真实的在建建筑中行走,体验规范化、模块化的建筑专业知识学习,同时扮演现场各类岗位角色进行施工组织与管理水平的磨练。
步骤103,获取与所述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对应的远程视频的现场建筑数据,并获取与所述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对应的实地考察的现场建筑数据;
可选地,所述获取与所述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对应的远程视频的现场建筑数据,包括:
通过教学环境内的远程监控直播室,实时查看与所述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对应的建筑项目工地信息,实时获取动态的、最新的建筑施工信息。
所述获取与所述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对应的实地考察的现场建筑数据,包括:
获取与所述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对应的与施工进度节点相符合的现场信息。
具体的,通过校内的远程监控直播室,实时查看苏州建鑫建设集团在建项目工地,让学生行走于校外现实生产现场,观看现场动态的、最新的、真实的建筑施工流程。通过与校内教学模型静态的、规范的工艺融合学习,能使学生兼顾掌握规范化的施工程序和最新的工艺流程。
结合1:1实体建筑模型,构建了建筑工种实训中心,开辟了实训场地,设立了建筑行业典型的工种实训项目,细化技能培养,实现测量工、砌筑镶贴工、钢筋工、模板工、架子工等工种的现场实训功能。可进行砖墙砌筑、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测量放线等工种操作,学生在指定位置利用提供的材料进行施工操作,完成后经过质量检测后拆除,拆除下来的材料可供下一班级重复使用,大大节省了实践操作的费用支出,创造了可循环操作的实践模式,真正实现项目化教学,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难题。
步骤104,将所述远程视频的现场建筑数据和所述实地考察的现场建筑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并获取所述用户对所述远程视频的现场建筑数据的第一评价和所述用户对所述实地考察的现场建筑数据的第二评价;
具体的,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后期,学生有一定专业知识基础和辨别工艺流程的能力后,通过联系苏州建鑫、合众市政、苏州五建等校企合作的教师工作站,选取教学内容与施工进度节点相符合的现场,让学生行走于一线现场学习最新的施工工艺流程。
经过虚实渐进的“行走课堂”四个阶段学习,学生能充分掌握建筑专业施工知识,并能在教学后期集中讨论疑惑或分享专业学习见解。
步骤105,根据所述学习信息、所述第一评价和所述第二评价,评估所述用户的学习成绩。
具体的,虚拟仿真——1:1实体教学模型——工种实训基地的技能教学流程既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身临现场的情境,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尽可能的减少了施工地现场给学生带来的安全隐患,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能开展建设项目的全景、全程、全面的教学,学生能够全程参与到建筑物的施工中去,从场地的准备、图纸的识读、施工方案的选择、建筑材料的选择、施工工艺的操作流程到质量验收等阶段,而且为后期现场实际项目实训节省时间和减少错误,有效避免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达到安全、高效的工学结合、教学一体的教学目的。
其中,“虚”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虚拟仿真软件和工地远程直播系统信息化教学手段创设专业教学情境;“实”指的是校内1:1建筑实体教学模型和校外企业工地现场。通过虚拟仿真软件(虚)→校内1:1建筑实体教学模型(实)→工地远程直播系统(虚)→校外企业工地现场(实)的两“虚”两“实”渐进教学过程,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实现由虚拟到真实、由感性到理性的提升过程。其中,校内1:1建筑实体教学模型是按实体建筑1:1建造的教学模型,其建筑面积1324㎡,建筑高度11.6m,上下共4层。模型从基础到屋顶融合了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钢结构四种常见结构类型,200多个建筑展示节点,给学生提供一个在建的建筑工程观摩现场。
“行走课堂”是我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积极探索和实践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主要是基于虚拟仿真实训室、远程监控直播室、校内建筑实体教学模型和校外实训基地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认知规律给学生创造虚拟漫游和真实现场两类教学条件,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达到边走边学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同时我们还辅以自助导学系统和数字化学习平台给学生创造课堂之外的全方位、全天候学习的条件,使学生随时随地可行走于建筑专业知识的殿堂。
1.普遍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使用虚拟仿真施工模块及实体模型进行教学,形象、生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确立理论与实践结合、认知与操作相连的思想认识,明确重点,循环演练,螺旋上升,提升技能水平,为毕业后从事施工员、质检员和造价员等不同岗位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技能循序渐进,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企业一般在招聘员工后需重新进行岗前培训,而且员工的实习期往往很长,从半年到一年半不等,这是因为毕业生在学校学习的理论技能并不能适应企业在工作上的要求,而且在建筑工程中更加需要有实践操作经验的人才,所以,虚拟仿真施工模块及实体模型在教学上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在学校训练一些实战经验,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提高,比如图纸识读、施工放样、施工工艺等等,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可以掌握工种施工工法和四新技术,极大的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更好的获得企业的认可,从而提高学校就业率,和企业实现有机对接。
3.技能训练多样化,投入产出显效益
虚拟仿真系统、实体模型和实训基地多形态技能训练方式,符合技能形成的一般规律,同时多种技能训练载体促使办学投入重新分配,虚拟仿真系统和实体模型的功能可替代学生外出认识实习环节,可以提供一个反复使用的观摩实践对象,可以提供一个不需教师指导的边看边学的环境,具有可重复使用性,从而节省了每年参观实习等大量经费,又能为教学层次的提升增加了无限的价值。
4.创新技能教学模式,有效提升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
基于1:1建筑实体模型的“行走课堂”课程体系构建是在传统技能培养模式基础上的创新,是对技能形成规律大胆探索,是基于认知心理理论的又一次实践,在教学中采用虚拟仿真施工模块及实体模型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精准操作能力,把技能训练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突出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增强了职业教育的核心能力。这一模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推广性和示范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教学的方法,将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转换为仿真模块;通过所述仿真模块接收用户进行角色扮演的学习信息;获取与所述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对应的远程视频的现场建筑数据,并获取与所述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对应的实地考察的现场建筑数据;将所述远程视频的现场建筑数据和所述实地考察的现场建筑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并获取所述用户对所述远程视频的现场建筑数据的第一评价和所述用户对所述实地考察的现场建筑数据的第二评价;根据所述学习信息、所述第一评价和所述第二评价,评估所述用户的学习成绩。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模拟教学内容并接收远程视频的现场建筑数据反馈,从而虚、实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效率且降低教学的成本。
参考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教学的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如图2所示,所述建筑教学的装置包括:
转换模块201,用于将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转换为仿真模块;
可选地,所述转换模块201,具体用于:
在软件平台中构建一个包含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以及钢结构的不同结构类型的从基础到屋顶各部分结构,将所述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整合成以各部分结构为教学单元的仿真模块。
接收模块202,用于通过所述仿真模块接收用户进行角色扮演的学习信息;
可选地,所述接收模块202,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仿真模块中扮演现场各类角色后进行施工组织与管理水平的信息。
第一获取模块203,用于获取与所述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对应的远程视频的现场建筑数据,并获取与所述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对应的实地考察的现场建筑数据;
可选地,所述第一获取模块203,具体用于:
通过教学环境内的远程监控直播室,实时查看与所述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对应的建筑项目工地信息,实时获取动态的、最新的建筑施工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获取模块203,还具体用于:
获取与所述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对应的与施工进度节点相符合的现场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204,用于将所述远程视频的现场建筑数据和所述实地考察的现场建筑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并获取所述用户对所述远程视频的现场建筑数据的第一评价和所述用户对所述实地考察的现场建筑数据的第二评价;
评估模块205,用于根据所述学习信息、所述第一评价和所述第二评价,评估所述用户的学习成绩。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教学的方法及装置,将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转换为仿真模块;通过所述仿真模块接收用户进行角色扮演的学习信息;获取与所述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对应的远程视频的现场建筑数据,并获取与所述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对应的实地考察的现场建筑数据;将所述远程视频的现场建筑数据和所述实地考察的现场建筑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并获取所述用户对所述远程视频的现场建筑数据的第一评价和所述用户对所述实地考察的现场建筑数据的第二评价;根据所述学习信息、所述第一评价和所述第二评价,评估所述用户的学习成绩。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模拟教学内容并接收远程视频的现场建筑数据反馈,从而虚、实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效率且降低教学的成本。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实施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建筑教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转换为仿真模块;
通过所述仿真模块接收用户进行角色扮演的学习信息;
获取与所述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对应的远程视频的现场建筑数据,并获取与所述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对应的实地考察的现场建筑数据;
将所述远程视频的现场建筑数据和所述实地考察的现场建筑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并获取所述用户对所述远程视频的现场建筑数据的第一评价和所述用户对所述实地考察的现场建筑数据的第二评价;
根据所述学习信息、所述第一评价和所述第二评价,评估所述用户的学习成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转换为仿真模块,包括:
在软件平台中构建一个包含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以及钢结构的不同结构类型的从基础到屋顶各部分结构,将所述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整合成以各部分结构为教学单元的仿真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仿真模块接收用户进行角色扮演的学习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仿真模块中扮演现场各类角色后进行施工组织与管理水平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所述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对应的远程视频的现场建筑数据,包括:
通过教学环境内的远程监控直播室,实时查看与所述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对应的建筑项目工地信息,实时获取动态的、最新的建筑施工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所述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对应的实地考察的现场建筑数据,包括:
获取与所述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对应的与施工进度节点相符合的现场信息。
6.一种建筑教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转换模块,用于将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转换为仿真模块;
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仿真模块接收用户进行角色扮演的学习信息;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对应的远程视频的现场建筑数据,并获取与所述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对应的实地考察的现场建筑数据;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将所述远程视频的现场建筑数据和所述实地考察的现场建筑数据发送给所述用户,并获取所述用户对所述远程视频的现场建筑数据的第一评价和所述用户对所述实地考察的现场建筑数据的第二评价;
评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学习信息、所述第一评价和所述第二评价,评估所述用户的学习成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模块,具体用于:
在软件平台中构建一个包含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以及钢结构的不同结构类型的从基础到屋顶各部分结构,将所述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整合成以各部分结构为教学单元的仿真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仿真模块中扮演现场各类角色后进行施工组织与管理水平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教学环境内的远程监控直播室,实时查看与所述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对应的建筑项目工地信息,实时获取动态的、最新的建筑施工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还具体用于:
获取与所述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对应的与施工进度节点相符合的现场信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531991.XA CN107392804A (zh) | 2017-07-03 | 2017-07-03 | 一种建筑教学的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531991.XA CN107392804A (zh) | 2017-07-03 | 2017-07-03 | 一种建筑教学的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392804A true CN107392804A (zh) | 2017-11-24 |
Family
ID=60334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531991.XA Pending CN107392804A (zh) | 2017-07-03 | 2017-07-03 | 一种建筑教学的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392804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10829A (zh) * | 2018-05-25 | 2018-09-07 | 合肥工业大学 | 一种自助实训平台及其教学方法 |
CN109389879A (zh) * | 2018-12-14 | 2019-02-26 | 大连海事大学 | 一种直升机救助训练虚拟仿真教学系统 |
CN110264387A (zh) * | 2019-06-25 | 2019-09-20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模型设计教学方法 |
CN116957870A (zh) * | 2023-09-18 | 2023-10-27 | 山西美分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临床技能考核管理系统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03910A (zh) * | 2014-06-20 | 2016-02-03 | 天津市优耐特汽车电控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经验在线传递的方法和装置 |
CN205068861U (zh) * | 2015-10-16 | 2016-03-02 | 浙江东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手术示教系统 |
CN105512978A (zh) * | 2015-12-30 | 2016-04-20 |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智慧模型互动学习考试系统建立方法 |
CN106781777A (zh) * | 2017-02-14 | 2017-05-31 | 西安三好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虚实结合的建筑学教学系统 |
-
2017
- 2017-07-03 CN CN201710531991.XA patent/CN10739280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03910A (zh) * | 2014-06-20 | 2016-02-03 | 天津市优耐特汽车电控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经验在线传递的方法和装置 |
CN205068861U (zh) * | 2015-10-16 | 2016-03-02 | 浙江东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手术示教系统 |
CN105512978A (zh) * | 2015-12-30 | 2016-04-20 |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智慧模型互动学习考试系统建立方法 |
CN106781777A (zh) * | 2017-02-14 | 2017-05-31 | 西安三好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虚实结合的建筑学教学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周向阳 等: "校企共享视频资源教学改革平台的构建实践", 《教育与职业》 *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10829A (zh) * | 2018-05-25 | 2018-09-07 | 合肥工业大学 | 一种自助实训平台及其教学方法 |
CN109389879A (zh) * | 2018-12-14 | 2019-02-26 | 大连海事大学 | 一种直升机救助训练虚拟仿真教学系统 |
CN110264387A (zh) * | 2019-06-25 | 2019-09-20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模型设计教学方法 |
CN116957870A (zh) * | 2023-09-18 | 2023-10-27 | 山西美分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临床技能考核管理系统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CN116957870B (zh) * | 2023-09-18 | 2023-12-22 | 山西美分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临床技能考核管理系统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Sawhney et al. | Internet based interactiv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learning system | |
CN107392804A (zh) | 一种建筑教学的方法及装置 | |
Addis et al. | Physical models: Their historical and current use in civil and building engineering design | |
Białkiewicz | Propaedeutics of teaching drawing to architects | |
Schmitt | A planning environment for the design of future cities | |
CN104882042A (zh) | 一种施工图识读虚拟训练系统 | |
García-Vela et al. | Teaching rock mechanics using Virtual Reality: laboratory practices and field trips during the confinement of the Coronavirus COVID-19 in Ecuador, Bolivia, and Spain | |
Sampaio et al. | Visual simulation of Civil Engineering activities: Didactic virtual models | |
Sampaio et al. | Interactive models used in civil engineering education based on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 |
Dharia | Construction Site Pedagogies: Learning from India | |
Ridgill et al. | The use of decision making multi-media components in elucidating the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the St. George Church in Lalibela, Ethiopia | |
Santa Ana et al. | RBL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rise buildings in Mexico City (1900–1952) | |
Yang et al. | Work in Progress: Educational Uses of an Intelligent System to Teach Construction Processes–A Case Study of the Giant Wild Goose Pagoda | |
Fernández | Learning Via Making, a Hands-On Approach | |
Rist-Stadelmann et al. | Methods of collaboration in full scale projects | |
Narum | Science spaces for students of the 21st century | |
CN108320605A (zh) | 一种虚实结合的建筑施工工艺信息化教学装置 | |
Wen et al. | A Multimedia User-experience System with 3-D Simul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Nanwang Water Diversion Pivotal Project on China's Grand Canal | |
Love et al. | Teaching construction: A design-based course model | |
Nel et al. | Exposing architecture students to vernacular concepts | |
Barreto et al. |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IN AFRICA: TOWARDS A NEW PRODUCTION OF PUBLIC FACILITIES | |
Suresh | EDUCATION IN ARCHITECTURAL ACADEMIA | |
Sampaio et al. | Simulation of Construction Processes Within Virtual Environments. | |
Adiels | Geometry Linking the Art of Building and the Universe: Geometric Patterns on Shells and Grid Shells | |
Turmo Coderque et al. | EUCEET 2018: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vil Engineering Education: Challenges for the Third Millenniu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