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90860A - 一种可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90860A
CN107390860A CN201710283735.3A CN201710283735A CN107390860A CN 107390860 A CN107390860 A CN 107390860A CN 201710283735 A CN201710283735 A CN 201710283735A CN 107390860 A CN107390860 A CN 1073908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portion
cavity
watchcase
watch
wearabl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8373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90860B (zh
Inventor
吴以航
区均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28373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908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908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908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908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9086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17/00Structural details; Housings
    • G04G17/02Component assemblies
    • G04G17/06Electric connectors, e.g. conductive elastom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4Hand-worn input/output arrangements, e.g. data glove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17/00Structural details; Housings
    • G04G17/08Hou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其中,包括表壳、表圈、表盘、表芯和表耳,表壳包括本体,本体具有第一腔体和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二腔体,表圈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一腔体上,表盘的底面设置有第一触点部,表盘设置在表壳和表圈之间,且表盘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腔体内,表芯设置有第二触点部,第二触点部与第一触点部电连接,表芯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二腔体内,表耳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表耳相对地设置,两个表耳分别与表壳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两个表耳分别与表芯可拆卸地连接。该可穿戴设备具有结构简单且各配件间可实现自由组装、拆卸的优点,并且,该可穿戴设备的各配件间还可实现信息交互。

Description

一种可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革新,越来越多电子产品进入我们的生活,如手表、手环等设备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可穿戴设备之一,除了显示时间之外,还可以记录日常生活中的锻炼、睡眠、部分还有饮食等实时数据。此外,现有的手表、手环等可穿戴设备还可作为装饰品起到装扮的作用。
但是,现有的可穿戴设备普遍款式比较单一,尤其是像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基本都是在产品出厂时就完成了固定的封装,而这也导致了该可穿戴设备无法实现外观多样化和功能多样化。而目前虽然有一些智能手环或智能手表能够实现对该智能手环或智能手表的某一配件进行更换,例如,对智能手表的表盖或表耳等某一单一配件进行更换,而这种更换方式存在很大的更换局限性且更换麻烦,同时存在在对设备进行维修时无法快速对设备的配件进行快速拆装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各配件间可实现信息交互,且各配件间可实现自由拆卸、组装的可更换式的可穿戴设备。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其中,包括表壳、表圈、表盘、表芯和表耳,表壳包括本体,本体具有第一腔体和与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二腔体,表圈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一腔体上,表盘的底面设置有第一触点部,表盘设置在表壳和表圈之间,且表盘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腔体内,表芯设置有第二触点部,第二触点部与第一触点部电连接,表芯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二腔体内,表耳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表耳相对地设置,两个表耳分别与表壳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两个表耳分别与表芯可拆卸地连接。
由上可见,通过将表壳、表盖、表盘、表芯以及表耳之间的连接关系设置成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方式,使得每一个配件都可以进行自由组合,进而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进行不同风格的组合。同时,在表芯、表盘等配件上设置触点部,使得表芯、表盘等配件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互。此外,由于该可穿戴设备具有自由拆卸、组装的优点,除了满足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外,在对可穿戴设备的各配件进行维护、保养时更加方便和快捷。
进一步的方案是,表耳上设置有第三触点部,表耳具有第三腔体,第三腔体的底部设置有通孔,表耳包括设置在第三腔体内的复位块、第一弹性件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插销,两个第一插销分别穿过第三腔体的两个相对设置的腔壁并朝外延伸地设置,第一弹性件抵接在两个第一插销之间,复位块安装在通孔内,复位块控制两个第一插销相向或相背运动,第一插销与表壳邻接,或者,第一插销与表芯邻接。
由上可见,表耳通过复位块和第一弹性件控制两个第一插销做相向或相背运动,进而实现表耳与表壳或表芯之间的快速安装或拆卸。此外,在表耳上设置第三触点部,使得表耳能够与表壳、表芯等配件进行信息交互,提高可穿戴设备的实用性。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表芯位于第二触点部的一面还设置有第四触点部,表芯的周壁上设置有第五触点部,第二腔体的底部设置有第六触点部,第四触点部与第六触点部电连接。
由上可见,在表芯上设置第四触点部和第五触点部能够便于表芯与表壳之间进行信息交互,进而通过表壳与表圈、表耳、表盘等配件进行信息交互。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腔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七触点部,第五触点部与第七触点部电连接,第二腔体的周壁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一开口,每一个第一开口上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一凹槽,且每一个第一开口上设置有第八触点部,一个表耳与一个第一开口可拆卸地连接,且第一插销与第一凹槽配合连接,第三触点部与第八触点部电连接。
由上可见,表耳可与表壳的本体进行连接,并且,表耳可以通过第三触点部与本体进行电连接,进而通过本体与表芯进行电连接,实现表耳与表壳、表芯之间的信息交互。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腔体的周壁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二开口,第二腔体内设置有第九触点部,表壳还包括与本体可拆卸连接的底盖,底盖设置有第十触点部,第九触点部与第十触点部电连接,底盖上还设置有第十一触点部,第十一触点部与第五触点部电连接,底盖上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一卡爪,每一个第一卡爪上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二凹槽,且每一个第一卡爪上设置有第十二触点部,一个第一卡爪位于一个第二开口内,一个表耳与一个第一卡爪可拆卸地连接,第一插销与第二凹槽配合连接,第三触点部与第十二触点部电连接。
由上可见,表耳可以与表壳的底盖进行连接,并且,表耳可以通过第三触点部与底盖进行电连接。此外,底盖通过第十一触点部与表芯进行电连接,通过第十触点部与表壳进行电连接,进而使得表耳能够与底盖、表芯、表壳等配件实现信息交互。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腔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第十三触点部,第十三触点部与第五触点部电连接,第二腔体的周壁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三开口,表芯上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二卡爪,每一个第二卡爪上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三凹槽,且每一个第二卡爪上设置有第十四触点部,一个第二卡爪位于一个第三开口内,一个表耳与一个第二卡爪可拆卸地连接,第一插销与第三凹槽配合连接,第三触点部与第十四触点部电连接。
由上可见,表耳可以与表芯进行连接,并且,表耳可以通过第三触点部与表芯进行电连接。此外,表芯可以通过第五触点部与表壳进行电连接,进而实现表耳、表壳、表芯、表圈等配件之间进行信息交互。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腔体的底部设置有第十五触点部,表圈的底部设置有第十六触点部,表盘的底面还设置有第十七触点部,表盘的周向设置有第十八触点部,第十五触点部与第十七触点部电连接,第十六触点部与第十八触点部电连接。
由上可见,通过在表壳、表圈、表盘等配件上分别设置触点部,使得表壳、表圈、表盘等配件能够通过自身的触点部与其他配件进行信息交互,此外,这些触点部能够起到一定的定位和防呆作用。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腔体的底部沿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槽,表盘沿周向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键,一个安装键与一个安装槽配合连接。
由上可见,表盘通过安装键与表壳的安装槽配合连接,可实现对表盘的快速定位和安装。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腔体的周壁沿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卡槽,第二腔体的周壁设置有定位键,表圈的周壁沿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台,一个凸台与一个第一卡槽配合连接,第二腔体的周壁在与定位键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弹性件和第二插销,第二弹性件抵接在本体和第二插销之间,表芯的周壁设置有第二卡槽和与第二卡槽相对的第三卡槽,第二卡槽与定位键连接,第二插销与第三卡槽可拆卸地连接;或者,第一腔体的周壁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弹片,第二腔体的周壁上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二弹片,表圈的周壁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四卡槽,一个第四卡槽与一个第一弹片可拆卸地连接,表芯的周壁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五卡槽,一个第五卡槽与一个第二弹片可拆卸地连接;或者,表圈的周壁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磁体,表圈通过第一磁体与表壳可拆卸地连接,表芯的周壁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磁体,表芯通过第二磁体与表壳可拆卸地连接。
由上可见,表盖通过凸台与表壳的第一卡槽配合连接,可实现表壳与表盖的快速拆装;表壳通过定位键和第二插销与表芯的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进行连接,通过第二插销与第三卡槽的分离和接触实现对表壳和表芯的拆装。或者,表盖通过第四卡槽与表壳的第一弹片配合连接,可实现表盖与表壳的快速拆装;表芯通过第五卡槽与表壳的第二弹片配合连接,可实现表壳与表芯的快速拆装。或者,表盖通过第一磁体的磁性与表壳可拆卸地连接,使表盖与表壳能够实现快速的拆装;表芯通过第二磁体与表壳可拆卸地连接,使表芯与表壳能够实现快速的拆装。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可穿戴设备还包括表冠,表冠与表芯连接,且表冠可拆卸地安装在表壳上。
由上可见,通过操作表冠可以对可穿戴设备的表芯进行设置参数的操作,如,时间设置、通讯设置等;当然,也可以通过操作表冠对可穿戴设备的数据进行浏览和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第一实施例的表壳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第一实施例的表盘的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第一实施例的表芯的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第一实施例的省略部分组件后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第一实施例的表耳的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第一实施例的表耳的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第一实施例的表耳的另一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第二实施例省略部分组件后的结构图。
图11是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第二实施例的表壳的结构图。
图12是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第二实施例的底盖的结构图。
图13是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第二实施例的底盖的另一视角下的结构图。
图14是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第三实施例的表芯和表壳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第三实施例的表壳的结构图。
图16是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第三实施例的表芯的结构图。
图17是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第四实施例的表壳的结构图。
图18是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第四实施例的表壳的另一视角下的结构图。
图19是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第四实施例的表圈的结构图。
图20是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第四实施例的表芯的结构图。
图21是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第五实施例的表圈的结构图。
图22是本发明可穿戴设备第五实施例的表芯的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可穿戴设备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1和图2,可穿戴设备1包括表冠10、表壳2、表圈3、表盘4、表芯5和表耳6,其中,表壳2分别与表冠10、表圈3、表盘4、表芯5以及表耳6可拆卸地连接。其中,可穿戴设备1还包括表盘玻璃30,表盘玻璃30安装在表圈3和表盘4之间,用于对表盘4起到保护作用,当然,表盘玻璃30还可与表圈3一体成型。此外,表壳2与表芯5之间还设置有防水圈20,通过设置防水圈以提高可穿戴设备1 防水性能。
参照图3和图4,并结合图2,表壳2包括本体20,本体20具有第一腔体21和与第一腔体21连通的第二腔体22。第一腔体21用于安装表盘4并与表圈3进行可拆卸地连接,第二腔体22用于安装表芯5。
第一腔体21的底部设置有第十五触点部211和触点部214,此外,第一腔体21的底部沿表盘4的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槽212,具体地,安装槽212的数量为四个。第一腔体21的周壁沿表盘4的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卡槽213,具体地,第一卡槽213的数量为四个,且每一个卡槽213远离卡槽213开口的一端设置有止退部。表圈3的周壁沿表盘4的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台32,具体地,凸台32的数量为四个。当表圈3与表壳2连接时,使一个凸台32与一个第一卡槽配合连接,进而实现对表圈3和表壳2进行快速拆装。
具体地,当对表圈3和表壳2进行组装时,将表圈3的凸台32装入表壳2的第一卡槽213的开口中并顺时针转动至表圈3与表壳2无法相对转动即可,止退部能够对凸台32起到限位作用,防止表圈3发生回退,完成表圈3个表壳2的快速组装。当要对表圈3和表壳2进行拆卸时,将表圈3逆时针转动并将表圈3从第一腔体21取出使得凸台32与第一卡槽213分离,即可完成对表圈3和表壳2的快速拆卸。
第二腔体22的底部设置有第六触点部221,第二腔体22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七触点部225。此外,第二腔体22的周壁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一开口226,每一个第一开口226上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一凹槽227,且每一个第一开口226上还设置有第八触点部228。
第二腔体22的内周壁朝向第二腔体22内设置有定位键222,并且,第二在与定位键222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弹性件223和第二插销224,第二弹性件223抵接在本体20和第二插销224之间,第二插销224沿第二弹性件223的轴向与本体20可滑动地连接。
第二腔体22的周壁还设置有凹槽201,表冠10可拆卸地安装在凹槽201内,表冠10与表芯5连接,表冠10可用于对表芯进行参数设置、操作等,比如进行一些时间设置、通讯设置等操作,当然,还可以通过操作表冠10对可穿戴设备1的数据进行浏览和处理等。
参照图4,并结合图2,表盘4的底面设置有第一触点部41和第十七触点部42,表盘4的周向设置有第十八触点部43,此外,表盘4沿表盘4的周向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键44,具体地,安装键44的数量为四个。
表盘4在安装到第一腔体21内时,一个安装键44与一个安装槽212配合连接,并且,表盘4底部的第十七触点部42与表壳2的第一腔体21内的第六触点部211,使得表盘4与表壳2之间能够实现信息交互。
表圈3的底部还设置有第十六触点部31和触点部33,当表圈3安装到表壳2上时,第十六触点部31与表盘4的第十八触点部43电连接,触点部33与表壳2的触点部214电连接,进而实现表圈3与表盘4、表壳2之间的信息交互。
参照图5,并结合图2,表芯5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二腔体22内,并且,表芯5与表盘4可拆卸地连接,当然,表芯5与表盘4也可以一体成型。此外,表芯5的中部设置有驱动表盘4上表针的驱动部50,驱动部50与表盘4上的输入部40相匹配地设置,并且驱动部50与输入部40配合连接。表芯5在位于驱动部50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二触点部51,第二触点部51与表盘4的第一触点部41电连接,进而实现表芯5与表盘4之间的信息交互。
此外,表芯5在位于第二触点部51的一面上还设置有第四触点部52,第四触点部52用于与第二腔体22的底部的第六触点部221电连接。并且,表芯5的周壁上设置有第五触点部53,第五触点部53用于与第二腔体22的内壁上的第七触点部225电连接,进而实现表芯5与表壳2的信息交互。
表芯5的周壁上还设置有第二卡槽54和与第二卡槽54相对布置的第三卡槽55。如图6所示,当表芯5安装到表壳2的第二腔体22上时,使表芯5的第二卡槽54对准表壳2的定位键222,并使表芯呈一定的倾斜角度与定位键222进行对位;接着,在对位完成后将表芯5按压到第二腔体22内,此时,第二插销224被表芯5沿第二弹性件223的轴向向第二腔体22外移动,并对第二弹性件223进行压缩储能,当表芯5被完全按压到第二腔体22内是,第二插销224在第二弹性件223的反作用力下,第二弹性件223释放的势能将第二插销224推动至表芯5的第三卡槽55内,进而对表芯5进行锁紧,完成表芯5与表壳2的安装。
当需要对表芯5和表壳2进行拆卸时,使用工具抵住第二插销224上的缺口,并推动第二插销224沿第二弹性件223的轴向向第二腔体22外移动并对第二弹性件223进行压缩储能,当第二插销224完全退出第三卡槽55时,将表芯5从表壳2取出,松开工具对第二插销224的控制,是插销224进行复位,完成对表芯5与表壳2的拆卸。
参照图7至图9,并结合图1和图2,表耳6的中部具有第三腔体62,第三腔体62的底部设置有通孔621。表耳包括复位块63、第一弹性件64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插销65,并且复位块63、第一弹性件64和两个第一插销65均设置在第三腔体62内。
两个插销65分别沿表耳6的长度方向穿过第三腔体62的两个相对设置的腔壁并朝外延伸地设置,第一弹性件64的两端抵接在两个第一插销65之间。复位块63安装在通孔621内,每一个第一插销65在靠近第一弹性件64的一端第一钩部,复位块63的两端设置分别设置有第二钩部,且两个第一插销65的第一钩部分别与复位块63的两端的两个第二钩部邻接,复位块63用于控制两个第一插销65做相向或相背的运动。
表耳6在朝向表芯5的侧壁呈U型设置,对表芯5起到定位作用,并且,表耳6朝向表壳2的一面还设置有第三触点部61,第三触点部61用于与表壳的第八触点部228电连接,以便表耳6能够与表壳2、表芯5等配件之间进行信息交互。
在对表耳6和表壳2进行组装时,按压复位块63使复位块沿第一弹性件64的径向移动并逐渐靠近第一弹性件64,复位块63通过第二钩部和第一插销65的第一钩部控制两个第一插销65沿第一弹性件64的轴向做相向运动,使得两个第一插销65延伸出第三腔体62腔壁的部分逐渐回收进第三腔体62内,同时对第一弹性件64进行压缩储能。
当复位块63控制两个第一插销65完全收入第三腔体62内后,将表耳6安装在表壳2的第一开口226内,并使表耳6上的缺口与第一开口226的靠口边缘邻接,对表耳6进行定位。当表耳6完全置于第一开口226内时,松开对复位块63的按压,此时两个第一插销65在第一弹性件64的反作用力下沿第一弹性件65的轴向做相背运动,并使复位块63回到初始位置,两个第一插销65的部分被推出第三腔体62外,朝外延伸并分别进入第一开口226的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一凹槽227内,进而完成对表耳6与表壳2的快速组装。当需要对表耳6和表壳2进拆卸时,只需要进行上述的操作并将表耳6从表壳2取下,即可完成对表耳6和表壳2的快速拆卸。通过对表耳6的结构设计,使得表耳6与表壳2之间能够实现可拆卸地连接。
可穿戴设备第二实施例:
参照图10至图13,应用可穿戴设备第一实施例的发明构思,可穿戴设备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实施例的表壳7还包括与本体70可拆卸连接的底盖72。本体70的第二腔体71的周壁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二开口711,并且,第二腔体71内的腔壁上设置有第九触点部712。
底盖72的中部具有腔体,表芯5可拆卸地安装在腔体内,并且,底盖72上还设置有第十触点部721,第十触点部721位于腔体的腔壁朝外延伸地设置,且第十触点部721与第九触点部712相匹配地设置并进行电连接,底盖72通过触点部721、触点部712与本体70进行信息交互。此外,底盖72上还设置有第十一触点部725,第十一触点部725位于腔体的腔壁朝内延伸地设置,并且,第十一触电部725与第五触点部53电连接,进而使得底盖72与表芯5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互。
底盖72上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一卡爪722,并且每一个第一卡爪722上均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二凹槽723,且每一个卡爪722上还设置有第十二触点部724。
当要对表芯5、表耳6、表壳7的本体70以及底盖72进行组装时,向将表芯5安装在底盖72的腔体内,然后将组装后的底盖72与表芯5安装在本体70的第二腔体71内,并使一个第一卡爪722位于一个第二开口711内。接着,将一个表耳6与一个第一卡爪722进行可拆卸地连接,使得表耳6的第一插销与第二凹槽723配合连接,并使一个第一卡爪722上的第十二触点部724与一个表耳6上的第三触电部进行电连接,使得表耳6能够与底盖72进行信息交互,进而实现表耳6与表芯5、本体70、表圈等配件能够进行信息交互。
可穿戴设备第三实施例:
参照图14至图16,应用可穿戴设备第一实施例的发明构思,可穿戴设备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三实施例的表壳80的第二腔体801的周壁上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三开口802,并且,第二腔体802的内壁上设置有第十三触点部803。
表芯8上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二卡爪81,每一个卡爪81上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三凹槽82,并且,每一个第二卡爪81上还设置有第十四触点部83。
当对表芯8、表壳80和表耳6进行安装时,将表芯8安装在第二腔体801内,使得第二腔体801内的第十三触点部803与表芯8的第五触点部进行电连接,进而使得表芯8与表壳80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互。
此外,表芯8安装在表壳80的第二腔体801内时,使一个第二卡爪81位于一个第三开口802内。接着,将一个表耳6与一个第二卡爪81进行可拆卸地连接,使得表耳6的第一插销与第三凹槽82配合连接,并使一个第二卡爪81上的第十四触点部83与一个表耳6上的第三触点部进行电连接,使得表耳6能够与表芯8进行信息交互,进而实现表耳6与表壳、表圈等配件能够进行信息交互。
可穿戴设备第四实施例:
参照图17至图20,应用可穿戴设备第一实施例的发明构思,可穿戴设备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四实施例的
表壳9的第一腔体91的周壁内沿表盘的周向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弹片911,具体地,第一弹片911的数量为四个,表壳9的第二腔体92的周壁内沿表盘的周向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二弹片921。
表圈93的周壁沿表盘的周向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四卡槽931,第四卡槽931的数量为四个,当对表圈93和表壳9进行组装时,将表圈93安装在第一腔体91内,并使表圈93的一个第四卡槽931与表壳9的一个第一弹片911扣合,即可完成对表圈93和表壳9的快速组装。当对表圈93和表壳9进行拆卸时,将表圈93从第一腔体91中取出,使得第四卡槽931与第一弹片911分离,即可完成对表圈93和表壳9的快速拆卸。
表芯94的周壁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五卡槽941,且一个第五卡槽941与一个第二弹片921可拆卸地连接。具体地,当对表芯94和表壳9进行组装时,将表芯94安装在第二腔体92内,在对表芯94进行定位后,使第五卡槽941与第二弹片921扣合,即可完成对表芯94和表壳9的快速组装。当对表芯94和表壳9进行拆卸时,将表芯94从第二腔体92中取出,使得第五卡槽941和第二弹片921分离,即可完成对表芯94和表盘9的快速拆卸。
可穿戴设备第五实施例:
参照图21和图22,应用可穿戴设备第一实施例的发明构思,可穿戴设备第五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五实施例的表圈95的周壁沿表盘的周向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磁体951,具体地,第一磁体951的数量为四个,当对表圈95和表壳进行组装时,将表圈95直接安装在表壳的第一腔体内,使得第一磁体951与表壳直接吸合,即可完成对表圈95和表壳的快速组装。当对表圈95和表壳进行拆卸时,只需将表圈95从表壳的第一腔体上取下,即可完成对表圈95的快速拆卸。
表芯96的周壁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磁体961,具体地,第二磁体961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第二磁体961沿表芯96的周向均匀分布。当对表芯96和表壳进行组装时,将表芯96置入表壳的第二腔体内完成定位,并使第二磁体961与表壳直接吸合,即可完成对表芯96和表壳的快速组装。当对表芯96与表壳进行拆卸时,只需将表芯96从表壳的第二腔体内取下,即可完成对表芯71的快速拆卸。
由上述方案可见,本发明的可穿戴设备具有结构简单,且可自由拆卸、组装的优点,使得消费者能够根据自身的喜好选择不同的组装形式,满足使用者的各种个性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所述的表芯可以为机械式表芯、石英式表芯、电子式表芯、智能式表芯等,当然,也可以是上述四种表芯中的两者或以上的结合。上述实施例中的所述表盘可以为指针式表盘、电子表盘、智能式表盘等,当表盘为指针式表盘时,表盘的指针与表芯通过机械结构进行连接,连接方式可以是通过牙形槽连接、卡槽连接或者销轴连接等方式。当然,也可以是上述三种表盘中的两者或以上的结合。
此外,本发明的各配件之间可是实际应用需求进行相应的设置,如,表芯和表盘可以设置成一体式,或者表壳与表耳设置成一体式等。并且,当表芯为智能式表芯时,该表芯还可以设置操作系统,如现有的Android Wear系统、watchOS系统或者是自行开发系统等智能操作系统。
另外,本发明的可穿戴设备能够使各配件之间实现模块化,使得可穿戴设备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互,即各配件之间能够相互发出和/或接收信息,进行信息传递。例如,当表圈上设置有LED显示模块时,可以通过表冠或设置有智能式表盘对表芯进行控制,使得表芯向表圈输出数据,进而使得表圈上的LED显示模块可以进行时间刻度显示,起到一定的功能作用;或者进行不同颜色的显示,以对表圈起到装饰作用。
又例如,该可穿戴设备的表耳还可以与模块化的表带进行电连接,使得表芯能够通过表壳、表耳与该表带进行信息交互,进而使得可穿戴设备能够对表带上的各个模块进行使用。如,当表带上设置有NFC模块时,表芯可以通过表耳、表壳等配件作为媒介与该NFC模块进行数据传递,比如,可穿戴设备可以通过表带的NFC模块进行支付、身份识别等,或者是通过表带的NFC模块实现门禁钥匙的作用。
上述例子仅为对信息交互的实现方式进行举例,并不对实现信息交互的方式起到限制。此外,对于可穿戴设备的各配件之间的信息交互或可穿戴设备与外接设备的信息交互方式还具有多种不同的方式,故在此不进行一一列举。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表壳,所述表壳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第一腔体和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第二腔体;
表圈,所述表圈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一腔体上;
表盘,所述表盘的底面设置有第一触点部,所述表盘设置在所述表壳和所述表圈之间,且所述表盘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腔体内;
表芯,所述表芯设置有第二触点部,所述第二触点部与所述第一触点部电连接,所述表芯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二腔体内;
表耳,所述表耳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表耳相对地设置,两个所述表耳分别与所述表壳可拆卸地连接;
或者,所述两个所述表耳分别与所述表芯可拆卸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耳上设置有第三触点部;
所述表耳具有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的底部设置有通孔;
所述表耳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腔体内的复位块、第一弹性件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插销,两个所述第一插销分别穿过所述第三腔体的两个相对设置的腔壁并朝外延伸地设置,所述第一弹性件抵接在两个所述第一插销之间,所述复位块安装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复位块控制两个所述第一插销相向或相背运动;
所述第一插销与所述表壳邻接;
或者,所述第一插销与所述表芯邻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芯位于所述第二触点部的一面还设置有第四触点部,所述表芯的周壁上设置有第五触点部,所述第二腔体的底部设置有第六触点部,所述第四触点部与所述第六触点部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七触点部,所述第五触点部与所述第七触点部电连接;
所述第二腔体的周壁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一开口,每一个所述第一开口上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一凹槽,且每一个所述第一开口上设置有第八触点部;
一个所述表耳与一个所述第一开口可拆卸地连接,且所述第一插销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触点部与所述第八触点部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腔体的周壁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第九触点部;
所述表壳还包括与所述本体可拆卸连接的底盖,所述底盖设置有第十触点部,所述第九触点部与所述第十触点部电连接;
所述底盖上还设置有第十一触点部,所述第十一触点部与所述第五触点部电连接;
所述底盖上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一卡爪,每一个所述第一卡爪上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二凹槽,且每一个所述第一卡爪上设置有第十二触点部;
一个所述第一卡爪位于一个所述第二开口内,一个所述表耳与一个所述第一卡爪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插销与所述第二凹槽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触点部与所述第十二触点部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腔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第十三触点部,所述第十三触点部与所述第五触点部电连接;
所述第二腔体的周壁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三开口;
所述表芯上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二卡爪,每一个所述第二卡爪上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三凹槽,且每一个所述第二卡爪上设置有第十四触点部;
一个所述第二卡爪位于一个所述第三开口内,一个所述表耳与一个所述第二卡爪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插销与所述第三凹槽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触点部与所述第十四触点部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腔体的底部设置有第十五触点部;
所述表圈的底部设置有第十六触点部;
所述表盘的底面还设置有第十七触点部,所述表盘的周向设置有第十八触点部;
所述第十五触点部与所述第十七触点部电连接,所述第十六触点部与所述第十八触点部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腔体的底部沿所述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槽;
所述表盘沿所述周向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键,一个所述安装键与一个所述安装槽配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腔体的周壁沿所述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卡槽,所述第二腔体的周壁设置有定位键,
所述表圈的周壁沿所述周向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台,一个所述凸台与一个所述第一卡槽配合连接,
所述第二腔体的周壁在与所述定位键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弹性件和第二插销,所述第二弹性件抵接在所述本体和所述第二插销之间,
所述表芯的周壁设置有第二卡槽和与所述第二卡槽相对的第三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定位键连接,所述第二插销与所述第三卡槽可拆卸地连接;或者,
所述第一腔体的周壁沿所述周向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弹片,所述第二腔体的周壁上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二弹片,
所述表圈的周壁沿所述周向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四卡槽,一个所述第四卡槽与一个所述第一弹片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表芯的周壁设置有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五卡槽,一个所述第五卡槽与一个所述第二弹片可拆卸地连接;或者,
所述表圈的周壁沿所述周向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一磁体,所述表圈通过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表壳可拆卸地连接,
所述表芯的周壁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磁体,所述表芯通过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表壳可拆卸地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表冠,所述表冠与所述表芯连接,且所述表冠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表壳上。
CN201710283735.3A 2017-04-26 2017-04-26 一种可穿戴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3908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83735.3A CN107390860B (zh) 2017-04-26 2017-04-26 一种可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83735.3A CN107390860B (zh) 2017-04-26 2017-04-26 一种可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90860A true CN107390860A (zh) 2017-11-24
CN107390860B CN107390860B (zh) 2021-05-04

Family

ID=60338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8373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390860B (zh) 2017-04-26 2017-04-26 一种可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90860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63084A (zh) * 2017-09-25 2017-12-12 东莞游德企业形象策划有限公司 简易式拆换手表
CN107966899A (zh) * 2017-12-25 2018-04-27 出门问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手表
CN110134229A (zh) * 2019-03-22 2019-08-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活动数据采集方法
CN114077188A (zh) * 2020-08-17 2022-02-22 斯沃奇集团研究及开发有限公司 用于时计的用于将底盖紧固在中心件上的紧固设备
CN114698907A (zh) * 2022-03-11 2022-07-05 深圳市艾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更换表盘的手表
CN115373254A (zh) * 2021-05-21 2022-11-22 伊塔瑞士钟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被配置为执行非接触电子交易的手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3886A (zh) * 2010-09-01 2011-01-1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手表
CN105116715A (zh) * 2015-09-28 2015-12-02 深圳市爱的扣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表表带组件和智能手表
CN205353596U (zh) * 2016-01-25 2016-06-29 深圳市鼎烨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表带可拆卸的儿童智能手表
CN206002854U (zh) * 2016-07-25 2017-03-08 前海核桃创意(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可拆卸表耳的手表
CN206096765U (zh) * 2016-08-30 2017-04-12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由组合部件的手表
CN207133769U (zh) * 2017-04-26 2018-03-23 吴以航 一种可穿戴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3886A (zh) * 2010-09-01 2011-01-1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手表
CN105116715A (zh) * 2015-09-28 2015-12-02 深圳市爱的扣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表表带组件和智能手表
CN205353596U (zh) * 2016-01-25 2016-06-29 深圳市鼎烨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表带可拆卸的儿童智能手表
CN206002854U (zh) * 2016-07-25 2017-03-08 前海核桃创意(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可拆卸表耳的手表
CN206096765U (zh) * 2016-08-30 2017-04-12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由组合部件的手表
CN207133769U (zh) * 2017-04-26 2018-03-23 吴以航 一种可穿戴设备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63084A (zh) * 2017-09-25 2017-12-12 东莞游德企业形象策划有限公司 简易式拆换手表
CN107966899A (zh) * 2017-12-25 2018-04-27 出门问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手表
CN110134229A (zh) * 2019-03-22 2019-08-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活动数据采集方法
WO2020192449A1 (zh) * 2019-03-22 2020-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活动数据采集方法
CN114077188A (zh) * 2020-08-17 2022-02-22 斯沃奇集团研究及开发有限公司 用于时计的用于将底盖紧固在中心件上的紧固设备
CN114077188B (zh) * 2020-08-17 2023-09-19 斯沃奇集团研究及开发有限公司 用于时计的用于将底盖紧固在中心件上的紧固设备
US11774912B2 (en) 2020-08-17 2023-10-03 The Swatch Group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td Device for fastening a back on a middle for a timepiece
CN115373254A (zh) * 2021-05-21 2022-11-22 伊塔瑞士钟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被配置为执行非接触电子交易的手表
CN114698907A (zh) * 2022-03-11 2022-07-05 深圳市艾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更换表盘的手表
CN114698907B (zh) * 2022-03-11 2024-04-05 深圳市艾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更换表带的手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90860B (zh) 2021-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90860A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US7006408B2 (en) Wristwatch capable of storing and transmitting data
CN207133769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US9436163B2 (en) Locking pins for a wearable device
US20130315043A1 (en) Apparatus for Horologe with Removable and Interchangeable Face
US20060279924A1 (en) Protective enclosure for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case having integrated back lighted keyboard
CN100449428C (zh) 壳体包括后盖或具有用于手动开启的卡口装配件的盖的表
DE202014005491U1 (de) Mobiles Computersystem, das eine Vorrichtung zur optischen, mehrfarbigen Signalisierung von veränderlichen Informationen, eine Stromversorgung und ein Computergehäuse besitzt
KR102070054B1 (ko) 러그를 이용하여 베젤이 장착 및 분리되는 손목 시계
CN207867235U (zh) 高度防水柄头及套管结构
CN206096775U (zh) 一种时间显示装置
CN213908833U (zh) 一种腕戴设备
CN209594916U (zh) 一种表带方便拆卸的智能手表
CN208270953U (zh) 一种组合式手表
US20150234360A1 (en) Construction arrangement applied to electromagnetic or magnetic watch
CN206547999U (zh) 一种附带u盘和数据线功能的智能手环
CN109363304A (zh) 一种表带方便拆卸的智能手表
CN2938179Y (zh) 电子宠物闹钟
CN205679923U (zh) 腕部穿戴电子计时设备
CN205725926U (zh) 一种新型儿童电话手表
CN212256025U (zh) 一种可多角度摆放秒针表盘的机芯
CN109303358A (zh) 电子烟电池盒和电子烟
CN220343241U (zh) 一种畜牧家禽养殖信息腕表
CN212729043U (zh) 智能穿戴与汽车交互设备
EP4372483A1 (en) Watch case with replaceable mov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5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