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73930B - 八方钻石 - Google Patents

八方钻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73930B
CN107373930B CN201710841660.6A CN201710841660A CN107373930B CN 107373930 B CN107373930 B CN 107373930B CN 201710841660 A CN201710841660 A CN 201710841660A CN 107373930 B CN107373930 B CN 1073739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t
bizet
waist
pair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4166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73930A (zh
Inventor
董慧娟
鞠录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84166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739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739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73930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03980 priority patent/WO2019020128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739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739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17/00Gem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 Ador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八方钻石,包括冠部、腰部和亭部,冠部包括1个正八边形的台面,台面的每条边沿腰部方向间隔设有第一冠部主刻面和第二冠部主刻面,第一冠部主刻面沿腰部方向设有第一冠部副刻面,第二冠部主刻面沿腰部方向设有第二冠部副刻面,相邻的第一冠部主刻面和第一冠部副刻面与第二冠部主刻面和第二冠部副刻面之间设有第三冠部主刻面,第三冠部主刻面与第一冠部副刻面和腰部边线之间设有第一冠部腰上刻面,第三冠部主刻面与第二冠部副刻面和腰部边线之间设有第二冠部腰上刻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刻面结构的改进型公主方形钻石,此钻石比现有的改进型公主方形钻石的冠部多了8个刻面,进一步增加了光线的折射和反射,本发明的钻石更加明亮,火彩更强。

Description

八方钻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珠宝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八方钻石。
背景技术
钻石是指经过琢磨的金刚石,也就是说钻石是将金刚石经过加工得到的一种具有独特形状、亮光和火彩的珠宝。因其材料的稀缺和不可再生,以及美好的寓意,钻石具有极高的市场价值。
钻石的形状有已知的如圆形、蛋形、梨形、橄榄形、公主方形、祖母绿形等。不同形状的钻石都有其独特性。
对于钻石而言,钻石鉴定4C标准是国际上通常采用重量(克拉)、色泽、明澄度(透明度)、切工标准来衡量钻石的优劣标准。
由于颜色、净度、重量是钻石形成时自身的性质,无法改变,因此只有切工才能赋予钻石更好的品质和价值,并赋予钻石更灿烂的光芒。
但是,将裸钻加工成为价值连城的钻石过程中,钻石最终能保留的重量很大一部分还是与切工有关。
公主方形切割是花式切割的钻石之一,外观呈方形,优点在于它能更加充分地利用钻石毛坯,使钻石看起来比圆形钻石要大10%到15%。由于独特切割,在同等分数下,方钻的台面比例要比圆钻大。但是,正是因为公主方钻是四面等边、棱角对称的正方形,因此,要想得到完全对称的公主方形钻石,钻坯的利用率还不够完全,还是会损失一部分原料。再者,也是因为钻石的方正的形状,在镶嵌时边角易破碎,从而大大降低了饰品的价值。
中国在先专利申请《具有八心八箭图案的改进的公主方形钻石及方法》,申请公布号为CN 103932462 A,此钻石包括1个台面、4个冠部主刻面、8个冠部腰小面、8个冠部星形刻面、4个冠部副刻面、8个冠部副腰小面、8个亭部主刻面、4个亭部副刻面、16个亭部腰小面和1个腰部。
此改进形的公主方形钻石提供了一种解决上述钻坯利用率不高、边角易碎问题的方案。但是,钻石价值的体现,在很大程度上要求其具有独特性,也就是与众不同。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八方钻石,此种钻石在保持钻石完美亮光与火彩的同时,保留了钻石的最大直径,用同样大小的毛坯钻石得到最大的成品钻石,且可以大大避免钻石在镶嵌时边角易破碎的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八方钻石,包括冠部、腰部和亭部,冠部包括1个正八边形的台面,台面的每条边沿腰部方向间隔设有第一冠部主刻面和第二冠部主刻面,第一冠部主刻面沿腰部方向设有第一冠部副刻面,第二冠部主刻面沿腰部方向设有第二冠部副刻面,相邻的第一冠部主刻面和第一冠部副刻面与第二冠部主刻面和第二冠部副刻面之间设有第三冠部主刻面,第三冠部主刻面与第一冠部副刻面和腰部边线之间设有第一冠部腰上刻面,第三冠部主刻面与第二冠部副刻面和腰部边线之间设有第二冠部腰上刻面。
优选的是:第一冠部主刻面和第二冠部主刻面是以台面的边为底边的等腰梯形,第一冠部主刻面和第二冠部主刻面分别为4个;第一冠部主刻面和第二冠部主刻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15-17°°。
优选的是:第一冠部副刻面和第二冠部副刻面是轴对称的五边形,第一冠部副刻面和第二冠部副刻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34-37°;第一冠部副刻面和第二冠部副刻面分别为4个,第一冠部副刻面与第一冠部主刻面的上底边共边,第二冠部副刻面与第二冠部主刻面的上底边共边。
优选的是:第一冠部腰上刻面是以相邻的第三冠部主刻面和第一冠部副刻面的边以及二分之一的腰部边线为边形成的三角形,第一冠部腰上刻面为8个,第一冠部腰上刻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34.5-38°。
优选的是:第二冠部腰上刻面是以相邻的第三冠部主刻面和第二冠部副刻面的边以及二分之一的腰部边线为边形成的三角形,第二冠部腰上刻面为8个,第二冠部腰上刻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34.5-38°。
优选的是:亭部以钻石底尖为中心、对称向腰部顶点辐射形成亭部主刻面,第一冠部主刻面所对应的两个相邻亭部主刻面之间对称设有两个第一亭部副刻面,两个第一亭部副刻面之间设有第三亭部副刻面,两个第一亭部副刻面、第三亭部副刻面与腰部边线之间设有第一亭部腰下刻面,第二冠部主刻面所对应的两个相邻亭部主刻面之间对称设有两个第二亭部副刻面。
优选的是:第三亭部副刻面为轴对称等腰三角形,第三亭部副刻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42-43°,第三亭部副刻面为4个。
优选的是:第一亭部腰下刻面是以腰部边线为下底边、所述的第三亭部副刻面的底边为上底边的等腰梯形,第一亭部腰下刻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44-45°,第一亭部腰下刻面为4个。
优选的是:亭部主刻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40.5-41.5°,亭部主刻面为8个;第二亭部副刻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42-43°,第二亭部副刻面为8个。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八方钻石的切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切割台面:根据钻石毛坯的基本形状,把钻石毛坯切割出一个大平面,作为钻石的台面;
(2)切割腰部刻面:将切割好台面的钻石毛坯按照其形状从长边开始或短边开始加工腰部刻面,使得台面成为正方形,形成4个第一腰部刻面,腰部的厚度为钻石宽度的15-17%;再切去腰部的4个角,形成4个第二腰部刻面,切去的角的边长占腰部边线边长的20%,使得台面成为对称的八边形,腰部刻面形成间隔设置的长腰部边线和短腰部边线;
(3)切割亭部主刻面:将切割好腰部刻面的钻石毛坯从远离台面的长腰部边线与短腰部边线的交点沿着长腰部边线延伸取一个点,使得此点与所述交点之间的长度占长腰部边线长的13%,以相邻两个点之间的连线所在的面进行切割,使得切割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40.5-41.5°;再以相邻长腰部边线和短腰部边线的中点之间的连线所在的面进行切割,使得切割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40.5-41.5°;形成8个亭部主刻面;
(4)切割第一亭部副刻面、第二亭部副刻面:将切割好亭部主刻面的钻石毛坯以长腰部边线对应的两个亭部主刻面的交接线75%的长度、以亭部主刻面的底部边线为底边进行切割,使得切割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42-43°,形成8个第一亭部副刻面;以短腰部边线对应的两个亭部主刻面的交接线75%的长度,以亭部主刻面的底部边线为底边进行切割,使得切割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42-43°,形成8个第二亭部副刻面;
(5)切割第一亭部腰下刻面:将切割好第一亭部副刻面和第二亭部副刻面的钻石毛坯以长腰部边线对应的两个亭部主刻面的交接线20%的长度、以长腰部边线为底边进行切割,使得切割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44-45°,形成4个第一亭部腰下刻面;
(6)切割第三亭部副刻面:将切割好第一亭部腰下刻面的钻石毛坯在相邻两个第一亭部副刻面与第一亭部腰下刻面的交汇处进行切割,形成4个第三亭部腰下刻面,第三亭部腰下刻面的底边与长腰部边线平行,第三亭部腰下刻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42-43°;
(7)切割第三冠部主刻面:将切割好第三亭部副刻面的钻石毛坯从台面处的长腰部边线与短腰部边线的交点处向短腰部边线延伸至短腰部边线长的15%取A点,从台面处的长腰部边线与短腰部边线的交点处向长腰部边线延伸至长腰部边线长的25%取B点,以A、B点之间的连线所在的平面进行切割,使得切割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33-36°;再以相邻长腰部边线与短腰部边线的中点的连线所在的面进行切割,使得切割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33-36°;形成8个第三冠部主刻面;
(8)切割第一冠部主刻面、第二冠部主刻面:将切割好第三冠部主刻面的钻石毛坯以长腰部边线对应的相邻两个第三冠部主刻面之间交接线的中点开始将相邻两个第三冠部主刻面和台面之间进行切割,使得切割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15-17°,形成4个第一冠部主刻面;以短腰部边线对应的相邻两个第三冠部主刻面之间交接线的中点开始将相邻两个第三冠部主刻面和台面之间进行切割,使得切割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15-17°,形成4个第二冠部主刻面;
(9)切割第一冠部副刻面、第二冠部副刻面:将切割好第一冠部主刻面和第二冠部主刻面的钻石毛坯对第一冠部主刻面及其两侧的第三冠部主刻面进行切割,形成4个第一冠部副刻面,第一冠部副刻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33-37°,第一冠部副刻面的下底部边线占长腰部边线的中部30%的长度,第一冠部副刻面的上底部边线使得第一冠部主刻面保留其高度的70%;对第二冠部主刻面及其两侧的第三冠部主刻面进行切割,形成4个第二冠部副刻面,第二冠部副刻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33-36°,第二冠部副刻面的下底部边线占短腰部边线的中部40%的长度,第二冠部副刻面的上底部边线使得第二冠部主刻面保留其高度的60%;
(10)切割第一冠部腰上刻面、第二冠部腰上刻面:将切割好第一冠部副刻面和第二冠部副刻面的钻石毛坯以长腰部边线的中点将长腰部边线分为两段,以每段边线所在的平面对第一冠部副刻面和第三冠部主刻面交界处进行切割,形成8个第一冠部腰上刻面,第一冠部腰上刻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34.5-38°;以短腰部边线的中点将短腰部边线分为两段,以每段边线所在的平面对第二冠部副刻面和第三冠部主刻面交界处进行切割,形成8个第二冠部腰上刻面,第二冠部腰上刻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34.5-3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刻面结构的改进型公主方形钻石,此钻石比现有的改进型公主方形钻石的冠部多了8个刻面,进一步增加了光线的折射和反射,同时,本发明的钻石冠部刻面正好对应亭部刻面的交接线位置,从亭部反射的光线可以通过对应的冠部刻面进行进一步反射,防止光线从冠部漏出,因此,本发明的钻石更加明亮,火彩更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冠部的刻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亭部的刻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腰部及亭部的加工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亭部主刻面的角度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一亭部副刻面和第二亭部副刻面的角度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一亭部腰下刻面的角度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三亭部副刻面的角度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冠部的加工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冠部的角度示意图一;
图12是本发明的冠部的角度示意图二。
图中,1-冠部;11-台面;12-第一冠部主刻面;13-第二冠部主刻面;14-第三冠部主刻面;15-第一冠部副刻面;16-第二冠部副刻面;17-第一冠部腰上刻面;18-第二冠部腰上刻面;2-腰部;21-第一腰部刻面;22-第二腰部刻面;3-亭部;31-第一亭部主刻面;32-第一亭部副刻面;33-第二亭部副刻面;34-第一亭部腰下刻面;35-第三亭部副刻面;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八方钻石,其实质是在传统的公主方形钻石的基础上做了改进,使得钻石的腰部刻面成为大小间隔设置的八个刻面的钻石,也就是说,从钻石的冠部往亭部方向看,钻石的外部轮廓为完美对称的八边形,此八边形的四条长腰部边线与四条短腰部边线间隔设置。
参见图1,八方钻石包括冠部1、腰部2和亭部3,参见图2,冠部1包括1个正八边形的台面11,台面11的每条边沿腰部方向间隔设有第一冠部主刻面12和第二冠部主刻面13,第一冠部主刻面12沿腰部2方向设有第一冠部副刻面15,第二冠部主刻面13沿腰部2方向设有第二冠部副刻面16,相邻的第一冠部主刻面12和第一冠部副刻面15与第二冠部主刻面13和第二冠部副刻面16之间设有第三冠部主刻面14,第三冠部主刻面14与第一冠部副刻面15和腰部边线之间设有第一冠部腰上刻面17,第三冠部主刻面14与第二冠部副刻面16和腰部边线之间设有第二冠部腰上刻面18。
此八方钻石刻面新颖,且台面为正八边形,完美对称,各个刻面的设置结构合理,各个刻面的大小合适,在专用放大镜下看非常美观。消费者在看到全新刻面的钻石的情况下,会极大的触动消费者的购买欲。钻石毛坯经加工后能大大的增加其价值,因此,此独特的钻石一旦面世,势必会推动一波购买潮,使得其在商业上获得成功,且此商业上的成功并不是靠商业宣传手段获得的,而是靠钻石本身的刻面设计而带来的。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参见图2和图12,第一冠部主刻面12和第二冠部主刻面13是以台面11的边为底边的等腰梯形,第一冠部主刻面12和第二冠部主刻面13分别为4个;第一冠部主刻面12和第二冠部主刻面13与平行于台面11的腰刻面的角度为15-17°°。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参见图2和图11,第一冠部副刻面15和第二冠部副刻面16是轴对称的五边形,第一冠部副刻面15和第二冠部副刻面16与平行于台面11的腰刻面的角度为34-37°;第一冠部副刻面15和第二冠部副刻面16分别为4个,第一冠部副刻面15与第一冠部主刻面12的上底边共边,第二冠部副刻面16与第二冠部主刻面13的上底边共边。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参见图2和图11,第一冠部腰上刻面17是以相邻的第三冠部主刻面14和第一冠部副刻面15的边以及二分之一的腰部边线为边形成的三角形,第一冠部腰上刻面17为8个,第一冠部腰上刻面17与平行于台面11的腰刻面的角度为34.5-38°。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参见图2和图11,第二冠部腰上刻面18是以相邻的第三冠部主刻面14和第二冠部副刻面16的边以及二分之一的腰部边线为边形成的三角形,第二冠部腰上刻面18为8个,第二冠部腰上刻面18与平行于台面11的腰刻面的角度为34.5-38°。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参见图3,亭部3以钻石底尖为中心、对称向腰部2顶点辐射形成亭部主刻面31,第一冠部主刻面12所对应的两个相邻亭部主刻面31之间对称设有两个第一亭部副刻面32,两个第一亭部副刻面32之间设有第三亭部副刻面35,两个第一亭部副刻面32、第三亭部副刻面35与腰部边线之间设有第一亭部腰下刻面34,第二冠部主刻面13所对应的两个相邻亭部主刻面31之间对称设有两个第二亭部副刻面33。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参见图3和图9,第三亭部副刻面35为轴对称等腰三角形,第三亭部副刻面35与平行于台面11的腰刻面的角度为42-43°,第三亭部副刻面35为4个。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参见图3和图8,第一亭部腰下刻面34是以腰部边线为下底边、第三亭部副刻面35的底边为上底边的等腰梯形,第一亭部腰下刻面34与平行于台面11的腰刻面的角度为44-45°,第一亭部腰下刻面34为4个。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参见图3和图6,亭部主刻面31与平行于台面11的腰刻面的角度为40.5-41.5°,亭部主刻面31为8个;参见图3和图7,第二亭部副刻面32与平行于台面11的腰刻面的角度为42-43°,第二亭部副刻面32为8个。
各个刻面的角度设置,可以尽可能将射入钻石内部的光线经过多次折射和反射,使得钻石更加明亮,火彩更强。并且,各个刻面的角度设计并不是简单经过有限次试验就能获得的,各个刻面的角度一方面需要复合光的折射和反射原理,并且,冠部的刻面尽可能要将从亭部反射或折射回来的光线再次经冠部刻面反射,增加光线在钻石内部的反复反射,这样才能使得钻石更加明亮,火彩更强。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八方钻石的切割方法,图5和图10,包括以下步骤:
(1)切割台面:根据钻石毛坯(图5.1)的基本形状,把钻石毛坯切割出一个大平面,作为钻石的台面,参见图5.2。
(2)切割腰部刻面:将切割好台面的钻石毛坯按照其形状从长边开始或短边开始加工腰部刻面,使得台面成为正方形,形成4个第一腰部刻面,参见图5.3-5.4,腰部的厚度为钻石宽度的15-17%(钻石的宽度是指钻石的两条长腰部边线之间的距离);再垂直切去腰部的4个角,参见图5.5-5.6,也就是腰部的4个顶角,形成4个第二腰部刻面(第一腰部刻面和第二腰部刻面与台面垂直),切去的角的边长占腰部边线边长的20%,使得台面成为对称的八边形,参见图5.7,腰部刻面形成间隔设置的长腰部边线和短腰部边线,相对应的第一腰部刻面和第二腰部刻面也是间隔设置。第一腰部刻面对应的是长腰部边线,第二腰部刻面对应的是短腰部边线。第一腰部刻面和第二腰部刻面均为长方形。由于腰部的刻面为细长,为了显示刻面的形状,本说明附图中的腰部刻面做了处理。
(3)切割亭部主刻面:将切割好腰部刻面的钻石毛坯从远离台面的长腰部边线与短腰部边线的交点沿着长腰部边线延伸取一个点,使得此点与交点之间的长度占长腰部边线长的13%,以相邻两个点之间的连线所在的面进行切割,使得切割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40.5-41.5°,参见图5.8-5.10;再以相邻长腰部边线和短腰部边线的中点之间的连线所在的面进行切割,使得切割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40.5-41.5°,参见图5.11-5.12;形成8个亭部主刻面。
(4)切割第一亭部副刻面、第二亭部副刻面:将切割好亭部主刻面的钻石毛坯以长腰部边线对应的两个亭部主刻面的交接线75%的长度、以亭部主刻面的底部边线为底边进行切割,使得切割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42-43°,参见图5.13-5.16,形成8个第一亭部副刻面;以短腰部边线对应的两个亭部主刻面的交接线75%的长度,以亭部主刻面的底部边线为底边进行切割,使得切割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42-43°,参见图5.17-5.18,形成8个第二亭部副刻面。
(5)切割第一亭部腰下刻面:将切割好第一亭部副刻面和第二亭部副刻面的钻石毛坯以长腰部边线对应的两个亭部主刻面的交接线20%的长度、以长腰部边线为底边进行切割,使得切割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44-45°,参见图5.19-5.20,形成4个第一亭部腰下刻面。
(6)切割第三亭部副刻面:将切割好第一亭部腰下刻面的钻石毛坯在相邻两个第一亭部副刻面与第一亭部腰下刻面的交汇处进行切割,形成4个第三亭部腰下刻面,第三亭部腰下刻面的底边与长腰部边线平行,第三亭部腰下刻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42-43°,参见图5.21-5.22,切割好亭部的钻石毛坯参见图5.23。
(7)切割第三冠部主刻面:将切割好第三亭部副刻面的钻石毛坯从台面处的长腰部边线与短腰部边线的交点处向短腰部边线延伸至短腰部边线长的15%取A点,从台面处的长腰部边线与短腰部边线的交点处向长腰部边线延伸至长腰部边线长的25%取B点,以A、B点之间的连线所在的平面进行切割,使得切割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33-36°,参见图10.1-10.4;再以相邻长腰部边线与短腰部边线的中点的连线所在的面进行切割,使得切割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33-36°,参见图10.5-10.7;形成8个第三冠部主刻面。
(8)切割第一冠部主刻面、第二冠部主刻面:将切割好第三冠部主刻面的钻石毛坯以长腰部边线对应的相邻两个第三冠部主刻面之间交接线的中点开始将相邻两个第三冠部主刻面和台面之间进行切割,使得切割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15-17°,形成4个第一冠部主刻面;以短腰部边线对应的相邻两个第三冠部主刻面之间交接线的中点开始将相邻两个第三冠部主刻面和台面之间进行切割,使得切割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15-17°,形成4个第二冠部主刻面。参见图10.8-10.10。
(9)切割第一冠部副刻面、第二冠部副刻面:将切割好第一冠部主刻面和第二冠部主刻面的钻石毛坯对第一冠部主刻面及其两侧的第三冠部主刻面进行切割,形成4个第一冠部副刻面,参见图10.11-10.12,第一冠部副刻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33-37°,第一冠部副刻面的下底部边线占长腰部边线的中部30%的长度,第一冠部副刻面的上底部边线使得第一冠部主刻面保留其高度的70%;对第二冠部主刻面及其两侧的第三冠部主刻面进行切割,形成4个第二冠部副刻面,第二冠部副刻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33-36°,第二冠部副刻面的下底部边线占短腰部边线的中部40%的长度,第二冠部副刻面的上底部边线使得第二冠部主刻面保留其高度的60%,参见图10.11-10.13。
(10)切割第一冠部腰上刻面、第二冠部腰上刻面:将切割好第一冠部副刻面和第二冠部副刻面的钻石毛坯以长腰部边线的中点将长腰部边线分为两段,以每段边线所在的平面对第一冠部副刻面和第三冠部主刻面交界处进行切割,形成8个第一冠部腰上刻面,参见图10.13-10.16,第一冠部腰上刻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34.5-38°;以短腰部边线的中点将短腰部边线分为两段,以每段边线所在的平面对第二冠部副刻面和第三冠部主刻面交界处进行切割,形成8个第二冠部腰上刻面,第二冠部腰上刻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34.5-38°,参见图10.17,最终的冠部俯视图参见图10.18。
本钻石冠部和亭部的刻面新颖,在专用的放大镜下观察,钻石非常美观和闪亮,具有极大的市场价值。
另一方面,本钻石结构的设计同样适用于红宝石、CVD钻石、HBHP高温高压钻石、莫桑石以及锆石,蓝宝石、祖母绿等其他宝石。

Claims (10)

1.八方钻石,包括冠部(1)、腰部(2)和亭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冠部(1)包括1个正八边形的台面(11),所述台面(11)的每条边沿腰部(2)方向间隔设有第一冠部主刻面(12)和第二冠部主刻面(13),所述的第一冠部主刻面(12)沿腰部(2)方向设有第一冠部副刻面(15),所述的第二冠部主刻面(13)沿腰部(2)方向设有第二冠部副刻面(16),相邻的第一冠部主刻面(12)和第一冠部副刻面(15)与第二冠部主刻面(13)和第二冠部副刻面(16)之间设有第三冠部主刻面(14),所述第三冠部主刻面(14)与第一冠部副刻面(15)和腰部边线之间设有第一冠部腰上刻面(17),所述第三冠部主刻面(14)与第二冠部副刻面(16)和腰部边线之间设有第二冠部腰上刻面(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方钻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冠部主刻面(12)和第二冠部主刻面(13)是以台面(11)的边为底边的等腰梯形,所述的第一冠部主刻面(12)和第二冠部主刻面(13)分别为4个;所述的第一冠部主刻面(12)和第二冠部主刻面(13)与平行于台面(11)的腰刻面的角度为15-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方钻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冠部副刻面(15)和第二冠部副刻面(16)是轴对称的五边形,所述的第一冠部副刻面(15)和第二冠部副刻面(16)与平行于台面(11)的腰刻面的角度为34-37°;所述的第一冠部副刻面(15)和第二冠部副刻面(16)分别为4个,所述的第一冠部副刻面(15)与第一冠部主刻面(12)的上底边共边,所述的第二冠部副刻面(16)与第二冠部主刻面(13)的上底边共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方钻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冠部腰上刻面(17)是以相邻的第三冠部主刻面(14)和第一冠部副刻面(15)的边以及二分之一的腰部边线为边形成的三角形,所述的第一冠部腰上刻面(17)为8个,所述的第一冠部腰上刻面(17)与平行于台面(11)的腰刻面的角度为34.5-3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方钻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冠部腰上刻面(18)是以相邻的第三冠部主刻面(14)和第二冠部副刻面(15)的边以及二分之一的腰部边线为边形成的三角形,所述的第二冠部腰上刻面(18)为8个,所述的第二冠部腰上刻面(18)与平行于台面(11)的腰刻面的角度为34.5-3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方钻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亭部(3)以钻石底尖为中心、对称向腰部(2)顶点辐射形成亭部主刻面(31),所述的第一冠部主刻面(12)所对应的两个相邻亭部主刻面(31)之间对称设有两个第一亭部副刻面(32),所述两个第一亭部副刻面(32)之间设有第三亭部副刻面(35),所述的两个第一亭部副刻面(32)、第三亭部副刻面(35)与腰部边线之间设有第一亭部腰下刻面(34),所述的第二冠部主刻面(13)所对应的两个相邻亭部主刻面(31)之间对称设有两个第二亭部副刻面(3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八方钻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亭部副刻面(35)为轴对称等腰三角形,所述的第三亭部副刻面(35)与平行于台面(11)的腰刻面的角度为42-43°,所述的第三亭部副刻面(35)为4个。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八方钻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亭部腰下刻面(34)是以腰部边线为下底边、所述的第三亭部副刻面(35)的底边为上底边的等腰梯形,所述的第一亭部腰下刻面(34)与平行于台面(11)的腰刻面的角度为44-45°,所述的第一亭部腰下刻面(34)为4个。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八方钻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亭部主刻面(31)与平行于台面(11)的腰刻面的角度为40.5-41.5°,所述的亭部主刻面(31)为8个;所述的第二亭部副刻面(33)与平行于台面(11)的腰刻面的角度为42-43°,所述的第二亭部副刻面(33)为8个。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八方钻石的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切割台面:根据钻石毛坯的基本形状,把钻石毛坯切割出一个大平面,作为钻石的台面;
(2)切割腰部刻面:将切割好台面的钻石毛坯按照其形状从长边开始或短边开始加工腰部刻面,使得台面成为正方形,形成4个第一腰部刻面,腰部的厚度为钻石宽度的15-17%;再切去腰部的4个角,形成4个第二腰部刻面,切去的角的边长占腰部边线边长的20%,使得台面成为对称的八边形,所述的腰部刻面形成间隔设置的长腰部边线和短腰部边线;
(3)切割亭部主刻面:将切割好腰部刻面的钻石毛坯从远离台面的长腰部边线与短腰部边线的交点沿着长腰部边线延伸取一个点,使得此点与所述交点之间的长度占长腰部边线长的13%,以相邻两个点之间的连线所在的面进行切割,使得切割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40.5-41.5°;再以相邻长腰部边线和短腰部边线的中点之间的连线所在的面进行切割,使得切割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40.5-41.5°;形成8个亭部主刻面;
(4)切割第一亭部副刻面、第二亭部副刻面:将切割好亭部主刻面的钻石毛坯以长腰部边线对应的两个亭部主刻面的交接线75%的长度、以亭部主刻面的底部边线为底边进行切割,使得切割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42-43°,形成8个第一亭部副刻面;以短腰部边线对应的两个亭部主刻面的交接线75%的长度,以亭部主刻面的底部边线为底边进行切割,使得切割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42-43°,形成8个第二亭部副刻面;
(5)切割第一亭部腰下刻面:将切割好第一亭部副刻面和第二亭部副刻面的钻石毛坯以长腰部边线对应的两个亭部主刻面的交接线20%的长度、以长腰部边线为底边进行切割,使得切割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44-45°,形成4个第一亭部腰下刻面;
(6)切割第三亭部副刻面:将切割好第一亭部腰下刻面的钻石毛坯在相邻两个第一亭部副刻面与第一亭部腰下刻面的交汇处进行切割,形成4个第三亭部腰下刻面,所述的第三亭部腰下刻面的底边与长腰部边线平行,所述的第三亭部腰下刻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42-43°;
(7)切割第三冠部主刻面:将切割好第三亭部副刻面的钻石毛坯从台面处的长腰部边线与短腰部边线的交点处向短腰部边线延伸至短腰部边线长的15%取A点,从台面处的长腰部边线与短腰部边线的交点处向长腰部边线延伸至长腰部边线长的25%取B点,以A、B点之间的连线所在的平面进行切割,使得切割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33-36°;再以相邻长腰部边线与短腰部边线的中点的连线所在的面进行切割,使得切割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33-36°;形成8个第三冠部主刻面;
(8)切割第一冠部主刻面、第二冠部主刻面:将切割好第三冠部主刻面的钻石毛坯以长腰部边线对应的相邻两个第三冠部主刻面之间交接线的中点开始将相邻两个第三冠部主刻面和台面之间进行切割,使得切割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15-17°,形成4个第一冠部主刻面;以短腰部边线对应的相邻两个第三冠部主刻面之间交接线的中点开始将相邻两个第三冠部主刻面和台面之间进行切割,使得切割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15-17°,形成4个第二冠部主刻面;
(9)切割第一冠部副刻面、第二冠部副刻面:将切割好第一冠部主刻面和第二冠部主刻面的钻石毛坯对第一冠部主刻面及其两侧的第三冠部主刻面进行切割,形成4个第一冠部副刻面,所述的第一冠部副刻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33-37°,所述的第一冠部副刻面的下底部边线占长腰部边线的中部30%的长度,所述的第一冠部副刻面的上底部边线使得第一冠部主刻面保留其高度的70%;对第二冠部主刻面及其两侧的第三冠部主刻面进行切割,形成4个第二冠部副刻面,所述的第二冠部副刻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33-36°,所述的第二冠部副刻面的下底部边线占短腰部边线的中部40%的长度,所述的第二冠部副刻面的上底部边线使得第二冠部主刻面保留其高度的60%;
(10)切割第一冠部腰上刻面、第二冠部腰上刻面:将切割好第一冠部副刻面和第二冠部副刻面的钻石毛坯以长腰部边线的中点将长腰部边线分为两段,以每段边线所在的平面对第一冠部副刻面和第三冠部主刻面交界处进行切割,形成8个第一冠部腰上刻面,所述的第一冠部腰上刻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34.5-38°;以短腰部边线的中点将短腰部边线分为两段,以每段边线所在的平面对第二冠部副刻面和第三冠部主刻面交界处进行切割,形成8个第二冠部腰上刻面,所述的第二冠部腰上刻面与平行于台面的腰刻面的角度为34.5-38°。
CN201710841660.6A 2017-09-18 2017-09-18 八方钻石 Active CN1073739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41660.6A CN107373930B (zh) 2017-09-18 2017-09-18 八方钻石
PCT/CN2018/103980 WO2019020128A1 (zh) 2017-09-18 2018-09-04 八方钻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41660.6A CN107373930B (zh) 2017-09-18 2017-09-18 八方钻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73930A CN107373930A (zh) 2017-11-24
CN107373930B true CN107373930B (zh) 2018-09-07

Family

ID=60350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41660.6A Active CN107373930B (zh) 2017-09-18 2017-09-18 八方钻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739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36674A (zh) * 2017-06-26 2017-09-08 湖北鄂信钻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公主方钻石的加工方法
WO2019020128A1 (zh) * 2017-09-18 2019-01-31 董慧娟 八方钻石
CN108813841A (zh) * 2018-08-15 2018-11-16 恒信玺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唇印影像效果的钻石及钻石的加工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306258U (zh) * 2017-09-18 2018-05-04 董慧娟 八方钻石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81482B2 (en) * 2008-01-22 2012-05-22 Hasenfeld-Stein, Inc. Cut gemstone exhibiting excellent optical brilliance
CN103402390A (zh) * 2009-02-20 2013-11-20 戴姆斯坎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改进特性的已切割产品、特别是钻石及用于制造这种产品的方法
KR101160304B1 (ko) * 2010-02-03 2012-06-28 김대현 광채 인조보석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081044B1 (ko) * 2010-03-11 2011-11-09 태현통상 주식회사 장식용 인조보석
US9398791B1 (en) * 2015-01-26 2016-07-26 Ecna, Llc Diamond cuts providing increased light amplification
CN105639901B (zh) * 2016-03-29 2017-03-15 李丽 一种公主方钻石的加工方法
CN107136674A (zh) * 2017-06-26 2017-09-08 湖北鄂信钻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公主方钻石的加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306258U (zh) * 2017-09-18 2018-05-04 董慧娟 八方钻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73930A (zh) 2017-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73930B (zh) 八方钻石
US6615611B1 (en) High yield diamond
CN105495884B (zh) 内部呈现十心十箭效果的钻石
US7992410B2 (en) Modified princess cut diamond having hearts and arrows pattern and method
CN207306258U (zh) 八方钻石
US20200375325A1 (en) Improved illusion plate for setting diamonds
CN105831905A (zh) 显示优异的光学闪耀度的圆形切割宝石
CA2463642C (en) Mixed cut gemstone
SG172563A1 (en) A round brilliant cut gemstone and method for cutting the same
US20160213104A1 (en) Diamond cuts providing increased light amplification
CN104905505A (zh) 一种具有73切面的圆琢型心形影像钻石
CN104905504B (zh) 一种具有77个切面的钻石
US20050081563A1 (en) Gemstone cut
US20070006616A1 (en) Diamond cut
CN109419109B (zh) 一种内部呈现十字星扉的钻石结构
EP2667742B1 (en) Color changing multiple stone setting
EP3315043A1 (en) Gemstone having hearts and arrows pattern and method of cutting the same
CN109349752B (zh) 一种苹果形钻石及其加工方法
US11517083B2 (en) Four-stone seamless cushion cut diamond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114532678A (zh) 一种具有唇印影像效果的钻石及加工方法
WO2019020128A1 (zh) 八方钻石
CN205597329U (zh) 内部呈现十二心十二箭效果的钻石
CN214340559U (zh) 一种新宝石琢型
CN110122994B (zh) 一种冠部呈现一心十箭效果的81刻面圆琢型钻石
CN110754746B (zh) 一种一百刻面圆琢型钻石及其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