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70564B - 极化码处理方法及装置、节点 - Google Patents

极化码处理方法及装置、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70564B
CN107370564B CN201610451966.6A CN201610451966A CN107370564B CN 107370564 B CN107370564 B CN 107370564B CN 201610451966 A CN201610451966 A CN 201610451966A CN 107370564 B CN107370564 B CN 1073705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code
information
value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5196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70564A (zh
Inventor
陈泽为
许进
徐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127626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90686B/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84220 priority patent/WO2017194012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3705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705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705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705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极化码处理方法及装置、节点;其中,该方法包括:从第一节点发送的信令中获取参数信息,其中,参数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功率指示信息、第一节点分配的资源数目、调制阶数;根据参数信息和/或本地存储的第二功率指示信息确定编码参数,其中,编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于进行极化码编码或者极化码解码的比特位置信息、生成矩阵、编码码长。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法解决极化码编码或译码的问题。

Description

极化码处理方法及装置、节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极化码处理方法及装置、节点。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系统中,为实现下行的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上行需要传输包括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简称CSI)在内的控制信令。CSI包括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简称CQI)、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简称PMI)和秩指示(Rank Indicator,简称RI)。CSI反映了下行物理信道状态。基站利用CSI进行下行调度,进行数据的编码调制。
CQI是用来衡量下行信道质量好坏的一个指标。在36-213协议中CQI用0~15的整数值索引来表示,分别代表了不同的CQI等级,不同CQI对应着各自的调制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简称MCS)。用户设备(User Equiment,简称UE)所选择的CQI等级,应使得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PDSCH)传输块(Transport Block,简称TB)在该CQI所相应的MCS下的误块率不超过0.1,且所选CQI为满足该条件的最大CQI索引。
基站结合终端上报的CSI进行调度,并确定下行调制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Coding Scheme,简称MCS)索引和资源分配信息。具体来说,Rel-8的LTE协议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PDSCH)定义了一个调制和传输块大小表格(Modulation and TBS index table for PDSCH,以下也可称为下行MCS表)。表格共有32个等级,基本上每一等级对应一个MCS索引,而每一个MCS索引本质上对应一种MCS。而资源分配信息给出了下行传输需要占用的物理资源块个数(Number of Physical ResourceBlock,简称NPRB)。LTE标准还提供了一个TBS表格。根据所述表格,给定MCS索引和NPRB后就可以得到传输块大小(Transport block size,简称TBS)。有了这些编码调制参数(MCS/NPRB/TBS)基站就可以进行下行数据的编码调制,进行下行传输。
终端接收下行传输的数据后,需要获取下行传输的MCS索引和资源分配信息用于数据的处理。而基站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简称DCI)发送MCS索引和资源分配信息。基站采用特定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dio Network TemporaryIdentity,简称RNTI)加扰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循环冗余校验(CRC)比特。并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PDCCH),以特定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DCI format)发送下行控制信息。终端在公共搜索空间(Common Search Space,简称CSS)和用户设备专有搜索空间(UE-specific Search Space,简称USS)进行盲检索以获取下行控制信息。终端获取下行控制信息后根据TBS表格得到TBS,并用于解调解码。
无线网络临时标识有多种,包括半持续调度(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简称SPS)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Cell RNTI,简称SPS C-RNTI),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 RNTI,简称C-RNTI)等等。与PDSCH相关的DCI格式包括以下多种:DCI format 1、DCI format 1A、DCI format 1B、DCI format 1C、DCI format1D、DCI format 2、DCI format 2A、DCI format 2B、DCI format 2C、DCI format 2D等。
而上行的自适应编码调制也有类似的过程。基站利用终端发送的导频进行信道估计和调度,确定上行编码调制编码方案索引和资源分配信息。基站通过DCI下发MCS索引和资源分配信息,用于终端的调制编码处理。基站接收终端的数据后,根据相关编码调制参数(MCS/NPRB/TBS)进行解调译码。
在Rel-13版本的LTE标准中,物理共享信道主要采用Turbo码和卷积码,第五代无线通信技术研究则引入了更多新的编码方案,如极化码(Polar Code)。极化码是一种利用信道极化并被理论证明能趋近对称二进制离散无记忆信道(B-DMC)容量的编码方式。极化码的构造中,需要利用噪声相关信息和信道条件相关信息为信息比特选择更好的极化信道。在标准的极化码编码器中,编码器输出比特序列长度N是2的幂次。N的选择还取决于时频资源能承载的比特数目和调制阶数等参数。
极化码的构造和编译码需要相关编码参数和信道相关信息。而具体如何解决极化码编码或者译码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极化码处理方法及装置、节点,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解决极化码编码或译码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极化码处理方法,包括:从第一节点发送的信令中获取参数信息,其中,参数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功率指示信息、第一节点分配的资源数目、调制阶数;根据参数信息和/或本地存储的第二功率指示信息确定编码参数,其中,编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于进行极化码编码或者极化码解码的比特位置信息、生成矩阵、编码码长。
可选地,根据参数信息和/或第二功率指示信息确定编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根据资源数目和调制阶数确定编码码长;根据第一功率指示信息、编码码长和调制阶数确定比特位置信息和/或生成矩阵;根据第二功率指示信息、编码码长和调制阶数确定比特位置信息和/或生成矩阵。
可选地,在参数信息中包括:第一功率指示信息和资源数目的情况下,在根据参数信息确定编码参数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根据第一功率指示信息获取调制阶数。
可选地,上述第一功率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之一功率信息:信号功率值、信号功率偏移值、噪声功率值、噪声功率偏移值、信干噪比SINR、噪声方差;上述第二功率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之一功率信息:信号功率值、信号功率偏移值、噪声功率值、噪声功率偏移值、信干噪比SINR、噪声方差。
可选地,编码码长为极化码编码器编码输出的比特序列长度。
可选地,编码码长具有以下至少之一特征:在满足指定条件时编码码长取N1,否则编码码长取N2;其中,N1取值为大于预设阈值的最小的2的幂次方,N2取值为小于预设阈值的最大的2的幂次方,预设阈值由分配的资源数目和调制阶数确定。
可选地,指定条件为:N0>f(N1,N2);其中,f(N1,N2)为N1和/或N2的函数。
可选地,f(N1,N2)包括以下至少之一:f(N1,N2)=sqrt(N1*N2),其中,sqrt表示取根号;f(N1,N2)=(N1+N2)/2。
可选地,第一功率指示信息包括:调制编码方案MCS索引。
可选地,在从第一节点发送的信令中获取参数信息之前,方法还包括,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二功率指示信息;其中,第二功率指示信息与第二功率信息对应。
可选地,第二功率指示信息包括:信道质量指示CQI。
可选地,第一功率指示信息和/或第二功率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显式功率指示信息,隐式功率指示信息;其中,显式功率指示信息具有以下至少之一特征:显式功率指示信息用M1个比特表示,M1个比特所表示的一个取值对应一个第一功率信息和/或第二功率信息;显式功率指示信息用M1个比特表示,M1个比特所表示的一个取值对应一个第一功率信息和/或第二功率信息和一个功率信息区间;M1为正整数。
可选地,隐式功率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MCS索引,CQI索引;其中,MCS索引或CQI索引的一个取值对应一个第一功率信息/或第二功率信息。
可选地,第一功率信息和/或第二功率信息具有以下至少之一特征:当功率信息区间属于区间(a1,+∞)时,第一功率信息和/或第二功率信息取值为第一指定值;当功率信息区间属于区间(0,a2)或者(-∞,a2)时,第一功率信息和/或第二功率信息取值为第二指定值;其中,a1,a2为实数,且a1≥a2。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极化码处理方法,包括:向第二节点发送信令,其中,信令中携带用于确定编码参数的参数信息,参数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功率指示信息、第一节点分配的资源数目、调制阶数;编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于进行极化码编码或者极化码解码的比特位置信息、生成矩阵、编码码长。
可选地,在向第二节点发送信令之前,方法还包括,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第二功率指示信息;其中,第二功率指示信息与第二功率信息对应,上述第二功率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之一功率信息:信号功率值、信号功率偏移值、噪声功率值、噪声功率偏移值、信干噪比SINR、噪声方差。
可选地,上述第一功率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之一功率信息:信号功率值、信号功率偏移值(power offset)、噪声功率值、噪声功率偏移值、信干噪比SINR、噪声方差。
可选地,第一功率指示信息包括:调制编码方案MCS索引。
可选地,第二功率指示信息包括:信道质量指示CQI。
可选地,第一功率指示信息和/或第二功率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显式功率指示信息,隐式功率指示信息;其中,显式功率指示信息具有以下至少之一特征:显式功率指示信息用M1个比特表示,M1个比特所表示的一个取值对应一个第一功率信息和/或第二功率信息;显式功率指示信息用M1个比特表示,M1个比特所表示的一个取值对应一个第一功率信息和/或第二功率信息和一个功率信息区间;M1为正整数;隐式功率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MCS索引,CQI索引;其中,MCS索引或CQI索引的一个取值对应一个第一功率信息/或第二功率信息。
可选地,第一功率信息和/或第二功率信息具有以下至少之一特征:当功率信息区间属于区间(a1,+∞)时,第一功率信息和/或第二功率信息取值为第一指定值;当功率信息区间属于区间(0,a2)或者(-∞,a2)时,第一功率信息和/或第二功率信息取值为第二指定值;其中,a1,a2为实数,且a1≥a2。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极化码处理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从第一节点发送的信令中获取参数信息,其中,参数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功率指示信息、第一节点分配的资源数目、调制阶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参数信息和/或本地存储的第二功率指示信息确定编码参数,其中,编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于进行极化码编码或者极化码解码的比特位置信息、生成矩阵、编码码长。
可选地,确定模块,还用于执行以下至少之一:根据所述资源数目和所述调制阶数确定编码码长;根据所述第一功率指示信息、所述编码码长和所述调制阶数确定所述比特位置信息和/或生成矩阵;根据所述第二功率指示信息、所述编码码长和所述调制阶数确定所述比特位置信息和/或所述生成矩阵。
可选地,上述装置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参数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功率指示信息和所述资源数目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功率指示信息获取所述调制阶数。
可选地,上述第一功率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之一功率信息:信号功率值、信号功率偏移值(power offset)、噪声功率值、噪声功率偏移值、信干噪比SINR、噪声方差;上述第二功率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之一功率信息:信号功率值、信号功率偏移值、噪声功率值、噪声功率偏移值、信干噪比SINR、噪声方差。
可选地,编码码长为编码器编码输出的比特序列长度。
可选地,第一功率指示信息包括:调制编码方案MCS索引。
可选地,装置还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二功率指示信息;其中,第二功率指示信息与第二功率信息对应。
可选地,第二功率指示信息包括:信道质量指示CQI。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极化码处理装置,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节点发送信令,其中,信令中携带用于确定编码参数的参数信息,参数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功率指示信息、第一节点分配的资源数目、调制阶数;编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于进行极化码编码或者极化码解码的比特位置信息、生成矩阵、编码码长。
可选地,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第二功率指示信息;其中,第二功率指示信息与第二功率对应;上述第二功率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之一功率信息:信号功率值、信号功率偏移值、噪声功率值、噪声功率偏移值、信干噪比SINR、噪声方差。
可选地,上述第一功率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之一功率信息:信号功率值、信号功率偏移值(power offset)、噪声功率值、噪声功率偏移值、信干噪比SINR、噪声方差。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点,包括:上述的极化码处理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点,包括:上述的极化码处理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从第一节点发送的信令中获取参数信息,其中,参数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功率指示信息、第一节点分配的资源数目、调制阶数;根据参数信息和/或本地存储的第二功率指示信息确定编码参数,其中,编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于进行极化码编码或者极化码解码的比特位置信息、生成矩阵、编码码长。
通过本发明,由于可以根据从第一节点发送的信令获取的参数信息来确定编码参数,其中,该编码参数以下至少之一:用于进行极化码编码或者极化码解码的比特位置信息、生成矩阵、编码码长,进而可以实现极化码的解码或者编码,因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解决极化码编码或译码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极化码处理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极化码处理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极化码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一;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极化码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运行于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上,如图1所示,该网络架构包括:第一节点,第二节点,其中,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可以进行交互。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节点可以是终端,基站,但并不限于此,第二节点也可以是终端,基站,但并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运行于网络架构的极化码处理方法,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极化码处理方法的流程图一,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从第一节点发送的信令中获取参数信息,其中,参数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功率指示信息、第一节点分配的资源数目、调制阶数;
步骤S204,根据参数信息和/或本地存储的第二功率指示信息确定编码参数,其中,编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于进行极化码编码或者极化码解码的比特位置信息、生成矩阵、编码码长。
通过上述步骤,由于可以根据从第一节点发送的信令获取的参数信息和/或本地存储的第二功率指示信息来确定编码参数,其中,该编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于进行极化码编码或者极化码解码的比特位置信息、生成矩阵、编码码长,进而可以实现极化码的解码或者编码,因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解决极化码编码或译码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比特位置信息可以是信息比特位置信息,也可以是冻结比特位置信息。进入极化码编码器的长度为N的比特序列包括长度为K的信息比特和N-K个已知比特,这N-K个已知比特也称为冻结比特。极化码编码器的输出则是长度为N的编码比特序列。对于指定的极化码生成矩阵,需要适当安排信息比特或者冻结比特的位置顺序,也就是为信息比特选择好的信道,才能获得比较好的码的性能。关于极化码编译码原理,可以参考论文:Erdal Arikan,Channel Polarization:A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Capacity-Achieving Codes for Symmetric Binary-Input Memoryless Channels,IEEE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Vol.55,No.7,July 2009。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分配的资源数目,可以是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或者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资源分配时的物理资源块数目NPRB,也可以是控制信道资源分配单元,也可以是窄带物联网NB-IoT中的资源单元(Resource Unit)数目NRU。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参数信息的表现形式有多种,比如上述参数信息可以包括第一功率指示信息和上述资源数目,也可以包括第一功率指示信息、资源分配数目和调制阶数,但并不限于此,比如上述参数信息可以包括第一功率指示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参数信息包括第一功率指示信息、资源数目和调制阶数,上述步骤S202可以表现以下至少之一:根据资源数目和调制阶数确定编码码长;根据第一功率指示信息、编码码长和调制阶数确定比特位置信息和/或生成矩阵;根据第二功率指示信息、编码码长和调制阶数确定比特位置信息和/或生成矩阵。
在上述参数信息中包括:第一功率指示信息和资源分配信息的情况下,在上述步骤S202之前,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根据第一功率指示信息获取调制阶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功率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之一功率信息:信号功率值、信号功率偏移值(power offset)、噪声功率值、噪声功率偏移值、信干噪比SINR、噪声方差。上述功率偏移值指上述功率相对于指定参考信号功率的偏移值。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信号功率值、信号功率偏移值,噪声功率值、噪声功率偏移值,SINR、噪声方差在效果上是等价的,都用于获得信道状态,获取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的关系,用于极化码编译码时确定信息比特或者冻结比特的位置顺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功率指示信息也可以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之一功率信息:信号功率值、信号功率偏移值(power offset)、噪声功率值、噪声功率偏移值、信干噪比SINR、噪声方差。对于该功率信息的解释,参考对第一功率指示信息的解释,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编码码长为极化码编码器编码输出的比特序列长度。上述编码码长可以具有以下至少之一特征:在满足指定条件时编码码长取N1,否则编码码长取N2;其中,N1取值为大于预设阈值N0的最小的2的幂次方,N2取值为小于N0的最大的2的幂次方,N0由分配的资源数目和调制阶数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指定条件可以为:N0>f(N1,N2);其中,f(N1,N2)为N1和/或N2的函数。比如,上述f(N1,N2)包括以下至少之一:f(N1,N2)=sqrt(N1*N2),其中,sqrt表示取根号;f(N1,N2)=(N1+N2)/2,但并不限于此。
需要说明的是,相对于N1和N2的几何平均数f(N1,N2)=sqrt(N1*N2),采用N1和N2的算数平均数=(N1+N2)/2作为上述指定条件,可以使得N更倾向于选择为N2,进而有利于降低编译码复杂度。至于采用哪种指定条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预先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编码码长取N1时,极化码编码器的输出将进行打孔,即将极化码编码器输出的部分比特进行舍弃,而不发送;如果上述编码码长取N2,则极化码编码器输出的比特将进行重复发送,进而可以得到与时频资源匹配的比特序列。通过根据指定条件确定编码码长的取值,可以提高极化码误块率和降低编码或者译码的复杂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功率指示信息可以包括:调制编码方案MCS索引,通过MCS索引指示功率信息可以保证极化码正确进行,也不增加新的信令开销。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S202之前,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二功率指示信息;其中,第二功率指示信息与第二功率信息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节点也可以根据第二功率指示信息获取功率信息(第二功率信息),有助于更佳地选择极化码信息比特对应的好的信道,进而可以提升极化码的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功率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信道质量指示CQI。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功率指示信息和/或第二功率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显式功率指示信息,隐式功率指示信息;其中,显式功率指示信息具有以下至少之一特征:显式功率指示信息用M1个比特表示,M1个比特所表示的一个取值对应一个第一功率信息和/或第二功率信息;显式功率指示信息用M1个比特表示,M1个比特所表示的一个取值对应一个第一功率信息和/或第二功率信息和一个功率信息区间;M1为正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隐式功率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MCS索引,CQI索引;其中,MCS索引或CQI索引的一个取值对应一个第一功率信息/或第二功率信息。即通过第一功率指示信息和/第二功率指示信息对应一个第一功率信息和/或第二功率信息,进而可以通过第一功率指示信息和/第二功率指示信息来获取第一功率信息和/或第二功率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功率信息和/或第二功率信息具有以下至少之一特征:当功率信息区间属于区间(a1,+∞)时,第一功率信息和/或第二功率信息取值为第一指定值;当功率信息区间属于区间(0,a2)或者(-∞,a2)时,第一功率信息和/或第二功率信息取值为第二指定值;其中,a1,a2为实数,且a1≥a2。通过设定在功率信息区间属于区间(a1,+∞)或区间(0,a2)或者(-∞,a2)时功率信息的取值,进而扩展了极化码使用的功率或者SNR区间,从而在更大的SNR范围内也能采用极化码来编码或者解码。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运行于网络架构的极化码处理方法,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极化码处理方法的流程图二,如图3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2,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第二功率指示信息;其中,第二功率指示信息与第二功率对应;
步骤S304,向第二节点发送信令,其中,信令中携带用于确定编码参数的参数信息,参数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功率指示信息、第一节点分配的资源数目、调制阶数;编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于进行极化码编码或者极化码解码的比特位置信息、生成矩阵、编码码长。
通过上述步骤,由于可以向第二节点发送携带确定编码参数的参数信息,其中,该编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于进行极化码编码或者极化码解码的比特位置信息、生成矩阵、编码码长,进而可以实现极化码的解码或者编码,因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解决极化码编码或译码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S304可以与上述步骤S302,比如在上述步骤S304之前可以不执行步骤S302,也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并不限于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比特位置信息可以是信息比特位置信息,也可以是冻结比特位置信息。进入极化码编码器的长度为N的比特序列包括长度为K的信息比特和N-K个已知比特,这N-K个已知比特也称为冻结比特。极化码编码器的输出则是长度为N的编码比特序列。对于指定的极化码生成矩阵,需要适当安排信息比特或者冻结比特的位置顺序,也就是为信息比特选择好的信道,才能获得比较好的码的性能。关于极化码编译码原理,可以参考论文:Erdal Arikan,Channel Polarization:A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Capacity-Achieving Codes for Symmetric Binary-Input Memoryless Channels,IEEE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Vol.55,No.7,July 2009。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功率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之一功率信息:信号功率值、信号功率偏移值(power offset)、噪声功率值、噪声功率偏移值、信干噪比SINR、噪声方差。上述功率偏移值指上述功率相对于指定参考信号功率的偏移值。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信号功率值、信号功率偏移值,噪声功率值、噪声功率偏移值,SINR、噪声方差在效果上是等价的,都用于获得信道状态,获取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的关系,用于极化码编译码时确定信息比特或者冻结比特的位置顺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功率指示信息也可以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之一功率信息:信号功率值、信号功率偏移值(power offset)、噪声功率值、噪声功率偏移值、信干噪比SINR、噪声方差。对于该功率信息的解释,参考对第一功率指示信息的解释,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功率指示信息也可以作为上述第一方差指示信息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功率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调制编码方案MCS索引。上述第二功率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信道质量指示CQI。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功率指示信息与第二功率对应,第一功率指示信息与第一功率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利用上述第二功率指示信息获取第二功率,有助于更好地选择极化码信息比特对应的好的信道,提高极化码的性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功率指示信息和/或第二功率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显式功率指示信息,隐式功率指示信息;其中,显式功率指示信息具有以下至少之一特征:显式功率指示信息用M1个比特表示,M1个比特所表示的一个取值对应一个第一功率信息和/或第二功率信息;显式功率指示信息用M1个比特表示,M1个比特所表示的一个取值对应一个第一功率信息和/或第二功率信息和一个功率信息区间;M1为正整数;隐式功率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MCS索引,CQI索引;其中,MCS索引或CQI索引的一个取值对应一个第一功率信息/或第二功率信息。
上述第一功率信息和/或第二功率信息具有以下至少之一特征:当功率信息区间属于区间(a1,+∞)时,第一功率信息和/或第二功率信息取值为第一指定值;当功率信息区间属于区间(0,a2)或者(-∞,a2)时,第一功率信息和/或第二功率信息取值为第二指定值;其中,a1,a2为实数,且a1≥a2。通过设定在功率信息区间属于区间(a1,+∞)或区间(0,a2)或者(-∞,a2)时功率信息的取值,进而扩展了极化码使用的功率信息或者SNR区间,从而在更大的SNR范围内也能采用极化码来编码或者解码。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下结合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解释。
优选实施例1
本优选实施例中,基站采用极化码进行编码处理,并把数据发送给终端。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下行控制信令DCI,从DCI中读取编码调制方案索引IMCS(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MCS索引)以及资源分配信息。根据IMCS查找MCS表获取调制阶数M以及传输块大小索引ITBS。
本优选实施例中,终端根据基站发送的DCI信令得到第一功率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功率指示信息指示第一噪声方差。所述第一功率指示信息即是IMCS,为隐式功率指示信息。终端根据IMCS查找MCS表还可以获得等效噪声方差a。所述MCS表格的一个例子见表1。表1中,每个IMCS等级对应一个编码调制方案组合,该编码调制方案组合对应一个等效信噪比SNR区间或者也对应一个等效噪声方差区间A。在该等效噪声方差区间A内,该编码调制方案具有使BLER不大于0.1的最大频谱效率。表1中,每个IMCS对应一个噪声方差a。该噪声方差a用于极化码编码时的码构造。
本优选实施中,终端根据资源分配信息获得基站分配的物理资源块大小NPRB。终端根据NPRB和调制阶数确定极化码编码器编码输出的比特序列长度N。
具体地,令N0为时频资源上承载的比特数目,且N0=NPRB*REperRB*M。其中,REperRB为一个物理资源块PRB的资源单元RE(Resource Element)数目。N取为2的幂次且N的可能取值为{N1,N2}。N1为大于N0的最小2的幂次,N2为小于N0的最大2的幂次。如果N0≥sqrt(N1*N2),则N=N1,否则N=N2。其中,sqrt表示取根号。如果N=N1,那么极化码编码器输出将进行打孔,即舍弃部分比特不发送;如果N=N2,那么极化码编码器输出的比特将进行重复发送。从而得到与时频资源匹配的比特序列。为N的取值提供两种可能,并根据条件选择其中之一的好处在于提高极化码误块率性能和降低编译码复杂度。比如,当N0接近N1时,采用打孔的方式对码长N1进行打孔性能更优;当N0接近N2时,选择N2作为码长并重复发送,复杂度更低,性能更好。
本优选实施例中,N0≥sqrt(N1*N2),所以N=N1。本实施中,终端还根据ITBS和NPRB查找传输块大小表得到传输块大小TBS。
进一步地,终端根据调制阶数M和噪声方差a,以及码长N确定信息比特位置信息。具体地,终端根据极化码构造方法获得长度为TBS的信息比特位置,这些位置对应TBS个好的极化信道。好信道的获取可以采用高斯近似法。等价地,终端也可以根据调制阶数M和噪声方差a,以及码长N确定极化码生成矩阵。
进一步地,终端根据N,信息比特位置信息(或者生成矩阵),噪声方差a和调制阶数M进行极化码的解码并得到译码数据。
本优选实施中,通过IMCS指示噪声方差,可以保证极化码译码正确进行。也不增加新的信令开销。
表1
Figure BDA0001024538760000171
优选实施例2
本优选实施例与优选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终端根据基站发送的DCI信令得到第一功率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功率指示信息不是IMCS,而是显式功率指示信息Iad。所述第一功率指示信息指示第一噪声方差。
Iad用M1=5个比特共32个等级表示。5个比特的取值为0~31。每一个取值对应一个第一噪声方差数值a和一个噪声方差区间A。所述Iad取值和a/A的对应关系的一个例子如表2所示。终端根据Iad查找表2,即可以得到对应的a。该噪声方差a用于极化码编码时的码构造,也是终端译码所需知道的参数。
另外,在基站侧,基站进行极化码编码时,根据实际噪声方差所在区间A和表2得到a,并根据a进行编码。
表2中,当A为(1.4380,+∞)和[0,0.0011)时,a的取值分别为1.7982和0.0011。这样做扩展了极化码适用的噪声方差或者SNR区间,从而在更大的SNR范围内也能采用极化码来编译码。
表2
Figure BDA0001024538760000191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率指示信息还可以指示以下之一:信号功率值、信号功率偏移值(power offset)、噪声功率值、噪声功率偏移值、等效SINR。对应地,表2中的噪声方差指示信息Iad的每一个取值对应一个功率值/功率偏移值/SINR,以及一个功率/功率偏移值/SINR区间。根据功率值/功率偏移值/SINR的不同定义,对应的功率值/功率偏移值/SINR的取值可能是负无穷到正无穷。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功率值或者偏移值,SINR都可用于极化码编译码时获得信息比特或者冻结比特的位置信息。
优选实施例3
本优选实施例中,基站采用极化码进行编码处理。在进行极化码编码前,基站需要获得下行链路等效的第二功率指示信息,该功率信息可用于极化码编码时的码构造。
终端向基站发送第二功率指示信息,所述第二功率指示信息是显式功率指示信息Iad。用于指示第二噪声方差。所述Iad用M1=5个比特共32个等级表示。5个比特的取值为0~31。每一个取值对应一个噪声方差数值a和一个噪声方差区间A。所述Iad取值和a/A的对应关系的一个例子如上述表2所示。
终端进行信道估计获得实际链路的第二噪声方差,根据获取的噪声方差得到对应的区间A,并根据表2得到Iad。
基站根据Iad查找表2即可得到对应的A和第二噪声方差a。
基站通过终端发送的第二功率指示信息获取噪声方差,有助于更好地选择极化码信息比特对应的好信道,提升码的性能。事实上,基站也可以使用终端发送的第二功率指示信息作为第一功率指示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功率指示信息还可以指示以下之一:信号功率值、信号功率偏移值(power offset)、噪声功率值、噪声功率偏移值、等效SINR。对应地,表2中的噪声方差指示信息Iad的每一个取值对应一个功率值/功率偏移值/SINR,以及一个功率/功率偏移值/SINR区间。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功率值或者偏移值,SINR都可用于极化码编译码时获得信息比特或者冻结比特的位置信息。
优选实施例4
本优选实施例与优选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基站获得的第二功率指示信息是隐式功率指示信息,指示第二噪声方差,且是信道质量指示CQI。CQI与第二噪声方差a的对应关系表的一个例子如表3所示。基站根据CQI查找表3即可得到对应的a。
表3
Figure BDA0001024538760000211
本实施例中,所述CQI还可以指示以下之一:信号功率值、信号功率偏移值(poweroffset)、噪声功率值、噪声功率偏移值、等效SINR。对应地,表3中的噪声方差指示信息CQI的每一个取值对应一个功率值/功率偏移值/SINR,以及一个功率/功率偏移值/SINR区间。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功率值或者偏移值,SINR都可用于极化码编译码时获得信息比特或者冻结比特的位置信息。
优选实施例5
本优选实施例与优选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终端根据NPRB和调制阶数确定极化码编码器编码输出的比特序列长度N时,如果N0≥(N1+N2)/2,则N=N1,否则N=N2。相对于N1和N2的几何平均数,采用N1和N2的算术平均数作为判别条件,可以使N更倾向于选择为N2,从而有利于降低编译码复杂度。
优选实施例6
本优选实施例与优选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N0的确定。本优选实施例中极化码编码后比特采用M-QAM调制方式进行调制处理,此处M为偶数。且总共有M/2个极化码编码器,每个编码器的输出对应M-QAM星座点M个比特中的两个。因此N0满足N0=NPRB*REperRB*M/(M/2)=2*NPRB*REperRB。其中,REperRB为一个物理资源块PRB的资源单元RE(ResourceElement)数目。
优选实施例7
本优选实施例中,终端采用极化码进行编码处理,并把数据发送给基站。
本优选实施例中,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DCI。从DCI中读取编码调制方案索引IMCS以及资源分配信息。根据IMCS查找MCS表获取调制阶数M以及传输块大小索引ITBS。
本优选实施例中,终端根据基站发送的DCI信令得到第一功率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功率指示信息即是IMCS,为隐式功率指示信息,指示第一噪声方差。终端根据IMCS查找MCS表还可以获得等效噪声方差a。所述MCS表格的一个例子见表1。表1中,每个IMCS等级对应一个编码调制方案组合,该编码调制方案组合对应一个等效信噪比SNR区间,也对应一个等效噪声方差区间A。在该等效噪声方差区间A内,该编码调制方案具有使BLER不大于0.1的最大频谱效率。表1中,每个IMCS对应一个噪声方差a。该噪声方差a用于极化码编码时的码构造。
本优选实施中,终端根据资源分配信息获得基站分配的物理资源块大小NPRB。终端根据NPRB和调制阶数确定极化码编码器编码输出的比特序列长度N。
具体地,令N0为时频资源上承载的比特数目,且N0=NPRB*REperRB*M。其中,REperRB为一个物理资源块PRB的资源单元RE(Resource Element)数目。N取为2的幂次且N的可能取值为{N1,N2}。N1为大于N0的最小2的幂次N1,N2为小于N0的最大2的幂次。如果N0≥sqrt(N1*N2),则N=N1,否则N=N2。其中,sqrt表示取根号。如果N=N1,那么极化码编码器输出将进行打孔,即舍弃部分比特不发送;如果N=N2,那么极化码编码器输出的比特将进行重复发送。从而得到与时频资源匹配的比特序列。为N的取值提供两种可能,并根据条件选择其中之一的好处在于提高极化码误块率性能和降低编译码复杂度。比如,当N0和接近N1时,采用打孔的方式对码长N1进行打孔性能更优;当N0和接近N2时,选择N2作为码长并重复发送,复杂度更低,性能也不会有大的下降。
本优选实施例中,N0≥sqrt(N1*N2),所以N=N1。本实施中,终端还根据ITBS和NPRB查找传输块大小表得到传输块大小TBS。
进一步地,终端根据调制阶数M和噪声方差a,以及码长N确定信息比特位置信息。具体地,终端根据极化码构造方法获得长度为TBS的信息比特位置,这些位置对应TBS个好的极化信道。好信道的获取可以采用高斯近似法。等价地,终端也可以根据调制阶数M和噪声方差a,以及码长N确定极化码生成矩阵。
进一步地,终端根据N,信息比特位置信息(或者生成矩阵),噪声方差a和调制阶数M进行极化码的编码。
本优选实施中,通过IMCS指示噪声方差,可以保证极化码编码正确进行。也不增加新的信令开销。
优选实施例8
本优选实施例与优选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获取极化码编码器编码输出的比特序列长度N的方法不同。
终端根据资源分配信息获得基站分配的物理资源块大小NPRB。终端根据NPRB和调制阶数确定极化码编码器编码输出的比特序列长度N。具体地,终端根据NPRB和调制阶数M,查阅NPRB/M到N的映射表格得到N。所述映射表格的一个例子如表4所示。当然,表4可能只是所述表格的一个部分。
表4
Figure BDA0001024538760000241
表4中,M=1/2/3/4分别对应QPSK/16QAM/64QAM/256QAM调制方式。
优选实施例9
本优选实施例与优选实施例8的不同之处在于映射表格的不同。终端根据资源分配信息获得基站分配的物理资源块大小NPRB。终端根据NPRB和调制阶数确定极化码编码器编码输出的比特序列长度N。具体地,终端根据NPRB和IMCS,查阅NPRB/IMCS到N的映射表格得到N。所述映射表格的一个例子如表5所示。当然,表5可能只是所述表格的一个部分。
表5
Figure BDA0001024538760000242
本优选实施例中,IMCS隐含了调制阶数M。IMCS的一个区间与一个M相对应。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表5的IMCS也可以被ITBS所替代,ITBS也隐含了M。
优选实施例10
本优选实施例与优选实施例8的不同之处在于映射表格的不同。终端根据资源分配信息获得资源数目即基站分配的物理资源块大小NPRB。终端根据NPRB和调制阶数确定极化码编码器编码输出的比特序列长度N。
具体地,终端根据NPRB和M得到两者乘积M*NPRB,再查阅NPRB*M到N的映射表格得到N。所述映射关系表格的一个例子如表6所示。这里,表6只列出有限的等级。
表6
M*NPRB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N 256 512 1024 1024 2048 2048 2048 2048 4096 4096
表6中,M=1/2/3/4分别对应QPSK/16QAM/64QAM/256QAM调制方式。
优选实施例11
本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终端根据基站发送的DCI信令得到第一功率指示信息,所述第一功率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等效信干噪比SINR。所述第一功率指示信息即是IMCS,为隐式第一功率指示信息。终端根据IMCS查找MCS表可以获得等效信干噪比。所述MCS表格的一个例子参照表7。类似于表1,表7中,每个IMCS对应一个等效SINR。该SINR用于极化码编译码时获得信息比特或者冻结比特的位置信息。
表7
Figure BDA0001024538760000261
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功率指示信息还可以指示以下之一:信号功率值、信号功率偏移值(power offset)、噪声功率值、噪声功率偏移值。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功率值或者偏移值都可用于极化码编译码时获得信息比特或者冻结比特的位置信息。
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编码或者译码处理方案,通过信令确定极化码编译码所需的信道条件参数,还灵活确定极化码编码输出比特序列长度,兼顾码的性能和编译码复杂度,以较小的信令开销为代价,甚至在不增加信令开销的情况下实现极化码的编译码。有利于提升频谱效率,提升系统吞吐量,满足新一代无线通信需求。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极化码处理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极化码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一,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42,用于从第一节点发送的信令中获取参数信息,其中,参数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功率指示信息、第一节点分配的资源数目、调制阶数;
确定模块44,与上述获取模块42连接,用于根据参数信息和/或本地存储的第二功率指示信息确定编码参数,其中,编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于进行极化码编码或者极化码解码的比特位置信息、生成矩阵、编码码长。
通过上述装置,由于上述确定模块44可以根据获取模块42从第一节点发送的信令获取的参数信息和/或本地存储的第二功率指示信息来确定编码参数,其中,该编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于进行极化码编码或者极化码解码的比特位置信息、生成矩阵、编码码长,进而可以实现极化码的解码或者编码,因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解决极化码编码或译码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参数信息的表现形式有多种,比如上述参数信息可以包括第一功率指示信息和上述资源数目,也可以包括第一功率指示信息、资源数目和调制阶数,但并不限于此,比如上述参数信息可以包括第一功率指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比特位置信息可以是信息比特位置信息,也可以是冻结比特位置信息。进入极化码编码器的长度为N的比特序列包括长度为K的信息比特和N-K个已知比特,这N-K个已知比特也称为冻结比特。极化码编码器的输出则是长度为N的编码比特序列。对于指定的极化码生成矩阵,需要适当安排信息比特或者冻结比特的位置顺序,也就是为信息比特选择好的信道,才能获得比较好的码的性能。关于极化码编译码原理,可以参考论文:Erdal Arikan,Channel Polarization:A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Capacity-Achieving Codes for Symmetric Binary-Input Memoryless Channels,IEEE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Vol.55,No.7,July 2009。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功率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之一功率信息:信号功率值、信号功率偏移值(power offset)、噪声功率值、噪声功率偏移值、信干噪比SINR、噪声方差。上述功率偏移值指上述功率相对于指定参考信号功率的偏移值。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信号功率值、信号功率偏移值,噪声功率值、噪声功率偏移值,SINR、噪声方差在效果上是等价的,都用于获得信道状态,获取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的关系,用于极化码编译码时确定信息比特或者冻结比特的位置顺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功率指示信息也可以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之一功率信息:信号功率值、信号功率偏移值(power offset)、噪声功率值、噪声功率偏移值、信干噪比SINR、噪声方差。对于该功率信息的解释,参考对第一功率指示信息的解释,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确定模块44,还用于执行以下至少之一:根据所述资源数目和所述调制阶数确定编码码长;根据所述第一功率指示信息、所述编码码长和所述调制阶数确定所述比特位置信息和/或生成矩阵;根据所述第二功率指示信息、所述编码码长和所述调制阶数确定所述比特位置信息和/或所述生成矩阵。。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参数信息中包括:第一功率指示信息和资源数目的情况下,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获取模块,与上述确定模块44连接,用于在所述参数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功率指示信息和所述资源数目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功率指示信息获取所述调制阶数。
可选地,编码码长为编码器编码输出的比特序列长度。
上述编码码长可以具有以下至少之一特征:在满足指定条件时编码码长取N1,否则编码码长取N2;其中,N1取值为大于预定阈值N0的最小的2的幂次方,N2取值为小于N0的最大的2的幂次方,N0由分配的资源数目和调制阶数确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指定条件可以为:N0>f(N1,N2);其中,f(N1,N2)为N1和/或N2的函数。比如,上述f(N1,N2)包括以下至少之一:f(N1,N2)=sqrt(N1*N2),其中,sqrt表示取根号;f(N1,N2)=(N1+N2)/2,但并不限于此。
需要说明的是,相对于N1和N2的几何平均数f(N1,N2)=sqrt(N1*N2),采用N1和N2的算数平均数f(N1,N2)=(N1+N2)/2作为上述指定条件,可以使得N更倾向于选择为N2,进而有利于降低编译码复杂度。至于采用哪种指定条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预先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编码码长取N1时,极化码编码器的输出将进行打孔,即将极化码编码器输出的部分比特进行舍弃,而不发送;如果上述编码码长取N2,则极化码编码器输出的比特将进行重复发送,进而可以得到与时频资源匹配的比特序列。通过根据指定条件确定编码码长的取值,可以提高极化码误块率和降低编码或者译码的复杂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功率指示信息可以包括:调制编码方案MCS索引。通过MCS索引指示功率信息可以保证极化码正确进行,也不增加新的信令开销。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发送模块,与上述获取模块42连接,用于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二功率指示信息;其中,第二功率指示信息与第二功率信息对应。
可选地,第二功率指示信息包括:信道质量指示CQI。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功率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信道质量指示CQI。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功率指示信息和/或第二功率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显式功率指示信息,隐式功率指示信息;其中,显式功率指示信息具有以下至少之一特征:显式功率指示信息用M1个比特表示,M1个比特所表示的一个取值对应一个第一功率信息和/或第二功率信息;显式功率指示信息用M1个比特表示,M1个比特所表示的一个取值对应一个第一功率信息和/或第二功率信息和一个功率信息区间;M1为正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隐式功率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MCS索引,CQI索引;其中,MCS索引或CQI索引的一个取值对应一个第一功率信息/或第二功率信息。即通过第一功率指示信息和/第二功率指示信息对应一个第一功率信息和/或第二功率信息,进而可以通过第一功率指示信息和/第二功率指示信息来获取第一功率信息和/或第二功率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功率信息和/或第二功率信息具有以下至少之一特征:当功率信息区间属于区间(a1,+∞)时,第一功率信息和/或第二功率信息取值为第一指定值;当功率信息区间属于区间(0,a2)或者(-∞,a2)时,第一功率信息和/或第二功率信息取值为第二指定值;其中,a1,a2为实数,且a1≥a2。通过设定在功率信息区间属于区间(a1,+∞)或区间(0,a2)或者(-∞,a2)时功率信息的取值,进而扩展了极化码使用的SINR区间,从而在更大的SNR范围内也能采用极化码来编码或者解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极化码处理装置,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极化码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二,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52,用于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第二功率指示信息;其中,第二功率指示信息与第二功率信息对应。
发送模块54,与上述接收模块52连接,用于向第二节点发送信令,其中,信令中携带用于确定编码参数的参数信息,参数信息中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功率指示信息、第一节点分配的资源数目、调制阶数;编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于进行极化码编码或者极化码解码的比特位置信息、生成矩阵、编码码长。
通过上述装置,由于发送模块54可以向第二节点发送携带确定编码参数的参数信息,其中,该编码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于进行极化码编码或者极化码解码的比特位置信息、生成矩阵、编码码长,进而可以实现极化码的解码或者编码,因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解决极化码编码或译码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装置中可以只包括发送模块54,也可以包括发送模块54和接收模块52,但并不限于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比特位置信息可以是信息比特位置信息,也可以是冻结比特位置信息。进入极化码编码器的长度为N的比特序列包括长度为K的信息比特和N-K个已知比特,这N-K个已知比特也称为冻结比特。极化码编码器的输出则是长度为N的编码比特序列。对于指定的极化码生成矩阵,需要适当安排信息比特或者冻结比特的位置顺序,也就是为信息比特选择好的信道,才能获得比较好的码的性能。关于极化码编译码原理,可以参考论文:Erdal Arikan,Channel Polarization:A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Capacity-Achieving Codes for Symmetric Binary-Input Memoryless Channels,IEEE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Vol.55,No.7,July 2009。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功率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调制编码方案MCS索引。上述第二功率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信道质量指示CQI。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功率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之一功率信息:信号功率值、信号功率偏移值(power offset)、噪声功率值、噪声功率偏移值、信干噪比SINR、噪声方差。上述功率偏移值指上述功率相对于指定参考信号功率的偏移值。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信号功率值、信号功率偏移值,噪声功率值、噪声功率偏移值,SINR、噪声方差在效果上是等价的,都用于获得信道状态,获取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的关系,用于极化码编译码时确定信息比特或者冻结比特的位置顺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功率指示信息也可以用于指示以下至少之一功率信息:信号功率值、信号功率偏移值(power offset)、噪声功率值、噪声功率偏移值、信干噪比SINR、噪声方差。对于该功率信息的解释,参考对第一功率指示信息的解释,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功率指示信息和/或第二功率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显式功率指示信息,隐式功率指示信息;其中,显式功率指示信息具有以下至少之一特征:显式功率指示信息用M1个比特表示,M1个比特所表示的一个取值对应一个第一功率信息和/或第二功率信息;显式功率指示信息用M1个比特表示,M1个比特所表示的一个取值对应一个第一功率信息和/或第二功率信息和一个功率信息区间;M1为正整数;隐式功率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MCS索引,CQI索引;其中,MCS索引或CQI索引的一个取值对应一个第一功率信息/或第二功率信息。
上述第一功率信息和/或第二功率信息具有以下至少之一特征:当功率信息区间属于区间(a1,+∞)时,第一功率信息和/或第二功率信息取值为第一指定值;当功率信息区间属于区间(0,a2)或者(-∞,a2)时,第一功率信息和/或第二功率信息取值为第二指定值;其中,a1,a2为实数,且a1≥a2。通过设定在功率信息区间属于区间(a1,+∞)或区间(0,a2)或者(-∞,a2)时功率信息的取值,进而扩展了极化码使用的SINR区间,从而在更大的SNR范围内也能采用极化码来编码或者解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实施例3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点,包括:上述图4所示的极化码处理装置。对于图4所述的极化码处理装置的解释可以参考实施例2的解释,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节点,包括:上述图5所示的极化码处理装置。对于图5所述的极化码处理装置的解释可以参考实施例2的解释,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实施例1中的方法的步骤的程序代码。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4)

1.一种极化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第一节点发送的信令中获取参数信息,其中,所述参数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节点分配的资源数目和调制阶数;
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用于进行极化码编码或者极化码解码的编码码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码长为极化码编码器编码输出的比特序列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码长具有以下特征:
在满足指定条件时编码码长取N1,否则所述编码码长取N2;其中,N1取值为大于预设阈值N0的最小的2的幂次方,N2取值为小于所述预设阈值N0的最大的2的幂次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阈值N0由所述资源数目和所述调制阶数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条件为:所述预设阈值N0>f(N1,N2);其中,f(N1,N2)为N1或N2的函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N1,N2)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f(N1,N2)=sqrt(N1*N2),其中,sqrt表示取根号;
f(N1,N2)=(N1+N2)/2。
7.一种极化码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第二节点发送信令,其中,所述信令中携带用于确定编码码长的参数信息,所述编码码长用于进行极化码编码或者极化码解码;所述参数信息中包括第一节点分配的资源数目和调制阶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码长为极化码编码器编码输出的比特序列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码长具有以下特征:
在满足指定条件时编码码长取N1,否则所述编码码长取N2;其中,N1取值为大于预设阈值N0的最小的2的幂次方,N2取值为小于所述预设阈值N0的最大的2的幂次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阈值N0由所述资源数目和所述调制阶数确定。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条件为:所述预设阈值N0>f(N1,N2);其中,f(N1,N2)为N1或N2的函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N1,N2)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f(N1,N2)=sqrt(N1*N2),其中,sqrt表示取根号;
f(N1,N2)=(N1+N2)/2。
13.一种极化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从第一节点发送的信令中获取参数信息,其中,所述参数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节点分配的资源数目和调制阶数;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参数信息确定编码码长,所述编码码长用于进行极化码编码或者极化码解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极化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码长为极化码编码器编码输出的比特序列长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极化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码长具有以下特征:
在满足指定条件时编码码长取N1,否则所述编码码长取N2;其中,N1取值为大于预设阈值N0的最小的2的幂次方,N2取值为小于所述预设阈值N0的最大的2的幂次方。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极化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阈值N0由所述资源数目和所述调制阶数确定。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极化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条件为:所述预设阈值N0>f(N1,N2);其中,f(N1,N2)为N1或N2的函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极化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f(N1,N2)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f(N1,N2)=sqrt(N1*N2),其中,sqrt表示取根号;
f(N1,N2)=(N1+N2)/2。
19.一种极化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节点发送信令,其中,所述信令中携带用于确定编码码长的参数信息,所述编码码长用于进行极化码编码或者极化码解码;所述参数信息中包括第一节点分配的资源数目和调制阶数。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极化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码长为极化码编码器编码输出的比特序列长度。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极化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码长具有以下特征:
在满足指定条件时编码码长取N1,否则所述编码码长取N2;其中,N1取值为大于预设阈值N0的最小的2的幂次方,N2取值为小于所述预设阈值N0的最大的2的幂次方。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极化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阈值N0由所述资源数目和所述调制阶数确定。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极化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条件为:所述预设阈值N0>f(N1,N2);其中,f(N1,N2)为N1或N2的函数。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极化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f(N1,N2)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f(N1,N2)=sqrt(N1*N2),其中,sqrt表示取根号;
f(N1,N2)=(N1+N2)/2。
CN201610451966.6A 2016-05-13 2016-06-21 极化码处理方法及装置、节点 Active CN1073705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6262.7A CN113890686B (zh) 2016-05-13 2016-06-21 极化码处理方法及装置、节点
PCT/CN2017/084220 WO2017194012A1 (zh) 2016-05-13 2017-05-12 极化码处理方法及装置、节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193471 2016-05-13
CN201610319347 2016-05-13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76262.7A Division CN113890686B (zh) 2016-05-13 2016-06-21 极化码处理方法及装置、节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70564A CN107370564A (zh) 2017-11-21
CN107370564B true CN107370564B (zh) 2021-11-02

Family

ID=60304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51966.6A Active CN107370564B (zh) 2016-05-13 2016-06-21 极化码处理方法及装置、节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705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36705A1 (en) * 2018-01-12 2019-07-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aware construction of polar codes
CN109067406A (zh) * 2018-08-06 2018-12-21 西安宝珑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极化码的参数捷变编码方法及系统
CN110890949B (zh) * 2018-09-07 2021-06-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配置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5322A (zh) * 2005-01-13 2006-07-1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多天线通信系统中的自适应传输和检测方法和设备
CN1805305A (zh) * 2005-01-13 2006-07-1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采用天线选择执行自适应空时发送分集的方法和设备
CN1909402A (zh) * 2005-08-05 2007-02-0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在空间相关mimo系统中使用的自适应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1621490A (zh) * 2009-08-13 2010-01-06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用于ofdm系统的联合编码调制分集的方法
CN103023618A (zh) * 2013-01-11 2013-04-03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任意码长的极化编码方法
CN103516476A (zh) * 2012-06-29 2014-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编码方法和设备
CN104219019A (zh) * 2013-05-31 2014-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编码方法及编码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76927B2 (en) * 2011-11-08 2015-11-03 The Royal Institu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Learning/Mcgill University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coding polar code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5322A (zh) * 2005-01-13 2006-07-1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多天线通信系统中的自适应传输和检测方法和设备
CN1805305A (zh) * 2005-01-13 2006-07-1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采用天线选择执行自适应空时发送分集的方法和设备
CN1909402A (zh) * 2005-08-05 2007-02-0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在空间相关mimo系统中使用的自适应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1621490A (zh) * 2009-08-13 2010-01-06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用于ofdm系统的联合编码调制分集的方法
CN103516476A (zh) * 2012-06-29 2014-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编码方法和设备
CN103023618A (zh) * 2013-01-11 2013-04-03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任意码长的极化编码方法
CN104219019A (zh) * 2013-05-31 2014-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编码方法及编码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iscussion on channel coding for new radio interface;ZTE;《3GPP TSG RAN WG1 #84bis Busan, Korea 11th - 15th April 2016 R1-162230》;20160415;第1-1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70564A (zh) 2017-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52600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coding modulation parameter
JP6830100B2 (ja) Cqi情報受信方法、送信方法、受信装置、及び送信装置
JP6678758B2 (ja) データ共有チャネルの伝送パラメーターの決定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US1088715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a multiuser downlink cellular system
CN111448839B (zh) 用户设备、基站和无线通信方法
EP3142278B1 (en) Modul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order coding,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US10348450B2 (en) 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CN106411465B (zh) 传输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RU2559898C2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передачи восходящей управляющей информации, и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количества кодированных символов
KR20230155018A (ko) 저비용 단말을 위한 링크 적응용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18531545A6 (ja) Cqi情報受信方法、送信方法、受信装置、及び送信装置
CN105144817A (zh) 用于解调参考信号选择的系统和方法
CN113242108B (zh) 数据通信处理方法及装置
AU2017352158A1 (en) Encoding and decod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10166168B (zh) 确定传输块大小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7979439B (zh) 一种支持信道编码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设备
US11444721B2 (en) Data segment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CN107370564B (zh) 极化码处理方法及装置、节点
KR101402906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력 제어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13890686B (zh) 极化码处理方法及装置、节点
KR102404192B1 (ko) 통신 방법, mcs 수신 방법, mcs 통지 방법, 그리고 기기
CN102299770B (zh) Lte上行控制信息的统一编码方法及系统
US10644924B2 (en) Facilitating a two-stage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078839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16830503A (zh) 用于有效率地使用下行链路传输资源的方法、无线设备和网络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