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66976B - 天花机 - Google Patents

天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66976B
CN107366976B CN201710778326.0A CN201710778326A CN107366976B CN 107366976 B CN107366976 B CN 107366976B CN 201710778326 A CN201710778326 A CN 201710778326A CN 107366976 B CN107366976 B CN 1073669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guide
plate
air outlet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7832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66976A (zh
Inventor
唐清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7832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669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66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669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669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669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天花机,其包括:壳体,包括面板组件,面板组件上开设有进风口以及环绕进风口设置的出风口;导风环,安装于面板组件的上表面,导风环包括多个导风板和多个导风副板,每一导风板的两端分别与一导风副板滑动连接,并且导风板还与面板组件滑动连接,以使导风板沿出风口的径向滑动;以及多个驱动装置,每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一导风板沿着出风口的径向滑动的同时,还驱动两导风副板沿着导风板的延伸方向滑动,以使得导风环沿着出风口的径向伸缩而改变出风口的开度。如此设置,便于天花机的出风量的调节。

Description

天花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花机。
背景技术
现有天花机在其出风口安装有导风板,以通过导风板摆动来改变出风气流的出风角度。然而,这种常规的导风板摆动安装方式,出风气流仍然自导风板的两侧吹出,故其只能改变出风偏转角度,实质不能调节出风口的大小,从而不能调节出风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天花机,旨在方便调整天花机的出风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天花机,其包括:
壳体,包括面板组件,所述面板组件上开设有进风口以及环绕所述进风口设置的出风口;
导风环,安装于所述面板组件的上表面,所述导风环包括多个导风板和多个导风副板,每一所述导风板的两端分别与一所述导风副板滑动连接,并且所述导风板还与所述面板组件滑动连接,以使所述导风板沿所述出风口的径向滑动;以及,
多个驱动装置,每一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一所述导风板沿着所述出风口的径向滑动的同时,还驱动两所述导风副板沿着所述导风板的延伸方向滑动,以使得所述导风环沿着所述出风口的径向伸缩而改变所述出风口的开度。优选地,所述面板组件面对所述导风环的表面设有沿所述出风口径向延伸,并沿所述出风口的周向排布的多个第一导向件;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的转轮,并且所述转轮还与所述第一导向件传动连接,在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转轮转动时,所述转轮沿着所述第一导向件运动,以带动所述导风板沿所述出风口的径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面板组件的上表面设置有沿所述出风口的径向延伸的多个第一滑槽,每一所述第一滑槽形成一所述第一导向件;
所述转轮安装于所述第一滑槽中并与所述第一滑槽沿其长度方向上的槽壁抵接,在所述电机带动所述转轮转动时,所述转轮沿着所述第一滑槽的长度方向相对所述第一滑槽滚动,以带动所述导风板沿着所述出风口的径向滑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滑槽沿其长度方向上的槽壁设有齿条;所述转轮为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
优选地,所述转轮远离所述导风副板的一端设置有滚珠,在所述转轮沿所述第一滑槽滚动时,所述滚珠与所述第一滑槽的槽底滚动接触。
优选地,每一所述导风副板均设有沿其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向件;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机、套设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的主动轮、分设于所述导风板两端的两从动轮以及两传动带,并且每一所述传动带将所述主动轮与一所述从动轮传动连接;
在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时,两所述传动带带动对应的所述从动轮转动,以使得两所述从动轮沿着对应的第二导向件运动,并带动对应的导风板运动。
优选地,每一所述导风副板设有沿所述导风副板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形成所述第二导向件,并且每一所述第二滑槽具有邻近所述导风环内侧的内侧壁、以及邻近所述导风环外侧的外侧壁;
所述导风板上的两从动轮分别安装于对应的第二滑槽中,并且两所述从动轮中的一所述从动轮与对应的第一滑槽的内侧壁抵接,另一所述从动轮与对应的第二滑槽的外侧壁抵接。
优选地,位于所述导风板一端的导风副板上的第一滑槽的内侧壁设有齿条,位于所述导风板另一端的导风副板上的第一滑槽的外侧壁设有齿条;
所述导风板上的两所述从动轮均为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
优选地,所述第二导向件设置于所述导风副板邻近所述导风板的一端,并且所述第二导向件沿着其邻近所述导风板端部的切线方向延伸设置。
优选地,每一所述导风副板套设于一所述导风板的一端。
优选地,任意两所述导风板对应的圆心角大小相当;和/或,任意两所述导风副板对应的圆心角大小相当。
优选地,所述导风环的上表面从所述导风环的内侧至所述导风环的外侧向下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面板组件包括面板、以及自所述面板向上延伸的环形套板;
所述壳体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位于所述面板上方并呈环形设置的压板、以及自所述压板内侧向下向延伸并与所述环形套板套接的环形对接板;
所述导风环安装于所述环形套板或所述环形对接板外侧,并限位于所述面板和所述压板之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天花机的面板组件上设置呈环状设置的出风口,并将导风环安装于所述面板组件的上表面,所述导风环包括呈弧形设置的多个导风板和多个导风副板,每一所述导风板的两端分别与一所述导风副板滑动连接,这样就使得由一所述导风板和两所述导风副板形成的组合件的长度是可以调整的,并且所述导风板还与所述面板组件滑动连接,以使所述导风板沿所述出风口的径向滑动,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导风板沿着所述出风口的径向运动的同时,还驱动位于所述导风板两端的导风副板沿着所述导风板的延伸方向移动,这样就使得所述导风环整体能够沿着所述出风口的径向伸缩,从而能够改变所述导风环遮挡所述出风口的面积,也即能够改变所述出风口的出风面积,进而使得所述出风口的开度可调整设置,由于所述出风口的开度能够调整,这就使得所述出风口出风量可以通过调整所述出风口的开度来实现,进而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天花机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导风环、面板组件以及安装支架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面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部分导风环的正视图;
图6为图5中沿A-A的剖视图;
图7为图1中部分导风环的俯视图;
图8为图7中沿B-B的剖视图;
图9为图2中导风板和导风副板的分解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天花机 131 压板
10 壳体 132 环形对接板
11 面板组件 115 第一导向件
111 进风口 31 电机
112 出风口 32 转轮
20 导风环 33 滚珠
21 导风板 221 第二导向件
22 导风副板 34 主动轮
30 驱动装置 35 从动轮
12 壳身 36 传动带
40 风机 211 上导风板
50 换热器 212 滑动板
113 面板 222 上导风副板
114 环形套接板 223 下盖板
13 安装支架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天花机100,所述天花机100可以是吊顶机或者嵌入式空调机,所述天花机100包括:
壳体10,包括面板组件11,所述面板组件11上开设有进风口111以及环绕所述进风口111设置的出风口112;
导风环20,安装于所述面板组件11的上表面,所述导风环20包括多个导风板21和多个导风副板22,每一所述导风板21的两端分别与一所述导风副板22滑动连接,并且所述导风板21还与所述面板组件11滑动连接,以使所述导风板21沿所述出风口112的径向滑动;以及,
多个驱动装置30,每一所述驱动装置30用于驱动一所述导风板21沿着所述出风口112的径向滑动的同时,还驱动两所述导风副板22沿着所述导风板21的延伸方向滑动,以使得所述导风环20沿着所述出风口112的径向伸缩而改变所述出风口112的开度。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的形状有很多中,例如所述壳体10呈圆柱状、方柱状等等,在此对所述壳体10的形状不做具体的限定;为了更好的将所述天花机100安装至墙体内,所述圆筒状设置。
其中,所述壳体10包括呈筒状设置的壳身12,并且所述壳身12的下端敞口设置,所述壳身12在其内侧形成供所述天花机100的风机40、换热器50以及其他部件的容置腔,所述换热器50呈环形设置,其将所述容置腔分隔形成位于所述换热器50内侧的进风通道、以及位于所述换热器50外侧的出风通道;所述壳体10还包括面板组件11,所述面板组件11用于盖合所述壳身12下端的敞口,并且所述面板组件11设置有与所述进风通道连通的进风口111、以及并与所述出风通道连通的出风口112;所述进风口111开设于所述面板组件11的中心区域,所述进风口111的形状有很多种,例如圆形、方形、多边形等等,优选地,所述进风口111呈环形设置,这样就便于所述进风口111进风,避免了所述进风口111因存在边角而导致所述进风口111处形成紊流的问题出现;所述出风口112环绕所述进风口111而呈环形设置,所述出风口112的形状也有很多种,例如圆形、方形、多边形等等,优选地,所述出风口112的形状为圆形,将所述出风口112设置于所述进风口111的外侧,这样容易形成较大的出风区域,进而增大了天花机100的出风范围。
所述导风环20安装于所述壳体10内,并位于所述面板组件11的上表面,也就是说,所述导风环20位于所述面板组件11的出风口112的进风侧;所述导风环20可以安装于所述出风口112的内周侧或者所述出风口112的外周侧,优选地,所述导风环20安装于所述出风口112的内周侧,这样有利于缩小所述天花机100的体积。并且所述导风环20沿着所述出风口112的径向可伸缩设置,这就使得所述导风环20可以通过调整其大小来改变其与出风口112的相对位置,以改变所述导风环20遮盖所述出风口112的面积,进而改变所述出风口112的出风面积。
具体的,所述导风环20包括呈多个导风板21和多个导风副板22,每一所述导风板21的两端分别与一所述导风副板22滑动连接,也就是说,所述导风环20是通过多个由导风板21和两所述导风副板22形成的组合件拼接成,并且两所述导风副板22还能够相对所述导风板21滑动,这就使得由所述导风板21和两所述导风副板22形成的组合件的长度是可以调整的。并且所述导风板21还与所述面板组件11滑动连接,以使所述导风板21沿着所述出风口112的径向滑动,这样就使得由所述导风板21和两所述导风副板22形成的组合件能够沿着所述出风口112的径向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所述导风板21中任意两所述导风板21所对应的圆心角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同样的,多个所述导风副板22中任意两所述导风副板22所对应的圆心角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任意两所述导风板21的所对应的圆心角相等,并且任意两所述导风副板22所对应的圆心角也相等。如此设置,不仅便于所述导风板21和所述导风副板22的生产制造。
多个所述驱动装置30均安装于所述壳体10内,每一所述驱动装置30用于驱动一所述导风板21沿着所述出风口112的径向滑动的同时,还驱动两所述导风副板22沿着所述导风板21的延伸方向滑动。如此设置,使得由一所述导风板21和两所述导风副板22形成的组合件沿着所述出风口112的径向运动时,所述导风板21和两所述导风副板22形成的组合件的长度是可以改变的,而所述导风环20是由多个组合件形成的,这就使得所述导风环20能够沿着所述出风口112的径向伸缩,进而使得所述导风环20可以沿着所述出风口112的径向伸缩而改变所述出风口112的开度。
需要说明的是,由所述导风板21和两所述导风副板22形成的组合件可以单独沿着所述出口的径向运动,也就是说,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对应位置的由所述导风板21和两所述导风副板22形成的组合件运动,这样就有利于提高导风环20的导风效果,进而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体验。
另外,在所述导风板21沿着所述出风口112的径向移动时,相邻两所述导风副板22始终是接触的,这就使得由多个所述导风板21和多个所述导风副板22拼接的导风环20是一个完整的环形,这样就确保了所述导风环20不存在无法导风的区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天花机100的面板组件11上设置呈环状设置的出风口112,并将导风环20安装于所述面板组件11的上表面,所述导风环20包括呈弧形设置的多个导风板21和多个导风副板22,每一所述导风板21的两端分别与一所述导风副板22滑动连接,这样就使得由一所述导风板21和两所述导风副板22形成的组合件的长度是可以调整的,并且所述导风板21还与所述面板组件11滑动连接,以使所述导风板21沿所述出风口112的径向滑动,通过驱动装置30驱动所述导风板21沿着所述出风口112的径向运动的同时,还驱动位于所述导风板21两端的导风副板22沿着所述导风板21的延伸方向移动,这样就使得所述导风环20整体能够沿着所述出风口112的径向伸缩,从而能够改变所述导风环20遮挡所述出风口112的面积,也即能够改变所述出风口112的出风面积,进而使得所述出风口112的开度可调整设置,由于所述出风口112的开度能够调整,这就使得所述出风口112出风量均能够通过调整所述出风口112的开度来实现,进而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体验。
为了增大所述出风口112的送风范围,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所述导风环20的上表面由所述导风环20的内侧向所述导风环20的外侧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导风环20的上表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向上凸出的曲面等等,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导风环20的上表面与所述出风通道内的空气直接接触,并且所述导风环20的上表面能够改变与其接触的空气的流向,这也就使得所述导风环20的上表面具有导风效果,而将所述导风环20的上表面设置成向下倾斜设置,这就使得所述导风环20沿着所述出风口112的径向伸缩并遮挡部分所述出风口112时,所述出风通道内的部分空气在通过所述出风口112之前会与所述导风环20的上表面接触,并且与所述导风环20的上表面接触的空气受所述导风环20的上表面的导引作用而沿着所述导风环20的上表面的延伸方向流动,相较于将所述导风环20的上表面设置成沿水平方向沿设置,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导风环20的上表面设置为向下倾斜设置,不仅能够增大所述出风口112的送风范围,同时还能够避免所述导风环20遮挡部分所述出风口112时,所述导风板21和所述出气风道的连接处形成旋流,进而影响所述天花机100的出风效果的问题出现。
需要说明的是,天花机100的出风口112的开度大小与其出风范围密切相关,当所述导风环20未遮挡所述出风口112时,从所述出风口112吹出的风集中向下输送,此时所述天花机100吹出的风量大;当所述导风环20自所述出风口112的内侧向所述出风口112的外侧运动时,所述出风口112的出风面积逐渐减小,但是从所述出风口112吹出的空气由于受所述导风环20的上表面的导引作用而逐渐向所述出风口112的外侧偏移,这样就使得所述天花机100的出风口112的出风角度变大,进而增大了所述出风口112的送风范围。
为了方便导风环20的安装,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所述面板组件11包括面板113、以及自所述面板113向上延伸的环形套接板114,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环形套接板114凸设于所述面板组件11位于所述进风口111和所述出风口112之间的位置。所述壳体10还包括位于所述面板113上方的安装支架13,所述安装支架13包括呈环形设置的压板131、以及自所述压板131的内侧缘向下延伸的环形对接板132。
在安装所述导风环20时,先将所述导风环20套设于所述面板组件11的环形套板上,再将所述安装支架13的环形对接板132与所述环形套板对接,此时所述面板组件11的面板113与所述安装支架13的压板131沿上下向呈间隔设置,这就使得位于所述环形对接板132或所述环形套板外侧的导风环20被限位。由于所述环形对接板132和所述环形套接板114采用套接的方式连接,套接具有拆装方便、快捷的优点,这样就方便了所述导风环20的拆装,进而有利于提高所述导风环20的安装效率的同时,还有利于所述导风环20的维修和更换。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套板和所述环形对接板132还可以通过卡扣、螺钉等其他连接件固定连接,这样就使得所述环形套板和所述环形对接板132之间连接的更牢固,从而避免了所述安装支架13从所述面板113支架上脱落,进而避免了导风环20从所述面板组件11上脱落。
为了驱动所述导风板21沿着所述出风口112的径向运动,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请一并参照图4和图5,所述面板组件11面对所述导风环20的表面设有沿所述出风口112径向延伸,并沿所述出风口112的周向排布的多个第一导向件115;所述驱动装置30包括电机31、与所述电机31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的转轮32,并且所述转轮32还与所述第一导向件115传动连接,在所述电机31驱动所述转轮32转动时,所述转轮32沿着所述第一导向件115运动,以带动所述导风板21沿所述出风口112的径向移动。
在所述电机31驱动所述转轮32转动时,所述转轮32沿着所述第一导向件115运动,这样就使得所述导风板21随所述转轮32一同沿着所述出风口112的径向运动,而位于所述导风板21两端的导风副板22在所述驱动装置30其他部件的驱动下沿着所述导风板21的延伸方运动,这样就使得所述导风板21沿着所述出风口112的径向移动时,由所述导风板21和两所述导风副板22形成的组合件的长度也随着改变,进而使得所述导风板21能够沿着所述出风口112的径向运动时,所述导风环20能够沿着所述出风口112的径向伸缩。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导向件115可以是齿条、长形槽等其他结构件,在此对所述第一导向件115不做具体的限定。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面板组件11面对所述导风环20的表面设有沿所述出风口112径向延伸多个第一滑槽,每一所述第一滑槽形成一所述第一导向件115;所述转轮32则安装于所述第一滑槽中并与所述第一滑槽沿其长度方向上的槽壁抵接。
由于所述转轮32与所述第一滑槽的长度方向上的槽壁接触,在所述电机31带动所述转轮32转动时,所述转轮32在其与所述第一滑槽的槽壁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而沿着所述第一滑槽的长度方向上的槽壁滚动,这就使得所述第一滑槽不仅具有导向的作用,同时还具有驱动的作用;并且,所述导风副板22在所述转轮32的带动下沿着所述第一滑槽运动,这样就使得所述导风副板22能够沿着所述出风口112的径向运动,进而使得所述导风环20能够沿着所述出风口112的径向伸缩。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转轮32随着其工作时间的增加,其磨损程度也会加剧,这样就会导致所述转轮32与所述第一滑槽的槽壁之间容易出现打滑,从而导致所述导风副板22无法沿着所述出风口112的径向运动。鉴于此,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滑槽沿其长度方向上的槽壁上设置齿条,并且所述齿条是沿着所述第一滑槽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所述转轮32则为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
所述齿轮和所述齿条具有传动稳定,这就确保了所述电机31驱动所述齿轮转动时,所述齿轮能够顺畅的沿着所述齿条滚动,这样就确保了所述导风板21能够沿着所述出风口112的径向运动;并且所述齿轮和所述齿条还具有耐磨性,这样就确保了所述传动结构的工作寿命,并且还避免了齿轮和所述齿条因磨损严重,而导致所述导风副板22在所述电机31的驱动下无法沿着所述出风口112的径向运动的问题出现。
为了使所述导风板21能够更顺畅的相对所述面板组件11滑动,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转轮32的自由端设置有滚珠33,并且所述滚珠33在所述转轮32安装至所述面板113上对应的第一滑槽中时,所述滚珠33与所述第一滑槽的槽底滚动接触。所述滚珠33在所述转轮32沿着所述第一滑槽滚动时,所述滚珠33相对所述第一滑槽滚动,这也就使得所述转轮32与所述第一滑槽的槽底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了滚动摩擦,从而使得所述转轮32能够顺畅的沿着所述第一滑槽滚动,进而确保了所述导风副板22能够顺畅的沿着所述出风口112的径向相对所述面板113滑行。
显然,用来驱动所述导风板21沿所述出风口112径向运动的驱动装置30有很多,例如所述驱动装置30由电机31、链条和链轮构成,即所述链条安装于面板组件11上并沿着所述出风口112的径向延伸设置,所述链轮与所述电机3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链轮在所述电机31的驱动下能够沿着所述链条运动,这样就能够带动所述导风板21沿所述出风口112的径向移动。
此外,所述驱动装置30还可以由电机31、转动以及一柔性线构成,即所述柔性线安装于所述面板组件11上并沿着所述出风口112的径向延伸设置,并且所述绕性线缠绕于所述转动轮,以使得所述转轮32在所述电机31的驱动下,沿着所述柔性行来回转动,以带动所述导风板21沿着所述出风口112的径向移动。
为了方便两所述导风副板22相对所述导风板21滑动,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请一并参照图6至图8,每一所述导风副板22均设有沿其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向件221;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机31、套设于所述电机31的输出轴上的主动轮34、分设于所述导风板21两端的两从动轮35以及两传动带36,并且每一所述传动带36将所述主动轮34与一所述从动轮35传动连接;在所述电机31驱动所述主动轮34转动时,两所述传动带带动对应的所述从动轮35转动,以使得两所述从动轮35沿着对应的第二导向件221沿着所述导风板21的延伸方向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导向件221不仅具有导向的作用,其与所述从动轮35之间还具有传动关系。在所述电机31驱动所述主动轮34转动时,由于所述主动轮34与所述从动轮35之间的间距是固定不变的,这就使得所述从动轮35在所述传动带的带动下做旋转运动;并且所述从动轮35与所述第二导向件221传动连接的,也就是说,所述从动轮35转动时还能相对所述第二导向件221滚动,这样就使得两所述导风副板22在对应的从动轮35的驱动下相互靠拢或者相互远离;并且在所述导风板21沿着所述出风口112的径向运动时,所述导风板21会带动所述传动带沿所述出风口112的径向运动,这样就使得每一所述导风副板22具有沿所述出风口112的径向移动的速度,同时还具有沿着所述第二导向件221的延伸方向上的移动速度,两个移动速度的合速度方向沿所述导风板21的延伸方向,这样就使得两所述导风副板22均沿着所述导风板21的延伸方向移动,从而使得由所述导风板21和两所述导风副板22形成的组合件的长度是可以调整的,进而确保了所述导风环20能够沿着所述出风口112的径向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驱动装置30可以包括两个电机31,即所述转轮32和所述主动轮34分别与一所述电机31的输出轴连接;当然,所述驱动装置30还可以只包括一个电机31,即所述转轮32与所述主动轮34共用一个电机31。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向件221可以是齿条、长形槽等其他结构件,在此对所述第二导向件221不做具体的限定。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导风副板22设有沿所述导风副板22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以形成所述第二导向件221;并且所述第二滑槽具有邻近所述导风环20内侧的内侧壁,以及邻近所述导风环20外侧的外侧壁。所述导风板21两端的从动轮35分别安装于对应的第二滑槽中,并且两所述从动轮35中的一所述从动轮35与对应的第一滑槽的内侧壁抵接,另一所述从动轮35与对应的第二滑槽的外侧壁抵接。
两所述传送带在所述电机31驱动所述主动轮34转动时,带动对应的从动轮35转动,以使得一所述从动轮35沿着所述第二滑槽的内侧壁滚动,另一所述从动轮35则沿着所述第二滑槽的外侧壁滚动,这就使得位于所述导风板21两端的导风副板22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始终相反,从而使得两所述导风副板22能够沿着所述导风板21的延伸方向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再配合所述导风板21沿着所述出风口112的径向移动,这就能够改变由所述导风板21和两所述导风副板22形成的组合件的长度,进而使得所述导风环20能够沿着所述出风口112的径向伸缩。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向件221设置于所述导风副板22邻近所述导风板21的一端,并且所述第二导向件221沿着所述导风副板22邻近所述导风板21端部的切线方向延伸设置。如此设置,使得所述第二导向件221呈直线设置,呈直线设置的第二导向件221相较于呈曲线设置的第二导向件221而言,呈直线设置的第二导向件221的导向效果更佳,即所述从动轮35沿着呈直线设置的第二导向件221运动时所受的阻力要小于,所述从动轮35沿着呈曲线设置的所述第二导向件221运动时所受的阻力,这样就减小所述从动轮35与所述第二导向件221之间的摩擦,从而使得所述从动轮35能够更顺畅的沿着所述第二导向件221滑行,同时还能够降低所述从动轮35沿着所述第二导向件221运动时所产生的噪音。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从动轮35随着其工作时间的增加,其磨损程度也会加剧,这样就会导致所述从动轮35与所述第二滑槽的槽壁之间容易出现打滑,从而导致所述导风板21无法相对所述导风副板22滑动。鉴于此,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位于所述导风板21一端的导风副板22上的第一滑槽的内侧壁设有齿条,位于所述导风板21另一端的导风副板22上的第一滑槽的外侧壁设有齿条;所述导风板21上的两所述从动轮35均为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
所述齿轮和所述齿条具有传动稳定,这就确保了所述传动带带动对应的齿轮转动时,所述齿轮能够顺畅的沿着所述齿条滚动,这样就确保了所述导风板21能够相对所述导风副板22滑动;并且所述齿轮和所述齿条还具有耐磨性,这样就确保了所述传动结构的工作寿命。
显然,要使两所述导风副板22能够相对所述导风板21滑动,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实现,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导风副板22与所述导风板21采用套接的方式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导风副板22对应圆的直径与所述导风板21对应圆的直径相等,这就使得所述导风副板22和所述导风板21套接后,所述导风副板22可以沿着所述导风板21的延伸方向,也即所述导风板21对应圆的周向滑动。并且所述导风板21和所述导风副板22采用套接的方式连接,使得所述导风副板22相对所述导风板21滑动时,不会产生较大的跳动,进而确保了所述导风副板22能够相对所述导风板21平稳的滑动。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导风副板22和所述导风板21套接可以是所述导风副板22套设于所述导风板21的端部,或者是所述导风板21的端部套设于所述导风板21内,还可以是所述导风板21和所述导风副板22相互套接。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请参照图9,所述导风板21和所述导风副板22采用相互套接的方式,具体的,所述导风板21包括上导风板211和盖合所述所述上导风板211下表面的滑动板212,所述导风副板22包括上导风副板222以及盖合所述上导风副板222的下盖板223,并且所述下盖板223的端部与所述上导风副板222的端部间隙配合,以形成滑动通道;所述导风板21的滑动板212滑动安装于所述上导风副板222和所述下盖板223之间,所述上导风板211包覆所述上导风副板222设置。如此设置,使得所述导风板21和所述导风副板22之间连接稳定。
显然,用来驱动两所述导风副板22在所述导风板21沿着所述出风口112的径向移动时,沿着所述导风板21的周向移动的驱动装置30有很多种,例如所述驱动装置30包括两个电机31和两转轮32,每一所述电机31安装于一所述导风副板22上,每一所述转动与一所述电机31的输出轴连接,这就使得两所述导风副板22可以分别通过一所述电机31和一所述转轮32驱动,而沿着所述导风板21的延伸方向移动。
再如,用来驱动两所述导风副板22在所述导风板21沿着所述出风口112的径向移动时,沿着所述导风板21的周向移动的驱动装置30为连杆机构,即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两第一连杆、一第二连杆以及一第三连杆,两第一连杆分别与一所述导风副板22枢接,所述第二连杆与两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导风副板22的端部枢接,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电机31连接,并且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端部枢接。所述第三连杆受所述电机31驱动而随着所述电机31做圆周运动,第二连杆则在所述第三连杆的带动摆动,并且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第三连杆的端部沿着所述出风口112的径向移动,并且两所述第一连杆远离所述第二连杆的端部在所述第二连杆的带动下,驱动两所述导风副板22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天花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包括面板组件,所述面板组件上开设有进风口以及环绕所述进风口设置的出风口;
导风环,安装于所述面板组件的上表面,并设于所述出风口的内周侧,所述导风环包括多个导风板和多个导风副板,每一所述导风板的两端分别与一所述导风副板滑动连接,并且所述导风板还与所述面板组件滑动连接,以使所述导风板沿所述出风口的径向滑动;以及,
多个驱动装置,每一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一所述导风板沿着所述出风口的径向滑动的同时,还驱动两所述导风副板沿着所述导风板的延伸方向滑动,以使得所述导风环沿着所述出风口的径向伸缩而改变所述出风口的开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组件面对所述导风环的表面设有沿所述出风口径向延伸,并沿所述出风口的周向排布的多个第一导向件;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的转轮,并且所述转轮还与所述第一导向件传动连接,在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转轮转动时,所述转轮沿着所述第一导向件运动,以带动所述导风板沿所述出风口的径向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组件的上表面设置有沿所述出风口的径向延伸的多个第一滑槽,每一所述第一滑槽形成一所述第一导向件;
所述转轮安装于所述第一滑槽中并与所述第一滑槽沿其长度方向上的槽壁抵接,在所述电机带动所述转轮转动时,所述转轮沿着所述第一滑槽的长度方向相对所述第一滑槽滚动,以带动所述导风板沿着所述出风口的径向滑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沿其长度方向上的槽壁设有齿条;
所述转轮为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远离所述导风副板的一端设置有滚珠,在所述转轮沿所述第一滑槽滚动时,所述滚珠与所述第一滑槽的槽底滚动接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花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导风副板均设有沿其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向件;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套设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的主动轮、分设于所述导风板两端的两从动轮以及两传动带,并且每一所述传动带将所述主动轮与一所述从动轮传动连接;
在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时,两所述传动带带动对应的所述从动轮转动,以使得两所述从动轮沿着对应的第二导向件运动,并带动对应的导风板运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花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导风副板设有沿所述导风副板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形成所述第二导向件,并且每一所述第二滑槽具有邻近所述导风环内侧的内侧壁、以及邻近所述导风环外侧的外侧壁;
所述导风板上的两从动轮分别安装于对应的第二滑槽中,并且两所述从动轮中的一所述从动轮与对应的第二滑槽的内侧壁抵接,另一所述从动轮与对应的第二滑槽的外侧壁抵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花机,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导风板一端的导风副板上的第二滑槽的内侧壁设有齿条,位于所述导风板另一端的导风副板上的第二滑槽的外侧壁设有齿条;
所述导风板上的两所述从动轮均为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件设置于所述导风副板邻近所述导风板的一端,并且所述第二导向件沿着其邻近所述导风板端部的切线方向延伸设置。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花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导风副板套设于一所述导风板的一端。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天花机,其特征在于,任意两所述导风板对应的圆心角大小相当;和/或,
任意两所述导风副板对应的圆心角大小相当。
12.如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天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环的上表面从所述导风环的内侧至所述导风环的外侧向下倾斜设置。
13.如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天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组件包括面板、以及自所述面板向上延伸的环形套板;
所述壳体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位于所述面板上方并呈环形设置的压板、以及自所述压板内侧向下延伸并与所述环形套板套接的环形对接板;
所述导风环安装于所述环形套板或所述环形对接板外侧,并限位于所述面板和所述压板之间。
CN201710778326.0A 2017-08-31 2017-08-31 天花机 Active CN1073669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78326.0A CN107366976B (zh) 2017-08-31 2017-08-31 天花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78326.0A CN107366976B (zh) 2017-08-31 2017-08-31 天花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66976A CN107366976A (zh) 2017-11-21
CN107366976B true CN107366976B (zh) 2023-07-28

Family

ID=60312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78326.0A Active CN107366976B (zh) 2017-08-31 2017-08-31 天花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66976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57142A (ja) * 2004-03-10 2005-09-22 Fujitsu General Ltd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CN2826236Y (zh) * 2005-09-19 2006-10-11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商用空调的出风口结构
CN106168406A (zh) * 2016-08-12 2016-11-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吊顶式空调末端导风结构和空调器
CN106403225A (zh) * 2016-11-24 2017-02-1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面板组件及空调器
CN206176683U (zh) * 2016-11-04 2017-05-17 深圳倍真科技有限公司 出风装置及吊顶辐射空调
CN107023894A (zh) * 2017-04-28 2017-08-0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导风板组件及圆形天花机
CN207146622U (zh) * 2017-08-31 2018-03-2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天花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57142A (ja) * 2004-03-10 2005-09-22 Fujitsu General Ltd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CN2826236Y (zh) * 2005-09-19 2006-10-11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商用空调的出风口结构
CN106168406A (zh) * 2016-08-12 2016-11-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吊顶式空调末端导风结构和空调器
CN206176683U (zh) * 2016-11-04 2017-05-17 深圳倍真科技有限公司 出风装置及吊顶辐射空调
CN106403225A (zh) * 2016-11-24 2017-02-1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面板组件及空调器
CN107023894A (zh) * 2017-04-28 2017-08-0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导风板组件及圆形天花机
CN207146622U (zh) * 2017-08-31 2018-03-2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天花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66976A (zh) 2017-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97403B2 (en) Fan
WO2013154100A1 (ja) プロペラファン、流体送り装置、扇風機および成形用金型
US5860788A (en) Low drag fan assembly
US11053081B2 (en) Direct drive spiral conveyor belt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7366978B (zh) 天花机
CN102470730B (zh) 弧形的空气喷嘴
US11732730B2 (en) Blower assembly
CN107830585B (zh) 天花机
CN107388390B (zh) 天花机
CN107366976B (zh) 天花机
ES2659743T3 (es) Regulador para controlar la velocidad de un objeto elevado en relación con un miembro de guiado
CN107388391B (zh) 天花机
CN207146625U (zh) 天花机
CN207146622U (zh) 天花机
KR101251618B1 (ko) 리본와이어 가이드롤러
CN107504669B (zh) 天花机
CN107514693B (zh) 天花机
US20170130697A1 (en) Wind turbine device having a flow guide casing
CN107525146B (zh) 天花机
JP5457127B2 (ja) 空気調和機のダブルプラグファン構造
CN106678061B (zh) 一种可绕水平轴线旋转的风扇头及具有该种风扇头的风扇
CN106524462B (zh) 一种导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气调节装置
CN113982978A (zh) 风道旋转机构、室内机及空调器
KR101917320B1 (ko) 양방향식 선풍기
CN112577177A (zh) 蜗舌部件、风机装置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