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60904A - 一种福寿螺的防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福寿螺的防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60904A
CN107360904A CN201710619938.5A CN201710619938A CN107360904A CN 107360904 A CN107360904 A CN 107360904A CN 201710619938 A CN201710619938 A CN 201710619938A CN 107360904 A CN107360904 A CN 1073609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vention
pomacea canaliculata
plant
japan
olea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1993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梓函
王宇飞
张名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Aquatic Network Eco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Aquatic Network Eco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Aquatic Network Eco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Aquatic Network Eco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1993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60904A/zh
Publication of CN1073609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609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3/00Protecting pl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bryophyta, multi-cellular fungi or plants, or extract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bryophyta, multi-cellular fungi or plants, or extracts thereof
    • A01N65/08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福寿螺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治方法包括:(1)入侵拦截:在水塘入水口处设置栏网,并在水塘四周种植对福寿螺有驱避作用的植物;(2)诱杀:在水塘中间及四周设置捕螺网,捕螺网四周种植对福寿螺有吸引作用的植物;(3)植物次生物质治理:在水塘的低洼处投入夹竹桃和扶桑粉末混合物。该方法通过利用福寿螺的生态习性进行防治,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该方法采用植物源次生物质对福寿螺进行防治,对环境安全,对其他水生物质安全,是一种绿色环保且高效的防治方法,适合在福寿螺的防治中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福寿螺的防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防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福寿螺的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又称大瓶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腹足目瓶螺科瓶螺属。福寿螺20世纪70年代引入中国台湾,1981年由巴西籍中国人引入广东。1984年后,福寿螺已在广东广为养殖。由于过度养殖,加上味道不好,它被释放到野外。福寿螺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很强,又繁殖得快,因此迅速扩散于河湖与田野;其食量大且食物种类繁多能破坏粮食作物、蔬菜和水生农作物的生长,已成为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浙江、上海、江苏等地的有害动物。在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福寿螺可自然越冬,年发生两个世代。在广西鹿寨县等地,福寿螺在稻田的发生密度高达16.95个/平方米;水稻受害株率一般为7%~15%,最高达64%。福寿螺食性杂、危害莲藕,幼螺可从叶底啃食浮贴水面的荷叶,致使荷叶叶片穿孔或缺刻,严重时叶片被啃食得千疮百孔,难以抽离水面。福寿螺还危害水仙花、兰花等各种水生植物,成为中国南方水域的一大患害。此外,福寿螺还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极易给周围居民带来健康问题。估计中国南方各省市受其危害的水域(池、湖、水田等)不少于10万公顷。
福寿螺在其原产地亚马逊流域,由于当地有鹰隼类天敌控制其种群数量,因此福寿螺在当地未造成严重危害。然而,当福寿螺引进我国后,由于缺乏天敌导致了各种灾害。因此,寻找福寿螺在我国的防治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对福寿螺的防治主要有农业措施、人工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农业措施为通过破坏福寿螺的越冬场所,消灭越冬的螺源;人工防治为在春季产卵高峰期,结合田间管理摘除田间、沟渠边卵块,带离稻田喂养鸭子或将卵块压碎。利用晒田时成螺主要集中在进排水口和秧田沟内,早晨和下午人工拾螺。人工摘除卵块和结合农时捡拾成螺。化学防治为现在主要得防治方法,为在田间施加灭螺剂等。生物防治主要采取养鸭食螺。放鸭时间为水稻移栽后7~10天至水稻孕穗末期,每天早晨和下午五六点钟各放养一次鸭群(每亩15~30只)到稻田和水渠中啄食幼螺,降低螺的数量,减少危害。
目前对福寿螺的防治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对福寿螺的生态习性了解不够,防治不力。2、选用的化学杀螺剂对水体毒性大,严重污染水质;伤害当地的有益或经济型水生生物,严重危害当地生态系统。
因此,基于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福寿螺的防治方法,该方法通过利用福寿螺的生态习性进行防治,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该方法采用植物源次生物质对福寿螺进行防治,对环境安全,对其他水生物质安全,是一种绿色环保且高效的防治方法,适合在福寿螺的防治中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福寿螺的防治方法,该方法通过利用福寿螺的沿壁爬行等习性,提高防治的效果;该方法采用植物源次生物质对福寿螺进行防治,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其他水生物质的伤害,适合在福寿螺的防治中推广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福寿螺的防治方法,所述防治方法包括:(1)入侵拦截:在水塘入水口处设置栏网,并在水塘四周种植对福寿螺有驱避作用的植物;(2)诱杀:在水塘中间及四周设置捕螺网,捕螺网四周种植对福寿螺有吸引作用的植物;(3)植物次生物质治理:在水塘的低洼处投入夹竹桃和扶桑粉末混合物。
在入口处加设栏网从放水时就杜绝螺害发生的可能。不同植物对福寿螺的趋避性都不同,大多数植物对福寿螺都具有吸引力,但是吸引力的大小都不同,采用驱避作用的植物,这些植物中含有驱赶福寿螺的化学物质,它们挥发到空气中,或溶解于水中,进而对福寿螺产生驱赶的作用。在水塘四周栽种驱避作用的植物,可以防止福寿螺的入侵。
进一步,所述的福寿螺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有趋避作用的植物为金叶假连翘、木麻黄、红龙草、鸭脚木或剑麻。
福寿螺具有倾向沿壁爬行的习性,有研究表明,其沿壁爬行的数量平均为非沿壁爬行数量的3.77倍。同时,有研究发现早稻田和连作常规粳稻田中福寿螺量在田埂边缘区域高于中部区域,表明福寿螺有类似的分布规律。且福寿螺的成螺、幼螺及其混合种群和卵块具有聚集分布的特点,因此,根据福寿螺的这一特性,在水塘中间及四周设置捕螺网。
进一步,所述的福寿螺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捕螺网为竖条状。
进一步,所述的福寿螺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捕螺网上设置有螺道,螺道为木质竖条状。该特征为基于福寿螺的攀爬特点设置,通过该种捕螺网来聚集福寿螺及其卵,并集中收集杀灭福寿螺,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福寿螺的危害。利用其生活习性,集中进行处理,减少了人工的成本,提高了福寿螺防治效率。且对环境友好,不影响其他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
进一步,所述的福寿螺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有吸引作用的植物白千层、扶桑。研究表明白千层和扶桑对福寿螺的吸引想过明显,其中白千层效果更佳,白千层的主要成分为松油烯-4-醇、γ-松油烯、α-松油烯等,这些化学成分可能对福寿螺具有一定的吸引作用。 通过种植吸引性的植物,吸引福寿螺在捕螺网附近聚集,利于综合治理,经济友好且对环境不造成伤害。
进一步,所述的福寿螺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夹竹桃和扶桑粉末混合物的用量为每处低洼夹竹桃粉末15~20g、扶桑粉末5~10g。福寿螺喜好水深的地方,且扶桑对福寿螺具有吸引作用。而夹竹桃植物中皂甙组分对福寿螺具有很强的毒杀作用。福寿螺主要通过鳃和肺囊进行呼吸,而采用的夹竹桃为粉末状,粉末随着水流进入福寿螺的呼吸系统,进而直接对福寿螺的肺部造成损伤,达到更加高效的毒杀效果。因此在低洼处施加扶桑粉末,利用地势与扶桑的释放的化学物质吸引福寿螺,再通过添加的夹竹桃粉末对福寿螺进行毒杀。
进一步,所述的福寿螺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竹桃和扶桑粉末混合物的制备方法为:1、将夹竹桃植株在烘箱中45℃烘干、粉碎,用正己烷溶解后提取,再离心旋干成粉末;2、将扶桑植株在烘箱中45℃烘干、粉碎,过30目筛;3、取夹竹桃粉末与扶桑粉末质量比为2:1。
进一步,所述的福寿螺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竹桃植株为夹竹桃鲜叶。
进一步,所述的福寿螺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桑植株为扶桑整株。
本发明采用的福寿螺防治方法,首先,从入口处进行拦截,防止了福寿螺的入侵;其次,在水塘间设置有捕螺网,利用其生活习性,进行了人工防治,并去除卵块,对福寿螺的繁殖进行了防控;最后,采用植物次生物质进行治理,用夹竹桃粉末进行毒杀。本方法从多方面考虑,从多个角度对福寿螺进行防治,达到了更有效的治理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福寿螺的防治方法,从入口处进行拦截、在水塘间设置有捕螺网且采用植物次生物质进行治理。从多方面考虑,从多个角度对福寿螺进行防治,达到了更有效的治理效果。
2.本发明根据福寿螺具有倾向沿壁爬行的习性,和福寿螺的成螺、幼螺及其混合种群和卵块具有聚集分布的特点,在水塘中间及四周设置捕螺网。减少了人工的成本,提高了福寿螺防治效率。且对环境友好,不影响其他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
3.本发明方法通过在捕螺网附近种植吸引性的植物,吸引福寿螺在捕螺网附近聚集,利于综合治理,经济友好且对环境不造成伤害。
4.本发明利用福寿螺喜好水深的地方,扶桑对福寿螺具有吸引作用,在低洼处施加扶桑粉末,利用地势与扶桑的释放的化学物质吸引福寿螺,且福寿螺主要通过鳃和肺囊进行呼吸,采用粉末状的夹竹桃,粉末随着水流进入福寿螺的呼吸系统,进而直接对福寿螺的肺部造成损伤,达到更加高效的毒杀效果。利用了福寿螺的生活习性,达到了更好的治理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要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实施例1一种福寿螺的防治方法
福寿螺的防治方法包括:(1)入侵拦截:在水塘入水口处设置栏网,并在水塘四周种植对红龙草;(2)诱杀:在水塘中间及四周设置竖条状且具有木质螺道的捕螺网,捕螺网四周种植对福寿螺扶桑;(3)夹竹桃和扶桑粉末的制备:1、将夹竹桃鲜叶在烘箱中45℃烘干、粉碎,用正己烷溶解后提取,再离心旋干成粉末;2、将扶桑整株在烘箱中45℃烘干、粉碎,过30目筛;3、取夹竹桃粉末与扶桑粉末质量比为2:1;(3)植物次生物质治理:在水塘的每处低洼处投入夹竹桃和扶桑粉末混合物30g。
实施例2一种福寿螺的防治方法
福寿螺的防治方法包括:(1)入侵拦截:在水塘入水口处设置栏网,并在水塘四周种植对金叶假连翘;(2)诱杀:在水塘中间及四周设置竖条状且具有木质螺道的捕螺网,捕螺网四周种植对福寿螺白千层;(3)夹竹桃和扶桑粉末的制备:1、将夹竹桃鲜叶在烘箱中45℃烘干、粉碎,用正己烷溶解后提取,再离心旋干成粉末;2、将扶桑整株在烘箱中45℃烘干、粉碎,过30目筛;3、取夹竹桃粉末与扶桑粉末质量比为2:1;(3)植物次生物质治理:在水塘的每处低洼处投入夹竹桃和扶桑粉末混合物30g。
实施例3一种福寿螺的防治方法
福寿螺的防治方法包括:(1)入侵拦截:在水塘入水口处设置栏网,并在水塘四周种植对金叶假连翘;(2)诱杀:在水塘中间及四周设置竖条状且具有木质螺道的捕螺网,捕螺网四周种植对福寿螺白千层;(3)夹竹桃粉末的制备:将夹竹桃鲜叶在烘箱中45℃烘干、粉碎,用正己烷溶解后提取,再离心旋干成粉末;(3)植物次生物质治理:在水塘的每处低洼处投入夹竹桃粉末20g。
防治效果:
采用实施例1与2采用不同的驱避植物和吸引植物,实施例3未采用混合粉末进行防治。这3种方法对福寿螺的杀灭效果为,实施例1福寿螺死亡率为85%,实施例2福寿螺死亡率为93%,实施例3死亡率为83%。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福寿螺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治方法包括:(1)入侵拦截:在水塘入水口处设置栏网,并在水塘四周种植对福寿螺有驱避作用的植物;(2)诱杀:在水塘中间及四周设置捕螺网,捕螺网四周种植对福寿螺有吸引作用的植物;(3)植物次生物质治理:在水塘的低洼处投入夹竹桃和扶桑粉末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趋避作用的植物为金叶假连翘、木麻黄、红龙草、鸭脚木或剑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螺网为竖条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螺网上设置有螺道,所述螺道为木质竖条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吸引作用的植物为白千层或扶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竹桃和扶桑粉末混合物的制备方法为:1、将夹竹桃植株在烘箱中45℃烘干、粉碎,用正己烷溶解后提取,再离心旋干成粉末;2、将扶桑植株在烘箱中45℃烘干、粉碎,过30目筛;3、取夹竹桃粉末与扶桑粉末质量比为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竹桃和扶桑粉末混合物的用量为每处低洼夹竹桃粉末15~20g、扶桑粉末5~10g。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竹桃植株为夹竹桃鲜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桑植株为扶桑整株。
CN201710619938.5A 2017-07-26 2017-07-26 一种福寿螺的防治方法 Pending CN1073609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19938.5A CN107360904A (zh) 2017-07-26 2017-07-26 一种福寿螺的防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19938.5A CN107360904A (zh) 2017-07-26 2017-07-26 一种福寿螺的防治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60904A true CN107360904A (zh) 2017-11-21

Family

ID=60307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19938.5A Pending CN107360904A (zh) 2017-07-26 2017-07-26 一种福寿螺的防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6090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71824A (zh) * 2018-03-27 2018-07-13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 一种用于稻田中福寿螺的诱导丸及杀灭方法
CN112293406A (zh) * 2020-10-19 2021-02-02 四川清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景观水体福寿螺的治理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7148A (zh) * 2012-04-28 2012-09-12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利用烟草茎秆杀灭福寿螺的方法
CN103392745A (zh) * 2013-07-23 2013-11-20 浙江万里学院 一种利用夹竹桃提取物合成的环保型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26117A (zh) * 2014-06-19 2014-09-10 南京麦思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福寿螺防治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7148A (zh) * 2012-04-28 2012-09-12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利用烟草茎秆杀灭福寿螺的方法
CN103392745A (zh) * 2013-07-23 2013-11-20 浙江万里学院 一种利用夹竹桃提取物合成的环保型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26117A (zh) * 2014-06-19 2014-09-10 南京麦思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福寿螺防治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芳等: "四种植物水浸提液对福寿螺的毒杀效果", 《湖北农业科学》 *
叶建人等: "福寿螺在水稻田的消长规律及其田间分布动态", 《中国农学通报》 *
徐武兵等: "16种植物对福寿螺的趋避效果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王华弟等: "《外来入侵生物福寿螺及其持续治理》", 31 July 2010,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闫小红等: "16种植物提取物对福寿螺杀螺效果的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71824A (zh) * 2018-03-27 2018-07-13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 一种用于稻田中福寿螺的诱导丸及杀灭方法
CN112293406A (zh) * 2020-10-19 2021-02-02 四川清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景观水体福寿螺的治理方法
CN112293406B (zh) * 2020-10-19 2022-03-29 四川清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景观水体福寿螺的治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80927A (zh) 一种柑桔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CN107509691A (zh) 一种林下生态鸡的养殖方法
CN102165905A (zh) 利用生物因子控制柑桔黄龙病蔓延的方法与用途
CN106008052A (zh) 土壤改良剂
CN107980443A (zh) 一种花椒的种植方法
CN105265262A (zh) 有机鸭的养殖方法
CN106508991A (zh) 一种生物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90028A (zh) 一种防治农作物地下害虫的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60904A (zh) 一种福寿螺的防治方法
CN107372653B (zh) 铁皮石斛栽培生产中防治蜗牛的药剂及应用
CN113349126A (zh) 一种罗氏沼虾稻田养殖及野杂鱼物理清除方法
CN107637349A (zh) 一种防控葡萄蓟马的方法
CN107593245A (zh) 油茶病虫害综合有效治理方法
CN109077029B (zh) 一种利用蚯蚓生物防治稻田杂草的方法
CN106717867A (zh) 一种有机莼菜和草鱼共生的方法
CN106472591B (zh) 一种生态杀虫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34885A (zh) 一种综合防治菜用大豆主要害虫的方法
CN101396024B (zh) 松毛虫质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杀虫可湿性粉剂及制备方法
CN108271824A (zh) 一种用于稻田中福寿螺的诱导丸及杀灭方法
CN109874810A (zh) 一种荔枝蒂蛀虫成虫期与卵期协同防控方法
CN105684960A (zh) 稻鳅立体种养方法
CN109566243A (zh) 一种防治油茶害虫角胸叶甲的方法
Jabde Text book of applied zoology
CN107637451A (zh) 一种水稻纵卷叶螟和螟虫的生态防治方法
Karthikeyan et al. Indigenous technical knowledge of the tribes in agricul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