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58401B - 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系统/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系统/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58401B
CN107358401B CN201710433684.8A CN201710433684A CN107358401B CN 107358401 B CN107358401 B CN 107358401B CN 201710433684 A CN201710433684 A CN 201710433684A CN 107358401 B CN107358401 B CN 1073584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ject
building
instruction
model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336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58401A (zh
Inventor
黄健
詹生锐
邢雷兵
王卓
潘强
苏威
王峰
徐雨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aso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aso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aso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aso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3368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584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58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584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584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584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系统/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智能管理系统/包括:存储模块,存储建筑项目的建筑模型;显示模块,接收模型显示指令,以显示建筑模型;项目信息查找模块,接收项目信息查看指令,以查找建筑项目的项目信息,并通过显示模块显示项目信息;构件查找模块,查找构件的建筑信息;构件的建筑信息是描述组成所述建筑模型的建筑构件的数据信息;项目问题管理模块,创建问题事件,监管问题事件;观测操作模块,接收观测指令,根据观测指令执行与该建筑模型相关联的观测操作。本发明可以带给施工管理人员身临其境的感觉,体验感更好,同时提高了施工人员的管理效率,实现了建筑项目的无纸化管理。

Description

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系统/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应用管理领域,涉及一种管理系统及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系统/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
背景技术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是继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后出现在工程建设行业又一重要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正在引发建筑行业一次史无前例的彻底革命。该技术利用数字建模软件,提高项目设计、建造和管理的效率,并给采用该技术的建筑企业带来极大的新增价值。
目前应用BIM平台来提高设计,避免返工,用BIM进行仿真模拟,优化施工方案等等技术已应用的相对成熟。但对于在现场如何使用BIM来正确指导施工进行的潜能,尚未有人挖掘。
目前现场施工的情况是,现场施工人员根据提前编制的施工方案、结合国家标准规范等进行现场施工,然后监理再根据国家验收标准进行验收。大量的图纸、标准等资料都需要带到现场,以便随时查阅。传统的现场项目的建筑图纸无法带给施工管理人员身临其境的感觉,体验感差。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系统/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由于传统的现场项目的建筑图纸无法带给施工管理人员身临其境的感觉,体验感差等缺陷,实以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系统/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传统的现场项目的建筑图纸无法带给施工管理人员身临其境的感觉,体验感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系统,包括:存储模块,存储所述建筑项目的建筑模型;显示模块,接收模型显示指令,以显示所述建筑模型;项目信息查找模块,接收项目信息查看指令,以查找建筑项目的项目信息,并通过所述显示模块显示所述项目信息;构件查找模块,查找建筑构件的建筑信息;所述构件的建筑信息是描述组成所述建筑模型的建筑构件的数据信息;项目问题管理模块,创建问题事件,监管所述问题事件;观测操作模块,接收观测指令,根据所述观测指令执行与该建筑模型相关联的观测操作。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建筑项目的项目信息包括所述建筑项目的项目概况、人员架构信息、和/或项目合同;所述项目信息查看指令包括查看项目概况的指令,查看人员架构信息的指令,和/或查看项目合同的指令;项目信息查找模块包括:第一信息查找单元,根据所述查看项目概况的指令,查找项目概况;所述项目概况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项目负责人、安装负责人、项目基本信息、施工工期、和/或项目地址;第二信息查找单元,根据所述查看人员架构信息的指令,查找人员架构信息;所述人员架构信息包括项目管理人员所属部门、姓名、项目职责、和/或项目管理人员的职称;第三信息查找单元,根据查看项目合同的指令,查看与该建筑项目相关的合同,并提供与不同合同绑定的二维码;所述第三信息查找单元接收到扫描所述二维码的扫描请求时,将所述合同的内容推送至发起扫描请求的用户。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构件查找模块包括:第一构件查找单元,用于接收构件标识码,查找与该构件标识码匹配的构件信息,并将所述构件信息输出显示于操作界面的第一显示区域;或第二构件查找单元,用于接收发生在所述建筑构件上的查找指令,查找该建筑构件的构件信息,并将所述构件信息输出显示于操作界面的第二显示区域;构件信息推送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构件查找单元和第二构件查找单元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构件查找单元或第二构件查找单元查找出所述构件信息时,为所述构件信息绑定一几何图形;待所述构件信息推送单元接收到一终端设备扫描该几何图形的请求时,将所述构件信息推送至所述终端设备。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项目问题管理模块包括:问题处理单元,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标注项目问题,通过截取已标注项目问题的建筑模型图片启动问题事件输入界面,利用所述问题事件输入界面输入关于项目问题的信息数据,创建问题事件,并提交所述问题事件;问题监管单元,接收问题查看指令,根据所述问题查看指令,查找与之对应的问题事件的内容,以监管该问题事件;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观测指令包括当前视角放大观测指令、移动视角观测指令、重力感应观测指令、穿墙观测指令或/和返回初始视角观测指令;所述观测操作模块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接收所述当前视角放大观测指令时,获取该当前视角放大观测指令出现在所述建筑模型上的位置,放大该位置;所述观测操作模块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接收所述移动视角观测指令时,获取该移动视角观测指令在所述建筑模型上的移动视角,并实时显示该移动视角对应的位置和方向;所述观测操作模块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接收所述重力感应观测指令时,通过重力感应获取在所述建筑模型上随重力移动的移动视角;所述观测操作模块在所述建筑模型中的一墙体上接收所述穿墙观测指令,穿透该墙体,显示该墙体内部的三维模型;或所述观测操作模块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接收所述返回初始视角观测指令,将视角切换至原预设视角。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系统还包括:模型图纸管理模块,将预先存储的模型图纸进行分类,并根据接收的图纸筛选条件筛选出所需的模型图纸;工程量管理模块,根据接收的工程量筛选条件筛选出与该工程量筛选条件匹配的工程量信息;其中,所述工程量筛选条件由专业、现场项目编号、每个现场建筑项目的楼层、隶属于同一楼层内的房间和房型进行任意组合形成。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系统还包括:测量操作模块,接收一测量指令,并根据所述测量指令执行与该建筑模型相关联的测量操作;所述测量指令包括测量两点间距离的第一指令及测量两物体间距离的第二指令;所述测量操作模块接收所述第一指令,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查找用户所触发的两点的坐标,根据两点的坐标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并根据建筑模型与现场项目的比例,计算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或所述测量操作模块接收所述第二指令,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查找用户所触发的两物体,计算两物体的几何中心坐标,根据两物体的几何中心坐标计算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并根据建筑模型与现场项目的比例,计算两物体之间的实际距离;定位操作模块,接收一模型定位指令,获取该模型定位指令出现在所述建筑模型上的区域位置;将与该区域位置对应的二维模型和三维模型显示在一操作界面上;所述二维模型与三维模型联动响应所述模型定位指令;或所述定位操作模块,接收一现场定位指令,进入现场项目图片捕捉模式;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查找与捕捉获取的现场项目图片对应的二维模型和三维模型,并将与所述现场项目图片对应的二维模型和三维模型显示在所述操作界面上;剖切操作模块,接收一模型剖切指令,获取剖切面,及该剖切面对应在该建筑模型内的三维模型。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方法,所述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存储所述建筑项目的建筑模型;接收模型显示指令,以显示所述建筑模型;接收项目信息查看指令,查找该建筑项目的项目信息,并通过所显示模块显示项目信息;或查找建筑构件的建筑信息;所述构件的建筑信息是描述组成所述建筑模型的建筑构件的数据信息;或创建问题事件,并监管所创建的问题事件;或接收观测指令,并根据所述观测指令,执行与该建筑模型相关联的观测操作。
本发明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所述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方法。
本发明最后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终端执行所述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方法。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系统、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系统、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可以带给施工管理人员身临其境的感觉,体验感更好,同时提高了施工人员的管理效率,实现了建筑项目的无纸化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的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系统于一实施例中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的显示界面于一实施例的中的平面示意图。
图3A显示为本发明的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方法的一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3B显示为本发明的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方法的另一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3C显示为本发明的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方法的又一实施流程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系统
11 存储模块
12 轻量化模块
13 验证模块
14 显示模块
15 项目信息查找模块
16 构件查找模块
17 项目问题管理模块
18 观测操作模块
19 测量操作模块
20 定位操作模块
21 模型图纸管理模块
22 工程量管理模块
23 剖切操作模块
S31~S37 步骤
S31~S37’ 步骤
S31~S36” 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模块,存储所述建筑项目的建筑模型;
显示模块,接收模型显示指令,以显示所述建筑模型;
项目信息查找模块,接收项目信息查看指令,以查找建筑项目的项目信息,并通过所述显示模块显示所述项目信息;
构件查找模块,查找建筑构件的建筑信息;所述构件的建筑信息是描述组成所述建筑模型的建筑构件的数据信息;
项目问题管理模块,创建问题事件,监管所述问题事件;
观测操作模块,接收观测指令,根据所述观测指令执行与该建筑模型相关联的观测操作。
以下将结合图示对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系统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应理解以上智能管理系统的各个模块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且这些模块可以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用软件的形式实现,部分模块通过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x模块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上述智能管理系统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代码的形式存储于上述装置的存储器中,由上述智能管理系统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以上x模块的功能。其它模块的实现与之类似。此外这些模块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所述的处理元件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模块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
例如,以上这些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简称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singnalprocessor,简称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简称FPGA)等。再如,当以上某个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代码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简称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代码的处理器。再如,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 (system-on-a-chip,简称SOC)的形式实现。
本实施例所述的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系统可应具有触摸显示屏的电子设备中,其中,所述触摸显示屏在电子设备与用户之间同时提供输出接口和输入接口。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一种能够按照事先设定或存储的指令,自动进行数值计算和信息处理,而且具有多媒体影音功能的电子设备,其包括但不限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具有触摸屏幕的电子设备等。触摸显示屏控制器接收/发送来自/去往触摸显示屏的电信号。该触摸显示屏则向用户显示可视输出。这个可视输出可以包括文本、图形、视频及其任意组合。某些或所有可视输出可与用户接口对象相对应,在下文中将对它的更多细节进行描述。
触摸显示屏还基于触觉和/或触知接触来接受用户的输入。该触摸显示屏形成一个接受用户输入的触摸敏感表面。该触摸显示屏和触摸显示屏控制器(连同存储器中任何相关联的模块和/或指令集一起)检测触摸显示屏上的接触(以及所述触摸的任何移动或中断),并且将检测到的接触变换成与显示在触摸显示屏上的诸如一个或多个软按键之类的用户界面对象的交互。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触摸显示屏与用户之间的接触点对应于用户的一个或多个手指。该触摸显示屏可以使用LCD(液晶显示器)技术或LPD(发光聚合物显示器)技术,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使用其他显示技术。触摸显示屏和触摸显示屏控制器可以使用多种触敏技术中的任何一种来检测接触及其移动或中断,这些触敏技术包括但不限于电容、电阻、红外和声表面波技术,以及其他接近传感器阵列,或确定与触摸显示屏相接触的一个或多个点的其他技术。用户可以使用任何适当物体或配件,例如指示笔、手指等等,来接触触摸显示屏。
接触/运动模块与触摸显示屏控制器一道来检测与触摸显示屏的接触。该接触/运动模块包括执行与跟触摸显示屏的接触检测相关联的各种操作的各种软件组件,所述操作例如确定是否发生接触,确定该接触是否移动,以及追踪触摸显示屏上的移动,并且确定该接触是否中断(即是否停止接触)。确定接触点移动的操作可以包括确定接触点的速率(幅度)、速度(幅度和方向)和/或加速度(包括幅度和/或方向)。在某些实施例中,接触/运动模块和触摸显示屏控制器还检测触摸板上的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现场项目包括建筑工地,装修现场等。
请参阅图1,显示为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系统于一实施例中的原理结构示意图。如图1 所示,所述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系统1包括存储模块11、轻量化模块12、验证模块13、显示模块14、项目信息查找模块15、构件查找模块16、项目问题管理模块17、观测操作模块18、测量操作模块19、定位操作模块20、模型图纸管理模块21、及工程量管理模块22。
所述存储模块11存储所述现场建筑项目的建筑模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建筑模型是基于包括包括各种仿真所述现场建筑项目的相关矢量建筑图纸、构件的建筑信息、构件名称、几何尺寸、材质、重量、颜色、在建筑中的三维定位信息、进度信息、运往的地点甚至造价信息等等模型文件仿真获得的3D模型。
与所述存储模块11连接的轻量化模块12将所存储的现场项目的建筑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以提取出所述建筑模型的关键点,形成简化的建筑模型。目前轻量化的技术有多种,具有代表性的有JT和3DXML两种。3DXML是Dassault、微软等提出的轻量化技术,JT是JT开放组织提出的轻量化技术。
与所述轻量化模块12连接的验证模块13用于验证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以进入所述现场项目管理模式。
与所述验证模块13连接的显示模块14待所述电子设备进入现场项目管理模式后,简化后的所述建筑模型显示在所述操作界面上。待初始登录所述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系统时,所述显示模块14于一操作界面上展示若干建筑项目;所述建筑项目包括处于已下载状态的建筑项目或即将上线状态的建筑项目。在本实施例中,展示于所述操作界面上的已下载状态的建筑项目或即将上线状态的建筑项目为进入该建筑项目提供进入接口。
与所述显示模块14连接的项目信息查找模块15用于通过展示在操作界面上已下载状态的建筑项目对应的进入接口接收项目信息查看指令,根据该信息查看指令,查找该建筑项目的项目信息,并通过所显示模块14显示项目信息。所述建筑项目的项目信息包括所述建筑项目的项目概况、人员架构信息、和/或项目合同;所述项目信息查看指令包括查看项目概况的指令,查看人员架构信息的指令,和/或查看项目合同的指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项目信息查找模块15包括:第一信息查找单元、第二信息查找单元、及第三信息查找单元
其中,第一信息查找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查看项目概况的指令,查找项目概况;所述项目概况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项目负责人、安装负责人、项目基本信息、施工工期、和/或项目地址。
第二信息查找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查看人员架构信息的指令,查找人员架构信息;所述人员架构信息包括项目管理人员所属部门、姓名、项目职责、和/或项目管理人员的职称。
第三信息查找单元用于根据查看项目合同的指令,查看与该建筑项目相关的合同,并提供与不同合同绑定的二维码;所述第三信息查找单元接收到扫描所述二维码的扫描请求时,将所述合同的内容推送至发起扫描请求的用户。
与所述显示模块14连接的构件查找模块16用于查找建筑构件的构件信息;所述构件信息是描述组成所述建筑模型的建筑构件的数据信息。所述构件查找模块15包括第一构件查找单元、第二构件查找单元及构件信息推送单元。
其中,第一构件查找单元用于接收构件标识码,查找与该构件标识码匹配的构件信息,并将所述构件信息输出显示于操作界面的第一显示区域;或
第二构件查找单元用于接收发生在所述建筑构件上的查找指令,查找该建筑构件的构件信息,并将所述构件信息输出显示于操作界面的第二显示区域;
分别与所述第一构件查找单元和第二构件查找单元连接的构件信息推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构件查找单元或第二构件查找单元查找出所述构件信息时,为所述构件信息绑定一几何图形;待所述构件信息推送单元接收到一终端设备扫描该几何图形的请求时,将所述构件信息推送至所述终端设备。
与所述显示模块14连接的项目问题管理模块17用于创建问题事件,监管所述问题事件。所述项目问题管理模块包括:问题处理单元和问题监管单元。
问题处理单元,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标注项目问题,通过截取已标注项目问题的建筑模型图片启动问题事件输入界面,利用所述问题事件输入界面输入关于项目问题的信息数据,创建问题事件,并提交所述问题事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问题处理单元针对于现场施工人员。
所述问题处理单元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标注项目问题,通过截取已标注项目问题的建筑模型图片启动问题事件输入界面,利用所述问题事件输入界面输入关于项目问题的信息数据,创建问题事件。所述项目问题的信息数据包括项目问题名称、项目问题编号、项目问题类型、项目问题紧急级别及项目问题专业。
具体地,所述问题处理单元用于通过触摸悬浮于所述建筑模型的预设区域上的问题提交图标,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标注项目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待感测到所述问题提交图标上出现点击动作时,出现下拉框,该下拉框包括多种问题标注图标,及问题添加图标。所述问题标注图标包括文字标注图标,不同颜色划线标注,和撤销上一步操作图标。具体地,所述问题处理单元将所述项目问题按照问题类型、紧急级别、解决状态或/和项目问题专业进行划分。所述问题类型包括安全问题、质量问题或/和第三类型问题(其他类型问题);所述紧急级别包括一般项目问题、重要项目问题、或/和紧急项目问题;所述解决状态包括待解决状态、解决中状态或/和已解决状态;所述项目问题专业包括建筑项目问题、结构项目问题、电气项目问题、给排水项目问题、暖通项目问题、消防项目问题、场地项目问题或/和第九专业项目问题(其他专业项目问题)。
所述问题处理单元根据文字标注图标,不同颜色划线标注,和撤销上一步操作图标所提供的标注功能,以协助操作人员添加针对所述问题事件的标注。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多种标注功能可用于在建筑模型上标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问题事件输入界面启动后,所述建筑模型上标注的项目问题保存在所述建筑模型图片中,不保存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所述建筑模型图片在所述问题事件输入界面启动时自动添加至所述问题事件输入界面。所述问题处理单元继续用于提交创建的问题事件,并在所述现场项目的信息处理系统进入通信链接状态后,以邮件形式提交所述问题事件;或将所述问题事件与二维码绑定,提交该二维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问题处理单元在提交所述问题事件时,也可以将所述问题事件传输至与该电子设备绑定的终端,并为所述问题事件绑定一二维码,以便操作人员下载所述问题事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于一用于打印二维码的打印设备连接。
所述问题监管单元用于接收问题查看指令,根据所述问题查看指令,查找与之对应的问题事件的内容,以监管该问题事件。
具体地,所述问题监管单元用于根据筛选条件,对问题事件进行筛选,以获取问题事件的筛选结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筛选条件包括问题类型、紧急级别、解决状态或/和项目问题专业的任意组合。所述问题类型包括安全问题、质量问题或/和第三类型问题;所述紧急级别包括一般项目问题、重要项目问题、或/和紧急项目问题;所述解决状态包括待解决状态、解决中状态或/和已解决状态;所述项目问题专业包括建筑项目问题、结构项目问题、电气项目问题、给排水项目问题、暖通项目问题、消防项目问题、场地项目问题或/和第九专业项目问题。
待获取问题事件的筛选结果后,所述问题监管单元接收问题查看指令,根据所述问题查看指令,查找与之对应的问题事件的内容,并通过显示模块14显示该问题事件的内容;所述问题事件的内容包括项目问题编号、发起人、项目问题专业、项目问题的类型、问题名称、和/或项目问题详情。所述问题事件的内容包括项目问题编号、发起人、项目问题专业、项目问题的类型、问题名称、项目问题的问题信息、项目问题的现场图片、定位图标、二维码和/ 或留言板;所述留言板上包括选择图标和调取图标。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显示界面显示查找到的问题事件的内容。
例如,将查找到的紧急问题事件F1显示在所述显示界面上。所述显示界面上显示紧急问题事件F1的问题编号为210011、发起人为某某、所述专业为场地、问题类型为安全问题,问题名称为用电安全隐患,项目问题的问题信息为6号楼2号施工区,拖地线太长,且一直闲置在地面,严重影响小推车操作者的安全,此问题可能会导致操作者绊倒、摔跤、甚至存在受伤的可能,应立即整改、4幅项目问题的现场图片,及定位到6号楼2号施工区的定位图标、与该紧急问题事件F1绑定的二维码、及留言板。该二维码与所述问题显示界面绑定,或与所述项目问题在所述建筑模型所在的位置绑定。请参阅图2,显示为显示界面于一实施例的中的平面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待在所述显示界面上感测到点击所述定位图标时,所述问题监管单元用于将所述建筑模型与所述问题事件链接,待感测到触发所述定位图标后,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查找与所述定位指令对应的模型位置。
待感测到扫描所述二维码的扫描指令时,所述问题监管单元用于将问题事件的内容二维码绑定,待接收到扫描该二维码的扫描请求时,推送所述问题事件的内容,和/或该问题事件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所在的位置。
待在所述显示界面上感测到点击所述选择图标时,所述问题监管单元根据用户的选择需求,选择所述显示界面上选择拍照所述问题事件的内容,并将其输入至所述留言板上。
待在所述显示界面上感测到点击所述调取图标时,所述问题监管单元根据用户的调取需求,从采集获取的现场图片中调取图片,并将其输入至所述留言板上。
待在所述显示界面上的留言板上接收操作人员的反馈意见时,所述问题监管单元将所述反馈意见显示在所述留言板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问题监管单元利用显示界面上虚拟键盘在反馈意见输入框内输入意见。
与所述显示模块14连接的观测操作模块18用于接收一观测指令,并根据所述观测指令执行与该建筑模型相关联的观测操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观测操作模块18用于接收观测指令,并根据所述观测指令,执行与该建筑模型相关联的观测操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观测指令包括当前视角放大观测指令、移动视角观测指令、重力感应观测指令、穿墙观测指令及返回初始视角观测指令。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建筑模型上通过提供当前视角放大观测组件、移动视角观测组件、重力感应观测组件、穿墙观测组件及返回初始视角观测组件分别接收当前视角放大观测指令、移动视角观测指令、重力感应观测指令、穿墙观测指令及返回初始视角观测指令。
具体地,所述观测操作模块18用于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接收所述当前视角放大观测指令时,获取该当前视角放大观测指令出现在所述建筑模型上位置,放大该位置。
所述观测操作模块18用于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接收所述移动视角观测指令时,获取该移动视角观测指令在所述建筑模型上的移动视角,并实时显示该移动视角对应的位置和方向。
所述观测操作模块18用于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接收重力感应观测指令时,在所述建筑模型上通过重力感应,获取在所述建筑模型随重力移动的移动视角。
所述观测操作模块18用于在所述建筑模型中的一墙体上接收所述穿墙观测指令,穿透该墙体,显示该墙体内部的三维模型。或
所述观测操作模块18用于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接收接收所述返回初始视角观测指令时,将当前视角切换至原预设视角。
与所述显示模块14连接的测量操作模块19用于接收测量指令,根据所述测量指令,执行与该建筑模型相关联的测量操作。具体地,所述测量操作模块19通过所述点距离组件接收测量两点间距离的第一指令,并感测到在所述建筑模型上的触摸动作为连续触摸两点时,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查找两点的坐标,根据两点的坐标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并根据建筑模型与现场项目的比例,计算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例如,当感测到在所述建筑模型上的触摸动作为连续触摸两点A和B的触摸动作时,点和点之间距离的图标相关联的预定测量功能指将触摸两点A和B映射在所述建筑模型,以获取映射在所述建筑模型上的映射坐标A1和B1,利用欧式距离计算A1和B1的模型距离,最后根据建筑模型与现场项目的比例,计算在所述建筑模型上的触摸动作为连续触摸两点A和B的实际距离,该实际距离为测量结果。或
所述测量操作模块19通过所述物体距离组件接收测量两物体间距离的第二指令,感测到在所述建筑模型上的触摸动作为连续触摸两物体时,在所述建筑模型上分别查找两物体,计算两物体的几何中心坐标,根据两物体的几何中心坐标,计算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并根据建筑模型与现场项目的比例,计算两物体之间的实际距离。例如,在所述建筑模型上触摸构件 C1和构件D1,在所述建筑模型上分别查找两物体,计算所述构件C1的中心坐标和所述构件D1的几何中心坐标C2和D2,待计算到几何中心坐标后,利用欧式距离计算C2和D2的模型距离,最后根据建筑模型与现场项目的比例,计算在所述建筑模型上的触摸动作为连续触摸构件C1和构件D1的实际距离,该实际距离为测量结果。
与所述显示模块14连接的定位操作模块20用于接收定位指令,根据所述定位指令,执行与该建筑模型相关联的定位操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指令包括模型定位指令和现场定位指令。所述定位操作模块20用于接收一模型定位指令,获取该模型定位指令出现在所述建筑模型上的区域位置;根据该区域位置,将与该区域位置对应的二维模型和三维模型显示在以操作界面上;所述二维模型和三维模型联动响应所述模型定位指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提供模型位置定位组件,该模型位置定位组件用于提供接收所述模型定位指令的接口。例如,在2楼处接收到模型定位指令,依据模型位置坐标,在所述操作界面上反馈2楼的二维模型和三维模型。在本实施例中,在二维模型上也可以根据模型位置定位指令一键定位到用户所要到到达的位置。例如,用户进入3楼的二维模型,在二维模型上输出需到达3楼的电梯口指令,通过三维模型与二维模型的实时关联,直接跳转到达3楼电梯口。
所述定位操作模块20还用于接收现场定位指令,进入现场项目图片捕捉模式;根据所捕捉的现场项目图片,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查找与捕捉获取的现场项目图片对应的二维模型和三维模型,并将与所述现场项目图片对应的二维模型和三维模型显示在所述操作界面上。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提供现场定位组件,该现场定位组件用于提供接收所述现场定位指令的接口。例如,所述施工管理人员在现场的6#2F施工区,捕捉6#2F施工区的现场项目图片,根据6#2F施工区的现场项目图片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查找与6#2F施工区对应的三维模型,并将6#2F施工区的三维模型反馈在所述操作界面上,即跳转至建筑中的6#2F施工区内。
与所述显示模块14连接的模型图纸管理模块21用于将所存储的模型图纸进行分类,并根据所接收的图纸筛选条件筛选出施工人员所需的模型图纸。
具体地,所述模型图纸管理模块21用于将预先存储的模型图纸按照专业进行分类、将存储的模型图纸按照现场现场项目编号进行分类、将存储的模型图纸按照每个现场建筑项目的楼层进行分类、将存储的模型图纸按照隶属于同一楼层内的房间进行分类及将存储的模型图纸按照房型进行分类。例如,所述专业包括建筑、电气、给排水、暖通、消防、弱点及全部专业。现场现场项目编号例如为1号楼,2号楼,3号楼等等,或1号施工区,2号施工区, 3号施工区等等。每个现场建筑项目的楼层例如为地下车库,1楼,2楼,3楼等等。同一楼层内的房间例如2楼的房间为201,202,203,及204。例如,房型包括南北房,全南房等等。
待分类后,所述模型图纸管理模块21用于接收将专业、现场现场项目编号、每个现场建筑项目的楼层、隶属于同一楼层内的房间和房型进行任意组合形成的图纸筛选条件,从所述模型图纸中筛选出与该图纸筛选条件匹配的模型图纸。例如,通过施工管理人员输入的图纸筛选要求为建筑+6号楼的组合,待接收到该图纸筛选要求后,于所述操作界面上显示出与该图纸筛选条件匹配的6号楼的模型图纸。
待查找到与图纸筛选条件匹配的模型图纸后,所述模型图纸管理模块21用于在所述操作界面上接收针对所述子模型图纸的多种操作指令,并执行与该操作指令对应的操作功能;其中,所述操作指令包括点击、缩放、旋转、平移、分解、和/或隐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块14还显示所述子模型图纸,并在执行与该操作动作对应的预定操作功能,显示该预定操作功能的操作结果。
与所述显示模块14连接的工程量管理模块22用于根据所接收的工程量筛选条件,筛选出与该工程量筛选条件匹配的工程量信息。
具体地,所述工程量管理模块22用于接收所述工程量筛选条件;所述工程量筛选条件为专业、现场现场项目编号、每个现场建筑项目的楼层、隶属于同一楼层内的房间和房型进行任意组合。例如,所述专业包括电气、给排水、暖通、消防、建筑及全部。楼号包括1号楼, 2号楼、3号楼、4号楼、5号楼及6号楼。楼层包括B1-B2,F1-F28,及顶层。户型包括A 型及B型。例如,本实施例所输入的工程量筛选条件为电气+F4+A型。
待接收到所述工程量筛选条件后,所述工程量管理模块22用于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工程量筛选条件、预置造价公式、及所导入的构件表,进行分类及汇总,计算出与该工程量筛选条件对应的工程量信息,并将计算的工程量信息与预算工程量信息相结合,形成该现场项目的工程量信息,将所述工程量信息按预定清单生成格式生成工程量清单。。在本实施例中,将所接收的工程量筛选条件带入预置工程量算式,计算出对应的工程量信息。例如,F4 的电缆桥架需要量,配电箱的需要量。
与所述显示模块14连接剖切操作模块23用于接收一模型剖切指令,获取剖切面,及该剖切面对应在该建筑模型内的三维模型。
具体地,剖切操作模块23用于识别出现在所述建筑模型上的模型剖切指令,将起始点、结束点的连线中点处生成剖切面,并将该剖切面显示在操作界面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模型剖切指令包括横切,纵切,斜切指令。
本实施例所述的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系统可以带给施工管理人员身临其境的感觉,体验感更好,同时提高了施工人员的管理效率,实现了建筑项目的无纸化管理。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方法,所述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存储所述建筑项目的建筑模型;
接收模型显示指令,以显示所述建筑模型;
接收项目信息查看指令,查找该建筑项目的项目信息,并通过所显示模块显示项目信息;或
查找建筑构件的建筑信息;所述构件的建筑信息是描述组成所述建筑模型的建筑构件的数据信息;或
创建问题事件,并监管所创建的问题事件;或
接收观测指令,并根据所述观测指令,执行与该建筑模型相关联的观测操作。
以下将结合图示对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方法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 3A,显示为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方法的一实施流程示意图。如图3A所示,所述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方法包括:
S31,存储所述建筑项目的建筑模型。
S32,将所存储的现场项目的建筑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以提取出所述建筑模型的关键点,形成简化的建筑模型。目前轻量化的技术有多种,具有代表性的有JT和3DXML两种。3DXML 是Dassault、微软等提出的轻量化技术,JT是JT开放组织提出的轻量化技术。
S33,验证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以进入所述现场项目管理模式。
S34,待所述电子设备进入现场项目管理模式后,接收模型显示指令,简化后的所述建筑模型显示在所述操作界面上。待初始登录所述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系统时,所述显示模块14 于一操作界面上展示若干建筑项目;所述建筑项目包括处于已下载状态的建筑项目或即将上线状态的建筑项目。在本实施例中,展示于所述操作界面上的已下载状态的建筑项目或即将上线状态的建筑项目为进入该建筑项目提供进入接口。或
S35,通过展示在操作界面上已下载状态的建筑项目对应的进入接口接收项目信息查看指令,根据该信息查看指令,查找该建筑项目的项目信息,并通过所显示模块14显示项目信息。所述建筑项目的项目信息包括所述建筑项目的项目概况、人员架构信息、和/或项目合同;所述项目信息查看指令包括查看项目概况的指令,查看人员架构信息的指令,和/或查看项目合同的指令。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35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查看项目概况的指令,查找项目概况;所述项目概况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项目负责人、安装负责人、项目基本信息、施工工期、和/ 或项目地址。或
根据所述查看人员架构信息的指令,查找人员架构信息;所述人员架构信息包括项目管理人员所属部门、姓名、项目职责、和/或项目管理人员的职称。或
根据查看项目合同的指令,查看与该建筑项目相关的合同,并提供与不同合同绑定的二维码;所述第三信息查找单元接收到扫描所述二维码的扫描请求时,将所述合同的内容推送至发起扫描请求的用户。
S36,查找建筑构件的建筑信息;所述构件的建筑信息是描述组成所述建筑模型的建筑构件的数据信息。
具体地,步骤S3包括:
接收构件标识码,根据构件标识码,查找与该构件标识码匹配的构件信息,并将所述构件信息输出显示于操作界面的第一显示区域。在本实施例中,于所述建筑模型的右上侧设置一构件标识码输入框,该构件标识码输入框用于提供接收所述构件标识码的接口。所述构件信息包括构件标识码、构件的设备类型、构件的系统类型、该构件所属楼层、该构件的构建信息、施工单位、施工时间、验收时间及混凝土等级。
接收发生在所述建筑构件上的查找指令,根据所述查找指令,查找该建筑构件的构件信息,并将所述构件信息输出显示于操作界面的第二显示区域。在本实施例中,为显示在所述操作界面上组成所述建筑模型的每一构件配置查找指令接口,以接收查找该构件的查找指令。或通过识别发生在所述构件上的触发动作,以识别查找指令。
在查找出所述建筑构件信息时,为所述建筑构件信息绑定一几何图形;待接收到与所述电子设备通信连接的终端设备扫描该几何图形的请求时,将所述构件信息推送至所述终端设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几何图形包括条形码、和/或二维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于一用于打印二维码的打印设备连接。
S37,创建问题事件,并监管所创建的问题事件。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37中创建问题事件的具体过程包括:
将所述项目问题按照问题类型、紧急级别、解决状态或/和项目问题专业进行划分;在一建筑模型上标注项目问题,通过截取已标注项目问题的建筑模型图片启动问题事件输入界面;利用所述问题事件输入界面输入关于项目问题的信息数据,创建问题事件;利用所述问题事件输入界面输入关于项目问题的信息数据,生成问题事件。该问题事件与发生在所述现场项目中项目问题相关联。所述项目问题的信息数据包括项目问题名称、项目问题编号、项目问题类型、项目问题紧急级别及项目问题专业。在本实施例中,创建问题事件的过程包括: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文字标注图标,不同颜色划线标注,和撤销上一步操作图标所提供的多种标注功能,以协助操作人员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标注项目问题。
提交所述问题创建模块生成的问题事件,并在所述现场项目的信息处理系统进入通信链接状态后,以邮件形式提交所述问题事件至与电子设备绑定的终端;或将所述问题事件与二维码绑定,提交该二维码,以便操作人员下载所述问题事件。
具体地,步骤S37中监管所创建的问题事件的步骤具体过程包括:
根据筛选条件,对问题事件进行筛选,以获取问题事件的筛选结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筛选条件包括问题类型、紧急级别、解决状态或/和项目问题专业的任意组合。所述问题类型包括安全问题、质量问题或/和第三类型问题;所述紧急级别包括一般项目问题、重要项目问题、或/和紧急项目问题;所述解决状态包括待解决状态、解决中状态或/和已解决状态;所述项目问题专业包括建筑项目问题、结构项目问题、电气项目问题、给排水项目问题、暖通项目问题、消防项目问题、场地项目问题或/和第九专业项目问题。
接收问题查看指令,根据所述问题查看指令,查找与之对应的问题事件的内容。所述问题事件的内容包括项目问题编号、发起人、项目问题专业、项目问题的类型、问题名称、和/ 或项目问题详情。
具体包括待在所述显示界面上感测到点击所述定位图标时,将所述建筑模型与所述问题事件链接,待感测到触发所述定位图标后,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查找与所述定位指令对应的模型位置。待感测到扫描所述二维码的扫描指令时,将问题事件的内容二维码绑定,待接收到扫描该二维码的扫描请求时,推送所述问题事件的内容,和/或该问题事件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所在的位置。待在所述显示界面上感测到点击所述选择图标时,根据用户的选择需求,选择所述显示界面上选择拍照所述问题事件的内容,并将其输入至所述留言板上。待在所述显示界面上感测到点击所述调取图标时,根据用户的调取需求,从采集获取的现场图片中调取图片,并将其输入至所述留言板上。待在所述显示界面上的留言板上接收操作人员的反馈意见时,将所述反馈意见显示在所述留言板上。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显示界面上虚拟键盘在反馈意见输入框内输入意见。
显示所查找到的问题事件的内容。所述问题事件的内容包括项目问题编号、发起人、项目问题专业、项目问题的类型、问题名称、项目问题的问题信息、项目问题的现场图片、定位图标、二维码和/或留言板;所述留言板上包括选择图标和调取图标。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显示界面显示查找到的问题事件的内容。
请参阅图3B,显示为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方法的另一实施流程示意图。如图3B所示,在执行完S31至S34后,所述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方法包括:
S35’,接收观测指令,根据所述观测指令,执行与该建筑模型相关联的观测操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观测指令包括当前视角放大观测指令、移动视角观测指令、重力感应观测指令、穿墙观测指令及返回初始视角观测指令。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建筑模型上通过提供当前视角放大观测组件、移动视角观测组件、重力感应观测组件、穿墙观测组件及返回初始视角观测组件分别接收当前视角放大观测指令、移动视角观测指令、重力感应观测指令、穿墙观测指令及返回初始视角观测指令。所述S35’包括:
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接收所述当前视角放大观测指令时,获取该当前视角放大观测指令出现在所述建筑模型上位置,放大该位置。
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接收所述移动视角观测指令时,获取该移动视角观测指令在所述建筑模型上的移动视角,并实时显示该移动视角对应的位置和方向。
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接收重力感应观测指令时,在所述建筑模型上通过重力感应,获取在所述建筑模型随重力移动的移动视角。
在所述建筑模型中的一墙体上接收所述穿墙观测指令,穿透该墙体,显示该墙体内部的三维模型。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接收接收所述返回初始视角观测指令时,将当前视角切换至原预设视角。
S36’,接收测量指令,并根据所述测量指令,执行与该建筑模型相关联的测量操作。所述测量指令包括测量两点间距离的第一指令及测量两物体间距离的第二指令。在本实施例中,于所述操作界面的第一预定区域设置点距离组件和/或物体距离组件,所述点距离组件用于提供接收所述测量两点间距离的第一指令的接口,所述物体距离组件用于提供测量两物体间距离的第二指令的接口。所述S36’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通过所述点距离组件接收测量两点间距离的第一指令,并感测到在所述建筑模型上的触摸动作为连续触摸两点时,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查找两点的坐标,根据两点的坐标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并根据建筑模型与现场项目的比例,计算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或
通过所述物体距离组件接收测量两物体间距离的第二指令,感测到在所述建筑模型上的触摸动作为连续触摸两物体时,在所述建筑模型上分别查找两物体,计算两物体的几何中心坐标,根据两物体的几何中心坐标,计算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并根据建筑模型与现场项目的比例,计算两物体之间的实际距离。
S37’,接收定位指令,根据所述定位指令,执行与该建筑模型相关联的定位操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指令包括模型定位指令和/或现场定位指令。具体地,所述S36’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接收一模型定位指令,获取该模型定位指令出现在所述建筑模型上的区域位置。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提供模型位置定位组件,该模型位置定位组件用于提供接收所述模型定位指令的接口。
根据该区域位置,将与该区域位置对应的二维模型和三维模型显示在以操作界面上;所述二维模型和三维模型联动响应所述模型定位指令。
或所述S37’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接收现场定位指令,进入现场项目图片捕捉模式。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提供现场定位组件,该现场定位组件用于提供接收所述现场定位指令的接口。
根据所捕捉的现场项目图片,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查找与捕捉获取的现场项目图片对应的二维模型和三维模型,并将与所述现场项目图片对应的二维模型和三维模型显示在所述操作界面上。
请参阅图3C,显示为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方法的又一实施流程示意图。如图3C所示,在执行完S31至S34后,所述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方法包括:
S35”,将预先存储的模型图纸进行分类,并根据所接收的图纸筛选条件筛选出施工人员所需的模型图纸。
具体地,步骤S35”包括:
将存储的模型图纸按照专业进行分类、将存储的模型图纸按照现场现场项目编号进行分类、将存储的模型图纸按照每个现场建筑项目的楼层进行分类、将存储的模型图纸按照隶属于同一楼层内的房间进行分类及将存储的模型图纸按照房型进行分类。
接收将专业、现场现场项目编号、每个现场建筑项目的楼层、隶属于同一楼层内的房间和房型进行任意组合成的图纸筛选条件,从所述模型图纸中筛选出与该图纸筛选条件匹配的模型图纸。例如,通过施工管理人员输入的图纸筛选要求为建筑+6号楼的组合,待接收到该图纸筛选要求后,于所述操作界面上显示出与该图纸筛选要求匹配的6号楼的建筑子模型图纸。
在所述操作界面上接收针对所述子模型图纸的多种操作指令,并执行与该操作指令对应的操作功能;其中,所述操作指令包括点击、缩放、旋转、平移、分解、和/或隐藏。于本实施例中,在执行与该操作对应的操作功能,显示该操作功能的操作结果。
S36”,根据所接收的工程量筛选条件、预置造价公式、及所导入的构件表,进行分类及汇总,计算出与该工程量筛选条件对应的工程量信息,并将计算的工程量信息与预算工程量信息相结合,形成该现场建筑项目的实际工程量信息。
具体地,步骤S36”包括:
接收所述工程量筛选条件;所述工程量筛选条件为专业、现场现场项目编号、每个现场建筑项目的楼层、隶属于同一楼层内的房间和房型进行任意组合。
根据所接收的工程量筛选条件和预置工程量算式,计算出与该工程量筛选条件对应的工程量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将所接收的工程量筛选条件带入预置工程量算式,计算出对应的工程量信息。
将所述现场建筑项目的实际工程量信息按预定清单生成格式生成工程量清单。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方法还包括接收一模型剖切指令,获取剖切面,及该剖切面对应在该建筑模型内的三维模型。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方法中步骤S31至S37,步骤S31至S36’,或步骤S31至S36”。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收发器、通信接口和系统总线;存储器和通信接口通过系统总线与处理器和收发器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通信接口用于和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处理器和收发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终端执行如上述所述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方法中步骤S31至S37,步骤S31至S36’,或步骤S31 至S36”。
上述提到的系统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PomponentInterconnect,简称 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IndustryStandard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该系统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通信接口用于实现数据库访问装置与其他设备 (例如客户端、读写库和只读库)之间的通信。存储器可能包含随机存取存储器 (RandomAccessMemory,简称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系统、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可以带给施工管理人员身临其境的感觉,体验感更好,同时提高了施工人员的管理效率,实现了建筑项目的无纸化管理。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8)

1.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模块,存储所述建筑项目的建筑模型;
显示模块,接收模型显示指令,以显示所述建筑模型;
项目信息查找模块,接收项目信息查看指令,以查找建筑项目的项目信息,并通过所述显示模块显示所述项目信息;
构件查找模块,查找建筑构件的建筑信息;所述构件的建筑信息是描述组成所述建筑模型的建筑构件的数据信息;所述构件查找模块包括:
第一构件查找单元,用于通过提供接收所述构件标识码的接口接收构件标识码,查找与该构件标识码匹配的构件信息,并将所述构件信息输出显示于操作界面的第一显示区域;或
第二构件查找单元,用于通过在所述操作界面上组成所述建筑模型的每一构件配置查找指令接口接收发生在所述建筑构件上的查找指令,查找该建筑构件的构件信息,并将所述构件信息输出显示于操作界面的第二显示区域;
项目问题管理模块,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标注项目问题,通过截取已标注项目问题的建筑模型图片启动问题事件输入界面,利用所述问题事件输入界面输入关于项目问题的信息数据,创建问题事件,监管所述问题事件;所述项目问题管理模块包括:
问题处理单元,通过触摸悬浮于所述建筑模型的预设区域上的问题提交图标,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标注项目问题,通过截取已标注项目问题的建筑模型图片启动问题事件输入界面,利用所述问题事件输入界面输入关于项目问题的信息数据,创建问题事件,并提交所述问题事件;
问题监管单元,用于根据筛选条件,对问题事件进行筛选,以获取问题事件的筛选结果;待获取问题事件的筛选结果后,所述问题监管单元接收问题查看指令,根据所述问题查看指令,查找与之对应的问题事件的内容;其中,所述问题事件输入界面启动后,所述建筑模型上标注的项目问题保存在所述建筑模型图片中,不保存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所述建筑模型图片在所述问题事件输入界面启动时自动添加至所述问题事件输入界面;所述问题处理单元继续用于提交创建的问题事件,并在所述建筑项目的信息处理系统进入通信链接状态后,以邮件形式提交所述问题事件;或将所述问题事件与二维码绑定,提交该二维码;
观测操作模块,接收观测指令,根据所述观测指令执行与该建筑模型相关联的观测操作;所述观测指令包括当前视角放大观测指令、移动视角观测指令、重力感应观测指令、穿墙观测指令或/和返回初始视角观测指令;所述观测操作模块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接收所述当前视角放大观测指令时,获取该当前视角放大观测指令出现在所述建筑模型上的位置,放大该位置;所述观测操作模块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接收所述移动视角观测指令时,获取该移动视角观测指令在所述建筑模型上的移动视角,并实时显示该移动视角对应的位置和方向;所述观测操作模块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接收所述重力感应观测指令时,通过重力感应获取在所述建筑模型上随重力移动的移动视角;所述观测操作模块在所述建筑模型中的一墙体上接收所述穿墙观测指令,穿透该墙体,显示该墙体内部的三维模型;或所述观测操作模块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接收所述返回初始视角观测指令,将视角切换至原预设视角;
工程量管理模块,用于待接收到工程量筛选条件后,根据所述工程量筛选条件、预置
造价公式及所导入的构件表,进行分类及汇总,计算出与该工程量筛选条件对应的工程
量信息,并将计算的工程量信息与预算工程量信息相结合,形成该建筑项目的工程量信息,
将所述工程量信息按预定清单生成格式生成工程量清单;所述工程量筛选条件为专业、建筑项目编号、每个现场建筑项目的楼层、隶属于同一楼层内的房间和房型进行任意组合;
测量操作模块,接收一测量指令,并根据所述测量指令执行与该建筑模型相关联的测量操作;所述测量指令包括测量两点间距离的第一指令及测量两物体间距离的第二指令;所述测量操作模块接收所述第一指令,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查找用户所触发的两点的坐标,根据两点的坐标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并根据建筑模型与建筑项目的比例,计算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或所述测量操作模块接收所述第二指令,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查找用户所触发的两物体,计算两物体的几何中心坐标,根据两物体的几何中心坐标计算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并根据建筑模型与建筑项目的比例,计算两物体之间的实际距离;
定位操作模块,接收一模型定位指令,获取该模型定位指令出现在所述建筑模型上的区域位置;将与该区域位置对应的二维模型和三维模型显示在一操作界面上;所述二维模型与三维模型联动响应所述模型定位指令;或所述定位操作模块,接收一现场定位指令,进入建筑项目图片捕捉模式;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查找与捕捉获取的建筑项目图片对应的二维模型和三维模型,并将与所述建筑项目图片对应的二维模型和三维模型显示在所述操作界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项目的项目信息包括所述建筑项目的项目概况、人员架构信息和/或项目合同;所述项目信息查看指令包括查看项目概况的指令,查看人员架构信息的指令和/或查看项目合同的指令;
项目信息查找模块包括:
第一信息查找单元,根据所述查看项目概况的指令,查找项目概况;所述项目概况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项目负责人、安装负责人、项目基本信息、施工工期和/或项目地址;
第二信息查找单元,根据所述查看人员架构信息的指令,查找人员架构信息;所述人员架构信息包括项目管理人员所属部门、姓名、项目职责和/或项目管理人员的职称;
第三信息查找单元,根据查看项目合同的指令,查看与该建筑项目相关的合同,并提供与不同合同绑定的二维码;所述第三信息查找单元接收到扫描所述二维码的扫描请求时,将所述合同的内容推送至发起扫描请求的用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查找模块还包括:
构件信息推送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构件查找单元和第二构件查找单元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构件查找单元或第二构件查找单元查找出所述构件信息时,为所述构件信息绑定一几何图形;待所述构件信息推送单元接收到一终端设备扫描该几何图形的请求时,将所述构件信息推送至所述终端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系统还包括:
模型图纸管理模块,将预先存储的模型图纸进行分类,并根据接收的图纸筛选条件筛选出所需的模型图纸;
工程量管理模块,根据接收的工程量筛选条件筛选出与该工程量筛选条件匹配的工程量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系统还包括:
剖切操作模块,接收一模型剖切指令,获取剖切面及该剖切面对应在该建筑模型内的三维模型。
6.一种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存储所述建筑项目的建筑模型;
接收模型显示指令,以显示所述建筑模型;
接收项目信息查看指令,查找该建筑项目的项目信息,并显示项目信息;或
查找建筑构件的建筑信息;所述构件的建筑信息是描述组成所述建筑模型的建筑构件的数据信息;查找建筑构件的建筑信息的步骤包括:
通过提供接收所述构件标识码的接口接收构件标识码,查找与该构件标识码匹配的构件信息,并将所述构件信息输出显示于操作界面的第一显示区域;或通过在所述操作界面上组成所述建筑模型的每一构件配置查找指令接口接收发生在所述建筑构件上的查找指令,查找该建筑构件的构件信息,并将所述构件信息输出显示于操作界面的第二显示区域;或
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标注项目问题,通过截取已标注项目问题的建筑模型图片启动问题事件输入界面,利用所述问题事件输入界面输入关于项目问题的信息数据,创建问题事件,监管所述问题事件;其中,
创建问题事件,监管所述问题事件的步骤包括:
通过触摸悬浮于所述建筑模型的预设区域上的问题提交图标,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标注项目问题,通过截取已标注项目问题的建筑模型图片启动问题事件输入界面,利用所述问题事件输入界面输入关于项目问题的信息数据,创建问题事件,并提交所述问题事件;
根据筛选条件,对问题事件进行筛选,以获取问题事件的筛选结果;待获取问题事件的筛选结果后,接收问题查看指令,根据所述问题查看指令,查找与之对应的问题事件的内容;其中,所述问题事件输入界面启动后,所述建筑模型上标注的项目问题保存在所述建筑模型图片中,不保存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所述建筑模型图片在所述问题事件输入界面启动时自动添加至所述问题事件输入界面;继续提交创建的问题事件,并在所述建筑项目的信息处理系统进入通信链接状态后,以邮件形式提交所述问题事件;或将所述问题事件与二维码绑定,提交该二维码;
接收观测指令,并根据所述观测指令,执行与该建筑模型相关联的观测操作;所述观测指令包括当前视角放大观测指令、移动视角观测指令、重力感应观测指令、穿墙观测指令或/和返回初始视角观测指令;本步骤包括: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接收所述当前视角放大观测指令时,获取该当前视角放大观测指令出现在所述建筑模型上的位置,放大该位置;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接收所述移动视角观测指令时,获取该移动视角观测指令在所述建筑模型上的移动视角,并实时显示该移动视角对应的位置和方向;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接收所述重力感应观测指令时,通过重力感应获取在所述建筑模型上随重力移动的移动视角;在所述建筑模型中的一墙体上接收所述穿墙观测指令,穿透该墙体,显示该墙体内部的三维模型;或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接收所述返回初始视角观测指令,将视角切换至原预设视角;或
待接收到工程量筛选条件后,根据所述工程量筛选条件、预置造价公式及所导入的构件表,进行分类及汇总,计算出与该工程量筛选条件对应的工程量信息,并将计算的工程量信息与预算工程量信息相结合,形成该建筑项目的工程量信息,将所述工程量信息按预定清单生成格式生成工程量清单;所述工程量筛选条件为专业、建筑项目编号、每个现场建筑项目的楼层、隶属于同一楼层内的房间和房型进行任意组合;
接收一测量指令,并根据所述测量指令执行与该建筑模型相关联的测量操作;所述测量指令包括测量两点间距离的第一指令及测量两物体间距离的第二指令;接收所述第一指令,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查找用户所触发的两点的坐标,根据两点的坐标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并根据建筑模型与建筑项目的比例,计算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或接收所述第二指令,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查找用户所触发的两物体,计算两物体的几何中心坐标,根据两物体的几何中心坐标计算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并根据建筑模型与建筑项目的比例,计算两物体之间的实际距离;
接收一模型定位指令,获取该模型定位指令出现在所述建筑模型上的区域位置;将与该区域位置对应的二维模型和三维模型显示在一操作界面上;所述二维模型与三维模型联动响应所述模型定位指令;或接收一现场定位指令,进入建筑项目图片捕捉模式;在所述建筑模型上查找与捕捉获取的建筑项目图片对应的二维模型和三维模型,并将与所述建筑项目图片对应的二维模型和三维模型显示在所述操作界面上。
7.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6所述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方法。
8.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终端执行如权利要求6所述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方法。
CN201710433684.8A 2017-06-09 2017-06-09 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系统/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 Active CN1073584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33684.8A CN107358401B (zh) 2017-06-09 2017-06-09 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系统/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33684.8A CN107358401B (zh) 2017-06-09 2017-06-09 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系统/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58401A CN107358401A (zh) 2017-11-17
CN107358401B true CN107358401B (zh) 2021-04-13

Family

ID=60272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33684.8A Active CN107358401B (zh) 2017-06-09 2017-06-09 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系统/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584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7531A (zh) * 2018-07-27 2019-01-01 武汉虹信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建筑设备运维巡检方法和系统
CN109657085B (zh) * 2018-12-13 2022-06-03 深圳市毕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图纸联动访问方法和装置
CN109587039A (zh) * 2018-12-13 2019-04-05 深圳市毕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设计图的互动方法和装置
EP3904621A4 (en) * 2018-12-28 2022-02-16 Mitsubishi Chemical Holdings Corporation BUILDING MATERIAL ADHESION PROCESSING DEVICE, BUILDING MATERIAL ADHES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10135814A (zh) * 2019-05-21 2019-08-16 湖北合联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Bim与工程数据的关联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10969409A (zh) * 2019-11-18 2020-04-07 广东卓维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管控系统
CN111475878B (zh) * 2020-03-16 2022-03-15 青岛腾远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技术生成地库防撞板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1782758B (zh) * 2020-06-18 2024-02-09 深圳市万翼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cad的图纸审查结果查看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182733A (zh) * 2020-10-30 2021-01-05 湖南宝家云建筑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可视化建筑工艺管理方法、管理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307543A (zh) * 2020-10-30 2021-02-02 湖南宝家云建筑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指导房屋建造的可视化模型构建方法及房屋建造系统
CN114995705A (zh) * 2022-04-21 2022-09-02 北京商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显示信息的构建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0320A (zh) * 2014-12-03 2015-06-03 上海同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bim的工程管理系统和方法
AU2015101646A4 (en) * 2014-11-10 2015-12-24 Jpc Enterprises Sa Pty Ltd Building design system
CN106354945A (zh) * 2016-08-31 2017-01-25 天河大成建筑云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轻量化二、三维工程资料动态关联的装置和方法
CN106802975A (zh) * 2016-12-02 2017-06-06 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谷歌地球和bim模型的施工调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15101646A4 (en) * 2014-11-10 2015-12-24 Jpc Enterprises Sa Pty Ltd Building design system
CN104680320A (zh) * 2014-12-03 2015-06-03 上海同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bim的工程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6354945A (zh) * 2016-08-31 2017-01-25 天河大成建筑云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轻量化二、三维工程资料动态关联的装置和方法
CN106802975A (zh) * 2016-12-02 2017-06-06 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谷歌地球和bim模型的施工调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58401A (zh) 2017-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58401B (zh) 建筑项目的智能管理系统/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
US20190236844A1 (en) Augmented reality system
Kopsida et al. Real-time volume-to-plane comparison for mixed reality–based progress monitoring
CN107368996B (zh) 现场项目的问题处理/监管方法/系统,存储介质,终端
CN107169673A (zh) 建筑项目的管理系统/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2945557B (zh) 基于移动终端的矢量现场图绘制方法
US747535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to layout topology objects
US20190107940A1 (en) Map-like interface for an electronic design representation
CN104680588B (zh) 基于bim的事件标示方法和系统
CN104081307A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和程序
JP6874197B1 (ja) 設備管理プログラム、設備管理方法、および設備管理システム
CN108553894A (zh) 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05934739A (zh) 用于触摸屏设备的虚拟鼠标
US20140372907A1 (en) Gesture-based construction project collaboration system
US10627984B2 (e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 virtual data analysis
CN107357957A (zh) 现场项目的智能监管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
Wang et al. Cross-platform AR annotation for assembly-design communication in pipe outfitting
CN107368247B (zh) 现场项目的管理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5857930A (zh) 一种基于实景模型的原型快速设计方法及系统
US20220221976A1 (en) Movement of virtual objects with respect to virtual vertical surfaces
US10921950B1 (en) Pointing and interaction control devices for large scale tabletop models
CN113609333A (zh) 一种建筑样板可视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89443A (zh) 工地施工场景三维可视化方法及装置
CN112612989A (zh) 数据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EP2323051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and displaying graphical models and alphanumeric dat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