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46850A - 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46850A
CN107346850A CN201611103116.3A CN201611103116A CN107346850A CN 107346850 A CN107346850 A CN 107346850A CN 201611103116 A CN201611103116 A CN 201611103116A CN 107346850 A CN107346850 A CN 1073468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lectrical power
power contacts
pedestal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0311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申熙元
崔锡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JU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JU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JU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UJU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3468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468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5Latching arms not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5/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identical counterparts, e.g. for distributing energy to two or more circuits
    • H01R25/16Rails or bus-bar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discrete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unterparts
    • H01R25/161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4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with contacts abutting directly the printed circuit; Button contacts therefore provided on the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电源连接器的连接器装置,其不仅能够有效地传递电源,而且不限制终端数量。本发明的第一终端由相互具有不同宽度的第一信号端子和第一子电源接触部构成,第二终端由相互具有不同宽度的第二信号端子和第二子电源接触部构成,从而使电源等大电流通过第一子电源接触部和第二子电源接触部,使小电流通过第一信号端子和第二信号端子,因此具有根据电子部件的种类能够适当地传递大电流和小电流的效果。并且,不必为了增大电流容量而增大第一主电源接触部和第二主电源接触部的大小,因此具有可以设计成灵活地增加或减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数量。

Description

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更详细地,涉及一种不仅能够有效地传递电源而且不限制终端数量的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
背景技术
各种电气、电子设备日渐呈现出小型化、薄型化、轻量化、多功能化的趋势,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照相机等领域,更需要用于多功能化的小型化和薄型化。这种电气、电子装备的内部设置有包括PCB电路板在内的各种电气、电子部件,而这种电气、电子部件的相互电连接的结构是实现小型化、薄型化所要考虑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尤其为了连接基板与基板之间,开发了多种板对板(board to board,B to B)连接器。这种板对板连接器在如电源、计算机、辅助硬件等部件之间或者其他电气或者电子系统内的其他电气部件之间,提供电气或电子控制信号。
图1是示意表示现有的板对板连接器的图。参照图1,现有的板对板连接器1000由第一连接器1100和第二连接器1200结合而构成。第一连接器1100包括:第一壳体1110,其大致为长方形;多个第一终端1120,沿着第一壳体111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插入;一对第一结合端子1130,其结合在第一壳体11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第二连接器1200包括:第二壳体1210,第一壳体1110插入其中;第二终端1220,沿着第二壳体121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插入,且与第一终端1120电接触;一对第二结合端子1230,其结合在第二壳体12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且与第一结合端子1130电接触。
这种现有的板对板连接器1000是由多个第一终端1120和第二终端1220相互接触来传递信号,并且由第一结合端子1130和第二结合端子1230相互接触来传递电源。即,第一终端1120、第二终端1220起到传递信号的信号端子的作用,第一结合端子1130、第二结合端子1230起到传递电源的电源端子的作用。
另外,根据结合在第一连接器1100或者第二连接器1200上的电子部件的种类,需要传递的电源大小可设置成多种。但是,现有的板对板连接器1000仅通过一对第一结合端子1130、第二结合端子1230传递电源,因此存在无法有效地传递电源的问题。
并且,当为了增加电流容量而增大第一结合端子1130、第二结合端子1230的大小时,第一终端1120、第二终端1220的数量相对地受到限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韩国授权专利第10-1116410号
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5-0027710号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其不仅可以有效的传递电源,而且不限制终端数量。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式连接器,其包括:第一基座;多个第一终端,沿着所述第一基座的长度方向的两侧排列;第一主电源接触部,其结合在所述第一基座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上;以及插座式连接器,其包括:第二基座,形成有插入部,以使所述第一基座插入;多个第二终端,沿着所述插入部长度方向的两侧,以与所述第一终端电接触的方式排列;第二主电源接触部,结合在与所述第一主电源接触部相对的所述插入部的两端部,以使其与所述第一主电源接触部接触;其中,从多个所述第一终端中选取的一个或多个终端由用于传递电源的第一子电源接触部构成,在多个所述第一终端中,除所述第一子电源接触部以外的终端由用于传递信号的第一信号端子构成;在多个所述第二终端中,与所述第一子电源接触部接触的终端由第二子电源接触部构成,在多个所述第二终端中,除所述第二子电源接触部以外的终端由与第一信号端子接触的第二信号端子构成。
并且,提供一种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电源接触部的宽度比所述第一信号端子的宽度宽,所述第二子电源接触部的宽度比所述第二信号端子的宽度宽。
并且,提供一种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被区分为第一结合侧部和第二结合侧部,所述第一子电源接触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结合侧部的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结合侧部的与所述第一结合侧部的一端部相反方向的端部。
并且,提供一种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被区分为第一结合侧部和第二结合侧部,所述第一子电源接触部位于所述第一结合侧部的一端部。
并且,提供一种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被区分为第一结合侧部和第二结合侧部,所述第一子电源接触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结合侧部的中央和所述第二结合侧部的中央。
并且,提供一种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被区分为第一结合侧部和第二结合侧部,所述第一子电源接触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结合侧部的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结合侧部的与所述第一结合侧部的一端部相对的端部。
并且,提供一种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包括:第一内入端子,插入所述第一基座且设置在所述第二终端方向;以及第一突出端子,从所述第一内入端子向所述第一基座外侧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终端包括:第二内入端子,以与所述第一内入端子相对的方式容纳于所述第二基座中,且所述第一内入端子插入并结合于所述第二内入端子中;以及第二突出端子,从所述第二内入端子向所述第二基座外侧方向延伸。
并且,提供一种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入端子包括:第一突出部,从所述第二突出端子的端部向上突出形成;第一迂回部,从所述第一突出部的上端向远离所述第一突出部的方向迂回并向下弯曲形成;第二突出部,从所述第一迂回部的前端部向下突出形成;第二迂回部,从所述第二突出部的下端向远离所述第二突出部的方向迂回并向上弯曲形成;倾斜部,从所述第二迂回部的前端部向上突出,且以靠近所述第二突出部的方式倾斜;第三迂回部,从所述倾斜部的上端向远离所述第二突出部的方向迂回并向下方弯曲形成,所述第一内入端子,从所述第一突出端子的端部向所述第二迂回部的方向凸出形成,且插入并结合在所述第二突出部和所述第三迂回部之间。
并且,提供一种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入端子包括:第一插入突出部,从所述第一突出端子的端部向下突出形成,以使其与所述第三迂回部相接;支撑迂回部,从所述第一插入突出部的下端向远离所述第一插入突出部的方向迂回并向上弯曲形成;第二插入突出部,从所述支撑迂回部的前端部向上突出形成,以使其与所述第二突出部相接,其中,所述第二插入突出部形成有第一卡止部,所述第二突出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卡止部卡止结合的第二卡止部。
并且,提供一种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一迂回部、所述第二迂回部及所述倾斜部中选取的任意一个以上受到向所述第二突出部方向施加的弹性力。
并且,提供一种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电源接触部包括:加固板部,紧贴于与所述第二基座相对的所述第一基座的下侧;外侧紧贴部,从所述加固板部以覆盖所述第一基座的边缘的方式弯曲;接触端子,从所述外侧紧贴部向其外侧突出。
并且,提供一种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紧贴部包括:第一外侧紧贴部,从所述加固板部向所述第一基座长度方向的两侧部方向突出;第二外侧紧贴部,从所述加固板部向所述第一基座长度方向两侧部之间的端部方向突出,所述接触端子从所述第一外侧紧贴部的前端部向其外侧突出形成。
并且,提供一种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的长度方向两侧部上凹陷形成有第一外侧引导部,以引导所述第一外侧紧贴部,当所述第一外侧紧贴部被引导至所述第一外侧引导部时,所述第一外侧紧贴部的一侧突出形成有加压部,使所述加压部对所述第一外侧引导部的内侧进行加压。
并且,提供一种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电源接触部包括:加固部,其横截面为“ㄈ”形状,使得包围所述第二基座的所述插入部的端部外侧;第一内侧紧贴部,从所述加固部的两端部以与所述第一外侧紧贴部相对的方式弯曲形成;第二内侧紧贴部,从所述加固部的中央以与所述第二外侧紧贴部相对的方式弯曲形成。
并且,提供一种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突出延伸部,所述突出延伸部从所述加固部的两端部向所述第二基座的下部方向突出延伸形成。
并且,提供一种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部上还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内侧紧贴部水平的辅助紧贴部。
并且,提供一种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引导所述第二基座的所述第一内侧紧贴部的位置上凹陷形成有使所述第一内侧紧贴部插入的第一内侧引导部。
(三)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中,第一终端由具有相互不同宽度的第一信号端子和第一子电源接触部构成,第二终端由具有相互不同宽度的第二信号端子和第二子电源接触部构成,因此使电源等大电流流向第一子电源接触部和第二子电源接触部,小电流流向第一信号端子和第二信号端子,从而具有可根据电子部件的种类,适当的传递大电流和小电流的效果。
并且,不必为了增大电流容量而增大第一主电源接触部和第二主电源接触部的大小,因此具有可以设计成灵活地增加或减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数量的效果。
并且,根据电子部件设计的目的,可以对第一子电源接触部和第二子电源接触部的数量及位置进行多种设置,因此,具有在需要传递电源等大电流时,可以适当地利用第一主电源接触部、第二主电源接触部及第一子电源接触部、第二子电源接触部来有效地传递电源等的大电流的效果。
并且,当第一主电源接触部插入第一基座时,第一主电源接触部的加压部对第一基座的第一外侧引导部的内侧进行加压,从而具有使第一主电源接触部不容易从第一基座脱落的效果。
并且,当第二终端的第二内入端子插入第一终端的第一内入端子时,第二内入端子的第二卡止部卡止结合在第一内入端子的第一卡止部,从而具有使第一内入端子和第二内入端子相互坚固地结合的效果。
并且,第二内入端子具有弹性,从而具有使第一内入端子坚固地结合在第二内入端子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表示现有的板对板连接器的图。
图2是示意表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的图。
图3是示意表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的插头式连接器的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的第一主电源接触部的图。
图5是示意表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的第一主电源接触部结合在第一基座上的状态的图。
图6是示意表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的第一终端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的插头式连接器和插座式连接器的结合状态的图。
图8是示意表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的第二主电源接触部结合在第二基座上的状态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的第二终端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的具备在插头式连接器上的第一终端和具备在插座式连接器上的第二终端的结合状态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的插头式连接器和插座式连接器的结合状态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的具备在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上的第一信号端子、第二信号端子与第一子电源接触部、第二子电源接触部的配置结构的图。
图13至图1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的具备在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上的第一信号端子、第二信号端子与第一子电源接触部、第二子电源接触部的多种配置结构的图。
附图说明标记
10: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
100:插头式连接器 110:第一基座
110a:插入槽 111a:第一结合侧部
111b:第二结合侧部 112:加固引导部
114:第一外侧引导部 116:第二外侧引导部
120:第一终端 120a:第一信号端子
120b:第一子电源接触部 121:第一内入端子
122:第一插入突出部 122a:插入槽部
123:支撑迂回部 124:第二插入突出部
125:第一卡止部 126:第一突出端子
130:第一主电源接触部 132:加固板部
134:第一外侧紧贴部 134a:加压部
135:接触端子 136:第二外侧紧贴部
200:插座式连接器 210:第二基座
210a:结合突出部 210b:第一端子空间部
210c:插入空间部 210d:第二端子空间部
211:插入部 211a:加固引导部
211b:延伸引导部 211c:第一内侧引导部
211d:第二内侧引导部 220:第二终端
220a:第二信号端子 220b:第二子电源接触部
221:第二内入端子 222:第一突出部
223:第一迂回部 224:第二突出部
225:第二卡止部 226:第二迂回部
227:倾斜部 228:第三迂回部
229:第二突出端子 230:第二主电源接触部
232:加固部 232a:加固突起部
233:突出延伸部 234:第一内侧紧贴部
235:辅助紧贴部 236:第二内侧紧贴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图2是示意表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的图,图3是示意表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的插头式连接器的图。
参照图2和图3,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10作为电连接如电子部件的第一基板(未示出)和第二基板(未示出)的装置,包括:插头式连接器100,其与第一基板结合;插座式连接器200,其与第二基板结合,且与所述插头式连接器100电连接。
插头式连接器100包括:第一基座110;一个以上的第一终端120,其沿着第一基座110的长度方向排列;第一主电源接触部130,其结合在第一基座110的两端部。例如,第一基座110可以由塑料材质形成,第一终端120和第一主电源接触部130可由通电材质形成。
第一基座110插入插座式连接器200的后述的第二基座210(图7中示出),优选形成为长方形。
第一终端120由一个以上构成,且与后述的第二终端220(图7中示出)电连接,例如,可沿着第一基座110的长度方向排列成多个列,例如可并列排列成两列,如此并列排列的第一终端120可以相互对称地排列。第一终端120与第二终端220接触时,第一终端120与第二终端220上可通过例如0.25~0.3A左右的小电流,或可通过比其大的大电流。
第一主电源接触部130结合在第一基座110的两端部,且由金属材质等坚固的材质形成,因此在第一基座110结合在第二基座210上时,可以坚固地支撑第一基座110的形状。并且,第一主电源接触部130与后述的第二主电源接触部230(图7中示出)电接触,从而使插头式连接器100和插座式连接器200之间能够通过大于所述小电流的电源等的大电流。即,第一终端120的后述的第一信号端子120a因宽度窄而存在发生电子安全事故的隐患,因此,利用第一主电源接触部130和第二主电源接触部230,使插头式连接器100和插座式连接器200之间通过大电流。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的第一主电源接触部的图,图5是示意表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的第一主电源接触部结合在第一基座上的状态的图。
参照图4及图5,第一主电源接触部130由一对构成,以使其结合于第一基座110的两端部,且包括:加固板部132,其形成为板状,从而覆盖相对于第二基座210的第一基座110的下侧端部;一对第一外侧紧贴部134,从加固板部132的两侧垂直向上弯曲;第二外侧紧贴部136,从加固板部132的两侧之间的端部垂直向上弯曲。并且,第一外侧紧贴部134或者第二外侧紧贴部136上形成有接触端子135。例如,所述接触端子135可以从第一外侧紧贴部134的端部向其外侧突出形成。
第一基座110沿长度方向长长地形成,在其长度方向的下侧形成有用于与第二基座210结合的插入槽110a。并且,在插入槽110a的长度方向的一侧与另一侧上分别具备有第一结合侧部111a和第二结合侧部111b。并且,为使第一主电源接触部130位于第一基座1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第一基座1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可包括加固引导部112、第一外侧引导部114及第二外侧引导部116。为使第一主电源接触部130的加固板部132就位,加固引导部112形成在与第二基板210相对的第一基座1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从而容易地将第一主电源接触部130的加固板部132引导至加固引导部112。为引导第一主电源接触部130的第一外侧紧贴部134,第一外侧引导部114形成在第一基座110的两侧端部,其为了使第一外侧紧贴部134插入可凹陷形成。第二外侧引导部116可凹陷形成在第一基座110的两侧端部之间,以引导第一主电源接触部130的第二外侧紧贴部136。
并且,当第一主电源接触部130的第一外侧紧贴部134插入第一基座110的第一外侧引导部114时,在第一外侧紧贴部134上,向第一外侧引导部114的一侧方向上可突出形成有加压部134a。因此,第一主电源接触部130的第一外侧紧贴部134插入第一基座110的第一外侧引导部114时,第一外侧紧贴部134的加压部134a对第一外侧引导部114的内侧进行加压,从而起到使第一主电源接触部130的第一外侧紧贴部134不会轻易从第一基座110的第一外侧引导部114脱落的效果。
图6是示意表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的第一终端的剖视图。
参照图3及图6,第一终端120可沿着第一基座11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排列多个。从这种多个第一终端120中选取的一个或者多个终端由用于传递电源的第一子电源接触部120b构成,多个所述第一终端120中除所述第一子电源接触部120b以外的终端由用于传递信号的第一信号端子120a构成。第一子电源接触部120b及第一信号端子120a的数量及排列将在图12至图15中进行详细地说明。
第一子电源接触部120b和第一信号端子120a只是宽度不同,其整体结构相似。即,第一信号端子120a的宽度比第一子电源接触部120b的宽度窄,第一信号端子120a为了传递信号通过例如0.25~0.3A左右的小电流。相反,第一子电源接触部120b的宽度比第一信号端子120a的宽度宽,并通过比所述小电流大的电源等大电流(HIigh Current)。观察第一子电源接触部120b和第一信号端子120a的结构,其包括:第一突出端子126,其从第一基座110上侧向其外侧延伸;第一内入端子121,从与第一基座110的上侧相邻的第一突出端子126的端部内入到第一基座110的下部。第一内入端子121整体形状呈“U”状,且包括:第一插入突出部122,从第一突出端子126的端部贯穿第一基座110后,沿着插入槽110a的内侧,向第一基座110的下方突出形成;支撑迂回部123,从第一插入突出部122的下端向远离第一插入突出部122的方向迂回并向上弯曲而形成;第二插入突出部124,从支撑迂回部123的前端部向上突出形成,并与第一插入突出部122相对,且暴露在第一基座110的插入槽110a的外侧。并且,第二插入突出部124上可突出形成有第一卡止部125。
另外,第一终端120和后述的第二终端220可分别通过嵌件成型(Insert Molding)工艺成型在第一基座110和第二基座210上。嵌件成型工艺为众所周知的公知技术,因此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的插头式连接器和插座式连接器的结合状态的图。
参照图7,插座式连接器200包括:第二基座210,其与插头式连接器100的第一基座110结合;第二终端220,其具备在第二基座21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一对第二主电源接触部230,结合在第二基座2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
优选地,第二基座210可形成为长方形,且其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形成有一对插入部211,以使第一基座110的两端部插入第二基座2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其中,第二基座210的一对插入部211之间的空间内突出形成有结合突出部210a,以使其插入第一基座110的插入槽110a(图6中示出)中。即,在与第一基座110相对的第二基座210上表面的中央,沿其长度方向突出形成有结合突出部210a,结合突出部210a的两端部朝向具备在第二基座210两端部的插入部211的方向。
第二终端220与插头式连接器100的第一终端120电结合,与第一终端120相同,由一个以上构成。例如,第二终端220可沿着第二基座210的长度方向并列排列多个,如此并列排列的第二终端220可形成两个列,相互以对称的方式排列。在这种多个第二终端220中选取的一个或多个终端可由用于传递电源的第二子电源接触部220b构成,多个所述第二终端220中除所述第二子电源接触部220b以外的终端由用于传递信号的第二信号端子220a构成。此时,第二子电源接触部220b的位置和数量与第一子电源接触部120b以一对一的对应的方式构成,第二信号端子220a的位置和数量与第一信号端子120a以一对一的对应的方式构成。
第二主电源接触部230将在下面的图8中进行说明。
图8是示意表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的第二主电源接触部结合在第二基座上的状态的图。
参照图8,当第一基座110结合在第二基座210上时,第二主电源接触部230与第一主电源接触部130结合。这种第二主电源接触部230保护与第一主电源接触部130相对的第二基座210的插入部211两端部的内侧,且包括加固部232、第一内侧紧贴部234及第二内侧紧贴部236。加固部232的横截面为“ㄈ”形状,使得包围第二基座210的插入部211外侧。并且,可从加固部232的两端部向第二基座210的下部方向突出形成有突出延伸部233。第一内侧紧贴部234由一对构成,且从加固部232的两端部以与第一主电源接触部130的第一外侧紧贴部134相对的方式向插入部211内部的相对的两侧方向弯曲形成。第二内侧紧贴部236从加固部232的中央以与第一主电源接触部130的第二外侧紧贴部136相对的方式向插入部211内部的两侧之间的端部方向弯曲形成。并且,加固部232还可形成有与第一内侧紧贴部234处于水平方向的辅助紧贴部235。第一内侧紧贴部234形成在加固部232的两端部上时,辅助紧贴部235沿着第一内侧紧贴部234的一侧弯曲形成,使得与第一内侧紧贴部234处于水平方向。
另外,当第二主电源接触部230的第一内侧紧贴部234位于第二基座210的插入部211内部两侧方向时,第二基座210的插入部211内部两侧可凹陷形成有第一内侧引导部211c,以引导第一内侧紧贴部234。并且,当第二主电源连接器230的第二内侧紧贴部236位于第二基座210的插入部211内部两侧之间的端部时,第二基座210的插入部211内部两侧之间的端部可凹陷形成有第二内侧引导部211d,以引导第二内侧紧贴部236。
图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的第二终端的图。
参照图9,第二基座210具有第二终端220的第二内入端子221内入到结合突出部210a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的构成,为此,结合突出部210a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和第二基座21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之间具备有插入空间部210c。并且,与结合突出部210a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相对的插入空间部210c的一侧凹陷形成有第一端子空间部210b,与第二基座21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相对的插入空间部210c的另一侧形成有孔形状的第二端子空间部210d。
第二终端220可与第一终端120相对地、沿着第二基座21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排列有多个。从这种多个第二终端220中选取的一个或多个终端由用于传递电源的第二子电源接触部220b构成,多个所述第二终端220中除所述第二子电源接触部220b以外的终端由用于传递信号的第二信号端子220a构成。第二子电源接触部220b和第二信号端子220a的数量及排列与第一子电源接触部120b和第一信号端子120a一对一地对应,在后述的图12至图15中,将进行详细的说明。
这种第二子电源接触部220b及第二信号端子220a与第一子电源接触部120b及第一信号端子120a只是宽度不同,其整体结构相似。即,第二信号端子220a的宽度比第二子电源接触部220b的宽度窄,第二信号端子220a为了传递信号通过例如0.25~0.3A左右的小电流。相反,第二子电源接触部220b的宽度比第二信号端子220a的宽度宽,通过比所述小电流大的电源等大电流(High Current)。观察第二子电源接触部220b和第二信号端子220a的结构,其包括:第二突出端子229,其从第二基座210的下侧向其外侧方向延伸;第二内入端子221,其连接在第二突出端子229的端部,且通过第二基座210的第二端子空间部210d延伸至插入空间部210c。第二突出端子229的一侧从第二基座210的长度方向的下侧向其外侧方向突出,另一侧向第二基座210的第二端子空间部210d的下部方向延伸。第二内入端子221通过插入插头式连接器100的第一内入端子121来相互电连接,且包括:第一突出部222,从第二突出端子229的端部向其上方突出形成,从而使其插入第二基座210的第二端子空间部210d;第一迂回部223,从第一突出部222的上端向远离所述第一突出部222的方向迂回并向下弯曲形成;第二突出部224,从所述第一迂回部223的前端部向下突出形成;第二迂回部226,从所述第二突出部224的下端向远离第二突出部224的方向迂回并向上弯曲形成,并且容纳于第一端子空间部210b;倾斜部227,从所述第二迂回部226的前端部向上突出,且以接近所述第二突出部224的方式倾斜;第三迂回部228,从所述倾斜部227的上端向远离所述第二突出部224的方向迂回并向下弯曲形成。并且,第二突出部224形成有第二卡止部225,以使其与第一连接器100的第一卡止部125卡止结合。并且,当第一连接器100的第一基座110插入第二连接器200的第二基座210时,具备在第一基座110上的第一终端120的第一内入端子121插入并结合于具备在第二连接器200的第二内入端子221的第二突出部224与第三迂回部228之间。此时,从第二内入端子221的第一迂回部223、第二迂回部226及倾斜部227中选取的任一一个以上,优选地,第一迂回部223、第二迂回部226及倾斜部227受到向第二突出部224方向施加的弹性力,使插入在第二突出部224和第三迂回部228之间的第一连接器100的第一内入端子121受到向第二突出部224方向施加的压力,从而第一连接器的第一内入端子坚固地结合在第二连接器200的第二内入端子221。
以下对插头式连接器100的第一终端120结合在插座式连接器200的第二终端220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的具备在插头式连接器上的第一终端和具备在插座式连接器上的第二终端的结合状态的图。
参照图7及图10,当插头式连接器100和插座式连接器200结合时,插头式连接器100的第一基座110的两端部插入具备在插座式连接器200的第二基座210上的插入部211,第二基座210的结合突出部210a插入第一基座110的插入槽110a。并且,插头式连接器100的第一终端120与插座式连接器200的第二终端220接触。对此进行如下的详细说明,当第一终端120的第一内入端子121插入第二基座210的插入空间部210c(图9中示出)后,插入并结合于裸露在插入空间部210c的第二终端220的第二突出部224与第三迂回部228之间,从而能够使第一内入端子121和第二内入端子221通电。此时,第二内入端子221的第三迂回部228插入并结合于凹陷形成在第一内入端子121的插入槽部122a,第二内入端子221的第二卡止部225卡止结合在第一内入端子121的第一卡止部125,从而具有使第一内入端子121与第二内入端子221相互坚固地结合的效果。进一步地,当第一内入端子121插入第二内入端子221时,第二内入端子221的第一迂回部223、第二迂回部226及倾斜部227受到向第二突出部224方向施加的弹性力,使插入在第二突出部224和第三迂回部228之间的第一连接器100的第一内入端子121受到向第二突出部224方向施加的压力,从而具有使第一连接器的第一内入端子坚固地结合在第二连接器200的第二内入端子221的效果。
图1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的插头式连接器和插座式连接器的结合状态的图,图1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的具备在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上的第一信号端子、第二信号端子与第一子电源接触部、第二子电源接触部的配置结构的图。
参照图11及图12,当插头式连接器100与插座式连接器200结合时,插头式连接器100的第一基座110的两端部插入插座式连接器200的第二基座210的一对插入部211内。与此同时,具备在第一基座110的第一主电源接触部130的第一外侧紧贴部134、第二外侧紧贴部136与第二主电源接触部230的第一内侧紧贴部234、第二内侧紧贴部236相接,从而使第一主电源接触部130和第二主电源接触部230相互电连接。此时,第一外侧紧贴部134、第二外侧紧贴部136和第二主电源接触部230的第一内侧紧贴部234、第二内侧紧贴部236的宽度比第一终端120、第二终端220的第一信号端子120a、第二信号端子220a的宽度宽,以使第一外侧紧贴部134、第二外侧紧贴部136和第一内侧紧贴部234、第二内侧紧贴部236之间通过如电源等的大电流。另外,第二主电源接触部230的加固部232可形成有向下突出的加固突起部232a。并且,加固突起部232a或突出延伸部233可与电子部件的基板(未图示)等电连接。
并且,在具备在第一基座110的第一结合侧部111a的一端部和第二结合侧部111b的与所述第一结合侧部111a的一端部相反方向的端部可分别设置两个第一终端120的第一子电源接触部120b。并且多个第一终端120的第一信号端子120a可位于第一基座110的不具备第一子电源接触部120b的部分。并且,第二终端220的第二子电源接触部220b及第二信号端子220a分别与第一终端120的第一子电源接触部120b及第一信号端子120a一对一对应地位于第二基座210上。并且,当插头式连接器100和插座式连接器200结合而使第一终端120和第二终端220相互电连接时,第一信号端子120a和第二信号端子220a中通过例如0.25~0.3A左右的小电流,第一子电源接触部120b和第二子电源接触部220b中通过如电源等的大电流。
如此,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可根据电子部件的设计目的,对第一子电源接触部120b、第二子电源接触部220b的数量及位置进行多种设定,从而在需要传递电源等的大电流的情况下,能够适当利用多电源接触部即第一主电源接触部130、第二主电源接触部230及第一子电源接触部120b、第二子电源接触部220b来有效传递电源等大电流。
图13至1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的具备在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上的第一信号端子、第二信号端子与第一子电源接触部、第二子电源接触部的多种配置结构的图。
参照图13,四个第一终端120的第一子电源接触部120b可位于具备在第一基座110的第一结合侧部111a的一端部上。并且,第一终端120的多个第一信号端子120a可位于第一基座110的不具备第一子电源接触部120b的部分上。并且第二终端220的第二子电源接触部220b及第二信号端子220a分别与第一终端120的第一子电源接触部120b及第一信号端子120a一对一对应地位于第二基座210上。
参照图14,在具备在第一基座110的第一结合侧部111a的中央和第二结合侧部111b的中央部分可分别设置两个第一终端120的第一子电源接触部120b。并且,第一终端120的多个第一信号端子120a可位于第一基座110的不具备第一子电源接触部120b的部分上。并且第二终端220的第二子电源接触部220b及第二信号端子220a分别与第一终端120的第一子电源接触部120b及第一信号端子120a一对一对应地位于第二基座220。
参照图15,在具备在第一基座110的第一结合侧部111a的一端部和第二结合侧部111b的与所述第一结合侧部111a的一端部相对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终端120的第一子电源接触部120b。并且,第一终端120的多个第一信号端子120a位于第一基座110的不具备第一子电源接触部120b的部分上。并且第二终端220的第二子电源接触部220b及第二信号端子220a分别与第一终端120的第一子电源接触部120b及第一信号端子120a一对一对应地位于第二基座220上。
通过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超出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和修改,而且这种变形和修改只要属于权利要求书的范畴,其技术思想也属于本发明。

Claims (17)

1.一种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插头式连接器,其包括:第一基座;多个第一终端,沿着所述第一基座的长度方向的两侧排列;第一主电源接触部,其结合在所述第一基座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上;以及
插座式连接器,其包括:第二基座,形成有插入部,以使所述第一基座插入;多个第二终端,沿着所述插入部长度方向的两侧,以与所述第一终端电接触的方式排列;第二主电源接触部,结合在与所述第一主电源接触部相对的所述插入部的两端部,以使其与所述第一主电源接触部接触;
其中,从多个所述第一终端中选取的一个或多个终端由用于传递电源的第一子电源接触部构成,在多个所述第一终端中,除所述第一子电源接触部以外的终端由用于传递信号的第一信号端子构成;
在多个所述第二终端中,与所述第一子电源接触部接触的终端由第二子电源接触部构成,在多个所述第二终端中,除所述第二子电源接触部以外的终端由与第一信号端子接触的第二信号端子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电源接触部的宽度比所述第一信号端子的宽度宽,所述第二子电源接触部的宽度比所述第二信号端子的宽度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座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被区分为第一结合侧部和第二结合侧部,
所述第一子电源接触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结合侧部的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结合侧部的与所述第一结合侧部的一端部相反方向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座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被区分为第一结合侧部和第二结合侧部,
所述第一子电源接触部位于所述第一结合侧部的一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座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被区分为第一结合侧部和第二结合侧部,
所述第一子电源接触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结合侧部的中央和所述第二结合侧部的中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座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和另一侧被区分为第一结合侧部和第二结合侧部,
所述第一子电源接触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结合侧部的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结合侧部的与所述第一结合侧部的一端部相对的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终端包括:
第一内入端子,插入所述第一基座且设置在所述第二终端方向;以及
第一突出端子,从所述第一内入端子向所述第一基座外侧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终端包括:
第二内入端子,以与所述第一内入端子相对的方式容纳于所述第二基座中,且所述第一内入端子插入并结合于所述第二内入端子中;以及
第二突出端子,从所述第二内入端子向所述第二基座外侧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内入端子包括:
第一突出部,从所述第二突出端子的端部向上突出形成;第一迂回部,从所述第一突出部的上端向远离所述第一突出部的方向迂回并向下弯曲形成;第二突出部,从所述第一迂回部的前端部向下突出形成;第二迂回部,从所述第二突出部的下端向远离所述第二突出部的方向迂回并向上弯曲形成;倾斜部,从所述第二迂回部的前端部向上突出,且以靠近所述第二突出部的方式倾斜;第三迂回部,从所述倾斜部的上端向远离所述第二突出部的方向迂回并向下方弯曲形成,
所述第一内入端子,从所述第一突出端子的端部向所述第二迂回部的方向凸出形成,且插入并结合在所述第二突出部和所述第三迂回部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内入端子包括:
第一插入突出部,从所述第一突出端子的端部向下突出形成,以使其与所述第三迂回部相接;支撑迂回部,从所述第一插入突出部的下端向远离所述第一插入突出部的方向迂回并向上弯曲形成;第二插入突出部,从所述支撑迂回部的前端部向上突出形成,以使其与所述第二突出部相接,
其中,所述第二插入突出部形成有第一卡止部,所述第二突出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卡止部卡止结合的第二卡止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第一迂回部、所述第二迂回部及所述倾斜部中选取的任意一个以上受到向所述第二突出部方向施加的弹性力。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主电源接触部包括:
加固板部,紧贴于与所述第二基座相对的所述第一基座的下侧;外侧紧贴部,从所述加固板部以覆盖所述第一基座的边缘的方式弯曲;接触端子,从所述外侧紧贴部向其外侧突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紧贴部包括:第一外侧紧贴部,从所述加固板部向所述第一基座长度方向的两侧部方向突出;第二外侧紧贴部,从所述加固板部向所述第一基座长度方向两侧部之间的端部方向突出,
所述接触端子从所述第一外侧紧贴部的前端部向其外侧突出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基座的长度方向两侧部上凹陷形成有第一外侧引导部,以引导所述第一外侧紧贴部,
当所述第一外侧紧贴部被引导至所述第一外侧引导部时,所述第一外侧紧贴部的一侧突出形成有加压部,使所述加压部对所述第一外侧引导部的内侧进行加压。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主电源接触部包括:
加固部,其横截面为“ㄈ”形状,使得包围所述第二基座的所述插入部的端部外侧;第一内侧紧贴部,从所述加固部的两端部以与所述第一外侧紧贴部相对的方式弯曲形成;第二内侧紧贴部,从所述加固部的中央以与所述第二外侧紧贴部相对的方式弯曲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突出延伸部,所述突出延伸部从所述加固部的两端部向所述第二基座的下部方向突出延伸形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固部上还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内侧紧贴部水平的辅助紧贴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引导所述第二基座的所述第一内侧紧贴部的位置上凹陷形成有使所述第一内侧紧贴部插入的第一内侧引导部。
CN201611103116.3A 2016-05-03 2016-12-05 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 Pending CN10734685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054689A KR101766198B1 (ko) 2016-05-03 2016-05-03 멀티 전원접촉부를 갖는 커넥터 장치
KR10-2016-0054689 2016-05-0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46850A true CN107346850A (zh) 2017-11-14

Family

ID=59759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03116.3A Pending CN107346850A (zh) 2016-05-03 2016-12-05 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1766198B1 (zh)
CN (1) CN107346850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912622B1 (ko) * 2017-08-29 2018-10-29 (주)우주일렉트로닉스 기판 접속용 커넥터 장치
KR101942811B1 (ko) 2017-11-27 2019-04-17 (주)우주일렉트로닉스 보강부재를 갖는 소켓커넥터 및 플러그커넥터
KR101990508B1 (ko) 2017-11-27 2019-06-18 (주)우주일렉트로닉스 강도가 강화된 플러그커넥터
KR102111410B1 (ko) 2018-07-11 2020-05-15 (주)우주일렉트로닉스 압력 분산 지지형 소켓커넥터 및 플러그커넥터를 갖는 커넥터 장치
KR20210064850A (ko) 2019-11-26 2021-06-03 히로세코리아 주식회사 플러그 커넥터
KR102285974B1 (ko) * 2019-11-26 2021-08-05 히로세코리아 주식회사 커넥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72923Y (zh) * 2006-10-12 2007-11-0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20070264854A1 (en) * 2006-05-15 2007-11-15 Kyocera Elco Corporation Connector, and portable terminal equipment including the connector
CN204118319U (zh) * 2014-10-21 2015-01-21 天津亿鑫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电流板到板连接器
CN204205167U (zh) * 2014-11-03 2015-03-11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组件
CN104795654A (zh) * 2014-01-17 2015-07-22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端子、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件
KR20160015664A (ko) * 2014-07-31 2016-02-15 (주)우주일렉트로닉스 보강판이 구비된 보드 커넥터
KR20160022604A (ko) * 2014-08-20 2016-03-02 (주)우주일렉트로닉스 클릭성이 향상된 보드 커넥터
KR20160042549A (ko) * 2014-10-10 2016-04-20 (주)우주일렉트로닉스 보강 결합구조를 갖는 커넥터 장치
CN205178062U (zh) * 2015-07-17 2016-04-20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板对板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64854A1 (en) * 2006-05-15 2007-11-15 Kyocera Elco Corporation Connector, and portable terminal equipment including the connector
CN200972923Y (zh) * 2006-10-12 2007-11-0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4795654A (zh) * 2014-01-17 2015-07-22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端子、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件
KR20160015664A (ko) * 2014-07-31 2016-02-15 (주)우주일렉트로닉스 보강판이 구비된 보드 커넥터
KR20160022604A (ko) * 2014-08-20 2016-03-02 (주)우주일렉트로닉스 클릭성이 향상된 보드 커넥터
KR20160042549A (ko) * 2014-10-10 2016-04-20 (주)우주일렉트로닉스 보강 결합구조를 갖는 커넥터 장치
CN204118319U (zh) * 2014-10-21 2015-01-21 天津亿鑫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电流板到板连接器
CN204205167U (zh) * 2014-11-03 2015-03-11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组件
CN205178062U (zh) * 2015-07-17 2016-04-20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板对板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766198B1 (ko) 2017-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46850A (zh) 具有多电源接触部的连接器装置
CN107026335B (zh)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US9543675B1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and connector
CN105098455B (zh) 插座连接器
US7223915B2 (en) Cable assembly with opposed inverse wire management configurations
CN100399637C (zh) 电连接器
CN108365440B (zh) 基板对基板连接器
US11258214B2 (en) Compact high speed connector
CN108879137A (zh) 端子台
CN103311855A (zh) 电连接箱
CN100356631C (zh) 可动型连接器用加强引板及使用其的可动型连接器
CN109428182A (zh)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CN109217002A (zh) 连接器以及具有连接器和金属外壳的连接结构
CN105493356B (zh) 插口件、使用该插口件的连接器、以及用于该连接器的插头件
CN100391053C (zh) 可动型连接器用触头及使用其的可动型连接器
CN110247213A (zh) 中间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装体
CN202817242U (zh) 回路连接器和闭路成形连接器
US7077674B2 (en) Board attachment type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3227389B (zh) 接触件阻抗调节方法、接触件及具有该接触件的连接器
TWM399512U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108140969A (zh) 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系统
US7470144B2 (en) Stacking connector
CN109792122A (zh) 连接器组件
KR102684585B1 (ko) 커넥터 구조체와 이를 포함하는 전기적 모듈 장치
CN209183803U (zh) 插座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