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33335A - 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33335A
CN107333335A CN201710393594.0A CN201710393594A CN107333335A CN 107333335 A CN107333335 A CN 107333335A CN 201710393594 A CN201710393594 A CN 201710393594A CN 107333335 A CN107333335 A CN 1073333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feedback
transmission cycle
radio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9359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33335B (zh
Inventor
裴润源
胡政
陈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ZHONGTIAN ELECTRONIC DESIGN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ZHONGTIAN ELECTRONIC DESIGN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ZHONGTIAN ELECTRONIC DESIGN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ZHONGTIAN ELECTRONIC DESIGN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9359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333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333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333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333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333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优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设备,基于多个用户操作终端进行反馈的过程是一个泊松过程,在任意时段内同时反馈的用户总数满足强度为λ的泊松分布原理,根据终端数量、终端与服务端之间单次收发所需耗时的通信周期、用户操作终端完成反馈最大耗时以及终端与服务端之间完整传递数据的传递周期,确定满足预设置信概率条件下传递周期内同时反馈的最大终端数,再根据传递周期内同时反馈的最大终端数,确定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的延时参数,最终优化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整个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方式确定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的延时参数,使设定的延时参数在满足避免通信冲突的同时,尽量提高通信时间有效利用率,有效提高无线网络的整体通信速率。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在大型会议、课堂教学等应用场合,需要应用无线通信终端设备(无线答题器)在一定时间内收集大量用户的反馈信息。通常情况下,采用广播/应答的方式进行信息收集。以会议应用为例,其基本流程是:主控电脑通过基站应用无线通信协议向所有终端广播获取某个问题反馈结果(一般是针对特定问题多个选项的选择结果)的指令;终端收到指令后,显示在终端显示屏上,用户通过按键输入选择结果,终端通过无线通信协议将用户选择结果数据反馈回传给基站;基站收到某个终端的反馈数据后,发确认收到信息给终端。
上述过程是典型一问/多答的通信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必然会出现若干个终端同时向基站回传反馈数据,即,出现通信冲突,从而导致信道拥堵,数据无法有效传输。解决通信冲突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实现冲突的检测,来规避冲突的出现;另一种是通过提前采取冲突预防措施来降低冲突概率。在前述的应用场景中,由于无线终端设备的发射和接收都由同一根天线来完成,无法实现发送时的监听,不能采取冲突检测方式,而只能采取冲突预防方式。
通信冲突预防问题在无线网络通信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通常采用竞争排队的方式进行。在竞争排队的方式中延迟参数的设定至关重要:延时参数过大,尽管冲突概率会降低,但通信时间有效利用率也会降低(即会存在较多的空闲通信周期),从而影响整体通信速率;延时参数过小,尽管通信时间有效利用率高(即空闲通信周期少),但发生通信冲突的概率较高,也会影响整体通信速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的延时参数不易设定,导致竞争排队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计算机设备,优化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方案,提高无线网络的整体通信速率。
一种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方法,包括步骤:
获取终端与服务端在无线通信中的基础参数,基础参数包括终端数量、终端与服务端之间单次收发所需耗时的通信周期、用户操作终端完成反馈最大耗时以及终端与服务端之间完整传递数据的传递周期,其中,每个终端分配有唯一身份识别标志;
获取所有用户操作终端反馈的时间分布情况,并根据时间分布情况,统计传递周期内同时反馈的终端数满足强度为λ的泊松分布函数;
根据通信周期、传递周期以及强度为λ的泊松分布函数,获取满足预设置信概率条件下传递周期内同时反馈的最大终端数;
根据基础参数以及最大终端数,确定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的延时参数;
根据延时参数,对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进行优化。
一种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装置,包括:
基础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与服务端在无线通信中的基础参数,基础参数包括终端数量、终端与服务端之间单次收发所需耗时的通信周期、用户操作终端完成反馈最大耗时以及终端与服务端之间完整传递数据的传递周期,其中,每个终端分配有唯一身份识别标志;
泊松分布函数模块,用于获取所有用户操作终端反馈的时间分布情况,并根据时间分布情况,统计传递周期内同时反馈的终端数满足强度为λ的泊松分布函数;
最大终端数获取模块,用于根据通信周期、传递周期以及强度为λ的泊松分布函数,获取满足预设置信概率条件下传递周期内同时反馈的最大终端数;
延时参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基础参数以及最大终端数,确定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的延时参数;
优化模块,用于根据延时参数,对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进行优化。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优化方法与装置,基于多个用户操作终端进行反馈的过程是一个泊松过程,在任意时段内同时反馈的用户总数满足强度为λ的泊松分布原理,根据终端数量、终端与服务端之间单次收发所需耗时的通信周期、用户操作终端完成反馈最大耗时以及终端与服务端之间完整传递数据的传递周期,确定满足预设置信概率条件下传递周期内同时反馈的最大终端数,再根据传递周期内同时反馈的最大终端数,确定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的延时参数,最终优化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整个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方式确定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的延时参数,使设定的延时参数在满足避免通信冲突的同时,尽量提高通信时间有效利用率,有效提高无线网络的整体通信速率。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方法的步骤。基于上述相同的理由其同样能采用合理的方式确定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的延时参数,使设定的延时参数在满足避免通信冲突的同时,尽量提高通信时间有效利用率,有效提高无线网络的整体通信速率。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基于上述相同的理由其同样能采用合理的方式确定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的延时参数,使设定的延时参数在满足避免通信冲突的同时,尽量提高通信时间有效利用率,有效提高无线网络的整体通信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优化方法第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优化方法第二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优化装置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优化装置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方法,包括步骤:
S100:获取终端与服务端在无线通信中的基础参数,基础参数包括终端数量、终端与服务端之间单次收发所需耗时的通信周期、用户操作终端完成反馈最大耗时以及终端与服务端之间完整传递数据的传递周期,其中,每个终端分配有唯一身份识别标志。
终端可以理解用户操作的一端,服务端可以理解为接收终端上传消息作出响应,反馈消息至终端的一端。例如以会议室投票系统为例,终端可以为用户手中的投票器,服务端可以为接收投票器消息的服务器;以传统移动通信系统为例,终端为用户手中的智能手机,服务端可以为基站。终端与服务端在无线通信中的基础参数包括终端数量N、终端与服务端之间单次收发所需耗时的通信周期t、用户操作终端完成反馈最大耗时T0以及终端与服务端之间完成传递数据的传递周期T。以会议室投票系统为例,投票器与服务器在无线通信终端额基础参数包括投票器数量N;投票器与服务器之间单次收发所需耗时的通信周期t,该通信周期t包括投票器发送一个消息给服务器,服务器反馈一个消息至投票器的时间,即包括投票器与服务器之间单次收发数据的时间;用户操作投票器完成反馈最大耗时T0,例如有100个用户最快用户响应时间为3秒,最慢用户响应时间为8秒,那么此时用户操作投票器完成反馈最大耗时T0为8秒;投票器与服务器之间完整传递数据的传递周期T,具体来说,以1号投票器为例,传递周期T为1号投票器与服务器之间通信完整的整个投票过程传递数据(通信)的时间。每个终端均分配有唯一身份识别标志,例如每个终端分别分配有预设编号。非必要的,每个用户还有与单个终端单独对应,即仅用户与终端一一对应设置(投票系统)。
S200:获取所有用户操作终端反馈的时间分布情况,并根据时间分布情况,统计传递周期内同时反馈的终端数满足强度为λ的泊松分布函数。
泊松分布是一种统计与概率学里常见到的离散概率分布。具体来说,泊松分布的函数表达式如下:
不同用户操作终端反馈的时间是不同的,不过就概率统计学来说,N个用户操作终端进行反馈的过程是一个独立增量随机过程(泊松过程),因此可以获取所有用户操作终端反馈的时间分布情况,并根据时间分布情况,统计传递周期内同时反馈的终端数满足强度为λ的泊松分布函数。
S300:根据通信周期、传递周期以及强度为λ的泊松分布函数,获取满足预设置信概率条件下传递周期内同时反馈的最大终端数。
按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区间是包括全部被测量的测量结果的,即测量结果100%存在于这一区间。这一分散区间的半宽一般用a表示。但是如只要求某个区间只包含其95%的赋予被测量之值,这个区间就称为概率p=95%的置信区间。置信概率条件是预先设定的其可以根据实际场景的需要进行设定,一般设定为80%—99%。根据强度为λ的泊松分布函数可以得到单个时刻k个终端同时反馈的概率,具体k为可以0至N的整数,在从这些概率中获取满足预设置信概率条件下传递周期内同时反馈的最大终端数。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300具体包括:
S310:根据通信周期,计算用户操作终端完成反馈最大耗时支持通信周期的数量。
根据通信周期t,计算用户操作终端完成反馈最大耗时T0支持通信周期t的数量M,即计算在T0时间内包含通信周期t的数量M,具体M=T0/t。具体来说,当计算得到的M为非整数时(必定为正数),采用向上取整的方式确定最终M的数值。例如当计算得到M为5.4时,向上取整为M为6;当计算等到M为8.8时,向上取整M为9。
S320:将终端的数量比上用户操作终端完成反馈最大耗时支持通信周期的数量,计算单个通信周期平均反馈的终端数量。
将终端的数量N比上用户操作终端完成反馈最大耗时T0支持通信周期t的数量M,计算单个传递周期T平均反馈的终端数量λ0=N/M。
S330:根据单个通信周期平均反馈的终端数量,计算单个传递周期平均反馈的终端数量。
单个传递周期T内可以支持(包含)T/t个传递周期t,在步骤S320已知单个传递周期T平均反馈的终端数量λ0=N/M,将λ0*T/t则得到单个传递周期T平均反馈的终端数量λ=λ0*T/t。
S340:以单个传递周期平均反馈的终端数量为泊松分布函数中强度λ,获得k个终端同时反馈的概率分布情况,其中k为整数。
将λ代入泊松分布函数,计算k个终端同时反馈的概率分布情况,即计算P(0)、P(1)、……、P(k)。
S350:根据k个终端同时反馈的概率分布情况以及预设置信概率条件,计算满足预设置信概率条件下传递周期内同时反馈的最大终端数。
在根据步骤S340计算得到的P(0)、P(1)、……、P(k)中,计算满足预设置信概率条件下传递周期内同时反馈的最大终端数Z。
为更进一步详细解释上述实施例中步骤S300的具体计算过程下面将采用具体应用实例进行说明。
在应用实施例中,终端数据N为300,终端和基站之间进行一次数据收发的所耗费的时间(通信周期)t为10毫秒,用户操作终端完成反馈最大耗时T0为10秒,单个传递周期T为100毫秒,即300个终端将在0-10秒内完成反馈,预设置信概率条件为95%。
步骤一:计算用户操作终端完成反馈最大耗时支持通信周期的数量,M=T0/t,计算得到M=10秒/10毫秒=1000。
步骤二:计算单个通信周期平均反馈的终端数量,λ0=N/M,计算得到λ0=0.3。
步骤三:传递周期T内包含10个通信周期t,计算单个传递周期平均反馈的终端数量,λ=λ0*T/t,计算得到λ=0.3*100毫秒/10毫秒=3。
步骤四:以单个传递周期平均反馈的终端数量为泊松分布函数中强度λ,获得k个终端同时反馈的概率分布情况,即将步骤三中λ=3代入泊松分布函数,计算得到P(0)=0.05、P(1)=0.15、……、P(5)=0.1、P(6)=0.05、P(7)=0.02。
步骤五:根据步骤四获得的k个终端同时反馈的概率分布情况以及预设置信概率条件(95%),确定满足预设置信概率条件下传递周期内同时反馈的最大终端数Z为6。
S400:根据基础参数以及最大终端数,确定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的延时参数。
根据步骤S100中的基础参数以及步骤S300得到的最大终端数Z,确定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的延时参数td。具体来说,需要基于传递周期T、通信周期t以及最大终端数Z,计算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的延时参数td。
更具体来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400包括:
步骤一:根据基础参数,计算单个传递周期内支持终端与服务端之间单次收发所需耗时的次数,记录为D。
根据基础参数获取传递周期T、通信周期t,计算单个传递周期内支持终端与服务端之间单次收发所需耗时的次数D=T/t。
步骤二:以函数关系式D=2+2W,求解参数W。
在T周期中,第一个t时段用于基站向所有终端广播询问消息(指令内容主要包括:基站可接收终端提交指令、需要反馈的问题序号、反馈格式要求等信息),中间2W个t时段用于用户已按键反馈的终端进行数据提交(包括终端编号、按键时间、按键选择等);最后一个t时段用于基站广播告知回馈消息(包括成功提交数据的终端编号、竞争排队的延时参数td=2Min)。D=T/t,以函数关系式D=2+2W,求解参数W。
步骤三:定义延时参数td=2Min,最大终端数为Z。
步骤四:若Z≤2W,则判定W=Min。
步骤五:若Z>2W,则设定Min满足2(Min-1)<Z≤2Min
步骤六:根据确定的Min以及函数式td=2Min,计算延时参数。
为更进一步详细解释上述实施例中步骤S400具体包括的步骤,下面将继续采用上述具体应用实例进行说明。
1、计算单个传递周期内支持终端与服务端之间单次收发所需耗时的次数D=T/t,即D=10。
2、以函数关系式D=2+2W,求解参数W,求解W为3。
3、定义延时参数td=2Min,最大终端数为Z,计算最大终端数为Z为6。
4、显然Z≤2W,此时W=Min,即为3。
5、确定的Min以及函数式td=2Min,计算延时参数为8秒。
若步骤4得到若Z>2W,则设定Min满足2(Min-1)<Z≤2Min,例如Z为9时,Min取值为4,即延时参数为16秒。
S500:根据延时参数,对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进行优化。
根据步骤S400确定的延时参数td,对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进行优化。需要指出的,该优化可以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动态变化可以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当采用延时参数td对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进行优化后出现通信冲突情况时,则扩大延时参数td,优选的可以将扩大延时参数td扩大一倍;另一种方式是,采用下述具体实施方式方法进行动态调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500具体包括:
步骤一:获取预设个传递周期内已成功反馈的终端数量,记录为实际完成终端数量。
预设个传递周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进行设定。这里理解为记录从终端与服务器开始通信为止,当前实际已经完成反馈的终端数据,记录为实际完成终端数量。
步骤二:根据基础参数,计算在预设个传递周期内理论成功反馈的终端数量,记录为理论完成终端数量。
基于终端数量、传递周期以及用户操作终端完成反馈最大耗时,可以计算出在单个传递周期内平均完成传递的终端数量。再将该数量乘以预设传递周期的数量,记录当前理论完成终端数量。
步骤三:根据实际完成终端数量和理论完成终端数量修正延时参数。
根据当前实际完成终端数量和理论完成终端数量,对延时参数进行修正。具体来说,步骤三具体可以包括:
1、根据实际完成终端数量,记录实际剩余未完成终端数量。
继续采用上述具体实例,说明该实施例的具体方案,假设预设个传递周期的个数为60,即当前为从终端开始通信计时的第6秒。假定当前收到100个终端的反馈,即实际完成终端数量为100,实际剩余未完成终端数量为300-100=200。
2、根据理论完成终端数量,记录理论剩余未完成终端数量。
当前理论完成终端数量为6秒/100毫秒再乘以3=180,当前剩余未完成终端数量为300-180=120。
3、将单个传递周期平均反馈的终端数量乘以实际剩余未完成终端数量与理论剩余未完成终端数量的比值,更新单个传递周期平均反馈的终端数量。
单个传递周期平均反馈的终端数量为3,实际剩余未完成终端数量200与理论剩余未完成终端数量120的比值为5/3,更新获得单个传递周期平均反馈的终端数量5,即更新λ=5。
4、重新返回以单个传递周期平均反馈的终端数量为泊松分布函数中强度λ,获得k个终端同时反馈的概率分布情况的步骤。
以λ=5返回上述S340的步骤,重新计算延时参数,获得修正后的延时参数。
步骤四:根据修正后的延时参数,对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进行优化。
本发明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优化方法,基于多个用户操作终端进行反馈的过程是一个泊松过程,在任意时段内同时反馈的用户总数满足强度为λ的泊松分布原理,根据终端数量、终端与服务端之间单次收发所需耗时的通信周期、用户操作终端完成反馈最大耗时以及终端与服务端之间完整传递数据的传递周期,确定满足预设置信概率条件下传递周期内同时反馈的最大终端数,再根据传递周期内同时反馈的最大终端数,确定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的延时参数,最终优化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整个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方式确定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的延时参数,使设定的延时参数在满足避免通信冲突的同时,尽量提高通信时间有效利用率,有效提高无线网络的整体通信速率。
如图3所示,一种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装置,包括:
基础参数获取模块100,用于获取终端与服务端在无线通信中的基础参数,基础参数包括终端数量、终端与服务端之间单次收发所需耗时的通信周期、用户操作终端完成反馈最大耗时以及终端与服务端之间完整传递数据的传递周期,其中,每个终端分配有唯一身份识别标志;
泊松分布函数模块200,用于获取所有用户操作终端反馈的时间分布情况,并根据时间分布情况,统计传递周期内同时反馈的终端数满足强度为λ的泊松分布函数;
最大终端数获取模块300,用于根据通信周期、传递周期以及强度为λ的泊松分布函数,获取满足预设置信概率条件下传递周期内同时反馈的最大终端数;
延时参数确定模块400,用于根据基础参数以及最大终端数,确定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的延时参数;
优化模块500,用于根据延时参数,对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进行优化。
本发明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优化装置,基于多个用户操作终端进行反馈的过程是一个泊松过程,在任意时段内同时反馈的用户总数满足强度为λ的泊松分布原理,根据终端数量、终端与服务端之间单次收发所需耗时的通信周期、用户操作终端完成反馈最大耗时以及终端与服务端之间完整传递数据的传递周期,确定满足预设置信概率条件下传递周期内同时反馈的最大终端数,再根据传递周期内同时反馈的最大终端数,确定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的延时参数,最终优化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整个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方式确定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的延时参数,使设定的延时参数在满足避免通信冲突的同时,尽量提高通信时间有效利用率,有效提高无线网络的整体通信速率。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最大终端数获取模块300包括:
第一数量计算单元310,用于根据通信周期,计算用户操作终端完成反馈最大耗时支持通信周期的数量;
第二数量计算单元320,用于将终端的数量比上用户操作终端完成反馈最大耗时支持通信周期的数量,计算单个通信周期平均反馈的终端数量;
第三数量计算单元330,用于根据单个通信周期平均反馈的终端数量,计算单个传递周期平均反馈的终端数量;
概率分布单元340,用于以单个传递周期平均反馈的终端数量为泊松分布函数中强度λ,获得k个终端同时反馈的概率分布情况,其中k为整数;
最大终端数计算单元350,用于根据k个终端同时反馈的概率分布情况以及预设置信概率条件,计算满足预设置信概率条件下传递周期内同时反馈的最大终端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延时参数确定模块400用于:
根据基础参数,计算单个传递周期内支持终端与服务端之间单次收发所需耗时的次数,记录为D;
以函数关系式D=2+2W,求解参数W
定义延时参数td=2Min,最大终端数为Z;
若Z≤2W,则判定W=Min;
若Z>2W,则设定Min满足2(Min-1)<Z≤2Min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方法的步骤。基于上述相同的理由其同样能采用合理的方式确定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的延时参数,使设定的延时参数在满足避免通信冲突的同时,尽量提高通信时间有效利用率,有效提高无线网络的整体通信速率。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基于上述相同的理由其同样能采用合理的方式确定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的延时参数,使设定的延时参数在满足避免通信冲突的同时,尽量提高通信时间有效利用率,有效提高无线网络的整体通信速率。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获取终端与服务端在无线通信中的基础参数,所述基础参数包括终端数量、终端与服务端之间单次收发所需耗时的通信周期、用户操作所述终端完成反馈最大耗时以及终端与服务端之间完整传递数据的传递周期,其中,每个终端分配有唯一身份识别标志;
获取所有用户操作所述终端反馈的时间分布情况,并根据所述时间分布情况,统计所述传递周期内同时反馈的终端数满足强度为λ的泊松分布函数;
根据所述通信周期、所述传递周期以及强度为λ的泊松分布函数,获取满足预设置信概率条件下所述传递周期内同时反馈的最大终端数;
根据所述基础参数以及所述最大终端数,确定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的延时参数;
根据所述延时参数,对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进行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通信周期、所述传递周期以及强度为λ的泊松分布函数,获取满足预设置信概率条件下传递周期内同时反馈的最大终端数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通信周期,计算用户操作所述终端完成反馈最大耗时支持所述通信周期的数量;
将所述终端的数量比上所述用户操作所述终端完成反馈最大耗时支持所述通信周期的数量,计算单个所述通信周期平均反馈的终端数量;
根据单个所述通信周期平均反馈的终端数量,计算单个所述传递周期平均反馈的终端数量;
以所述单个所述传递周期平均反馈的终端数量为泊松分布函数中强度λ,获得k个终端同时反馈的概率分布情况,其中k为整数;
根据所述k个终端同时反馈的概率分布情况以及预设置信概率条件,计算满足预设置信概率条件下传递周期内同时反馈的最大终端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延时参数,对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进行优化的步骤包括:
获取预设个所述传递周期内已成功反馈的终端数量,记录为实际完成终端数量;
根据所述基础参数,计算在所述预设个所述传递周期内理论成功反馈的终端数量,记录为理论完成终端数量;
根据所述实际完成终端数量和所述理论完成终端数量修正所述延时参数;
根据修正后的所述延时参数,对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进行优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际完成终端数量和所述理论完成终端数量修正所述延时参数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实际完成终端数量,记录实际剩余未完成终端数量;
根据所述理论完成终端数量,记录理论剩余未完成终端数量;
将所述单个所述传递周期平均反馈的终端数量乘以所述实际剩余未完成终端数量与所述理论剩余未完成终端数量的比值,更新所述单个所述传递周期平均反馈的终端数量;
重新返回所述以所述单个所述传递周期平均反馈的终端数量为泊松分布函数中强度λ,获得k个终端同时反馈的概率分布情况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基础参数以及所述最大终端数,确定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的延时参数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基础参数,计算单个所述传递周期内支持终端与服务端之间单次收发所需耗时的次数,记录为D;
以函数关系式D=2+2W,求解参数W;
定义所述延时参数td=2Min,所述最大终端数为Z;
若Z≤2W,则判定W=Min;
若Z>2W,则设定Min满足2(Min-1)<Z≤2Min
根据确定的Min以及函数式td=2Min,计算所述延时参数。
6.一种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础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与服务端在无线通信中的基础参数,所述基础参数包括终端数量、终端与服务端之间单次收发所需耗时的通信周期、用户操作所述终端完成反馈最大耗时以及终端与服务端之间完整传递数据的传递周期,其中,每个终端分配有唯一身份识别标志;
泊松分布函数模块,用于获取所有用户操作所述终端反馈的时间分布情况,并根据所述时间分布情况,统计所述传递周期内同时反馈的终端数满足强度为λ的泊松分布函数;
最大终端数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通信周期、所述传递周期以及强度为λ的泊松分布函数,获取满足预设置信概率条件下所述传递周期内同时反馈的最大终端数;
延时参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础参数以及所述最大终端数,确定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的延时参数;
优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延时参数,对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进行优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终端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数量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通信周期,计算用户操作所述终端完成反馈最大耗时支持所述通信周期的数量;
第二数量计算单元,用于将所述终端的数量比上所述用户操作所述终端完成反馈最大耗时支持所述通信周期的数量,计算单个所述通信周期平均反馈的终端数量;
第三数量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单个所述通信周期平均反馈的终端数量,计算单个所述传递周期平均反馈的终端数量;
概率分布单元,用于以所述单个所述传递周期平均反馈的终端数量为泊松分布函数中强度λ,获得k个终端同时反馈的概率分布情况,其中k为整数;
最大终端数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k个终端同时反馈的概率分布情况以及预设置信概率条件,计算满足预设置信概率条件下传递周期内同时反馈的最大终端数。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参数确定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基础参数,计算单个所述传递周期内支持终端与服务端之间单次收发所需耗时的次数,记录为D;
以函数关系式D=2+2W,求解参数W;
定义所述延时参数td=2Min,所述最大终端数为Z;
若Z≤2W,则判定W=Min;
若Z>2W,则设定Min满足2(Min-1)<Z≤2Min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710393594.0A 2017-05-27 2017-05-27 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计算机设备 Active CN1073333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93594.0A CN107333335B (zh) 2017-05-27 2017-05-27 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93594.0A CN107333335B (zh) 2017-05-27 2017-05-27 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33335A true CN107333335A (zh) 2017-11-07
CN107333335B CN107333335B (zh) 2019-12-03

Family

ID=60193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93594.0A Active CN107333335B (zh) 2017-05-27 2017-05-27 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33335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5195A (zh) * 2009-09-10 2010-04-14 中国传媒大学 一种无线信道访问竞争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04633810U (zh) * 2013-09-03 2015-09-09 长沙中天电子设计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校园网的投票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5195A (zh) * 2009-09-10 2010-04-14 中国传媒大学 一种无线信道访问竞争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04633810U (zh) * 2013-09-03 2015-09-09 长沙中天电子设计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校园网的投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33335B (zh) 2019-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u et al. Learning to compete for resources in wireless stochastic games
CN104322132B (zh) 控制请求上行授权资源的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3366437B (zh) 排队取号的处理方法、处理排队取号的服务器和系统
CN109862610A (zh) 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ddpg算法的d2d用户资源分配方法
CN101379768A (zh) 用于在无线局域网中进行动态功率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4168271A (zh) 交互系统、服务器、客户端和交互方法
CN112929366A (zh) 无线游戏协议
CN106793133A (zh) 一种电力无线通信系统中保障多业务QoS的调度方法
CN103686354B (zh) 一种智能电视终端及统计上报按键使用行为的方法
CN107528766A (zh) 信息推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260166A (zh) 分布式认知无线网络基于联盟博弈的频谱分配方法
CN108650667A (zh) 终端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1267327A (zh) 第二数据发送控制方法、服务器、用户终端和程序
CN108230527A (zh) 一种新型智能云排队测算与自动分流的方法与系统
CN110290593A (zh) 基于双跳阈值决策的无线分布式网络机会信道接入方法
CN103024057A (zh)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7153581A (zh) 资源的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8810971A (zh) 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物联网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055701A (zh)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及基站
CN105850162B (zh) 用于共享数据配额的方法和设备
CN105684404A (zh) 中继装置、声音通信系统、程序以及中继方法
CN107027161A (zh) 一种无线局域网中数据传输的方法、接入点和站点
CN106997282A (zh) 客户端的显示模式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7333335A (zh) 无线通信中竞争排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计算机设备
CN106922035A (zh) 一种传输机会控制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