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29741B -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方法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方法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29741B
CN107329741B CN201710439068.3A CN201710439068A CN107329741B CN 107329741 B CN107329741 B CN 107329741B CN 201710439068 A CN201710439068 A CN 201710439068A CN 107329741 B CN107329741 B CN 1073297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graded
terminal
server
file
softw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3906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29741A (zh
Inventor
李亚东
毕永东
顾德仲
王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orth Sourc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orth Sourc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orth Sourc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orth Sourc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3906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297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29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297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297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297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60Software deployment
    • G06F8/65Upda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70Software maintenance or management
    • G06F8/71Version control;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1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 H04L41/082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the condition being updates or upgrades of network function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4Configuration by using pre-existing information, e.g. using templates or copying from other elements
    • H04L41/0846Configuration by using pre-existing information, e.g. using templates or copying from other elements based on copy from other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2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 H04L63/123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received data contents, e.g. message integ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34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involving the movement of software or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32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 H04L9/3236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using cryptographic hash functions
    • H04L9/3239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including means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ty of a user of the system or for message authentication, e.g. authorization, entity authentication, data integrity or data verification, non-repudiation, key authentic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credentials using cryptographic hash functions involving non-keyed hash functions, e.g. modification detection codes [MDCs], MD5, SHA or RIPEM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在局域网内广播,获取回应信息并根据回应信息判定终端通过服务器升级软件或通过局域网升级软件;S103:当终端被判定通过服务器升级软件时,连接至服务器并从服务器逐个获取需要升级的文件;S105:当终端被判定通过局域网升级软件时,连接至局域网中的已升级终端并从已升级终端逐个获取需要升级的文件;其中,在获取需要升级的文件时,核对需要升级的文件的指纹并更新本地终端对应文件的版本信息。本发明能够配置多种可选下载源,减小单次服务数据量与服务器带宽压力并提高文件升级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方法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特别是指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主流终端或者客户端升级采用的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升级或分布式模式升级,而文件则采用客户端整体升级或下载补丁包进行升级,这种升级模式由于下载方式单一、单次服务数据量大,给服务器带来很大压力。同时,文件升级时会出现部分文件升级失败问题,如文件的版本信息被病毒修改,使得软件仅从版本信息来判断文件时误以为文件已经更新过,不用升级,导致在实际使用中出现故障。
针对现有技术升级模式中的下载方式单一、服务器压力大、文件升级安全性低的问题,目前尚未有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方法与装置,能够针对不同用户或不同类型的用户进行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配置多种可选下载源,减小单次服务数据量与服务器带宽压力并提高文件升级的安全性。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方法,应用于终端,包括以下步骤:
S101:在局域网内广播,获取回应信息并根据回应信息判定终端通过服务器升级软件或通过局域网升级软件;
S103:当终端被判定通过服务器升级软件时,连接至服务器并从服务器逐个获取需要升级的文件;
S105:当终端被判定通过局域网升级软件时,连接至局域网中的已升级终端并从已升级终端逐个获取需要升级的文件;
其中,在获取需要升级的文件时,核对需要升级的文件的指纹并更新本地终端对应文件的版本信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01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在局域网内广播并尝试获取其他终端的回应信息,当接收到其他终端的回应信息时继续下一步骤,否则判定终端通过服务器升级软件;
根据其他终端的回应信息判断局域网内是否有终端正在从服务器升级,是则继续下一步骤,否则判定终端通过服务器升级软件;
根据其他终端的回应信息判断局域网内正在从服务器升级的终端数量是否超过服务器的接入限制数量,是则继续下一步骤,否则判定终端通过服务器升级软件;
判断回应信息中是否包括已升级终端发送的回应信息,是则判定通过局域网升级软件并连接至已升级终端,否则进行预订时间的休眠后返回重新在局域网内广播并尝试获取其他终端的回应信息的步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其他终端的回应信息包括其他终端的当前版本信息与升级状态信息;本地待升级终端根据其他终端的当前版本信息分别判断每个其他终端是否为已升级终端,根据其他终端的升级状态信息分别判断每个其他终端是否正在从服务器升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03和步骤S105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从所述服务器或所述已升级终端获取已升级版本的全部文件版本信息;
将升级版本的全部文件版本信息与本地待升级版本的全部文件版本信息相比对,确定本地待升级终端全部需要升级的文件;
从所述服务器或所述已升级终端逐个获取需要升级的文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05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从所述回应信息中提取所有的已升级终端,并连接至其中的一个已升级终端逐个获取需要升级的文件;
与当前连接的已升级终端断开连接时,判断升级是否成功,若升级不成功则连接至另一个已升级终端重新获取需要升级的文件,从上一个已升级终端获取的文件不需要重新获取;
其中,所述升级成功等价于已成功获取所有需要升级的文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在获取需要升级的文件时,核对需要升级的文件的指纹包括以下步骤:
从所述服务器或所述已升级终端获取已升级版本的全部文件版本信息的同时,还获取升级版本的全部文件的指纹;
从所述服务器或所述已升级终端逐个获取需要升级的文件的同时,本地终端逐个计算获取文件的指纹,并与前述获取的升级版本的全部文件中对应文件的指纹相比对,二者一致时认定该需要升级的文件已成功获取。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装置,使用了上述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执行上述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程序,所述计算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方法与装置,通过使用在局域网内广播并尝试在服务器繁忙时优先通过局域网升级软件的技术方案,配置多种可选下载源缓解了服务器的压力;通过获取需要升级的文件逐个升级减小了单次服务数据量与带宽压力;通过核对需要升级的文件的指纹提高了文件升级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方法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方法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方法的第三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的一部分;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执行所述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方法的计算机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和“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能够针对不同用户或不同类型的用户进行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方法的第一个实施例。图1示出的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方法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所述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方法,可选地,应用于终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在局域网内广播,获取回应信息并根据回应信息判定终端通过服务器升级软件或通过局域网升级软件。
其中,可选地,通过服务器升级是传统的C/S模式,通过局域网升级升级是传统的分布式模式,根据需要灵活地选择C/S模式与分布式模式能有效地结合二者的优点。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优先通过局域网升级以缓解服务器的带宽压力。
步骤S103,当终端被判定通过服务器升级软件时,连接至服务器并从服务器逐个获取需要升级的文件。
其中,可选地,所有要升级的文件都先会被挂载到服务器上,例如使用分布式打包工具把要升级的文件打包并挂载到服务器上。终端逐个获取文件或文件包并进行更新。
步骤S105,当终端被判定通过局域网升级软件时,连接至局域网中的已升级终端并从已升级终端逐个获取需要升级的文件。
其中,可选地,局域网中已升级终端的升级文件来源同样是服务器,已升级终端作为服务器的替代品为局域网中终端提供升级文件能有效减少服务器的负载。
步骤S107,在获取需要升级的文件时,核对需要升级的文件的指纹并更新本地终端对应文件的版本信息。
其中,可选地,文件指纹可以是任意产生文件唯一标识的标识码或消息摘要,如MD5,SHA-1等,核对两个文件的标识码或消息摘要可以替代直接对比两个文件,大幅度缩短了核对时间。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方法,通过使用在局域网内广播并尝试在服务器繁忙时优先通过局域网升级软件的技术方案,配置多种可选下载源缓解了服务器的压力;通过获取需要升级的文件逐个升级减小了单次服务数据量与带宽压力;通过核对需要升级的文件的指纹提高了文件升级的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能够针对不同用户或不同类型的用户进行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方法的第二个实施例。图2示出的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方法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所述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方法,可选地,应用于终端,包括:
步骤S101,在局域网内广播,获取回应信息并根据回应信息判定终端通过服务器升级软件或通过局域网升级软件。
其中,可选地,通过服务器升级是传统的C/S模式,通过局域网升级升级是传统的分布式模式,根据需要灵活地选择C/S模式与分布式模式能有效地结合二者的优点。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优先通过局域网升级以缓解服务器的带宽压力。
如图2所示,步骤S101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在局域网内广播并尝试获取其他终端的回应信息,当接收到其他终端的回应信息时继续下一步骤,否则判定终端通过服务器升级软件;
根据其他终端的回应信息判断局域网内是否有终端正在从服务器升级,是则继续下一步骤,否则判定终端通过服务器升级软件;
根据其他终端的回应信息判断局域网内正在从服务器升级的终端数量是否超过服务器的接入限制数量,是则继续下一步骤,否则判定终端通过服务器升级软件;
判断回应信息中是否包括已升级终端发送的回应信息,是则判定通过局域网升级软件并连接至已升级终端,否则进行预订时间的休眠后返回重新在局域网内广播并尝试获取其他终端的回应信息的步骤。
其中,可选地,本地终端首先尝试在服务器可用时通过服务器升级。服务器可用代表服务器不繁忙,此时应当充分利用服务器的专用资源,此时通过局域网升级会可能影响已升级终端的正常工作。当服务器繁忙且已升级终端可用时,本地终端选择通过局域网升级以降低服务器的接入与传输压力。当服务器繁忙且已升级终端不可用或不存在已升级终端时,本地终端只能通过服务器升级,别无选择。
其中,可选地,进行预订时间的休眠可根据实际情况而确定其时间长度。休眠本身的原因是当前服务器繁忙而又收不到已升级终端的回应,这可能是因为尚未有终端完成升级,也可能是已升级终端忙,例如在回应其他未升级终端。
通常来说,在升级发布早期,大部分终端尚未完成升级,前者出现的可能性较多,此时本地终端应耐心等待服务器空闲,故可以设置较长的休眠时间以等待服务器的下一次响应;在升级发布晚期,已经出现一定数量的已升级终端,后者出现的可能性较多,此时本地终端应当等待已升级终端中的任意一个能够响应,因此可以设置较短的休眠时间以快速找到能够响应的已升级终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其他终端的回应信息包括其他终端的当前版本信息与升级状态信息;本地待升级终端根据其他终端的当前版本信息分别判断每个其他终端是否为已升级终端,根据其他终端的升级状态信息分别判断每个其他终端是否正在从服务器升级。
其中,可选地,回应信息的当前版本信息与升级状态信息都用于确定当前局域网的网络状况。
步骤S103,当终端被判定通过服务器升级软件时,连接至服务器并从服务器逐个获取需要升级的文件。
其中,可选地,所有要升级的文件都先会被挂载到服务器上,例如使用分布式打包工具把要升级的文件打包并挂载到服务器上。终端逐个获取文件或文件包并进行更新。
步骤S105,当终端被判定通过局域网升级软件时,连接至局域网中的已升级终端并从已升级终端逐个获取需要升级的文件。
在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步骤S103、S105因为不同时生效,其先后顺序则可能不确定,例如,某一个终端在某一次软件升级中被判定通过服务器升级软件,但在另一次软件升级中被判定通过局域网升级软件。
其中,可选地,局域网中已升级终端的升级文件来源同样是服务器,已升级终端作为服务器的替代品为局域网中终端提供升级文件能有效减少服务器的负载。
步骤S107,在获取需要升级的文件时,核对需要升级的文件的指纹并更新本地终端对应文件的版本信息。
其中,可选地,文件指纹可以是任意产生文件唯一标识的标识码或消息摘要,如MD5,SHA-1等,核对两个文件的标识码或消息摘要可以替代直接对比两个文件,大幅度缩短了核对时间。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方法,通过使用在局域网内广播并尝试在服务器繁忙时优先通过局域网升级软件的技术方案,配置多种可选下载源缓解了服务器的压力;通过获取需要升级的文件逐个升级减小了单次服务数据量与带宽压力;通过核对需要升级的文件的指纹提高了文件升级的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能够针对不同用户或不同类型的用户进行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方法的第三个实施例。图3示出的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方法的第三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的一部分。
如图1所示,所述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方法,可选地,应用于终端,包括:
步骤S101,在局域网内广播,获取回应信息并根据回应信息判定终端通过服务器升级软件或通过局域网升级软件。
其中,可选地,通过服务器升级是传统的C/S模式,通过局域网升级是传统的分布式模式,根据需要灵活地选择C/S模式与分布式模式能有效地结合二者的优点。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优先通过局域网升级以缓解服务器的带宽压力。
步骤S103,当终端被判定通过服务器升级软件时,连接至服务器并从服务器逐个获取需要升级的文件。
其中,可选地,所有要升级的文件都先会被挂载到服务器上,例如使用分布式打包工具把要升级的文件打包并挂载到服务器上。终端逐个获取文件或文件包并进行更新。
步骤S105,当终端被判定通过局域网升级软件时,连接至局域网中的已升级终端并从已升级终端逐个获取需要升级的文件。
其中,可选地,局域网中已升级终端的升级文件来源同样是服务器,已升级终端作为服务器的替代品为局域网中终端提供升级文件能有效减少服务器的负载。
如图3所示,步骤S103与步骤S105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从所述服务器或所述已升级终端获取已升级版本的全部文件版本信息;
步骤S303,将升级版本的全部文件版本信息与本地待升级版本的全部文件版本信息相比对,确定本地待升级终端全部需要升级的文件;
步骤S305,从所述服务器或所述已升级终端逐个获取需要升级的文件。
其中,可选地,大型客户端或补丁无法在带宽资源不足时进行一次性传输,若设置断点进行间断传输则又会引入新的通信与存储成本。逐个文件进行升级相对于整个客户端更新与补丁更新能更有效地将数据碎片化,在带宽紧张时可以有效通过间断带宽传输有意义的小型文件。比对两个版本之间软件的文件差异可以选择性的一一传输对于升级有意义的文件,进一步降低了带宽占用。
其中,可选地,本地终端完成文件升级时,会将文件更新完成信息上报服务器或局域网的管理器,并作为已升级终端为其他未升级终端提供数据更新。
如图2所示,步骤S105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从所述回应信息中提取所有的已升级终端,并连接至其中的一个已升级终端逐个获取需要升级的文件;
与当前连接的已升级终端断开连接时,判断升级是否成功,若升级不成功则连接至另一个已升级终端重新获取需要升级的文件,从上一个已升级终端获取的文件不需要重新获取;
其中,所述升级成功等价于已成功获取所有需要升级的文件。
其中,可选地,存在多个已升级终端时,可以综合利用多个已升级终端,将需要升级的文件分为多个部分,分别从每个终端处获取,这可以最大化利用局域网中的已升级终端,均摊多个已升级终端的传输成本,本质与降低服务器传输压力相同。
步骤S107,在获取需要升级的文件时,核对需要升级的文件的指纹并更新本地终端对应文件的版本信息。
其中,可选地,文件指纹可以是任意产生文件唯一标识的标识码或消息摘要,如MD5,SHA-1等,核对两个文件的标识码或消息摘要可以替代直接对比两个文件,大幅度缩短了核对时间。
步骤S107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从所述服务器或所述已升级终端获取已升级版本的全部文件版本信息的同时,还获取升级版本的全部文件的指纹;
从所述服务器或所述已升级终端逐个获取需要升级的文件的同时,本地终端逐个计算获取文件的指纹,并与前述获取的升级版本的全部文件中对应文件的指纹相比对,二者一致时认定该需要升级的文件已成功获取。
其中,可选地,本地终端获取需要升级的文件不立刻进行更新,而是先核对指纹,指纹一致再进行更新。这可以有效防范病毒,病毒只能修改或伪装文件的版本号,但病毒不能预知已升级文件的指纹也就无法伪装该指纹,保障了升级文件的安全性。当指纹一致时,本地终端可以重新要求获取对应文件并重新核对指纹,直到指纹一致为止。
其中,可选地,本地终端不仅对比需要升级的文件的指纹,还可以对比全部文件的指纹,以确定本地终端中所有文件都已经处于最新状态。这可以保证未更新文件也具有高安全性。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方法,通过使用在局域网内广播并尝试在服务器繁忙时优先通过局域网升级软件的技术方案,配置多种可选下载源缓解了服务器的压力;通过获取需要升级的文件逐个升级减小了单次服务数据量与带宽压力;通过核对需要升级的文件的指纹提高了文件升级的安全性。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方法的各个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均可以相互交叉、替换、增加、删减,因此,这些合理的排列组合变换之于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方法也应当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且不应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局限在所述实施例之上。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出了一种能够针对不同用户或不同类型的用户进行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装置的第一个实施例。所述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装置使用了上述的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装置,通过使用在局域网内广播并尝试在服务器繁忙时优先通过局域网升级软件的技术方案,配置多种可选下载源缓解了服务器的压力;通过获取需要升级的文件逐个升级减小了单次服务数据量与带宽压力;通过核对需要升级的文件的指纹提高了文件升级的安全性。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装置的实施例采用了所述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方法的实施例来具体说明各模块的工作过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很容易想到,将这些模块应用到所述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方法的其他实施例中。当然,由于所述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方法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均可以相互交叉、替换、增加、删减,因此,这些合理的排列组合变换之于所述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装置也应当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且不应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局限在所述实施例之上。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提出了一种执行所述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方法的计算机设备的一个实施例。
所述执行所述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方法的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执行上述任意一种方法。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执行所述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方法的计算机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以如图4所示的计算机设备为例,在该计算机设备中包括一个处理器401以及一个存储器402,并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403和输出装置404。
处理器401、存储器402、输入装置403和输出装置404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4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402作为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易失性软件程序、非易失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所述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4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02中的非易失性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方法。
存储器402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装置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4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402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40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本地模块。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403可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装置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404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存储在所述存储器402中,当被所述处理器401执行时,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方法。
所述执行所述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方法的计算机设备的任何一个实施例,可以达到与之对应的前述任意方法实施例相同或者相类似的效果。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个方面,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程序,该计算机可执行程序可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方法与实现上述任意装置/系统实施例中的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装置/系统。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实施例,可以达到与之对应的前述任意方法与装置/系统实施例相同或者相类似的效果。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个方面,提出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该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该计算机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方法与实现上述任意装置/系统实施例中的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装置/系统。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实施例,可以达到与之对应的前述任意方法与装置/系统实施例相同或者相类似的效果。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所述计算机程序的实施例,可以达到与之对应的前述任意方法实施例相同或者相类似的效果。
此外,典型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所述的装置、设备等可为各种电子终端设备,例如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平板电脑(PAD)、智能电视等,也可以是大型终端设备,如服务器等,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保护范围不应限定为某种特定类型的装置、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公开所述的客户端可以是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形式应用于上述任意一种电子终端设备中。
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还可以被实现为由CPU执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在该计算机程序被CPU执行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此外,上述方法步骤以及系统单元也可以利用控制器以及用于存储使得控制器实现上述步骤或单元功能的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现。
此外,应该明白的是,本文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作为例子而非限制性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写可编程ROM(EEPROM)或快闪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该RAM可以充当外部高速缓存存储器。作为例子而非限制性的,RAM可以以多种形式获得,比如同步RAM(D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速率SDRAM(DDR SDRAM)、增强SDRAM(ESDRAM)、同步链路DRAM(SLDRAM)以及直接RambusRAM(DRRAM)。所公开的方面的存储设备意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其它合适类型的存储器。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明白的是,结合这里的公开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以被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这种可互换性,已经就各种示意性组件、方块、模块、电路和步骤的功能对其进行了一般性的描述。这种功能是被实现为软件还是被实现为硬件取决于具体应用以及施加给整个系统的设计约束。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种具体应用以各种方式来实现所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定不应被解释为导致脱离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围。
结合这里的公开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逻辑块、模块和电路可以利用被设计成用于执行这里所述功能的下列部件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者这些部件的任何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是可替换地,处理器可以是任何传统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结合DSP核、或任何其它这种配置。
结合这里的公开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包含在硬件中、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这两者的组合中。软件模块可以驻留在RAM存储器、快闪存储器、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或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被耦合到处理器,使得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中读取信息或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在一个替换方案中,所述存储介质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驻留在ASIC中。ASIC可以驻留在用户终端中。在一个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作为分立组件驻留在用户终端中。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设计中,所述功能可以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意组合中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可以将所述功能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通过计算机可读介质来传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该通信介质包括有助于将计算机程序从一个位置传送到另一个位置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够被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例子而非限制性的,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设备、磁盘存储设备或其它磁性存储设备,或者是可以用于携带或存储形式为指令或数据结构的所需程序代码并且能够被通用或专用计算机或者通用或专用处理器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此外,任何连接都可以适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使用同轴线缆、光纤线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路(DSL)或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的无线技术来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发送软件,则上述同轴线缆、光纤线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的无线技术均包括在介质的定义。如这里所使用的,磁盘和光盘包括压缩盘(CD)、激光盘、光盘、数字多功能盘(DVD)、软盘、蓝光盘,其中磁盘通常磁性地再现数据,而光盘利用激光光学地再现数据。上述内容的组合也应当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以上是本发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应当注意,在不背离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多种改变和修改。根据这里描述的公开实施例的方法权利要求的功能、步骤和/或动作不需以任何特定顺序执行。此外,尽管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元素可以以个体形式描述或要求,但除非明确限制为单数,也可以理解为多个。
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支持例外情况,单数形式“一个”(“a”、“an”、“the”)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本文中使用的“和/或”是指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相关联地列出的项目的任意和所有可能组合。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包括以下步骤:
S101:在局域网内广播,获取回应信息并根据回应信息判定终端通过服务器升级软件或通过局域网升级软件;
S103:当终端被判定通过服务器升级软件时,连接至服务器并从服务器逐个获取需要升级的文件;
S105:当终端被判定通过局域网升级软件时,连接至局域网中的已升级终端并从已升级终端逐个获取需要升级的文件,存在多个已升级终端时,将需要升级的文件分为多个部分,分别从多个已升级终端处获取;
其中,在获取需要升级的文件时,核对需要升级的文件的指纹并更新本地终端对应文件的版本信息;
所述步骤S101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在局域网内广播并尝试获取其他终端的回应信息,当接收到其他终端的回应信息时继续下一步骤,否则判定终端通过服务器升级软件,所述其他终端的回应信息包括其他终端的当前版本信息与升级状态信息;本地待升级终端根据其他终端的当前版本信息分别判断每个其他终端是否为已升级终端,根据其他终端的升级状态信息分别判断每个其他终端是否正在从服务器升级;
根据其他终端的回应信息判断局域网内是否有终端正在从服务器升级,是则继续下一步骤,否则判定终端通过服务器升级软件;
根据其他终端的回应信息判断局域网内正在从服务器升级的终端数量是否超过服务器的接入限制数量,是则继续下一步骤,否则判定终端通过服务器升级软件;
判断回应信息中是否包括已升级终端发送的回应信息,是则判定通过局域网升级软件并连接至已升级终端,否则进行预订时间的休眠后返回重新在局域网内广播并尝试获取其他终端的回应信息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3和所述步骤S105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从所述服务器或所述已升级终端获取已升级版本的全部文件版本信息;
将升级版本的全部文件版本信息与本地待升级版本的全部文件版本信息相比对,确定本地待升级终端全部需要升级的文件;
从所述服务器或所述已升级终端逐个获取需要升级的文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5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从所述回应信息中提取所有的已升级终端,并连接至其中的一个已升级终端逐个获取需要升级的文件;
与当前连接的已升级终端断开连接时,判断升级是否成功,若升级不成功则连接至另一个已升级终端重新获取需要升级的文件,从上一个已升级终端获取的文件不需要重新获取;
其中,所述升级成功等价于已成功获取所有需要升级的文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获取需要升级的文件时,核对需要升级的文件的指纹包括以下步骤:
从所述服务器或所述已升级终端获取已升级版本的全部文件版本信息的同时,还获取升级版本的全部文件的指纹;
从所述服务器或所述已升级终端逐个获取需要升级的文件的同时,本地终端逐个计算获取文件的指纹,并与前述获取的升级版本的全部文件中对应文件的指纹相比对,二者一致时认定该需要升级的文件已成功获取。
5.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6.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8.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程序,所述计算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10439068.3A 2017-06-12 2017-06-12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方法与装置 Active CN1073297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39068.3A CN107329741B (zh) 2017-06-12 2017-06-12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方法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39068.3A CN107329741B (zh) 2017-06-12 2017-06-12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方法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29741A CN107329741A (zh) 2017-11-07
CN107329741B true CN107329741B (zh) 2020-12-25

Family

ID=60194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39068.3A Active CN107329741B (zh) 2017-06-12 2017-06-12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方法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297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2233A (zh) * 2017-12-29 2018-05-22 上海大汉三通无线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回退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99208B (zh) * 2018-01-31 2021-06-22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监控系统中跨级跨域升级摄像机的方法及装置
CN111124445B (zh) * 2018-11-01 2023-08-15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家庭网关的升级方法及家庭网关
CN111176674B (zh) * 2018-11-12 2023-04-28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osgi插件升级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48320A (zh) * 2019-06-26 2020-12-29 顺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升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89272A (zh) * 2019-07-03 2019-11-22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摄像机的操作系统恢复方法、装置和网络摄像机
CN110502258A (zh) * 2019-07-11 2019-11-26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升级网卡的方法、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0324193B (zh) * 2019-07-31 2022-08-02 青岛海信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升级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0489151A (zh) * 2019-08-27 2019-11-22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升级方法及系统
CN112532664A (zh) * 2019-09-18 2021-03-19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升级方法及装置
CN111245630B (zh) * 2020-02-27 2024-04-09 上海商米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局域网内多设备同时升级的方法
CN111611003A (zh) * 2020-05-26 2020-09-01 网神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离线升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915618B (zh) * 2021-01-29 2023-09-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升级包下载方法及装置
CN113407216A (zh) * 2021-06-29 2021-09-17 上海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路侧网联设备的软件升级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CN113489610A (zh) * 2021-06-30 2021-10-08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离港前端升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41423B (zh) * 2021-08-31 2023-07-07 青岛海信传媒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及系统启动方法
CN114422486B (zh) * 2022-03-14 2024-01-16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软件版本升级方法、系统以及车辆
CN117135048A (zh) * 2022-09-20 2023-11-28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升级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88934A1 (en) * 2001-06-12 2002-12-12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upgrading existing firmware on third party hardware
JP4728937B2 (ja) * 2006-12-04 2011-07-20 Necフィールディング株式会社 ソフトウェア更新システム、端末装置、ソフトウェア更新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1841554B (zh) * 2010-01-28 2013-09-11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请求下载资源的方法和一种终端
CN104378391A (zh) * 2013-08-12 2015-02-25 无锡知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软件更新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4903857A (zh) * 2014-04-16 2015-09-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软件升级方法和终端
CN105516745A (zh) * 2014-09-25 2016-04-20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的升级方法及装置
CN106775835B (zh) * 2016-11-28 2020-01-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获取升级文件的方法、服务器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29741A (zh) 2017-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29741B (zh)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软件分布式升级方法与装置
US20190140837A1 (en) Remote Management Method, and Device
WO2019144761A1 (zh)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和分布式系统、设备
WO2017166446A1 (zh) 漏洞修复方法和装置
CN109391673B (zh) 一种管理更新文件的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10597918B (zh) 一种账户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62133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verifying security of application
CN107844306B (zh) 应用程序的修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KR101891423B1 (ko) 원천 코드들을 이용한 관리 정보의 브로드캐스트
US11375002B2 (en) Application version switc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9495874B (zh) Profile下载的方法和装置
CN112528296A (zh) 漏洞检测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392012B (zh) 轻量级机器到机器系统中重新引导的方法和装置
CN110741617B (zh) 资源更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367560A (zh) 一种扩展服务器功能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4296753A (zh) 文件发布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5879111A (zh) 一种安全启动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104701A (zh) 在线服务的配置更新的方法和系统
CN111182527B (zh) Ota固件升级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其存储介质
CN110659035A (zh) 一种基于bmc批量挂载镜像的方法和装置
CN110750489A (zh) 一种在fpga中部署算子的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0879760A (zh) 一种统一存储系统及方法、电子设备
US10033528B2 (en)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between a server and a secure element
CN114490135A (zh) 一种任务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542022A (zh) 组网系统的组网管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