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17894A - 终端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终端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17894A
CN107317894A CN201710338785.7A CN201710338785A CN107317894A CN 107317894 A CN107317894 A CN 107317894A CN 201710338785 A CN201710338785 A CN 201710338785A CN 107317894 A CN107317894 A CN 1073178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fore shell
touch control
control component
termin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3878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覃绍仕
吴坤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ud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ud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ud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ud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3878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17894A/zh
Publication of CN1073178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178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49Details of the mechanic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housing parts or relating to the method of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79Improving the user comfort or ergonomics
    • H04M1/0283Improving the user comfort or ergonomics for providing a decorative aspect, e.g. customization of casings, exchangeable faceplate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终端设备及其装配方法。本发明中,终端设备包括:前壳、后壳以及显示触控组件;后壳具有支撑壁以及从支撑壁的四周边沿向上延伸的侧壁;显示触控组件固定于前壳,前壳固定于后壳;显示触控组件和前壳位于支撑壁和侧壁形成的腔体内,且侧壁延伸到显示触控组件的侧边和前壳的侧边。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终端设备的装配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得可以将终端设备的宽度或长度设计的更窄,而不会导致前壳或后壳越来越薄弱,有助于后壳对与显示触控组件的固定及对显示触控组件的保护。

Description

终端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设备领域,特别涉及终端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手机或者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使用工具;这是因为其携带便捷,使用简单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现如今为了携带和使用方便,可携带式电子产品在一定屏幕大小的情况下,使厚度上做得越来越薄、宽度或长度上做得越来越窄已成为主流。
现有技术中,电子产品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显示触控组件11固定于前壳122,并和前壳122同时位于后壳121形成的腔体内。其中,前壳122的侧壁延伸到显示触控组件11的侧边,后壳121的侧壁延伸到前壳的侧壁外侧,且前壳122的侧壁夹持在后壳121的侧壁和显示触控组件11的侧边之间。在整机宽度或长度方向上叠加了前壳122的侧壁以及后壳121的侧壁的厚度。在组装整机时,通常采用定制的治具定位壳体12(前壳122和后壳121),然后在壳体12上贴泡棉胶或点胶,再将显示触控组件11压合在壳体12上的泡棉胶或点胶处。
但是,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还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电子产品的厚度越薄宽度或长度越窄时,会导致壳体12越来越薄弱,壳体12易变形,不利于壳体与显示触控组件11的固定及对显示触控组件11的保护作用。甚至会导致壳体12与显示触控组件11的间隙不均,从而导致前壳122和后壳121之间无法有效的扣合,严重影响整机可靠性测试、导致显示触控组件11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及其装配方法,使得可以将终端设备的宽度或长度设计的更窄,而不会导致前壳或后壳越来越薄弱,有助于后壳对与显示触控组件的固定及对显示触控组件的保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前壳、后壳以及显示触控组件;后壳具有支撑壁以及从支撑壁的四周边沿向上延伸的侧壁;显示触控组件固定于前壳,前壳固定于后壳;显示触控组件和前壳位于支撑壁和侧壁形成的腔体内,且侧壁延伸到显示触控组件的侧边和前壳的侧边。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的装配方法,基于上述终端设备,终端设备的装配方法包括:将前壳与后壳装配在一起;将显示触控组件固定于前壳。
本发明实施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后壳具有支撑壁以及从支撑壁的四周边沿向上延伸的侧壁;显示触控组件固定于前壳,前壳固定于后壳;显示触控组件和前壳位于支撑壁和侧壁形成的腔体内,且侧壁延伸到显示触控组件的侧边和前壳的侧边,使得在终端设备的宽度或长度方向上只保留后壳的侧壁的厚度而省去前壳的侧壁的厚度,从而可以将终端设备的宽度或长度设计的更窄,而不会导致前壳或后壳越来越薄弱,可以避免因前壳或后壳越来越薄弱而导致前壳或后壳变形的现象发生,有助于后壳对与显示触控组件的固定及对显示触控组件的保护。并且,通过这种设计,可以使在组装终端设备时,前壳与后壳之间、前壳与显示触控组件之间配合良好和间隙均匀,从而可以在省去制作装配治具的情况下,使前壳和后壳之间有效的扣合,有助于整机可靠性测试、避免显示触控组件损坏,还可以节省成本。
另外,后壳的侧壁和显示触控组件的侧边的间隙通过点胶或泡棉胶固定相固定;和/或,后壳的侧壁和前壳的侧边通过点胶或泡棉胶固定相固定,使得后壳的侧壁可以分别与显示触控组件的侧边以及前壳的侧边相固定,从而能够更好的保证后壳、显示触控组件以及前壳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另外,前壳为中空的回字形,从而提供了一种前壳的具体实现形式,有助于进一步保证本发明的可行性。
或者,前壳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和第二部分别位于后壳的两端;后壳上未被第一部和第二部覆盖的部分设有第三部和第四部;其中,显示触控组件固定于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以及第四部,从而提供了另一种前壳的具体实现形式,有助于进一步保证本发明的可行性。
另外,终端设备还包括补强钢片,补强钢片位于第一部和第二部之间,使得可以增加前壳的强度。
另外,补强钢片与第一部和第二部为一体式。
或者,补强钢片上设有第一固定结构,后壳上设有与第一固定结构相匹配的第二固定结构。
另外,前壳具有公扣,后壳具有与前壳的公扣相配合的母扣;或者前壳具有母扣,后壳具有与前壳的母扣相配合的公扣。
优选的,公扣和母扣的配合量在0.35mm至0.45mm之间。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现有技术中电子产品的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前壳、后壳以及显示触控组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回字形前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后壳与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的前壳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是图3中公扣和母扣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带有定位柱的前壳和带有定位孔的后壳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终端设备。如图2所示,终端设备包括:前壳21、后壳22以及显示触控组件23;后壳22具有支撑壁以及从支撑壁的四周边沿向上延伸的侧壁;显示触控组件23固定于前壳21,前壳21固定于后壳22;显示触控组件23和前壳21位于支撑壁和侧壁形成的腔体内,且侧壁延伸到显示触控组件23的侧边和前壳21的侧边。其中,显示触控组件23通常包括触摸面板和显示面板。根据实际设计的需求而言,触摸面板可以覆盖在显示面板上,显示面板也可以覆盖在触摸面板上。本实施方式中的触摸面板为触摸屏232,显示面板为显示屏231,且触摸屏232覆盖在显示屏231上。
具体而言,由于后壳22的侧壁延伸到显示触控组件23的侧边和前壳21的侧边,因此可以避免将前壳21的侧壁延伸到显示触控组件23的侧边,使得在终端设备的宽度或长度方向上可以只保留后壳22的侧壁的厚度而省去前壳21的侧壁的厚度。并且,通过这种设计不会影响显示触控组件23于前壳21的固定,以及前壳21与后壳22的固定。由于终端设备的宽度或长度方向上可以只保留后壳22的侧壁的厚度而省去前壳21的侧壁的厚度,因此,可以将终端设备的宽度或长度设计的更窄,而不会导致前壳21或后壳22越来越薄弱,还可以避免因前壳21或后壳22越来越薄弱而导致前壳21或后壳22变形的现象发生,有助于后壳22对与显示触控组件23的固定及对显示触控组件23的保护。并且,通过这种设计,可以使在组装终端设备时,前壳21与后壳22之间、前壳21与显示触控组件23之间配合良好和间隙均匀,从而可以在省去制作装配治具的情况下,使前壳21和后壳22之间有效的扣合,有助于整机可靠性测试、避免显示触控组件23损坏,还可以节省成本。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可以将终端设备的宽度或长度设计的更窄,而不会导致前壳21或后壳22越来越薄弱,有助于后壳22对与显示触控组件23的固定及对显示触控组件23的保护。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终端设备。第二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的具体实现形式。
如图3所示,终端设备包括:前壳21、后壳22以及显示触控组件23;后壳22具有支撑壁以及从支撑壁的四周边沿向上延伸的侧壁;显示触控组件23固定于前壳21,前壳21固定于后壳22;显示触控组件23和前壳21位于支撑壁和侧壁形成的腔体内,且侧壁延伸到显示触控组件23的侧边和前壳21的侧边。
具体而言,由于后壳22的侧壁延伸到显示触控组件23的侧边和前壳21的侧边,因此可以避免将前壳21的侧壁延伸到显示触控组件23的侧边,使得在终端设备的宽度或长度方向上可以只保留后壳22的侧壁的厚度而省去前壳21的侧壁的厚度。并且,通过这种设计不会影响显示触控组件23于前壳21的固定,以及前壳21与后壳22的固定。由于终端设备的宽度或长度方向上可以只保留后壳22的侧壁的厚度而省去前壳21的侧壁的厚度,因此,可以将终端设备的宽度或长度设计的更窄,而不会导致前壳21或后壳22越来越薄弱,还可以避免因前壳21或后壳22越来越薄弱而导致前壳21或后壳22变形的现象发生,有助于后壳22对与显示触控组件23的固定及对显示触控组件23的保护。并且,通过这种设计,可以使在组装终端设备时,前壳21与后壳22之间、前壳21与显示触控组件23之间配合良好和间隙均匀,从而可以在省去制作装配治具的情况下,使前壳21和后壳22之间有效的扣合,有助于整机可靠性测试、避免显示触控组件23损坏,还可以节省成本。
其中,后壳22的侧壁和显示触控组件23的侧边的间隙通过点胶或泡棉胶固定相固定,使得后壳22的侧壁可以与显示触控组件23的侧边相固定。和/或,后壳22的侧壁和前壳21的侧边通过点胶或泡棉胶固定相固定,使得后壳22的侧壁可以与前壳21的侧边相固定。从而,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好的保证后壳22、显示触控组件23以及前壳21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并且,显示触控组件23也可以但不限于通过点胶或泡棉胶固定于前壳21。
优选的,如图4所示,前壳21为中空的回字形,从而提供了一种前壳的具体实现形式,有助于进一步保证本发明的可行性。值得一提的是,在终端设备为智能手机时,通常前壳21可以为长方形。在长度方向上的前壳21的侧壁厚度D可以为大于或等于1.5mm且小于或等于2.5mm,优选为2mm。在对应于显示触控组件23下方的位置可以为中空的。值得一提的是,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位于上述中空部的补强钢片,使得可以增加前壳的强度。其中,补强钢片与前壳21为一体式。或者,补强钢片上设有第一固定结构,后壳22上设有与第一固定结构相匹配的第二固定结构,补强钢片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相互配合而固定在后壳22上。
或者,如图5所示,前壳21不限于为中空的回字形,比如,前壳21包括第一部211和第二部212;第一部211和第二部212分别位于后壳22的两端;后壳22上未被第一部211和第二部212覆盖的部分设有第三部223和第四部224;其中,显示触控组件23固定于第一部211、第二部212、第三部223以及第四部224,从而提供了另一种前壳的具体实现形式,有助于进一步保证本发明的可行性。值得一提的是,终端设备还包括补强钢片,补强钢片位于第一部211和第二部212之间,使得可以增加前壳的强度。其中,补强钢片与第一部211和第二部212为一体式。或者,补强钢片上设有第一固定结构,后壳22上设有与第一固定结构相匹配的第二固定结构,补强钢片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相互配合而固定在后壳22上。
另外,如图6所示,前壳21和后壳22也可以通过公扣和母扣的相互扣合来固定在一起。具体地说,前壳21具有公扣213,后壳22具有与前壳21的公扣213相配合的母扣225。值得一提的是,公扣213和母扣225的配合量L在0.35mm至0.45mm之间,优选的,公扣213和母扣225的配合量L为0.4mm。或者,前壳21具有母扣,后壳22具有与前壳21的母扣相配合的公扣。值得一提的是,公扣213和母扣225相配合的斜面倾斜角度R在10度到20度之间,用以保证前壳21和后壳22结合的紧密型。优选的,公扣213和母扣225相配合的斜面倾斜角度R为10度、15度以及20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实际的装配过程中,可以但不限于通过调整点胶或泡棉胶使点胶或泡棉胶得拉力大于前壳21和后壳22之间的扣合力。在终端设备的整机拆卸时,可以将前壳21和后壳22之间的公扣213和母扣225脱离,使得可以避免前壳21与显示出空组件23之间的泡棉胶或点胶松开,从而避免导致物料损耗。
于实际的应用中,前壳21和后壳22不限于通过公扣和母扣的相互扣合来固定在一起。比如,前壳21和后壳22也可以通过定位柱和定位孔的相互配合来固定在一起。值得一提的是,前壳21和后壳22也可以即通过公扣和母扣的相互扣合来固定在一起,也通过定位柱和定位孔的相互配合来固定在一起。具体地,如图7所示,前壳21具有定位柱214,后壳22具有与前壳21的定位柱214相配合的定位孔226。定位柱214和定位孔226的配合深度H在0.8mm至1.2mm之间,优选的,定位柱214和定位孔226的配合深度H为1.0mm。定位柱214的直径M一般可以但不限于为2.0mm左右。并且,定位柱214可以位于前壳21的四个角边附近。或者,前壳21具有定位孔,后壳22具有与前壳21的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柱。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可以将终端设备的宽度或长度设计的更窄,而不会导致前壳21或后壳22越来越薄弱,有助于后壳22对与显示触控组件23的固定及对显示触控组件23的保护。
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终端设备的装配方法,基于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的终端设备。终端设备的装配方法包括:将前壳与后壳装配在一起;将显示触控组件固定于前壳。具体地说,将前壳与后壳通过固定结构装配在一起,比如,以公扣和母扣相互扣合的方式将前壳与后壳通过固定结构装配在一起,或以定位孔和定位柱相互配合的方式将前壳与后壳通过固定结构装配在一起等。然后在与显示触控组件相接触的前壳上贴泡棉胶或点胶。最后将显示触控组件通过泡棉胶或点胶固定于前壳。
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为与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相对应的方法实施例,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中。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使得在组装终端设备时,前壳与后壳之间、前壳与显示触控组件之间配合良好和间隙均匀,从而可以在省去制作装配治具的情况下,使前壳和后壳之间有效的扣合,有助于整机可靠性测试、避免显示触控组件损坏,还可以节省成本。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后壳以及显示触控组件;
所述后壳具有支撑壁以及从所述支撑壁的四周边沿向上延伸的侧壁;
所述显示触控组件固定于所述前壳,所述前壳固定于所述后壳;
所述显示触控组件和所述前壳位于所述支撑壁和所述侧壁形成的腔体内,且所述侧壁延伸到所述显示触控组件的侧边和所述前壳的侧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的侧壁和所述显示触控组件的侧边的间隙通过点胶或泡棉胶固定相固定;
和/或,所述后壳的侧壁和所述前壳的侧边通过点胶或泡棉胶固定相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为中空的回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
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分别位于所述后壳的两端;
所述后壳上未被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覆盖的部分设有第三部和第四部;
其中,所述显示触控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部、所述第二部、所述第三部以及所述第四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补强钢片,所述补强钢片位于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钢片与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为一体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钢片上设有第一固定结构,所述后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相匹配的第二固定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具有公扣,所述后壳具有与所述前壳的公扣相配合的母扣;
或者所述前壳具有母扣,所述后壳具有与所述前壳的母扣相配合的公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扣和所述母扣的配合量在0.35mm至0.45mm之间。
10.一种终端设备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的装配方法包括:
将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装配在一起;
将显示触控组件固定于所述前壳。
CN201710338785.7A 2017-05-15 2017-05-15 终端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Pending CN1073178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38785.7A CN107317894A (zh) 2017-05-15 2017-05-15 终端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38785.7A CN107317894A (zh) 2017-05-15 2017-05-15 终端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17894A true CN107317894A (zh) 2017-11-03

Family

ID=60183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38785.7A Pending CN107317894A (zh) 2017-05-15 2017-05-15 终端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1789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1972A (zh) * 2019-04-30 2019-06-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终端设备及壳体组件的组装方法
CN111787717A (zh) * 2020-03-05 2020-10-16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全面屏的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89366A3 (zh) * 2013-05-17 2014-04-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前壳与前壳结构
CN204375348U (zh) * 2014-12-19 2015-06-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结构及其移动终端设备
CN105183080A (zh) * 2015-09-02 2015-12-2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窄边框屏幕的终端
CN105302246A (zh) * 2015-11-06 2016-02-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壳体、终端及终端壳体的点胶面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89366A3 (zh) * 2013-05-17 2014-04-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前壳与前壳结构
CN204375348U (zh) * 2014-12-19 2015-06-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结构及其移动终端设备
CN105183080A (zh) * 2015-09-02 2015-12-23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窄边框屏幕的终端
CN105302246A (zh) * 2015-11-06 2016-02-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壳体、终端及终端壳体的点胶面处理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1972A (zh) * 2019-04-30 2019-06-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终端设备及壳体组件的组装方法
CN111787717A (zh) * 2020-03-05 2020-10-16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全面屏的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25367B (zh) 移动设备
CN107257396B (zh) 移动终端
US20110182037A1 (en) Card device
CN107291155B (zh) 移动终端
KR102079071B1 (ko) 전자 장치
CN108520701A (zh) 一种可折叠屏的支撑保护机构及移动终端
US2014020370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upling an active display portion and substrate
JP2014206999A (ja) ポータブル計算装置のためのディスプレイ・モジュール
CN205334309U (zh) 电子装置
CN105554192A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9903681A (zh) 支撑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CN107317894A (zh) 终端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US9363459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EP2793316B1 (en) USB pen device with clamping means to secure its cap
US20140085151A1 (e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including antenna
CN205071608U (zh) 屏蔽罩及其电子设备
US20100079937A1 (en) Keyboard adapte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KR20110125486A (ko) 유에스비 커넥터를 구비한 휴대용 통신 장치
CN206165031U (zh) 一种限位结构和一种电子设备
EP1791219B1 (en) Connector for display device
CN103633436A (zh) 一种天线装置及具有该天线装置的电子设备
CN206313160U (zh) 弹片及移动终端
CN206004020U (zh) 弹片、主板结构以及移动终端
CN106793600A (zh) 电子装置
CN202075671U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壳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0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