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17146A - 一种同极性插套连接结构及插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同极性插套连接结构及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17146A
CN107317146A CN201710419285.6A CN201710419285A CN107317146A CN 107317146 A CN107317146 A CN 107317146A CN 201710419285 A CN201710419285 A CN 201710419285A CN 107317146 A CN107317146 A CN 1073171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connecting portion
deformation
sleeve
clamp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1928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17146B (zh
Inventor
刘井龙
彭美南
龚光辉
申会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Gongni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Gongni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Gongni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Gongni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1928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171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171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171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171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171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4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同极性插套连接结构及插座,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用于提高插座的生产效率和使用可靠性。所述同极性插套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极性相同的插套,以及用于连接插套的连接铜条;每个插套包括设在插套座内的插套本体,以及设在插套本体的插脚;连接铜条包括与至少两个插脚一一对应且用于夹持对应插脚的至少两个夹持部,相邻的两个夹持部通过用于在形变时使得夹持部夹紧对应插脚的可形变连接部相连。本发明提供的同极性插套连接结构及插座用于一转多转换的多位插座。

Description

一种同极性插套连接结构及插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极性插套连接结构及插座。
背景技术
插座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在生活中被广泛使用,特别是一转多转换的多位插座。这种多位插座的内部包括与各插头孔位一一对应设置的多组独立的插头插套,且在多组独立的插头插套中,极性相同的各插头插套之间采用铜条实现连接。
目前,采用铜条连接极性相同的各插头插套时,通常将铜条与各插头插套对应铆接,或将铜条与各插头插套对应焊接。然而,如果铜条与极性相同的各插头插套之间的铆接不牢靠,或者,铜条与极性相同的各插头插套之间的焊接呈虚焊状态,就会影响插座的可靠使用,给插座的实际生产和使用带来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同极性插套连接结构及插座,以提高插座的生产效率和使用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同极性插套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极性相同的插套,以及用于连接插套的连接铜条;其中,每个插套包括设在插套座内的插套本体,以及设在插套本体的插脚;连接铜条包括与至少两个插脚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夹持部,夹持部夹持插脚,且相邻的两个夹持部通过可形变连接部相连,可形变连接部用于在形变时使得夹持部夹紧对应的插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同极性插套连接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提供的同极性插套连接结构中,至少两个极性相同的插套上设置插脚,连接铜条包括与至少两个插脚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夹持部,且相邻的两个夹持部之间通过可形变连接部相连,利用夹持部夹持对应插套的插脚,能够使得连接铜条将至少两个极性相同的插套容易的串接在一起,实现极性相同插套的有效连接,而无需再使用焊接或铆接的连接方式,减少了人工和用料的投入,有利于提高插座的生产效率,给插座的实际生产带来方便。而且,将可形变连接部保持在形变状态,可形变连接部的形变推力便可作用于夹持部,增大夹持部对插脚的夹持力,使得夹持部夹紧对应的插脚,避免出现夹持部与插脚之间夹持松动的问题,能够提高连接铜条对极性相同插套的连接可靠性,从而确保安装上述同极性插套连接结构的插座能被可靠使用。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插座,所述插座包括壳座,壳座上安装有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同极性插套连接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插座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同极性插套连接结构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形变连接部形变时同极性插套连接结构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形变连接部未形变时同极性插套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夹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插座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插座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插套座, 2-插套,
21-插套本体, 22-插脚,
3-连接铜条, 31-夹持部,
311-第一夹持臂, 312-第二夹持臂,
313-平板, 32-可形变连接部,
33-限位部, 4-壳盖,
41-凸起部, 42-凹槽,
5-紧固螺钉, 6-壳座,
7-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极性插套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极性相同的插套2,以及用于连接插套2的连接铜条3;其中,每个插套2包括设在插套座1内的插套本体21,以及设在插套本体21的插脚22;连接铜条3包括与至少两个插脚22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夹持部31,夹持部31夹持插脚22,且相邻的两个夹持部31通过可形变连接部32相连,可形变连接部32用于在形变时使得夹持部31夹紧对应的插脚22。
具体实施时,在至少两个极性相同的插套2上设置插脚22,使得至少两个夹持部31与至少两个插脚22一一对应,而相邻的两个夹持部31之间通过可形变连接部32相连,利用各夹持部31夹持对应的插脚22,可将至少两个极性相同的插套2串接在一起,换句话说,在多个极性相同的插套2中,可以有选择性的选取其中至少两个插套2,采用设有夹持部31和可形变连接部32的连接铜套连接。并且将可形变连接部32保持在形变状态,使得夹持部31夹紧对应的插脚22,便可实现极性相同插套之间的可靠连接。
通过上述具体实施过程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极性插套连接结构,利用夹持部31夹持对应的插脚22,能够使得连接铜条3将至少两个极性相同的插套2容易的串接在一起,实现极性相同插套的有效连接,而无需再使用焊接或铆接的连接方式,可减少人工和用料的投入,有利于提高插座的生产效率,给插座的实际生产带来方便。
而且,将可形变连接部32保持在形变状态,可形变连接部32的形变推力便可作用于夹持部31,增大夹持部31对插脚22的夹持力,使得夹持部31夹紧对应的插脚22,避免出现夹持部31与插脚22之间夹持松动的问题,能够提高连接铜条3对极性相同插套的连接可靠性,从而确保安装上述同极性插套连接结构的插座能被可靠使用。
此外,与现有技术中铜条和插套虚焊或铜条和插套虚铆难以被检测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极性插套连接结构中,夹持部31是否夹紧对应的插脚22很容易被检测,例如,如果目测夹持部31与对应的插脚22之间存在间隙,则明显可知夹持部31并未夹紧对应的插脚22;如果试着从夹持部31中手动拔出对应插套2的插脚22时,感觉存在一定阻力,则夹持部31有夹紧对应的插脚22,而感觉毫无阻力,或明显感觉到插脚22可相对夹持部31晃动,则夹持部31未夹紧对应的插脚22。因此,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极性插套连接结构后,在插座的生产过程中,能够及时检测夹持部31是否夹紧对应的插脚22,即能够及时确定各相同极性的插套之间是否实现了有效连接,有利于实现插座产品品质的有效管控。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实施例中,夹持部和可形变连接部的详细结构可匹配其在插座中的安装位置以及插套的结构具体设定。示例性的,参阅图2和图3,本发明实施例给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夹持部31包括第一夹持臂311和第二夹持臂312;第一夹持臂311的一端和第二夹持臂312的一端通过平板313相连,第一夹持臂311、平板313和第二夹持臂312围成用于在可形变连接部32形变时夹紧对应插脚22的夹持腔体,该夹持腔体在可形变连接部32形变时的腔体入口小于其在可形变连接部32未形变时的腔体入口;第一夹持臂311的另一端和/或第二夹持臂312的另一端与可形变连接部32相连。其中,可形变连接部32优选用弧状连接板,第一夹持臂311优选用呈S型弯曲的夹持臂,且第二夹持臂312与第一夹持臂311相对平板312的垂线对称设置。
需要补充的是,第一夹持臂311的另一端和第二夹持臂312的另一端是否与可形变连接部32相连,取决于第一夹持臂311和第二夹持臂312所属夹持部31的分布位置。例如,参阅图2,连接铜条3包括顺次相连的三个夹持部31时,如果该夹持部31位于A区域或C区域,也就是指该夹持部31为连接铜条3的第一个夹持部或第三个夹持部时,该夹持部31的第一夹持臂311和第二夹持臂312中只有一个夹持臂与可形变连接部32相连,具体的,如果该夹持部31位于A区域,则该夹持部31的第二夹持臂312与可形变连接部32相连,如果该夹持部31位于C区域,则该夹持部31的第一夹持臂311与可形变连接部32相连。如果该夹持部31位于B区域,也就是指该夹持部31位于两个可形变连接部中间时,该夹持部31的第一夹持臂311与对应的第一可形变连接部相连,而其第二夹持臂312则与对应的第二可形变连接部相连。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提到的第一可形变连接部和第二可形变连接部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功能,对其进行第一和第二的划分,只是为了清楚说明上述实施例中夹持部31与可形变连接部32的连接关系。
为了提高夹持部夹持对应插脚的准确度和稳固性,上述实施例中,参阅图1,插套座1上设有与至少两个插脚22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定位孔,插脚22穿过定位孔的伸出端,夹持在位于插套座1外的夹持部31中。可选的,定位孔与插脚22过渡配合。具体实施时,定位孔的数量可以与插脚22的数量相同,也可以比插脚22的数量少,具体视插套座1的结构选择确定。本实施例将插套本体21设在插套座1内,而将夹持部31设在插套座1外,当设在插套本体21的插脚22穿过定位孔后,在定位孔的定位作用下,插脚22伸出端在插套座1外的位置唯一确定,使得夹持部31能够容易的对准插脚22完成夹持;而且,当夹持部31受到可形变连接部32形变推力的作用时,定位孔孔壁对插脚22的支撑力能够缓冲夹持部31传递至插脚22的形变推力,确保夹持部31与插脚22的夹持稳固。
为了有效固定连接铜条的安装位置,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夹持部31顺次排布,第一个夹持部和/或最后一个夹持部连接有用于与插套座1匹配插接的限位部33。通常,极性相同的多个插套优选在插套座1内沿同一直线间隔设置,即沿同一直线方向每相邻的两个插套之间保持一定间距,这样也就使得与其中至少两个插套一一对应的夹持部31同样沿同一直线顺次排布,而相连的两个夹持部31之间通过可形变连接部31相连,则第一个夹持部和最后一个夹持部均存在有未连接可形变连接部31的一端,此时,第一个夹持部未连接可形变连接部31的一端与限位部33相连,和/或,最后一个夹持部未连接可形变连接部31的一端与限位部33相连,便可利用限位部33与插套座1匹配插接,实现连接铜条在插套座1上的固定限位。
为了更清楚说明上述限位部33的连接位置,参阅图2,当连接铜条包括顺次相连的三个夹持部31时,具体的,如果该夹持部31位于A区域,也就是指该夹持部31为连接铜条3的第一个夹持部时,该夹持部31的第一夹持臂311与限位部33相连,第二夹持臂312与可形变连接部32相连;如果该夹持部31位于C区域,也就是指该夹持部31为连接铜条3的第三个夹持部时,该夹持部31的第一夹持臂311与可形变连接部32相连,第二夹持臂312与限位部33相连。而如果该夹持部31位于B区域,也就是指该夹持部31为连接铜条3的第二个夹持部时,该夹持部31的第一夹持臂311和第二夹持臂312均与可形变连接部32相连,此时,该夹持部31的两端无需设置限位部。
示例性的,参阅图1,限位部33为限位板,如果限位板的板面与插套座1的座面垂直,则在插套座1上设置与限位板匹配插接的限位孔,即可限定连接铜条与插套座1的相对位置。而如果限位板的板面与插套座1的座面平行,则在限位板上设置限位孔,同时在插套座1上设置与限位孔匹配插接的限位柱,也能限定连接铜条与插套座1的相对位置。
当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限定连接铜条与插套座1位置关系的限位结构并不仅限于上述限位部33,其他能够实现连接铜条在插套座1上位置固定的限位结构都可使用。例如,连接铜条不设置限位部33,而在插套座1上固设两正对的限位挡板,两限位挡板的板面均与插套座1的座面垂直,且两限位挡板之间的距离与连接铜条的长度等同,将连接铜条安装在插套座1上之后,连接铜条位于两限位挡板之间,使得两限位挡板刚好与连接铜条的两端接触,用于限定连接铜条与插套座1的相对位置。
为了进一步提高插座大批量生产时的生产效率,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同极性插套连接结构中,夹持部与可形变连接部一体成型,优选采用钣金工艺制作,这样也就使得连接铜条的制作工艺简单,且铜材料的利用率较高。
参阅图4和图5,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插座,所述插座包括壳座6,壳座6安装有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同极性插套连接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插座内用于匹配插接两插插头或三插插头的插套2,通常按照其极性可划分为L极插套、N极插套或E极插套,相应的,本实施例中,壳座6安装有用于连接L极插套的L极插套连接结构,和/或用于连接N极插套的N极插套连接结构,和/或用于连接E极插套的E极插套连接结构。为了确保装配完成的插座能够具有稳定和安全的电气性能,壳座6安装的L极插套连接结构、N极插套连接结构以及E极插套连接结构,彼此之间均需具有一定的电气间隙。
本实施例提供的插座安装有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同极性插套连接结构,且所述同极性插套连接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同极性插套连接结构具有的优势相同,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插座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的同极性插套连接结构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上述实施例中,为了确保插座能被可靠使用,参阅图4和图5,插座还包括设在插套座1上的壳盖4,且使得可形变连接部32位于插套座1与壳盖4之间,以便利用壳盖4和插套座1使得可形变连接部32形变,进而使得夹持部31夹紧对应的插脚。
具体实施时,壳盖4的结构应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可形变连接部32的结构及其形变方式确定。在本实施例中,可形变连接部32优选用弧状连接板,且弧状连接板的曲率中心与壳盖4可以位于弧状连接板的两侧,也可以位于弧状连接板的同一侧。
当弧状连接板的曲率中心与壳盖4分别位于弧状连接板的两侧时,壳盖4位于插套座1所在方向的部分应包括与至少一个弧状连接板一一对应的至少一个凸起部41,当然,凸起部41的数量优选与弧状连接板的数量相同;而凸起部41与弧状连接板接触,该凸起部41可用于使得弧状连接板形变。将壳盖4通过紧固螺钉5或其他的固定方式固定在插套座1上之后,凸起部41向下压紧弧状连接板,使得弧状连接板保持在形变状态,此时,弧状连接板的形变推力作用于夹持部31上,增大了夹持部31对插脚22的夹持力,可确保夹持部31夹紧对应的插脚22。
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插座的使用可靠性,壳盖4位于插套座1所在方向的部分还应包括与至少两个夹持部31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凹槽42,当然,凹槽42的数量优选与夹持部31的数量相同;凹槽42的槽底面与夹持部31背离插套座1的端面面接触,且上述凸起部41对应形成在相邻的两个凹槽42之间。将壳盖4通过紧固螺钉5或其他的固定方式固定在插套座1上之后,凹槽42的槽底面与夹持部31背离插套座1的端面面接触,增大了夹持部31与壳盖4的接触面积,能够在确保夹持部31夹紧对应的插脚22的前提下,提高夹持部31夹持对应插脚22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插座的使用可靠性。
当弧状连接板的曲率中心与壳盖4位于弧状连接板的同一侧时,壳盖4位于插套座1所在方向的部分包括与至少两个夹持部31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凹槽42,当然,凹槽42的数量优选与夹持部31的数量相同;凹槽42的槽底面与夹持部31背离插套座1的端面面接触,且弧状连接板与插套座1面向壳盖4的表面接触,凹槽42的槽底面和插套座1面向壳盖4的表面共同使得弧状连接板形变。将壳盖4通过紧固螺钉5或其他的固定方式固定在插套座1上之后,凹槽42的槽底面向下压紧夹持部31,使得夹持部31带动与之相连的弧状连接板向下运动,而插套座1面向壳盖4的表面与弧状连接板接触,阻碍弧状连接板向下运动,使得弧状连接板保持在形变状态,此时,在凹槽42槽底面和插套座1面向壳盖4表面的共同作用下,弧状连接板的形变推力可作用于夹持部31上,以增大夹持部31对插脚22的夹持力,确保夹持部31夹紧对应的插脚22。
为了进一步提高插座的使用可靠性,参阅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插座中,壳座6设有至少一个伸入插套座1内用于对插套本体21进行支撑紧固的隔板7。隔板7的数量可以与插套本体21的数量相同,也可以比插套本体21的数量少,具体视插座的结构确定。而隔板7的具体结构应匹配插套本体21的结构具体设定,例如隔板7选用支撑挡板、支撑筋等,而不论隔板7采用哪种结构,当隔板7伸入插套座1内的端面分别与相对的插套本体21的表面相抵时,隔板7均可对相对的插套本体21进行支撑紧固,避免出现因插拔插头而导致设在插套本体21的插脚22从夹持部31中拔出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插座的使用可靠性。另外,隔板7与壳座6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为分体结构,按照实际生产的需要自行确定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同极性插套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极性相同的插套,以及用于连接所述插套的连接铜条;其中,
每个所述插套包括设在插套座内的插套本体,以及设在所述插套本体的插脚;所述连接铜条包括与至少两个所述插脚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夹持所述插脚,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夹持部通过可形变连接部相连,所述可形变连接部用于在形变时使得所述夹持部夹紧对应的所述插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极性插套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形变连接部为弧状连接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极性插套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
所述第一夹持臂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夹持臂的一端通过平板相连,所述第一夹持臂、所述平板和所述第二夹持臂围成用于在所述可形变连接部形变时夹紧对应所述插脚的夹持腔体,所述夹持腔体在所述可形变连接部形变时的腔体入口小于所述夹持腔体在所述可形变连接部未形变时的腔体入口;
所述第一夹持臂的另一端和/或所述第二夹持臂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的可形变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一夹持臂的另一端与对应的第一可形变连接部相连,且所述第二夹持臂的另一端与对应的第二可形变连接部相连时,包括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的所述夹持部,位于所述第一可形变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可形变连接部中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极性插套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套座上设有与至少两个所述插脚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定位孔,所述插脚穿过所述定位孔的伸出端,夹持在位于所述插套座外的所述夹持部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极性插套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夹持部顺次排布,第一个所述夹持部和/或最后一个所述夹持部连接有用于与所述插套座匹配插接的限位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极性插套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限位板;
所述插套座设有与所述限位板匹配插接的限位孔;或,所述限位板设有限位孔,所述插套座设有与所述限位孔匹配插接的限位柱。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同极性插套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与所述可形变连接部一体成型。
8.一种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包括壳座,所述壳座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同极性插套连接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还包括设在所述插套座上的壳盖,所述可形变连接部位于所述插套座与所述壳盖之间;其中,
所述壳盖位于所述插套座所在方向的部分包括与至少一个所述可形变连接部一一对应的至少一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可形变连接部接触,且所述凸起部用于使得所述可形变连接部形变;或,
所述壳盖位于所述插套座所在方向的部分包括与至少两个所述夹持部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面与所述夹持部背离所述插套座的端面面接触,且相邻两个所述凹槽之间形成有与各所述可形变连接部一一对应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可形变连接部接触,所述凸起部用于使得所述可形变连接部形变;或,
所述壳盖位于所述插套座所在方向的部分包括与至少两个所述夹持部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面与所述夹持部背离所述插套座的端面面接触,且所述可形变连接部与所述插套座面向所述壳盖的表面接触,所述凹槽的槽底面和所述插套座面向所述壳盖的表面共同使得所述可形变连接部形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座设有至少一个伸入所述插套座内用于对所述插套本体进行支撑紧固的隔板。
CN201710419285.6A 2017-06-06 2017-06-06 一种同极性插套连接结构及插座 Active CN1073171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19285.6A CN107317146B (zh) 2017-06-06 2017-06-06 一种同极性插套连接结构及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19285.6A CN107317146B (zh) 2017-06-06 2017-06-06 一种同极性插套连接结构及插座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17146A true CN107317146A (zh) 2017-11-03
CN107317146B CN107317146B (zh) 2019-07-19

Family

ID=60183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19285.6A Active CN107317146B (zh) 2017-06-06 2017-06-06 一种同极性插套连接结构及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1714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93300B2 (en) * 2002-07-15 2005-05-17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Connector assembly for 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CN201197033Y (zh) * 2008-04-28 2009-02-18 敖谦华 一种多位插座
CN101964472A (zh) * 2010-09-15 2011-02-02 公牛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一体式连体插套的插座
CN205178204U (zh) * 2015-11-04 2016-04-20 广东锦力电器有限公司 同极插套的连接结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93300B2 (en) * 2002-07-15 2005-05-17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Connector assembly for 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CN201197033Y (zh) * 2008-04-28 2009-02-18 敖谦华 一种多位插座
CN101964472A (zh) * 2010-09-15 2011-02-02 公牛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一体式连体插套的插座
CN205178204U (zh) * 2015-11-04 2016-04-20 广东锦力电器有限公司 同极插套的连接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17146B (zh) 2019-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59559A (zh) 一种母线变容连接结构
CN104518385B (zh) 用于构造成共享至少一个电源轨的装置的连接器
CN210034970U (zh) 一种适用于电力检修的摄像支架
CN107317146A (zh) 一种同极性插套连接结构及插座
CN101575728B (zh) 挂具
CN203631757U (zh) 一种夹持电缆线的方向平行的电缆线夹
CN101499521A (zh) 电池的组合连接装置
CN209150682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10kV楔形耐张线夹
CN105048130B (zh) 一种分裂线夹金具
CN202380804U (zh) 电线杆校正工具
CN107045174A (zh) 一种8字光缆的专用金具
CN207157128U (zh) 一种汽车线束分隔导向装置
CN205248744U (zh) 一种导线接续器
CN204884715U (zh) 一种组合式接地耐张绝缘子
CN107701085A (zh) 电力操作的爬梯
CN204832631U (zh) C型线夹
CN205489361U (zh) 母线槽的铜片压紧块
KR102089644B1 (ko) 이차전지의 충방전용 지그 시스템
CN109904815A (zh) 一种母线槽
CN214337414U (zh) 一种双梯边电缆桥架
CN219063273U (zh) 一种对接安装装置
CN208328500U (zh) 一种新型烘道
CN207898131U (zh) 一种全能型电工通信装置
CN207696135U (zh) 产品量产气动夹具
CN207320342U (zh) 一种大电流导线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