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14710A - 民用突发事件应急防卫用发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民用突发事件应急防卫用发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14710A
CN107314710A CN201710386594.8A CN201710386594A CN107314710A CN 107314710 A CN107314710 A CN 107314710A CN 201710386594 A CN201710386594 A CN 201710386594A CN 107314710 A CN107314710 A CN 1073147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cylinder
bullet
microswitch
cable
thro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8659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HONGKAI ELECTRONIC SYSTEM INTEG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HONGKAI ELECTRONIC SYSTEM INTEG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HONGKAI ELECTRONIC SYSTEM INTEG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HONGKAI ELECTRONIC SYSTEM INTEG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8659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14710A/zh
Publication of CN107314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147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1WEAPONS
    • F41HARMOUR; ARMOURED TURRETS; ARMOURED OR ARMED VEHICLES; MEANS OF ATTACK OR DEFENCE, e.g. CAMOUFLAGE, IN GENERAL
    • F41H13/00Means of attack or defenc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41H13/0006Ballistically deployed systems for restraining persons or animals, e.g. ballistically deployed net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3/00Burglar, theft or intruder alarms
    • G08B13/02Mechanical actuation
    • G08B13/14Mechanical actuation by lifting or attempted removal of hand-portable articles
    • G08B13/149Mechanical actuation by lifting or attempted removal of hand-portable articles with electric, magnetic, capacitive switch actu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安防设备技术领域,是一种民用突发事件应急防卫用发射装置,其包括投掷弹、固定筒、报警处理装置、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投掷弹位于固定筒内,投掷弹的外壁与固定筒的外壁固定连接并密封,在固定筒的下部内壁形成发射腔,投掷弹的头部朝里,固定筒的下部设有储能装置,储能装置的能量释放口与发射腔内部连通,投掷弹的拉环通过固定绳固定安装在固定筒的内壁上。本发明可以将投掷弹在没有安保人员和警察值守的场所,公安监控设备检测到有危险人员侵入或从事非法活动时,可以远程启动安装在现场的投掷弹,对危险人员或不法分子进行攻击,从而可以实时保护处在违法犯罪现场的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Description

民用突发事件应急防卫用发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防设备技术领域,是一种民用突发事件应急防卫用发射装置。
背景技术
安防行业已经发展了很多年,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各种先进的入侵探测技术层出不穷,视频监控也是越来越高清,越来越智能化,但还是无法扭转视频监控设备只能被动防御的窘境,现有的警用装备都有公安局统一管理和使用,普通民众接触不到,也就无法使用警用装备进行主动攻击,因此,即便监控设备发现有可疑人员入侵、有暴力事件在发生,监控设备也能清晰地捕捉到现场的每一个细节,由于在现场没有处置设备,而警察赶到现场又需要一定的时间,使得监控中心的警务人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侵害,而无法进行阻止。因此,现有的监控设备只能为事后提供证据,而无法在违法犯罪行为发生的时候进行主动防卫,无法及时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置,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民用突发事件应急防卫用发射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安防设备存在的只能远程监控,无法现场处置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民用突发事件应急防卫用发射装置,包括投掷弹、固定筒、报警处理装置、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固定筒的底部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安装在固定物上,投掷弹位于固定筒内,投掷弹的外壁与固定筒的外壁固定连接并密封,在固定筒的下部内壁形成发射腔,投掷弹的头部朝里,固定筒的下部设有储能装置,储能装置的能量释放口与发射腔内部连通,投掷弹的拉环通过固定绳固定安装在固定筒的内壁上,第一微动开关通过第一电缆与报警处理装置电连接,第二微动开关通过第二电缆与报警处理装置电连接,报警处理装置通过第三电缆与储能装置的控制端电连接;固定筒的下端与固定物之间设有夹层,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均位于夹层内,第一微动开关的触点与固定物接触,第二微动开关的触点穿过夹层与投掷弹的头部接触,第一电缆、第二电缆、第三电缆均穿过夹层,夹层中填充有胶黏剂。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投掷弹包括烟雾弹、震爆弹或催泪弹。
上述储能装置包括空包弹、电撞针、电击发线圈,电击发线圈位于空包弹的后部,电击发线圈上设有电撞针,电撞针与报警处理装置电连接;或,储能装置包括射钉弹、电撞针、电击发线圈,射钉弹的头部位于发射腔内,电击发线圈位于射钉弹的后部,电击发线圈上设有电撞针,电撞针与报警处理装置电连接。
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投掷弹可以设置在自动取款机、银行柜台、商场、超市、菜店或其他没有警力值守的公共场所;安装时,先将固定筒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墙壁上或屋顶上;然后,将投掷弹放入固定筒内并通过密封圈固定密封,投掷弹的外壁与固定筒的内壁之间还可以通过胶黏剂粘贴在一起,这样紧固螺钉被投掷弹遮挡,因此紧固螺钉不易被拆卸,同时投掷弹不易被拔出;与此同时,投掷弹的拉环通过固定绳固定在固定筒的内壁上;若投掷弹离开固定筒,或者固定筒离开墙壁/屋顶,则会触发第一微动开关或第二微动开关,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接到报警处理装置的输入端口的开关量会变化,报警处理装置进行报警;若投掷弹被强行取下,则固定绳将投掷弹的拉环拔下,投掷弹的引信会被激发,很快就会爆炸,因此,投掷弹不会被轻易取走,在其被强行取下的同时会自爆,有效地保证了投掷弹的管理安全,不会落入危险人员的手中,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半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投掷弹,2为固定筒,3为第一微动开关,4为第二微动开关,5为发射腔,6为拉环,7为第一电缆,8为第二电缆,9为第三电缆,10为墙壁,11为报警处理装置,12为固定绳,13为空包弹,14为电撞针,15为电击发线圈,16为密封圈,17为夹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所示,该民用突发事件应急防卫用发射装置包括投掷弹1、固定筒2、报警处理装置11、第一微动开关3和第二微动开关4,固定筒2的底部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安装在固定物上,投掷弹1位于固定筒2内,投掷弹1的外壁与固定筒2的外壁固定连接并密封,在固定筒2的下部内壁形成发射腔5,投掷弹1的头部朝里,固定筒2的下部设有储能装置,储能装置的能量释放口与发射腔5内部连通,投掷弹1的拉环6通过固定绳12固定安装在固定筒2的内壁上,第一微动开关3通过第一电缆7与报警处理装置11电连接,第二微动开关4通过第二电缆8与报警处理装置11电连接,报警处理装置11通过第三电缆9与储能装置的控制端电连接;固定筒2的下端与固定物之间设有夹层17,第一微动开关3和第二微动开关4均位于夹层17内,第一微动开关3的触点与固定物接触,第二微动开关4的触点穿过夹层17与投掷弹1的头部接触,第一电缆7、第二电缆8、第三电缆9均穿过夹层17,夹层17中填充有胶黏剂。第一电缆7、第二电缆8、第三电缆9乱成一团位于夹层17中,夹层17中灌胶,使得固定筒2被强行取下时,第一电缆7、第二电缆8、第三电缆9会断成好几节,从而使储能装置失效。
在本实施例中,该投掷弹1可以设置在自动取款机、银行柜台、商场、超市、菜店或其他没有警力值守的公共场所。安装时,先将固定筒2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墙壁10上或屋顶上;然后,将投掷弹1放入固定筒2内并通过密封圈16固定密封,投掷弹1的外壁与固定筒2的内壁之间还可以通过胶黏剂粘贴在一起,这样紧固螺钉被投掷弹1遮挡,因此紧固螺钉不易被拆卸,同时投掷弹1不易被拔出;与此同时,投掷弹1的拉环6通过固定绳12固定在固定筒2的内壁上;若投掷弹1离开固定筒2,或者固定筒2离开墙壁10/屋顶,则会触发第一微动开关3或第二微动开关4,第一微动开关3和第二微动开关4接到报警处理装置11的输入端口的开关量会变化,报警处理装置11进行报警。若投掷弹1被强行取下,则固定绳12将投掷弹1的拉环6拔下,投掷弹1的引信会被激发,很快就会爆炸,因此,投掷弹1不会被轻易取走,在其被强行取下的同时会自爆,有效地保证了投掷弹1的管理安全,不会落入危险人员的手中。
当需要监控的场所发生险情时,现场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现场控制器激发储能装置,储能装置的能量瞬间释放出来,产生很强的推力将投掷弹1从固定筒2内发射出来,同时固定绳12将投掷弹1的拉环6拔下,投掷弹1的引信会被激发,在投掷弹1被发射出去一段距离后就会爆炸,对危及公共安全的人员进行攻击,降低危险分子的攻击能力,保证现场工作人员和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视频监控探头采集的视频信息和拾音器采集的音频信息发送给报警处理装置11,报警处理装置11再将信息通过网络传递给监控指挥中心或用户的移动终端,由监控指挥中心发出激发指令给储能装置,或者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发出激发指令给储能装置,储能装置打开将投掷弹1发射出去并激发投掷弹1,投掷弹1爆炸或释放气体,降低危及公共安全人员的攻击能力,保护群众安全。报警处理装置为现有公知技术,可采用报警主机。
如附图1所示,上述投掷弹1包括烟雾弹、震爆弹或催泪弹。根据用户的需求,投掷弹1可以是烟雾弹,烟雾弹被激发后会释放大量的浓烟,能够妨碍犯罪分子的视线,使危及公共安全的人员看不清现场情况,从而有效保护现场工作人员和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公安警察到达现场处置争取时间,将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投掷弹1也可以是震爆弹,震爆弹被激发时会释放巨大的闪光和巨大的声音,能够震慑犯罪分子,从而降低犯罪分子的攻击力,有效保护现场工作人员和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投掷弹1还可以是催泪弹,催泪弹可发放出催泪气体,威力较大的催泪弹是用人工合成的辣椒碱和溴蒸气制作的,能刺激眼黏膜和鼻腔内膜,让人不住地流泪、流鼻涕、流口水,可以使犯罪分子基本丧失攻击能力,为公安警察到达现场处置争取时间,保护现场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如附图1所示,上述储能装置包括空包弹13、电撞针14、电击发线圈15,电击发线圈15位于空包弹13的后部,电击发线圈15上设有电撞针14,电撞针14与报警处理装置11电连接;或,储能装置包括射钉弹、电撞针14、电击发线圈15,电击发线圈15位于射钉弹的后部,电击发线圈15上设有电撞针14,电撞针14与报警处理装置11电连接。报警处理装置11使得电击发线圈15得电,电撞针14向前运动并撞击空包弹13或射钉弹,空包弹13或射钉弹爆炸释放大量能量,将抓捕网、电极头、灭火瓶发射出去,可有效降低犯罪分子的攻击能力或进行灭火作业。空包弹13和射钉弹能量大,使用安全,能够顺利将投掷弹1发射出去。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Claims (3)

1.一种民用突发事件应急防卫用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投掷弹、固定筒、报警处理装置、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固定筒的底部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安装在固定物上,投掷弹位于固定筒内,投掷弹的外壁与固定筒的外壁固定连接并密封,在固定筒的下部内壁形成发射腔,投掷弹的头部朝里,固定筒的下部设有储能装置,储能装置的能量释放口与发射腔内部连通,投掷弹的拉环通过固定绳固定安装在固定筒的内壁上,第一微动开关通过第一电缆与报警处理装置电连接,第二微动开关通过第二电缆与报警处理装置电连接,报警处理装置通过第三电缆与储能装置的控制端电连接;固定筒的下端与固定物之间设有夹层,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均位于夹层内,第一微动开关的触点与固定物接触,第二微动开关的触点穿过夹层与投掷弹的头部接触,第一电缆、第二电缆、第三电缆均穿过夹层,夹层中填充有胶黏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用突发事件应急防卫用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投掷弹包括烟雾弹、震爆弹或催泪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民用突发事件应急防卫用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储能装置包括空包弹、电撞针、电击发线圈,电击发线圈位于空包弹的后部,电击发线圈上设有电撞针,电撞针与报警处理装置电连接;或,储能装置包括射钉弹、电撞针、电击发线圈,射钉弹的头部位于发射腔内,电击发线圈位于射钉弹的后部,电击发线圈上设有电撞针,电撞针与报警处理装置电连接。
CN201710386594.8A 2017-05-26 2017-05-26 民用突发事件应急防卫用发射装置 Pending CN1073147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86594.8A CN107314710A (zh) 2017-05-26 2017-05-26 民用突发事件应急防卫用发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86594.8A CN107314710A (zh) 2017-05-26 2017-05-26 民用突发事件应急防卫用发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14710A true CN107314710A (zh) 2017-11-03

Family

ID=60183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86594.8A Pending CN107314710A (zh) 2017-05-26 2017-05-26 民用突发事件应急防卫用发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14710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26630Y (zh) * 1995-06-12 1996-05-08 杨程 防劫盗运钞箱
CN2510821Y (zh) * 2001-11-28 2002-09-11 刘德军 防暴电网发射器
CN2695907Y (zh) * 2004-05-13 2005-04-27 李志杰 枪式防暴防劫保护器
WO2011082750A1 (de) * 2009-12-14 2011-07-14 Rheinmetall Landsysteme Gmbh Pneumatische abschussvorrichtung
CN202171850U (zh) * 2011-06-29 2012-03-21 河南省电力公司洛阳供电公司 一种变电站自动报警防盗装置
CN105551167A (zh) * 2016-02-02 2016-05-04 河南省风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防撬功能的主动防御系统及防卫方法
CN105973072A (zh) * 2016-05-17 2016-09-28 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一种反恐驱暴机器人
CN206772139U (zh) * 2017-05-26 2017-12-19 新疆宏开电子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民用突发事件应急防卫用发射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26630Y (zh) * 1995-06-12 1996-05-08 杨程 防劫盗运钞箱
CN2510821Y (zh) * 2001-11-28 2002-09-11 刘德军 防暴电网发射器
CN2695907Y (zh) * 2004-05-13 2005-04-27 李志杰 枪式防暴防劫保护器
WO2011082750A1 (de) * 2009-12-14 2011-07-14 Rheinmetall Landsysteme Gmbh Pneumatische abschussvorrichtung
CN202171850U (zh) * 2011-06-29 2012-03-21 河南省电力公司洛阳供电公司 一种变电站自动报警防盗装置
CN105551167A (zh) * 2016-02-02 2016-05-04 河南省风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防撬功能的主动防御系统及防卫方法
CN105973072A (zh) * 2016-05-17 2016-09-28 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一种反恐驱暴机器人
CN206772139U (zh) * 2017-05-26 2017-12-19 新疆宏开电子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民用突发事件应急防卫用发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87337A (zh) 智能型多方向固定式捕获网
CN206772139U (zh) 民用突发事件应急防卫用发射装置
CN106683329A (zh) 用于应对平面区域范围内安全风险事件的现场处置机器人
JP3117551U (ja) 屋内の暴動防止キャッチャ
CN107314710A (zh) 民用突发事件应急防卫用发射装置
CN206762077U (zh) 民用突发事件应急防卫用灭火器
CN107062994A (zh) 警用设备民用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7456299U (zh) 固定式突发事件应急防卫装置
CN2309556Y (zh) 灭火弹发射器
CN207816105U (zh) 警用设备民用化装置
CN107421393A (zh) 同步瞄准式突发事件应急防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7806792A (zh) 固定式突发事件应急防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6772140U (zh) 民用突发事件应急防卫用抓捕网装置
WO2005008009A1 (ja) 捕獲ネットシステム
CN107293078A (zh) 民用突发事件应急防卫用发射电击装置
CN107308576A (zh) 民用突发事件应急防卫用灭火器
CN107314711A (zh) 民用突发事件应急防卫用抓捕网装置
CN207816104U (zh) 同步瞄准式突发事件应急防卫装置
CN105833451A (zh) 远程值班守卫设备
CN216565277U (zh) 一种户外监控系统安装防护装置
CN201397088Y (zh) 网络操控型组合式多管捕获网
JP3689260B2 (ja) 押圧力検知型センサおよびそれを使用した警報装置
CN201672883U (zh) 多连发射弹
CN102068781A (zh) 高层建筑悬挂式智能灭火弹
CN212308707U (zh) 便携式反恐安保灭火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