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06419A - 一种端到端质量评估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端到端质量评估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06419A
CN107306419A CN201610250866.7A CN201610250866A CN107306419A CN 107306419 A CN107306419 A CN 107306419A CN 201610250866 A CN201610250866 A CN 201610250866A CN 107306419 A CN107306419 A CN 1073064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cision
factor
layer
making level
criter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5086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06419B (zh
Inventor
罗骁茜
吴栩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Group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Group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Group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Group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5086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064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064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064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064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064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50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 H04L41/5003Managing SLA; Interaction between SLA and QoS
    • H04L41/5009Determining service level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r violations of service level contracts, e.g. violations of agreed response time or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 [MTB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端到端质量评估方法,包括: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决策层的层次结构;在所述层次结构中,目标层用于表示端到端质量,准则层用于表示至少两种移动终端业务的指标,决策层用于表示至少两个移动终端;建立层次影响模型,所述层次影响模型包括准则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以及决策层对准则层的影响模型;通过分析所述层次影响模型来评估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端到端质量;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端到端质量评估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端到端质量评估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端到端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端到端质量评估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为提升客户感知,运营商在关注网络结构和网络质量优化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关注端到端质量。端到端质量不仅包括整个移动网络的质量,也与手机终端到网络、网络到手机终端的整个信号传输过程有关,因此端到端质量评估应考虑终端与网络协同发展,评估终端对网络各种指标带来的影响。现有端到端业务质量评估方法偏重于从终端某些指标或者某种业务进行,通过对单一业务或单一指标的评估,可以深入剖析影响端到端质量的某一因素;然而,这种评估方法忽略了不同业务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不能全面反映端到端质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端到端质量评估方法和装置,可以综合考虑至少两种移动终端业务的指标对端到端质量的影响,能较为全面地反映端到端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到端质量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决策层的层次结构;在所述层次结构中,目标层用于表示端到端质量,准则层用于表示至少两种移动终端业务的指标,决策层用于表示至少两个移动终端;
建立层次影响模型,所述层次影响模型包括准则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以及决策层对准则层的影响模型;
通过分析所述层次影响模型来评估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端到端质量。
上述方案中,所述通过分析所述层次影响模型来评估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端到端质量,包括:
构造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以及与准则层每个因素对应的决策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以及与准则层每个因素对应的决策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得出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权重;使用所得出的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权重,评估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端到端质量。
上述方案中,所述构造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包括:
将准则层对应的移动终端业务的种类数记为P,将准则层对应的第p种移动终端业务记为第p种选取业务,p取1至P;
基于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的每种选取业务的业务量、以及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的每种选取业务的设定指标,得出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的每种选取业务的影响因子;
基于所得出的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的每种选取业务的影响因子,构造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的每种选取业务的业务量、以及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的每种选取业务的设定指标,得出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的每种选取业务的影响因子,包括:
将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的每种选取业务的业务量与对应选取业务的设定指标相乘,得出对应选取业务的影响因子。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所得出的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的每种选取业务的影响因子,构造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包括:
基于所得出的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的每种选取业务的影响因子,得出准则层各个因素的重要性数值;基于所得出的准则层各个因素的重要性数值,构造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
上述方案中,所述每种选取业务的设定指标为对应选取业务的任意一个指标。
上述方案中,所述准则层包括第一准则子层和第二准则子层,第一准则子层用于表示与端到端质量成正相关的指标,第二准则子层用于表示与端到端质量成负相关的指标;所述准则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包括:第一准则子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以及第二准则子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所述决策层对准则层的影响模型包括:决策层对第一准则子层的影响模型、以及决策层对第二准则子层的影响模型;
所述通过分析所述层次影响模型来评估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端到端质量,包括: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所述第一准则子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以及决策层对第一准则子层的影响模型,得出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一权重;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所述第二准则子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以及决策层对第二准则子层的影响模型,得出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二权重;对于决策层的每个因素,将自身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一权重减去自身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二权重,得出决策层对应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权重;使用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权重,评估对应移动终端对应的端到端质量。
上述方案中,所述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所述第一准则子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以及决策层对第一准则子层的影响模型,得出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一权重,包括:
构造第一准则子层的成对比较矩阵、以及与第一准则子层每个因素对应的决策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第一准则子层的成对比较矩阵、以及与第一准则子层每个因素对应的决策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得出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一权重;
所述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所述第二准则子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以及决策层对第二准则子层的影响模型,得出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二权重,包括:
构造第二准则子层的成对比较矩阵、以及与第二准则子层每个因素对应的决策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第二准则子层的成对比较矩阵、以及与第二准则子层每个因素对应的决策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得出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二权重。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端到端质量评估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建立模块、第二建立模块和评估模块;其中,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决策层的层次结构;在所述层次结构中,目标层用于表示端到端质量,准则层用于表示至少两种移动终端业务的指标,决策层用于表示至少两个移动终端;
第二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层次影响模型,所述层次影响模型包括准则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以及决策层对准则层的影响模型;
评估模块,用于通过分析所述层次影响模型来评估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端到端质量。
上述方案中,所述评估模块,具体用于构造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以及与准则层每个因素对应的决策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以及与准则层每个因素对应的决策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得出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权重;使用所得出的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权重,评估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端到端质量。
上述方案中,所述评估模块,具体用于将准则层对应的移动终端业务的种类数记为P,将准则层对应的第p种移动终端业务记为第p种选取业务,p取1至P;
所述评估模块,还用于基于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的每种选取业务的业务量、以及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的每种选取业务的设定指标,得出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的每种选取业务的影响因子;基于所得出的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的每种选取业务的影响因子,构造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
上述方案中,所述评估模块,具体用于将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的每种选取业务的业务量与对应选取业务的设定指标相乘,得出对应选取业务的影响因子。
上述方案中,所述评估模块,具体用于基于所得出的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的每种选取业务的影响因子,得出准则层各个因素的重要性数值;基于所得出的准则层各个因素的重要性数值,构造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
上述方案中,所述每种选取业务的设定指标为对应选取业务的任意一个指标。
上述方案中,所述准则层包括第一准则子层和第二准则子层,第一准则子层用于表示与端到端质量成正相关的指标,第二准则子层用于表示与端到端质量成负相关的指标;所述准则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包括:第一准则子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以及第二准则子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所述决策层对准则层的影响模型包括:决策层对第一准则子层的影响模型、以及决策层对第二准则子层的影响模型;
所述评估模块,具体用于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所述第一准则子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以及决策层对第一准则子层的影响模型,得出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一权重;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所述第二准则子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以及决策层对第二准则子层的影响模型,得出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二权重;对于决策层的每个因素,将自身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一权重减去自身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二权重,得出决策层对应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权重;使用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权重,评估对应移动终端对应的端到端质量。
上述方案中,所述评估模块,具体用于构造第一准则子层的成对比较矩阵、以及与第一准则子层每个因素对应的决策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第一准则子层的成对比较矩阵、以及与第一准则子层每个因素对应的决策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得出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一权重;
所述评估模块,还用于构造第二准则子层的成对比较矩阵、以及与第二准则子层每个因素对应的决策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第二准则子层的成对比较矩阵、以及与第二准则子层每个因素对应的决策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得出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二权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端到端质量评估方法和装置,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决策层的层次结构;在所述层次结构中,目标层用于表示端到端质量,准则层用于表示至少两种移动终端业务的指标,决策层用于表示至少两个移动终端;建立层次影响模型,所述层次影响模型包括准则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以及决策层对准则层的影响模型;通过分析所述层次影响模型来评估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端到端质量;如此,通过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端到端质量综合评估的层次结构,来评估移动终端的端到端质量,并且可以综合考虑至少两种移动终端业务的指标对端到端质量的影响;也就是说,综合考虑多种业务的不同影响程度、不同业务的网络质量要求、用户的关注热点以及客户感知,解决了单一业务或者单一指标分析的片面性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端到端质量评估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端到端质量评估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中构造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端到端质量评估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端到端质量评估方法的第三实施例中所建立的层次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端到端质量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端到端质量评估方法和装置,可以应用于对端到端质量的评估,这里的端到端质量不仅包括整个移动网络的质量,也与移动终端到移动网络、移动网络到移动终端的整个信号传输过程有关。
上述的移动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穿戴式设备(如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等);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可以是安卓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或其他任意第三方开发的可以运行于微型计算机结构(至少包括处理器和内存)的操作系统(如移动版Linux系统、黑莓QNX操作系统等);移动网络可以是2G网络、3G网络或4G网络。
第一实施例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到端质量评估方法,图1为本发明端到端质量评估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流程包括:
步骤100: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决策层的层次结构;在所述层次结构中,目标层用于表示端到端质量,准则层用于表示至少两种移动终端业务的指标,决策层用于表示至少两个移动终端。
这里,层次分析法运用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根据问题性质和需要达到的总目标,针对复杂决策问题的影响因素、本质及内在关系等,通过分解-判断-排序-综合的思路,将问题分解为不同因素,并衡量因素之间的关联影响和隶属关系,得出相对重要性次序排列;按照不同层次组合聚集分析,得出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通过对比、归一化最终得出各决策方案的优劣次序。其步骤包括分析各因素间的关系,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对同一层次各因素关于上一层次中某一准则的重要性两两比较,构造判断(成对比较)矩阵并赋值;进行层次单排序(计算权向量)与一致性检验,和层次总排序与一致性检验,它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为多目标、多准则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了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
本步骤中,所建立的层次结构中,目标层、准则层和决策层依次从上向下排列,可以理解的是,目标层的因素只有一个,为端到端质量;准则层包括多个不同的因素,准则层的每个因素为一种移动终端业务的一个指标,准则层的任意两个因素对应移动终端业务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决策层包括多个不同的因素,决策层的每个因素为一个移动终端。
本步骤中,所述准则层对应的终端业务为以下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业务:语音业务、短信业务、彩信业务、彩铃业务、飞信业务、生活播报业务、移动互联网业务。
具体地,语音业务的指标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指标:寻呼成功率、接续成功率、通话质量等,短信业务的指标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指标:短信上行(MobileOriginal,MO)成功率、短信下行(Mobile Terminated,MT)成功率、重发率等,彩信业务的指标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指标:发送成功率、接收成功率、重发率,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指标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指标:访问成功率、下载成功率、下载速率。
这里,每种业务的指标与终端所使用的移动网络相对应,例如,终端在使用2G网络时,语音业务中的通话质量指2G网络中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语音通话质量;终端在使用3G网络时,语音业务中的通话质量指3G网络中的时分(Time Division,TD)语音通话质量;终端在使用4G网络时,语音业务中的通话质量指电路域回落(CircuitSwitched Fallback,CSFB)指标或者VOLTE(Voice over Long Term Evolution)指标;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终端所使用的移动网络,灵活选择语音业务的指标,之后,将选择的语音业务的指标确定为准则层指标的一部分。
这里,可以通过多种现有的实现方式获取终端业务的指标,因此不再赘述。
步骤101:建立层次影响模型,所述层次影响模型包括准则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以及决策层对准则层的影响模型。
这里,可以利用层次分析法,可以采用现有的实现方式建立准则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以及决策层对准则层的影响模型。
步骤102:通过分析所述层次影响模型来评估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端到端质量。
可以理解的是,建立准则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的目的在于:根据准则层中各个因素对目标层因素的重要性,得出准则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权重;建立决策层对准则层的影响模型的目的在于:根据决策层中各个因素对准则层任意一个因素的重要性,得出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准则层对应因素的权重。
本步骤具体包括:构造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以及与准则层每个因素对应的决策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基于所构造的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得出准则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基于所构造的与准则层每个因素对应的决策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得出与准则层每个因素对应的决策层各个因素的权重;基于所得出的与准则层每个因素对应的决策层各个因素的权重、以及准则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得出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权重;使用所得出的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权重,评估决策层所表示的对应移动终端对应的端到端质量。
针对构造成对比较矩阵的方式,示例性地,可以采用1-9标度法来构造判断矩阵,具体地,使用整数1至9为本层各个因素相对于上一层任意一个因素的重要性进行赋值,1-9标度法所使用赋值方法如表1所示。
表1
这里,本层每个因素相对于上一层对应因素的重要性越高,则本层对应因素的重要性赋值越大。
将本层因素的个数记为n,n为大于1的自然数,成对比较矩阵是大小为n×n的矩阵;将本层n个因素的重要性赋值分别记为C1,C2,...,Cn;令i取1至n,j取1至n,i≠j,则成对比较矩阵第i行第j列的元素aij为:aij=Ci/Cj
将成对比较矩阵表示为A,成对比较矩阵A第i行第j列的元素aij大于0,且显然有aij×aji=1。
本步骤中,针对得出准则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的实现方式,示例性地,得出准则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的过程又称为层次单排序,可以归结为计算成对比较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特征向量;根据矩阵理论,计算矩阵的特征根及特征向量可采用特征根法、最小二乘法和方根法等等;下面对利用方根法得出成对比较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特征向量的过程进行说明。
计算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的每一行元素的乘积,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的第i行元素的乘积Wi为:
其中,aij表示成对比较矩阵第i行第j列的元素,i取1至n,n表示准则层因素的个数。
计算得出Wi的n次方根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出wi,对进行归一化处理的公式为:
这里,所得出的wi为准则层第i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的特征向量w为[w1,w2,...,wn]T,上标T表示矩阵或向量的转置;
在得出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的特征向量后,计算得出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
其中,Awi表示向量Aw的第i个元素,向量Aw为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A与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的特征向量w相乘所得出的向量。
进一步地,还可以对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A进行一致性检验;由于估算评价过程中存在的判断误差可能导致判断矩阵不一致,为了衡量判断矩阵的不一致程度,可用一致性指标和一致性比率来衡量,也就是说,在得出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之后,可以对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A进行一致性检验。
在对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A进行一致性检验时,具体地说,得出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A的一致性指标CI和一致性比率CR:
这里,RI表示设置的n阶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1至9阶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的值如表2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RI 0 0 0.58 0.90 1.12 1.24 1.32 1.41 1.45
表2
这里,若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A的一致性比率CR小于0.1,则说明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A满足一致性检验;否则,说明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A不满足一致性检验,此时,需要按照1-9标度法重新对准则层各因素相对于目标层的重要性进行赋值,之后,基于准则层各因素相对于目标层的重要性的新取值,重新构造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
本步骤中,得出与准则层每个因素对应的决策层各个因素的权重的实现方式与得出准则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的实现方式类似,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本步骤中,基于所得出的与准则层每个因素对应的决策层各个因素的权重、以及准则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得出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权重,包括:将决策层的因素个数记为Q,Q为大于1的自然数,决策层第q个因素与第q个移动终端相对应,q取1至Q;
利用准则层各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对与准则层各个因素对应的决策层第q个因素的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得出决策层第q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权重;
显然,由于决策层第q个因素与第q个移动终端相对应,可以使用决策层第q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权重表示第q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端到端质量;也就是说,决策层第q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权重越大,说明第q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端到端质量越好。
可以看出,应用本发明端到端质量评估方法的第一实施例,可以对至少两个移动终端的端到端质量进行评估。
应用本发明端到端质量评估方法的第一实施例,通过建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端到端质量综合评估的层次结构,来评估移动终端的端到端质量,并且可以综合考虑至少两种移动终端业务的指标对端到端质量的影响;具体地,综合考虑多种业务的不同影响程度、不同业务的网络质量要求、用户的关注热点以及客户感知,解决了单一业务或者单一指标分析的片面性,为端到端质量评估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同时,在本发明端到端质量评估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移动网络灵活选择准则层的各种业务的指标,不仅可用于2G网络和3G网络,还可用于4G网络以及后续演进网络的端到端质量综合评估;也可用于对不同运营商网络的单独评估。
应用本发明端到端质量评估方法的第一实施例,通过构造成对比较矩阵和计算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权重,实现端到端质量指标的量化,以终端为载体,多种业务综合评估端到端网络质量,能够提供比较客观、准确的评价结果。
第二实施例
为了能更加体现本发明的目的,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举例说明。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到端质量评估方法,其实现方式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实现方式基本相同,区别点在于:对构造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的实现方式进行了不同设计。
图2为本发明端到端质量评估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中构造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
步骤201:将准则层对应的移动终端业务的种类数记为P,将准则层对应的第p种移动终端业务记为第p种选取业务,p取1至P;将决策层所表示的第q个移动终端的第p种选取业务的业务量表示为xqp,将决策层所表示的第q个移动终端的第p种选取业务的设定指标表示为yqp,q取1至Q,Q为决策层所表示的移动终端的个数。
显然,P为大于1的自然数,Q为大于1的自然数;这里,准则层对应的移动终端业务的种类数为:准则层所表示的所有指标对应的移动终端业务的种类数,在准则层表示P种移动终端业务的指标时,准则层对应的移动终端业务的种类数为P。
这里,可以采用现有的实现方式获取每种移动终端业务的业务量,这里不再赘述。
在实际应用中,决策层所表示的第q个移动终端的第p种选取业务的设定指标可以是对应选取业务的任意一个指标。
步骤202:基于决策层所表示的第q个移动终端的第p种选取业务的业务量xqp、以及决策层所表示的第q个移动终端的第p种选取业务的设定指标yqp,得出与决策层所表示的第q个移动终端的第p种选取业务的影响因子dqp
优选地,与决策层所表示的第q个移动终端的第p种选取业务的影响因子dqp为:dqp=xqp×yqp
步骤203:基于所得出的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的每种选取业务的影响因子,得出准则层P个因素的重要性数值;基于所得出的准则层P个因素的重要性数值,构造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
具体地,得出准则层第p个因素的重要性数值包括:将决策层所表示的Q个移动终端的第p种选取业务对应的Q个影响因子进行两两比较,生成第p种选取业务的成对比较矩阵;基于第p种选取业务的成对比较矩阵,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决策层各个因素相对于准则层第p个因素的权重;基于决策层各个因素相对于准则层第p个因素的权重,得出准则层第p个因素的重要性数值。
这里,将决策层所表示的Q个移动终端的第p种选取业务对应的Q个影响因子进行两两比较时,示例性地,将对应的Q个影响因子分别记为A1,A2,...,AQ;令i'取1至Q,j'取1至Q,i'≠j',则第p种选取业务的成对比较矩阵第i'行第j'列的元素bi'j'为:bi'j'=Ai'/Aj';此时,显然有bi'j'×bj'i'=1。
本步骤中,在得出决策层各个因素相对于准则层第p个因素的权重,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得出准则层第p个因素的重要性数值;例如,利用决策层Q个因素相对于准则层第p个因素的权重,对决策层所表示的Q个移动终端的第p种选取业务对应的Q个影响因子进行加权求和,得出准则层第p个因素的重要性数值。
在得出准则层P个因素的重要性数值后,将准则层P个因素的重要性数值分别记为C1,C2,...,CP;令i取1至P,j取1至P,i≠j,则准则层成对比较矩阵第i行第j列的元素aij为:aij=Ci/Cj
应用本发明端到端质量评估方法的第二实施例,在构造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时,需要综合考虑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的每种选取业务的业务量和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的每种选取业务的指标,能够避免单独考虑业务的业务量或单独考虑业务的指标而造成的片面性,进一步地,通过对每种选取业务选择设定指标,可以兼顾考虑业务发展、网络承载能力以及网络服务性能,使得业务量和相应指标得到均衡考量。
这里,由于选取业务的业务量是与客户感知相关的因素,而选取业务的设定指标是衡量移动网络的指标,因此,应用本发明端到端质量评估方法的第二实施例,能够将与衡量移动网络的指标有关的因素和与客户感知相关的因素进行关联分析,并针对不同因素确定权重,通过构造成对比较矩阵和计算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权重,实现端到端质量指标的量化。
第三实施例
为了能更加体现本发明的目的,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举例说明。
图3为本发明端到端质量评估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流程包括:
步骤300:本步骤的实现方式与步骤100基本相同,区别点在于:准则层包括第一准则子层和第二准则子层,第一准则子层用于表示与端到端质量成正相关的指标,第二准则子层用于表示与端到端质量成负相关的指标;每个准则子层用于表示至少一种移动终端业务的指标。
这里,第一准则子层的指标为与端到端质量成正相关的指标,也就是说,第一准则子层的指标的值增大时,端到端质量增大;第一准则子层的指标的值减小时,端到端质量减小。
第二准则子层的指标为与端到端质量成负相关的指标,也就是说,第二准则子层的指标的值增大时,端到端质量减小;第二准则子层的指标的值减小时,端到端质量增大。
本步骤中,第一准则子层包括多个不同的因素,第一准则子层的每个因素为一种移动终端业务的一个指标,第一准则子层的任意两个因素对应的移动终端业务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二准则子层包括多个不同的因素,第二准则子层的每个因素为一种移动终端业务的一个指标,第二准则子层的任意两个因素对应的移动终端业务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本步骤中,所述第一准则子层对应的终端业务为以下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业务:语音业务、短信业务、彩信业务、彩铃业务、飞信业务、生活播报业务、移动互联网业务;第二准则子层所表示的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告警率、故障率、离网率、价格、投诉占比等指标,第二准则子层所表示的指标对应的业务可以记为其他业务。
本步骤中,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的层次结构如图4所示,即,图4为本发明端到端质量评估方法的第三实施例中所建立的层次结构的示意图,参照图4,所建立的层次结构包括准则层、目标层和决策层;对于准则层,准则层所表示的指标包括语音业务、短信业务、彩信业务及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指标,准则层指标还可以包括图4中未示出的移动终端业务的指标;准则层包括第一准则子层和第二准则子层;对于决策层,终端1至终端Q分别代表决策层所表示的Q个移动终端,Q为大于1的自然数。
参照图4,①代表第一准则子层所表示的指标,②代表第二准则子层所表示的指标;③表示语音业务的指标,④表示移动增值业务的指标,移动增值业务包括但不限于图4中示出的短信业务和彩信业务,进一步地,移动增值业务还可以包括彩铃业务、飞信业务、12580生活播报业务等等;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终端的各种业务的业务量或当前关注的重点业务,来选取相应的增值业务,之后,将选取的增值业务的指标确定为第一准则子层指标的一部分。
在图4中,语音业务的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寻呼成功率、接续成功率或通话质量等,短信业务的指标包括但不限于MO成功率、MT成功率或重发率等,彩信业务的指标包括但不限于为发送成功率、接收成功率或重发率等,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指标包括但不限于访问成功率、下载成功率或下载速率等。
这里,语音业务的指标与终端所使用的移动网络相对应,例如,终端在使用2G网络时,语音业务中的通话质量指2G网络中的GSM语音通话质量;终端在使用3G网络时,语音业务中的通话质量指3G网络中的时分TD语音通话质量;终端在使用4G网络时,语音业务中的通话质量指电路域回落CSFB指标或者VOLTE指标;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终端所使用的移动网络,灵活选择语音业务的指标,之后,将选择的语音业务的指标确定为准则层指标的一部分。
层次结构中准则层指标集合主要聚焦于网络和用户的关注点,整合网络质量指标、用户投诉热点以及用户感知明显的指标,综合分析端到端质量效果和影响,图4中所列只是部分代表性的指标,实际现网确定的准则层指标包括但不限于此。
步骤301:本步骤的实现方式与步骤101基本相同,区别点在于:所述准则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包括:第一准则子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以及第二准则子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所述决策层对准则层的影响模型包括:决策层对第一准则子层的影响模型、以及决策层对第二准则子层的影响模型。
这里,可以利用层次分析法,可以采用现有的实现方式建立第一准则子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第二准则子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决策层对第一准则子层的影响模型、以及决策层对第二准则子层的影响模型。
步骤302:通过分析所述层次影响模型来评估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端到端质量。
本步骤具体包括: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所述第一准则子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以及决策层对第一准则子层的影响模型进行分析,得出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一权重;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所述第二准则子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以及决策层对第二准则子层的影响模型进行分析,得出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二权重;对于决策层的每个因素,将自身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一权重减去自身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二权重,得出决策层对应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权重;使用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权重,评估对应移动终端对应的端到端质量。
可以理解的是,建立每个准则子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的目的在于:根据每个准则子层中各个因素对目标层因素的重要性,得出对应准则子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权重;建立决策层对每个准则子层的影响模型的目的在于:根据决策层中各个因素对对应准则子层任意一个因素的重要性,得出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对应准则子层对应因素的权重。
在步骤302中,得出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第一端到端质量的实现方式,与步骤102中得出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端到端质量的实现方式基本相同,区别点仅在于:用第一准则子层代替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准则层;因此,这里不再赘述。
在步骤302中,得出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第二端到端质量的实现方式,与步骤102中得出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端到端质量的实现方式基本相同,区别点仅在于:用第二准则子层代替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准则层;因此,这里不再赘述。
应用本发明端到端质量评估方法的第三实施例,能够以移动终端为载体,分别从与端到端质量成正相关和负相关的指标进行考虑,融合多种业务和指标实现综合评估;能够兼顾语音业务、增值业务、移动互联网业务等不同业务,同时考虑离网率、价格等其他要素。
应用本发明端到端质量评估方法的第三实施例,对与端到端质量成正相关和负相关的指标采用相同方式进行统一考虑,达到全面考虑不同业务的网络质量和不同用户需求对端到端质量的要求,将告警、故障、投诉和客户感知的影响实现量化。
第四实施例
在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端到端质量评估方法。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端到端质量评估方法的实现方式与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实现方式基本相同,区别点在于:在构造第一准则子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和构造第二准则子层的成对比较矩阵时,采用了特别设计。
具体地,构造每个准则子层的成对比较矩阵的实现方式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构造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的实现方式基本相同,区别点在于:将每个准则子层代替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准则层;如此,可以构造出第一准则子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和构造第二准则子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在此基础上,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可以得出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第一端到端质量、以及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第二端到端质量。
应用本发明端到端质量评估方法的第四实施例,能够以移动终端为载体,分别从与端到端质量成正相关和负相关的指标进行考虑,融合多种业务和指标实现综合评估;能够兼顾语音业务、增值业务、移动互联网业务等不同业务,同时考虑离网率、价格等其他要素。
第五实施例
在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端到端质量评估方法。
在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采集某一时段与端到端质量成正相关的指标、与端到端质量成正相关的指标所对应的业务的业务量、与端到端质量成负相关的指标、与端到端质量成负相关的指标所对应的业务的业务量。
这里,所采集的与端到端质量成正相关的指标共5个,分别为:无线应用通信协议(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WAP)访问成功率、彩信发送成功率、短信发送成功率、彩信接收成功率和短信接收成功率;决策层所表示的移动终端的个数为7。
这里,可以根据大数据挖掘得出的用户数、业务量、成功率及客户关注程度进行成对比较,同时结合专家判断和投诉故障处理经验值建立成对比较矩阵;下面通过表3说明对与端到端质量成正相关的各个指标的成对比较结果进行说明。
表3
这里,基于与端到端质量成正相关的指标,并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说明的第一准则子层的成对比较矩阵的构造方法,构造第一准则子层的成对比较矩阵。
在构造第一准则子层的成对比较矩阵之后,得出第一准则子层的成对比较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这里,第一准则子层的成对比较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1,max为5,第一准则子层的成对比较矩阵的特征向量w1为:
w1=[0.3750,0.0625,0.1875,0.1250,0.2500]T
其中,上标T表示矩阵或向量的转置。
在得出第一准则子层的成对比较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之后,对第一准则子层的成对比较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这里,第一准则子层的成对比较矩阵的一致性指标CI1为:
显然,第一准则子层的成对比较矩阵的一致性比率为0,由于第一准则子层的成对比较矩阵的一致性比率小于0.1,所以第一准则子层的成对比较矩阵满足一致性检验。
在对第一准则子层的成对比较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之后,分别针对第一准则子层的5个指标,构造决策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得出第一准则子层所表示的每个指标对应的决策层的成对比较矩阵;针对第一准则子层所表示的每个指标对应的决策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得出相应的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这里,第一准则子层所表示的5个指标对应的决策层的成对比较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如表4所示。
表4
之后,对第一准则子层所表示的5个指标对应的决策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分别进行一致性检验,这里,第一准则子层所表示的5个指标对应的决策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均通过一致性检验。
这里,可以将第一准则子层所表示的5个指标对应的决策层的成对比较矩阵的特征向量按列进行组合,得出大小为7×5的矩阵W7×5
这里,矩阵W7×5用于表示决策层对应第一准则子层的各个因素的权重。
在得出矩阵W7×5,将矩阵W7×5与第一准则子层的成对比较矩阵的特征向量w1相乘,得出决策层各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一权重向量Wk
Wk=[0.3059,0.1073,0.0639,0.0412,0.3106,0.1113,0.0599]
在得出决策层各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一权重向量后,获取决策层各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二权重向量。
具体地,获取决策层各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二权重向量的过程可以包括:基于与端到端质量成负相关的指标,构造第二准则子层的成对比较矩阵;之后,得出第二准则子层的成对比较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并对第二准则子层的成对比较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在对第二准则子层的成对比较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之后,分别针对第二准则子层所表示各个指标,构造决策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得出第二准则子层所表示的每个指标对应的决策层的成对比较矩阵;针对第二准则子层所表示的每个指标对应的决策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得出相应的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并对第二准则子层所表示的每个指标对应的决策层的成对比较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之后,将第二准则子层所表示的各个指标对应的决策层的成对比较矩阵的特征向量按列进行组合,得出用于表示决策层对应第二准则子层的各个因素的权重的矩阵;将用于表示决策层对应第二准则子层的各个因素的权重的矩阵与第二准则子层的成对比较矩阵的特征向量相乘,得出决策层各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二权重向量Vk
这里,获取决策层各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二权重向量的方式与得出决策层各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一权重向量的方式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在相应时段内与端到端质量成负相关的指标均为0,所得出的决策层各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二权重向量为全零向量。
在得出决策层各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一权重向量Wk和决策层各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二权重向量Vk后,得出端到端质量综合评估的组合权向量Pm,Pm=Wk-Vk,显然Pm=[0.3059,1073,0.0639,0.0412,0.3106,0.1113,0.0599]。
这里,组合权向量Pm的第1个元素至第7个元素分别表示第1个移动终端至第7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端到端质量;可以看出,在这7个移动终端中,第1个移动终端和第5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端到端质量由于其他移动终端对应的端到端质量。
第六实施例
针对本发明上述五个端到端质量评估方法的实施例,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到端质量装置。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端到端质量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建立模块500、第二建立模块501和评估模块502;其中,
第一建立模块500,用于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决策层的层次结构;在所述层次结构中,目标层用于表示端到端质量,准则层用于表示至少两种移动终端业务的指标,决策层用于表示至少两个移动终端;
第二建立模块501,用于建立层次影响模型,所述层次影响模型包括准则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以及决策层对准则层的影响模型;
评估模块502,用于通过分析所述层次影响模型来评估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端到端质量。
具体地,所述评估模块502,用于构造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以及与准则层每个因素对应的决策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以及与准则层每个因素对应的决策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得出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权重;使用所得出的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权重,评估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端到端质量。
所述评估模块502,用于将准则层对应的移动终端业务的种类数记为P,将准则层对应的第p种移动终端业务记为第p种选取业务,p取1至P;
所述评估模块502,还用于基于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的每种选取业务的业务量、以及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的每种选取业务的设定指标,得出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的每种选取业务的影响因子;基于所得出的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的每种选取业务的影响因子,构造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
所述评估模块502,用于将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的每种选取业务的业务量与对应选取业务的设定指标相乘,得出对应选取业务的影响因子。
所述评估模块502,用于基于所得出的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的每种选取业务的影响因子,得出准则层各个因素的重要性数值;基于所得出的准则层各个因素的重要性数值,构造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
这里,所述每种选取业务的设定指标为对应选取业务的任意一个指标。
优选地,所述准则层包括第一准则子层和第二准则子层,第一准则子层用于表示与端到端质量成正相关的指标,第二准则子层用于表示与端到端质量成负相关的指标;所述准则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包括:第一准则子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以及第二准则子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所述决策层对准则层的影响模型包括:决策层对第一准则子层的影响模型、以及决策层对第二准则子层的影响模型;
所述评估模块502,用于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所述第一准则子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以及决策层对第一准则子层的影响模型,得出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一权重;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所述第二准则子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以及决策层对第二准则子层的影响模型,得出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二权重;对于决策层的每个因素,将自身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一权重减去自身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二权重,得出决策层对应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权重;使用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权重,评估对应移动终端对应的端到端质量。
所述评估模块502,用于构造第一准则子层的成对比较矩阵、以及与第一准则子层每个因素对应的决策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第一准则子层的成对比较矩阵、以及与第一准则子层每个因素对应的决策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得出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一权重;
所述评估模块502,还用于构造第二准则子层的成对比较矩阵、以及与第二准则子层每个因素对应的决策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第二准则子层的成对比较矩阵、以及与第二准则子层每个因素对应的决策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得出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二权重。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建立模块500、第二建立模块501和评估模块502均可由位于终端中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Micro Processor Unit,M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端到端质量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决策层的层次结构;在所述层次结构中,目标层用于表示端到端质量,准则层用于表示至少两种移动终端业务的指标,决策层用于表示至少两个移动终端;
建立层次影响模型,所述层次影响模型包括准则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以及决策层对准则层的影响模型;
通过分析所述层次影响模型来评估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端到端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分析所述层次影响模型来评估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端到端质量,包括:
构造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以及与准则层每个因素对应的决策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以及与准则层每个因素对应的决策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得出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权重;使用所得出的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权重,评估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端到端质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造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包括:
将准则层对应的移动终端业务的种类数记为P,将准则层对应的第p种移动终端业务记为第p种选取业务,p取1至P;
基于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的每种选取业务的业务量、以及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的每种选取业务的设定指标,得出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的每种选取业务的影响因子;
基于所得出的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的每种选取业务的影响因子,构造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的每种选取业务的业务量、以及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的每种选取业务的设定指标,得出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的每种选取业务的影响因子,包括:
将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的每种选取业务的业务量与对应选取业务的设定指标相乘,得出对应选取业务的影响因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得出的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的每种选取业务的影响因子,构造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包括:
基于所得出的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的每种选取业务的影响因子,得出准则层各个因素的重要性数值;基于所得出的准则层各个因素的重要性数值,构造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种选取业务的设定指标为对应选取业务的任意一个指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准则层包括第一准则子层和第二准则子层,第一准则子层用于表示与端到端质量成正相关的指标,第二准则子层用于表示与端到端质量成负相关的指标;所述准则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包括:第一准则子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以及第二准则子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所述决策层对准则层的影响模型包括:决策层对第一准则子层的影响模型、以及决策层对第二准则子层的影响模型;
所述通过分析所述层次影响模型来评估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端到端质量,包括: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所述第一准则子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以及决策层对第一准则子层的影响模型,得出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一权重;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所述第二准则子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以及决策层对第二准则子层的影响模型,得出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二权重;对于决策层的每个因素,将自身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一权重减去自身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二权重,得出决策层对应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权重;使用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权重,评估对应移动终端对应的端到端质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所述第一准则子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以及决策层对第一准则子层的影响模型,得出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一权重,包括:
构造第一准则子层的成对比较矩阵、以及与第一准则子层每个因素对应的决策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第一准则子层的成对比较矩阵、以及与第一准则子层每个因素对应的决策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得出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一权重;
所述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所述第二准则子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以及决策层对第二准则子层的影响模型,得出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二权重,包括:
构造第二准则子层的成对比较矩阵、以及与第二准则子层每个因素对应的决策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第二准则子层的成对比较矩阵、以及与第二准则子层每个因素对应的决策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得出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二权重。
9.一种端到端质量评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建立模块、第二建立模块和评估模块;其中,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决策层的层次结构;在所述层次结构中,目标层用于表示端到端质量,准则层用于表示至少两种移动终端业务的指标,决策层用于表示至少两个移动终端;
第二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层次影响模型,所述层次影响模型包括准则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以及决策层对准则层的影响模型;
评估模块,用于通过分析所述层次影响模型来评估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端到端质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模块,具体用于构造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以及与准则层每个因素对应的决策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以及与准则层每个因素对应的决策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得出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权重;使用所得出的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权重,评估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端到端质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模块,具体用于将准则层对应的移动终端业务的种类数记为P,将准则层对应的第p种移动终端业务记为第p种选取业务,p取1至P;
所述评估模块,还用于基于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的每种选取业务的业务量、以及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的每种选取业务的设定指标,得出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的每种选取业务的影响因子;基于所得出的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的每种选取业务的影响因子,构造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模块,具体用于将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的每种选取业务的业务量与对应选取业务的设定指标相乘,得出对应选取业务的影响因子。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模块,具体用于基于所得出的决策层所表示的每个移动终端的每种选取业务的影响因子,得出准则层各个因素的重要性数值;基于所得出的准则层各个因素的重要性数值,构造准则层的成对比较矩阵。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种选取业务的设定指标为对应选取业务的任意一个指标。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准则层包括第一准则子层和第二准则子层,第一准则子层用于表示与端到端质量成正相关的指标,第二准则子层用于表示与端到端质量成负相关的指标;所述准则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包括:第一准则子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以及第二准则子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所述决策层对准则层的影响模型包括:决策层对第一准则子层的影响模型、以及决策层对第二准则子层的影响模型;
所述评估模块,具体用于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所述第一准则子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以及决策层对第一准则子层的影响模型,得出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一权重;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所述第二准则子层对目标层的影响模型、以及决策层对第二准则子层的影响模型,得出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二权重;对于决策层的每个因素,将自身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一权重减去自身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二权重,得出决策层对应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权重;使用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权重,评估对应移动终端对应的端到端质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估模块,具体用于构造第一准则子层的成对比较矩阵、以及与第一准则子层每个因素对应的决策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第一准则子层的成对比较矩阵、以及与第一准则子层每个因素对应的决策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得出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一权重;
所述评估模块,还用于构造第二准则子层的成对比较矩阵、以及与第二准则子层每个因素对应的决策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第二准则子层的成对比较矩阵、以及与第二准则子层每个因素对应的决策层的成对比较矩阵,得出决策层每个因素相对于目标层因素的第二权重。
CN201610250866.7A 2016-04-21 2016-04-21 一种端到端质量评估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73064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50866.7A CN107306419B (zh) 2016-04-21 2016-04-21 一种端到端质量评估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50866.7A CN107306419B (zh) 2016-04-21 2016-04-21 一种端到端质量评估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06419A true CN107306419A (zh) 2017-10-31
CN107306419B CN107306419B (zh) 2020-09-11

Family

ID=60151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50866.7A Active CN107306419B (zh) 2016-04-21 2016-04-21 一种端到端质量评估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0641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9363A (zh) * 2016-11-09 2017-04-26 广西大学 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评估海港混凝土构件健康指标的方法
CN110083532A (zh) * 2019-04-12 2019-08-02 北京中科寒武纪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深度学习框架的融合模式下运行错误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2151068A (zh) * 2019-06-26 2020-12-29 海德声科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经由电信网络传输的语音的质量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8903A (zh) * 2012-04-18 2013-10-30 北京邮电大学 光网络评估方法
US20130316701A1 (en) * 2011-02-24 2013-11-28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sential factor lost score
CN103870995A (zh) * 2014-03-18 2014-06-18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高寒沙地植被恢复潜力评估方法
CN104023232A (zh) * 2014-06-27 2014-09-03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层次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的移动视频质量评估方法
CN104243478A (zh) * 2014-09-19 2014-12-2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的安全防护能力评估方法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316701A1 (en) * 2011-02-24 2013-11-28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sential factor lost score
CN103378903A (zh) * 2012-04-18 2013-10-30 北京邮电大学 光网络评估方法
CN103870995A (zh) * 2014-03-18 2014-06-18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一种高寒沙地植被恢复潜力评估方法
CN104023232A (zh) * 2014-06-27 2014-09-03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层次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的移动视频质量评估方法
CN104243478A (zh) * 2014-09-19 2014-12-2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的安全防护能力评估方法及设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9363A (zh) * 2016-11-09 2017-04-26 广西大学 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评估海港混凝土构件健康指标的方法
CN110083532A (zh) * 2019-04-12 2019-08-02 北京中科寒武纪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深度学习框架的融合模式下运行错误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0083532B (zh) * 2019-04-12 2023-05-23 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深度学习框架的融合模式下运行错误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2151068A (zh) * 2019-06-26 2020-12-29 海德声科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经由电信网络传输的语音的质量的方法
CN112151068B (zh) * 2019-06-26 2024-04-05 海德声科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经由电信网络传输的语音的质量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06419B (zh) 2020-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11987A (zh) 微服务器的节点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302719A (zh) 一种lte小区容量预测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1162934B (zh) 业务服务的测试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0417607B (zh) 一种流量预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512069B (zh) 基于信道波束图样的网络智能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11209215B (zh) 应用程序的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90246298A1 (en) Method and test system for mobile network testing as well as prediction system
CN106934514A (zh) 一种回归模型的生成方法以及装置
CN105340311B (zh) 网络设备、网络业务预测装置和方法
CN111435482A (zh) 一种外呼模型的构建方法、外呼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7306419A (zh) 一种端到端质量评估方法和装置
CN103890758A (zh) 用于得到在电信呼叫图的节点之间的边缘的复合连结度量的方法和装置
Fernandes et al. Comparis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semi-empirical methodologies for estimation of coverage in mobile networks
CN104217088B (zh) 运营商移动业务资源的优化方法与系统
CN109214543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0841820B2 (en) Method and test system for mobile network testing as well as prediction system
Mebawondu et al. Hybrid intelligent model for real time assessment of voice quality of service
CN109618281A (zh) 一种高铁小区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5610698B (zh) 事件结果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8847956B (zh) 一种电信网安全业务vnf的多维智能扩缩容方法和系统
CN112688821B (zh) 网络容量预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615693A (zh) 网络容量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20210326680A1 (en) Method of training a test system for mobile network testing, test system as well as method of mobile testing
CN114462571A (zh) 训练深度学习模型的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464571A (zh) 一种数据质量评估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