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06411B - Lte话务分布精确定位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Lte话务分布精确定位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06411B
CN107306411B CN201610261331.XA CN201610261331A CN107306411B CN 107306411 B CN107306411 B CN 107306411B CN 201610261331 A CN201610261331 A CN 201610261331A CN 107306411 B CN107306411 B CN 1073064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val
sampling points
determining
sum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6133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06411A (zh
Inventor
唐焯宜
胡志东
陆南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Group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Group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Group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Group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6133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064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064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064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064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064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LTE话务分布精确定位方法,包括:根据一维天线到达角和一维收发时间差,确定第一区间,以及所述第一区间的第一采样点数量;根据二维时间提前量与天线到达角,确定第二区间,以及所述第二区间的第二采样点数量;根据所述第二区间以及所述第二区间的第二采样点数量,修正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根据所述第一区间以及修正后的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确定所述LTE的话务分布情况。本发明实施例同时还提供一种LTE话务分布精确定位装置。

Description

LTE话务分布精确定位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话务分布精确定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LTE系统中,对于LTE话务分布的定位,主要采用测量报告(MeasurementReport,MR)分析,包括以下两种方法:
一是通过常规测量结果记录(Measurement Result Recording,MRR)分析的TA分布,分析小区话务分布情况,该方法简单易行,适合大范围网元分析,但是,该方法无法准确定位位置信息。
二是通过爱立信工具CTR,把小区的质差情况与TA分布情况等指标关联起来分析,较直观的呈现出小区话务分布距离,但是,该方法只能进行小区级任务制定与分析,无法大范围统一采集,因此时效性极差,人力成本极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LTE话务分布精确定位方法及装置,以提高话务分布定位的精度。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长期演进LTE话务分布精确定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一维天线到达角和一维收发时间差,确定第一区间,以及所述第一区间的第一采样点数量;
根据二维时间提前量与天线到达角,确定第二区间,以及所述第二区间的第二采样点数量;
根据所述第二区间以及所述第二区间的第二采样点数量,修正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
根据所述第一区间以及修正后的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确定所述LTE的话务分布情况。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区间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角度区间和至少一个第一距离区间;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角度区间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距离空间相交,形成k个第一子区间。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一维天线到达角和一维收发时间差,确定第一区间,以及所述第一区间的第一采样点数量,包括:
根据所述一维天线到达角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角度区间,其中,第n个所述第一角度区间的角度采样点数量为Sum_AOA_n;
根据所述一维收发时间差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距离空间,其中,第i个所述第一距离空间的距离采样点数量为Sum_RxTxTimeDiff_i;
在所述Sum_AOA_n和Sum_RxTxTimeDiff_i均大于0时,第m个所述第一子空间的第一子采样点数量为Sum_AOA_n+Sum_RxTxTimeDiff_i;
在所述Sum_AOA_n=0,或者所述Sum_RxTxTimeDiff_i=0时,第m个所述第一子空间的第一子采样点数量为0;
对k个所述第一子采样点数量进行加法运算,得到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区间包括t个第二子区间;
所述根据二维时间提前量与天线到达角,确定第二区间,以及所述第二区间的第二采样点数量,包括:
根据所述二维时间提前量与天线到达角,确定所述t个第二子区间中,第p个所述第二子区间的第二子采样点数量为MR.AOA_RxTxTimeDiff_p。
如上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区间以及所述第二区间的第二采样点数量,修正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包括:
判断所述k个第一子区间与所述t个第二子区间之间是否存在重叠区间;
若存在重叠区间,则将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修正为Sum_AOA_n+Sum_RxTxTimeDiff_i+MR.AOA_RxTxTimeDiff_p;
若不存在所述重叠区间,则不修正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
一种长期演进LTE话务分布精确定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一维天线到达角和一维收发时间差,确定第一区间,以及所述第一区间的第一采样点数量;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二维时间提前量与天线到达角,确定第二区间,以及所述第二区间的第二采样点数量;
修正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区间以及所述第二区间的第二采样点数量,修正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区间以及修正后的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确定所述LTE的话务分布情况。
如上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区间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角度区间和至少一个第一距离区间;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角度区间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距离空间相交,形成k个第一子区间。
如上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一维天线到达角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角度区间,其中,第n个所述第一角度区间的角度采样点数量为Sum_AOA_n;
根据所述一维收发时间差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距离空间,其中,第i个所述第一距离空间的距离采样点数量为Sum_RxTxTimeDiff_i;
在所述Sum_AOA_n和Sum_RxTxTimeDiff_i均大于0时,第m个所述第一子空间的第一子采样点数量为Sum_AOA_n+Sum_RxTxTimeDiff_i;
在所述Sum_AOA_n=0,或者所述Sum_RxTxTimeDiff_i=0时,第m个所述第一子空间的第一子采样点数量为0;
对k个所述第一子采样点数量进行加法运算,得到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
如上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区间包括t个第二子区间;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二维时间提前量与天线到达角,确定所述t个第二子区间中,第p个所述第二子区间的第二子采样点数量为MR.AOA_RxTxTimeDiff_p。
如上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修正模块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k个第一子区间与所述t个第二子区间之间是否存在重叠区间;
若存在重叠区间,则将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修正为Sum_AOA_n+Sum_RxTxTimeDiff_i+MR.AOA_RxTxTimeDiff_p;
若不存在所述重叠区间,则不修正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LTE话务分布精确定位方法及装置,包括:根据一维天线到达角和一维收发时间差,确定第一区间,以及所述第一区间的第一采样点数量;根据二维时间提前量与天线到达角,确定第二区间,以及所述第二区间的第二采样点数量;根据所述第二区间以及所述第二区间的第二采样点数量,修正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根据所述第一区间以及修正后的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确定所述LTE的话务分布情况。如此,通过将一维天线到达角、一维收发时间差以及二维时间提前量与天线到达角的数据统计结合起来,同时应用于话务分布统计中,可以大大提高话务分布定位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LTE话务分布精确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测量结果记录文件中的天线到达角信息以及时间提前量信息;
图3为应用图2中的天下到达角信息和时间提前量信息获得的LTE话务分布情况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LTE话务分布精确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通过将LTE MR数据的一维统计和二维统计,即,一维天线到达角、一维收发时间差以及二维时间提前量与天线到达角,同时应用于话务分布定位分析中,大大提高了话务分布定位的精度。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将UE的一维收发时间差定义为:TUE-RX–TUE-TX,这里:TUE-RX是UE从服务小区的第i个下行无线帧的接收定时,在时间上定义为第一个探测路径;TUE-TX是UE第i个上行无线帧的发送定时;该一维收发时间差表示OMC-R统计周期内满足取值范围的、按照分区间统计UE收发时间差的样本个数。取值范围如表一所示,如,从0到200Ts,每10Ts为一个区间,对应MR.RxTxTimeDiff.00到MR.RxTxTimeDiff.19;从200Ts到1000Ts,每40Ts为一个区间,对应MR.RxTxTimeDiff.20到MR.RxTxTimeDiff.39;从1000Ts到2000Ts,每200Ts为一个区间,对应MR.RxTxTimeDiff.40到MR.RxTxTimeDiff.44;从2000Ts到4096Ts,每1048Ts为一个区间,对应MR.RxTxTimeDiff.45和MR.RxTxTimeDiff.46;大于4096Ts为一个区间,对应MR.RxTxTimeDiff.47。
Figure BDA0000972534960000051
Figure BDA0000972534960000061
表一
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将基站(eNB)的一维天线到达角定义为:用户相对参考方向的估计角度;测量参考方向应为正北,逆时针方向;可以辅助确定用户所处的方位,提供定位服务,精度为5度;该一维天线到达角表示OMC-R统计周期内满足取值范围条件的、按照分区间统计天线到达角的样本个数;取值范围如表二所示,如0度到小于5度为一个区间,对应MR.AOA.00;355度到小于360度为一个区间,对应MR.AOA.71,依此类推。
Figure BDA0000972534960000071
表二
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二维时间提前量与天线到达角用于在基站覆盖范围内反映UE分布情况;该二维时间提前量与天线到达角表示OMC-R在相同统计周期内,每个UE同时满足“时间提前量”取值范围与“天线到达角”取值范围按照分区间统计的样本个数;取值范围如表三所示,要求与每个一维测量数据的上报周期相同,测量上报周期的设置和取值不在本规范约束。
Figure BDA0000972534960000072
表三
需要说明的是,表三中,MR.Tadv00Aoa00表示,二维测量报告统计数据MR.TadvAoa同时满足统计条件TUE Rx-Tx<40Ts和统计条件0≤AOA_ANGLE<30时的样本个数;该二维时间提前量与天线到达角可用于获取话务分布以及定位业务。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LTE话务分布精确定位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LTE话务分布精确定位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101、根据一维天线到达角和一维收发时间差,确定第一区间,以及所述第一区间的第一采样点数量。
具体的,所述第一区间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角度区间和至少一个第一距离区间;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角度区间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距离空间相交,形成k个第一子区间。
本步骤中,在根据一维天线到达角和一维收发时间差确定第一区间以及第一采样点数量时,具体为:根据所述一维天线到达角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角度区间,其中,第n个所述第一角度区间的角度采样点数量为Sum_AOA_n;根据所述一维收发时间差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距离空间,其中,第i个所述第一距离空间的距离采样点数量为Sum_RxTxTimeDiff_i;在所述Sum_AOA_n和Sum_RxTxTimeDiff_i均大于0时,第m个所述第一子空间的第一子采样点数量为Sum_AOA_n+Sum_RxTxTimeDiff_i;在所述Sum_AOA_n=0,或者所述Sum_RxTxTimeDiff_i=0时,第m个所述第一子空间的第一子采样点数量为0;对k个所述第一子采样点数量进行加法运算,得到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
步骤102、根据二维时间提前量与天线到达角,确定第二区间,以及所述第二区间的第二采样点数量。
所述第二区间包括t个第二子区间;所述根据二维时间提前量与天线到达角,确定第二区间,以及所述第二区间的第二采样点数量,包括:根据所述二维时间提前量与天线到达角,确定所述t个第二子区间中,第p个所述第二子区间的第二子采样点数量为MR.AOA_RxTxTimeDiff_p。
步骤103、根据所述第二区间以及所述第二区间的第二采样点数量,修正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
判断所述k个第一子区间与所述t个第二子区间之间是否存在重叠区间;若存在重叠区间,则将重叠区间对应的第二采样点数量与第一采样点数量相加,得到的值即为修正后的第一采样点数量,即,将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修正为Sum_AOA_n+Sum_RxTxTimeDiff_i+MR.AOA_RxTxTimeDiff_p;若不存在所述重叠区间,则不修正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也就是说,如果不存在所述重叠区间,则不需要将重叠区间对应的第二采样点数量与第一采样点数量相加。
步骤104、根据所述第一区间以及修正后的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确定所述LTE的话务分布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一维测量数据中,角度一共分72个角度区间,距离一共分48个距离区间;即,一个小区的覆盖范围,通过一维测量数据的分割,可以分为72*48=3456个区间;二维测量数据一共分12个角度区间和12个距离区间,即小区覆盖区间可以划分为12*12=144个区间。
在应用本实施例提供的LTE话务分布精确定位方法的过程中,具体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是通过一维测量数据来初步定位采样点位置;第二步是通过二维测量数据进行数据修正。
在通过一维测量数据初步定位采样点位置时,先根据一维天线到达角在地图上72个角度区间进行打点,设第n个角度区间的角度采样点数量为Sum_AOA_n;根据一维收发时间差在地图上48个距离区间进行打点,设第i个距离区间的距离采样点数量为Sum_RxTxTimeDiff_i。
即对于小区覆盖范围内的3456个区间,令每个区间的总采样点数量为:1)当Sum_AOA_n和Sum_RxTxTimeDiff_i均大于0时,第m个区间的采样点数量=Sum_AOA_n+Sum_RxTxTimeDiff_i,这里,第i个距离区间和第n个角度区间的相交处,即为3456个区间中的其中一个,即为m;2)当Sum_AOA_n或者Sum_RxTxTimeDiff_i其中一个采样数据为0的时候,第m个区间的采样点数量=0。
通过上述计算,对于3456个区间中,假设有k个区间,其Sum_Sum_AOA_n和Sum_RxTxTimeDiff_i均大于0,则可以计算出这k个区间的Sum_AOA_n+Sum_RxTxTimeDiff_i总采样点数量,即,得到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
通过一维测量数据已经可以初步定位话务的分布,接下来通过二维测量数据对上述结果进行修正,提高准确率。
具体的,在通过二维测量数据进行数据修正时,对于上述一维测量数据中的k个区间,如果也落在二维测量数据的p个区间范围内的,则进行修正,修正如下:对重叠的区间,其采样点数量为:重叠区间采样点数量=Sum_AOA_n+Sum_RxTxTimeDiff_i+MR.AOA_RxTxTimeDiff_p;对于上述一维测量数据中和二维测量数据中,没有重叠的区间,不进行修正,即:非重叠区间采样点数量=Sum_AOA_n+Sum_RxTxTimeDiff_i。
至此,对于k个区间,均根据二维测量数据的采样点分布进行了修正;如图2所示,在地图上,根据每个区间采样点数量多少,进行渲染,从而判断出LTE话务的分布情况;如图3中圈出的部分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LTE话务分布精确定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话务分布定位的精度。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LTE话务分布精确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包括:确定模块11和修正模块12。
其中,确定模块11,用于根据一维天线到达角和一维收发时间差,确定第一区间,以及所述第一区间的第一采样点数量;
所述确定模块11还用于根据二维时间提前量与天线到达角,确定第二区间,以及所述第二区间的第二采样点数量;
修正模块12,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区间以及所述第二区间的第二采样点数量,修正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
所述确定模块11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区间以及修正后的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确定所述LTE的话务分布情况。
具体的,所述第一区间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角度区间和至少一个第一距离区间;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角度区间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距离空间相交,形成k个第一子区间。
所述确定模块11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一维天线到达角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角度区间,其中,第n个所述第一角度区间的角度采样点数量为Sum_AOA_n;根据所述一维收发时间差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距离空间,其中,第i个所述第一距离空间的距离采样点数量为Sum_RxTxTimeDiff_i;在所述Sum_AOA_n和Sum_RxTxTimeDiff_i均大于0时,第m个所述第一子空间的第一子采样点数量为Sum_AOA_n+Sum_RxTxTimeDiff_i;在所述Sum_AOA_n=0,或者所述Sum_RxTxTimeDiff_i=0时,第m个所述第一子空间的第一子采样点数量为0;对k个所述第一子采样点数量进行加法运算,得到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
具体的,所述第二区间包括t个第二子区间;所述确定模块11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二维时间提前量与天线到达角,确定所述t个第二子区间中,第p个所述第二子区间的第二子采样点数量为MR.AOA_RxTxTimeDiff_p。
具体的,所述修正模块12具体用于:判断所述k个第一子区间与所述t个第二子区间之间是否存在重叠区间;若存在重叠区间,则将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修正为Sum_AOA_n+Sum_RxTxTimeDiff_i+MR.AOA_RxTxTimeDiff_p;若不存在所述重叠区间,则不修正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
本实施例提供的LTE话务分布精确定位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实际应用中,该确定模块11和修正模块12可由位于LTE话务分布精确定位装置上的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M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器件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长期演进LTE话务分布精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一维天线到达角和一维收发时间差,确定第一区间,以及所述第一区间的第一采样点数量;其中,所述第一区间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角度区间和至少一个第一距离区间;所述根据一维天线到达角和一维收发时间差,确定第一区间,以及所述第一区间的第一采样点数量,包括: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角度区间的角度采样点数量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距离空间的距离采样点个数,确定k个第一子区间的第一子采样点数量;基于所述k个第一子区间的第一子采样点数量,确定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
根据二维时间提前量与天线到达角,确定第二区间,以及所述第二区间的第二采样点数量;所述第二区间包括t个第二子区间;所述根据二维时间提前量与天线到达角,确定第二区间,以及所述第二区间的第二采样点数量,包括:根据所述二维时间提前量与天线到达角,确定所述t个第二子区间中至少一个第二子区间的第二子采样点数量;
根据所述第二区间以及所述第二区间的第二采样点数量,修正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区间以及所述第二区间的第二采样点数量,修正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包括:基于所述k个第一子区间以及所述t个第二子区间的重叠情况,确定是否修正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
根据所述第一区间以及修正后的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确定所述LTE的话务分布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角度区间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距离空间相交,形成k个第一子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一维天线到达角和一维收发时间差,确定第一区间,以及所述第一区间的第一采样点数量,包括:
根据所述一维天线到达角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角度区间,其中,第n个所述第一角度区间的角度采样点数量为Sum_AOA_n;
根据所述一维收发时间差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距离空间,其中,第i个所述第一距离空间的距离采样点数量为Sum_RxTxTimeDiff_i;
在所述Sum_AOA_n和Sum_RxTxTimeDiff_i均大于0时,第m个所述第一子区间的第一子采样点数量为Sum_AOA_n+Sum_RxTxTimeDiff_i;
在所述Sum_AOA_n=0,或者所述Sum_RxTxTimeDiff_i=0时,第m个所述第一子区间的第一子采样点数量为0;
对k个所述第一子采样点数量进行加法运算,得到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二维时间提前量与天线到达角,确定第二区间,以及所述第二区间的第二采样点数量,包括:
根据所述二维时间提前量与天线到达角,确定所述t个第二子区间中,第p个所述第二子区间的第二子采样点数量为MR.AOA_RxTxTimeDiff_p。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区间以及所述第二区间的第二采样点数量,修正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包括:
判断所述k个第一子区间与所述t个第二子区间之间是否存在重叠区间;
若存在重叠区间,则将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修正为Sum_AOA_n+Sum_RxTxTimeDiff_i+MR.AOA_RxTxTimeDiff_p;
若不存在所述重叠区间,则不修正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
6.一种长期演进LTE话务分布精确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一维天线到达角和一维收发时间差,确定第一区间,以及所述第一区间的第一采样点数量;其中,所述第一区间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角度区间和至少一个第一距离区间;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角度区间的角度采样点数量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距离空间的距离采样点个数,确定k个第一子区间的第一子采样点数量;基于所述k个第一子区间的第一子采样点数量,确定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二维时间提前量与天线到达角,确定第二区间,以及所述第二区间的第二采样点数量;所述第二区间包括t个第二子区间;所述确定模块还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二维时间提前量与天线到达角,确定所述t个第二子区间中至少一个第二子区间的第二子采样点数量;
修正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区间以及所述第二区间的第二采样点数量,修正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所述确定模块还具体用于:基于所述k个第一子区间以及所述t个第二子区间的重叠情况,确定是否修正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
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区间以及修正后的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确定所述LTE的话务分布情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角度区间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距离空间相交,形成k个第一子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一维天线到达角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角度区间,其中,第n个所述第一角度区间的角度采样点数量为Sum_AOA_n;
根据所述一维收发时间差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距离空间,其中,第i个所述第一距离空间的距离采样点数量为Sum_RxTxTimeDiff_i;
在所述Sum_AOA_n和Sum_RxTxTimeDiff_i均大于0时,第m个所述第一子区间的第一子采样点数量为Sum_AOA_n+Sum_RxTxTimeDiff_i;
在所述Sum_AOA_n=0,或者所述Sum_RxTxTimeDiff_i=0时,第m个所述第一子区间的第一子采样点数量为0;
对k个所述第一子采样点数量进行加法运算,得到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二维时间提前量与天线到达角,确定所述t个第二子区间中,第p个所述第二子区间的第二子采样点数量为MR.AOA_RxTxTimeDiff_p。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模块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k个第一子区间与所述t个第二子区间之间是否存在重叠区间;
若存在重叠区间,则将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修正为Sum_AOA_n+Sum_RxTxTimeDiff_i+MR.AOA_RxTxTimeDiff_p;
若不存在所述重叠区间,则不修正所述第一采样点数量。
CN201610261331.XA 2016-04-22 2016-04-22 Lte话务分布精确定位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3064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61331.XA CN107306411B (zh) 2016-04-22 2016-04-22 Lte话务分布精确定位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61331.XA CN107306411B (zh) 2016-04-22 2016-04-22 Lte话务分布精确定位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06411A CN107306411A (zh) 2017-10-31
CN107306411B true CN107306411B (zh) 2020-07-14

Family

ID=60150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61331.XA Active CN107306411B (zh) 2016-04-22 2016-04-22 Lte话务分布精确定位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064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00090282A (ko) 2019-01-18 2020-07-2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4672A (zh) * 2008-10-30 2009-03-25 上海大学 基于多径散射信息的高精度无线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1883423A (zh) * 2009-05-07 2010-11-1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终端的位置信息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1895922A (zh) * 2009-05-20 2010-11-2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获取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387530A (zh) * 2010-09-06 2012-03-2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黑龙江有限公司 用户位置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387510A (zh) * 2010-08-31 2012-03-2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黑龙江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覆盖范围修正方法及系统
CN104219680A (zh) * 2013-05-29 2014-12-1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站址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5472735A (zh) * 2015-12-10 2016-04-06 成都希盟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te移动端定位的时延估计误差补偿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53819B1 (ko) * 2011-09-14 2018-06-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정보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디바이스와 컴퓨터로 읽을 수 있는 기록 매체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4672A (zh) * 2008-10-30 2009-03-25 上海大学 基于多径散射信息的高精度无线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1883423A (zh) * 2009-05-07 2010-11-1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终端的位置信息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1895922A (zh) * 2009-05-20 2010-11-2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获取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387510A (zh) * 2010-08-31 2012-03-2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黑龙江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覆盖范围修正方法及系统
CN102387530A (zh) * 2010-09-06 2012-03-2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黑龙江有限公司 用户位置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219680A (zh) * 2013-05-29 2014-12-1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站址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5472735A (zh) * 2015-12-10 2016-04-06 成都希盟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te移动端定位的时延估计误差补偿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06411A (zh) 2017-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95292B2 (en) Asynchron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805410B2 (en) Enhancing A-GPS location accuracy and yield with location measurement units and network timing measurements
EP3264839B1 (en) Positioning method, positioning server and positioning system
CN108370551B (zh) 基于到达时间差定位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914517B (zh) 根据加速度信息确定位置的移动终端和方法
EP2874449A1 (en) Positioning information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7431899B (zh) 移动终端及其操作方法、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8433250B2 (en) Estimating whether a wireless terminal is indoors using pattern classification
EP2101518A1 (en) Finding the position of a mobile terminal
US2019009845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location tracking of multiple wireless terminals
EP2878968A1 (en) Method for estimating speed of user devi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11328103A (zh) 一种天线覆盖调整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25636B (zh) 一种基站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2550051A (zh) 用于其它蜂窝系统的lte指纹识别定位参考
CN107306411B (zh) Lte话务分布精确定位方法及装置
US9921294B2 (en) Geo-location of a WLAN device using mobile monitoring station
JP2016170032A (ja) 波源位置選択装置、波源位置算出装置、波源位置選択方法、波源位置算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5338487B (zh) 用于多遍地理定位的技术
WO201009990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cating in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s by means of direction finding with directional antennas
CN1787679A (zh) 无线网络控制器确定待定位用户设备的定位方法
CN110366239B (zh) 一种融合信号强度的定位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110001664A1 (en) Use of phasor measurement units for differential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 (dgnss)
CN111246386A (zh) 终端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6796277B (zh) 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位置调整
EP4306984A1 (en) Method of geographic positioning of a receiver device, and receiver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