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06257B - 远端控制系统及远端连线设置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远端控制系统及远端连线设置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06257B
CN107306257B CN201610255280.XA CN201610255280A CN107306257B CN 107306257 B CN107306257 B CN 107306257B CN 201610255280 A CN201610255280 A CN 201610255280A CN 107306257 B CN107306257 B CN 1073062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information
cloud server
router
li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5528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06257A (zh
Inventor
林士豪
杨朝光
徐文正
李佳勋
陈正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riority to CN20161025528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062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062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062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062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062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远端连线设置方法,包括:将一第一电子装置连接于一第二电子装置;一便携式电子装置传送一装置权限信息、一路由器信息以及一登录信息至该第一电子装置;该第一电子装置根据该路由器信息连线至一路由器;该第一电子装置根据该登录信息登录至一云端服务器;该第一电子装置储存该装置权限信息至该云端服务器的一云端资源;至少一第三电子装置根据该登录信息登录该云端服务器并存取该云端资源;以及该至少一第三电子装置根据该装置权限信息与该第一电子装置建立连线。

Description

远端控制系统及远端连线设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系统及方法,具体为一种远端控制系统及设置远端连线的方法。
背景技术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让生活中所有用品(物)搭载感知技术,并拥有网络连线的能力。例如冰箱、汽车、冷气、除湿机等家电,都能连上网络,并通过随时搜集的数据,主动在适当时机提供给你必要的信息。
一般来说,一使用者通过使用一便携式电子装置(例如一智能手机)执行一应用程序,用于连线至家里的电器产品,再发送相对应的控制命令来控制电器产品。然而,要将该便携式电子装置(如智能手机)连线到家里的电器产品必须要让该便携式电子装置与电器产品都位于同一个局域网(如该使用者在家里建构的局域网)才能达成将该便携式电子装置连线到电器产品的设置,而不在此局域网的另一便携式电子装置则无法完成连线设置,造成很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远端控制系统及设置远端连线的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远端连线设置方法,包括:将一第一电子装置连接于一第二电子装置;一便携式电子装置传送一装置权限信息、一路由器信息以及一登录信息至该第一电子装置;该第一电子装置根据该路由器信息连线至一路由器;该第一电子装置根据该登录信息登录至一云端服务器;该第一电子装置储存该装置权限信息至该云端服务器的一云端资源;至少一第三电子装置根据该登录信息登录该云端服务器并存取该云端资源;以及该至少一第三电子装置根据该装置权限信息与该第一电子装置建立连线。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远端控制系统,包括一云端服务器、一第一电子装置、一便携式电子装置以及至少一第三电子装置。该第一电子装置连接于一第二电子装置。该便携式电子装置用于传送一装置权限信息、一路由器信息以及一登录信息至该第一电子装置。该至少一第三电子装置连线至该云端服务器。其中,该第一电子装置根据该路由器信息连线至一路由器,该第一电子装置通过该路由器以及根据该登录信息登录至一云端服务器,该第一电子装置储存该装置权限信息至该云端服务器的一云端资源,以使该至少一第三电子装置存取该云端资源以获取该装置权限信息,且该至少一第三电子装置根据该装置权限信息并通过该云端服务器与该第一电子装置建立连线。
本发明提供一种远端连线设置方法,其中,与第一电子装置在同一个局域网内的使用者执行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一应用程序即可产生装置权限信息来设置远端的多个第三电子装置是否可通过云端服务器连线至第一电子装置来控制第二电子装置的动作,而不需要让该等第三电子装置必须在局域网内才可与第一电子装置进行设置。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在同一局域网的无法完成连线设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远端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显示模块上所显示的一设置菜单;以及
图3A与图3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远端连线设置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远端控制系统; 200云端服务器;
202云端资源; 203装置列表信息;
204装置权限信息; 300第一电子装置;
302第一无线模块; 304微控制器;
306传输界面; 400便携式电子装置;
402第二无线模块; 404处理器;
406存储模块; 4061应用程序;
408显示模块; 409设置菜单;
500第二电子装置; 502传输界面;
504微控制器; 506感测器;
600A、600B、600C第三电子装置; 602A第三无线模块;
604A处理器; 606A存储模块;
608A显示模块; 700路由器;
800局域网; R、W空格;
S100、S102、S104、S106、S108、S110、S112、S114、S116、S118、S120、S122、S124、S126、S128、S130、S132、S134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远端控制系统100的示意图。本发明所提供的远端控制系统100包括一云端服务器200、一第一电子装置300、一便携式电子装置400、一第二电子装置500以及至少一第三电子装置。第一电子装置300、便携式电子装置400以及该第三电子装置可通过一连接的通信网络连接至云端服务器200,例如通过任何有线或无线通信网络,如互联网、3G网络及/或无线局域网(WLAN)等等。再者,第一电子装置300以及便携式电子装置400可通过通信网络彼此进行通信以传输信息,且该第三电子装置以及第一电子装置300也可通过通信网络彼此进行通信以传输信息。便携式电子装置400以及该第三电子装置可为一掌上电脑(PDA)、一智能手机(smartphone)、一平板电脑(tablet)、一移动电话、一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一笔记本电脑、一车载电脑、一游戏装置或任何类型的移动运算装置,然而,本领域熟习技术的人员应可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第一电子装置300可包括一第一无线模块302、一微控制器304以及一传输界面306。第一无线模块302可为一无线通信模块、一第二代移动通信模块、一第三代移动通信模块、一第四代移动通信模块、或一第五代移动通信模块,用于支持相对应的通信协议,例如Wi-Fi(如IEEE的802.11a/b/g/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技术(EDGE)、码分多址系统(CDMA)、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以及Wi-MAX等通信协议。本发明的远端控制系统100还包括一路由器700,且第一电子装置300的第一无线模块302通过路由器700连线至云端服务器200,并通过一登录信息登录云端服务器200,借以存取或写入云端服务器200的一云端资源202。该登录信息是包括一登录帐号与对应于该登录帐号的一登录密码。
微控制器304可为一整合芯片,其具有中央处理器、内存、定时/计数器、输入输出界面等整合于其内,并具有输入输出界面简单且体积小等优点。传输界面306是连接于微控制器304并传送数据至微控制器304。传输界面306可包括多种端口,例如一RS232端口、一串行外设接口总线(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 Bus,SPI)端口、一集成电路总线(Inter-Intergrated Circuit,I2C)端口及/或一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端口。
第二电子装置500可为一家用的电器产品,例如一冷气机、一电视机、一除湿机、一音响或一电风扇等。第二电子装置500包括有一传输界面502,其可为前述的RS232端口、串行外设接口总线(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 Bus,SPI)端口、集成电路总线(Inter-Intergrated Circuit,I2C)端口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端口的其中一种。举例来说,当传输界面502具有RS232端口时,则可与第一电子装置300的传输界面306的RS232端口互相连接,借以互相传送信息。第二电子装置500可还包括一微控制器504以及一感测器506,感测器506可用来检测温度或湿度等的一装置信息,微控制器504可将该装置信息通过传输界面502输出。
便携式电子装置400可包括一第二无线模块402、一处理器404、一存储模块406以及一显示模块408。第二无线模块402其可为一无线通信模块、一第二代移动通信模块、一第三代移动通信模块、一第四代移动通信模块、或一第五代移动通信模块,用于支持相对应的通信协议,例如Wi-Fi(如IEEE的802.11a/b/g/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技术(EDGE)、码分多址系统(CDMA)、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以及Wi-MAX等通信协议。便携式电子装置400可利用第二无线模块402直接连线至云端服务器200,或者通过路由器700连线至云端服务器200。接着便携式电子装置400通过该登录信息登录云端服务器200,借以存取云端服务器200的云端资源202。因此第一电子装置300与便携式电子装置400是通过相同的该登录信息登录云端服务器200,借以存取云端资源202。
存储模块406可为一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flashmemory)、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在此领域已知技术中任何其它电脑可读取的存储媒体格式。处理器404连接于存储模块406,并可执行存储模块406中的一应用程序4061,并将相关的信息显示在显示模块408上。其中,显示模块408可为一触控显示模块,作为便携式电子装置400的一输入界面。
本发明的远端控制系统100可包括多个第三电子装置。各第三电子装置可包括一第三无线模块、一处理器、一存储模块以及一显示模块。该第三无线模块为一无线通信模块、一第二代移动通信模块、一第三代移动通信模块、一第四代移动通信模块、或一第五代移动通信模块,用于支持相对应的通信协议,例如Wi-Fi(如IEEE的802.11a/b/g/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技术(EDGE)、码分多址系统(CDMA)、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以及Wi-MAX等通信协议。该存储模块可储存一应用程序或一操作系统。该处理器连接于该存储模块,并可执行该存储模块的该应用程序,并将相关的信息显示在该显示模块上。在此实施例中,远端控制系统100包括第三电子装置600A、第三电子装置600B以及第三电子装置600C,第三电子装置600A、第三电子装置600B以及第三电子装置600C可分别使用各自的第三无线模块连线至云端服务器200,并通过相同的该登录信息登录云端服务器200,借以存取云端资源202。当第三电子装置600A、第三电子装置600B以及第三电子装置600C登录云端服务器200后,云端资源202可储存一装置列表信息203,装置列表信息203可为一数据档案,可包括曾经登录过云端服务器200的各第三电子装置的一装置名称、一互联网协议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IP address)以及一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MAC address)。之后,便携式电子装置400可登录云端服务器200以获取云端资源202中的装置列表信息203。
第一电子装置300、第二电子装置500、便携式电子装置400以及路由器700是在同一个区域内(例如使用者住家的一局域网800内)。当使用者将第一电子装置300第一次通过传输界面306连接至第二电子装置500的传输界面502时,第一电子装置300会启动并进入一无线网络接入点模式(WIFI Access Point Mode),用于使便携式电子装置400以无线网络(WIFI)方式连接至第一电子装置300。
请同时参考图1与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模块408上所显示的一设置菜单409。使用者可执行便携式电子装置400的应用程序4061,并且处理器404会将应用程序4061的相关信息显示在显示模块408上,如设置菜单409。设置菜单409可显示先前便携式电子装置所获取的云端资源202中的装置列表信息203,用于显示曾经登录过云端服务器200的多个第三电子装置的一列表。在该列表的右侧包括一装置权限设置表,供使用者设置哪一个第三电子装置可通过云端服务器200连线至第一电子装置300以及可执行的功能。举例来说,使用者可直接触碰显示模块408以勾选设置菜单409中对应于第三电子装置600A的空格R以及空格W,用于使第三电子装置600A可读取第一电子装置300所接收的第二电子装置500的该装置信息,并且也可通过第一电子装置300控制第二电子装置500的动作。另外,使用者可勾选设置菜单409中对应于第三电子装置600B的空格R,用于使第三电子装置600A只可读取第一电子装置300所接收的第二电子装置500的该装置信息,但不能通过第一电子装置300控制第二电子装置500的动作。当使用者设置完成后,应用程序4061根据显示模块408所接收的一选择信号产生一装置权限信息204,其中装置权限信息204包括允许连接至第一电子装置300的一允许装置列表以及其对应的功能权限。
再者,设置菜单409中还包括一传输类型设置。使用者可根据传输界面502的类型(type)来选定。举例来说,当传输界面502是一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端口,使用者便可选定对应于USB的空格。设置菜单409下方还包括路由器设置输入表格,用于供使用者输入一路由器信息,例如可连线至路由器700的一路由器帐号以及一路由器密码。另外,设置菜单409下方还包括云端服务器输入表格,用于供使用者输入可登录云端服务器200的该登录信息。
接着,便携式电子装置400便可通过第二无线模块402传送装置权限信息204、该路由器信息以及该登录信息至第一电子装置300。第一电子装置300通过该第一无线模块302接收装置权限信息204、该路由器信息以及该登录信息后,微控制器304控制第一电子装置300由该无线网络接入点模式切换至一无线网络客户端模式(WIFI Client Mode),并根据该路由器信息以连线至路由器700。另外,微控制器304储存有预先设置的一预定时间,当第一电子装置300无法连线至路由器700且超过该预定时间时(例如使用者所输入的该路由器帐号以及该路由器密码有错误时),第一电子装置300由该无线网络客户端模式切换回该无线网络接入点模式,以与便携式电子装置400连线并重新接收数据。
第一电子装置300连线至路由器700后,并通过路由器700以及根据该登录信息登录至云端服务器200。接着,第一电子装置300储存装置权限信息204至云端服务器200的云端资源202。
在一实施例中,位于局域网800外的另一使用者可使用第三电子装置600A,并开启存储模块606A中的一应用程序。第三电子装置600A的一处理器604A将该应用程序的相关信息显示于一显示模块608A。接着第三电子装置600A通过一第三无线模块602A连线至云端服务器200,借以存取装置权限信息204。接着该应用程序根据该装置权限信息中的该允许装置列表判断第三电子装置600A是否在该允许装置列表中。举例来说,如图2的设置,第三电子装置600A是在该允许装置列表中,则该应用程序允许第三电子装置600A连线至第一电子装置300,并且该应用程序会显示一图标(icon)在显示模块608A上,该图标代表可与第三电子装置600A连线的电子装置(如第一电子装置300)。当使用者点选该图标时,该应用程序会显示第二电子装置500的该装置信息(如温度、湿度等)以及控制第二电子装置500动作的按钮(如电源开、关、温度上升、下降、设置等按钮)。举例来说,当使用者按压电源开启的按钮时,第三电子装置600A会通过云端服务器200传送一控制命令至第一电子装置300,接着第一电子装置300再通过传输界面306将该控制命令传送至第二电子装置500,第二电子装置500接收到该控制命令后,则会执行相对应的动作,例如执行开启电源的动作。因此达成第三电子装置600A远端控制第二装置500的目的。
在另一实施例中,位于局域网800外的另一使用者可使用第三电子装置600B,并开启存储模块(图中未表示)中的一应用程序。第三电子装置600B的一处理器(图中未表示)将该应用程序的相关信息显示于一显示模块(图中未表示)。接着第三电子装置600B通过一第三无线模块(图中未表示)连线至云端服务器200,借以存取装置权限信息204。接着该应用程序根据该装置权限信息中的该允许装置列表判断第三电子装置600B是否在该允许装置列表中。举例来说,如图2的设置,第三电子装置600B是在该允许装置列表中,则该应用程序允许第三电子装置600B连线至第一电子装置300,并且该应用程序会显示一图标(icon)在该显示模块上,该图标代表可与第三电子装置600B连线的电子装置(如第一电子装置300)。当使用者点选该图标时,该应用程序会显示第二电子装置500的该装置信息(如温度、湿度等)。然而,由于如图2的设置,第三电子装置600B仅具有读取信息的权限而无控制的权限,因此该应用程序不会显示可控制第二电子装置500动作的按钮。
在另一实施例中,位于局域网800外的另一使用者可使用第三电子装置600C,并开启存储模块(图中未表示)中的一应用程序。第三电子装置600C的一处理器(图中未表示)并将该应用程序的相关信息显示于一显示模块(图中未表示)。接着第三电子装置600C通过一第三无线模块(图中未表示)连线至云端服务器200,借以存取装置权限信息204。接着该应用程序根据该装置权限信息中的该允许装置列表判断第三电子装置600C是否在该允许装置列表中。如图2的设置,第三电子装置600C不具有读取信息以及控制的权限,因此第三电子装置600C不在该允许装置列表中,则该应用程序不会使第三电子装置600C连线至第一电子装置300,并且该应用程序不会显示一图标(icon)在该显示模块上。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远端连线设置方法的流程图。在步骤S100中,云端服务器200的云端资源202储存一装置列表信息203,其包括曾经登录过云端服务器200的各第三电子装置的一装置名称、一互联网协议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IPaddress)以及一媒体访问控制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MAC address)。在步骤S102中,便携式电子装置400登录云端服务器200以获取装置列表信息203。在步骤S104中,使用者开启并执行便携式电子装置400的一应用程序4061。在步骤S106中,便携式电子装置400的一输入界面(如显示模块408)接收一选择信号。该选择信号是使用者在显示模块408上的设置菜单409填入所需各种设置后所产生的信号。在步骤S108中,应用程序4061根据该选择信号产生装置权限信息204。在步骤S110中,将第一电子装置300连接于第二电子装置500。要注意的是,步骤S100至步骤S110的执行顺序不限于此实施例。
在步骤S112中,第一电子装置300设置为一无线网络接入点模式(WIFI AccessPoint Mode)。在步骤S114中,便携式电子装置400与第一电子装置300连线后,便携式电子装置400传送装置权限信息204、一路由器信息以及一登录信息至第一电子装置300。在步骤S116中,第一电子装置300接收装置权限信息204、该路由器信息以及该登录信息后,第一电子装置300由该无线网络接入点模式切换至一无线网络客户端模式。在步骤S118中,第一电子装置300根据该路由器信息是否连线至路由器700,若是,则执行步骤S120,若否,则执行步骤S132。在步骤S132中,当第一电子装置300无法连线至路由器700且超过一预定时间时(例如使用者所输入的该路由器帐号以及该路由器密码有错误时),第一电子装置300由该无线网络客户端模式切换回该无线网络接入点模式。
在步骤S120中,第一电子装置300通过路由器700并根据该登录信息登录至云端服务器200。在步骤S122中,第一电子装置300储存装置权限信息204至云端资源202。在步骤S124中,位于远端的至少一第三电子装置根据该登录信息登录云端服务器200并存取云端资源202,借以获取装置权限信息204。在步骤S126中,执行该至少一第三电子装置的一应用程序。在步骤S128中,该应用程序根据装置权限信息204中的一允许装置列表判断该至少一第三电子装置是否在该允许装置列表中,若是,执行步骤S130,若否,执行步骤S134。在步骤S130中,当该应用程序判断该至少一第三电子装置在该允许装置列表中时,该应用程序控制该至少一第三电子装置连线至第一电子装置500。在步骤S132中,当该应用程序判断该至少一第三电子装置不在该允许装置列表中时,该至少一第三电子装置不连线至第一电子装置500。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远端连线设置方法,其中,与第一电子装置300在同一个局域网800内的使用者执行便携式电子装置400的一应用程序4061即可产生装置权限信息204来设置远端的多个第三电子装置是否可通过云端服务器200连线至第一电子装置300来控制第二电子装置500的动作,而不需要让该等第三电子装置必须在局域网800内才可与第一电子装置300进行设置。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在同一局域网的无法完成连线设置的问题。

Claims (6)

1.一种远端连线设置方法,包括:
将一第一电子装置连接于一第二电子装置;
一便携式电子装置传送一装置权限信息、一路由器信息以及一登录信息至该第一电子装置;
该第一电子装置根据该路由器信息连线至一路由器;
该第一电子装置根据该登录信息登录至一云端服务器;
该第一电子装置储存该装置权限信息至该云端服务器的一云端资源;
至少一第三电子装置根据该登录信息登录该云端服务器并存取该云端资源;以及
该至少一第三电子装置根据该装置权限信息与该第一电子装置建立连线;
储存一装置列表信息于该云端服务器的该云端资源,该装置列表信息包括登录该云端服务器的该第三电子装置的一装置名称、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以及一媒体访问控制地址;
该便携式电子装置登录该云端服务器以获取该装置列表信息;
执行该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一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将该装置列表信息显示于该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一输入界面;
该输入界面接收一选择信号;以及
该应用程序根据该选择信号产生该装置权限信息,其中该装置权限信息包括允许连接至该第一电子装置的一允许装置列表以及其对应的功能权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端连线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三电子装置根据该装置权限信息与该第一电子装置建立连线的步骤包括:
执行该至少一第三电子装置的一应用程序;
该应用程序根据该装置权限信息中的一允许装置列表判断该至少一第三电子装置是否在该允许装置列表中;以及
当该至少一第三电子装置在该允许装置列表中,该应用程序控制该至少一第三电子装置连线至该第一电子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端连线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该装置权限信息、该路由器信息以及该登录信息至该第一电子装置的步骤还包括:
该第一电子装置设置为一无线网络接入点模式,用于使该便携式电子装置以无线网络方式连接至该第一电子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远端连线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该第一电子装置接收该路由器信息后,该第一电子装置由该无线网络接入点模式切换至一无线网络客户端模式,用于连线至该路由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远端连线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该第一电子装置无法连线至该路由器且超过一预定时间时,该第一电子装置由该无线网络客户端模式切换回该无线网络接入点模式。
6.一种远端控制系统,包括:
一云端服务器;
一第一电子装置;
一第二电子装置,其连接于该第一电子装置;
一便携式电子装置,用于传送一装置权限信息、一路由器信息以及一登录信息至该第一电子装置;以及
至少一第三电子装置,连线至该云端服务器;
其中,该第一电子装置根据该路由器信息连线至一路由器,该第一电子装置通过该路由器以及根据该登录信息登录至一云端服务器,该第一电子装置储存该装置权限信息至该云端服务器的一云端资源,以使该至少一第三电子装置存取该云端资源以获取该装置权限信息,且该至少一第三电子装置根据该装置权限信息并通过该云端服务器与该第一电子装置建立连线;
该云端服务器的该云端资源包括一装置列表信息,其包括登录该云端服务器的该第三电子装置的一装置名称、一互联网协议地址以及一媒体访问控制地址;
该便携式电子装置登录该云端服务器以获取该装置列表信息,该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一应用程序将该装置列表信息显示于该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一输入界面,且该应用程序根据该输入界面所接收的一选择信号产生该装置权限信息,其中该装置权限信息包括允许连接至该第一电子装置的一允许装置列表以及其对应的功能权限。
CN201610255280.XA 2016-04-22 2016-04-22 远端控制系统及远端连线设置方法 Active CN1073062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55280.XA CN107306257B (zh) 2016-04-22 2016-04-22 远端控制系统及远端连线设置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55280.XA CN107306257B (zh) 2016-04-22 2016-04-22 远端控制系统及远端连线设置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06257A CN107306257A (zh) 2017-10-31
CN107306257B true CN107306257B (zh) 2021-07-13

Family

ID=60152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55280.XA Active CN107306257B (zh) 2016-04-22 2016-04-22 远端控制系统及远端连线设置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06257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424779U (zh) * 2011-11-17 2012-09-05 南京天溯自动化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设备远程监控装置
CN102710733A (zh) * 2011-01-28 2012-10-03 物联智慧股份有限公司 远端信息沟通系统以及其连线方法
CN104301399A (zh) * 2014-09-28 2015-01-21 深圳市星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远程控制音箱的系统及方法
CN104348890A (zh) * 2013-08-08 2015-02-11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远程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378421A (zh) * 2014-11-14 2015-02-25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电产品远程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4917840A (zh) * 2015-06-15 2015-09-16 深圳市太太爱物联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实现远程智能控制烹饪的设备和方法
CN104936312A (zh) * 2015-06-18 2015-09-23 山东建筑大学 具有数据预处理及设备管理功能的物联网智能节点及方法
CN104935617A (zh) * 2014-03-19 2015-09-23 彭俊林 一种可视遥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78766B2 (ja) * 2011-03-29 2015-03-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遠隔操作通信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0733A (zh) * 2011-01-28 2012-10-03 物联智慧股份有限公司 远端信息沟通系统以及其连线方法
CN202424779U (zh) * 2011-11-17 2012-09-05 南京天溯自动化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设备远程监控装置
CN104348890A (zh) * 2013-08-08 2015-02-11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远程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935617A (zh) * 2014-03-19 2015-09-23 彭俊林 一种可视遥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301399A (zh) * 2014-09-28 2015-01-21 深圳市星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远程控制音箱的系统及方法
CN104378421A (zh) * 2014-11-14 2015-02-25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电产品远程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4917840A (zh) * 2015-06-15 2015-09-16 深圳市太太爱物联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实现远程智能控制烹饪的设备和方法
CN104936312A (zh) * 2015-06-18 2015-09-23 山东建筑大学 具有数据预处理及设备管理功能的物联网智能节点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06257A (zh) 2017-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76060B (zh) 用于双模蓝牙设备之间建立经典蓝牙连接的方法和双模蓝牙设备
EP2804393B1 (en) Remote control method, intelligent terminal and intelligent remote control system
EP3016419B1 (en) Method of changing profile using identification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mplementing same
CN105578470B (zh) 一种物联网设备接入网络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150568B (zh) 一种网络管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EP3883333B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er equipment and wearable device
CN109189698B (zh)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物联网系统
EP2838309B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data connection
JP2016528844A (ja) ネットワーク接続方法、ホットスポット端末及び管理端末
KR20130082073A (ko) Wi-fi 설정 및 구성을 위한 방법들 및 시스템들
JP2016521475A (ja) 無線通信可能な配電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と通信する技術
KR20200112299A (ko) 계정 관련 정보에 기반하여 장치를 설정하는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CN107147549B (zh) 智能家居设备联网方法及装置
US9345054B1 (en) Home control gateway and gateway control method thereof
EP3869112B1 (en) Air-condition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air-conditioning device
CN107360633B (zh) 虚拟现实系统的配对连接方法、设备及虚拟现实系统
JP2016524422A (ja) コンフィギュレーション接続装置
EP3389332B1 (en) Commissioning of a plurality of devices
CN107318119B (zh) 家电设备组网方法、家电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07104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mobile terminal
US20160065383A1 (en) Home control gateway and gateway connection method thereof
US2017012344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wering a Wireless End Point in a Server Rack of a Data Center
EP3531669B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US20160029214A1 (en) Home control gateway and home control network connection method thereof
CN105915416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