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95662B - 用于实施上行接入的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实施上行接入的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95662B
CN107295662B CN201610204333.5A CN201610204333A CN107295662B CN 107295662 B CN107295662 B CN 107295662B CN 201610204333 A CN201610204333 A CN 201610204333A CN 107295662 B CN107295662 B CN 1072956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ach
subcarrier
transmission
subcarriers
zadof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0433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95662A (zh
Inventor
骆喆
刘建国
陶涛
孟艳
谷俊嵘
王大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0433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956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956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956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956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956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73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transmission po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在基站侧用于实施上行接入的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A.在系统资源中为PRACH传输配置子载波频率资源,并使得所配置的PRACH子载波与PUSCH/PUCCH的子载波在系统资源中共存;D.将所配置的所述子载波频率资源告知用户端。本公开还提供了在第一用户端和第二用户端中用于实施上行接入的方法。本发明实现了在非授权频带中令PRACH子载波与PUSCH/PUCCH的子载波共存,避免了PRACH传输与PUSCH/PUCCH传输的冲突,并且本方案可以满足功率密度限制的要求。

Description

用于实施上行接入的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具体地,涉及用于实施上行接入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最近的3GPP讨论中,用于授权频谱的协作的非授权频谱接入(LAA)的上行传输已经在3GPP TSG RAN会议中被讨论。为了支持上行传输,在基站端,时间提前(TA:TimingAdvance)估计对于分配接收时序是很重要的。因此,在3GPP TSG RAN WG1会议中,已经同意PRACH应该支持用于时间提前测量的LAA增强。
然而,现有PRACH的前导码(Preamble)要占用连续的6个物理资源块(PRB)。然而这不符合ETSI规定的:PRACH传输所用的资源的跨度要超过80%的系统带宽。而且,由于功率谱密度限制,PRACH的覆盖是一个问题。因此新的PRACH波形被要求具有LAA增强以支持上行传输。
另外,在LBT机制下,如图1所示,由于TA,PUSCH传输可能会阻碍PRACH传输。增强需要克服该问题。
目前为止,已经提出了一些可用的PRACH增强方案。但是这些方案没有公开详细的细节,并且所推荐的PRACH增强具有不少新的问题。此外,如何解决PUSCH传输阻碍PRACH传输的问题的方案是未知的。在本发明中,我们推荐用于LAA的PRACH的详细设计,并且提出解决覆盖问题和PUSCH传输阻碍PRACH传输问题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为此,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基站中用于实施上行接入的方法,其中包括A.在系统资源中为PRACH传输配置子载波频率资源,并使得所配置的PRACH子载波与PUSCH/PUCCH的子载波在系统资源中共存;D.将所配置的所述子载波频率资源告知用户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A中,通过频分复用的方式为PRACH传输配置子载波频率资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A包括步骤:A1.在频谱中为PRACH传输配置多个PRACH子载波组;其中所述PRACH子载波组满足以下条件:-每个PRACH子载波组中包括多个频域上连续的PRACH子载波;-所述多个PRACH子载波组之间的最大跨度大于或等于整个系统资源带宽的特定比例;-所述多个PRACH子载波组中的至少一组用于传输至少一个完整的Zadoff-Chu序列。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PRACH子载波与PUSCH/PUCCH的子载波在频谱资源上重合时,PUSCH/PUCCH的子载波在重合部分的频率资源上打孔或者跳过。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不包括完整的Zadoff-Chu序列的PRACH子载波组中传输预约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A1具体包括:A11.根据PRACH覆盖需求,确定传输至少一个完整的Zadoff-Chu序列的PRACH子载波组的数量n;A12.配置n个PRACH子载波组;其中,每个PRACH子载波组在时域上占用一个子帧或其中一部分,并且每个PRACH子载波组中的PRACH子载波的数量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A1具体包括:A11.确定用于传输第一数量个完整的Zadoff-Chu序列的PRACH子载波组所需的子帧数量N;A12.配置具有N个子帧的PRACH子载波组;其中,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子帧数量N是根据PRACH覆盖需求确定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A1具体包括:A11.确定用于传输至少一个完整的加长Zadoff-Chu序列的PRACH子载波数m;A12.配置至少一组具有m个PRACH子载波的PRACH子载波组;其中,所述加长Zadoff-Chu序列的长度与所述PRACH子载波数m是根据PRACH覆盖需求确定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A1具体包括:A11.确定用于传输至少一个完整的加长Zadoff-Chu序列的PRACH子载波组所需的子帧数量M;A12.配置具有M个子帧的PRACH子载波组;其中,所述加长Zadoff-Chu序列的长度与所述子帧数量M是根据PRACH覆盖需求确定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A中,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为PRACH传输配置子载波频率资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RACH子载波占用特定子帧中的所有频率资源;或者所述PRACH子载波占用一个子帧中的部分频率资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PRACH覆盖需求,所述PRACH中传输的Zadoff-Chu序列被设为加长Zadoff-Chu序列或多个Zadoff-Chu序列的串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B.为PRACH传输配置PRACH时间提前值;其中所述PRACH时间提前值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0957084630000031
其中,x表示基站的最大时间提前值,y表示感知持续时间,z表示接收至发送的切换时间,w表示PRACH时间提前值;所述步骤D还包括:将所配置的所述PRACH时间提前值告知用户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C具体包括:通过SIB信令或者RRC信令,将所配置的所述子载波频率资源和所述PRACH时间提前值告知用户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C.为PRACH传输配置PRACH传输功率值PPRACH;所述步骤D还包括:向所述用户端发送所述PRACH传输功率值PPRACH;其中PRACH传输功率值PPRACH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Figure BDA0000957084630000032
Figure BDA0000957084630000041
其中,
Figure BDA0000957084630000042
表示PRACH子载波的数量,
Figure BDA0000957084630000043
表示最大功率密度,βTPC表示聚合功率上的抑制因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D还包括:向所述用户端发送用于计算PRACH传输功率值的参数
Figure BDA0000957084630000044
βTPC;其中,
Figure BDA0000957084630000045
表示PRACH子载波的数量,
Figure BDA0000957084630000046
表示最大功率密度,βTPC表示聚合功率上的抑制因子。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在基站中用于实施上行接入的装置,其中包括资源配置单元,其用于在系统资源中为PRACH传输配置子载波频率资源,并使得所配置的PRACH子载波与PUSCH/PUCCH的子载波在系统资源中共存;时序设定单元,其用于为PRACH传输配置PRACH时间提前值;发送单元,其用于将所配置的所述子载波频率资源和所述PRACH时间提前值告知用户端。
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第一用户端中用于实施上行接入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用户端实施PRACH传输,所述方法包括:从基站获取为PRACH传输配置的子载波资源和PRACH时间提前值;按所述PRACH时间提前值把所述PRACH传输过程的时序提前,并使用所配置的子载波资源实施PRACH传输。
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第二用户端中用于实施上行接入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用户端实施PUSCH/PUCCH传输,所述方法包括:从基站获取为第一用户端的PRACH传输配置的子载波资源;基于所述子载波资源调整PUSCH/PUCCH的子载波,当所述PRACH子载波与PUSCH/PUCCH的子载波在频谱资源上重合时,PUSCH/PUCCH的子载波在重合部分的频率资源上打孔或者跳过;当所述PUSCH/PUCCH的子载波因打孔或跳过而造成PUSCH/PUCCH的子载波间的最大跨度小于整个系统资源带宽的某个给定的比例时,在重合部分的PRACH上发送预约前导码。
本发明实现了在非授权频带中令PRACH子载波与PUSCH/PUCCH的子载波共存,避免了PRACH传输与PUSCH/PUCCH传输的冲突,并且本方案可以满足功率密度限制的要求。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
图1示出了PRACH传输受PUSCH传输阻碍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在基站中用于实施上行接入的方法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在基站中用于实施上行接入的装置模块图;以及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PRACH子载波的跨度满足特定比例(80%)的资源分配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PRACH子载波的跨度和PUSCH/PUCCH的子载波的跨度都满足特定比例的资源分配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利用频域上的资源重复地发送多个ZC序列的资源分配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利用时域上的资源重复地发送多个ZC序列的资源分配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利用频域上的资源发送加长的ZC序列的资源分配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利用时域上的资源发送加长的ZC序列的资源分配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为PRACH子载波分配子帧中的部分频率资源的资源分配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当传输PUSCH/PUCCH的用户位于小区边缘时,PRACH用户端实施时间提前的时序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当传输PUSCH/PUCCH的用户位于小区中心(基站)处时,PRACH用户端实施时间提前的时序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在第一用户端中用于实施上行接入的方法流程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在第二用户端中用于实施上行接入的方法流程图;以及
图15示例性的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信令代码。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优选的实施例的具体描述中,将参考构成本公开一部分的所附的附图。所附的附图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了能够实现本公开的特定的实施例。示例的实施例并不旨在穷尽根据本公开的所有实施例。可以理解,在不偏离本公开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利用其他实施例,也可以进行结构性或者逻辑性的修改。因此,以下的具体描述并非限制性的,且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此外,尽管说明书中以特定的顺序描述了方法的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相反,描绘的步骤可以改变执行顺序。附加地或备选地,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和/或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
在现有技术中,PRACH在频域上占用的带宽是连续的6个PRB,并且PRACH OSDM符号(OS)持续0.8ms。PRACH中传输的是基于Zadoff-Chu(ZC)序列的前导码。基站可以通过计算已接收到的前导码和原有前导码的相关性来估计基站与用户端之间的时间提前值(TA)。
在实施上行接入的过程中,用于PRACH传输的子载波所使用的频率资源可能会与用于PUSCH/PUCCH传输的子载波所使用的频率资源发生冲突,因此需要妥善地为PRACH的传输配置频率资源。此外,在实施上行接入的过程中,传输PRACH的子载波还需要符合功率密度限制;PRACH传输还需要设定相应的TA值以避免与PUSCH/PUCCH传输发生冲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基站中用于实施上行接入的方法和装置,以下将结合图2、图3对该方法及装置实施说明。
如图3所示该装置300包括:资源配置单元301,时序设定单元302,功率计算单元303,发送单元304,其中,时序设定单元302,功率计算单元303是可选单元。
在步骤S201中,资源配置单元301在系统资源中为PRACH传输配置子载波频率资源,以使得所配置的PRACH子载波与PUSCH/PUCCH的子载波在系统资源中共存。
具体的,为了实现PRACH的子载波与PUSCH/PUCCH的子载波在系统资源中共存,即两者所使用频率资源不冲突,本发明提出使用两种方式来为PRACH传输配置频率资源,一种是通过频分复用(FDM)的方式为PRACH传输配置子载波的频率资源,另一种是通过时分复用(TDM)的方式为PRACH传输配置子载波的频率资源。
首先我们介绍通过频分复用(FDM)的方式为PRACH传输配置子载波的频率资源的方案。
在该FDM的方案中,基站为PRACH传输分配多个PRACH子载波组,其中每个PRACH子载波组中有多个频域上连续的PRACH子载波。PRACH子载波组的频率资源与PUSCH/PUCCH的子载波的频率资源是交错的。在分配子载波的频率资源时,当PRACH子载波的频率资源与PUSCH/PUCCH子载波的频率资源重叠时,在重叠部分,对PUSCH/PUCCH的子载波的频率资源实施打孔或跳过,从而保证PRACH子载波的频率资源的正常使用。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由实施PUSCH/PUCCH传输的用户端根据PRACH子载波所占用的资源情况,完成该打孔或跳过;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打孔或跳过由基站实施,然后把确认后的资源分配结果告知实施PRACH传输的用户端和实施PUSCH/PUCCH传输的用户端。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当所述PUSCH/PUCCH的子载波因打孔或跳过而造成PUSCH/PUCCH的子载波间的最大跨度小于整个系统资源带宽的特定比例时,在PUSCH/PUCCH上发送数据/信令的用户端将同时在PRACH上发送预约前导码。
在上述方案中该PRACH子载波组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条件1:每个PRACH子载波组中包括多个频域上连续的PRACH子载波。
如果PRACH中传输的ZC序列沿频率是不连续的,那么ZC序列就无法有效地为TA估计服务,因此ZC序列应该在频域上连续的PRACH子载波上被传输。
条件2:多个PRACH子载波组之间的最大跨度大于或等于整个系统资源带宽的特定比例。
为PRACH传输分配的频带最两侧的PRACH子载波所跨越的频带大于或等于整个带宽的特定比例。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该特定比例为80%。图4示出了一个PRACH子载波的跨度满足特定比例(80%)的资源分配的示意图,图5示出了PRACH子载波的跨度和PUSCH/PUCCH的子载波的跨度都满足特定比例(80%)的资源分配的示意图。需要指出的是PRACH子载波间的带宽最大跨度可以与PUSCH/PUCCH的子载波间的带宽最大跨度相同或不同。PRACH子载波所被分配的频率资源可以位于系统带宽的边界上。
条件3:多个PRACH子载波组中的至少一组用于传输至少一个完整的ZC序列。
存在至少一个由频域上连续的PRACH子载波组成的PRACH子载波组,以放置整个的ZC序列,该PRACH子载波组的宽带可以是例如1.08MHz。如果PRACH子载波组中包括多个ZC序列,则这些ZC序列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此外,在不包括完整的Zadoff-Chu序列的PRACH子载波组中传输预约信号。
基站在系统资源中为PRACH传输配置子载波频率资源时,除了要解决频率资源的冲突,还需要考虑PRACH的覆盖需求。
由于受功率谱密度的限制,因此PRACH传输的功率无法随意的增加。为了符合PRACH的覆盖需求,在不超过功率谱密度的限制的前提下,我们可以通过增加PRACH中ZC序列的传输次数或长度来提高PRACH的覆盖需求。因此在配置子载波频率资源时要考虑ZC序列的需求。本发明提出了以下4种增加PRACH覆盖的方案。
方案1:利用频域上的资源重复地发送多个ZC序列
如图6所示,根据PRACH的覆盖需求确定需要重复发送至少一个完整的ZC序列的数量n,然后在频域资源上相应的设置n组PRACH子载波组,其中每组PRACH子载波组都可以发送该至少一个完整的ZC序列,从而实现在一帧中重复地发送ZC序列的效果。在该方案中每个PRACH子载波组在时域上可以占用一个子帧或子帧的一部分,并且每个PRACH子载波组中的PRACH子载波的数量相同。在图6所示的示例中该至少一个完整的ZC序列需要在一帧被发送3个,因此基站配置了3组PRACH子载波组。
方案2:利用时域上的资源重复地发送多个ZC序列
如图7所示,根据PRACH的覆盖需求确定需要重复发送多少个完整的ZC序列,并确定发送这些ZC序列需要的PRACH子载波组的子帧数量N,然后配置具有N个子帧的PRACH子载波组。
方案3:利用频域上的资源发送加长的ZC序列
如图8所示,根据PRACH的覆盖需求,确定一个加长的ZC序列,并确认传输该加长的ZC序列所需要的PRACH子载波数m,然后配置至少一组具有m个PRACH子载波的PRACH子载波组以传输该加长的ZC序列。其中该加长的ZC序列可以是一个具有大长度的ZC序列或者是多个相同的或不同的ZC序列的串联。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该m为其他子载波组中子载波数的整数倍。在图8的示例中配置了一组具有m(m=12,18,…)个PRACH子载波的PRACH子载波组以传输该加长的ZC序列。
方案4:利用时域上的资源发送加长的ZC序列
如图9所示,根据PRACH的覆盖需求,确定一个加长的ZC序列,并确认传输该加长的ZC序列的PRACH子载波组所需的子帧数量M,然后配置多个具有M个子帧的PRACH子载波组。其中该加长的ZC序列可以是一个具有大长度的ZC序列或者是多个相同的或不同的ZC序列的串联。
其次我们介绍通过时分复用(TDM)的方式为PRACH传输配置子载波的频率资源的方案。
在该TDM的方案中,基站通过两种方式为PRACH传输分配子载波频率资源。
第一种是为PRACH子载波分配特定子帧中的所有频率资源,也就是说,整个一帧中的所有频率资源都用于PRACH传输。而用于PUSCH/PUCCH传输的子帧位于该特定子帧之前或之后。为了满足覆盖需求,该特定子帧中也可用于传输加长的ZC序列,该加长的ZC序列可以是一个具有大长度的ZC序列或者是多个相同的或不同的ZC序列的串联。
另一种是为PRACH子载波分配子帧中的部分频率资源,如图10所示,在每一帧中,PRACH子载波仅占用子帧中的部分频率资源,例如,前半帧或后半帧上的频率资源,或者子帧中Lms(0.1<L<1)的频率资源。为了满足覆盖需求,该部分子帧中也可用于传输加长的ZC序列,该加长的ZC序列可以是一个具有大长度的ZC序列或者是多个相同的或不同的ZC序列的串联。
在配置完子载波频率资源后,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S202,在本发明中该步骤S202并不是必须的。
在步骤S202中,时序设定单元302为PRACH传输配置PRACH时间提前值,从而避免PRACH传输与PUSCH/PUCCH传输的冲突。
如图1所示,当传输PRACH的用户端感知到有PUSCH的传输时会停止传输PRACH,因此PRACH传输可能被PUSCH/PUCCH传输所阻碍。为此基站需要为PRACH传输配置一个PRACH时间提前值,从而使得实施PRACH传输的用户不会感知到PUSCH,从而继续的实施PRACH传输。其中所述PRACH时间提前值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0957084630000101
即x-z<w<z
其中,x表示基站的最大时间提前值,y表示感知持续时间,z表示接收至发送的切换时间,w表示PRACH时间提前值。
如图11,12所示,当传输PRACH的用户端把PRACH传输过程的时序提前之后就可以避免发生PRACH传输与PUSCH/PUCCH传输之间的冲突。其中图11中传输PUSCH/PUCCH的用户位于小区边缘,图12中传输PUSCH/PUCCH的用户位于小区基站处。
需要指出的是当z<x<2z时,通过上述公式可以避免上述冲突,当x>2z时,无法通过设定PRACH时间提前值来解决该问题,而只能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为PRACH传输配置子载波的频率资源来避免该冲突,因此步骤S202在本发明中并不是必须的。
在步骤S203中,功率计算单元303为PRACH传输配置PRACH传输功率值PPRACH。其中 PRACH传输功率值PPRACH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Figure BDA0000957084630000111
其中,PCMAX,c(i)表示为服务小区c的子帧i配置的用户传输功率;PLc是服务小区c中用户计算的下行路损估计,
Figure BDA0000957084630000112
表示由于非许可频谱的管理要求,服务小区c的子帧i的传输功率限制。
Figure BDA0000957084630000113
其中,
Figure BDA0000957084630000114
表示PRACH子载波的数量,
Figure BDA0000957084630000115
表示最大功率密度,βTPC表示聚合功率上的抑制因子。
PRACH传输功率值PPRACH也可以由传输PRACH的用户端自己计算获得,因此,基站只需要向用户端发送
Figure BDA0000957084630000116
βTPC
在步骤S204中,发送单元304把上述步骤中获得的子载波频率资源、PRACH时间提前值、PRACH传输功率值(或
Figure BDA0000957084630000117
βTPC)通过SIB信令或者RRC信令发送给用户端。图15示例性的示出了信令的代码。15-a中的信令指示:通过FDM方式配置子载波频率资源并且在子载波资源的时域和频域中重复发送ZC序列;15-b中的信令指示:通过FDM方式配置子载波频率资源并在子载波资源的时域和频域中发送多个ZC序列;15-c中的信令指示:通过TDM方式配置子载波频率资源并在子载波资源中发送多个ZC序列的串联。
以上是根据本发明所公开的在基站中用于实施上行接入的方法,相应的,本发明还公开了在用户端用于实施上行接入的方法。
参见图14,对于实施PRACH传输的第一用户端,其实施上行接入的方法包括:
步骤S1401:第一用户端从基站获取为PRACH传输配置的子载波资源,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用户端还获取PRACH时间提前值、PRACH传输功率值(或
Figure BDA0000957084630000121
βTPC)。其中所述子载波资源、PRACH时间提前值、PRACH传输功率值(或
Figure BDA0000957084630000122
βTPC)是通过SIB信令或RRC信令获取的。
步骤S1402:第一用户端使用所配置的子载波资源实施PRACH传输,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用户端按所述PRACH时间提前值把所述PRACH传输过程的时序提前,并基于PRACH传输功率值实施PRACH传输。当第一用户端没有收到PRACH传输功率值而是收到
Figure BDA0000957084630000123
βTPC时,第一用户端基于公式上述公开的(1)和(2)计算获得PRACH传输功率值。
参见图15,对于实施PUSCH/PUCCH传输的第二用户端,其实施上行接入的方法包括:
步骤S1501:第二用户端从基站获取为第一用户端的PRACH传输配置的子载波资源。
步骤S1502:第二用户端基于所述子载波资源调整PUSCH/PUCCH的子载波,当所述PRACH子载波与PUSCH/PUCCH的子载波在频谱资源上重合时,PUSCH/PUCCH的子载波在重合部分的频率资源上打孔或者跳过;当所述PUSCH/PUCCH的子载波因打孔或跳过而造成PUSCH/PUCCH的子载波间的最大跨度小于整个系统资源带宽的某个给定的比例时,在重合部分的PRACH上发送预约前导码。
当第二用户端需要实施PUSCH/PUCCH传输时,用调整后的PUSCH/PUCCH的子载波所使用的资源来实施PUSCH/PUCCH传输。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公开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公开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因此,无论如何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此外,明显的,“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元素和步骤,并且措辞“一个”不排除复数。装置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元件也可以由一个元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Claims (15)

1.一种在基站中用于实施上行接入的方法,其中包括
A.在系统资源中、通过频分复用的方式为PRACH传输配置子载波频率资源,并使得所配置的PRACH子载波与PUSCH/PUCCH的子载波在系统资源中共存,包括:
A1.在频谱中为PRACH传输配置多个PRACH子载波组,其中所述PRACH子载波组满足以下条件:
-每个PRACH子载波组中包括多个频域上连续的PRACH子载波,
-所述多个PRACH子载波组之间的最大跨度大于或等于整个系统资源带宽的特定比例,
-所述多个PRACH子载波组中的至少一组用于传输至少一个完整的Zadoff-Chu序列;
D.将所配置的所述子载波频率资源告知用户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PRACH子载波与PUSCH/PUCCH的子载波在频谱资源上重合时,PUSCH/PUCCH的子载波在重合部分的频率资源上打孔或者跳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不包括完整的Zadoff-Chu序列的PRACH子载波组中传输预约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骤A1具体包括:
A11.根据PRACH覆盖需求,确定传输至少一个完整的Zadoff-Chu序列的PRACH子载波组的数量n;
A12.配置n个PRACH子载波组;
其中,每个PRACH子载波组在时域上占用一个子帧或其中一部分,并且每个PRACH子载波组中的PRACH子载波的数量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骤A1具体包括:
A11.确定用于传输第一数量个完整的Zadoff-Chu序列的PRACH子载波组所需的子帧数量N;
A12.配置具有N个子帧的PRACH子载波组;
其中,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子帧数量N是根据PRACH覆盖需求确定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骤A1具体包括:
A11.确定用于传输至少一个完整的加长Zadoff-Chu序列的PRACH子载波数m;
A12.配置至少一组具有m个PRACH子载波的PRACH子载波组;
其中,所述加长Zadoff-Chu序列的长度与所述PRACH子载波数m是根据PRACH覆盖需求确定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所述步骤A1具体包括:
A11.确定用于传输至少一个完整的加长Zadoff-Chu序列的PRACH子载波组所需的子帧数量M;
A12.配置具有M个子帧的PRACH子载波组;
其中,所述加长Zadoff-Chu序列的长度与所述子帧数量M是根据PRACH覆盖需求确定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B.为PRACH传输配置PRACH时间提前值;其中所述PRACH时间提前值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FDA0002716605100000021
其中,x表示基站的最大时间提前值,y表示感知持续时间,z表示接收至发送的切换时间,w表示PRACH时间提前值;
所述步骤D还包括:将所配置的所述PRACH时间提前值告知用户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D具体包括:
通过SIB信令或者RRC信令,将所配置的所述子载波频率资源和所述PRACH时间提前值告知用户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C.为PRACH传输配置PRACH传输功率值PPRACH
所述步骤D还包括:向所述用户端发送所述PRACH传输功率值PPRACH
其中PRACH传输功率值PPRACH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Figure FDA0002716605100000031
Figure FDA0002716605100000032
其中,
Figure FDA0002716605100000033
表示PRACH子载波的数量,
Figure FDA0002716605100000034
表示最大功率密度,βTPC表示聚合功率上的抑制因子,PCMAX,c(i)表示为服务小区c的子帧i配置的用户传输功率;PLc是服务小区c中用户计算的下行路损估计,
Figure FDA0002716605100000035
表示由于非许可频谱的管理要求,服务小区c的子帧i的传输功率限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D还包括:
向所述用户端发送用于计算PRACH传输功率值的参数
Figure FDA0002716605100000036
Figure FDA0002716605100000037
βTPC
其中,
Figure FDA0002716605100000038
表示PRACH子载波的数量,
Figure FDA0002716605100000039
表示最大功率密度,βTPC表示聚合功率上的抑制因子。
12.一种在基站中用于实施上行接入的装置,其中包括
资源配置单元,其用于在系统资源中、通过频分复用的方式为PRACH传输配置子载波频率资源,并使得所配置的PRACH子载波与PUSCH/PUCCH的子载波在系统资源中共存,包括
在频谱中为PRACH传输配置多个PRACH子载波组,
其中所述PRACH子载波组满足以下条件:
-每个PRACH子载波组中包括多个频域上连续的PRACH子载波,
-所述多个PRACH子载波组之间的最大跨度大于或等于整个系统资源带宽的特定比例,
-所述多个PRACH子载波组中的至少一组用于传输至少一个完整的Zadoff-Chu序列;
时序设定单元,其用于为PRACH传输配置PRACH时间提前值;
发送单元,其用于将所配置的所述子载波频率资源和所述PRACH时间提前值告知用户端。
13.一种在第一用户端中用于实施上行接入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用户端实施PRACH传输,所述方法包括:
从基站获取通过频分复用方式为PRACH传输配置的子载波资源和PRACH时间提前值,包括:
在频谱中为PRACH传输配置的多个PRACH子载波组,
其中所述PRACH子载波组满足以下条件:
-每个PRACH子载波组中包括多个频域上连续的PRACH子载波,
-所述多个PRACH子载波组之间的最大跨度大于或等于整个系统资源带宽的特定比例,
-所述多个PRACH子载波组中的至少一组用于传输至少一个完整的Zadoff-Chu序列;
按所述PRACH时间提前值把所述PRACH传输过程的时序提前,并使用所配置的子载波资源实施PRACH传输。
14.一种在基站中用于实施上行接入的方法,其中包括
A.在系统资源中为PRACH传输配置子载波频率资源,并使得所配置的PRACH子载波与PUSCH/PUCCH的子载波在系统资源中共存;
D.将所配置的所述子载波频率资源告知用户端,
其中在所述步骤A中,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为PRACH传输配置子载波频率资源,
其中根据PRACH覆盖需求,所述PRACH中传输的Zadoff-Chu序列被设为加长Zadoff-Chu序列或多个Zadoff-Chu序列的串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PRACH子载波占用特定子帧中的所有频率资源;或者
所述PRACH子载波占用一个子帧中的部分频率资源。
CN201610204333.5A 2016-04-01 2016-04-01 用于实施上行接入的方法及其装置 Active CN1072956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04333.5A CN107295662B (zh) 2016-04-01 2016-04-01 用于实施上行接入的方法及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04333.5A CN107295662B (zh) 2016-04-01 2016-04-01 用于实施上行接入的方法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95662A CN107295662A (zh) 2017-10-24
CN107295662B true CN107295662B (zh) 2020-12-01

Family

ID=60087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04333.5A Active CN107295662B (zh) 2016-04-01 2016-04-01 用于实施上行接入的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956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6980B (zh) 2017-11-17 2020-0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US11863315B2 (en) * 2017-12-04 2024-01-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avoiding collisions on an uplink data channel and a cell-specific or UE-specific uplink control channel
CN109995464B (zh) * 2017-12-29 2021-10-26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检测处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066269B (zh) * 2018-02-14 2022-07-12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以及设备
CN110324108A (zh) * 2018-03-28 2019-10-11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业务信道的mcs选择方法和装置
CN111263428B (zh) * 2019-01-30 2021-12-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12260805B (zh) * 2019-07-22 2023-03-24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1649A (zh) * 2009-01-07 2010-07-0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CN103582112A (zh) * 2012-08-08 2014-0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间提前量的确定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10994A1 (en) * 2008-10-30 2010-05-06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a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in an o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945557B (zh) * 2013-01-18 2019-09-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序列的发送方法及装置、接收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1649A (zh) * 2009-01-07 2010-07-0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CN103582112A (zh) * 2012-08-08 2014-0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间提前量的确定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for NB-IoT;LG Electronics;《3GPP TSG RAN WG1 NB-IoT Ad-Hoc Meeting R1-160118》;20160112;全文 *
Remaining issues on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for NB-IoT;Nokia Networks, Alcatel-Lucent, Alcatel-Lucent Shanghai Bell;《3GPP TSG-RAN WG1 NB-IoT Ad-Hoc Meeting R1-161854》;20160316;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95662A (zh) 2017-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95662B (zh) 用于实施上行接入的方法及其装置
US1072807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NB-IoT carri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687313B2 (en) Grant-based uplink transmission in unlicensed band
US10420135B2 (en)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design in eLAA
US11523426B2 (en) Methods, network nodes and devices for communicating at an unlicensed frequency spectrum
EP341081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WO2017144002A1 (zh) 探测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装置、芯片及终端
CN107294897B (zh) 下行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6063355B (zh) 一种传输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US1183879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nomous transmission
CN107370589B (zh) 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EP3442151B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20160242200A1 (en) Data Schedu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CN113411896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网络设备、用户设备和系统
US9942915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pparatus, terminal device,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CN110447290B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EP3629659B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CN109314993B (zh) 通过随机接入方案进行的消息传输
KR102279059B1 (ko) 비면허 주파수 대역에서 적응적 부분 서브프레임을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프레임 구조를 구분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그리고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6326143A (zh) 针对能力降低用户装备的随机接入消息传输
EP4032362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01206 Pudong New Area Jinqiao Ning Road, Shanghai, No. 388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NOKIA Baer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01206 Pudong New Area Jinqiao Ning Road, Shanghai, No. 388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Alcatel-Lucent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