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91277A - 一种防误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误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91277A
CN107291277A CN201710691435.9A CN201710691435A CN107291277A CN 107291277 A CN107291277 A CN 107291277A CN 201710691435 A CN201710691435 A CN 201710691435A CN 107291277 A CN107291277 A CN 1072912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data
data type
touch data
p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914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91277B (zh
Inventor
李纯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z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z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z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9143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912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912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91277A/zh
Priority to PCT/CN2017/116739 priority patent/WO2019033655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912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912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5Pens or styl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electromagnetic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误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智能笔与智能笔对应的放置位之间的当前配合状态;根据当前配合状态确定接收到的触控数据类型;获取与触控数据类型对应的操作数据,并根据操作数据确定对应的操作指令,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防止误触,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防误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终端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防误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智能平板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企业会议、商业展示等领域。电磁屏+触摸屏双触控(红外屏+触摸屏双触控)的智能平板,电子智能平板支持智能笔和触摸的操作。
目前的技术方案是同时响应智能笔和触摸数据,而且两种设备的功能是一样的。用户把手靠在屏幕上书写,或者书写时有衣袖碰到屏幕的情况。由于智能笔在书写时,触摸也可以书写,则非常容易出现误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防误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防止误触,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误触的方法,包括:
获取智能笔与所述智能笔对应的放置位之间的当前配合状态;
根据所述当前配合状态确定接收到的触控数据类型;
获取与所述触控数据类型对应的操作数据,并根据所述操作数据确定对应的操作指令。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当前配合状态确定接收到的触控数据类型,包括:
当所述当前配合状态为分离状态时,确定接收到的触控数据类型包括:智能笔数据类型和触摸数据类型;
相应的,获取与所述触控数据类型对应的操作数据,并根据所述操作数据确定对应的操作指令,包括:
获取智能笔数据和触摸数据,根据所述智能笔数据确定书写内容,根据触摸数据确定对应的手势操作;
当所述当前配合状态为连接状态时,确定接收到的数据类型为触摸数据类型;
相应的,获取与所述触控数据类型对应的操作数据,并根据所述操作数据确定对应的操作指令,包括:
获取触摸数据,根据所述触摸数据确定书写内容。
进一步的,当所述当前配合状态为分离状态时,确定接收到的触控数据类型包括:智能笔数据类型和触摸数据类型之后,还包括:
于智能笔与显示屏接触时,确定接收到的数据类型为智能笔数据类型;
相应的,获取与所述触控数据类型对应的操作数据,并根据所述操作数据确定对应的操作指令,包括:
获取智能笔数据;
根据所述智能笔数据确定书写内容。
进一步的,当所述当前配合状态为分离状态时,确定接收到的触控数据类型包括:智能笔数据类型和触摸数据类型之后,还包括:
于智能笔在电磁屏和/或红外触摸框上方时,确定接收到的触控数据类型包括:智能笔数据类型和触摸数据类型;
相应的,获取与所述触控数据类型对应的操作数据,并根据所述操作数据确定对应的操作指令,包括:
获取智能笔数据和触摸数据;
根据触摸点位置与笔尖位置的相对方位和距离确定有效的触摸数据;
根据所述有效的触摸数据确定对应的手势操作;
根据所述智能笔数据确定书写内容。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防误触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智能笔与所述智能笔对应的放置位之间的当前配合状态;
数据类型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配合状态确定接收到的触控数据类型;
操作指令确定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触控数据类型对应的操作数据,并根据所述操作数据确定对应的操作指令。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类型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当前配合状态为分离状态时,确定接收到的触控数据类型包括:智能笔数据类型和触摸数据类型;
相应的,所述操作指令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获取智能笔数据和触摸数据,根据所述智能笔数据确定书写内容,根据触摸数据确定对应的手势操作;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当前配合状态为连接状态时,确定接收到的数据类型为触摸数据类型;
相应的,所述操作指令确定模块包括: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获取触摸数据,根据所述触摸数据确定书写内容。
进一步的,还包括: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当前配合状态为分离状态时,确定接收到的触控数据类型包括智能笔数据类型和触摸数据类型之后,于智能笔与显示屏接触时,确定接收到的数据类型为智能笔数据类型;
相应的,操作指令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智能笔数据;
根据所述智能笔数据确定书写内容。
进一步的,还包括:
第六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当前配合状态为分离状态时,确定接收到的触控数据类型包括智能笔数据类型和触摸数据类型之后,于智能笔在电磁屏和/或红外触摸框上方时,确定接收到的触控数据类型包括智能笔数据类型和触摸数据类型;
相应的,操作指令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智能笔数据和触摸数据;
根据触摸点位置与笔尖位置的相对方位和距离确定有效的触摸数据;
根据所述有效的触摸数据确定对应的手势操作;
根据所述智能笔数据确定书写内容。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防误触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防误触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智能笔与智能笔对应的放置位之间的当前配合状态;根据当前配合状态确定接收到的触控数据类型;获取与触控数据类型对应的操作数据,并根据操作数据确定对应的操作指令,能够防止误触,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防误触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防误触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一种防误触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防误触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防误触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防误触的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如图1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0,获取智能笔与所述智能笔对应的放置位之间的当前配合状态。
其中,所述智能笔可以实现对电容式触摸屏的控制,也可以实现对电磁式触摸屏的控制,还可以实现对红外触摸屏的控制。
其中,当前配合状态包括分离状态和连接状态。
具体的,所述智能笔与所述智能笔对应的放置位之间的当前配合状态可以为智能笔放置在智能笔对应的放置位内,也可以为智能笔没有放置在智能笔对应的放置位内。
其中,所述智能笔对应的放置位可以为用户放置智能笔的笔槽,笔槽内设置智能笔感应器,例如可以是,笔槽内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红外对管,若将智能笔放置在笔槽里,由于智能笔的遮挡,使得红外对管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为零;若将智能笔拿出笔槽,由于没有遮挡,是得红外对管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为A,因此,若在笔槽内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红外对管,则可以根据红外对管内红外光的强度确定智能笔是放置在笔槽内,还是拿出笔槽。也可以为在笔槽内放置重力感应器,若智能笔放置在笔槽里,则重力感应器能够感知到智能笔的重量,若智能笔没有放置在笔槽里,则重力感应器不能够感知到智能笔的重量,进而根据重力感知器测得的数据确定智能笔是否处于笔槽里。
具体的,根据智能笔对应的放置位内的感应器获取智能笔处于放置位,还是没有处于放置位。
S120,根据所述当前配合状态确定接收到的触控数据类型。
其中,所述触控数据类型可以为智能笔数据类型和触摸数据类型,也可以为智能笔数据类型,还可以为触摸数据类型。
具体的,若智能笔处于放置位,则说明用户没有使用智能笔,则确定智能平板接收到的数据类型为触摸数据类型;若智能笔没有处于放置位,则说明用户没有可能使用智能笔,则确定智能平板接收到的数据类型为触摸数据类型和智能笔数据类型。
S130,获取与所述触控数据类型对应的操作数据,并根据所述操作数据确定对应的操作指令。
其中,操作指令可以为根据智能笔数据确定书写内容,也可以为根据触摸数据确定对应的手势操作,还可以为根据触摸数据确定对应的书写内容。
其中,所述触控数据类型对应的操作数据可以为触控数据类型包括智能笔数据类型和触摸数据类型时,对应的操作数据包括智能笔数据和触摸数据,智能笔数据对应的操作指令为根据智能笔数据确定书写内容,触摸数据对应的操作指令为根据触摸数据确定对应的手势操作。所述触控数据类型对应的操作数据可以为触控数据类型为触摸数据类型时,对应的操作数据为触摸数据,智能笔数据对应的操作指令为根据触摸数据确定书写内容。
具体的,根据智能笔是否在放置位内确定能够接收到的触控数据类型,获取与触控数据类型对应的操作数据,并根据操作数据确定对应的操作指令。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电磁笔和感应器之间可以是物理电路连接,例如:红外感应,重力感应等等,主要用于识别电磁笔的连接状态,分离状态和连接状态。如果电磁笔处于连接状态,则认为是用户准备书写。电磁笔的连接状态发生改变时,驱动软件将最新连接状态发送给智能平板。智能平板记录连接状态,并且控制后续的触摸操作:如果连接状态是从连接状态变为分离状态,那么认为用户准备书写。这时笔在电磁屏上的按下、移动、抬起数据会处理成划出一条线条。如果这时在智能平板接收到触摸操作的数据,那么将触摸的按下、移动、抬起数据处理成移动白板内容操作。如果连接状态是从分离状态变为连接状态,那么认为用户不使用笔书写。这时在智能平板接收到触摸操作的数据,那么将触摸的按下、移动、抬起数据处理成划出一条线条。
在另一个具体的例子中,也可以通过在智能平板上设置开启和关闭触摸书写的按钮,若按钮处于选中状态,则代表触摸操作是书写。若按钮处于未选中状态,则代表触摸操作不能书写,只能进行移动、漫游操作。在上个例子的基础上,智能平板增加一个按钮,用于用户交互,可以手动控制触摸数据的处理方式:电磁笔和感应器断开的时候,软件控制将按钮置为未选中状态;电磁笔和感应器重新连接的时候,不改变按钮的状态。按钮点击一下切换一下按钮状态,按钮状态在选中和未选中状态间来回切换。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智能笔与智能笔对应的放置位之间的当前配合状态;根据当前配合状态确定接收到的触控数据类型;获取与触控数据类型对应的操作数据,并根据操作数据确定对应的操作指令,能够防止误触,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防误触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进行优化,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当前配合状态确定接收到的触控数据类型,包括:当所述当前配合状态为分离状态时,确定接收到的触控数据类型包括:智能笔数据类型和触摸数据类型;相应的,获取与所述触控数据类型对应的操作数据,并根据所述操作数据确定对应的操作指令,包括:获取智能笔数据和触摸数据,根据所述智能笔数据确定书写内容,根据触摸数据确定对应的手势操作;当所述当前配合状态为连接状态时,确定接收到的数据类型为触摸数据类型;相应的,获取与所述触控数据类型对应的操作数据,并根据所述操作数据确定对应的操作指令,包括:获取触摸数据,根据所述触摸数据确定书写内容。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0,获取智能笔与所述智能笔对应的放置位之间的当前配合状态。
S220,判断所述当前配合状态是否为分离状态,若是,则执行S230,若否,则执行S250;
其中,分离状态为智能笔没有放置在放置位的状态,也就是说用户有可能使用智能笔进行书写。
具体的,根据智能笔对应的放置位内的感应器确定智能笔是否放置在放置位内,若智能笔没有放置在放置位内,则智能笔和智能笔对应的放置位之间的状态为分离状态。
S230,确定接收到的触控数据类型包括:智能笔数据类型和触摸数据类型。
具体的,由于智能笔没有放置在放置位内可知用户可能通过智能笔进行书写,则在这种情况下,智能平板可能接受到两种类型的数据,一种类型为智能笔数据类型,另一种类型为触摸数据类型。智能笔数据是用户通过智能笔在智能平板上运动产生的数据,触摸数据是用户通过手在智能平板上移动产生的数据。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若智能平板为电磁屏+触摸屏双触控的智能平板,当手指触摸在金属层上时,触点的电容就会发生变化,使得与之相连的振荡器频率发生变化,则可以根据振荡器频率的变化情况确定手指的移动轨迹,进而获得触摸的数据,根据智能笔(电磁笔)操作过程中和面板下的感应器产生磁场变化,进而获得智能笔数据。若智能平板为红外屏+触摸屏双触控的智能平板,可以根据振荡器频率的变化情况确定智能笔的移动轨迹,进而获得触摸的数据,根据红外触摸框的各个红外对管中红外光的强度确定智能笔的移动轨迹,进而获得数据,由于用户使用智能笔的时候,用户的手也会遮挡红外光,则需要将获得的数据中由于手部遮挡产生的数据删除,剩余的数据是智能笔数据。
S240,获取智能笔数据和触摸数据,根据所述智能笔数据确定书写内容,根据触摸数据确定对应的手势操作。
具体的,若智能笔没有放置在放置位内,则说明用户可能通过智能笔进行书写,则根据智能笔数据确定书写内容,用户使用智能笔进行书写时,可以通过将手在智能平板的屏幕上左右滑动实现对智能平板的屏幕上显示内容的移动操作。例如可以是,用户通过智能笔进行书写,用户写到右端较远的位置,则可以用手在智能平板的屏幕上从右向左滑动,进而实现将智能平板上显示的内容向左移动,方便用户书写。
具体的,若智能笔没有放置在放置位内,智能平板只接收到智能笔数据,则获取智能笔数据,根据智能笔数据确定书写内容。若智能笔没有放置在放置位内,而智能平板只接收到触摸数据,则获取触摸数据,根据触摸数据确定书写内容。
S250,当所述当前配合状态为连接状态时,确定接收到的数据类型为触摸数据类型。
其中,所述当前配合状态为连接状态指的是智能笔处于智能笔对应的放置位,则说明用户没有使用智能笔。
具体的,当智能笔处于智能笔对应的放置位时,说明用户没有使用智能笔,因此智能平板接收到的数据类型为触摸数据类型。
S260,获取触摸数据,根据所述触摸数据确定书写内容。
具体的,根据用户手指触摸在智能平板上时,根据振荡器频率的变化情况确定手指的移动轨迹,进而获得触摸的数据,根据触摸数据确定书写内容。
可选的,当所述当前配合状态为分离状态时,确定接收到的触控数据类型包括:智能笔数据类型和触摸数据类型之后,还包括:
于智能笔与显示屏接触时,确定接收到的数据类型为智能笔数据类型;
具体的,当智能笔和显示屏接触时,则说明用户正在使用智能笔进行书写操作,则这个时候,智能平板接收到的数据一定是由于智能笔的运动产生的,因此接收到的数据类型为智能笔数据类型。
相应的,获取与所述触控数据类型对应的操作数据,并根据所述操作数据确定对应的操作指令,包括:
获取智能笔数据;
根据所述智能笔数据确定书写内容。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电磁笔与屏幕接触时,为了去掉触摸操作的干扰,需要忽略掉触摸数据。电磁笔与屏幕接触或者离开,电磁屏的驱动或者固件将当前电磁笔的接触状态发送给智能平板,智能平板记录当前电磁笔的接触状态。如果当前电磁笔和屏幕接触,并且接收到触摸数据,那么直接忽略不处理。
可选的,当所述当前配合状态为分离状态时,确定接收到的触控数据类型包括:智能笔数据类型和触摸数据类型之后,还包括:
于智能笔在电磁屏和/或红外触摸框上方时,确定接收到的触控数据类型包括:智能笔数据类型和触摸数据类型;
具体的,于智能笔在电磁屏和/或红外触摸框上方时指的是智能笔悬停在屏幕上方,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判断用户是使用智能笔书写还是使用手指书写,因此智能平板接收到的触控数据类型包括:智能笔数据类型和触摸数据类型。
相应的,获取与所述触控数据类型对应的操作数据,并根据所述操作数据确定对应的操作指令,包括:
获取智能笔数据和触摸数据;
根据触摸点位置与笔尖位置的相对方位和距离确定有效的触摸数据;
根据所述有效的触摸数据确定对应的手势操作;
具体的,由于用户使用智能笔进行书写时,由于用户的书写习惯,可能会发生误触的情况,一般误触发生的位置为智能笔笔尖位置的右下角的区域,因此,根据触摸点位置与笔尖位置的相对方位和距离确定有效的触摸数据。
具体的,若触摸点位置为笔尖位置的右下方,且触摸点位置与笔尖位置大于第一预设距离,则忽略对应的触摸数据。若触摸点位置为笔尖位置的左下方,且触摸点位置与笔尖位置大于第二预设距离,则确定所述触摸数据为有效的触摸数据,其中,第一预设距离大于第二预设距离。若触摸点位置为笔尖位置的左上方,且触摸点位置与笔尖位置大于第二预设距离,则确定所述触摸数据为有效的触摸数据。若触摸点位置为笔尖位置的右上方,且触摸点位置与笔尖位置大于第二预设距离,则确定所述触摸数据为有效的触摸数据。若触摸点位置为笔尖位置的正上方,且触摸点位置与笔尖位置大于第二预设距离,则确定所述触摸数据为有效的触摸数据。若触摸点位置为笔尖位置的正下方,且触摸点位置与笔尖位置大于第二预设距离,则确定所述触摸数据为有效的触摸数据。
根据所述智能笔数据确定书写内容。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电磁笔悬停在屏幕上方时,忽略笔尖位置的右下角特定区域的触摸数据笔尖悬停在屏幕上,不能确定用户是准备书写,还是可能会有触摸。此时不能完全忽略触摸数据,而是忽略笔尖右下角特定区域的触摸数据,防止书写过程中笔稍微临时抬起时触摸操作的影响。电磁笔悬停在电磁屏上方时,电磁屏驱动或者固件就可以收到数据(一般笔尖在屏幕上方1厘米左右,视不同的电磁屏产品而定),将悬停数据发送给智能平板,智能平板记录悬停状态和悬停的笔尖位置P(x1,y1)。如果此时接收到触摸数据,则读取触摸的按下位置D(x2,y2)。如果x2-x1>8厘米,并且y1-y2>8厘米,则认为触摸操作是在悬停笔尖的右下角范围,忽略对应的按下、移动、抬起数据。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智能笔与智能笔对应的放置位之间的当前配合状态;根据当前配合状态确定接收到的触控数据类型;获取与触控数据类型对应的操作数据,并根据操作数据确定对应的操作指令,能自动根据使用场景调整触摸操作的功能,方便用户使用,提高效率。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防误触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防误触的情况,该装置可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该装置可集成在任何提供防误触的功能的设备中,如图3所示,所述防误触的装置具体包括:获取模块310、数据类型确定模块320和操作指令确定模块330。
其中,获取模块310,用于获取智能笔与所述智能笔对应的放置位之间的当前配合状态;
数据类型确定模块320,用于根据所述当前配合状态确定接收到的触控数据类型;
操作指令确定模块330,用于获取与所述触控数据类型对应的操作数据,并根据所述操作数据确定对应的操作指令。
可选的,所述数据类型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当前配合状态为分离状态时,确定接收到的触控数据类型包括:智能笔数据类型和触摸数据类型;
相应的,所述操作指令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获取智能笔数据和触摸数据,根据所述智能笔数据确定书写内容,根据触摸数据确定对应的手势操作;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当前配合状态为连接状态时,确定接收到的数据类型为触摸数据类型;
相应的,所述操作指令确定模块包括: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获取触摸数据,根据所述触摸数据确定书写内容。
可选的,还包括: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当前配合状态为分离状态时,确定接收到的触控数据类型包括智能笔数据类型和触摸数据类型之后,于智能笔与显示屏接触时,确定接收到的数据类型为智能笔数据类型;
相应的,操作指令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智能笔数据;
根据所述智能笔数据确定书写内容。
可选的,还包括:
第六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当前配合状态为分离状态时,确定接收到的触控数据类型包括智能笔数据类型和触摸数据类型之后,于智能笔在电磁屏和/或红外触摸框上方时,确定接收到的触控数据类型包括智能笔数据类型和触摸数据类型;
相应的,操作指令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智能笔数据和触摸数据;
根据触摸点位置与笔尖位置的相对方位和距离确定有效的触摸数据;
根据所述有效的触摸数据确定对应的手势操作;
根据所述智能笔数据确定书写内容。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智能笔与智能笔对应的放置位之间的当前配合状态;根据当前配合状态确定接收到的触控数据类型;获取与触控数据类型对应的操作数据,并根据操作数据确定对应的操作指令,能自动根据使用场景调整触摸操作的功能,方便用户使用,提高效率。
实施例四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计算机设备12的框图。图4显示的计算机设备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4所示,计算机设备12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计算机设备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16,系统存储器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28和处理单元16)的总线18。
总线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计算机设备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计算机设备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系统存储器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32。计算机设备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4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4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18相连。存储器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2的程序/实用工具4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2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计算机设备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计算机设备12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计算机设备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2进行。并且,计算机设备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20通过总线18与计算机设备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计算机设备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单元16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防误触的方法:获取智能笔与所述智能笔对应的放置位之间的当前配合状态;根据所述当前配合状态确定接收到的触控数据类型;获取与所述触控数据类型对应的操作数据,并根据所述操作数据确定对应的操作指令。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所有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误触的方法:获取智能笔与所述智能笔对应的放置位之间的当前配合状态;根据所述当前配合状态确定接收到的触控数据类型;获取与所述触控数据类型对应的操作数据,并根据所述操作数据确定对应的操作指令。
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防误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智能笔与所述智能笔对应的放置位之间的当前配合状态;
根据所述当前配合状态确定接收到的触控数据类型;
获取与所述触控数据类型对应的操作数据,并根据所述操作数据确定对应的操作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当前配合状态确定接收到的触控数据类型,包括:
当所述当前配合状态为分离状态时,确定接收到的触控数据类型包括:智能笔数据类型和触摸数据类型;
相应的,获取与所述触控数据类型对应的操作数据,并根据所述操作数据确定对应的操作指令,包括:
获取智能笔数据和触摸数据,根据所述智能笔数据确定书写内容,根据触摸数据确定对应的手势操作;
当所述当前配合状态为连接状态时,确定接收到的数据类型为触摸数据类型;
相应的,获取与所述触控数据类型对应的操作数据,并根据所述操作数据确定对应的操作指令,包括:
获取触摸数据,根据所述触摸数据确定书写内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当前配合状态为分离状态时,确定接收到的触控数据类型包括:智能笔数据类型和触摸数据类型之后,还包括:
于智能笔与显示屏接触时,确定接收到的数据类型为智能笔数据类型;
相应的,获取与所述触控数据类型对应的操作数据,并根据所述操作数据确定对应的操作指令,包括:
获取智能笔数据;
根据所述智能笔数据确定书写内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当前配合状态为分离状态时,确定接收到的触控数据类型包括:智能笔数据类型和触摸数据类型之后,还包括:
于智能笔在电磁屏和/或红外触摸框上方时,确定接收到的触控数据类型包括:智能笔数据类型和触摸数据类型;
相应的,获取与所述触控数据类型对应的操作数据,并根据所述操作数据确定对应的操作指令,包括:
获取智能笔数据和触摸数据;
根据触摸点位置与笔尖位置的相对方位和距离确定有效的触摸数据;
根据所述有效的触摸数据确定对应的手势操作;
根据所述智能笔数据确定书写内容。
5.一种防误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智能笔与所述智能笔对应的放置位之间的当前配合状态;
数据类型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配合状态确定接收到的触控数据类型;
操作指令确定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触控数据类型对应的操作数据,并根据所述操作数据确定对应的操作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类型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当前配合状态为分离状态时,确定接收到的触控数据类型包括:智能笔数据类型和触摸数据类型;
相应的,所述操作指令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获取智能笔数据和触摸数据,根据所述智能笔数据确定书写内容,根据触摸数据确定对应的手势操作;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当前配合状态为连接状态时,确定接收到的数据类型为触摸数据类型;
相应的,所述操作指令确定模块包括: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获取触摸数据,根据所述触摸数据确定书写内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当前配合状态为分离状态时,确定接收到的触控数据类型包括智能笔数据类型和触摸数据类型之后,于智能笔与显示屏接触时,确定接收到的数据类型为智能笔数据类型;
相应的,操作指令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智能笔数据;
根据所述智能笔数据确定书写内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六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当前配合状态为分离状态时,确定接收到的触控数据类型包括智能笔数据类型和触摸数据类型之后,于智能笔在电磁屏和/或红外触摸框上方时,确定接收到的触控数据类型包括智能笔数据类型和触摸数据类型;
相应的,操作指令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智能笔数据和触摸数据;
根据触摸点位置与笔尖位置的相对方位和距离确定有效的触摸数据;
根据所述有效的触摸数据确定对应的手势操作;
根据所述智能笔数据确定书写内容。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710691435.9A 2017-08-14 2017-08-14 一种防误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72912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91435.9A CN107291277B (zh) 2017-08-14 2017-08-14 一种防误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CT/CN2017/116739 WO2019033655A1 (zh) 2017-08-14 2017-12-17 一种防误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91435.9A CN107291277B (zh) 2017-08-14 2017-08-14 一种防误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91277A true CN107291277A (zh) 2017-10-24
CN107291277B CN107291277B (zh) 2019-09-03

Family

ID=60106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91435.9A Active CN107291277B (zh) 2017-08-14 2017-08-14 一种防误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91277B (zh)
WO (1) WO2019033655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1102A (zh) * 2018-02-07 2018-09-04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画板的擦除方法及装置
WO2019033655A1 (zh) * 2017-08-14 2019-02-21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误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753179A (zh) * 2018-12-17 2019-05-14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操作指令的处理方法及手写阅读设备
CN110794976A (zh) * 2018-08-03 2020-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装置及方法
CN111208917A (zh) * 2019-12-31 2020-05-29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智能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694451A (zh) * 2020-05-22 2020-09-22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操作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25889A (zh) * 2021-10-11 2021-11-09 广东新空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触控屏的触控笔迹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4690976A (zh) * 2021-04-22 2022-07-01 广州创知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弹性波的系统首页界面交互操作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80123A1 (en) * 2000-12-26 2002-06-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touchscreen data input
CN1797305A (zh) * 2004-11-23 2006-07-05 微软公司 降低意外激活触敏设备
CN104007892A (zh) * 2013-02-22 2014-08-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控制多个对象的显示的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CN104541235A (zh) * 2012-06-08 2015-04-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存储轨迹信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91277B (zh) * 2017-08-14 2019-09-03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误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80123A1 (en) * 2000-12-26 2002-06-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touchscreen data input
CN1797305A (zh) * 2004-11-23 2006-07-05 微软公司 降低意外激活触敏设备
CN104541235A (zh) * 2012-06-08 2015-04-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存储轨迹信息
CN104007892A (zh) * 2013-02-22 2014-08-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控制多个对象的显示的方法及其移动终端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33655A1 (zh) * 2017-08-14 2019-02-21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误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491102A (zh) * 2018-02-07 2018-09-04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画板的擦除方法及装置
CN110794976A (zh) * 2018-08-03 2020-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装置及方法
CN110794976B (zh) * 2018-08-03 2022-04-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装置及方法
CN109753179A (zh) * 2018-12-17 2019-05-14 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操作指令的处理方法及手写阅读设备
CN111208917A (zh) * 2019-12-31 2020-05-29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智能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694451A (zh) * 2020-05-22 2020-09-22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操作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94451B (zh) * 2020-05-22 2024-02-06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操作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690976A (zh) * 2021-04-22 2022-07-01 广州创知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弹性波的系统首页界面交互操作方法及装置
CN113625889A (zh) * 2021-10-11 2021-11-09 广东新空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触控屏的触控笔迹生成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33655A1 (zh) 2019-02-21
CN107291277B (zh) 2019-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91277A (zh) 一种防误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1494556B1 (ko) 전자 디바이스 디스플레이 위의 공중에서 오브젝트를 이동시킴으로써 전자 디바이스 어플리케이션과 상호작용하는 방법들 및 장치
CN103176735B (zh) 便携式终端中控制柔性显示器的方法和装置
US9569107B2 (en) Gesture keyboard with gesture cancellation
CN103955339A (zh) 一种终端操作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3403650A (zh) 绘图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573639A (zh) 用于触发应用的显示的方法和系统
CN104024992A (zh) 用于触摸屏的组合式射频识别和触摸输入
CN102184077A (zh) 计算设备放大手势
CN106919333A (zh) 电子书写板上书写内容的记录方法和装置
CN108897489A (zh) 页面返回的交互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3869947A (zh) 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2317895A (zh) 信息处理装置、显示控制方法以及显示控制程序
CN108762557A (zh) 一种触摸检测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488321A (zh) 一种在触摸屏终端上识别触摸动作的方法及装置
CN108492349A (zh) 书写笔画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111435A (zh) 一种页面滑动方法、装置及用户终端
EP2771766B1 (en) Pressure-based interaction for indirect touch input devices
KR20150077914A (ko) 입력을 감지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CN107765900A (zh) 一种智能笔、智能笔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27139A (zh) 文本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EP3008556A1 (en) Disambiguation of indirect input
CN105786373A (zh) 一种触控轨迹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JP2011028399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電子機器
US10521108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touch,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ouch controll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