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78599B - 一种通关藤种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关藤种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78599B
CN107278599B CN201710656887.3A CN201710656887A CN107278599B CN 107278599 B CN107278599 B CN 107278599B CN 201710656887 A CN201710656887 A CN 201710656887A CN 107278599 B CN107278599 B CN 1072785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rsdenia tenacissima
transplanting
pulling
year
transplan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5688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78599A (zh
Inventor
王平理
龙光强
杨生超
赵光荣
李敬仁
信辉
高松
刘正坤
周来
孙豫
黄晓俊
杨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Xintong Plant Pharmaceutical Co ltd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Xintong Plant Pharmaceutical Co ltd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Xintong Plant Pharmaceutical Co ltd,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unnan Xintong Plant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5688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785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785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785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785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785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planting Machine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种植领域,公开了一种通关藤种植方法,其技术要点是:整地:移栽前对待移栽土地进行翻地松土处理,移栽:对待移栽土地进行打穴,将通关藤种苗进行移栽,搭架:在待移栽土地上进行搭架,牵藤:对通关藤进行牵藤,将藤蔓固定在搭架上,牵藤:对通关藤进行牵藤,将藤蔓固定在搭架上。解决了现有通关藤种植通关藤产量无法提高,种植方法多为地爬式,并没有一种易于一般作业人员接受,能够提高通关藤产量的方法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通关藤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种植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通关藤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通关藤 (Marsdenia tenocissima(Roxb)Wight et Arm)为萝藦科牛奶菜属藤本植物,又名乌骨藤。始载于《滇南本草》,广泛分布于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全株都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和止咳平喘之功效。通关藤所含的乌骨消癌素 (C21- 甾体甙和乌骨总碱 ) 对癌细胞分裂的根源 - 微管排列有很强的破坏作用,可阻断癌细胞的有丝分裂,从而有效切断癌细胞扩散、转移,癌症因此萎缩直至完全消失。可用于晚期肺癌、急性白血病、食管癌、胃癌、肝癌、喉癌、鼻咽癌等各种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以通关藤为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的中药消癌平制剂,疗效良好。
目前,通关藤主要依靠自然繁育和有限的野生资源供给。由于通关藤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而药材需求量仍逐年提高,通关藤自身花多果少的生物特性,其植物自然繁殖力低。云南地区推广种植人工驯养的通关藤,由于通关藤的生长及繁殖要求,仅能在山地及林地进行种植。
由于通关藤驯服时间短,人工种植产量一直都无法得到质的提高,作业人员选用多种方式均无法答复提高其产量,大多产用传统地爬式种植,即按照通关藤自然生长方式,攀爬在石头或者其他大型植株上进行种植,并且根据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0440646,一组通关藤快速繁殖培养基,公开一种能够使通关藤有效快速无性繁殖的培养基,虽然其效果较为优良,但是很难直接应用与农业生产,更加倾向用于科学研究,其技术要求高一般作业人员很难使用。
因此需要一种方法简单,易于被一般作业人员接受,通过整地、移栽、搭架、牵藤等步骤的配合,结合通关藤特有的生长需求达到催生提高通关藤产量的一种通关藤种植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通关藤种植中通关藤产量无法提高,种植方法多为地爬式,并没有一种易于一般作业人员接受,能够提高通关藤产量的方法的问题,提供一种通关藤种植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关藤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整地:移栽前对待移栽土地进行翻地松土处理;
b.移栽:对待移栽土地进行打穴,将通关藤种苗进行移栽;
c.搭架:在待移栽土地上进行搭架;
d.牵藤:对通关藤进行牵藤,将藤蔓固定在搭架上;
e.后期管理:每年定期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和修枝。
进一步的,步骤a整地中,待移栽土地选用前茬为豆科作物或者禾本科作物,翻地深度在20~40cm。
这种方法的目的在于,通关藤对土壤的肥力要求较高,经过多年的追踪研究,豆科作物和禾本科作物种植后,土壤中会出现大量含氮物质,有助于通关藤种苗初期移栽中生根,同时其含有的根瘤菌有利于通关藤获取土壤中氮物质,提高通关藤产量,作为对比如果将通关藤种苗移栽至前茬为姜、三七、甘蔗等作物的土壤中,其种植后土壤肥力降低,同时产生不利于后续作物生长的代谢产物,其对通关藤的根部会造成影响。
进一步的,步骤b移栽中,移栽时间为每年5月,移栽密度为每亩500~700株,移栽行距为2m,株距为0.5m,打穴为直径20cm,深度为20cm的圆孔。
可选的,步骤b移栽中,还包括移栽20天后对未成活或成活较差的种苗拔出后重新用苗移栽,其中成活较差的种苗指株高明显低于其他通关藤种苗的植株。
进一步的,步骤c搭架中,搭架立柱采用粗8 cm×8cm,高2.5m的水泥桩,水泥桩间横向距离为4m,纵向距离为6m,相邻水泥桩间顶部连接有直径为2.5mm的主胶线。
可选的,步骤c搭架中,移栽后第二年在主胶线间设置直径为1.2mm的辅胶线,所述辅胶线纵向设置,相邻辅胶线间距为1m。
这种方法的目的在于,改变现有地爬式种植通关藤模式,使用搭架人工确定通关藤攀爬方向,同时可以调节植物单位面积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使个体发育健壮,群体生长协调,达到高产的目的.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只有合理搭架攀爬才是最经济的做法,可以大幅提高通关藤产量。
进一步的,步骤d牵藤中,牵藤次数为两次,第一次牵藤在通关藤开始抽藤时,次年1月份进行1次修枝,藤条全部剪除,通关藤根部留20~30cm,待植株再次抽藤后进行第二次牵藤,第二次牵藤与第一次牵藤步骤一致。
这种方法的目的在于,牵藤的目的主要是配合搭架,通过采用两次牵藤,可以提高通关藤植株耐破坏性,将其初生抽藤剪去,后续生长的藤条更加粗壮。
可选的,步骤e后期管理中,第一年除草3-5次,以后每年除草2次。
可选的,步骤e后期管理中,每年施肥4次,每次间隔3个月,第一次施肥时间为通关藤移栽成活20天后,使用尿素或复合肥进行施肥。
可选的,步骤e后期管理中,尿素用量为18kg/亩,复合肥用量为42kg/亩,尿素和复合肥交替使用。
这种方法的目的在于,复合肥通过将草、畜牧粪便等发酵制得,其中有益成分比较全面,但是整体肥力较低,尿素含有较高氮,通过将两种肥料交替使用,既可以满足通关藤种植时对氮的需求,又可以使土壤中肥料含量更加均匀。
本发明方法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1、提供一种通关藤种植方法,为获取更高产量通关藤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同时种植方法简单,易于被一般作业人员接受。
2、通关藤对土壤的肥力要求较高,经过多年的追踪研究,豆科作物和禾本科作物种植后,土壤中会出现大量含氮物质,有助于通关藤种苗初期移栽中生根,同时其含有的根瘤菌有利于通关藤获取土壤中氮物质,提高通关藤产量,作为对比如果将通关藤种苗移栽至前茬为姜、三七、甘蔗等作物的土壤中,其种植后土壤肥力降低,同时产生不利于后续作物生长的代谢产物,其对通关藤的根部会造成影响。
3、改变现有地爬式种植通关藤模式,使用搭架人工确定通关藤攀爬方向,同时可以调节植物单位面积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使个体发育健壮,群体生长协调,达到高产的目的.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只有合理搭架攀爬才是最经济的做法,可以大幅提高通关藤产量。
4、牵藤的目的主要是配合搭架,通过采用两次牵藤,可以提高通关藤植株耐破坏性,将其初生抽藤剪去,后续生长的藤条更加粗壮。
5、复合肥通过将草、畜牧粪便等发酵制得,其中有益成分比较全面,但是整体肥力较低,尿素含有较高氮,通过将两种肥料交替使用,既可以满足通关藤种植时对氮的需求,又可以使土壤中肥料含量更加均匀。
6、采用本方法种植的通关藤,经过跟踪统计其产量是传统地爬式种植地块的通关藤产量的2-3倍。
具体实施方式
选用定量培育的通关藤种苗,均匀分为4组,每组标记为A、B、C、D,其中A组采用现有地爬式种植方式进行种植,三年后进行收集,将收获的通关藤晾晒统计重量。
实施例1
整地
移栽前对待移栽土地进行翻地松土处理, 待移栽土地选用前茬为豆科作物,翻地深度在20cm。
移栽
在第一年5月进行移栽,选用B组通关藤种苗进行移栽,移栽密度为每亩500株,移栽行距为2m,株距为0.5m,打穴为直径20cm,深度为20cm的圆孔,移栽20天后对未成活或成活较差的种苗拔出后重新用苗移栽,其中成活较差的种苗指株高明显低于其他通关藤种苗的植株。
搭架
搭架立柱采用粗8 cm×8cm,高2.5m的水泥桩,水泥桩间横向距离为4m,纵向距离为6m,相邻水泥桩间顶部连接有直径为2.5mm的主胶线,移栽后第二年在主胶线间设置直径为1.2mm的辅胶线,所述辅胶线纵向设置,相邻辅胶线间距为1m。
牵藤
牵藤次数为两次,第一次牵藤在通关藤开始抽藤时,次年1月份进行1次修枝,藤条全部剪除,通关藤根部留20cm,待植株再次抽藤后进行第二次牵藤,第二次牵藤与第一次牵藤步骤一致。
后期管理
第一年除草3次,剩余两年每年除草2次,每年施肥4次,每次间隔3个月,第一次施肥时间为通关藤移栽成活20天后,使用尿素或复合肥进行施肥。尿素用量为18kg/亩,复合肥用量为42kg/亩,尿素和复合肥交替使用。三年后进行收集,将收获的通关藤晾晒统计重量。
实施例2
整地
移栽前对待移栽土地进行翻地松土处理, 待移栽土地选用前茬为豆科作物,翻地深度在30cm。
移栽
在第一年5月进行移栽,选用C组通关藤种苗进行移栽,移栽密度为每亩600株,移栽行距为2m,株距为0.5m,打穴为直径20cm,深度为20cm的圆孔,移栽20天后对未成活或成活较差的种苗拔出后重新用苗移栽,其中成活较差的种苗指株高明显低于其他通关藤种苗的植株。
搭架
搭架立柱采用粗8 cm×8cm,高2.5m的水泥桩,水泥桩间横向距离为4m,纵向距离为6m,相邻水泥桩间顶部连接有直径为2.5mm的主胶线,移栽后第二年在主胶线间设置直径为1.2mm的辅胶线,所述辅胶线纵向设置,相邻辅胶线间距为1m。
牵藤
牵藤次数为两次,第一次牵藤在通关藤开始抽藤时,次年1月份进行1次修枝,藤条全部剪除,通关藤根部留25cm,待植株再次抽藤后进行第二次牵藤,第二次牵藤与第一次牵藤步骤一致。
后期管理
第一年除草3次,剩余两年每年除草2次,每年施肥4次,每次间隔3个月,第一次施肥时间为通关藤移栽成活20天后,使用尿素或复合肥进行施肥。尿素用量为18kg/亩,复合肥用量为42kg/亩,尿素和复合肥交替使用。三年后进行收集,将收获的通关藤晾晒统计重量。
实施例3
整地
移栽前对待移栽土地进行翻地松土处理, 待移栽土地选用前茬为豆科作物,翻地深度在40cm。
移栽
在第一年5月进行移栽,选用D组通关藤种苗进行移栽,移栽密度为每亩700株,移栽行距为2m,株距为0.5m,打穴为直径20cm,深度为20cm的圆孔,移栽20天后对未成活或成活较差的种苗拔出后重新用苗移栽,其中成活较差的种苗指株高明显低于其他通关藤种苗的植株。
搭架
搭架立柱采用粗8 cm×8cm,高2.5m的水泥桩,水泥桩间横向距离为4m,纵向距离为6m,相邻水泥桩间顶部连接有直径为2.5mm的主胶线,移栽后第二年在主胶线间设置直径为1.2mm的辅胶线,所述辅胶线纵向设置,相邻辅胶线间距为1m。
牵藤
牵藤次数为两次,第一次牵藤在通关藤开始抽藤时,次年1月份进行1次修枝,藤条全部剪除,通关藤根部留30cm,待植株再次抽藤后进行第二次牵藤,第二次牵藤与第一次牵藤步骤一致。
后期管理
第一年除草3次,剩余两年每年除草2次,每年施肥4次,每次间隔3个月,第一次施肥时间为通关藤移栽成活20天后,使用尿素或复合肥进行施肥。尿素用量为18kg/亩,复合肥用量为42kg/亩,尿素和复合肥交替使用。三年后进行收集,将收获的通关藤晾晒统计重量。
将4组通关藤产量进行对比可得,A组采用现有地爬式种植方式,种植三年后收集晾干后每亩重量平均为315kg,B组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种植方法,种植三年后收集晾干后每亩重量平均为645kg,C组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种植方法,种植三年后收集晾干后每亩重量平均为758kg,D组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种植方法,种植三年后收集晾干后每亩重量平均为798kg,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每亩通关藤产量提升较之现有技术在2~3倍。

Claims (3)

1.一种通关藤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整地:移栽前对待移栽土地进行翻地松土处理,其中待移栽土地选用前茬为豆科作物或者禾本科作物,翻地深度在20~40cm;
b.移栽:对待移栽土地进行打穴,将通关藤种苗进行移栽,其中移栽时间为每年5月,移栽密度为每亩500~700株,移栽行距为2m,株距为0.5m,打穴为直径20cm,深度为20cm的圆孔;
c.搭架:在待移栽土地上进行搭架,其中搭架立柱采用粗8cm×8cm,高2.5m的水泥桩,水泥桩间横向距离为4m,纵向距离为6m,相邻水泥桩间顶部连接有直径为2.5mm的主胶线;
d.牵藤:对通关藤进行牵藤,将藤蔓固定在搭架上,其中牵藤次数为两次,第一次牵藤在通关藤开始抽藤时,次年1月份进行1次修枝,藤条全部剪除,通关藤根部留20~30cm,待植株再次抽藤后进行第二次牵藤,第二次牵藤与第一次牵藤步骤一致;
e.后期管理:每年定期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和修枝,其中第一年除草3~5次,以后每年除草2次,每年施肥4次,每次间隔3个月,第一次施肥时间为通关藤移栽成活20天后,使用尿素或复合肥进行施肥,尿素用量为18kg/亩,复合肥用量为42kg/亩,尿素和复合肥交替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关藤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移栽中,还包括移栽20天后对未成活或成活较差的种苗拔出后重新用苗移栽,其中成活较差的种苗植株高明显低于其他通关藤种苗的植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关藤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搭架中,移栽后第二年在主胶线间设置直径为1.2mm的辅胶线,所述辅胶线纵向设置,相邻辅胶线间距为1m。
CN201710656887.3A 2017-08-03 2017-08-03 一种通关藤种植方法 Active CN1072785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56887.3A CN107278599B (zh) 2017-08-03 2017-08-03 一种通关藤种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56887.3A CN107278599B (zh) 2017-08-03 2017-08-03 一种通关藤种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78599A CN107278599A (zh) 2017-10-24
CN107278599B true CN107278599B (zh) 2020-12-04

Family

ID=60105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56887.3A Active CN107278599B (zh) 2017-08-03 2017-08-03 一种通关藤种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785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67795B (zh) * 2017-11-15 2020-04-14 云南农业大学 一种缩短通关藤花龄和提高开花率的方法
CN108934811B (zh) * 2018-07-10 2020-12-15 云南农业大学 一种通关藤的野生抚育方法
CN109121980A (zh) * 2018-09-14 2019-01-04 云南信通植物药业有限公司 通关藤的种植方法
CN109429849A (zh) * 2018-09-20 2019-03-08 四川盛世佳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柑橘的种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8553A (zh) * 2013-11-25 2014-02-05 云南圣和植物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通关藤的扦插繁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78599A (zh) 2017-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78599B (zh) 一种通关藤种植方法
CN103444392A (zh) 魔芋与黄姜垄厢套种共生栽培方法
CN102612959B (zh) 一种叶用瓜蒌的栽培管理方法及应用
CN101720620A (zh) 一种林下套种金银花的方法
CN113141964B (zh) 一种亚热带地区长效碳中和林的种植方法
CN102132655A (zh) 威灵仙的种植方法
CN105284389A (zh) 一种何首乌的种植方法
CN103503688A (zh) 一种中药续断的人工种植方法
CN101449646A (zh) 一种管花肉苁蓉的接种方法
CN102144457A (zh) 一种黄连木培育方法
CN105393736A (zh) 一种决明子的种植方法
CN106068984A (zh) 一种山核桃与牡丹的间作方法
CN103444391A (zh) 七叶一枝花切段株培繁殖栽培法
CN105230424A (zh) 一种金银花的规范化种植方法
CN113261465B (zh) 一种柑桔快速成园方法
CN102067781A (zh) 紫油厚朴再生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CN1907000A (zh) 雪莲组培苗规模化人工种植方法
CN106961963A (zh) 吊瓜的抗病种植方法
CN104686173B (zh) 一种在农田中联合种植富硒枇杷和蔬菜的方法
CN109121932B (zh) 一种在茶树下交替套种大球盖菇和白芨的种植方法
CN110637667A (zh) 一种生态茶园立体种养结合的方法
CN114175957B (zh) 一种油茶密植乔化造林方法
CN104756712B (zh) 一种改良农田用于药材的种植方法
CN109757176B (zh) 一种瓜蒌的栽培基质及种植方法
CN103416178A (zh) 一种苦丁茶的矮化种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Pingli

Inventor after: Sun Yu

Inventor after: Huang Xiaojun

Inventor after: Yang Yun

Inventor after: Long Guangqiang

Inventor after: Yang Shengchao

Inventor after: Zhao Guangrong

Inventor after: Li Jingren

Inventor after: Xin Hui

Inventor after: Gao Song

Inventor after: Liu Zhengkun

Inventor after: Zhou Lai

Inventor before: Yang Yun

Inventor before: Zhou Lai

Inventor before: Sun Yu

Inventor before: Huang Xiaojun

Inventor before: Long Guangqiang

Inventor before: Yang Shengchao

Inventor before: Zhao Guangrong

Inventor before: Wang Pingli

Inventor before: Li Jingren

Inventor before: Xin Hui

Inventor before: Gao Song

Inventor before: Liu Zhengku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