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77848B - 一种隐藏节点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隐藏节点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77848B
CN107277848B CN201610210221.0A CN201610210221A CN107277848B CN 107277848 B CN107277848 B CN 107277848B CN 201610210221 A CN201610210221 A CN 201610210221A CN 107277848 B CN107277848 B CN 1072778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ssi
measurement interval
measurement
rssi measurement
interv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1022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77848A (zh
Inventor
柯颋
刘建军
侯雪颖
童辉
王锐
沈晓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1022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778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778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778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778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778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隐藏节点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其中,应用于终端的隐藏节点的确定方法包括:接收基站以广播或者多播方式发送的在第一测量区间测量的第一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测量结果;根据终端在第二测量区间测量的第二RSSI测量结果和所述第一RSSI测量结果,确定所述基站的空闲信道评估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通过以广播或多播方式将自身的RSSI测量结果发送至终端,由终端根据自身的RSSI测量结果与基站的RSSI测量结果确定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内是否存在隐藏节点。通过这种方式终端不再需要将所有测量结果都发送至基站,在保证隐藏节点发现能力的前提下,能够进一步降低基站与终端之间的通信开销。

Description

一种隐藏节点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隐藏节点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隐藏节点的发现概率,一种较优的解决方案是:eNB(EvolvedNode B,演进型Node B,简称eNB)为多个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配置相同的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测量区间,eNB和这些UE在配置的RSSI测量区间内同时进行RSSI测量。更进一步的,eNB为这些UE配置相同的或不同的RSSI上报窗口,以便分散上行链路传输压力。但当UE数目较多时,可能会导致较高的通信开销。
如图1所示,设eNB为M个UE配置相同的RSSI测量区间(RSSI measurementduration),让这些UE同时进行RSSI测量。更进一步的,eNB为M个UE配置相同的或不同的RSSI上报窗口,以便分散上行链路传输压力。设在一段时间内,存在N个RSSI测量区间。那么在这段时间内,每个UE都需要执行N次RSSI测量,并且将这些测量结果上报给eNB,则总共需要上报M*N个RSSI测量数据。显然,在所示的密集测量下,总的上报信息量是UE数目的线性增函数。随着UE数目的增加,UE上报RSSI测量结果的通信开销将会显著增加。且当UE数目较多时,可能会导致较高的通信开销。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隐藏节点的确定方法及装置,以解决在现有的隐藏节点发现技术中,随UE数目的增多,UE上报RSSI测量结果的通信开销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隐藏节点的确定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确定方法包括:
接收基站以广播或者多播方式发送的在第一测量区间测量的第一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测量结果;
根据终端在第二测量区间测量的第二RSSI测量结果和所述第一RSSI测量结果,确定所述基站的空闲信道评估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其中,所述第二测量区间是所述第一测量区间的子集或者所述第二测量区间与所述第一测量区间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所述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的步骤之后,所述确定方法还包括:
若确定所述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存在隐藏节点,则触发隐藏节点的上报事件,通过所述上报事件将存在隐藏节点的第一信息和确定隐藏节点过程中产生的第二信息上报至所述基站。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基站以广播或者多播方式发送的在第一测量区间测量的第一RSSI测量结果的步骤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通过主系统信息块MIB消息或系统信息块SIB消息,以广播方式发送的所述第一RSSI测量结果,或接收所述基站通过多播/组播单频网络MBSFN中的子帧,以多播的方式发送的所述第一RSSI测量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测量区间包括一个或多个RSSI测量区间,所述第二测量区间包括一个或多个RSSI测量区间;所述第一RSSI测量结果为所述第一测量区间中的每个RSSI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结果的集合,所述第二RSSI测量结果为所述第二测量区间中的每个RSSI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结果的集合;
所述根据终端在第二测量区间测量的第二RSSI测量结果和所述第一RSSI测量结果,确定所述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第二测量区间中的RSSI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结果均为有效测量结果,则根据所述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有效测量结果或所述RSSI测量区间的每个子帧上的瞬时RSSI有效测量结果,确定基站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终端在第二测量区间测量的第二RSSI测量结果和所述第一RSSI测量结果,确定所述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第二测量区间中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为无效测量结果,所述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为有效测量结果;或所述第二测量区间中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为有效测量结果,所述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为无效测量结果;或所述第二测量区间中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为无效测量结果,所述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为无效测量结果,则同时放弃所述第二测量区间中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以及与所述第一测量区间中对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RSSI测量区间的每个子帧上的瞬时RSSI有效测量结果,确定基站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的步骤包括:
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比较所述第二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每个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与所述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对应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或比较所述第二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每个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与所述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对应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其中,所述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包括:干扰超过门限值状态和干扰不超过门限值状态;
当所述第二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高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所述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对应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低于预设的第二门限值;或所述第二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区间内的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为干扰超过门限值状态,所述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对应子帧上的瞬时测量状态为干扰不超过门限值状态,则确定子帧上疑似发现隐藏节点;
根据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确定的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数目,计算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发生概率值;
当计算得到的发生概率值大于预设的第一概率值时,则确定所述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存在隐藏节点。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RSSI测量区间的每个子帧上的瞬时RSSI有效测量结果,确定基站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的步骤包括:
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比较所述第二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每个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与所述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对应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或比较所述第二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每个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与所述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对应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其中,所述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包括:干扰超过门限值状态和干扰不超过门限值状态;
当所述第二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高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所述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对应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低于预设的第二门限值;或所述第二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区间的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为干扰超过门限值状态,所述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对应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为干扰不超过门限值状态,则确定子帧上疑似发现隐藏节点;
根据每个RSSI测量区间内确定的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数目,计算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每个RSSI测量区间内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发生概率;
当计算得到的发生概率值大于预设的第二概率值时,确定所述RSSI测量区间内疑似发现隐藏节点;
根据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确定的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RSSI测量区间的数目,计算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RSSI测量区间的发生概率;
当计算得到的发生概率值大于预设的第三概率值时,则确定所述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存在隐藏节点。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测量结果,确定基站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的步骤包括:
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比较所述第二测量区间内的每个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测量有效值与所述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测量有效值;或比较所述第二测量区间内的每个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测量有效状态与所述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测量有效状态;其中,所述平均RSSI测量有效状态包括:干扰超过门限值状态和干扰不超过门限值状态;
当所述第二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测量有效值高于预设的第三门限值,所述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测量有效值低于预设的第四门限值;或所述第二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测量有效状态为干扰超过门限值状态,所述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测量状态为干扰不超过门限值状态,则确定子帧上疑似发现隐藏节点;
根据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确定的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RSSI测量区间的数目,计算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RSSI测量区间的发生概率;
当计算得到的发生概率值大于预设的第三概率值时,则确定所述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存在隐藏节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信息至少包括: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发生概率值;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RSSI测量区间的发生概率值;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所述第二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结果;以及所述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配置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信息;
其中,所述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起始时刻、截止时刻以及时间长度中的一种或多种信息。
进一步地,在所述接收基站以广播或者多播方式发送的在第一测量区间测量的第一RSSI测量结果步骤之后,所述确定方法还包括:
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的向所述基站上报隐藏节点的检测信息;
所述检测信息至少包括: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所述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内是否存在隐藏节点的判断结果;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发生概率值;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RSSI测量区间的发生概率值;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所述第二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结果;所述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配置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起始时刻、截止时间以及时间长度中的一种或多种信息。
进一步地,在所述接收基站以广播或者多播方式发送的在第一测量区间测量的第一RSSI测量结果的步骤之前,所述确定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对所述终端的关于RSSI测量的配置信息和/或所述基站自身的关于RSSI测量的配置信息;
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测量区间的种类、测量区间的周期、周期内起始偏移、周期内相邻RSSI测量区间间隔、周期内RSSI测量区间数目以及RSSI测量区间长度的一种或多种信息。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隐藏节点的确定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确定方法包括:
以广播或者多播方式向终端发送在第一测量区间测量的第一RSSI测量结果;
接收所述终端根据自身在第二测量区间测量的第二RSSI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一RSSI测量结果,确定所述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的上报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以广播或者多播方式向终端发送在第一测量区间测量的第一RSSI测量结果的步骤包括:
通过主系统信息块MIB消息或系统信息块SIB消息,以广播方式向锁住终端发送所述第一RSSI测量结果,或通过多播/组播单频网络MBSFN中的子帧,以多播的方式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RSSI测量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测量区间包括一个或多个RSSI测量区间,所述第二测量区间包括一个或多个RSSI测量区间;所述第一RSSI测量结果为所述第一测量区间中的每个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的集合,所述第二RSSI测量结果为所述第二测量区间中的每个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的集合。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所述终端根据自身在第二测量区间测量的第二RSSI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一RSSI测量结果,确定所述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的上报信息的步骤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在确定所述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存在隐藏节点时,通过触发上报事件所发送的存在隐藏节点的第一信息和隐藏节点确定过程中所产生的第二信息;
所述第二信息至少包括: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发生概率值;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RSSI测量区间的发生概率值;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所述第二测量区间的第二RSSI测量结果;以及所述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配置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信息;
其中,所述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起始时刻、截止时刻以及时间长度中的一种或多种信息;所述子帧为RSSI测量区间中的子帧。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所述终端根据自身在第二测量区间测量的第二RSSI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一RSSI测量结果,确定所述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的上报信息的步骤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周期性或非周期性上报的隐藏节点的检测信息;
所述检测信息包括:在预设的观察时间窗口内,是否存在隐藏节点的判断结果;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发生概率;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RSSI测量区间的发生概率;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所述第二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结果;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配置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起始时刻、截止时刻以及时间长度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子帧为RSSI测量区间中的子帧。
进一步地,所述以广播或者多播方式向终端发送在第一测量区间测量的第一RSSI测量结果的步骤之前,所述确定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发送对所述终端的关于RSSI测量的配置信息和/或所述基站自身的关于RSSI测量的配置信息;
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测量区间的种类、测量区间的周期、周期内起始偏移、周期内相邻RSSI测量区间间隔、周期内RSSI测量区间数目以及RSSI测量区间长度的一种或多种信息。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隐藏节点的确定装置,应用于终端,所述确定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以广播或者多播方式发送的在第一测量区间测量的第一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测量结果;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终端在第二测量区间测量的第二RSSI测量结果和所述第一RSSI测量结果,确定所述基站的空闲信道评估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其中,所述第二测量区间是所述第一测量区间的子集或者所述第二测量区间与所述第一测量区间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装置还包括:
第一信息上报模块,用于当确定所述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存在隐藏节点时,触发隐藏节点的上报事件,通过所述上报事件将存在隐藏节点的第一信息和确定隐藏节点过程中所产生的第二信息上报至所述基站。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对所述终端的关于RSSI测量的配置信息和/或所述基站自身的关于RSSI测量的配置信息;
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测量区间的种类、测量区间的周期、周期内起始偏移、周期内相邻RSSI测量区间间隔、周期内RSSI测量区间数目以及RSSI测量区间长度的一种或多种信息。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隐藏节点的确定装置,应用于基站,所述确定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以广播或者多播方式向终端发送在第一测量区间测量的第一RSSI测量结果;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根据自身在第二测量区间测量的第二RSSI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一RSSI测量结果,确定所述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的上报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包括:
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通过主系统信息块MIB消息或系统信息块SIB消息,以广播方式向锁住终端发送所述第一RSSI测量结果,或通过多播/组播单频网络MBSFN中的子帧,以多播的方式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RSSI测量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关于所述终端的RSSI测量的配置信息和/或所述基站的关于RSSI测量的配置信息;
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测量区间的种类、测量区间的周期、周期内起始偏移、周期内相邻RSSI测量区间间隔、周期内RSSI测量区间数目以及RSSI测量区间长度的一种或多种信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技术方案,基站通过以广播或多播方式将基站自身的RSSI测量结果发送至终端,由终端根据自身的RSSI测量结果与基站的RSSI测量结果确定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内是否存在隐藏节点。通过这种方式终端不再需要将所有测量结果都发送至基站,在保证隐藏节点发现能力的前提下,能够进一步降低基站与终端之间的通信开销。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现有技术中隐藏节点发现技术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隐藏节点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3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测量区间的配置参数示意图;
图4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隐藏节点发现技术的示意图;
图5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根据瞬时RSSI测量值确定隐藏节点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根据瞬时RSSI测量值确定隐藏节点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根据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确定隐藏节点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8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根据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确定隐藏节点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9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根据平均RSSI测量有效值确定隐藏节点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0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根据平均RSSI测量有效值确定隐藏节点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1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隐藏节点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12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隐藏节点的确定装置的框图;
图13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隐藏节点的确定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第一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隐藏节点的确定方法,应用于终端,参见图2,该隐藏节点的确定方法,包括:
S201、接收基站以广播或者多播方式发送的在第一测量区间测量的第一RSSI测量结果。
其中,所述第一测量区间为基站自身配置的测量区间,所述第一RSSI测量结果为基站自身的RSSI测量结果。
其中,基站可通过MIB(Master Information Block,主系统信息块)消息或SIB(System Information Block,系统信息块)消息,以广播方式发送第一RSSI测量结果至终端,或基站通过MBSFN(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Single FrequencyNetwork,多播/组播单频网络)中的子帧,以多播的方式发送的第一RSSI测量结果。当然可以理解是,基站还可以通过其他能够以广播或者多播方式发送的消息来发送第一RSSI测量结果。
S202、根据终端在第二测量区间测量的第二RSSI测量结果和第一RSSI测量结果,确定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
也就是,当终端接收到第一RSSI测量结果时,和自身所测得的第二测量结果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其中,所述第二测量区间为基站为终端配置的测量区间。其中,第二测量区间是第一测量区间的子集或者第二测量区间与第一测量区间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通过以广播或多播方式将自身的RSSI测量结果发送至终端,由终端根据自身的RSSI测量结果与基站的RSSI测量结果确定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内是否存在隐藏节点。通过这种方式终端不再需要将所有测量结果都发送至基站,只需将比较后的结果发送至基站即可,在保证隐藏节点发现能力的前提下,能够进一步降低基站与终端之间的通信开销。
进一步地,终端在接收基站以广播或者多播方式发送的在第一测量区间测量的第一RSSI测量结果之前,还要接收基站发送的对终端的关于RSSI测量的配置信息和/或基站自身的关于RSSI测量的配置信息。如图3所示,配置信息至少包括:测量区间的种类、测量区间的周期、周期内起始偏移、周期内相邻RSSI测量区间间隔、周期内RSSI测量区间数目以及RSSI测量区间长度的一种或多种信息。其中,对于终端来说测量区间的种类可以解释为:是与基站相同的测量区间,还是基站测量区间的某一子集。对于基站来说测量区间的种类可以解释为:基站为自身所配置的不同的测量区间。这里所述的周期内相邻RSSI测量区间间隔为:相邻的两个RSSI测量区间中,前一RSSI测量区间的起始时刻到后一RSSI测量区间的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
其中,当基站为所有终端配置相同的测量区间,且终端侧的测量区间等同于基站侧的测量区间时,基站不再额外通知终端侧基站自身的测量区间信息。
其中,标准中规定,基站为所有终端配置相同的测量区间,且终端侧的测量区间等同于基站侧的测量区间。基站可通过MIB消息、SIB消息、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和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信令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将终端侧测量区间的配置参数通知终端。终端理解为该终端的服务基站和该终端都采用相同的测量区间。
当基站为所有终端配置相同的测量区间,且终端侧的测量区间为基站侧的测量区间的子集,基站可通过MIB消息、SIB消息、RRC信令和DCI信令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将终端侧测量区间的配置参数通知终端,同时也将自身的测量区间的配置参数通知终端。
当基站为每个终端配置不尽相同的测量区间时,基站通过MIB消息、SIB消息、RRC信令和DCI信令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将终端侧测量区间的配置参数通知终端,同时也将自身的测量区间的配置参数通知终端。
进一步地,当终端根据自身的RSSI测量结果与基站的RSSI测量结果确定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存在隐藏节点时,则触发隐藏节点的上报事件,通过上报事件将存在隐藏节点的第一信息和确定隐藏节点过程中所产生的第二信息上报至基站。这样终端只需将最终的判断结果信息(即第一信息)以及确定隐藏节点过程产生的相关信息(即第二信息)进行上报即可,而不必将自身所有的测量结果都发送至基站,从而能够减少终端与基站之间的通信开销。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第一测量区间包括一个或多个RSSI测量区间,第一RSSI测量结果为第一测量区间中的每个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的集合。第二测量区间包括一个或多个RSSI测量区间,第二RSSI测量结果为第二测量区间中的每个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的集合。基站以广播或者多播的方式将自身的RSSI测量结果发送给终端。基站下发RSSI测量结果可以发生在RSSI测量区间中,也可以落在RSSI测量区间外,当发生在RSSI测量区间中时,当前下发时刻由于基站在发送下行链路数据而不能做RSSI测量,因此当前所属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不能用于指导隐藏节点的判断。
其中,每个RSSI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结果可以是该RSSI测量区间的每个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结果,也可以是该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测量结果。RSSI测量结果包括:有效测量结果和无效测量结果,相应的,瞬时RSSI测量结果包括:瞬时RSSI有效测量结果和无效结果,平均RSSI测量结果包括:平均RSSI有效测量结果和无效结果。当在RSSI测量区间中,基站要进行下行链路数据传输或终端要进行上行链路数据传输时,基站或终端优先进行数据传输,由于在进行数据传输时无法同时在当前载波上实施RSSI测量,因此将此时的RSSI测量结果标记为无效测量结果,即不能用于指导隐藏节点的判断。
其中,若第二测量区间中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与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均为有效测量结果,则根据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有效测量结果或RSSI测量区间的每个子帧上的瞬时RSSI有效测量结果,确定基站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若第二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中存在无效测量结果,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为有效测量结果;或第二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为有效测量结果,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为无效测量结果;或第二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中存在无效测量结果,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也为无效测量结果,则同时放弃第二测量区间中的无效测量结果和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有效测量结果,或第二测量区间内的有效测量结果和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无效测量结果,或第二测量区间内的无效测量结果和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无效测量结果。也就是若基站和终端任意一方将要进行比较的测量结果中存在无效测量结果,则不再采用任意一方的将要进行比较的测量结果参与到隐藏节点的发现中。例如,当第一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一子帧上为无效测量结果,而第二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对应子帧上为有效测量结果,则不进行两个测量结果的比较。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瞬时RSSI测量结果可以是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或无效值,也可以是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或无效状态。平均RSSI测量结果可以是平均RSSI测量有效值和无效值,也可以是平均RSSI测量有效状态或无效状态。下面分别对瞬时RSSI测量结果和平均RSSI测量结果进行详细描述。
一、瞬时RSSI测量结果
(1)瞬时RSSI测量结果为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或无效值。
其中,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指的是对当前单位测量时间窗口内平均环境干扰能量的一种测量结果。所述单位测量时间窗口可以是一个子帧,或者是预先定义好的多个子帧(如RSSI测量区间内的所有子帧)。此时单位测量时间窗口指的是一个子帧。在基站要进行下行链路数据传输或终端要进行上行链路数据传输时,基站或终端优先进行数据传输,由于在进行数据传输时无法同时在当前载波上实施RSSI测量,因此此时对应为无效值。
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方式,但并不仅限于以下几种方式:
A、原始的绝对功率值,单位是dBm,或dBw,或W,或mW等。
B、量化后的绝对功率区间编号,如预先定义好多个功率区间范围,如0代表功率区间[0,a1],1代表功率区间(a1,a2],2代表功率区间(a2,a3],…n代表功率区间(an,an+1],…,M代表功率区间(aM,MAX],其中ak(k=1、2、…M)都是原始的绝对功率值。当原始测量的绝对功率值落在功率区间(an,an+1]时,则量化后的测量值为n,这样可以降低通信开销。
C、原始的相对功率值,单位是dBm,或dBw,或W,或mW等。这时原始绝对功率值p=相对功率值a+某个参考功率值p0。
特别地,p0可以是基站和终端预先通过RRC信令或DCI信令约定好的,或者是通过标准规定的,或者是通过MIB或SIB消息通知的。也可以在RSSI测量值序列中同时传输参考功率值p0和相对功率值。例如,瞬时RSSI测量值序列格式为[参考功率值p0,相对功率值a1,相对功率值a2,……]。
D、量化后的相对功率区间编号。具体的,首先将原始绝对功率值p和某个参考功率值p0做差,获得原始的相对功率值a,然后再将原始的相对功率值a映射到特定的功率区间内,与B类似,这里便不再进行赘述。
特别地,p0可以是基站和终端预先通过RRC信令或DCI信令约定好的,或者是通过标准规定的,或者是通过MIB或SIB消息通知的。也可以在RSSI测量值序列中同时传输量化后的参考功率值p0和量化后的相对功率值。例如,瞬时RSSI测量值序列格式为[量化后的参考功率值p0',量化后的相对功率值a1',量化后的相对功率值a2',……]。其中,参考功率值p0和相对功率值a可使用不同的功率区间映射方法。
(2)瞬时RSSI测量结果是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和无效状态。
其中,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包括:干扰超过门限值状态和干扰不超过门限值状态。当基站或终端能够实施RSSI测量时,基站或终端将瞬时测量结果与特定门限值进行比较,当瞬时瞬时测量结果超过一门限值时,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为干扰超过门限值状态;否则,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为干扰不超过门限值状态。其中干扰等于门限值时,或者视作干扰超过门限,或者视作干扰不超过门限。这里所述的门限值可以根据以往经验值确定。在基站要进行下行链路数据传输或终端要进行上行链路数据传输时,基站或终端优先进行数据传输,由于在进行数据传输时无法同时在当前载波上实施RSSI测量,因此将此时对应的状态称为无效状态。
其中,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指的是对原始功率测量值进行某种加工处理后所得到的处理后的数据。这里的加工处理主要指的是将原始功率测量值与某个特定的门限值进行比较,所述处理后的数据(即测量状态)指的是比较结果。因此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只有2个状态,即原始功率测量值<门限值(状态1),原始功率测量值≥门限值(状态2)(当然,也可能是原始功率测量值≤门限值(状态1),原始功率测量值>门限值(状态2))。更进一步的,可以用1个bit来表示这2种状态,如0表示状态1,1表示状态2。
具体地,如图5所示,根据RSSI测量区间的每个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确定基站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的一种实现方法的步骤包括:
S501、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比较第二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每个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与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对应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
其中,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也就是一观察窗口。所述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配置信息或者是协议标准中预先规定的,或者是基站配置的,或者是终端自行决定的。其中,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起始时刻、截止时刻以及时间长度中的一种或多种信息。
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遍历终端侧每个RSSI测量区间内的每个子帧,比较基站侧对应的瞬时RSSI测量值和终端侧对应的瞬时RSSI测量值,如果发现基站侧瞬时RSSI测量值和终端侧的瞬时RSSI测量值都是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则进行两个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的比较。
S502、当第二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高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对应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低于预设的第二门限值,则确定子帧上疑似发现隐藏节点。
当终端侧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高于第一门限值,基站侧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低于第二门限值,则称在该子帧上疑似发现隐藏节点。其中,第一门限值与第二门限值为根据以往经验值所确定的数值,对于不同定义的测量值,第一门限值与第二门限值的取值也不相同。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当第二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高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对应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低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门限值,则确定子帧上疑似发现隐藏节点。
S503、根据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确定的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数目,计算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发生概率值。
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统计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发生概率。所述发生概率可以是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数目与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所有RSSI测量区间的所有子帧数目的比值。为了进一步提高计算发生概率的精确度,还可以是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数目与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所有RSSI测量区间的除去对应为无效值的子帧的所有子帧数目的比值。
S504、当计算得到的发生概率值大于预设的第一概率值时,则确定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存在隐藏节点。
其中,第一概率值为根据以往经验值所确定的数值。
此外,除了根据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发生概率来判断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还可是将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所有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数目与一预设门限值进行比较,当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数目大于预设门限值时,则确定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存在隐藏节点。其中,预设门限值需根据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时间长度,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的所有RSSI测量区间上子帧的总数目等设定,具体数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当计算得到的发生概率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概率值时,则确定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存在隐藏节点。
具体的,如图6所示,根据RSSI测量区间的每个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确定基站CCA侦听范围外的隐藏节点的另一种实现方法的步骤包括:
S601、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比第二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每个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与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对应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
S602、当第二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高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对应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低于预设的第二门限值,则确定子帧上疑似发现隐藏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当第二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高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对应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低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门限值,则确定子帧上疑似发现隐藏节点。
S603、根据每个RSSI测量区间内确定的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数目,计算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每个RSSI测量区间内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发生概率。
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统计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RSSI测量区间的发生概率。所述发生概率可以是RSSI测量区间内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数目与RSSI测量区间的所有子帧数目的比值。为了进一步提高计算发生概率的精确度,还可以是RSSI测量区间内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数目与RSSI测量区间的除去对应为无效值的子帧的所有子帧数目的比值。
S604、当计算得到的发生概率值大于预设的第二概率值时,确定RSSI测量区间内疑似发现隐藏节点。
在所述RSSI测量区间内,统计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发生概率,若发现概率大于第二概率值,则称在该RSSI测量区间内疑似发现隐藏节点。其中,第二概率值为根据以往经验值而确定的数值。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当计算得到的发生概率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概率值时,确定RSSI测量区间内疑似发现隐藏节点。
S605、根据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确定的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RSSI测量区间的数目,计算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RSSI测量区间的发生概率。
S606、当计算得到的发生概率值大于预设的第三概率值时,则确定存在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存在隐藏节点。
其中,第三概率值为根据以往经验值所确定的数值。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当计算得到的发生概率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三概率值时,则确定存在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存在隐藏节点。
S601~S606与S501~S504相比,S601~S606可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降低基站与终端之间的通信开销。
具体的,如图7所示,根据RSSI测量区间的每个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确定基站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的另一种实现方法的步骤包括:
S701、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比较第二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每个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与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对应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
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遍历终端侧每个RSSI测量区间内的每个子帧,比较基站侧对应瞬时RSSI测量结果和终端侧对应的瞬时RSSI测量结果,如果发现基站侧RSSI有效测量结果和终端侧的RSSI有效测量结果都是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则进行两个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的比较。其中,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包括:干扰超过门限值状态和干扰不超过门限值状态。
S702、当第二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区间内的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为干扰超过门限值状态,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对应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为干扰不超过门限值状态,则确定子帧上疑似发现隐藏节点。
当终端侧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测量状态为干扰超过门限值状态,基站侧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为干扰低于门限值状态,则称在该子帧上疑似发现隐藏节点。
S703、根据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确定的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数目,计算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发生概率值。
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统计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发生概率。所述发生概率可以是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数目与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所有RSSI测量区间的所有子帧数目的比值。为了进一步提高计算发生概率的精确度,还可以是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数目与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所有RSSI测量区间的除去对应为无效状态的子帧的所有子帧数目的比值。
S704、当计算得到的发生概率值大于预设的第一概率值时,则确定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存在隐藏节点。
其中,第一概率值为根据以往经验值所确定的数值。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当计算得到的发生概率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一概率值时,则确定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存在隐藏节点。
此外,除了根据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发生概率来判断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还可是将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所有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数目与一预设门限值进行比较,当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数目大于预设门限值时,则确定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存在隐藏节点。其中,预设门限值需根据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时间长度,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的所有RSSI测量区间上子帧的总数目等设定,具体数值需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本发明实施例不进行限制。
具体的,如图8所示,根据RSSI测量区间的每个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确定基站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的另一种实现方法的步骤包括:
S801、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比较所述第二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每个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与所述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对应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
S802、当第二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区间的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为干扰超过门限值状态,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对应子帧上的瞬时测量状态为干扰不超过门限值状态,则确定子帧上疑似发现隐藏节点。
S803、根据每个RSSI测量区间内确定的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数目,计算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每个RSSI测量区间内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发生概率。
S804、当计算得到的发生概率值大于预设的第二概率值时,确定所述RSSI测量区间内疑似发现隐藏节点。
在所述RSSI测量区间内,统计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发生概率,若发现概率大于第二概率值,则称在该RSSI测量区间内疑似发现隐藏节点。其中,第二概率值为根据以往经验值而确定的数值。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当计算得到的发生概率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二概率值时,确定所述RSSI测量区间内疑似发现隐藏节点。
S805、根据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确定的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RSSI测量区间的数目,计算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RSSI测量区间的发生概率。
S806、当计算得到的发生概率值大于预设的第三概率值时,则确定存在所述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存在隐藏节点。
其中,第三概率值为根据以往经验值所确定的数值。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当计算得到的发生概率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三概率值时,则确定存在所述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存在隐藏节点。
S801~S806与S701~S704相比,S801~S806可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降低基站与终端之间的通信开销。
上述通过RSSI测量区间的子帧上的瞬时RSSI有效测量结果来确定基站的CCA范围内是否存在隐藏节点,采样点为单位较小的子帧,这样使得隐藏节点的发现技术更加精确,提高了隐藏节点的发现概率。
二、平均RSSI测量结果
(1)平均RSSI测量结果为平均RSSI测量有效值或无效值。
其中,平均RSSI测量有效值指的是对当前单位测量时间窗口内平均环境干扰能量的一种平均测量结果。这里所述单位测量时间窗口指的是一个子帧RSSI测量区间内的所有子帧。在基站要进行下行链路数据传输或终端要进行上行链路数据传输时,基站或终端优先进行数据传输,由于在进行数据传输时无法同时在当前载波上实施RSSI测量,因此此时对应为无效值。
平均RSS测量有效值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方式,但并不仅限于以下几种方式:
A、原始的绝对平均功率值,单位是dBm,或dBw,或W,或mW等。
B、量化后的绝对平均功率区间编号,如预先定义好多个平均功率区间范围,如0代表平均功率区间[0,b1],1代表平均功率区间[b1,b2],2代表平均功率区间[b2,b3],…n代表平均功率区间[bn,bn+1],…,M代表平均功率区间[bM,MBX],其中bk(k=1、2、…M)都是原始的绝对平均功率值。当原始测量的绝对平均功率值落在平均功率区间[bn,bn+1]时,则量化后的平均RSSI测量有效值为n,这样可以降低通信开销。
C、原始的相对平均功率值,单位是dBm,或dBw,或W,或mW等。这时原始绝对平均功率值pp=相对平均功率值b+某个参考平均功率值p1。
特别地,p1可以是基站和终端预先通过RRC信令或DCI信令约定好的,或者是通过标准规定的,或者是通过MIB或SIB消息通知的。也可以在RSSI测量值序列中同时传输参考功率值p0和相对功率值。例如,平均RSSI测量值序列格式为[参考功率值p1,相对功率值b1,相对功率值b2,……]。
D、量化后的相对平均功率区间编号。具体的,首先将原始绝对平均功率值pp和某个参考平均功率值p1做差,获得原始的相对平均功率值b,然后再将原始的相对功率值b映射到特定的功率区间内,与B类似,这里便不再进行赘述。
特别地,p1可以是基站和终端预先通过RRC信令或DCI信令约定好的,或者是通过标准规定的,或者是通过MIB或SIB消息通知的。也可以在RSSI测量值序列中同时传输量化后的参考功率值p1和量化后的相对功率值。例如,平均RSSI测量值序列格式为[量化后的参考功率值p1',量化后的相对功率值b1',量化后的相对功率值b2',……]。其中,参考功率值p0和相对功率值b可使用不同的功率区间映射方法。
(2)平均RSSI测量结果为平均RSSI测量有效状态和无效状态。
其中,平均RSSI测量有效状态包括:干扰超过门限和干扰不超过门限。当基站或终端能够在该RSSI测量区间内实施RSSI测量时,基站或终端将平均测量结果与特定门限值进行比较,当平均RSSI测量结果超过一门限时,平均RSSI测量状态为干扰超过门限状态;否则,平均RSSI测量状态为干扰不超过门限状态。其中干扰等于门限值时,或者视作干扰超过门限,或者视作干扰不超过门限。其中,这里所述的门限值可以根据以往经验值确定。在基站要进行下行链路数据传输或终端要进行上行链路数据传输时,基站或终端优先进行数据传输,由于在进行数据传输时无法同时在当前载波上实施RSSI测量,因此此时对应的状态为无效状态。
其中,平均RSSI测量有效状态指的是对原始平均功率测量值进行某种加工处理后所得到的处理后的数据。这里的加工处理主要指的是将原始平均功率测量值与某个特定的门限值进行比较,所述处理后的数据(即平均测量状态)指的是比较结果。因此平均RSSI测量有效状态只有2个状态,即原始平均功率测量值<门限值(状态1),原始平均功率测量值≥门限值(状态2)(当然,也可能是原始平均功率测量值≤门限值(状态1),原始平均功率测量值>门限值(状态2))。更进一步的,可以用1个bit来表示这2种状态,如0表示状态1,1表示状态2。
具体的,如图9所示,根据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测量有效值,确定基站CCA侦听范围外是否隐藏节点的一种实现方法的步骤包括:
S901、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比较第二测量区间内的每个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测量有效值与第一测量区间的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测量有效值。
其中,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也就是一观察窗口。所述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配置信息或者是协议标准中预先规定的,或者是基站配置的,或者是终端自行决定的。其中,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起始时刻、截止时刻以及时间长度中的一种或多种信息。
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遍历终端侧每个RSSI测量区间,比较基站侧对应的平均RSSI测量值和终端侧对应的平均RSSI测量值,如果发现基站侧平均RSSI测量值和终端侧的平均RSSI测量值都是平均RSSI测量有效值,则进行两个平均RSSI测量有效值的比较。
S902、当第二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测量有效值高于预设的第三门限值,第一测量区间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测量值低于预设的第四门限值,则确定子帧上疑似发现隐藏节点。
当终端侧的平均RSSI测量有效值高于第三门限值,基站侧的平均RSSI测量有效值低于第四门限值,则称在该子帧上疑似发现隐藏节点。其中,第三门限值与第四门限值为根据以往经验值所确定的数值,对于不同定义的平均测量值,第三门限值与第四门限值的取值也不相同。
需要说明是的,也可以是当第二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测量有效值高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三门限值,第一测量区间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测量值低于或等于预设的第四门限值,则确定子帧上疑似发现隐藏节点。
S903、根据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确定的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RSSI测量区间的数目,计算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RSSI测量区间的发生概率。
S904、当计算得到的发生概率值大于预设的第三概率值时,则确定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存在隐藏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当计算得到的发生概率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三概率值时,则确定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存在隐藏节点。
具体的,如图10所示,根据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测量有效状态,确定基站CCA侦听范围外是否隐藏节点的另一种实现方法的步骤包括:
S1001、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比较第二测量区间内的每个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测量有效状态与第一测量区间的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测量有效状态。
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遍历终端侧每个RSSI测量区间,比较基站侧对应平均RSSI测量结果和终端侧对应的平均RSSI测量结果,如果发现基站侧平均RSSI测量结果和终端侧的平均RSSI测量结果都是平均RSSI测量有效状态,则进行两个平均RSSI测量有效状态的比较。
S1002、当第二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测量有效状态为干扰超过门限值状态,第一测量区间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测量有效状态为干扰不超过门限值状态,则确定子帧上疑似发现隐藏节点。
S1003、根据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确定的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RSSI测量区间的数目,计算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RSSI测量区间的发生概率。
当终端侧的平均RSSI测量有效测量状态为干扰超过门限值状态,基站侧的平均RSSI测量有效状态为干扰低于门限值状态,则称在该子帧上疑似发现隐藏节点。
S1004、当计算得到的发生概率值大于预设的第三概率值时,则确定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存在隐藏节点。
其中,第三概率值为根据以往经验值所确定的数值。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当计算得到的发生概率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第三概率值时,则确定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存在隐藏节点。
上述通过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测量结果来确定基站的CCA范围内是否存在隐藏节点,这样使得隐藏节点的发现技术中的算法更加简便,可进一步降低基站与终端之间的通信开销。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描述,当终端根据自身的第一RSSI测量结果与基站的第二RSSI测量结果确定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存在隐藏节点时,终端通过上报事件将存在隐藏节点的第一信息和确定隐藏节点过程中所产定的第二信息上报至基站。其中,第二信息至少包括: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发生概率值;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RSSI测量区间的发生概率值;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第二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结果;以及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配置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信息。其中,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起始时刻、截止时刻以及时间长度中的一种或多种信息。
除了终端在确定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存在隐藏节点时,通过上报事件上报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外,终端还可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的向基站上报隐藏节点的检测信息。其中,检测信息至少包括: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内是否存在隐藏节点的判断结果;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发生概率值;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RSSI测量区间的发生概率值;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第二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结果;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配置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二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隐藏节点的确定方法,应用于基站,如图11所示,该隐藏节点的确定方法包括:
S1101、以广播或者多播方式向终端发送在第一测量区间测量的第一RSSI测量结果。
其中,所述第一测量区间为基站自身配置的测量区间,所述第一RSSI测量结果为基站自身的RSSI测量结果。
其中,基站可通过MIB(Master Information Block,主系统信息块)消息或系统信息块SIB(System Information Block)消息,以广播方式发送第一RSSI测量结果至终端,或基站通过MBSFN(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Single FrequencyNetwork,多播/组播单频网络)中的子帧,以多播的方式发送的第一RSSI测量结果。当然可以理解是,基站还可以通过其他能够以广播或者多播方式发送的消息来发送第一RSSI测量结果。
S1102、接收终端根据自身在第二测量区间测量的第二RSSI测量结果与第一RSSI测量结果,确定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的上报信息。
其中,当终端接收到第一RSSI测量结果时,和自身所测得的第二测量结果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其中,所述第二测量区间为基站为终端配置的测量区间。当终端根据自身的RSSI测量结果与基站的RSSI测量结果确定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存在隐藏节点时,则触发隐藏节点的上报事件,通过上报事件将存在隐藏节点的第一信息以及确定隐藏节点过程中所产生的第二信息上报至基站,基站接收相应的上报信息。这样终端只需将最终的判断结果信息(即第一信息)以及确定隐藏节点过程中所产生的相关信息进行上报即可,而不必将自身所有的测量结果都发送至基站,从而能够减少终端与基站之间的通信开销。此外,终端还可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的上报隐藏节点的检测信息,以便及时告知基站隐藏节点的判定情况。其中,第二测量区间是第一测量区间的子集或者第二测量区间与第一测量区间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通过以广播或多播方式将自身的RSSI测量结果发送至终端,由终端根据自身的RSSI测量结果与基站的RSSI测量结果确定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内是否存在隐藏节点。通过这种方式终端不再需要将所有测量结果都发送至基站,只需将比较后的结果发送至基站即可,在保证隐藏节点发现能力的前提下,能够进一步降低基站与终端之间的通信开销。
进一步地,基站在以广播或者多播方式发送在第一测量区间测量的第一RSSI测量结果之前,基站还会向终端发送对终端的关于RSSI测量的配置信息和/或基站自身的关于RSSI测量的配置信息。
如图3所示,配置信息至少包括:测量区间的种类、测量区间的周期、周期内起始偏移、周期内相邻RSSI测量区间间隔、周期内RSSI测量区间数目以及RSSI测量区间长度的一种或多种信息。其中,对于终端来说测量区间的种类可以解释为:是与基站相同的测量区间,还是基站测量区间的某一子集。对于基站来说测量区间的种类可以解释为:基站为自身所配置的不同的测量区间。这里所述的周期内相邻RSSI测量区间间隔为:相邻的两个RSSI测量区间中,前一RSSI测量区间的起始时刻到后一RSSI测量区间的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
其中,当基站为所有终端配置相同的测量区间,且终端侧的测量区间等同于基站侧的测量区间时,基站不再额外通知终端侧基站自身的测量区间信息。
其中,标准中规定,基站为所有终端配置相同的测量区间,且终端侧的测量区间等同于基站侧的测量区间。基站可通过MIB消息、SIB消息、RRC信令和DCI信令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将终端侧测量区间的配置参数通知终端。终端理解为该终端的服务基站和该终端都采用相同的测量区间。
当基站为所有终端配置相同的测量区间,且终端侧的测量区间为基站侧的测量区间的子集,基站可通过MIB消息、SIB消息、RRC信令和DCI信令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将终端侧测量区间的配置参数通知终端,同时也将自身的测量区间的配置参数通知终端。
当基站为每个终端配置不尽相同的测量区间时,基站通过MIB消息、SIB消息、RRC信令和DCI信令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将终端侧测量区间的配置参数通知终端,同时也将自身的测量区间的配置参数通知终端。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第一测量区间包括一个或多个RSSI测量区间,第一RSSI测量结果为第一测量区间中的每个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的集合。第二测量区间包括一个或多个RSSI测量区间,第二RSSI测量结果为第二测量区间中的每个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的集合。基站以广播或者多播的方式将自身的RSSI测量结果发送给终端。基站下发RSSI测量结果可以发生在RSSI测量区间中,也可以落在RSSI测量区间外,当发生在RSSI测量区间中时,当前下发时刻由于基站在发送下行链路数据而不能做RSSI测量,因此当前所属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不能用于指导隐藏节点的判断。
其中,每个RSSI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结果可以是该RSSI测量区间的每个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结果,也可以是该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测量结果。RSSI测量结果包括:有效测量结果和无效测量结果,相应的,瞬时RSSI测量结果包括:瞬时RSSI有效测量结果和无效结果,平均RSSI测量结果包括:平均RSSI有效测量有效结果和无效结果。当在RSSI测量区间中,基站要进行下行链路数据传输或终端要进行上行链路数据传输时,基站或终端优先进行数据传输,由于在进行数据传输时无法同时在当前载波上实施RSSI测量,因此将此时的RSSI测量结果标记为无效测量结果,即不能用于指导隐藏节点的判断。
其中,若第二测量区间中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与第一测量区间内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均为有效测量结果,则终端根据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有效测量结果或RSSI测量区间的每个子帧上的瞬时RSSI有效有效测量结果,确定基站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若第二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中存在无效测量结果,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为有效测量结果;或第二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为有效测量结果,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为无效测量结果;或第二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中存在无效测量结果,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也为无效测量结果,则同时放弃第二测量区间内的无效测量结果和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有效测量结果,或第二测量区间内的有效测量结果和第一测量区间中对应的无效测量结果,或第二测量区间中的无效测量结果和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无效测量结果。也就是若基站和终端任意一方将要进行比较的测量结果中存在无效测量结果,则不再采用任意一方的将要进行比较的测量结果参与到隐藏节点的发现中。例如,当第一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一子帧上为无效测量结果,而第二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对应子帧上为有效测量结果,则不进行两个测量结果的比较。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瞬时RSSI测量结果可以是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或无效值,也可以是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或无效状态。平均RSSI测量结果可以是平均RSSI测量有效值和无效值,也可以是平均RSSI测量有效状态或无效状态。关于瞬时RSSI测量结果和平均RSSI测量结果的详细解释,已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对此本实施例便不再进行赘述。
进一步地,基站可接收终端在确定所述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存在隐藏节点时,通过触发上报事件所发送的存在隐藏节点第一信息和确定隐藏节点过程中所产生的第二信息。基于第一实施例中关于瞬时RSSI测量结果和平均RSSI测量结果的解释,本实施例中,该第二信息至少包括: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发生概率值;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RSSI测量区间的发生概率值;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第二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结果;以及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配置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信息。其中,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起始时刻、截止时刻以及时间长度中的一种或多种信息。
进一步地,基站还可接收终端周期性或非周期性上报的隐藏节点的检测信息。基于第一实施例中关于瞬时RSSI测量结果和平均RSSI测量结果的解释,本实施例中,该检测信息包括:在预设的观察时间窗口内,是否存在隐藏节点的判断结果;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发生概率;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RSSI测量区间的发生概率;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第二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结果;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配置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起始时刻、截止时刻以及时间长度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三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隐藏节点的确定装置,应用于终端,如图12所示,所述隐藏节点的确定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1201,用于接收基站以广播或者多播方式发送的在第一测量区间测量的第一RSSI测量结果。
其中,第一测量区间为基站自身配置的测量区间,第一RSSI测量结果为基站自身的RSSI测量结果。
第一处理模块1202,用于根据终端在第二测量区间测量的第二RSSI测量结果和第一RSSI测量结果,确定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
也就是,当终端的第一接收模块1201接收到第一RSSI测量结果时,第一处理模块1202将终端所测得的第二测量结果与基站所测得的第一测量结果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其中,第二测量区间为基站为终端配置的测量区间。第二测量区间是第一测量区间的子集或者第二测量区间与第一测量区间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通过以广播或多播方式将自身的RSSI测量结果发送至终端,由终端根据自身的RSSI测量结果与基站的RSSI测量结果确定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内是否存在隐藏节点。通过这种方式终端不再需要将所有测量结果都发送至基站,只需将比较后的结果发送至基站即可,在保证隐藏节点发现能力的前提下,能够进一步降低基站与终端之间的通信开销。
进一步地,该确定装置还包括:
第一信息上报模块,用于当确定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存在隐藏节点时,触发隐藏节点的上报事件,通过上报事件将存在隐藏节点的第一信息和确定隐藏节点过程中所产生的第二信息上报至基站。
进一步地,基于第一实施例中关于瞬时RSSI测量结果和平均RSSI测量结果的解释,本实施例中,第二信息至少包括: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发生概率值;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RSSI测量区间的发生概率值;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第二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结果;以及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配置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信息。其中,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起始时刻、截止时刻以及时间长度中的一种或多种信息。
这样终端只需将最终的判断结果信息(即第一信息)以及确定隐藏节点过程中所产生的相关信息(即第二信息)进行上报即可,而不必将自身所有的测量结果都发送至基站,从而能够减少终端与基站之间的通信开销。
进一步地,该第一接收模块1201包括:
第一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基站通过MIB消息或SIB消息,以广播方式发送的第一RSSI测量结果,或接收基站通过多播/组播单频网络MBSFN中的子帧,以多播的方式发送的第一RSSI测量结果。当然可以理解是,基站还可以通过其他能够以广播或者多播方式发送的消息来发送第一RSSI测量结果。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第一测量区间包括一个或多个RSSI测量区间,第一RSSI测量结果为第一测量区间中的每个RSSI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结果的集合。第二测量区间包括一个或多个RSSI测量区间,第二RSSI测量结果为第二测量区间中的每个RSSI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结果的集合。基站以广播或者多播的方式将自身的RSSI测量结果发送给终端。基站下发RSSI测量结果可以发生在RSSI测量区间中,也可以落在RSSI测量区间外,当发生在RSSI测量区间中时,当前下发时刻由于基站在发送下行链路数据而不能做RSSI测量,因此当前所属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不能用于指导隐藏节点的判断。
其中,每个RSSI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结果可以是该RSSI测量区间的每个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结果,也可以是该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测量结果。RSSI测量结果包括:有效测量结果和无效测量结果,相应的,瞬时RSSI测量结果包括:瞬时RSSI有效测量有效结果和无效结果,平均RSSI测量结果包括:平均RSSI有效测量结果和无效结果。当在RSSI测量区间中,基站要进行下行链路数据传输或终端要进行上行链路数据传输时,基站或终端优先进行数据传输,由于在进行数据传输时无法同时在当前载波上实施RSSI测量,因此将此时的RSSI测量结果标记为无效测量结果,即不能用于指导隐藏节点的判断。
进一步地,该第一处理模块1202包括:
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当第二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结果与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结果均为有效测量结果时,根据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有效测量结果或RSSI测量区间的每个子帧上的瞬时RSSI有效测量结果,确定基站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
进一步地,该第一处理模块1202还包括:
第二处理子模块,用于当第二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为无效测量结果,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为有效测量结果;或第二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为有效测量结果,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为无效测量结果;或第二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为无效测量结果,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为无效测量结果时,同时放弃第二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以及与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
也就是若基站和终端任意一方将要进行比较的测量结果中存在无效测量结果,则不再采用任意一方的将要进行比较的测量结果参与到隐藏节点的发现中。例如,当第一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一子帧上为无效测量结果,而第二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对应子帧上为有效测量结果,则不进行两个测量结果的比较。
其中,关于瞬时RSSI测量结果和平均RSSI测量结果的解释已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对此本实施例便不再进行赘述。
进一步地,第一处理子模块包括:
第一比较单元,用于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比较第二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每个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与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对应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或比较第二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每个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与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对应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
其中,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包括:干扰超过门限值状态和干扰不超过门限值状态。
其中,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也就是一观察窗口。所述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配置信息或者是协议标准中预先规定的,或者是基站配置的,或者是终端自行决定的。其中,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起始时刻、截止时刻以及时间长度中的一种或多种信息。
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遍历终端侧每个RSSI测量区间内的每个子帧,比较基站侧对应的瞬时RSSI测量结果和终端侧对应的瞬时RSSI测量结果。如果发现基站侧瞬时RSSI测量结果和终端侧的瞬时RSSI测量结果都是瞬时RSSI有效测量结果,则进行两个瞬时RSSI有效测量结果的比较。其中,瞬时RSSI有效测量结果包括: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和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当第二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高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对应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低于预设的第二门限值;或第二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区间内的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为干扰超过门限值状态,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对应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为干扰不超过门限值状态,则确定子帧上疑似发现隐藏节点。
其中,第一门限值与第二门限值为根据以往经验值所确定的数值,对于不同定义的测量值,第一门限值与第二门限值的取值也不相同。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计算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发生概率值。
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统计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发生概率。所述发生概率可以是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数目与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所有RSSI测量区间的所有子帧数目的比值。为了进一步提高计算发生概率的精确度,还可以是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数目与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所有RSSI测量区间的除去对应为无效值的子帧的所有子帧数目的比值。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当计算得到的发生概率值大于预设的第一概率值时,则确定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存在隐藏节点。
其中,第一概率值为根据以往经验值所确定的数值。
此外,除了根据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发生概率来判断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还可是将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所有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数目与一预设门限值进行比较,当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数目大于预设门限值时,则确定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存在隐藏节点。其中,预设门限值需根据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时间长度,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的所有RSSI测量区间上子帧的总数目等设定,具体数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需要说明的,第一比较单元是与S501和S601对应的装置,第一处理单元是与S602和S602对应的装置,第一计算单元是与S503和S603对应的装置,第二处理单元是与S504和S604对应的装置。第一实施例中对于S501~S504以及S601~S604的解释说明均适用于该部分装置中。
进一步地,该第一处理子模块包括:
第二比较单元,用于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比较第二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每个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与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对应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或比较第二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每个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与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对应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
其中,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包括:干扰超过门限值状态和干扰不超过门限值状态。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当第二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高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对应子帧上的瞬时测量值低于预设的第二门限值;或第二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区间的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为干扰超过门限值状态,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对应子帧上的瞬时测量状态为干扰不超过门限值状态,则确定子帧上疑似发现隐藏节点。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计算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每个RSSI测量区间内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发生概率。
第四处理单元,用于当计算得到的发生概率值大于预设的第二概率值时,确定RSSI测量区间内疑似发现隐藏节点。
第三计算单元,用于计算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RSSI测量区间的发生概率。
第五处理单元,用于当计算得到的发生概率值大于预设的第三概率值时,则确定存在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存在隐藏节点。
其中,第二比较单元是与S701和S801对应的装置,第三处理单元是与S702和S802对应的装置,第二计算单元是与S703和S803对应的装置,第四处理单元是与S704和S804对应的装置,第三计算单元是与S705和S805对应的装置,第五处理单元是与S706和S806对应的装置。第一实施例中对于S701~S706以及S801~S806的解释说明均适用于该部分装置中。
进一步地,该第一处理子模块包括:
第三比较单元,用于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比较第二测量区间内的每个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测量有效值与第一测量区间的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测量有效值;或比较第二测量区间内的每个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测量有效状态与第一测量区间的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测量有效状态。
其中,平均RSSI测量有效状态包括:干扰超过门限值状态和干扰不超过门限值状态。
第六处理单元,用于当第二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测量有效值高于预设的第三门限值,第一测量区间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测量值低于预设的第四门限值;或第二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测量有效状态为干扰超过门限值状态,第一测量区间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测量有效状态为干扰不超过门限值状态,则确定子帧上疑似发现隐藏节点。
第四计算单元,用于计算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RSSI测量区间的发生概率。
第七处理单元,用于当计算得到的发生概率值大于预设的第三概率值时,则确定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存在隐藏节点。
其中,第三比较单元是与S901和S1001对应的装置,第六处理单元是与S902和S1002对应的装置,第四计算单元是与S903和S1003对应的装置,第七处理单元是与S904和S104对应的装置。第一实施例中对于S901~S904以及S1001~S1004的解释说明均适用于该部分装置中。
进一步地,该确定装置还包括:
第二信息上报模块,用于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的向基站上报隐藏节点的检测信息。
基于第一实施例中关于瞬时RSSI测量结果和平均RSSI测量结果的解释,本实施例中,该检测信息至少包括: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内是否存在隐藏节点的判断结果;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发生概率值;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RSSI测量区间的发生概率值;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第二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结果;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配置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起始时刻、截止时间以及时间长度中的一种或多种信息。
进一步地,该确定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对终端的关于RSSI测量的配置信息和/或基站自身的关于RSSI测量的配置信息。
如图3所示,配置信息至少包括:测量区间的种类、测量区间的周期、周期内起始偏移、周期内相邻RSSI测量区间间隔、周期内RSSI测量区间数目以及RSSI测量区间长度的一种或多种信息。其中,对于终端来说测量区间的种类可以解释为:是与基站相同的测量区间,还是基站测量区间的某一子集。对于基站来说测量区间的种类可以解释为:基站为自身所配置的不同的测量区间。这里所述的周期内相邻RSSI测量区间间隔为:相邻的两个RSSI测量区间中,前一RSSI测量区间的起始时刻到后一RSSI测量区间的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
其中,当基站为所有终端配置相同的测量区间,且终端侧的测量区间等同于基站侧的测量区间时,基站不再额外通知终端侧基站自身的测量区间信息。
其中,标准中规定,基站为所有终端配置相同的测量区间,且终端侧的测量区间等同于基站侧的测量区间。基站可通过MIB消息、SIB消息、RRC信令和DCI信令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将终端侧测量区间的配置参数通知终端。终端理解为该终端的服务基站和该终端都采用相同的测量区间。
当基站为所有终端配置相同的测量区间,且终端侧的测量区间为基站侧的测量区间的子集,基站可通过MIB消息、SIB消息、RRC信令和DCI信令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将终端侧测量区间的配置参数通知终端,同时也将自身的测量区间的配置参数通知终端。
当基站为每个终端配置不尽相同的测量区间时,基站可通过MIB消息、SIB消息、RRC信令和DCI信令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将终端侧测量区间的配置参数通知终端,同时也将自身的测量区间的配置参数通知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该隐藏节点的确定装置是与上述应用于终端的隐藏节点的确定方法对应的装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装置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第四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隐藏节点的确定装置,应用于基站,如图13所示,该隐藏节点的确定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1301,用于以广播或者多播方式向终端发送在第一测量区间测量的第一RSSI测量结果。
其中,所述第一测量区间为基站自身配置的测量区间,所述第一RSSI测量结果为基站自身的RSSI测量结果。
第三接收模块1302,用于接收终端根据自身在第二测量区间测量的第二RSSI测量结果与第一RSSI测量结果,确定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的上报信息。
其中,当终端接收到第一RSSI测量结果时,和自身所测得的第二测量结果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其中,所述第二测量区间为基站为终端配置的测量区间。当终端根据自身的RSSI测量结果与基站的RSSI测量结果确定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存在隐藏节点时,则触发隐藏节点的上报事件,通过上报事件将存在隐藏节点的第一信息和确定隐藏节点过程中所产生的第二信息上报至基站,基站接收相应的上报信息。这样终端只需将最终的判断结果信息(即第一信息)以及确定隐藏节点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即第二信息)进行上报即可,而不必将自身所有的测量结果都发送至基站,从而能够减少终端与基站之间的通信开销。此外,终端还可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的上报隐藏节点的检测信息,以便及时告知基站隐藏节点的判定情况。其中,第二测量区间是第一测量区间的子集或者第二测量区间与第一测量区间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通过以广播或多播方式将自身的RSSI测量结果发送至终端,由终端根据自身的RSSI测量结果与基站的RSSI测量结果确定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内是否存在隐藏节点。通过这种方式终端不再需要将所有测量结果都发送至基站,只需将比较后的结果发送至基站即可,在保证隐藏节点发现能力的前提下,能够进一步降低基站与终端之间的通信开销。
进一步地,第一发送模块1301包括:
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通过MIB消息或SIB消息,以广播方式向终端发送第一RSSI测量结果,或通过多播/组播单频网络MBSFN中的子帧,以多播的方式向终端发送第一RSSI测量结果。当然可以理解是,基站还可以通过其他能够以广播或者多播方式发送的消息来发送第一RSSI测量结果。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第一测量区间包括一个或多个RSSI测量区间,第一RSSI测量结果为第一测量区间中的每个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的集合。第二测量区间包括一个或多个RSSI测量区间,第二RSSI测量结果为第二测量区间中的每个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的集合。基站以广播或者多播的方式将自身的RSSI测量结果发送给终端。基站下发RSSI测量结果可以发生在RSSI测量区间中,也可以落在RSSI测量区间外,当发生在RSSI测量区间中时,当前下发时刻由于基站在发送下行链路数据而不能做RSSI测量,因此当前所属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不能用于指导隐藏节点的判断。
其中,每个RSSI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结果可以是该RSSI测量区间的每个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结果,也可以是该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测量结果。RSSI测量结果包括:有效测量结果和无效测量结果,相应的,瞬时RSSI测量结果包括:瞬时RSSI有效测量结果和无效结果,平均RSSI测量结果包括:平均RSSI有效测量结果和无效结果。当在RSSI测量区间中,基站要进行下行链路数据传输或终端要进行上行链路数据传输时,基站或终端优先进行数据传输,由于在进行数据传输时无法同时在当前载波上实施RSSI测量,因此将此时的RSSI测量结果标记为无效测量结果,即不能用于指导隐藏节点的判断。
其中,若第二测量区间中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与第一测量区间中对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均为有效测量结果,则终端根据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测量结果或RSSI测量区间的每个子帧上的瞬时RSSI有效测量结果,确定基站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若第二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中存在无效测量结果,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为有效测量结果;或第二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为有效测量结果,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为无效测量结果;或第二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中存在无效测量结果,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也为无效测量结果,则同时放弃第二测量区间内的无效测量结果和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有效测量结果,或第二测量区间内的有效测量结果和第一测量区间中内相的无效测量结果,或第二测量区间内的无效测量结果和第一测量区间中内相的无效测量结果。也就是若基站和终端任意一方将要进行比较的测量结果中存在无效测量结果,则不再采用任意一方的将要进行比较的测量结果参与到隐藏节点的发现中。例如,当第一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一子帧上为无效测量结果,而第二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对应子帧上为有效测量结果,则不进行两个测量结果的比较。
进一步地,第三接收模块1302包括:
第二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在确定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存在隐藏节点时,通过触发上报事件所发送的存在隐藏节点的第一信息以及确定隐藏节点过程中所产生的第二信息。
基于第一实施例中关于瞬时RSSI测量结果和平均RSSI测量结果的解释,本实施例中,第二信息至少包括: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发生概率值;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RSSI测量区间的发生概率值;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第二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结果;以及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配置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信息。其中,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起始时刻、截止时刻以及时间长度中的一种或多种信息;子帧为RSSI测量区间中的子帧。
进一步地,第三接收模块1302包括:
第三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周期性或非周期性上报的隐藏节点的检测信息。
基于第一实施例中关于瞬时RSSI测量结果和平均RSSI测量结果的解释,,本实施例中,检测信息包括:在预设的观察时间窗口内,是否存在隐藏节点的判断结果;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发生概率;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RSSI测量区间的发生概率;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第二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结果;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配置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起始时刻、截止时刻以及时间长度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这里所述的子帧为RSSI测量区间中的子帧。
进一步地,该确定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对终端的关于RSSI测量的配置信息和/或基站的关于RSSI测量的配置信息。
如图3所示,配置信息至少包括:测量区间的种类、测量区间的周期、周期内起始偏移、周期内相邻RSSI测量区间间隔、周期内RSSI测量区间数目以及RSSI测量区间长度的一种或多种信息。其中,对于终端来说测量区间的种类可以解释为:是与基站相同的测量区间,还是基站测量区间的某一子集。对于基站来说测量区间的种类可以解释为:基站为自身所配置的不同的测量区间。这里所述的周期内相邻RSSI测量区间间隔为:相邻的两个RSSI测量区间中,前一RSSI测量区间的起始时刻到后一RSSI测量区间的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长度。
其中,当基站为所有终端配置相同的测量区间,且终端侧的测量区间等同于基站侧的测量区间时,基站不再额外通知终端侧基站自身的测量区间信息。
其中,标准中规定,基站为所有终端配置相同的测量区间,且终端侧的测量区间等同于基站侧的测量区间。基站可通过MIB消息、SIB消息、RRC信令和DCI信令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将终端侧测量区间的配置参数通知终端。终端理解为该终端的服务基站和该终端都采用相同的测量区间。
当基站为所有终端配置相同的测量区间,且终端侧的测量区间为基站侧的测量区间的子集,基站可通过MIB消息、SIB消息、RRC信令和DCI信令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将终端侧测量区间的配置参数通知终端,同时也将自身的测量区间的配置参数通知终端。
当基站为每个终端配置不尽相同的测量区间时,基站通过MIB消息、SIB消息、RRC信令和DCI信令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将终端侧测量区间的配置参数通知终端,同时也将自身的测量区间的配置参数通知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该隐藏节点的确定装置是与上述应用于基站的隐藏节点的确定方法对应的装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装置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3)

1.一种隐藏节点的确定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基站以广播或者多播方式发送的在第一测量区间测量的第一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测量结果;
根据终端在第二测量区间测量的第二RSSI测量结果和第一RSSI测量结果,确定所述基站的空闲信道评估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包括:若所述第二测量区间中的RSSI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结果均为有效测量结果,则根据所述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有效测量结果或所述RSSI测量区间的每个子帧上的瞬时RSSI有效测量结果,确定基站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其中,所述第二测量区间是所述第一测量区间的子集或者所述第二测量区间与所述第一测量区间相同,所述第一测量区间包括一个或多个RSSI测量区间,所述第二测量区间包括一个或多个RSSI测量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节点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的步骤之后,所述确定方法还包括:
若确定所述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存在隐藏节点,则触发隐藏节点的上报事件,通过所述上报事件将存在隐藏节点的第一信息以及确定隐藏节点过程中所产生的第二信息上报至所述基站,第二信息至少包括: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发生概率值;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RSSI测量区间的发生概率值;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所述第二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结果;以及所述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配置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节点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基站以广播或者多播方式发送的在第一测量区间测量的第一RSSI测量结果的步骤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通过主系统信息块MIB消息或系统信息块SIB消息,以广播方式发送的所述第一RSSI测量结果,或接收所述基站通过多播/组播单频网络MBSFN中的子帧,以多播的方式发送的所述第一RSSI测量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藏节点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RSSI测量结果为所述第一测量区间中的每个RSSI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结果的集合,所述第二RSSI测量结果为所述第二测量区间中的每个RSSI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结果的集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隐藏节点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终端在第二测量区间测量的第二RSSI测量结果和所述第一RSSI测量结果,确定所述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第二测量区间中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为无效测量结果,所述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为有效测量结果;或所述第二测量区间中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为有效测量结果,所述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为无效测量结果;或所述第二测量区间中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为无效测量结果,所述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为无效测量结果,则同时放弃所述第二测量区间中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以及与所述第一测量区间中对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隐藏节点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RSSI测量区间的每个子帧上的瞬时RSSI有效测量结果,确定基站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的步骤包括:
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比较所述第二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每个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与所述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对应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或比较所述第二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每个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与所述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对应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其中,所述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包括:干扰超过门限值状态和干扰不超过门限值状态;
当所述第二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高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所述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对应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低于预设的第二门限值;或所述第二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区间内的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为干扰超过门限值状态,所述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对应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为干扰不超过门限值状态,则确定子帧上疑似发现隐藏节点;
根据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确定的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数目,计算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发生概率值;
当计算得到的发生概率值大于预设的第一概率值时,则确定所述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存在隐藏节点。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隐藏节点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RSSI测量区间的每个子帧上的瞬时RSSI有效测量结果,确定基站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的步骤包括:
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比较所述第二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每个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与所述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对应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或比较所述第二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每个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与所述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对应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其中,所述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包括:干扰超过门限值状态和干扰不超过门限值状态;
当所述第二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高于预设的第一门限值,所述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对应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值低于预设的第二门限值;或所述第二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区间的子帧上的瞬时RSSI测量有效状态为干扰超过门限值状态,所述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对应子帧上的瞬时测量状态为干扰不超过门限值状态,则确定子帧上疑似发现隐藏节点;
根据每个RSSI测量区间内确定的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数目,计算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每个RSSI测量区间内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发生概率;
当计算得到的发生概率值大于预设的第二概率值时,确定所述RSSI测量区间内疑似发现隐藏节点;
根据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确定的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RSSI测量区间的数目,计算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RSSI测量区间的发生概率;
当计算得到的发生概率值大于预设的第三概率值时,则确定所述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存在隐藏节点。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隐藏节点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测量结果,确定基站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的步骤包括:
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比较所述第二测量区间内的每个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测量有效值与所述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测量有效值;或比较所述第二测量区间内的每个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测量有效状态与所述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测量有效状态;其中,所述平均RSSI测量有效状态包括:干扰超过门限值状态和干扰不超过门限值状态;
当所述第二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测量有效值高于预设的第三门限值,所述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测量有效值低于预设的第四门限值;或所述第二测量区间内的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测量有效状态为干扰超过门限值状态,所述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测量有效状态为干扰不超过门限值状态,则确定所述RSSI测量区间内疑似发现隐藏节点;
根据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确定的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RSSI测量区间的数目,计算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RSSI测量区间的发生概率;
当计算得到的发生概率值大于预设的第三概率值时,则确定所述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存在隐藏节点。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隐藏节点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起始时刻、截止时刻以及时间长度中的一种或多种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4任一项所述的隐藏节点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基站以广播或者多播方式发送的在第一测量区间测量的第一RSSI测量结果步骤之后,所述确定方法还包括:
周期性或非周期性的向所述基站上报隐藏节点的检测信息;
所述检测信息至少包括: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所述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内是否存在隐藏节点的判断结果;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发生概率值;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RSSI测量区间的发生概率值;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所述第二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结果;所述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配置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起始时刻、截止时间以及时间长度中的一种或多种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节点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基站以广播或者多播方式发送的在第一测量区间测量的第一RSSI测量结果的步骤之前,所述确定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对所述终端的关于RSSI测量的配置信息和/或所述基站自身的关于RSSI测量的配置信息;
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测量区间的种类、测量区间的周期、周期内起始偏移、周期内相邻RSSI测量区间间隔、周期内RSSI测量区间数目以及RSSI测量区间长度的一种或多种信息。
12.一种隐藏节点的确定方法,应用于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广播或者多播方式向终端发送在第一测量区间测量的第一RSSI测量结果;
接收所述终端根据自身在第二测量区间测量的第二RSSI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一RSSI测量结果,确定所述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的上报信息,其中,在终端中,若所述第二测量区间中的RSSI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结果均为有效测量结果,则由终端根据所述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有效测量结果或所述RSSI测量区间的每个子帧上的瞬时RSSI有效测量结果,确定基站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所述第一测量区间包括一个或多个RSSI测量区间,所述第二测量区间包括一个或多个RSSI测量区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隐藏节点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广播或者多播方式向终端发送在第一测量区间测量的第一RSSI测量结果的步骤包括:
通过主系统信息块MIB消息或系统信息块SIB消息,以广播方式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RSSI测量结果,或通过多播/组播单频网络MBSFN中的子帧,以多播的方式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RSSI测量结果。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隐藏节点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区间包括一个或多个RSSI测量区间,所述第二测量区间包括一个或多个RSSI测量区间;所述第一RSSI测量结果为所述第一测量区间中的每个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的集合,所述第二RSSI测量结果为所述第二测量区间中的每个RSSI测量区间的测量结果的集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隐藏节点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终端根据自身在第二测量区间测量的第二RSSI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一RSSI测量结果,确定所述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的上报信息的步骤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在确定所述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存在隐藏节点时,通过触发上报事件所发送的存在隐藏节点的第一信息以及确定隐藏节点过程中所产生的第二信息;
所述第二信息至少包括: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发生概率值;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RSSI测量区间的发生概率值;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所述第二测量区间的第二RSSI测量结果;以及所述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配置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信息;
其中,所述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起始时刻、截止时刻以及时间长度中的一种或多种信息;所述子帧为RSSI测量区间中的子帧。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隐藏节点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终端根据自身在第二测量区间测量的第二RSSI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一RSSI测量结果,确定所述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的上报信息的步骤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周期性或非周期性上报的隐藏节点的检测信息;
所述检测信息包括:在预设的观察时间窗口内,是否存在隐藏节点的判断结果;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发生概率;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RSSI测量区间的发生概率;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所述第二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结果;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配置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配置信息至少包括: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起始时刻、截止时刻以及时间长度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子帧为RSSI测量区间中的子帧。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隐藏节点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广播或者多播方式向终端发送在第一测量区间测量的第一RSSI测量结果的步骤之前,所述确定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发送对所述终端的关于RSSI测量的配置信息和/或所述基站自身的关于RSSI测量的配置信息;
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测量区间的种类、测量区间的周期、周期内起始偏移、周期内相邻RSSI测量区间间隔、周期内RSSI测量区间数目以及RSSI测量区间长度的一种或多种信息。
18.一种隐藏节点的确定装置,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以广播或者多播方式发送的在第一测量区间测量的第一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测量结果;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终端在第二测量区间测量的第二RSSI测量结果和所述第一RSSI测量结果,确定所述基站的空闲信道评估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包括:若所述第二测量区间中的RSSI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结果均为有效测量结果,则根据所述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有效测量结果或所述RSSI测量区间的每个子帧上的瞬时RSSI有效测量结果,确定基站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其中,所述第二测量区间是所述第一测量区间的子集或者所述第二测量区间与所述第一测量区间相同,所述第一测量区间包括一个或多个RSSI测量区间,所述第二测量区间包括一个或多个RSSI测量区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隐藏节点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装置还包括:
第一信息上报模块,用于当确定所述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存在隐藏节点时,触发隐藏节点的上报事件,通过所述上报事件将存在隐藏节点的第一信息以及确定隐藏节点过程中所产生的第二信息上报至所述基站,第二信息至少包括: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子帧的发生概率值;疑似发现隐藏节点的RSSI测量区间的发生概率值;在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内所述第二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结果;以及所述预设的时间观察范围的配置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隐藏节点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对所述终端的关于RSSI测量的配置信息和/或所述基站自身的关于RSSI测量的配置信息;
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测量区间的种类、测量区间的周期、周期内起始偏移、周期内相邻RSSI测量区间间隔、周期内RSSI测量区间数目以及RSSI测量区间长度的一种或多种信息。
21.一种隐藏节点的确定装置,应用于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以广播或者多播方式向终端发送在第一测量区间测量的第一RSSI测量结果;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终端根据自身在第二测量区间测量的第二RSSI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一RSSI测量结果,确定所述基站的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的上报信息;其中,在终端中,若所述第二测量区间中的RSSI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一测量区间内相应的RSSI测量区间的RSSI测量结果均为有效测量结果,则由终端根据所述RSSI测量区间的平均RSSI有效测量结果或所述RSSI测量区间的每个子帧上的瞬时RSSI有效测量结果,确定基站CCA侦听范围外是否存在隐藏节点,所述第一测量区间包括一个或多个RSSI测量区间,所述第二测量区间包括一个或多个RSSI测量区间。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隐藏节点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包括:
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通过主系统信息块MIB消息或系统信息块SIB消息,以广播方式向锁住终端发送所述第一RSSI测量结果,或通过多播/组播单频网络MBSFN中的子帧,以多播的方式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一RSSI测量结果。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隐藏节点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关于所述终端的RSSI测量的配置信息和/或所述基站的关于RSSI测量的配置信息;
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测量区间的种类、测量区间的周期、周期内起始偏移、周期内相邻RSSI测量区间间隔、周期内RSSI测量区间数目以及RSSI测量区间长度的一种或多种信息。
CN201610210221.0A 2016-04-06 2016-04-06 一种隐藏节点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2778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10221.0A CN107277848B (zh) 2016-04-06 2016-04-06 一种隐藏节点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10221.0A CN107277848B (zh) 2016-04-06 2016-04-06 一种隐藏节点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77848A CN107277848A (zh) 2017-10-20
CN107277848B true CN107277848B (zh) 2020-04-28

Family

ID=60052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10221.0A Active CN107277848B (zh) 2016-04-06 2016-04-06 一种隐藏节点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778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02649A1 (zh) * 2019-11-25 2021-06-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隐藏节点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1990A (zh) * 2006-04-13 2009-04-2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动态载波侦听阈值
CN101711037A (zh) * 2009-12-23 2010-05-1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节点的检测方法和设备
CN103220788A (zh) * 2012-01-19 2013-07-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节点进行分组的方法、节点和接入点
CN105392202A (zh) * 2014-09-01 2016-03-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未授权频带的通信的方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13601A1 (en) * 2004-03-29 2005-09-29 Boris Ginzburg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provide hidden node protec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1990A (zh) * 2006-04-13 2009-04-2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动态载波侦听阈值
CN101711037A (zh) * 2009-12-23 2010-05-19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节点的检测方法和设备
CN103220788A (zh) * 2012-01-19 2013-07-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节点进行分组的方法、节点和接入点
CN105392202A (zh) * 2014-09-01 2016-03-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未授权频带的通信的方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77848A (zh) 2017-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31189B2 (en) Enhanced measurement filtering configurations for radio-link management and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US11647502B2 (en) Apparatus, method for a radio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use thereof
US10405322B2 (en) Physical resource block allocation
EP2410775B1 (en) Method, device and terminal for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mode
CN107113761B (zh) 用户设备、接入网络节点、通信系统和相对位置确定方法
EP3528553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743739B (zh)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3596228A (zh) 一种无线信道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6576326B (zh) 用于解码lc mtc ue的增强寻呼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14697903A (zh) 副链路sl上的定位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EP2999284B1 (en) Us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discovery signal interval
CN109067511B (zh) 双模通信网络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KR102016866B1 (ko) 신호 처리 방법 및 관련 디바이스
CN111757372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0251065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aware spatial reuse
WO2018053766A1 (zh)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15139289A1 (zh) 监听报告生成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06879004B (zh) 空闲信道评估方法、节点、站点及接入点
CN109412711B (zh) 非对称带内全双工通信的配对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07277848B (zh) 一种隐藏节点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6550395B (zh) 一种检测信号强度的方法及装置
WO2012144727A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레인징 방법 및 장치
CN115866725A (zh) 通信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5636187B (zh) 在d2d通信中保证消息完整性检测的方法
CN106171008B (zh) 一种基于使用非授权频谱的小区Uscell的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