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76227A - 电力调度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力调度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276227A CN107276227A CN201710540894.7A CN201710540894A CN107276227A CN 107276227 A CN107276227 A CN 107276227A CN 201710540894 A CN201710540894 A CN 201710540894A CN 107276227 A CN107276227 A CN 10727622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 electrical equipment
- peak hour
- section
- consumption pea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 Y04S20/242—Home applian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调度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统计连续预设天数内多个用电设备中每个用电设备的运行规律;获取目标用户所接入电网的用电尖峰时间段;基于运行规律确定每个用电设备在用电尖峰时间段的运行概率,其中,运行概率表示用电设备在用电尖峰时间段运行的可能性;在用电尖峰时间段,控制多个用电设备中的目标用电设备运行,以实现对电网输送的电能进行调度,其中,目标用电设备为用电设备中在对应的用电尖峰时间段,运行概率大于预设运行概率的设备,以缓解了用电高峰时刻电力系统的负荷过大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力调度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它的功能是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成电能,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能供应到各用户。为实现这一功能,电力系统在各个环节和不同层次还具有相应的信息与控制系统,对电能的生产过程进行测量、调节、控制、保护、通信和调度,以保证用户获得安全、经济、优质的电能。
随着我们国家用电设备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家用电器设备的快速发展,致使家用用电设备迅速增长,这就导致电力系统的负荷逐渐增加。尤其是,用电高峰期电力系统的电量过大。用电量过大会导致电力系统出现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电力浪费,因此,需要一种智能的用电方法,以对家用用电设备进行控制,从而,缓解电力系统负荷过大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调度方法和装置,以缓解了用电高峰时刻电力系统的负荷过大的技术问题。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力调度方法,包括:统计连续预设天数内多个用电设备中每个用电设备的运行规律,其中,所述运行规律包括所述用电设备的运行日期,所述用电设备在所述运行日期的至少一个运行时段,以及每个运行时段的启动时刻和关闭时刻,所述多个用电设备为目标用户中的用电设备;获取所述目标用户所接入电网的用电尖峰时间段;基于所述运行规律确定每个所述用电设备在用电尖峰时间段的运行概率,其中,所述运行概率表示所述用电设备在所述用电尖峰时间段运行的可能性;在所述用电尖峰时间段,控制所述多个用电设备中的目标用电设备运行,以实现对所述电网输送的电能进行调度,其中,所述目标用电设备为所述用电设备中在对应的用电尖峰时间段,运行概率大于预设运行概率的设备。
进一步地,基于所述运行规律确定每个所述用电设备在用电尖峰时间段的运行概率包括:对于所述连续预设天数中的每一天,获取每个所述用电设备的至少一个运行时间段,得到多个运行时间段;统计所述多个运行时间段中位于所述用电尖峰时间段的数量;基于所述数量确定每个所述用电设备在所述用电尖峰时间段的运行概率。
进一步地,所述用电尖峰时间段的数量为多个,统计所述多个运行时间段中位于所述用电尖峰时间段的数量包括:统计所述多个运行时间段中位于每个用电尖峰时间段的数量;基于所述数量确定每个所述用电设备在所述用电尖峰时间段的运行概率包括:基于每个所述用电尖峰时间段的数量确定每个所述用电设备在对应的用电尖峰时间段的运行概率。
进一步地,在所述用电尖峰时间段,控制所述多个用电设备中的目标用电设备运行包括:获取在第一目标时刻,所述目标用户中正在运行的用电设备的总用电量,其中,所述第一目标时刻为所述用电尖峰时间段的起始时刻之前的时刻,且所述第一目标时刻与所述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小于30分钟;判断所述总用电量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总用电量;如果判断出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总用电量,则控制所述多个用电设备中的所述目标用电设备运行。
进一步地,在所述用电尖峰时间段,控制所述多个用电设备中的目标用电设备运行包括:在第二目标时刻,基于每个所述用电设备的运行规律,推测每个所述用电设备在所述用电尖峰时间段内的运行时间,所述第二目标时刻为所述用电尖峰时间段的起始时刻之前的时刻,且所述第二目标时刻与所述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小于30分钟;基于每个所述用电设备在所述用电尖峰时间段内的运行时间判断所述多个用电设备的总用电量;如果判断出所述总用电量小于预设总用电量,则控制所述多个用电设备正常运行;如果判断出所述总用电量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总用电量,则控制所述多个用电设备中的目标用电设备运行。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力调度装置,包括:统计单元,用于统计连续预设天数内多个用电设备中每个用电设备的运行规律,其中,所述运行规律包括所述用电设备的运行日期,所述用电设备在所述运行日期的至少一个运行时段,以及每个运行时段的启动时刻和关闭时刻,所述多个用电设备为目标用户中的用电设备;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用户所接入电网的用电尖峰时间段;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运行规律确定每个所述用电设备在用电尖峰时间段的运行概率,其中,所述运行概率表示所述用电设备在所述用电尖峰时间段运行的可能性;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用电尖峰时间段,控制所述多个用电设备中的目标用电设备运行,其中,所述目标用电设备为所述用电设备中在对应的用电尖峰时间段,运行概率大于预设运行概率的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单元包括:第一获取模块,对于所述连续预设天数中的每一天,用于获取每个所述用电设备的至少一个运行时间段,得到多个运行时间段;统计模块,用于统计所述多个运行时间段中位于所述用电尖峰时间段的数量;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数量确定每个所述用电设备在所述用电尖峰时间段的运行概率。
进一步地,所述用电尖峰时间段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统计模块用于:统计所述多个运行时间段中位于每个用电尖峰时间段的数量;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每个所述用电尖峰时间段的数量确定每个所述用电设备在对应的用电尖峰时间段的运行概率。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第一目标时刻,所述目标用户中正在运行的用电设备的总用电量,其中,所述第一目标时刻为所述用电尖峰时间段的起始时刻之前的时刻,且所述第一目标时刻与所述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小于30分钟;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总用电量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总用电量;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判断出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总用电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多个用电设备中的所述目标用电设备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推测模块,用于在第二目标时刻,基于每个所述用电设备的运行规律,推测每个所述用电设备在所述用电尖峰时间段内的运行时间;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基于每个所述用电设备在所述用电尖峰时间段内的运行时间判断所述多个用电设备的总用电量;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判断出所述总用电量小于预设总用电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多个用电设备正常运行;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在判断出所述总用电量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总用电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多个用电设备中的目标用电设备运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统计连续预设天数内多个用电设备中每个用电设备的运行规律,然后,获取目标用户所接入电网的用电尖峰时间段;接下来,基于运行规律确定每个用电设备在用电尖峰时间段的运行概率;最后,在用电尖峰时间段,基于运行概率控制多个用电设备中的目标用电设备运行,通过该方式,能够更加的合理的控制用电设备的开启和关闭,以避免在用电尖峰时间段,非必要用电设备的开启造成电网的负荷过重,进而缓解了用电高峰时刻电力系统的负荷过大的技术问题,从而实现了合理动态调配家用用电设备的控制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力调度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力调度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力调度装置中确定单元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力调度装置中控制单元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电力调度装置中控制单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力调度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力调度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统计连续预设天数内多个用电设备中每个用电设备的运行规律,其中,运行规律包括用电设备的运行日期,用电设备在运行日期的至少一个运行时段,以及每个运行时段的启动时刻和关闭时刻,多个用电设备为目标用户中的用电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安装在目标用户电表箱中的用电分析器来统计连续预设天数内多个用电设备中每个用电设备的运行规律,其中,用电分析器为电网系统中的配电调控班组预先安装的。
具体地,每个用电设备可以与该用电分析器实现无线连接,当用电设备开启时,将向用电分析器发送开启信号,当用电设备关闭时,将向用电分析器发送关闭信号,此时,用电分析器就能够统计每个用电设备的运行规律,在该运行规律中包括每个用电设备的运行日期,每个用电设备在该运行日期的至少一个运行时段,以及每个运行时段的启动时刻和关闭时刻。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连续预设天数可以为连续一个月,还可以为连续半个月,还可以为连续一星期,对此不做具体限定,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设定。
步骤S104,获取目标用户所接入电网的用电尖峰时间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上述用电分析器获取目标用户所接入电网的用电尖峰时间段,其中,由于每天的用电尖峰时间段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设定每天实时获取或者确定目标用户所接入电网的用电尖峰时间段。
也就是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设置每个星期统计一次多个用电设备的运行规律,并每天实时获取目标用户所接入电网的用电尖峰时间段,在此情况下,如果每天的用电尖峰时间段不相同,那么对用电设备进行的控制决策也不相同。
步骤S106,基于运行规律确定每个用电设备在用电尖峰时间段的运行概率,其中,运行概率表示用电设备在用电尖峰时间段运行的可能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电采集器通过统计每个用电设备在连续预设天数内的运行规律之后,就可以利用统计学中的统计方法计算出每个用电设备在用电尖峰时间段的运行概率。例如,用电尖峰时间段为晚上7点到晚上8点。如果电视机连续一个星期在晚上7点到晚上8点这段时间内均是开启的,那么电视机在用电尖峰时间段的运行概率较高,其中,运行概率可以表示为用电设备在用电尖峰时间段运行的可能性。
步骤S108,在用电尖峰时间段,控制多个用电设备中的目标用电设备运行,以实现对电网输送的电能进行调度,其中,目标用电设备为用电设备中在对应的用电尖峰时间段,运行概率大于预设运行概率的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用电尖峰时间段,用电分析器可以基于运行概率控制多个用电设备中的目标用电设备运行。例如,在晚上7点到晚上8点期间,电视机的运行概率较高,且大于预设运行概率,空调的运行概率较高,且大于预设运行概率;但是,热水器的运行概率较小,且小于预设运行概率。此时,如果电视机,空调和热水器同时运行,可以控制电视机和空调开启,并控制热水器关闭,在关闭时,可以向用户发送语音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热水器被关闭。
具体地,用电分析器可以通过与每个用电设备的无线连接实现每个用电设备的开关控制。还可以通过用电分析器向目标用户的手机或者报警终端发送提示信息,以提示目标用户尽可能的关闭运行概率较低的用电设备。
在目标用户关闭运行概率较低的用电设备之后,配电调控班组就可以对电网中的输送的电能进行调控。例如,向用电量较大的区域输送更多的电能,其中,输送的更多的电能是用电量较小的区域所节省的电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该调控方法能够实现电能的利用最大化,不仅能够保证用电量较大的区域的电力正常供应,还能保障目标用户中由于不必要的用电设备的开启导致的电能的损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统计连续预设天数内多个用电设备中每个用电设备的运行规律,然后,获取目标用户所接入电网的用电尖峰时间段;接下来,基于运行规律确定每个用电设备在用电尖峰时间段的运行概率;最后,在用电尖峰时间段,基于运行概率控制多个用电设备中的目标用电设备运行,通过该方式,能够更加的合理的控制用电设备的开启和关闭,以避免在用电尖峰时间段,非必要用电设备的开启造成电网的负荷过重,进而缓解了用电高峰时刻电力系统的负荷过大的技术问题,从而实现了合理动态调配家用用电设备的控制的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S106,即基于运行规律确定每个用电设备在用电尖峰时间段的运行概率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61,对于连续预设天数中的每一天,获取每个用电设备的至少一个运行时间段,得到多个运行时间段;
步骤S1062,统计多个运行时间段中位于用电尖峰时间段的数量;
步骤S1063,基于数量确定每个用电设备在用电尖峰时间段的运行概率。
具体地,假设连续预设天数为2017年6月5号至6月11号。对于6月5号至6月11号中的每一天,获取用电设备的至少一个运行时间段,得到多个运行时间段。
例如,在6月5号这一天内,获取电视机的运行时间段,例如,获取到的电视机的运行时间段为9:00至10:00,18:00至22:00。在获取电视机在6月5号至6月11号中每一天的运行时间段之后,就可以基于该多个运行时间段统计多个运行时间段中位于用电尖峰时间段的数量。接下来,就可以通过该数量确定每个用电设备在用电尖峰时间段的运行概率。
例如,在6月5号至6月11号这段时间内,电视机的运行时间段一共是20个,其中,该20个运行时间段中处于用电尖峰时间段的运行时间段的数量为16个,此时,可以确定出电视机在用电尖峰时间段的运行概率为80%。也就是说,电视机在用电尖峰时间段中,被开启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运行概率的确定,能够反映出目标用户的用电习惯,即,在哪个时间段,哪个用电设备被开启,在哪个时间段,哪个用电设备未被开启。通过研究用户的用电习惯,能够更加精确的进行控制决策的制定,其中,该控制决策为对用电设备在用电尖峰时间段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的决策。
进一步地,如果用电尖峰时间段的数量为多个,那么上述步骤S1062统计多个运行时间段中位于用电尖峰时间段的数量包括:统计多个运行时间段中位于每个用电尖峰时间段的数量;
如果用电尖峰时间段的数量为多个,那么上述步骤S1063基于数量确定每个用电设备在用电尖峰时间段的运行概率包括:基于每个用电尖峰时间段的数量确定每个用电设备在对应的用电尖峰时间段的运行概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用电尖峰时间段的数量为多个,那么要为每个用电尖峰时间段单独进行控制决策。具体地,首先可以统计用电设备的多个运行时间段中位于每个用电尖峰时间段的数量;然后,基于位于每个用电尖峰时间段的数量确定每个用电设备在每个用电尖峰时间段的运行概率。
例如,在6月5号至6月11号这段时间内,电视机的运行时间段一共是20个,其中,该20个运行时间段中处于用电尖峰时间段1的运行时间段的数量为10个,且该20个运行时间段中处于用电尖峰时间段2的运行时间段的数量为8个,此时,可以确定出电视机在用电尖峰时间段1的运行概率为50%,且在用电尖峰时间段2的运行概率为40%。也就是说,电视机在用电尖峰时间段1中,被开启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电分析器在分析出每个用电设备的运行概率之后,可以将每个用电设备的运行概率上传至配电调控班组的监控中心。除了上传运行概率之外,还可以将目标用户中在用电尖峰时间段的目标用电设备上传至配电调控班组的监控中心,以使配电调控班组的监控中心根据目标用电设备和运行概率确定该目标用户所属区域的用电情况,以便于配电调控班组进行电能的调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S108,即在用电尖峰时间段,控制多个用电设备中的目标用电设备运行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811,获取在第一目标时刻,目标用户中正在运行的用电设备的总用电量,其中,第一目标时刻为用电尖峰时间段的起始时刻之前的时刻,且第一目标时刻与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小于30分钟;
步骤S10812,判断总用电量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总用电量;
步骤S10813,如果判断出大于或者等于总用电量,则控制多个用电设备中的目标用电设备运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配电调控班组可以预先划分用电区域,然后,为每个用电区域中的每个目标用户在用电尖峰时间段的最大用电量进行设定。
具体地,可以通过用电分析器获取第一目标时刻,目标用户正在运行的用电设备的总用电量。如果用电尖峰时间段的起始时刻为18点,那么第一目标时刻可以为17:45,还可以为17:55。
接下来,判断第一目标时刻目标用户的总用电量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总用电量。如果判断出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总用电量,则控制多个用电设备中的目标用电设备运行,其余正在运行的用电设备关闭。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S108,即,在用电尖峰时间段,控制多个用电设备中的目标用电设备运行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821,在第二目标时刻,基于每个用电设备的运行规律,推测每个用电设备在用电尖峰时间段内的运行时间,第二目标时刻为用电尖峰时间段的起始时刻之前的时刻,且第二目标时刻与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小于30分钟;
步骤S10822,基于每个用电设备在用电尖峰时间段内的运行时间判断多个用电设备的总用电量;
步骤S10823,如果判断出总用电量小于预设总用电量,则控制多个用电设备正常运行;
步骤S10824,如果判断出总用电量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总用电量,则控制多个用电设备中的目标用电设备运行。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用电分析器基于用电设备的运行规律推测在第二用电时刻,每个用电设备在用电尖峰时间段内的运行时间,然后,基于每个用电设备在用电尖峰时间段内的运行时间预判目标用户的用电设备的总用电量;接下来,判断总用电量是否小于预设总用电量,如果判断出是,则控制多个用电设备正常运行,如果判断出不是,则控制多个用电设备中的目标用电设备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为每个用户制定合理的预设总用电量,能够在保证用户的用电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还能尽可能的节省电能,以使配电调控班组对节省出的电能进行调控。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力调度装置,该电力调度装置主要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上述内容所提供的电力调度方法,以下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力调度装置做具体介绍。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电力调度装置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电力调度装置主要包括:统计单元21,获取单元22,确定单元23和控制单元24,其中:
统计单元21,用于统计连续预设天数内多个用电设备中每个用电设备的运行规律,其中,运行规律包括用电设备的运行日期,用电设备在运行日期的至少一个运行时段,以及每个运行时段的启动时刻和关闭时刻,多个用电设备为目标用户中的用电设备;
获取单元22,用于获取目标用户所接入电网的用电尖峰时间段;
确定单元23,用于基于运行规律确定每个用电设备在用电尖峰时间段的运行概率,其中,运行概率表示用电设备在用电尖峰时间段运行的可能性;
控制单元24,用于在用电尖峰时间段,控制多个用电设备中的目标用电设备运行,其中,目标用电设备为用电设备中在对应的用电尖峰时间段,运行概率大于预设运行概率的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统计连续预设天数内多个用电设备中每个用电设备的运行规律,然后,获取目标用户所接入电网的用电尖峰时间段;接下来,基于运行规律确定每个用电设备在用电尖峰时间段的运行概率;最后,在用电尖峰时间段,基于运行概率控制多个用电设备中的目标用电设备运行,通过该方式,能够更加的合理的控制用电设备的开启和关闭,以避免在用电尖峰时间段,非必要用电设备的开启造成电网的负荷过重,进而缓解了用电高峰时刻电力系统的负荷过大的技术问题,从而实现了合理动态调配家用用电设备的控制的技术效果。
可选地,如图3所示,确定单元包括:第一获取模块31,对于连续预设天数中的每一天,用于获取每个用电设备的至少一个运行时间段,得到多个运行时间段;统计模块32,用于统计多个运行时间段中位于用电尖峰时间段的数量;第一确定模块33,用于基于数量确定每个用电设备在用电尖峰时间段的运行概率。
可选地,用电尖峰时间段的数量为多个,统计模块用于:统计多个运行时间段中位于每个用电尖峰时间段的数量;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每个用电尖峰时间段的数量确定每个用电设备在对应的用电尖峰时间段的运行概率。
可选地,如图4所示,控制单元包括:第二获取模块41,用于获取在第一目标时刻,目标用户中正在运行的用电设备的总用电量,其中,第一目标时刻为用电尖峰时间段的起始时刻之前的时刻,且第一目标时刻与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小于30分钟;第一判断模块42,用于判断总用电量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总用电量;第一控制模块43,用于在判断出大于或者等于总用电量的情况下,控制多个用电设备中的目标用电设备运行。
可选地,如图5所示,控制单元还包括:推测模块51,用于在第二目标时刻,基于每个用电设备的运行规律,推测每个用电设备在用电尖峰时间段内的运行时间;第二判断模块52,用于基于每个用电设备在用电尖峰时间段内的运行时间判断多个用电设备的总用电量;第二控制模块53,用于在判断出总用电量小于预设总用电量的情况下,控制多个用电设备正常运行;第三控制模块54,用于在判断出总用电量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总用电量的情况下,控制多个用电设备中的目标用电设备运行。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力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统计连续预设天数内多个用电设备中每个用电设备的运行规律,其中,所述运行规律包括所述用电设备的运行日期,所述用电设备在所述运行日期的至少一个运行时段,以及每个运行时段的启动时刻和关闭时刻,所述多个用电设备为目标用户中的用电设备;
获取所述目标用户所接入电网的用电尖峰时间段;
基于所述运行规律确定每个所述用电设备在用电尖峰时间段的运行概率,其中,所述运行概率表示所述用电设备在所述用电尖峰时间段运行的可能性;
在所述用电尖峰时间段,控制所述多个用电设备中的目标用电设备运行,以实现对所述电网输送的电能进行调度,其中,所述目标用电设备为所述用电设备中在对应的用电尖峰时间段,运行概率大于预设运行概率的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运行规律确定每个所述用电设备在用电尖峰时间段的运行概率包括:
对于所述连续预设天数中的每一天,获取每个所述用电设备的至少一个运行时间段,得到多个运行时间段;
统计所述多个运行时间段中位于所述用电尖峰时间段的数量;
基于所述数量确定每个所述用电设备在所述用电尖峰时间段的运行概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尖峰时间段的数量为多个,
统计所述多个运行时间段中位于所述用电尖峰时间段的数量包括:统计所述多个运行时间段中位于每个用电尖峰时间段的数量;
基于所述数量确定每个所述用电设备在所述用电尖峰时间段的运行概率包括:基于每个所述用电尖峰时间段的数量确定每个所述用电设备在对应的用电尖峰时间段的运行概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用电尖峰时间段,控制所述多个用电设备中的目标用电设备运行包括:
获取在第一目标时刻,所述目标用户中正在运行的用电设备的总用电量,其中,所述第一目标时刻为所述用电尖峰时间段的起始时刻之前的时刻,且所述第一目标时刻与所述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小于30分钟;
判断所述总用电量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总用电量;
如果判断出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总用电量,则控制所述多个用电设备中的所述目标用电设备运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用电尖峰时间段,控制所述多个用电设备中的目标用电设备运行包括:
在第二目标时刻,基于每个所述用电设备的运行规律,推测每个所述用电设备在所述用电尖峰时间段内的运行时间,所述第二目标时刻为所述用电尖峰时间段的起始时刻之前的时刻,且所述第二目标时刻与所述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小于30分钟;
基于每个所述用电设备在所述用电尖峰时间段内的运行时间判断所述多个用电设备的总用电量;
如果判断出所述总用电量小于预设总用电量,则控制所述多个用电设备正常运行;
如果判断出所述总用电量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总用电量,则控制所述多个用电设备中的目标用电设备运行。
6.一种电力调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统计单元,用于统计连续预设天数内多个用电设备中每个用电设备的运行规律,其中,所述运行规律包括所述用电设备的运行日期,所述用电设备在所述运行日期的至少一个运行时段,以及每个运行时段的启动时刻和关闭时刻,所述多个用电设备为目标用户中的用电设备;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用户所接入电网的用电尖峰时间段;
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运行规律确定每个所述用电设备在用电尖峰时间段的运行概率,其中,所述运行概率表示所述用电设备在所述用电尖峰时间段运行的可能性;
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用电尖峰时间段,控制所述多个用电设备中的目标用电设备运行,其中,所述目标用电设备为所述用电设备中在对应的用电尖峰时间段,运行概率大于预设运行概率的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对于所述连续预设天数中的每一天,用于获取每个所述用电设备的至少一个运行时间段,得到多个运行时间段;
统计模块,用于统计所述多个运行时间段中位于所述用电尖峰时间段的数量;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数量确定每个所述用电设备在所述用电尖峰时间段的运行概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尖峰时间段的数量为多个,
所述统计模块用于:统计所述多个运行时间段中位于每个用电尖峰时间段的数量;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每个所述用电尖峰时间段的数量确定每个所述用电设备在对应的用电尖峰时间段的运行概率。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在第一目标时刻,所述目标用户中正在运行的用电设备的总用电量,其中,所述第一目标时刻为所述用电尖峰时间段的起始时刻之前的时刻,且所述第一目标时刻与所述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小于30分钟;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总用电量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总用电量;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判断出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总用电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多个用电设备中的所述目标用电设备运行。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
推测模块,用于在第二目标时刻,基于每个所述用电设备的运行规律,推测每个所述用电设备在所述用电尖峰时间段内的运行时间;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基于每个所述用电设备在所述用电尖峰时间段内的运行时间判断所述多个用电设备的总用电量;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判断出所述总用电量小于预设总用电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多个用电设备正常运行;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在判断出所述总用电量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总用电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多个用电设备中的目标用电设备运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540894.7A CN107276227B (zh) | 2017-07-05 | 2017-07-05 | 电力调度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540894.7A CN107276227B (zh) | 2017-07-05 | 2017-07-05 | 电力调度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276227A true CN107276227A (zh) | 2017-10-20 |
CN107276227B CN107276227B (zh) | 2020-04-21 |
Family
ID=60070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540894.7A Active CN107276227B (zh) | 2017-07-05 | 2017-07-05 | 电力调度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276227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31185A (zh) * | 2018-05-17 | 2018-11-0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用电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用电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65203A (zh) * | 2012-12-24 | 2013-04-24 | 浙江工业大学 | 一种降低电网系统峰值平均负荷率的控制方法 |
US20140257582A1 (en) * | 2013-03-08 | 2014-09-11 | Hitachi, Ltd. | Electricity demand regulating system and demand adjustment executive system |
CN104950738A (zh) * | 2015-03-23 | 2015-09-30 | 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多路供电线路控制最大需量的系统和方法 |
CN105184408A (zh) * | 2015-09-14 | 2015-12-23 | 上海上塔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 基于电器用电效用分级和用户用电行为识别的节能方法 |
-
2017
- 2017-07-05 CN CN201710540894.7A patent/CN10727622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65203A (zh) * | 2012-12-24 | 2013-04-24 | 浙江工业大学 | 一种降低电网系统峰值平均负荷率的控制方法 |
US20140257582A1 (en) * | 2013-03-08 | 2014-09-11 | Hitachi, Ltd. | Electricity demand regulating system and demand adjustment executive system |
CN104950738A (zh) * | 2015-03-23 | 2015-09-30 | 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多路供电线路控制最大需量的系统和方法 |
CN105184408A (zh) * | 2015-09-14 | 2015-12-23 | 上海上塔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 基于电器用电效用分级和用户用电行为识别的节能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杨胜春 等: "多时间尺度协调的柔性负荷互动响应调度模型与策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31185A (zh) * | 2018-05-17 | 2018-11-02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用电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用电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276227B (zh) | 2020-04-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ang et al. | Two-stage mechanism for massive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involving renewable energy | |
US20110270453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ivacy-driven moderation of metering data | |
CN103733463B (zh) | 基于市场数据来控制能量服务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7544381A (zh) | 能源管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8321796B (zh) | 家庭能量管理系统与方法 | |
CN103972896A (zh) | 一种基于需求响应的负荷建模和优化控制方法 | |
US20220029424A1 (en) | Hybrid power plant | |
CN110137955A (zh) | 一种计及CVaR的鲁棒机组组合调度的决策方法 | |
CN111614160A (zh) | 一种低压用户负荷调控业务承载平台 | |
CN108767866A (zh) | 能源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1030172B (zh) | 一种并网微电网负荷管理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4218683A (zh) | 一种闭环自学习需求响应系统及方法 | |
CN107341562A (zh) | 一种融合需求响应的楼宇能源管理系统及能源管理方法 | |
CN107690738A (zh) | 用于发电设备的智能控制系统 | |
CN109462258A (zh) | 一种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家庭能量优化调度方法 | |
CN102868155A (zh) | 一种电力负荷预测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108964048A (zh) | 微电网容量配置与运行调度方法及装置 | |
CN103944263A (zh) | 具有多样性负载设备的电网的管控方法及系统 | |
Hou et al. | Day‐Ahead Multi‐Objective Microgrid Dispatch Optimization Based on Demand Side Management Via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 |
CN107276227A (zh) | 电力调度方法和装置 | |
US20210391747A1 (en) | Dynamic Computation and Control of Distributed Assets at the Edge of a Power Grid | |
CN102055236B (zh) | 智慧型电源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 |
Zhang et al. | Stochastic unit commitment with air conditioning loads participating in reserve service | |
CN105184408B (zh) | 基于电器用电效用分级和用户用电行为识别的节能方法 | |
CN108258701A (zh) | 调节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