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75504A - 白色有机发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白色有机发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75504A
CN107275504A CN201710607225.7A CN201710607225A CN107275504A CN 107275504 A CN107275504 A CN 107275504A CN 201710607225 A CN201710607225 A CN 201710607225A CN 107275504 A CN107275504 A CN 1072755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e generating
generating layers
cgl
luminescence unit
light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0722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75504B (zh
Inventor
琴台
琴台一
曹贵正
宋基旭
金怠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2755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755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755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755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2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 H10K50/13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comprising stacked EL layers within one EL unit
    • H10K50/13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comprising stacked EL layers within one EL unit with spacer layers between the electroluminescent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2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 H10K50/13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comprising stacked EL layers within one EL uni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9Tandem OLED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51Thickne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30Doping active layers, e.g. electron transporting lay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能够改善装置的异常发光和效率及可靠性。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包括:位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包括第一发光层的第一发光单元;在该第一发光单元上的包括第二发光层的第二发光单元;和位于该第一发光单元与该第二发光单元之间的电荷生成层,并且该电荷生成层中的金属的量为该电荷生成层总量的1.0%以下。

Description

白色有机发光装置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其原申请的申请号为201510345061.6,申请日为2015年6月19日,发明名称为“白色有机发光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4年6月23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递交的韩国专利申请2014-0076686号的优先权,通过援引将其公开内容并入本说明书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发光装置,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能够改善异常发光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世界进入信息时代,用于可视地显示电信息信号的显示装置领域已迅速发展。因此,各种平板显示装置已在诸如薄化、轻质化和低能耗等方面得到发展。
平板显示装置的具体实例包括液晶显示(LCD)装置、等离子显示面板(PDP)装置、场发射显示(FED)装置和有机发光显示(OLED)装置。
具体而言,OLED装置是一种自发光装置,与其他平板显示装置相比,其具有高响应时间、高发光效率、高亮度和广视角。
有机发光装置包括位于两个电极之间的有机发光层。电子和空穴从两个电极注入该有机发光层中,并通过电子和空穴的结合而形成激子。此外,有机发光装置采用下述原理,其中当激子进行从激发态至基态的跃迁时发光。
OLED装置不需要单独光源,这不同于液晶显示(LCD)装置,因此OLED装置能被制造成轻质且薄的形式。此外,OLED装置在能耗方面是有利的,因为其用低电压驱动。此外,OLED装置具有优异的色彩表现能力、高响应时间、宽视角和高对比度(CR)。因此,OLED装置被认为是下一代显示装置。
随着高分辨率显示装置的发展,对于单位面积更高的像素数量和更高亮度的需求已经增加。然而,在OLED装置的发光结构中,在单位面积的亮度方面存在限制。此外,驱动电压的增大导致有机发光装置可靠性降低和能耗增加。
因此,需要克服妨碍OLED装置质量和生产率的有机发光装置的发光效率和寿命方面的限制。因此,已经进行了开发能够提高发光效率和寿命的有机发光装置的各种研究。
发明内容
常规有机发光装置因有机发光层的材料和装置的结构而在发光性质和寿命方面存在限制。因此,已经提出提高白色有机发光装置效率的各种方法。
根据一个方法,在有机发光装置中提供两个发光单元来提高效率。发光单元可以包括空穴输送层(HTL)、发光层(LEL)和电子输送层(ETL)。
在这两个发光单元之间提供电荷生成层(CGL),以生成和转移电荷。CGL可以由p型或n型形成。空穴和电子在p型CGL(P-CGL)与HTL之间的界面处生成。生成的电子通过泵送转移至包含碱金属的n型CGL(N-CGL)。N-CGL中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含量是转移电子所必需的,其影响有机发光装置的寿命和电压。如果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含量低于预定水平,则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不能发射正常白光,并且电压增加。
如果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含量等于或高于预定水平,则在制造有机发光装置时,电压增加,并且出现异常发光。即,有机发光装置包括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有漏光出现,所述漏光在对红色子像素施加电场时出现,并且一部分相邻绿色子像素可能发射不合期望的光。或者当对蓝色子像素施加电场时,一部分相邻相邻绿色子像素可能发射不合期望的光。
由此,本发明的发明人认识到上述问题,并进行了各种实验,以通过调整电荷生成层中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含量来提高装置的效率和可靠性。因此,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各种实验发明了一种白色发光装置,其具有能够提高装置效率和可靠性的新型结构。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白色发光装置,其能够防止装置的异常发光,使驱动电压最小化。此外,一个目的是通过将电荷生成层中的金属含量调整为等于或低于预定水平而提高装置的效率和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包括:位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一发光单元;和在该第一发光单元上的第二发光单元。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发光单元与第二发光单元之间存在电荷生成层。该电荷生成层中的金属处于电荷生成层总量的1.0%以下范围内,以便可以提供能够防止装置异常发光、降低驱动电压、延长寿命并提高装置效率和可靠性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
该金属处于该电荷生成层总量的0.3%~1.0%范围内。
该金属为锂(Li)、钠(Na)、钾(K)、铯(Cs)、镁(Mg)、锶(Sr)、钡(Ba)和镭(Ra)之一,或其组合。
该金属的逸出功为2.2eV~4.1eV。
该电荷生成层为N型电荷生成层。
该电荷生成层还包括P型电荷生成层。
该第一发光层为蓝色发光层,并且该第二发光层为黄-绿色发光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包括:位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一发光单元;在该第一发光单元上的第二发光单元;和在该第二发光单元上的第三发光单元。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电荷生成层位于该第一发光单元与该第二发光单元之间,并且第二电荷生成层位于该第二发光单元与该第三发光单元之间。该第一电荷生成层和该第二电荷生成层中金属处于该第一电荷生成层和该第二电荷生成层总量的0.8%以下范围内,以便可以提供能够防止装置异常发光、降低驱动电压、延长寿命并提高装置效率和可靠性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
该金属处于该第一电荷生成层和该第二电荷生成层总量的0.6%~0.8%范围内。
该金属为锂(Li)、钠(Na)、钾(K)、铯(Cs)、镁(Mg)、锶(Sr)、钡(Ba)和镭(Ra)之一,或其组合。
该金属的逸出功为2.2eV~4.1eV。
该第一电荷生成层和该第二电荷生成层包括N型电荷生成层。
该第一电荷生成层和该第二电荷生成层还包括P型电荷生成层。
该第一发光层为蓝色发光层,该第二发光层为黄-绿色发光层;并且该第三发光层为蓝色发光层。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包括:位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一发光单元;和在该第一发光单元上的第二发光单元。在本发明的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包括位于该第一发光单元与该第二发光单元之间的电荷生成层。考虑到异常发光、驱动电压或寿命,通过将该第一电荷生成层中的金属的量调整为该第一电荷生成层总量的1.0%以下,该白色有机发光装置能够防止装置异常发光、降低驱动电压和延长寿命。
该金属的量处于该第一电荷生成层总量的0.3%~1.0%范围内。
在该第一电荷生成层中的金属的量处于该第一电荷生成层总量的0.3%~1.0%范围内的该白色有机发光装置中,与该第一电荷生成层中的该金属的量大于该第一电荷生成层总量的1.0%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相比,不会发生异常发光。
在该第一电荷生成层中的该金属的量处于该第一电荷生成层总量的0.3%~1.0%范围内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中,与该第一电荷生成层中的该金属的量大于该第一电荷生成层总量的1.0%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相比,驱动电压降低。
在该第一电荷生成层中的该金属的量处于该第一电荷生成层总量的0.3%~1.0%范围内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中,与第一电荷生成层中的金属的量大于第一电荷生成层总量的1.0%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相比,寿命延长。
该第一电荷生成层为N型电荷生成层,并且该金属在该N型电荷生成层中。
该金属为锂(Li)、钠(Na)、钾(K)、铯(Cs)、镁(Mg)、锶(Sr)、钡(Ba)和镭(Ra)之一,或其组合。
该金属的逸出功为2.2eV~4.1eV。
该N型电荷生成层的厚度为以降低驱动电压和延长寿命。
该第一电荷生成层还包括P型电荷生成层。
该P型电荷生成层的厚度为以降低驱动电压和延长寿命。
还包括在该第二发光单元上的第三发光单元和位于该第二发光单元与该第三发光单元之间的第二电荷生成层。此外,考虑到异常发光、驱动电压或寿命,该第一电荷生成层和该第二电荷生成层中的金属的总量为第一电荷生成层和该第二电荷生成层总量的0.8%以下。
该金属的量处于该第一电荷生成层和该第二电荷生成层总量的0.6%~0.8%范围内。
在该第一电荷生成层和该第二电荷生成层中的金属总量处于0.6%~0.8%范围内的该白色有机发光装置中,与该第一电荷生成层和该第二电荷生成层中金属的总量为1.0%以上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相比,不发生异常发光。
在该第一电荷生成层和该第二电荷生成层中的金属总量处于0.6%~0.8%范围内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中,与第一电荷生成层和第二电荷生成层中金属的总量为1.0%以上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相比,驱动电压降低。
在第一电荷生成层和第二电荷生成层中金属的总量处于0.6%~0.8%范围内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中,与第一电荷生成层和第二电荷生成层中金属的总量为1.0%以上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相比,寿命得到延长。
该第一电荷生成层和该第二电荷生成层为N型电荷生成层,并且金属包含在N型电荷生成层中。
金属为锂(Li)、钠(Na)、钾(K)、铯(Cs)、镁(Mg)、锶(Sr)、钡(Ba)和镭(Ra)之一,或其组合。
该金属的逸出功为2.2eV~4.1eV。
该N型电荷生成层的厚度为以降低驱动电压和延长寿命。
该第一电荷生成层和该第二电荷生成层还包括P型电荷生成层。
该P型电荷生成层的厚度为以降低驱动电压和延长寿命。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包括:位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一发光单元;和在该第一发光单元上的第二发光单元。在本发明的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包括位于该第一发光单元与该第二发光单元之间的第一电荷生成层。此外,考虑到异常发光、驱动电压或寿命,通过将包含在该第一电荷生成层中的金属的逸出功设定为2.2eV~4.1eV,该白色有机发光装置能够防止装置异常发光、降低驱动电压并延长寿命。
在该白色有机发光装置中,该金属的量为该第一电荷生成层总量的1.0%以下。
该金属的量处于该电荷生成层总量的0.3%~1.0%范围内。
该第一电荷生成层包括N型电荷生成层,并且该金属在该N型电荷生成层中。
该金属为锂(Li)、钠(Na)、钾(K)、铯(Cs)、镁(Mg)、锶(Sr)、钡(Ba)和镭(Ra)之一,或其组合。
还包括在该第二发光单元上的第三发光单元和位于该第二发光单元与该第三发光单元之间的第二电荷生成层。此外,考虑到异常发光、驱动电压或寿命,包含于该第一电荷生成层和该第二电荷生成层中的该金属的总量为该第一电荷生成层和该第二电荷生成层总量的0.8%以下。
该金属的量处于该第一电荷生成层和该第二电荷生成层总量的0.6%~0.8%范围内。该第一电荷生成层和该第二电荷生成层包括N型电荷生成层,并且该金属在这些N型电荷生成层中。
更具体而言,本发明第1方面提供一种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包括:
位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一发光单元;
在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上的第二发光单元;和
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之间的第一电荷生成层,
其中,考虑到异常发光、驱动电压或寿命,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中的金属的量处于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总量的1.0%以下范围内。
本发明第2方面提供如第1方面所述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中,所述金属的量处于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总量的0.3%~1.0%范围内。
本发明第3方面提供如第2方面所述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中的所述金属的量处于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总量的0.3%~1.0%范围内的所述白色有机发光装置中,与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中的所述金属的量大于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总量的1.0%的所述白色有机发光装置相比,不发生异常发光。
本发明第4方面提供如第2方面所述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中的所述金属的量处于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总量的0.3%~1.0%范围内的所述白色有机发光装置中,与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中的所述金属的量大于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总量的1.0%的所述白色有机发光装置相比,驱动电压降低。
本发明第5方面提供如第2方面所述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中的所述金属的量处于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总量的0.3%~1.0%范围内的所述白色有机发光装置中,与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中的所述金属的量大于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总量的1.0%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相比,寿命延长。
本发明第6方面提供如第1方面所述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为N型电荷生成层,并且所述金属在所述N型电荷生成层中。
本发明第7方面提供如第6方面所述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中,所述金属为锂(Li)、钠(Na)、钾(K)、铯(Cs)、镁(Mg)、锶(Sr)、钡(Ba)和镭(Ra)之一,或其组合。
本发明第8方面提供如第6方面所述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中,所述金属的逸出功在2.2eV~4.1eV范围内。
本发明第9方面提供如第6方面所述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中,所述N型电荷生成层的厚度为以降低所述驱动电压和延长所述寿命。
本发明第10方面提供如第6方面所述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还包括P型电荷生成层。
本发明第11方面提供如第10方面所述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中,所述P型电荷生成层的厚度为以降低所述驱动电压和延长所述寿命。
本发明第12方面提供如第1方面所述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上的第三发光单元;和
位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与所述第三发光单元之间的第二电荷生成层,
其中,考虑到异常发光、驱动电压或寿命,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和所述第二电荷生成层中所述金属的总量为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和所述第二电荷生成层总量的0.8%以下。
本发明第13方面提供如第12方面所述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中,所述金属的量处于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和所述第二电荷生成层总量的0.6%~0.8%范围内。
本发明第14方面提供如第13方面所述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和所述第二电荷生成层中所述金属的总量处于0.6%~0.8%范围内的所述白色有机发光装置中,与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和所述第二电荷生成层中所述金属的总量为1.0%以上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相比,不发生异常发光。
本发明第15方面提供如第13方面所述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和所述第二电荷生成层中所述金属的总量处于0.6%~0.8%范围内的所述白色有机发光装置中,与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和所述第二电荷生成层中所述金属的总量为1.0%以上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相比,驱动电压降低。
本发明第16方面提供如第13方面所述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和所述第二电荷生成层中所述金属的总量处于0.6%~0.8%范围内的所述白色有机发光装置中,与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和所述第二电荷生成层中所述金属的总量为1.0%以上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相比,寿命延长。
本发明第17方面提供如第10方面所述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和所述第二电荷生成层为N型电荷生成层,并且所述金属在所述N型电荷生成层中。
本发明第18方面提供如第17方面所述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中,所述金属为锂(Li)、钠(Na)、钾(K)、铯(Cs)、镁(Mg)、锶(Sr)、钡(Ba)和镭(Ra)之一,或其组合。
本发明第19方面提供如第17方面所述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中,所述金属的逸出功在2.2eV~4.1eV范围内。
本发明第20方面提供如第17方面所述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中,所述N型电荷生成层的厚度为以降低所述驱动电压和延长所述寿命。
本发明第21方面提供如第17方面所述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和所述第二电荷生成层还包括P型电荷生成层。
本发明第22方面提供如第21方面所述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中,所述P型电荷生成层的厚度为以降低所述驱动电压和延长所述寿命。
本发明第23方面提供一种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包括:
位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一发光单元;
在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上的第二发光单元;和
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之间的第一电荷生成层,
其中,考虑到异常发光、驱动电压或寿命,将所述电荷生成层中的金属的逸出功设定为2.2eV~4.1eV。
本发明第24方面提供如第23方面所述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中,所述金属的量为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总量的1.0%以下。
本发明第25方面提供如第24方面所述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中,所述金属的量处于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总量的0.3%~1.0%范围内。
本发明第26方面提供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包括N型电荷生成层,并且所述金属包括在所述N型电荷生成层中。
本发明第27方面提供如第23方面所述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上的第三发光单元;和
位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与所述第三发光单元之间的第二电荷生成层,
其中,考虑到异常发光、驱动电压或寿命,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和所述第二电荷生成层中所述金属的总量为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和所述第二电荷生成层总量的0.8%以下。
本发明第28方面提供如第27方面所述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中,所述金属的量处于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和所述第二电荷生成层总量的0.6%~0.8%范围内。
本发明第29方面提供如第27方面所述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和所述第二电荷生成层包括N型电荷生成层,并且所述金属在所述N型电荷生成层中。
其他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情况将包括在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中。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存在通过将电荷生成层中的金属调整至预定水平而防止装置异常发光的效果。
此外,存在通过将电荷生成层中的金属调整至预定水平而延长装置寿命的效果。
此外,存在通过将电荷生成层中的金属调整至预定水平而降低装置驱动电压的效果。
此外,存在提高装置效率和可靠性的效果。
本发明的效果不限于上述效果,通过以下描述,以上未提及的其他效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
上述本发明所要实现的目的,实现这些目的的手段和本发明的效果并没有指定权利要求的必要特征,因此,权利要求的范围不限于本发明的公开内容。
附图说明
通过与附图一同提供的以下详细描述,会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方面、特征及其他优点,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的实验结果的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和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的实验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通过下述示例性实施方式,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及其实现方法。不过,本发明不限于以下示例性实施方式,而可以以各种不同方式实施。提供示例性实施方式仅是完全公开本发明和对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提供该类发明,而本发明将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用于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附图中所示的形状、尺寸、比例、角度和数量等仅仅是实例,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整个说明书中,类似的附图标记一般表示类似的元件。此外,在以下描述中,已知的背景技术的详细说明或被省略,以避免不必要地模糊了对本公开内容的主题。本文中所用的如“包括”、“具有”和“由……构成”等词语通常意在允许添加其他组成部分,除非这些词语与词语“仅”一起使用。除非另外明确说明,否则对于单数的提及可以包括复数。
即使没有明确说明,组件也应被解释为包括普通误差范围。
当两个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用如“在……上”、“在……上方”、“在……下”和“相邻”等词语描述时,除非这些词语与“紧接”或“直接”一起使用,否则可以有一个或多个零部件位于这两个零部件之间。
当使用如“之后”、“然后”、“接下来”和“之前”等词语描述时间顺序关系时,除非这些词语与词语“紧接”或“直接”一起使用,否则可以包括不连续的关系。
虽然词语“第一”和“第二”等用于描述不同组件,但这些组件不被这些词语局限。这些词语仅用于将一个组件与其他组件区分开来。因此,下面所提及的第一组件在本发明的技术思路中可以是第二组件。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充分理解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的特征可以部分或完全结合,或者相互组合,并可以在技术上以不同方式联锁和操作,而实施方式可以相互独立或关联地执行。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的图。
图1所示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100包括基板101、第一电极102、第二电极104,和位于该第一和第二电极102和104之间的第一发光单元110和第二发光单元120。
第一电极102是用于提供空穴的阳极,并可以由透明导电材料形成,如包括ITO(氧化铟锡)、IZO(氧化铟锌)等的TCO(透明导电氧化物),但不必然限于此。
第二电极104为用于提供电子的阴极,并可以由金属材料形成,如金(Au)、银(Ag)、铝(Al)、钼(Mo)、镁(Mg)等或其合金,但不必然限于此。
第一电极102和第二电极104可以分别称作阳极和阴极。
第一电极102可以是透射电极,并且第二电极104可以是反射电极。另外,第一电极102可以是反射电极,并且第二电极104可以是半透射电极。
第一发光单元110可以包括在第一电极102上的第一空穴输送层(HTL)112、第一发光层(EML)114和第一电子输送层(ETL)116。
虽然附图中未示出,但第一发光单元110中还可以包括空穴注入层(HIL)。HIL形成在第一电极102上,并促进空穴从第一电极102注入。第一HTL 112从HIL向第一EML 114提供空穴。第一ETL 116从第一电荷生成层(CGL)140向第一EML 114提供电子。
HIL可以由MTDATA(4,4’,4”-三(3-甲基苯基苯基氨基)三苯基胺)、CuPc(铜酞菁)、PEDOT/PSS(聚(3,4-亚乙基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等形成,但不必然限于此。
在第一EML 114中,通过第一HIL 112提供的空穴和通过ETL 116提供的电子再结合,由此产生光。
第一HTL 112可以通过涂覆两个以上层或两种以上材料而形成。
第一ETL 116可以通过涂覆两个以上层或两种以上材料而形成。
第一EML 114包括蓝色发光层或红-蓝色发光层。蓝色发光层的发光区域的峰值波长可以处于440nm~480nm范围内。
第一CGL 140在第一发光单元110与第二发光单元120之间形成。第一CGL 140调整第一发光单元110与第二发光单元120之间的电荷平衡。第一CGL 140可以包括N型电荷生成层(N-CGL)和P型电荷生成层(P-CGL)。N-CGL被构造为向第一发光单元110注入电子,P-CGL被构造为向第二发光单元120中注入空穴。
如果掺杂在N-CGL中的金属具有过高或低的逸出功,则N-CGL与该金属之间的隙态不能适当形成。因此,转移电子变得困难。因此,具有过高或低逸出功的掺杂金属可能导致驱动电压的升高或寿命的缩短。
因此,考虑到异常发光、驱动电压或寿命,电荷生成层中金属的逸出功可以处于2.2eV~4.1eV范围内。即,掺杂在作为电荷生成层的N-CGL中的金属可以是逸出功处于2.2eV~4.1eV范围内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中的至少一种。例如,N-CGL可以由掺杂有如锂(Li)、钠(Na)、钾(K)或铯(Cs)等碱金属或者如镁(Mg)、锶(Sr)、钡(Ba)或镭(Ra)等碱土金属或其组合的有机层形成。但并不必然限于此。
P-CGL可以由包含P型掺杂剂或无机材料或其组合的有机层形成,但不必然限于此。
P-CGL中的无机掺杂剂可以包括例如氟化镁(MgF2)、氯化镁(MgCl2)和氟化锌(ZnF2)中的至少一种,但不必然限于此。
P-CGL和N-CGL可以由相同材料形成,但不必然限于此。如果P-CGL和N-CGL由相同材料形成,则可以消除P-CGL与N-CGL之间的界面,由此装置的寿命能够得到延长。
此外,P-CGL和N-CGL可以由不同材料形成,但不必然限于此。如果P-CGL和N-CGL由不同材料形成,则在转移或移动电子或空穴的载体的传送效率方面具有优点。
此外,第一CGL 140可以由单层形成。
第二发光单元120可以包括第二空穴输送层(HTL)122、第二发光层(EML)124和第二电子输送层(ETL)126。虽然附图中未示出,但在第二发光单元120中的第二ETL 126上,还可以提供电子注入层(EIL)。此外,第二发光单元120可以还包括空穴注入层(HIL)。
第二HTL 122可以由与第一HTL 112相同的材料形成,但不必然限于此。
第二HTL 122可以通过涂覆两个以上层或两种以上材料而形成。
第二ETL 126可以由与第一ETL 116相同的材料形成,但不必然限于此。
第二ETL 126可以通过涂覆两个以上层或两种以上材料而形成。
第二发光单元120的第二发光层(EML)124由黄-绿色发光层形成。黄-绿色发光层的发光区域的峰值波长可以处于510nm~580nm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为底部发射型,但其可适用于顶部发射型或双重发射型。
此外,在包括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装置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栅线和数据线被构造为限定基板上相互交叉的各个像素区。此外,电源线平行于其中任一种而延伸,并在各像素区中设置与该栅线和数据线连接的开关薄膜晶体管,和与该开关薄膜晶体管连接的驱动薄膜晶体管。该驱动薄膜晶体管与第一电极102连接。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中,调整在第一CGL140的N-CGL中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含量。
在N-CGL中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含量不是随机设定,而是需要考虑到装置的结构或特性而设定。即,需要调整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含量,以能够调整异常发光而不影响装置的性能。如上所述,如果N-CGL中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含量低于预定水平,则不能发射正常的白光,并且驱动电压可能增加。
并且,如果N-CGL中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含量等于或高于预定水平,则驱动电压可能增加。于是,当制造该有机发光装置时,可能发生异常发光。这种异常发光导致泄露,其中,当该白色有机发光装置被接通时,相邻像素被同时接通。此外,N-CGL具有比P-CGL高的导电性,因此在N-CGL中更常发生泄露。
由于N-CGL中的金属含量会导致异常发光发生和驱动电压增加,因此本发明的发明人进行了评价异常发光和测量驱动电压和寿命的实验,以调整该金属含量。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并列在表1中。
如图2所示,有六个实验用面板,并评价了这些面板的异常发光。将图1所示的有机发光装置用于这六个面板。此外,测量了红、绿、蓝和白光的异常发射。
在该实验中,对于厚度为的N-CGL测量了异常发光,但厚度并不限于此。
驱动电压受N-CGL厚度和N-CGL中所包含的金属的含量影响。因此,如果N-CGL的厚度处于范围内,则装置可以获得所期望的特性,如降低的驱动电压或延长的寿命。即,N-CGL的厚度可以处于范围内,以降低驱动电压和延长寿命。此外,如果P-CGL的厚度处于范围内,则装置可以获得所期望的特性,如降低的驱动电压或延长的寿命。即,P-CGL的厚度可以处于范围内,以降低驱动电压和延长寿命。图2中,第一CGL 140的N-CGL中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含量被称作金属含量。面板1通过将第一CGL 140的N-CGL中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含量设定为该电荷生成层总量的2.0%而形成。面板2通过将该含量设定为1.5%而形成,并且面板3通过将该含量设定为1.0%而形成。面板4通过将该含量设定为0.8%而形成,面板5通过将该含量设定为0.4%而形成,并且面板6通过将该含量设定为0.3%而形成。
根据面板1~面板6的测量结果,可以看出,在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含量低于1.0%的面板3~面板6中,未发生异常发光。
此外,根据这些面板的前表面的测量结果,可以看出在该含量为1.0%的面板3中,与该含量为2.0%的面板1相比,未发生异常发光。
因此,可以看出,如果将N-CGL中所包含的金属的含量调整为N-CGL总量的1.0%以下,则不发生异常发光。即,可以看出,如果将N-CGL中所包含的金属的含量设定在N-CGL总量的0.3%~1.0%范围内,则不发生异常发光。
面板1~面板6的驱动电压和寿命的测量结果列在下表1中。驱动电压在10mA/cm2的电流密度下测量。
[表1]
分类 面板1 面板2 面板3 面板4 面板5 面板6
电压(10mA/cm2) 8.7 8.1 8.1 7.5 7.8 9.0
寿命(%) 85 86 100 97 90 85
如表1中所列,可以看出,随着N-CGL中金属含量的增加,驱动电压增加。同时,可以看出,在金属含量为1.0%以下的面板3~面板5中,驱动电压低。
此外,可以看出,在N-CGL中金属含量为0.3%的面板6中,驱动电压高。因此,可以看出,通过降低N-CGL中所包含的金属的含量不能降低驱动电压。如果将N-CGL中的金属含量设定为0.3%,则不发生异常发光。因此,可将此应用于装置。
此外,就寿命而言,可以看出,N-CGL中金属含量为1.0%以下的面板3~面板6的寿命为85%~100%。同时,可以看出,金属含量为2.0%的面板1和金属含量为1.5%的面板2具有较短的寿命。
因此,根据所期望的装置特性而调整N-CGL中的含量是可能的,所以考虑到异常发光和如驱动电压和寿命等特性的改善,可以将N-CGL中的金属含量设定在0.3%~1.0%范围内。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如果将包括两个发光单元的有机发光装置的N-CGL中的金属含量调整为N-CGL总量的1.0%以下,则可以防止装置异常发光。在装置的驱动电压或寿命方面存在优点。
即,可以看出,当N-CGL中所包含的金属的含量在N-CGL总量的0.3%~1.0%范围内时,可以防止装置异常发光。在装置的驱动电压或寿命方面存在优点。
如上所述,可以看出,如果第一CGL中的金属的量处于N-CGL总量的0.3%~1.0%范围内,则与第一CGL中的金属的量大于1.0%的情况相比,不发生异常发光。此外,可以看出,如果第一CGL中所包含的金属的量在N-CGL总量的0.3%~1.0%范围内,则与第一CGL中所包含的金属的量大于1.0%的情况相比,驱动电压降低。此外,可以看出,如果第一CGL中所包含的金属的量在N-CGL总量的0.3%~1.0%范围内,则与第一CGL中所包含的金属的量大于1.0%的情况相比,寿命得到延长。因此,通过将N-CGL中的金属含量调整至预定水平,可以提供下述装置,所述装置不产生异常发光,同时保持装置的最大化驱动电压或寿命。
在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白色有机发光装置200包括第一电极102、第二电极104、设置在该第一和第二电极102和104之间的第一发光单元110和第二发光单元120,和第三发光单元130。
理论上,与由磷光材料形成的发光层相比,由荧光材料形成的蓝色发光层具有约25%的量子效率。因此,与其他磷光材料相比,由荧光材料形成的蓝色发光层具有亮度不充足的问题。因此,为通过改善蓝色发光层的发光效率而延长寿命,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三发光单元130,其包括第三发光层(EML)134。
第一发光单元110的第一EML 114由蓝色发光层形成。该蓝色发光层的发光区域的峰值波长可以处于440nm~480nm范围内。
第二发光单元120的第二EML 124由黄-绿色发光层形成。该黄-绿色发光层的发光区域的峰值波长可以处于510nm~580nm范围内。
第三发光单元110->130的第三EML 134由蓝色发光层形成。该蓝色发光层的发光区域的峰值波长可以处于440nm~480nm范围内。
第一发光单元110和第二发光单元120为与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或相对应的组件,因此将略去对它们的描述。
第三发光单元130可以包括在第二电极104下的第三电子输送层(ETL)136、第三发光层(EML)134和第三空穴输送层(HTL)132。虽然附图中未示出,但在第三发光单元130中的第三ETL 136上,还可以包括电子注入层(EIL)。此外,第三发光单元130可以还包括空穴注入层(HIL)。
第三HTL 132可以由TPD(N,N'-二苯基-N,N'-双(3-甲基苯基)-1,1'-双-苯基-4,4'-二胺)或NPB(N,N'-二(萘-1-基)-N,N'-二苯基-联苯胺)形成,但不必然限于此。
第三HTL 132可以通过涂覆两个以上层或两种以上材料而形成。
第三ETL 136可以由噁二唑、三唑、菲咯啉、苯并噁唑或苯并噻唑等形成,但不必然限于此。
第三ETL 136可以通过涂覆两个以上层或两种以上材料而形成。
在第二发光单元120与第三发光单元130之间形成第二电荷生成层(CGL)150。第二CGL 150调整第二与第三发光单元120与130之间的电荷平衡。第二CGL 150可以包括N型电荷生成层(N-CGL)和P型电荷生成层(P-CGL)。
N-CGL被构造为向第二发光单元120注入电子,P-CGL被构造为向第三发光单元130中注入空穴。
如果掺杂第一CGL 140和第二CGL 150中所包括的N-CGL的金属具有过高或低的逸出功,则N-CGL与该金属之间的隙态不能适当形成。因此,转移电子变得困难。因此,具有过高或低逸出功的掺杂金属可能导致驱动电压的升高或寿命的缩短。
因此,考虑到异常发光、驱动电压或寿命,该电荷生成层中包含的该金属的逸出功可以设定在2.2eV~4.1eV范围内。即,掺杂第一CGL 140和第二CGL 150中所包括的N-CGL的金属可以是逸出功处于2.2eV~4.1eV范围内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中的至少一种。例如,N-CGL可以由掺杂有如锂(Li)、钠(Na)、钾(K)或铯(Cs)等碱金属或者如镁(Mg)、锶(Sr)、钡(Ba)或镭(Ra)等碱土金属或其组合的有机层形成。但并不必然限于此。
P-CGL可以由包含P型掺杂剂或无机材料或其组合的有机层形成,但不必然限于此。
P-CGL可以由包含P型掺杂剂或无机材料或其组合的有机层形成,但不必然限于此。
P-CGL中的无机掺杂剂可以包括例如氟化镁(MgF2)、氯化镁(MgCl2)和氟化锌(ZnF2)之一,但不必然限于此。
P-CGL和N-CGL可以由相同材料形成,但不必然限于此。如果P-CGL和N-CGL由相同材料形成,则可以消除P-CGL与N-CGL之间的界面,由此能够延长装置的寿命。
此外,P-CGL和N-CGL可以由不同材料形成,但不必然限于此。如果P-CGL和N-CGL由不同材料形成,则在转移或移动电子或空穴的载体的传送效率方面具有优点。
第一CGL 140可以由与第二CGL 150的N-CGL和P-CGL相同的材料形成,但不必然限于此。
第二CGL 150可以由与第一CGL 140相同的材料形成,但不必然限于此。
此外,第一CGL 140可以由单层形成。此外,第二CGL 150可以由单层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为底部发射型,但其可适用于顶部发射型或双重发射型。
此外,在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有机发光装置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栅线和数据线被构造为限定基板上相互交叉的各个像素区。电源线平行于它们中的任一种延伸,并且在各像素区中,开关薄膜晶体管与该栅线和该数据线连接。此外,在各像素区中,驱动薄膜晶体管与该开关薄膜晶体管连接。该驱动薄膜晶体管与第一电极102连接。
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中,调整在第一CGL140和第二CGL 150中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含量。
在第一CGL 140和第二CGL 150的N-CGL中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含量不是随机设定,而是需要考虑到装置的结构或特性而设定。此外,由于N-CGL是两层,因此调整该含量需要特定注意。即,需要调整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含量,以能够调整异常发光而不影响装置的性能。如上所述,如果N-CGL中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含量低于预定水平,则不能发射正常的白光,并且驱动电压可能增加。
如果在N-CGL中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含量等于或高于预定水平,则在制造该有机发光装置时,驱动电压可能增加,并且可能出现异常发光。这种异常发光导致泄露,其中,当该白色有机发光装置被接通时,相邻像素被同时接通。此外,N-CGL具有比P-CGL高的导电性,因此在N-CGL中更常发生泄露。
由于根据两个N-CGL中所包含的金属含量而发生异常发光和驱动电压增加,因此本发明的发明人进行了根据金属含量评价异常发光和测量驱动电压和寿命的实验,以调整该金属含量。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并列在表2中。
如图4所示,有五个实验用面板,并评价了这些面板的异常发光。将图3所示的有机发光装置用于这五个面板。此外,测量了红、绿、蓝和白光的异常发射。
在该实验中,对于厚度为的N-CGL测量了异常发光,但厚度并不限于此。
驱动电压受N-CGL厚度和N-CGL中的金属含量影响。因此,如果N-CGL的厚度处于范围内,则装置可以获得所期望的特性,如降低的驱动电压或延长的寿命。即,N-CGL的厚度可以处于范围内,以降低驱动电压和延长寿命。此外,如果P-CGL的厚度处于范围内,则装置可以获得所期望的特性,如降低的驱动电压或延长的寿命。即,P-CGL的厚度可以处于 范围内,以降低驱动电压和延长寿命。
图4中,第一CGL 140的N-CGL中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含量被称作“金属含量1”。此外,第二CGL 150的N-CGL中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含量被称作“金属含量2”。
如图4所示的面板7中,第一CGL 140的N-CGL中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含量为1.0%,并且第二CGL 150的N-CGL中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含量为1.0%。因此,第一CGL 140和第二CGL 150中所包含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含量为2.0%。
如面板8中,第一CGL 140的N-CGL中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含量为0.7%,并且第二CGL 150的N-CGL中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含量为0.7%。因此,第一CGL 140和第二CGL 150中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含量为1.4%。
如面板9中,第一CGL 140的N-CGL中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含量为0.5%,并且第二CGL 150的N-CGL中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含量为0.5%。因此,第一CGL 140和第二CGL 150中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含量为1.0%。
如面板10中,第一CGL 140的N-CGL中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含量为0.4%,并且第二CGL 150的N-CGL中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含量为0.4%。因此,第一CGL 140和第二CGL 150中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含量为0.8%。
如面板11中,第一CGL 140的N-CGL中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含量为0.3%,并且第二CGL 150的N-CGL中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含量为0.3%。因此,第一CGL 140和第二CGL 150中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含量为0.6%。
根据面板7~面板11的测量结果,可以看出,在第一CGL 140和第二CGL 150中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含量为0.8%以下的面板10~面板11中,未发生异常发光。
此外,根据这些面板的前表面的测量结果,可以看出,在N-CGL中碱金属或碱土金属含量为0.8%的面板10中,与该含量为2.0%的面板7相比,未发生异常发光。
因此,可以看出,如果将第一CGL 140和第二CGL 150的N-CGL中的金属含量调整为N-CGL总量的0.8%以下,则不发生异常发光。即,可以看出,如果将N-CGL中的金属含量设定在N-CGL总量的0.6%~0.8%范围内,则不发生异常发光。
面板7~面板11的驱动电压和寿命的测量结果列在下表2中。驱动电压在10mA/cm2的电流密度下测量。
[表2]
分类 面板7 面板8 面板9 面板10 面板11
电压(10mA/cm2) 14.2 11.7 11.6 10.9 15.5
寿命(%) 79 84 100 100 98
如表2中所列,可以看出,随着N-CGL中金属含量的增加,驱动电压增加。
此外,可以看出,在N-CGL中金属含量为0.6%的面板11中,驱动电压高。因此,可以看出,通过降低N-CGL中的金属含量不能降低驱动电压。如果将金属含量设定为0.6%,则不发生异常发光。因此,可将此应用于装置。
此外,就寿命而言,可以看出,N-CGL中金属含量为0.8%以下的面板10和面板11的寿命为100%~98%。同时,可以看出,金属含量为2.0%的面板7和金属含量为1.4%的面板8具有较短的寿命。
因此,根据所期望的装置特性而调整N-CGL中所包含的金属的含量是可能的,因而考虑到异常发光和如驱动电压和寿命等特性的改善,可以将N-CGL中的金属含量设定为0.6%~0.8%。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如果将包括三个发光单元的有机发光装置的N-CGLs中的金属含量调整为N-CGL总量的0.8%以下,则可以防止装置异常发光。在装置的驱动电压或寿命方面存在优点。
即,可以看出,当N-CGL中的金属含量处于N-CGL总量的0.6%~0.8%范围内时,可以防止装置异常发光。在装置的驱动电压或寿命方面存在优点。
如上所述,可以看出,如果第一CGL中和第二CGL中该金属的总量处于0.6%~0.8%范围内,则与第一CGL和第二CGL中该金属的总量为1.0%以上的情况相比,不发生异常发光。此外,可以看出,如果第一CGL中和第二CGL中该金属的总量处于0.6%~0.8%范围内,则与第一CGL和第二CGL中该金属的总量为1.0%以上的情况相比,驱动电压降低。此外,可以看出,如果第一CGL中和第二CGL中该金属的总量处于0.6%~0.8%范围内,则与第一CGL和第二CGL中该金属的总量为1.0%以上的情况相比,寿命延长。因此,通过将N-CGL中的金属含量调整至预定水平,可以提供下述装置,所述装置不产生异常发光,同时保持装置的最大驱动电压或寿命。
如上所述,在调整电荷生成层中金属含量的情况下,当金属含量被设定高时,调整该含量变得容易,并且在驱动电压方面存在优点。然而,如果金属含量被设定高于预定水平,则发生异常发光。如果金属含量被设定低于预定水平,则驱动电压可能升高,或者寿命可能缩短。因此,在本发明中,考虑到异常发光和如驱动电压或寿命等特性的改善,提供了一种装置,所述装置不产生异常发光,同时保持了最大化驱动电压或寿命。
虽然已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可以以不同方式实施,而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路。因此,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提供仅出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意在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思路。本发明的技术思路的范围不限于此。因此,应当理解,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是说明性的,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基于以下权利要求理解,其等效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思路应被认为落在本发明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包括:
位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一发光单元;
在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上的第二发光单元;
在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上的第三发光单元;
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之间的第一电荷生成层,和
位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与所述第三发光单元之间的第二电荷生成层,
其中,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和所述第二电荷生成层中的金属的总量为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和所述第二电荷生成层总量的0.3%~小于0.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为N型电荷生成层,并且所述金属在所述N型电荷生成层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和所述第二电荷生成层为N型电荷生成层,并且所述金属在所述N型电荷生成层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中,所述N型电荷生成层的厚度为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和所述第二电荷生成层各自还包括P型电荷生成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中,所述P型电荷生成层的厚度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中,所述金属为锂(Li)、钠(Na)、钾(K)、铯(Cs)、镁(Mg)、锶(Sr)、钡(Ba)和镭(Ra)之一,或其组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中,所述金属的逸出功在2.2eV~4.1eV范围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三发光单元各自包括蓝色发光层,并且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包括黄-绿色发光层。
10.一种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包括:
位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一发光单元;
在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上的第二发光单元;
在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上的第三发光单元;
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之间的第一电荷生成层,和
位于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与所述第三发光单元之间的第二电荷生成层,
其中,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中金属的逸出功在2.2eV~4.1eV范围内,并且
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中的所述金属的量为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总量的0.3%~小于0.4%。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电荷生成层中的所述金属的量为所述第二电荷生成层总量的0.3%~小于0.4%。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荷生成层和所述第二电荷生成层为N型电荷生成层,并且所述金属在所述N型电荷生成层中。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白色有机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三发光单元各自包括蓝色发光层,并且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包括黄-绿色发光层。
CN201710607225.7A 2014-06-23 2015-06-19 白色有机发光装置 Active CN1072755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076686A KR102200388B1 (ko) 2014-06-23 2014-06-23 백색 유기 발광 소자
KR10-2014-0076686 2014-06-23
CN201510345061.6A CN105304822B (zh) 2014-06-23 2015-06-19 白色有机发光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45061.6A Division CN105304822B (zh) 2014-06-23 2015-06-19 白色有机发光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75504A true CN107275504A (zh) 2017-10-20
CN107275504B CN107275504B (zh) 2018-12-28

Family

ID=5347676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45061.6A Active CN105304822B (zh) 2014-06-23 2015-06-19 白色有机发光装置
CN201710607225.7A Active CN107275504B (zh) 2014-06-23 2015-06-19 白色有机发光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45061.6A Active CN105304822B (zh) 2014-06-23 2015-06-19 白色有机发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9570696B2 (zh)
EP (1) EP2960959B1 (zh)
KR (1) KR102200388B1 (zh)
CN (2) CN1053048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00388B1 (ko) * 2014-06-23 2021-01-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색 유기 발광 소자
CN109196680B (zh) * 2016-05-10 2020-10-27 株式会社Lg化学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7611270B (zh) * 2017-08-10 2019-05-03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oled发光器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565039B (zh) * 2017-08-30 2019-09-2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变色oled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KR20210090331A (ko) * 2020-01-09 2021-07-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KR20210155441A (ko) 2020-06-15 2021-12-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및 이를 포함한 전자 장치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46189A1 (en) * 2005-08-31 2007-03-01 Eastman Kodak Company Intermediate connector for a tandem OLED device
CN101960632A (zh) * 2008-01-30 2011-01-26 全球Oled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中间连接体的串联oled器件
CN103165817A (zh) * 2011-12-08 2013-06-1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串联型白色有机发光器件
CN103794730A (zh) * 2012-10-31 2014-05-1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及包括其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00262A (ko) * 2005-06-27 2007-01-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Mg-Ag 단일 박막층을 사용한 음극 전극 형성 단계를 포함하는 유기발광소자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유기발광소자
KR20070053472A (ko) 2005-11-21 2007-05-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표시기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0965590B1 (ko) * 2008-07-25 2010-06-2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US7977872B2 (en) * 2008-09-16 2011-07-12 Global Oled Technology Llc High-color-temperature tandem white OLED
JP5699282B2 (ja) * 2011-03-24 2015-04-0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及び照明器具
KR102089316B1 (ko) * 2012-10-31 2020-03-1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발광 소자 및 그를 가지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WO2015054993A1 (zh) 2013-10-18 2015-04-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垃圾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KR102174919B1 (ko) 2013-12-03 2020-11-0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장치
KR102203774B1 (ko) 2013-12-31 2021-01-1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색 유기 발광 소자
KR102200388B1 (ko) * 2014-06-23 2021-01-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색 유기 발광 소자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46189A1 (en) * 2005-08-31 2007-03-01 Eastman Kodak Company Intermediate connector for a tandem OLED device
CN101960632A (zh) * 2008-01-30 2011-01-26 全球Oled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中间连接体的串联oled器件
CN103165817A (zh) * 2011-12-08 2013-06-1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串联型白色有机发光器件
CN103794730A (zh) * 2012-10-31 2014-05-1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及包括其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786863B2 (en) 2017-10-10
EP2960959B1 (en) 2016-11-23
EP2960959A3 (en) 2016-01-27
EP2960959A2 (en) 2015-12-30
US20170133618A1 (en) 2017-05-11
US20150372250A1 (en) 2015-12-24
CN105304822B (zh) 2017-08-25
KR20150146290A (ko) 2015-12-31
US9570696B2 (en) 2017-02-14
CN107275504B (zh) 2018-12-28
KR102200388B1 (ko) 2021-01-07
CN105304822A (zh) 2016-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34934B (zh) 白色有机发光器件
CN105304822B (zh) 白色有机发光装置
CN105390619B (zh) 有机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6022529B2 (ja)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及び有機電界発光表示装置
CN102456847B (zh) 白光有机发光器件
CN103811531B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US9065068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CN105006525B (zh) 白色有机发光装置
US9905788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CN103443951B (zh)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照明器具
CN104681729A (zh) 有机发光装置和使用它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KR102291896B1 (ko) 전하생성 화합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KR102650903B1 (ko)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GB2511191A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KR20130077555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6486516A (zh) 有机发光装置
CN106611820A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7195793A (zh) 一种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相应的显示面板
KR20120072815A (ko) 백색 유기 발광 소자
CN111554823A (zh) 有机发光器件和显示面板
KR102089331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8023022A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电子设备
KR102081122B1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14975802B (zh) 发光器件、发光基板和发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