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73664A - 一种基于体重检测装置的数据接收装置、系统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体重检测装置的数据接收装置、系统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73664A
CN107273664A CN201710370707.5A CN201710370707A CN107273664A CN 107273664 A CN107273664 A CN 107273664A CN 201710370707 A CN201710370707 A CN 201710370707A CN 107273664 A CN107273664 A CN 1072736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user
weight
measurement data
detec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7070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73664B (zh
Inventor
李程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Jiji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eixun Dat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eixun Dat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eixun Dat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7070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736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736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736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736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736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3Updating
    • G06F16/2379Updates performed during online database operations; commit process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02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A61B5/0004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hysiological signal transmitt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03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testing the shape, pattern, colour, size or movement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107Measuring physical dimensions, e.g. size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1072Measuring physical dimensions, e.g. size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measuring distances on the body, e.g. measuring length, height or thicknes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8Other medical applications
    • A61B5/4869Determining body composition
    • A61B5/4872Body fa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9/0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 G01G19/44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weighing persons
    • G01G19/5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weighing persons having additional measuring devices, e.g. for heigh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7Query processing with adaptation to user need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G08C17/0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using a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5Push-based network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atholog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Dentistr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体重检测装置的数据接收装置、系统及其方法,所述数据接收装置包括:测量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使用者的身体测量数据;过滤单元,用于将获得的测量数据和与所述体重检测装置绑定的各用户的数据接收条件进行比对;过滤结果处理单元,依据所述测量数据与各用户的数据接收条件的比对结果,将所述测量数据发送至相应用户对应的移动终端,本发明根据数据接收条件对测量数据进行过滤,避免了大量冗余数据,并实现体重检测装置测量数据的自动认领。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体重检测装置的数据接收装置、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重检测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体重检测装置的数据接收装置、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体重秤在当下是一种较为成熟而流行的产品,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的健康问题,而能够测量体重、体脂、蛋白质、新陈代谢率等详细身体数据的体脂秤越发受到用户的青睐。
目前体重秤/体脂秤可以和多个用户进行绑定,当某一个用户使用体重秤/体脂秤时,体重秤/体脂秤的测量和分析数据会推送给所有绑定同一台体重秤/体脂秤的用户,这样当用户进行数据认领时,就需要从所有数据里来找自己的数据去认领,由于对推送的数据没有进行数据过滤,存在大量冗余数据,接收效率低;另外,目前对于体重数据的认领,一般都是由用户打开安装于手机上的app软件页面,该页面上设置有“锁定”按钮,由用户手动按下“锁定”按钮,当用户上称后,进行数据认领,多次认领则需要多次手动锁定按钮来认领数据,相当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体重检测装置的数据接收装置、系统及其方法,以根据数据接收条件对测量数据进行过滤,避免了大量冗余数据,并实现体重检测装置测量数据的自动认领。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体重检测装置的数据接收装置,包括:
测量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使用者的身体测量数据;
过滤单元,用于将获得的测量数据和与所述体重检测装置绑定的各用户的数据接收条件进行比对;
过滤结果处理单元,依据所述测量数据与各用户的数据接收条件的比对结果,将所述测量数据发送至相应用户对应的移动终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数据接收条件对体重检测装置的测量数据进行数据过滤,避免了大量冗余数据,提高了移动终端对测量数据的接收效率。
进一步,所述数据接收装置还包括过滤条件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所述数据接收条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了用户对数据接收条件的设置,可以让用户自主确定自己的数据接收条件,符合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进一步,所述数据接收条件的设置通过获取用户的体重基准值,并根据用户的体重基准值设置实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确定了数据接收条件以用户的体重基准值为准,可更准确地获得用户的测量数据。
进一步,所述数据接收装置还包括认领条件初始化设置单元,用于初始化设置各用户的智能认领条件,所述过滤结果处理单元依据测量数据与各用户的数据接收条件的比对结果以及所述智能认领条件,将所述测量数据信息发送至相应的移动终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智能认领条件实现了根据认领条件对测量数据进行智能自动认领,无须任何操作,方便了用户的操作。
进一笔,所述数据接收装置还包括认领条件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接收条件重新确定各用户的智能认领条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对认领条件的更新,可避免数据接收条件有重合区域的用户认领数据失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体重检测装置的数据接收系统,包括:
体重检测装置,用于获取使用者的身体测量数据,将获得的测量数据与所述体重检测装置绑定的各用户的数据接收条件进行比对,依据所述测量数据与各用户的数据接收条件的比对结果,将所述测量数据发送至后台服务器;
后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测量数据,并将所述测量数据发送至相应用户对应的移动终端;
移动终端,用于接收所述测量数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体重检测装置的数据接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获取使用者的身体测量数据;
步骤S200,将获得的测量数据和与所述体重检测装置绑定的各用户的数据接收条件进行比对;
步骤S300,依据与各用户的数据接收条件的比对结果,将所述测量数据信息发送至相应的移动终端。
进一步,所述步骤S100之前还包括:
步骤S400,设置所述数据接收条件,所述数据接收条件通过获取用户的体重基准值,根据用户的体重基准值设置实现。
进一步,所述步骤S100之前还包括:
步骤S500,初始化设置各用户的智能认领条件;
步骤S600,根据所述数据接收条件重新确定各用户的智能认领条件;
于步骤S300中,依据与各用户的数据接收条件的比对结果以及智能认领条件,将所述测量数据信息发送至相应的移动终端。
进一步,所述步骤300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700,若移动终端于预设时间内接收到多个测量数据,则依据所述智能认领条件确定最终的测量数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之基于体重检测装置的数据接收装置、系统及其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设置数据接收条件对体重检测装置的测量数据进行数据过滤,避免了大量冗余数据,提高了移动终端对测量数据的接收效率;另外,本发明通过设置智能认领条件实现了根据预设条件对测量数据进行智能自动认领,无须任何操作,方便了用户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体重检测装置的数据接收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基于体重检测装置的数据接收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基于体重检测装置的数据接收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基于体重检测装置的数据接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基于体重检测装置的数据接收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体重检测装置的数据接收装置,包括:测量数据获取单元10、过滤单元11以及过滤结果处理单元12,所述测量数据获取单元10,用于获取使用者的身体测量数据,这里的身体测量数据包括体重和/或身高等测量数据,身体测量数据可通过体重检测装置的体重和/或身高检测功能获得测量数据;所述过滤单元11,用于将获得的测量数据和与所述体重检测装置绑定的各用户的数据接收条件进行比对;过滤结果处理单元12,依据所述测量数据与各用户的数据接收条件的比对结果,将所述测量数据发送至相应用户对应的移动终端。需说明的是,所述数据接收装置可设置于体重检测装置端,也可设置于后台服务器端,若所述数据接收装置设置于体重检测装置端,当体重检测装置获得用户的测量数据后,测量数据获取单元10会即时获取到所述测量数据,当所述体重检测装置连入无线网络后,所述过滤单元11则会将获得的测量数据和与所述体重检测装置绑定的各用户的数据接收条件进行比对,这里的数据接收条件为各用户依据自己的情况设定的,以过滤测量数据,然后,所述过滤结果处理单元12依据与各用户的数据接收条件的比对结果,将所述测量数据信息发送至相应的移动终端,例如若所述测量数据符合某用户的数据接收条件,则将所述测量数据发送至该用户对应的移动终端(可通过后台服务器),否则将不会将所述测量数据发送至该用户对应的移动终端;若所述数据接收装置设置于后台服务器端,则当用户使用体重检测装置获得测量数据后,体重检测装置会即时获得并存储用户的测量数据,当所述体重检测装置连入无线网络后,所述测量数据获取单元10通过无线网络获取所述测量数据,所述过滤单元11则会将获得的测量数据和与所述体重检测装置绑定的各用户的数据接收条件进行比对,这里的数据接收条件为各用户依据自己的情况设定的,以过滤测量数据,然后,所述过滤结果处理单元12依据与各用户的数据接收条件的比对结果,将所述测量数据信息发送至相应的移动终端,例如若所述测量数据符合某用户的数据接收条件,则将所述测量数据发送至该用户对应的移动终端,否则将不会将所述测量数据发送至该用户对应的移动终端;若所述数据接收装置设置于后台服务器端
本发明是基于体重检测装置实现,体重检测装置上拥有无线网络模块,可以连接入无线Wi-Fi热点,从而使体重检测装置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这里的体重检测装置可以为体重秤、体脂秤等设备。
如图2所示,优选地,所述数据接收装置还包括:过滤条件设置单元13,用于设置所述数据接收条件。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数据接收条件的设置可通过如下两种方式:一、于所述体重检测装置中直接进行设置,即所述体重检测装置提供操作界面,提供用户的注册登录等信息,并根据用户的注册登录信息绑定对应的移动终端用户,当用户注册登录所述体重检测装置后,可通过相应界面设置其自身对应的移动终端的数据接收条件,也就是说,于所述体重检测装置提供数据接收条件设置的操作界面以提供各用户对数据接收条件的设置,并于体重检测装置进入无线网络后,将相应的设置信息更新至后台服务器,于后台服务器中的数据库中,存储有体重检测装置标识及其绑定各用户账号信息,当所述过滤条件设置单元13完成所述数据接收条件的设置后,则将会将该数据接收条件的设置信息于后台服务器进行更新,当然所述过滤条件设置单元13也可将所述数据接收条件同步更新于移动终端;二,通过所述移动终端设置所述数据接收条件,并将所述数据接收条件同步更新于后台服务器和体重检测装置,具体地,所述移动终端上安装有体重检测装置相应的APP,当用户登录该APP后,可通过相应的界面设置所述数据接收条件,当设置完所述数据接收条件后,移动终端可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接收条件的相应设置更新于后台服务器与体重检测装置,所述过滤条件设置单元13根据移动终端的设置中设置各用户的数据接收条件。
具体地,所述数据接收条件的设置如下:获取用户的体重基准值;根据用户的体重基准值设置所述数据接收条件。所述数据接收条件可设置为用户的体重基准值与体重变化值的组合,例如可设置所述数据接收条件为体重基准值+-1kg,即当前用户只接受体重基准值+-1kg范围内的数据。这里的体重基准值可以为各用户的初始化体重值,即各用户通过体重秤上秤秤量获得,也可根据用户的历史数据获得,例如若检测到用户一段时间(例如7天)内有历史数据,则以最近一次历史数据为体重基准值。
优选地,所述数据接收装置还包括认领条件初始化设置单元14,用于初始化设置各用户的智能认领条件。也就是说,本发明可提供用户对体重检测装置测量数据的自动和手动认领,对测量数据的自动认领可通过智能认领条件的设置来实现,所述智能认领条件的设置也可通过如下两种方式实现:一、于所述体重检测装置中直接进行设置,即所述体重检测装置具有操作界面,提供各用户于注册登录后,进行智能认领条件的设置,例如设置智能认领开关为“开”或“关”,在设置智能认领开关为“开”后,进一步设置智能认领条件为选取所有符合数据接收条件的测量数据的最小值/中间值/最大值,以于具有多个测量数据时,选择其中的一个测量数据,当然智能认领条件的初始化设置也可同步更新于后台服务器以及对应用户的移动终端;二,由所述移动终端设置所述智能认领条件,并将所述智能认领条件同步更新于后台服务器和体重检测装置,具体地,所述移动终端上安装有体重检测装置相应的APP,当用户登录该APP后,可通过相应地界面设置所述智能认领条件,例如设置智能认领开关为“开”或“关”,在设置智能认领开关为“开”后,进一步设置智能认领条件为所有符合数据接收条件的测量数据的最小值/中间值/最大值,当初始化设置完所述智能认领条件后,移动终端可通过无线网络将相应设置更新于后台服务器与体重检测装置。相应地,所述过滤结果处理单元12,则会依据测量数据与各用户的数据接收条件的比对结果以及智能认领条件,将所述测量数据信息发送至相应的移动终端,也就是说,即使当前的测量数据符合用户的数据接收条件,若该用户的智能认领条件为关,则也不会将当前的测量数据发送至该用户对应的移动终端。
优选地,所述数据接收装置还包括:认领条件更新单元15,用于根据所述数据接收条件重新确定各用户的智能认领条件,并于智能认领条件改变时给出提示。具体地,当各用户设置了所述数据接收条件后,若根据所述数据接收条件确认有重合区域,则将具有重合区域数据接收条件的用户的智能认领条件重新设置为关,并给出提示。也就是说,当体重相近的用户绑定所述体重检测装置后,若根据其设置的数据接收条件(例如体重基准值+-1kg)确定有重合区域,则表示无法区分出有重合区域的用户的测量数据,则该体重相近的用户的智能认领条件会被重新设置成“智能认领-关”,并给出提示,例如“智能认领失效”,如果用户继续设置智能认领,则给出风险提示。
可见,本发明通过设置数据接收条件对体重检测装置的测量数据进行数据过滤,避免了大量冗余数据,提高了移动终端对测量数据的接收效率;另外,本发明通过设置智能认领条件实现了根据预设条件对测量数据进行智能自动认领,无须任何操作,方便了用户的操作。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一种基于体重检测装置的数据接收系统,包括:体重检测装置20、后台服务器21以及移动终端22;所述体重检测装置20,用于获取使用者的身体测量数据,将获得的测量数据与与所述体重检测装置绑定的各用户的数据接收条件进行比对,依据所述测量数据与各用户的数据接收条件的比对结果,将所述测量数据发送至后台服务器21;所述后台服务器21,用于接收所述测量数据,并将所述测量数据发送至相应用户对应的移动终端22;移动终端22,用于接收所述测量数据。
在另一实施例中,体重检测装置20,用于检测并获取使用者的身体测量数据,并将获得的测量数据发送至后台服务器21,即当所述体重检测装置20进入无线网络后,所述体重检测装置20会将获得的测量数据,发送至后台服务器21;后台服务器21,于接收到所述体重检测装置发送的测量数据信息时,将获得的测量数据与所述体重检测装置绑定的各用户的数据接收条件进行比对,所述后台服务器21则依据与各用户的数据接收条件的比对结果,将所述测量数据信息发送至相应的移动终端;移动终端22,用于接收所述测量数据。
具体的,本发明是基于体重检测装置实现,所述体重检测装置20上拥有无线网络模块,可以连接入无线Wi-Fi热点,从而使所述体重检测装置20与后台服务器21进行数据传输。这里的体重检测装置20可以为体重秤、体脂秤等设备。进一步地,体重检测装置上的无线网络功能并不是一直开启的,可以通过人为手动开启。例如:体重检测装置设有无线网络功能开关的按钮,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此按钮来打开体重检测装置的无线网络功能。或者,当体重检测装置感觉到有人踩踏到体重检测装置时,就自动打开无线网络功能。其具体如何打开无线网络功能的方式不作限定。
当体重检测装置打开了无线网络功能后,就进入混杂模式,开始监听一定范围内是否有移动终端发送的无线网络配置信息包。混杂模式(Promiscuous Mode)是指一台机器能够接收所有经过它的数据流,而不论其目的地址是否是它。而当体重检测装置监听到移动终端发送的无线网络配置信息包后,可以根据解析的无线网络配置信息包成功连入相应的无线网络,使体重检测装置可以和后台服务器实现数据传输。
这里的无线网络配置信息包可以理解为无线网络名称、密码等,一般为移动终端连入的无线网络的无线网络名称、密码等。
本发明中,体重检测装置通过移动终端发送的无线网络配置信息包完成连入无线网络的过程,不需要人为手动在体重检测装置上输入无线网络信息,操作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
所述移动终端22为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所述移动终端22上可以安装有所述体重检测装置20相应的APP,从而通过此APP与后台服务器21进行通信。用户注册自己的用户账号信息后,将此用户账号信息与相应的体重检测装置进行绑定,绑定的过程可以为将自己的用户账号信息和体重检测装置标识发送给后台服务器21,后台服务器21将两者绑定存储,同时,所述后台服务器还会存储与用户账号信息、体重检测装置标识对应的数据接收条件以及智能认领条件,以便通过该数据接收条件与智能认领条件对所述测量数据进行认领。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一种基于体重检测装置的数据接收方法,包括:步骤S100,获取使用者的身体测量数据,这里的身体测量数据包括体重和/或身高等测量数据;步骤S200,将获得的测量数据和与所述体重检测装置绑定的各用户的数据接收条件进行比对;步骤S300,依据与各用户的数据接收条件的比对结果,将所述测量数据信息发送至相应的移动终端。也就是说,当体重检测装置连入无线网络后,所述体重检测装置会将获得测量数据和与所述体重检测装置绑定的各用户的数据接收条件进行比对,这里的数据接收条件为各用户依据自己的情况设定的,以筛选测量数据,然后,依据与各用户的数据接收条件的比对结果,将所述测量数据信息发送至相应的移动终端,例如若所述测量数据符合某用户的数据接收条件,则将所述测量数据发送至该用户对应的移动终端,否则将不会将所述测量数据发送至该用户对应的移动终端。当然,步骤200与步骤300也可实现于后台服务器端。也就是说,当体重检测装置进入无线网络后,所述体重检测装置会将获得的测量数据,发送至后台服务器,当后台服务器接收到所述体重检测装置发送的测量数据信息时,将获得的测量数据和与所述体重检测装置绑定的各用户的数据接收条件进行比对,所述后台服务器则依据与各用户的数据接收条件的比对结果,将所述测量数据信息发送至相应的移动终端。
具体的,本发明是基于体重检测装置实现,体重检测装置上拥有无线网络模块,可以连接入无线Wi-Fi热点,从而使体重检测装置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这里的体重检测装置可以为体重秤、体脂秤等设备。
移动终端为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移动终端上可以安装有体重检测装置相应的APP,从而通过此APP与后台服务器进行通信。用户注册自己的用户账号信息后,将此用户账号信息与相应的体重检测装置进行绑定,绑定的过程可以为将自己的用户账号信息和体重检测装置标识发送给后台服务器,后台服务器将两者绑定存储。
如图5所示,优选地,所述步骤S100之前还包括:步骤S400,设置所述数据接收条件。所述数据接收条件的设置可通过如下两种方式:一:于所述体重检测装置中直接进行设置,即所述体重检测装置具有操作界面,提供用户的注册登录等信息,并根据用户的注册登录信息绑定对应的移动终端用户,所述体重检测装置提供各用户对数据接收条件的设置,并于体重检测装置进入无线网络后,将相应的设置信息更新至后台服务器,于后台服务器中的数据库中,存储有体重检测装置标识及其绑定各用户账号信息,当体重检测装置设置完数据接收条件后,则将该设置信息于后台服务器进行更新,当然也可将所述数据接收条件同步更新于移动终端;二,由所述移动终端设置所述数据接收条件,并将所述数据接收条件同步更新于后台服务器和体重检测装置,具体地,所述移动终端上安装有体重检测装置相应的APP,当用户登录该APP后,可通过相应地界面设置所述数据接收条件,当设置完所述数据接收条件后,移动终端可通过无线网络将相应设置更新于后台服务器与体重检测装置。
具体地,所述数据接收条件的设置如下:获取用户的体重基准值;根据用户的体重基准值设置所述数据接收条件。例如可设置所述数据接收条件为体重基准值+-1kg,即当前用户只接受体重基准值+-1kg范围内的数据。这里的体重基准值可以为各用户的初始化体重值,即各用户通过体重秤上秤秤量获得,也可根据用户的历史数据获得,例如若检测到用户一段时间(例如7天)内有历史数据,则以最近一次历史数据为体重基准值。
优选地,所述步骤S100之前还包括:步骤S500,初始化设置各用户的智能认领条件。也就是说,本发明提供用户对体重检测装置测量数据的自动和手动认领,所述智能认领条件的设置可通过如下两种方式:一,于所述体重检测装置中直接进行设置,即所述体重检测装置具有操作界面,提供各用户于注册登录后,进行智能认领条件的设置,例如设置智能认领开关为“开”或“关”,在设置智能认领开关为“开”后,进一步设置智能认领条件为所有符合数据接收条件的测量数据的最小值/中间值/最大值,当然智能认领条件的初始化设置可同步更新于后台服务器以及对应用户的移动终端;二,由所述移动终端设置所述智能认领条件,并将所述智能认领条件同步更新于后台服务器和体重检测装置,具体地,所述移动终端上安装有体重检测装置相应的APP,当用户登录该APP后,可通过相应地界面设置所述智能认领条件,例如设置智能认领开关为“开”或“关”,在设置智能认领开关为“开”后,进一步设置智能认领条件为所有符合数据接收条件的测量数据的最小值/中间值/最大值,当初始化设置完所述智能认领条件后,移动终端可通过无线网络将相应设置更新于后台服务器与体重检测装置。相应地,于所述步骤S300中,则会依据与各用户的数据接收条件的比对结果以及智能认领条件,将所述测量数据信息发送至相应的移动终端,也就是说,即使当前的测量数据符合用户的数据接收条件,若该用户的智能认领条件为关,则也不会将当前的测量数据发送至该用户对应的移动终端。
优选地,所述步骤300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700,若移动终端于预设时间内(例如一天)接收到多个测量数据,则依据智能认领条件确定最终的测量数据。例如若智能认领条件中,测量数据的认领条件为最小值,则确定多个测量数据中的最小值为当天的测量数据。
优选地,于设置所述数据接收条件以及初始化设置智能认领条件后,还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600,根据所述数据接收条件重新确定各用户的智能认领条件,并于智能认领条件改变时给出提示。具体地,当各用户设置了所述数据接收条件后,若根据所述数据接收条件确认有重合区域,则将具有重合区域数据接收条件的用户的智能认领条件重新设置为关,并给出提示。也就是说,当体重相近的用户绑定所述体重检测装置后,若根据其设置的数据接收条件(例如体重基准值+-1kg)确定有重合区域,则表示无法区分出有重合区域的用户的测量数据,则该体重相近的用户的智能认领条件会被重新设置成“智能认领-关”,并给出提示,例如“智能认领失效”,如果用户继续设置智能认领,则给出风险提示。
当然,本发明在提供测量数据自动认领的同时,还提供用户的手动认领,即,于所述体重检测装置或所述移动终端设置手动认领的按钮,例如用户注册并登陆体重检测装置的操作界面或登录至移动终端的App界面,提供有“锁定”按钮,当用户手动操作“锁定”按钮,上称后,则实现测量数据的接收。由于该方式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予赘述。
以下将通过一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1、当用户于体重检测装置注册后,当第一次登陆时,先需要设置数据接收条件和初始的智能认领条件,并初始化体重(即获得体重基准值,这里需说明的是,如果检测到用户7天内有历史数据,则无须初始化体重,以最近一次历史数据为体重基准值,否则需要初始化体重提示,以此来获取新的体重基准值)。在本实施例中,假设该用户设置的数据接收条件为体重基准值+-1kg,初始的智能认领条件为智能认领开,且智能认领为最小值。该设置说明当前用户只接收基准体重值+-1kg的数据。
2、当用户利用体重检测装置检测到测量数据后,将测得的测量数据与数据接收条件进行比对,若该测量数据符合该数据接收条件且该用户的智能认领条件为开时,则自动将该测量数据发送至该用户对应的移动终端。当有多个测量数据时,在移动终端的App的[添加数据]区域下面会显示多条,用户可以根据智能认领条件选择自己认领,当天数据不认领,则自动清除。
3、若该用户当天连续测量几次有多个测量数据,则于多个测量数据中取最小值。智能认领成功后,该体重检测装置上设置有智能认领标示。即历史数据(所有认领后的数据)一天只记录一个值即可,若为用户手动认领,且当天手动多次认领后,体重值则更新为最后一个值,如为智能认领数据,体重值由智能认领条件决定,即为多个测量数据中的最小值。
4、当体重相近的人陆续绑定该体重检测装置后,若根据数据接收条件确定有重合区域,则体重相近的用户全部被设置成“智能认领-关”,给出提示,即智能认领失效,如果继续设置智能认领,并给出风险提示。
可见,本发明通过设置数据接收条件对体重检测装置的测量数据进行数据过滤,避免了大量冗余数据,提高了移动终端对测量数据的接收效率;另外,本发明通过设置智能认领条件实现了根据预设条件对测量数据进行智能自动认领,无须任何操作,方便了用户的操作。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体重检测装置的数据接收装置,包括:
测量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使用者的身体测量数据;
过滤单元,用于将获得的所述测量数据和与所述体重检测装置绑定的各用户的数据接收条件进行比对;
过滤结果处理单元,依据所述测量数据与各用户的数据接收条件的比对结果,将所述测量数据发送至相应用户对应的移动终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体重检测装置的数据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体重检测装置还包括过滤条件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所述数据接收条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体重检测装置的数据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收条件的设置通过获取用户的体重基准值,并根据用户的体重基准值设置实现。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体重检测装置的数据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收装置还包括认领条件初始化设置单元,用于初始化设置各用户的智能认领条件,所述过滤结果处理单元依据测量数据与各用户的数据接收条件的比对结果以及所述智能认领条件,将所述测量数据信息发送至相应的移动终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体重检测装置的数据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收装置还包括认领条件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接收条件重新确定各用户的智能认领条件。
6.一种基于体重检测装置的数据接收系统,包括:
体重检测装置,用于获取使用者的身体测量数据,将获得的测量数据与所述体重检测装置绑定的各用户的数据接收条件进行比对,依据所述测量数据与各用户的数据接收条件的比对结果,将所述测量数据发送至后台服务器;
后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测量数据,并将所述测量数据发送至相应用户对应的移动终端;
移动终端,用于接收所述测量数据。
7.一种基于体重检测装置的数据接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获取使用者的身体测量数据;
步骤S200,将获得的测量数据和与所述体重检测装置绑定的各用户的数据接收条件进行比对;
步骤S300,依据与各用户的数据接收条件的比对结果,将所述测量数据信息发送至相应的移动终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体重检测装置的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0之前还包括:
步骤S400,设置所述数据接收条件,所述数据接收条件通过获取用户的体重基准值,根据用户的体重基准值设置实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体重检测装置的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0之前还包括:
步骤S500,初始化设置各用户的智能认领条件;
步骤S600,根据所述数据接收条件重新确定各用户的智能认领条件;
于步骤S300中,依据与各用户的数据接收条件的比对结果以及智能认领条件,将所述测量数据信息发送至相应的移动终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体重检测装置的数据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00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700,若移动终端于预设时间内接收到多个测量数据,则依据所述智能认领条件确定最终的测量数据。
CN201710370707.5A 2017-05-23 2017-05-23 一种基于体重检测装置的数据接收装置、系统及其方法 Active CN1072736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70707.5A CN107273664B (zh) 2017-05-23 2017-05-23 一种基于体重检测装置的数据接收装置、系统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70707.5A CN107273664B (zh) 2017-05-23 2017-05-23 一种基于体重检测装置的数据接收装置、系统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73664A true CN107273664A (zh) 2017-10-20
CN107273664B CN107273664B (zh) 2021-06-04

Family

ID=60064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70707.5A Active CN107273664B (zh) 2017-05-23 2017-05-23 一种基于体重检测装置的数据接收装置、系统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7366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50120A (zh) * 2020-11-26 2021-03-09 小佩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宠物体重记录方法、装置、宠物厕所及介质
CN112954010A (zh) * 2021-01-27 2021-06-11 乐歌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分配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10327A (zh) * 2014-06-18 2014-08-27 江勇 快速接入wifi无线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CN104523235A (zh) * 2014-12-31 2015-04-22 深圳泰山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家庭环境下体质数据的采集方法及系统
CN105115581A (zh) * 2015-08-06 2015-12-0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体传输的体重信息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05118263A (zh) * 2015-08-24 2015-12-02 夏竹兵 一种多账号测量设备、系统及方法
CN105426652A (zh) * 2015-10-16 2016-03-2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健康指数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5852815A (zh) * 2016-05-04 2016-08-17 深圳市汇思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人体平衡能力检测的系统和方法
CN205901870U (zh) * 2016-07-26 2017-01-18 南京国业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红外多传感器具有采集人体健康数据功能的手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10327A (zh) * 2014-06-18 2014-08-27 江勇 快速接入wifi无线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CN104523235A (zh) * 2014-12-31 2015-04-22 深圳泰山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家庭环境下体质数据的采集方法及系统
CN105115581A (zh) * 2015-08-06 2015-12-0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体传输的体重信息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05118263A (zh) * 2015-08-24 2015-12-02 夏竹兵 一种多账号测量设备、系统及方法
CN105426652A (zh) * 2015-10-16 2016-03-2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健康指数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5852815A (zh) * 2016-05-04 2016-08-17 深圳市汇思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人体平衡能力检测的系统和方法
CN205901870U (zh) * 2016-07-26 2017-01-18 南京国业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红外多传感器具有采集人体健康数据功能的手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50120A (zh) * 2020-11-26 2021-03-09 小佩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宠物体重记录方法、装置、宠物厕所及介质
CN112450120B (zh) * 2020-11-26 2022-08-05 小佩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宠物体重记录方法、装置、宠物厕所及介质
CN112954010A (zh) * 2021-01-27 2021-06-11 乐歌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分配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73664B (zh) 2021-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65152B (zh) 在呼叫失败情形下在执行电路交换回退过程之后延迟网络重新选择
EP2116863B1 (en) Locating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CN105472148B (zh) 用于终端绑定家居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JP3588056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サービスエリアの通信品質維持方法、管理サーバシステム
CN107079258A (zh)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CN104244374B (zh) 一种连接控制方法、连接控制器及电子设备
CN106936604A (zh) 一种移动设备共享网络流量系统及其方法
CN106296852A (zh) 考勤状态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658434A (zh) 业务套餐的推荐方法和装置
CN105608323A (zh) 健康数据处理方法与系统
CN105357699A (zh) 无线网络质量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5141910A (zh) 视频物联终端采集设备及其方法、云端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KR20180071294A (ko) 라우터 어드레스 유형 식별 방법 및 장치
CN107273664A (zh) 一种基于体重检测装置的数据接收装置、系统及其方法
CN106056310A (zh) 一种科普馆展品展示效果的智能推送评估系统及方法
CN110942160A (zh) 家电维修服务系统
CN105392142B (zh) 一种无线保真Wi-Fi接入点信息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05513276B (zh) 智能拐杖的报警方法及系统
CN103841605B (zh) 一种实现多个bbu设备间基带信号协同处理的方法与设备
CN104539722B (zh) 一种远近程通信操控数据的收集方法
CN102984681B (zh) 一种用户数据跟踪方法和系统
CN106488495A (zh) 基于基站信号质量的基站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7290036A (zh) 一种智能调节接收条件的数据接收装置、系统及方法
US10623447B1 (en) Method for triggering IMS communication based on data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CN107888394A (zh) 网络故障原因定位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04

Address after: 318015 no.2-3167, zone a, Nonggang City, no.2388, Donghuan Avenue, Hongjia street, Jiaojiang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Taizhou Jiji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616 Shanghai city Songjiang District Sixian Road No. 3666

Applicant before: Phicomm (Shanghai)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