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72203A - 折/衍反射式头戴显示器光学系统 - Google Patents

折/衍反射式头戴显示器光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72203A
CN107272203A CN201710502575.7A CN201710502575A CN107272203A CN 107272203 A CN107272203 A CN 107272203A CN 201710502575 A CN201710502575 A CN 201710502575A CN 107272203 A CN107272203 A CN 1072722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row
msup
msub
optical system
working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0257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72203B (zh
Inventor
方瑞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ap Yi Hai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ap Yi Hai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ap Yi Hai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ap Yi Hai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0257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722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722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722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722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722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7/0172Head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种折/衍反射式头戴显示器光学系统,其特点在于由菲涅尔透镜、孔径光阑、反射镜、分光镜和回射屏组成。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光能利用率高、成像质量高等特点,可应用于增强现实的头戴显示设备中。

Description

折/衍反射式头戴显示器光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头戴显示器,特别是一种折/衍反射式头戴显示器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头戴显示器是一种将微型显示器的图像或数据信息投射到人眼瞳孔的目视光学系统。按其投射方式不同,头戴显示器分为目镜式头戴显示器和投影式头戴显示器。目镜式头戴显示器将图像放置在光学系统的焦距以内产生放大的虚像,并经过后续透镜组的折射或反射在人眼瞳孔处形成系统出瞳。该出瞳位置与光学系统的孔径光阑位置重合,因此随着视场的不断增大,这种结构对于畸变等轴外像差的校正面临着挑战。目前大多数目镜式头戴显示器已无法同时满足光学系统的高成像质量与结构的小型化、轻量化。为了解决之一问题,在先技术[1](参见James L.Fergason.Optical system for a head mounteddisplay using a retro-reflector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an image,US5621576,1994)中Fergason第一次提出投影式头戴显示器的概念,其结构原理图如图1所示,主要由微型显示器1、投影光学系统2、分光镜3和回射屏4组成。其中微型显示器的图像放置在投影光学系统的焦距以外产生放大的实像5,被分光镜反射至回射屏4,由于回射屏的特殊材料使光线原路返回,并经过分光镜透射形成系统出瞳6。由于投影光学系统的孔径光阑位于系统中间位置,对称式结构使投影式头戴显示器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能。相对于目镜式头戴显示器,投影式头戴显示器更容易实现结构的简单紧凑,具有大视场、大出瞳、高成像质量、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
目前投影式头戴显示器中采用的投影光学系统一般为全折射结构。由微型显示器产生的图像经过一系列沿光轴放置的透镜后投影到位于人眼前的回射屏上,供人眼观察。随着头戴显示器中光学系统的视场角不断增大,投影光学系统必须增加透镜个数或采用复杂的光学结构才能实现大的成像倍率,增大投射像的尺寸,增强用户对使用场景的沉浸感。为了校正各项像差,投影光学系统通常采用特殊面形的透镜如自由曲面、非球面透镜以提高成像质量。这增大了光学系统的加工难度,为头戴显示器的小型化带来了挑战。投影光学系统中多透镜的使用,降低了头戴显示器的光能利用率。另外,回射屏的使用限制了用户对真实场景的观察,现有的投影光学系统很难应用于增强现实头戴显示技术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系统的不足,提出一种折/衍反射式头戴显示器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光能利用率高、成像质量高等特点,可应用于增强现实的头戴显示设备中。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折/衍反射式头戴显示器光学系统,其特点在于包括菲涅尔透镜、孔径光阑、反射镜、分光镜和回射屏,其位置关系是:以微型显示器的图像面作为物面,该物面中心与本光学系统的光轴具有一定的距离,沿所述的微型显示器输出的光束传播方向依次是所述的菲涅尔透镜、孔径光阑和反射镜,所述的菲涅尔透镜、孔径光阑和反射镜相对于光轴对称放置;在垂直于入射光且被反射镜反射的方向,并距离所述的菲涅尔透镜左边一定距离处依次放置所述的分光镜和回射屏,所述的分光镜的法线与光轴所成的角度为45°,该分光镜的中心与光轴的距离和所述的物面中心与光轴的距离相等;
所述的菲涅尔透镜为平面螺纹透镜,由基面和工作面组成,所述的基面为平面,所述的工作面上设有一系列同心的环带形锯齿槽,每个环带形锯齿槽相当于一个独立的折射面,且各锯齿槽的环带的径向距离相等;所述的菲涅尔透镜的工作面被过光轴的垂直的平面分成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所述的第一工作面具有焦距f1的非球面透镜的聚焦能力,所述的第二工作面具有焦距为f2的非球面透镜的聚焦能力;
在所述的第一工作面的前焦平面上放置所述的微型显示器,在所述的第二工作面的后焦平面附近放置所述的回射屏,即光学系统的投影放大倍率为-f2/f1,所述的孔径光阑设置在所述的第一的工作面的后焦平面上,所述的孔径光阑的中心与所述的反射镜的中心重合。
所述的菲涅尔透镜工作面上的锯齿由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组成,所述的第一表面垂直于工作面,所述的第二表面的外形呈弧形,且面形均为非球面;
第一工作面的每个环带相当于非球面透镜Asphere1的一个环带,非球面Asphere1的表达式为:
其中,c1=1/r1,r1为非球面Asphere1的基准面曲率半径,k1为非球面Asphere1的二次曲面系数;
同样地,第二工作面的每个环带相当于非球面透镜Asphere2的一个环带,非球面Asphere2的表达式为:
其中,c2=1/r2,r2为非球面Asphere2的基准面曲率半径,k2为非球面Asphere2的二次曲面系数。
所述的菲涅尔透镜的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所述的反射镜为凹球面反射镜或凸球面反射镜,其前表面镀有高反膜。
所述的分光镜为镀分光薄膜的平面分光镜或立方棱镜。
所述的回射屏为一种表面覆盖着微结构的反射型材料,可使入射光沿原路返回。该微结构可以是角锥棱镜阵列,也可以是玻璃微珠阵列。
与先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结构简单。本发明中涉及的光学系统采用菲涅尔透镜代替传统的非球面透镜,在满足相同的光学性能的同时减少了透镜的厚度,降低了光学系统的复杂性,具有减小体积、降低成本等优点,有利于实现头戴显示器的小型化。
2、成像质量高。本发明中涉及的光学系统采用的菲涅尔透镜,充分利用光在传播过程中的折射和衍射两种性质,突破传统光学系统的局限性,增加了光学设计的自由度;光学系统的光阑设置在反射镜阵列的附近,采用对称式结构,有利于校正畸变、彗差等轴外像差,提高了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
3、能量利用率高。本发明涉及的光学系统包括一个菲涅尔透镜、反射镜、回射屏和分光镜,光学系统的元件少、光能损耗低;回射屏的特殊材料可使入射光按原路返回,提高了光学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4、增大投影像。本发明涉及的光学系统采用单片菲涅尔透镜,可实现将微型显示器的图像放大投影至回射屏。通过改变菲涅尔透镜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的焦距,便可增大投影像的尺寸,增强用户沉浸感。
5、提高投影像的照度均匀性。本发明中涉及的光学系统设计光路为双远心光路,即可充分利用微型显示器的发散角,并使投射在回射屏上的投影像边缘部分和中间部分的亮度一致,使用户观察到的图像清晰且照度均匀。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1]投影式头戴显示器的光学结构原理图
图2本发明折/衍反射式头戴显示器光学系统的光学结构原理图
图3本发明菲涅尔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注意的是,下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特征或者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应当被认为是孤立的,它们可以被相互组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
需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落在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折/衍反射式头戴显示器光学系统的光学结构原理图。由图2可见,本发明折/衍反射式头戴显示器光学系统由菲涅尔透镜1、孔径光阑2、反射镜3、分光镜4和回射屏5组成,其位置关系是:以微型显示器的图像作为物面,物面中心与光学系统中心即光轴在垂直方向具有一定的距离。沿光束传播方向依次是所述的菲涅尔透镜1、孔径光阑2和反射镜3,所述的菲涅尔透镜1、孔径光阑2和反射镜3相对于光轴对称放置;在垂直于入射光且被反射镜3反射的方向,并距离菲涅尔透镜1左边一定距离处依次放置分光镜4和回射屏5。所述的分光镜4的法线与光轴所成的角度为45°,其中心与光轴的距离和物面中心与光轴的距离相等。
请参阅图3,所述的菲涅尔透镜1为平面螺纹透镜,由基面11和工作面12组成。所述的基面11为平面,所述的工作面12上设有一系列同心锯齿槽,每个环带相当于一个独立的折射面,且各锯齿槽的环径向距离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的菲涅尔透镜工作面12按聚焦能力的不同,关于光轴被分成第一工作面12_a和第二工作面12_b,其中第一工作面12_a的每个环带相当于非球面透镜Asphere1的一个环带,非球面Asphere1的表达式为:
其中c1=1/r1,r1为非球面Asphere1的基准面曲率半径,k1为非球面Asphere1的二次曲面系数。
同样地,第二工作面12_b的每个环带相当于非球面透镜Asphere2的一个环带,非球面Asphere2的表达式为:
其中c2=1/r2,r2为非球面Asphere2的基准面曲率半径,k2为非球面Asphere2的二次曲面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的菲涅尔透镜的第一工作面12_a具有焦距f1的非球面透镜的聚焦能力,第二工作面12_b具有焦距为f2的非球面透镜的聚焦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的菲涅尔透镜的第一工作面12_a的前焦平面上放置微型显示器,所述的菲涅尔透镜的第二工作面12_b的后焦平面附近放置所述的回射屏5,即光学系统的投影放大倍率为-f2/f1
进一步地,所述菲涅尔透镜工作面上12的锯齿由第一表面121和第二表面122组成,所述的第一表面121垂直于工作面,所述的第二表面122的外形呈弧形,且面形均为非球面。
所述的菲涅尔透镜1的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即亚克力(PMMA)。
所述的孔径光阑2设置在所述的菲涅尔透镜的第一工作面12_a的后焦平面上,其中心与所述的反射镜3中心重合;
所述的反射镜3为球面反射镜,可以为凹面反射镜,也可以为凸面反射镜,其前表面镀有高反膜HR。
所述的分光镜4为镀分光薄膜的平面分光镜,也可以是立方棱镜。
所述的回射屏5为一种表面覆盖着特殊微结构的反射型材料,可使入射光沿原路返回。该微结构可以是角锥棱镜阵列,也可以是玻璃微珠阵列。
本发明折/衍反射式头戴显示器光学系统的工作过程为:
由微型显示器发出的光经过菲涅尔透镜1的第一工作面12-a,被准直投射至反射镜3,被反射回的光束依次经过菲涅尔透镜的第二工作面12-b和分光镜4聚焦到回射屏5上。由于回射屏5采用的特殊材料,使入射光沿原路返回至分光镜4,并被反射至人眼供用户观察。由于菲涅尔透镜的第一工作面12-a具有焦距f1的非球面透镜的聚焦能力,第二工作面12-b具有焦距为f2的非球面透镜的聚焦能力,且第一工作面12-a的焦平面上放置微型显示器,第二工作面12-b的焦平面附近放置回射屏5,本发明涉及的光学系统的设计光路为双远心光路,可通过设计具有不同焦距的第一工作面12-a和第二工作面12-b,实现对图像的放大投影,且投影像在整体范围内的亮度一致。该光学系统通过引入反射镜实现结构的对称性,具有很小的轴外像差,并利用菲涅尔透镜充分利用光在传输过程中的折射、衍射性质,提高了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该光学系统由一个菲涅尔透镜、反射镜、分光镜和回射屏组成,包含的光学元件少、光能损耗低,具有结构简单、能力利用率高等优点。最后,该光学系统通过将回射屏移至反射镜的反射光路中,可实现人眼对真实环境的观察。因此,本发明涉及的光学系统可应用于增强现实头戴显示技术中。
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作波段为可见光,中心波长λ=587.56nm,选择微型显示器的图像分辨率为800×600pixels,像素尺寸为12.6um。本实施例所设计的菲涅尔透镜的工作面12_a的非球面系数k1=-1.758,r1=-5.2334mm,工作面12_a的每个环带相当于上述非球面透镜的一个环带,实现的焦距f1=10mm。菲涅尔透镜的工作面12-b的非球面系数k1=-1.027931,r1=-24.5996mm,工作面12-b的每个环带相当于上述非球面透镜的一个环带,实现的焦距f2=50mm。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实现对微型显示器产生图像的5倍放大投影。本发明实施例的菲涅尔透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
本发明中所述的只是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凡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折/衍反射式头戴显示器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菲涅尔透镜(1)、孔径光阑(2)、反射镜(3)、分光镜(4)和回射屏(5),位置关系是:以微型显示器的图像面作为物面,该物面中心与本光学系统的光轴具有一定的距离,沿所述的微型显示器输出的光束传播方向依次是所述的菲涅尔透镜(1)、孔径光阑(2)和反射镜(3),所述的菲涅尔透镜(1)、孔径光阑(2)和反射镜(3)相对于光轴对称放置;在垂直于入射光且被反射镜(3)反射的方向,并距离所述的菲涅尔透镜(1)左边一定距离处依次放置所述的分光镜(4)和回射屏(5),所述的分光镜(4)的法线与光轴所成的角度为45°,该分光镜(4)的中心与光轴的距离和所述的物面中心与光轴的距离相等;
所述的菲涅尔透镜(1)为平面螺纹透镜,由基面(11)和工作面(12)组成,所述的基面(11)为平面,所述的工作面(12)上设有一系列同心的环带形锯齿槽,每个环带形锯齿槽相当于一个独立的折射面,且各锯齿槽的环带的径向距离相等;所述的菲涅尔透镜(1)的工作面(12)被过光轴的垂直的平面分成第一工作面(12-a)和第二工作面(12-b),所述的第一工作面(12-a)具有焦距f1的非球面透镜的聚焦能力,所述的第二工作面(12-b)具有焦距为f2的非球面透镜的聚焦能力;
在所述的第一工作面(12-a)的前焦平面上放置所述的微型显示器,在所述的第二工作面(12-b)的后焦平面放置所述的回射屏(5),该光学系统的投影放大倍率为-f2/f1,所述的孔径光阑(2)设置在所述的第一的工作面(12-a)的后焦平面上,所述的孔径光阑(2)的中心与所述的反射镜(3)的中心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衍反射式头戴显示器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菲涅尔透镜工作面(12)上的锯齿由第一表面(121)和第二表面(122)组成,所述的第一表面(121)垂直于菲涅尔透镜工作面(12),所述的第二表面(122)的外形呈弧形,且面形均为非球面;
第一工作面(12-a)的每个环带相当于非球面透镜Asphere1的一个环带,非球面Asphere1的表达式为:
<mrow> <mi>z</mi> <mo>=</mo> <mfrac> <mrow> <msub> <mi>c</mi> <mn>1</mn> </msub> <msup> <mi>r</mi> <mn>2</mn> </msup> </mrow> <mrow> <mn>1</mn> <mo>+</mo> <msqrt> <mrow> <mn>1</mn> <mo>-</mo> <mrow> <mo>(</mo> <mn>1</mn> <mo>+</mo> <msub> <mi>k</mi> <mn>1</mn> </msub> <mo>)</mo> </mrow> <msup> <mi>c</mi> <mn>2</mn> </msup> <msup> <mi>r</mi> <mn>2</mn> </msup> </mrow> </msqrt> </mrow> </mfrac> <mo>+</mo> <msub> <mi>a</mi> <mn>2</mn> </msub> <msup> <mi>r</mi> <mn>2</mn> </msup> <mo>+</mo> <msub> <mi>a</mi> <mn>4</mn> </msub> <msup> <mi>r</mi> <mn>4</mn> </msup> <mo>+</mo> <msub> <mi>a</mi> <mn>6</mn> </msub> <msup> <mi>r</mi> <mn>6</mn> </msup> <mo>+</mo> <mo>...</mo> <mo>-</mo> <mo>-</mo> <mo>-</mo> <mrow> <mo>(</mo> <mn>1.1</mn> <mo>)</mo> </mrow> </mrow>
其中,c1=1/r1,r1为非球面Asphere1的基准面曲率半径,k1为非球面Asphere1的二次曲面系数;
同样地,第二工作面(12-b)的每个环带相当于非球面透镜Asphere2的一个环带,非球面Asphere2的表达式为:
<mrow> <mi>z</mi> <mo>=</mo> <mfrac> <mrow> <msub> <mi>c</mi> <mn>2</mn> </msub> <msup> <mi>r</mi> <mn>2</mn> </msup> </mrow> <mrow> <mn>1</mn> <mo>+</mo> <msqrt> <mrow> <mn>1</mn> <mo>-</mo> <mrow> <mo>(</mo> <mrow> <mn>1</mn> <mo>+</mo> <msub> <mi>k</mi> <mn>1</mn> </msub> </mrow> <mo>)</mo> </mrow> <msup> <msub> <mi>c</mi> <mn>2</mn> </msub> <mn>2</mn> </msup> <msup> <mi>r</mi> <mn>2</mn> </msup> </mrow> </msqrt> </mrow> </mfrac> <mo>+</mo> <msub> <mi>a</mi> <mn>2</mn> </msub> <msup> <mi>r</mi> <mn>2</mn> </msup> <mo>+</mo> <msub> <mi>a</mi> <mn>4</mn> </msub> <msup> <mi>r</mi> <mn>4</mn> </msup> <mo>+</mo> <msub> <mi>a</mi> <mn>6</mn> </msub> <msup> <mi>r</mi> <mn>6</mn> </msup> <mo>+</mo> <mn>...</mn> <mo>-</mo> <mo>-</mo> <mo>-</mo> <mrow> <mo>(</mo> <mn>1.2</mn> <mo>)</mo> </mrow> </mrow>
其中,c2=1/r2,r2为非球面Asphere2的基准面曲率半径,k2为非球面Asphere2的二次曲面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衍反射式头戴显示器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菲涅尔透镜(1)的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衍反射式头戴显示器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射镜(3)为凹球面反射镜或凸球面反射镜,其前表面镀有高反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衍反射式头戴显示器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光镜(4)为镀分光薄膜的平面分光镜或立方棱镜。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折/衍反射式头戴显示器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射屏(5)为一种表面覆盖着微结构的反射型材料,该微结构是角锥棱镜阵列,或是玻璃微珠阵列。
CN201710502575.7A 2017-06-27 2017-06-27 折衍射反射式头戴显示器光学系统 Active CN1072722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02575.7A CN107272203B (zh) 2017-06-27 2017-06-27 折衍射反射式头戴显示器光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02575.7A CN107272203B (zh) 2017-06-27 2017-06-27 折衍射反射式头戴显示器光学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72203A true CN107272203A (zh) 2017-10-20
CN107272203B CN107272203B (zh) 2023-04-28

Family

ID=60070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02575.7A Active CN107272203B (zh) 2017-06-27 2017-06-27 折衍射反射式头戴显示器光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7220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7159A (zh) * 2017-10-31 2018-01-12 塔普翊海(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扩增实境仿真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35154A1 (de) * 1999-11-11 2001-05-17 4D-Vision Gmbh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r dreidimensionalen darstellung
JP2007206169A (ja) * 2006-01-31 2007-08-16 Nikon Corp 焦点板、測光装置、およびカメラ
CN205880363U (zh) * 2016-06-30 2017-01-11 北京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目镜系统和头戴显示设备
CN207114886U (zh) * 2017-06-27 2018-03-16 塔普翊海(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折/衍反射式头戴显示器光学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35154A1 (de) * 1999-11-11 2001-05-17 4D-Vision Gmbh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r dreidimensionalen darstellung
JP2007206169A (ja) * 2006-01-31 2007-08-16 Nikon Corp 焦点板、測光装置、およびカメラ
CN205880363U (zh) * 2016-06-30 2017-01-11 北京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目镜系统和头戴显示设备
CN207114886U (zh) * 2017-06-27 2018-03-16 塔普翊海(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折/衍反射式头戴显示器光学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77159A (zh) * 2017-10-31 2018-01-12 塔普翊海(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扩增实境仿真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72203B (zh) 2023-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27629B2 (en) Field curvature virtual image display system
CN100538437C (zh) 一种头盔显示器的光学系统
CN106405819B (zh) 一种目镜镜头和头戴光学系统
CN103399404B (zh) 机载视透型头盔显示器光学系统
CN104216120A (zh) 半透膜阵列平板波导式头戴显示器光学系统
JP7076160B2 (ja) 接眼レンズ光学システム及び頭部装着型ディスプレイ
US20230168501A1 (en) Optical system and virtual reality device
CN109188688A (zh) 基于衍射光元件的近眼显示装置
CN206805009U (zh) 一种折反式自由曲面大视场增强现实光学系统
CN108508523A (zh) 一种波导型光学元件及其使用其的近眼显示装置
WO2021218080A1 (zh) 具有折叠光路的光学显示系统及可穿戴设备
CN102998800B (zh) 超大视场头盔显示器光学系统
US11480782B1 (en) Reflective eyepiece optical system and head-mounted near-to-eye display device
CN107966811A (zh) 一种折反式自由曲面大视场增强现实光学系统
CN109656025A (zh) 增强现实与眼镜结合的投影光学装置
US11768382B2 (en) Reflective eyepiece optical system and head-mounted near-to-eye display device
CN116047773B (zh) 光学系统及近眼显示装置
JP2019529987A (ja) 光学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ヘッドマウント表示装置
CN105717643A (zh) 一种反射式虚拟现实光学系统
CN106291939A (zh) 一种虚拟现实显示器光学系统
CN116736492A (zh) 光学系统及光学设备
CN111258053A (zh) 一种目镜镜头及近眼显示系统
CN208999587U (zh) 一种单片式宽波段消色差折衍混合消色差透镜及vr眼镜
CN205581417U (zh) 一种虚拟现实光学系统
CN207114886U (zh) 折/衍反射式头戴显示器光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