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61561B - 一种血清分离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血清分离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61561B
CN107261561B CN201710428804.5A CN201710428804A CN107261561B CN 107261561 B CN107261561 B CN 107261561B CN 201710428804 A CN201710428804 A CN 201710428804A CN 107261561 B CN107261561 B CN 1072615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paration gel
carrier
ionic liquid
silane coupling
coupling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2880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61561A (zh
Inventor
谢洪学
王美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intiles Rui (wuhan) Biotechnology LLC
Original Assignee
Quintiles Rui (wuhan) Biotechnology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intiles Rui (wuhan) Biotechnology LLC filed Critical Quintiles Rui (wuhan) Biotechnology LLC
Priority to CN20171042880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615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615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615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615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615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7/00Separation of liquid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e.g. by thermal diffusion
    • B01D17/02Separation of non-miscible liqu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7/00Separation of liquid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e.g. by thermal diffusion
    • B01D17/02Separation of non-miscible liquids
    • B01D17/0217Separation of non-miscible liquids by centrifugal force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血清分离胶的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来制备所述血清分离胶:100份室温离子液体,5‑10份载体和0.02‑0.1份硅烷偶联剂;还涉及上述方法制备的血清分离胶。该血清分离胶发挥离子液体的特性,可以调节分离胶的比重,产品选择性广;具有抗辐照、抗水解和稳定性好等特点;具有毒性小,环保安全的特性,同时具有天然的抗血液凝固效果,是一种高端血清分离胶,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

Description

一种血清分离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材料领域,更特别地,涉及一种血清分离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用于生化指标、免疫学指标、凝血机能分析、核酸检测等临床检验项目的血液样本,通常采用血清分离胶分离得来。血液样本的采集通常使用真空采血管或其他非真空采集容器,采血后通过离心分离出血清或血浆标本。为提高标本质量,市场中逐渐出现一些利用血液组分间的比重差来分离血清的组合物。采血前将这些组合物置于采血管底部,采血后进行离心,利用梯度密度原理,使组合物处于血清与血液的有形成分之间,达到血清分离的目的。
血清分离胶可将血液标本中血清和血栓彻底分开并完全积聚在试管中央而形成屏障,防止二者之间进行成分交换,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尤其在血液标本的储存、运输过程中,更需要对血液标本进行隔离处理。其作用原理是:血清分离胶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理惰性、密封性和触变性的材料,其比重(1.050-1.070g/cm3)介于血清(1.032g/cm3)和血栓(1.090g/cm3)之间,采血后待血液凝固,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离心机进行离心,血清和血栓居于采血管的上下部,而分离胶则居于血清和血栓之间,形成一个完整、致密的惰性隔离层。
中国专利CN1046036C公开了一种由硅橡胶、大分子碳氢化合物和疏水硅胶组成的血清分离胶,其组分间的相容性较差,在短时间内对相对分离较敏感,应用过程中易出现触变性不佳,不能正常分离血清和血细胞。在部分情况下,离心后可观察到不溶于水的物质漂浮在血清中,造成在检验过程中自动分析仪的探针吸样不准,干扰检测结果,甚至导致分析仪器无法运行。中国专利CN1102241C公开了一种血清或血浆分离组合物,其包括环戊二烯低聚物、有机胶凝剂和有机胶凝剂分散剂,其中含有两种聚合物,使分子量分布离散度不易控制,为控制产品比重增加难度。中国专利CN101570637B公开了一种有机硅分离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使用有机聚硅氧烷、羟基硅油、气相法二氧化硅、硅氧偶联剂等制成有机硅分离胶。中国专利CN1281145A公开了一种使用大分子碳氢化合物和填料二氧化硅制备的分离胶。当采血管通过伽玛射线或类似射线及电子束照射等方法进行灭菌时,前述的有机硅氧烷、大分子碳氢化合物会发生固化反应,致使其失去应有的分离和阻隔作用,而且上述分离胶的成分之间相容性也存在差异,在血清分离后可能有小分子析出,最终影响检测结果。
此外,十二五期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检验局强制性要求采血管达到无菌化标准,这就对采血管的材料和性能以及各种添加剂提出了新的要求。血清分离胶作为采血管中重要的材料,要求能够进行Co-60γ射线辐照灭菌处理,而不影响产品的性能。此前国内的血清分离胶(包括我公司生产的产品)是采用有机硅生产技术工艺,这种分离胶不能耐辐照(Co-60γ射线),不能满足医疗器械企业辐照灭菌的要求。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血清分离胶,既具有抗辐照作用,又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血清分离胶的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来制备所述血清分离胶:
100份室温离子液体,5-10份载体和0.02-0.1份硅烷偶联剂;
所述室温离子液体中包含季铵盐离子、季鏻盐离子、咪唑盐离子和吡咯盐离子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以及卤素离子、四氟硼酸根离子、六氟磷酸根离子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所述载体为二氧化硅粉末、硅藻土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所述硅烷偶联剂为六甲基二硅氮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优选地,所述室温离子液体的密度配制成0.8-1.2g/ml。
优选地,所述载体的比表面积为200-400m2/g,堆积密度为60-300kg/m3
优选地,所述载体为亲水性气相二氧化硅。
优选地,包括以下步骤:
S1:从季铵盐离子、季鏻盐离子、咪唑盐离子和吡咯盐离子中选择一种或多种离子,并从卤素离子、四氟硼酸根离子、六氟磷酸根离子中选择一种或多种离子,制备成所述离子液体;
S2:将所述载体和硅烷偶联剂混合均匀,得到载体-硅烷偶联剂共混物
S3:将S1制备的离子液体和S2制备的所述载体-硅烷偶联剂共混物混合均匀,即得到所述血清分离胶。
优选地,S2中,通过将所述载体与所述硅烷偶联剂在搅拌机内搅拌3小时,然后静置12小时得到所述载体-硅烷偶联剂共混物。
优选地,通过将所述离子液体与所述载体-硅烷偶联剂共混物在搅拌机内搅拌4小时,使载体在离子液体中充分分散得到所述血清分离胶。
优选地,在S3将所述离子液体与所述载体-硅烷偶联剂共混物混合均匀后,还包括步骤S4:真空脱除气泡。
本发明还提供了由上述方法制备的血清分离胶。
经过一年多的小试和中试,该血清分离胶的生产工艺成熟完善,产品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生理惰性、触变性以及封闭性,外观无色透亮,各项生理惰性经医院临床检验均符合要求,是对传统血清分离胶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辐照吸收剂量达到25kGy(Co-60γ射线)的产品,在辐照后自然放置一年之久,产品各项参数仍无明显变化,性能完全满足客户需求。本项发明之产品生产过程安全环保,无任何有毒物质排出,生产工艺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本产品的成功研制,填补了国内离子液体型血清分离胶的空白。
该血清分离胶的特点在于:
1)发挥离子液体的特性,可以调节分离胶的比重,产品选择性广;
2)离子液体血清分离胶具有抗辐照、抗水解和稳定性好等特点;
3)离子液体血清分离胶具有毒性小,环保安全的特性,同时具有天然的抗血液凝固效果,是一种高端血清分离胶,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血清分离胶:
S1:季铵盐离子和卤素离子制备成密度1.2g/ml的离子液体;
S2:将所述5g亲水性气相二氧化硅粉末(比表面积200m2/g,堆积密度为60kg/m3)和0.02g六甲基二硅氮烷在行星搅拌机内搅拌3小时(15r/min),然后静置12小时,得到载体-硅烷偶联剂共混物;
S3:将100g离子液体和上述载体-硅烷偶联剂共混物在行星搅拌机内搅拌4小时(40r/min),使载体在离子液体中充分分散,即得到所述血清分离胶。
优选地,S2中,通过将所述载体与所述硅烷偶联剂在搅拌机内搅拌3小时,然后静置12小时得到所述载体-硅烷偶联剂共混物;
S4:真空(0.1MPa)脱除气泡。
产品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的血清分离胶的性状
注:(1)所有产品的辐照条件均为Co-60γ射线,辐照吸收剂量为25kGy,辐照后放置的条件为室温自然放置,放置时间为1年。
实施例2
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血清分离胶:
S1:吡咯盐离子和四氟硼酸根离子制备成密度1.15g/ml的离子液体;
S2:将所述5g亲水性气相二氧化硅粉末(比表面积240m2/g,堆积密度为80kg/m3)和0.02g六甲基二硅氮烷在行星搅拌机内搅拌3小时(15r/min),然后静置12小时,得到载体-硅烷偶联剂共混物;
S3:将100g离子液体和上述载体-硅烷偶联剂共混物在行星搅拌机内搅拌4小时(40r/min),使载体在离子液体中充分分散,即得到所述血清分离胶。
优选地,S2中,通过将所述载体与所述硅烷偶联剂在搅拌机内搅拌3小时,然后静置12小时得到所述载体-硅烷偶联剂共混物;
S4:真空(0.1MPa)脱除气泡。
产品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实施例2的血清分离胶的性状
注:(1)所有产品的辐照条件均为Co-60γ射线,辐照吸收剂量为25kGy,辐照后放置的条件为室温自然放置,放置时间为1年。
实施例3
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血清分离胶:
S1:季鏻盐离子和卤素离子制备成密度1.1g/ml的离子液体;
S2:将所述6g亲水性气相二氧化硅粉末(比表面积260m2/g,堆积密度为90kg/m3)和0.05g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在行星搅拌机内搅拌3小时(15r/min),然后静置12小时,得到载体-硅烷偶联剂共混物;
S3:将100g离子液体和上述载体-硅烷偶联剂共混物在行星搅拌机内搅拌4小时(40r/min),使载体在离子液体中充分分散,即得到所述血清分离胶。
优选地,S2中,通过将所述载体与所述硅烷偶联剂在搅拌机内搅拌3小时,然后静置12小时得到所述载体-硅烷偶联剂共混物;
S4:真空(0.1MPa)脱除气泡。
产品检测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实施例3的血清分离胶的性状
注:(1)所有产品的辐照条件均为Co-60γ射线,辐照吸收剂量为25kGy,辐照后放置的条件为室温自然放置,放置时间为1年。
实施例4
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血清分离胶:
S1:咪唑盐离子和六氟磷酸根离子制备成密度1.05g/ml的离子液体;
S2:将所述6.5g亲水性气相二氧化硅粉末(比表面积280m2/g,堆积密度为100kg/m3)和0.06g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在行星搅拌机内搅拌3小时(15r/min),然后静置12小时,得到载体-硅烷偶联剂共混物;
S3:将100g离子液体和上述载体-硅烷偶联剂共混物在行星搅拌机内搅拌4小时(40r/min),使载体在离子液体中充分分散,即得到所述血清分离胶。
优选地,S2中,通过将所述载体与所述硅烷偶联剂在搅拌机内搅拌3小时,然后静置12小时得到所述载体-硅烷偶联剂共混物;
S4:真空(0.1MPa)脱除气泡。
产品检测结果如表4所示:
表4实施例4的血清分离胶的性状
注:(1)所有产品的辐照条件均为Co-60γ射线,辐照吸收剂量为25kGy,辐照后放置的条件为室温自然放置,放置时间为1年。
实施例5
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血清分离胶:
S1:季铵盐离子、季鏻盐离子、卤素离子和四氟硼酸根离子制备成密度1.02g/ml的离子液体;
S2:将所述7g亲水性气相二氧化硅粉末(比表面积300m2/g,堆积密度为120kg/m3)和0.075g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在行星搅拌机内搅拌3小时(15r/min),然后静置12小时,得到载体-硅烷偶联剂共混物;
S3:将100g离子液体和上述载体-硅烷偶联剂共混物在行星搅拌机内搅拌4小时(40r/min),使载体在离子液体中充分分散,即得到所述血清分离胶。
优选地,S2中,通过将所述载体与所述硅烷偶联剂在搅拌机内搅拌3小时,然后静置12小时得到所述载体-硅烷偶联剂共混物;
S4:真空(0.1MPa)脱除气泡。
产品检测结果如表5所示:
表5实施例5的血清分离胶的性状
注:(1)所有产品的辐照条件均为Co-60γ射线,辐照吸收剂量为25kGy,辐照后放置的条件为室温自然放置,放置时间为1年。
实施例6
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血清分离胶:
S1:季铵盐离子、季鏻盐离子、咪唑盐离子和卤素离子制备成密度1g/ml的离子液体;
S2:将所述7.5g亲水性气相二氧化硅粉末(比表面积340m2/g,堆积密度为180kg/m3)和0.07g六甲基二硅氮烷在行星搅拌机内搅拌3小时(15r/min),然后静置12小时,得到载体-硅烷偶联剂共混物;
S3:将100g离子液体和上述载体-硅烷偶联剂共混物在行星搅拌机内搅拌4小时(40r/min),使载体在离子液体中充分分散,即得到所述血清分离胶。
优选地,S2中,通过将所述载体与所述硅烷偶联剂在搅拌机内搅拌3小时,然后静置12小时得到所述载体-硅烷偶联剂共混物;
S4:真空(0.1MPa)脱除气泡。
产品检测结果如表6所示:
表6实施例6的血清分离胶的性状
注:(1)所有产品的辐照条件均为Co-60γ射线,辐照吸收剂量为25kGy,辐照后放置的条件为室温自然放置,放置时间为1年。
实施例7
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血清分离胶:
S1:季铵盐离子、四氟硼酸根离子、六氟磷酸根离子和卤素离子制备成密度0.9g/ml的离子液体;
S2:将所述8g硅藻土(比表面积360m2/g,堆积密度为240kg/m3)和0.04g六甲基二硅氮烷和0.04g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在行星搅拌机内搅拌3小时(15r/min),然后静置12小时,得到载体-硅烷偶联剂共混物;
S3:将100g离子液体和上述载体-硅烷偶联剂共混物在行星搅拌机内搅拌4小时(40r/min),使载体在离子液体中充分分散,即得到所述血清分离胶。
优选地,S2中,通过将所述载体与所述硅烷偶联剂在搅拌机内搅拌3小时,然后静置12小时得到所述载体-硅烷偶联剂共混物;
S4:真空(0.1MPa)脱除气泡。
产品检测结果如表7所示:
表7实施例7的血清分离胶的性状
注:(1)所有产品的辐照条件均为Co-60γ射线,辐照吸收剂量为25kGy,辐照后放置的条件为室温自然放置,放置时间为1年。
实施例8
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血清分离胶:
S1:季铵盐离子和卤素离子制备成密度0.85g/ml的离子液体;
S2:将所述9g碳酸钙(比表面积360m2/g,堆积密度为280kg/m3)和0.09g六甲基二硅氮烷在行星搅拌机内搅拌3小时(15r/min),然后静置12小时,得到载体-硅烷偶联剂共混物;
S3:将100g离子液体和上述载体-硅烷偶联剂共混物在行星搅拌机内搅拌4小时(40r/min),使载体在离子液体中充分分散,即得到所述血清分离胶。
优选地,S2中,通过将所述载体与所述硅烷偶联剂在搅拌机内搅拌3小时,然后静置12小时得到所述载体-硅烷偶联剂共混物;
S4:真空(0.1MPa)脱除气泡。
产品检测结果如表8所示:
表8实施例8的血清分离胶的性状
注:(1)所有产品的辐照条件均为Co-60γ射线,辐照吸收剂量为25kGy,辐照后放置的条件为室温自然放置,放置时间为1年。
实施例9
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血清分离胶:
S1:季铵盐离子和卤素离子制备成密度0.8g/ml的离子液体;
S2:将所述10g亲水性气相二氧化硅粉末(比表面积400m2/g,堆积密度为300kg/m3)和0.1g六甲基二硅氮烷在行星搅拌机内搅拌3小时(15r/min),然后静置12小时,得到载体-硅烷偶联剂共混物;
S3:将100g离子液体和上述载体-硅烷偶联剂共混物在行星搅拌机内搅拌4小时(40r/min),使载体在离子液体中充分分散,即得到所述血清分离胶。
优选地,S2中,通过将所述载体与所述硅烷偶联剂在搅拌机内搅拌3小时,然后静置12小时得到所述载体-硅烷偶联剂共混物;
S4:真空(0.1MPa)脱除气泡。
产品检测结果如表9所示:
表9实施例9的血清分离胶的性状
注:(1)所有产品的辐照条件均为Co-60γ射线,辐照吸收剂量为25kGy,辐照后放置的条件为室温自然放置,放置时间为1年。
Q/WHDS0202-2012抗辐照血清分离胶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抗辐照血清分离胶的术语、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真空采血管辐照灭菌用血清分离胶(以下简称分离胶)的技术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725-2007色漆、清漆和塑料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WS/T 224-2002真空采血管及其添加剂
GB/T 10247-2008粘度测量方法
GB191-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YY/T 0313-1998医用高分子制品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GB/10252-2009 γ辐照装置的辐射防护与安全规范
3术语
本标准所用术语除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其余均应符合GB/T14233-1993、WS/T 224-2002等规定。
3.1流淌
倾倒后的试管内胶料倾斜面最高点距离原水平面的距离。
3.2翻转
试管底部的分离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上翻转到溶液之上。
3.3血液检验
加入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在采取的血液完全凝固后进行离心分离出血清和血细胞的过程,此过程为模拟血清分离胶真空采血管提取血清之过程。
3.4触变性
分离胶的触变性表现为血检离心后的分离胶封闭性好,低粘度的分离胶流淌合格。
4技术要求
4.1外观
分离胶的外观满足:
a)外观呈无色或略带淡黄色;
b)透明澄清粘稠胶状物;
c)无浑浊,无机械杂质;
d)无明显的刺激性气味。
4.2粘度
分离胶的粘度应该在50000-150000mPa·s。
4.3比重
分离胶的比重要求在1.050-1.070之间。
4.4流淌
分离胶流淌长度不超过2cm,若有一支样品不合规,则判定为不合规。
4.5辐照
a)辐照射线源为Co-60γ射线;
b)辐照吸收剂量为25-40kGy;
c)分离胶样品应贮存在塑料瓶或试管内进行辐照。
d)辐照后的分离胶,其外观应无显著变化,粘度变化不超过20000mPa·s,其他性能无变化。
4.6挥发份
分离胶的挥发份不高于2%。
4.7 40翻转
试样数量不得低于10支,若有一支或一支以上试样完全翻转,两支或两支以上部分翻转,均判定为不合格。
4.8 80翻转
试样数量不得低于10支,若有一支或一支以上试样完全不翻转,两支或两支以上部分翻转,均判定为不合格。
4.9血液检验
血液检验的分离胶要求分离表面平整,胶料内无夹杂血丝,无气泡,隔离层透明清晰,血清与血细胞分离完全,无纤维蛋白析出。
4.10储存环境要求
a)当环境温度大于30℃时,环境相对湿度要求不大于40%
b)当环境温度小于等于30℃时,环境相对湿度要求不大于50%
5试验方法
5.1外观
a)取分离胶样品约160g,装入200ml的透明塑料瓶内,在离心机上以3200r/min的速度离心8分钟。
以目视比色法观察样品颜色,观察有无杂质,有无浑浊,有无不溶物。用手扇动瓶口,闻有无刺激性气味。
样品数量不低于2支。
b)取分离胶样品5g,加入10ml玻璃试管内,在离心机上以3500r/min的速度离心3分钟。
以目视比色法观察样品颜色,观察有无杂质,有无浑浊,有无不溶物。
样品数量不低于6支。
5.2粘度
采用GB/T 10247-2008中规定的方法。
5.3比重
a)不同比重的硫酸铜标准溶液,比重相差0.005一个档位;
b)取2g样品加入试管内,在离心机上以3200r/min的速度离心3分钟;
c)将不同比重的硫酸铜溶液分别加入试管内,硫酸铜溶液的液面距离试管口的高度为试管长度的三分之一;
d)在离心机上以3500r/min的速度离心5min。
判断依据:
相邻比重的两支试管,一支翻起,一支未翻,则分离胶的比重为两者之间的数值;
若一支未翻或全部翻转,另一支部分翻转,则分离胶的比重为部分翻转的比重数值。
5.4流淌
将5g分离胶加入试管内,以3500r/min的速度离心5分钟,在分离胶表面处做好标记线,试管竖直放置1小时后,水平放入烘箱内,60℃烘烤3小时。测量分离胶表面最远点到标记线的距离。
试样数量不少于2支。
5.5辐照
参照GB/T10252-2009中相关规定进行试验,辐照剂量为25kGy。
5.6挥发份
采用GB/T 1725-2007中规定方法测定。
5.7 40翻转
a)准备好比重为1.040的硫酸铜标准溶液;
b)在洁净的试管底部加入分离胶1g,在离心机上以3500r/min的速度离心3分钟后,加入硫酸铜标准溶液,标准溶液的液面距离试管口的长度为试管长度的三分之一;
c)将加入标准溶液的试管放入恒温槽内40℃水浴加热2小时;
d)在离心机上以3200r/min的速度离心5分钟。
5.8 80翻转
a)准备好比重为1.080的硫酸铜标准溶液;
b)在洁净的试管底部加入分离胶1g,在离心机上以3500r/min的速度离心3分钟后,加入硫酸铜标准溶液,标准溶液的液面距离试管口的长度为试管长度的三分之一;
c)将加入标准溶液的试管放入冷冻室内4℃存放2小时;
d)在离心机上以3200r/min的速度离心5分钟。
5.9血液检验
a)采血后的试管在23-25℃放置20-40分钟,待血清完全析出后开始离心;
b)离心速度为3500r/min,离心时间为8分钟。
6检验规则
6.1检验项目中的4.1、4.2、4.3、4.6、4.9项目,为每个批次原料生产的产品检验一次,有任何一项指标不符合要求,应重新自同批产品双倍量抽取试样进行复验;
6.2 4.4、4.7、4.8项目为抽检项目,当4.1、4.2、4.6项目中某一项发生变化时,则必须进行检验;
6.3当原材料或者生产工艺发生变化时,对4.5项目进行检验。
7标识、包装、运输和储存
7.1标识
内包装上应有下列标识:
a)产品名称、规格和型号;
b)制造厂家名称和产品商标;
c)产品保质期;
d)产品标准号;
e)生产批号或日期。
外包装上应有下列标识:
a)产品名称、规格和型号;
b)制造厂家名称、地址、邮政编码和产品商标;
c)产品注册号、标准号;
d)产品出厂日期或批号;
e)毛重;
f)体积;
g)产品保质期;
h)“小心轻放”、“防潮”等字样和标志。标志应符合gb191要求。
7.2包装
内包装:
a)桶口密封良好;
b)包装物不易破损;
c)易于拆封和使用;
d)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保持产品的外观、性能不变。
外包装:采用塑料桶或铁桶包装。
7.3运输
运输过程中应防止重度挤压、阳光直射和雨雪浸淋。
7.4储存
产品应储存在无腐蚀性气体、阴凉、通风、干燥的清洁环境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制备血清分离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来制备所述血清分离胶:
100份室温离子液体,5-10份载体和0.02-0.1份硅烷偶联剂;
所述室温离子液体中包含季铵盐离子、季鏻盐离子、咪唑盐离子和吡咯盐离子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以及卤素离子、四氟硼酸根离子、六氟磷酸根离子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所述载体为亲水性气相二氧化硅、硅藻土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所述硅烷偶联剂为六甲基二硅氮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室温离子液体的密度配制成0.8-1.2g/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的比表面积为200-400m2/g,堆积密度为60-300kg/m3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从季铵盐离子、季鏻盐离子、咪唑盐离子和吡咯盐离子中选择一种或多种离子,并从卤素离子、四氟硼酸根离子、六氟磷酸根离子中选择一种或多种离子,制备成所述离子液体;
S2:将所述载体和硅烷偶联剂混合均匀,得到载体-硅烷偶联剂共混物S3:将S1制备的离子液体和S2制备的所述载体-硅烷偶联剂共混物混合均匀,即得到所述血清分离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通过将所述载体与所述硅烷偶联剂在搅拌机内搅拌3小时,然后静置12小时得到所述载体-硅烷偶联剂共混物。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通过将所述离子液体与所述载体-硅烷偶联剂共混物在搅拌机内搅拌4小时,使载体在离子液体中充分分散得到所述血清分离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将所述离子液体与所述载体-硅烷偶联剂共混物混合均匀后,还包括步骤S4:真空脱除气泡。
8.一种血清分离胶,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
CN201710428804.5A 2017-06-08 2017-06-08 一种血清分离胶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72615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28804.5A CN107261561B (zh) 2017-06-08 2017-06-08 一种血清分离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28804.5A CN107261561B (zh) 2017-06-08 2017-06-08 一种血清分离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61561A CN107261561A (zh) 2017-10-20
CN107261561B true CN107261561B (zh) 2019-05-07

Family

ID=60067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28804.5A Active CN107261561B (zh) 2017-06-08 2017-06-08 一种血清分离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6156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004535A1 (en) * 1988-12-08 1990-06-08 Toru Tagawa Liquid separating agent
CN1046036C (zh) * 1993-06-09 1999-10-27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血清分离胶
JP5851289B2 (ja) * 2012-03-07 2016-02-03 株式会社ヤマグチマイカ 揺変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757610B (zh) * 2012-07-24 2013-10-30 武汉德晟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辐照血清分离胶
CN102872616B (zh) * 2012-09-26 2014-10-01 成都众睿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血液分离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98868A (zh) * 2013-04-03 2014-10-15 付士明 分离血清或血浆的抗辐照分离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61561A (zh) 2017-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57610B (zh) 一种抗辐照血清分离胶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control methods for medicinal plant materials
US4994393A (en) Blood partitioning composition
CN104118989B (zh) 优选用于医药领域的具有改良的抗水解性的硼硅玻璃
US5529841A (en) Hydrogen sulfide analyzer with protective barrier
CN104634957B (zh) 用于分离血清或血浆的组合物以及用于检查血液的容器
EP0046391B1 (en) Composition for partitioning blood components
US4386003A (en) Blood separating composition
CN102690387B (zh) 用于血清分离胶的树脂、血清分离胶及它们的制备方法
WO2021112119A1 (ja) 血液採取容器及び血漿の分離方法
US5527843A (en) Blood separating composition
CN107261561B (zh) 一种血清分离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09870A (zh) 一种用于血液采集容器的血液分离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09169A (zh) 血清或血浆分离用组合物、以及血液采取容器
Cuillel et al. A low resolution structure of frog virus 3
Adewuyi et al.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 (HPLC) method for comparison of levels of some phthalate esters in children’s toys and their health implications
Patra et al. A Practical Guide to 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
CN106317829B (zh) 一种pc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813270A (zh) 一种血液促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06116816A1 (en) A method and preparation for detecting transition metal ions
KR20150026371A (ko) 틱소트로픽이 큰 혈액 분리용 조성물
Van Lierop Enforcement of European Community legislation at the national level
Foster et al. Automated Extraction and GC/MS Determination of Phthalates in Consumer Products
CN105424671B (zh) 一种用于荧光测量的藻体悬浮稳定样品的制备方法
Bannister A relation between the density and refractive index of silicate glasses, with application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imitation gem-ston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