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57363B - 一种响应请求端请求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响应请求端请求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57363B
CN107257363B CN201710391521.8A CN201710391521A CN107257363B CN 107257363 B CN107257363 B CN 107257363B CN 201710391521 A CN201710391521 A CN 201710391521A CN 107257363 B CN107257363 B CN 1072573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int
request
program
timeout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9152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57363A (zh
Inventor
朱建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i 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i 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i 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i 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9152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573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57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573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573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573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7/62Establishing a time schedule for servicing the reques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48Program initiating; Program switching, e.g. by interrupt
    • G06F9/4806Task transfer initiation or dispatching
    • G06F9/4843Task transfer initiation or dispatching by program, e.g. task dispatcher, supervisor, operating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响应请求端请求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业务特性在响应程序中设置超时点和与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接收请求端发送的请求和预设时长;响应请求,分别捕获超时点当前时间及与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当前时间,计算差值并作为当前所执行程序的程序执行耗时;在超时点计算预设时长与当前累加执行程序的总程序执行耗时之差作为当前剩余时长;判断当前剩余时长是否大于零,是,则继续响应,直到得到与请求对应的响应结果,并将响应结果发送给请求端,否,则执行失败指令。本发明实现减少响应周期,使请求端与服务端的数据保持一致,提高用户体验度。

Description

一种响应请求端请求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响应请求端请求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用户数的增加,用户对所使用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种网络应用层出不穷,各种应用之间存在的交互越来越多,电信等大型应用,内部也分层部署,从网络层到能力开放层到服务中心层到数据层,各应用之间或各层之间通过实时服务调用完成对各种请求的响应。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使服务端对于请求端的请求响应超时,此时请求端认为服务端响应失败了就采取了其他处理,但实际服务端响应成功了只是用时较长,此种情况会导致请求端与服务端的数据不一致,服务端响应周期长,不能及时响应请求端,用户体验度差,由于后续还需进行差异处理造成成本较高。上述问题对于实时交易过程而言将更加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响应请求端请求的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响应请求端请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业务特性在响应程序中设置超时点和与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
S2,接收请求端发送的请求和预设时长;
S3,响应所述请求,分别捕获超时点当前时间及与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当前时间,计算超时点当前时间和入口点当前时间的差值,并将该差值作为当前所执行程序的程序执行耗时,其中,所述超时点为当前所执行程序出口点,所述与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为当前所执行程序入口点;
S4,在超时点计算预设时长与当前累加执行程序的总程序执行耗时之差,作为当前剩余时长;
S5,判断当前剩余时长是否大于零,是,则继续响应,直到得到与所述请求对应的响应结果,并将响应结果发送给请求端,否,则执行失败指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超时点和入口点,根据捕获超时点当前时间和入口点当前时间计算差值,将该差值作为当前所执行程序的程序执行耗时,在超时点计算预设时长与当前累加执行程序的总程序执行耗时之差,作为当前剩余时长,判断当前剩余时长是否大于零,是,则继续响应,否,则执行失败指令,在当前所执行程序的程序执行耗时过长时则结束对请求的响应,实现减少响应周期,及时响应请求端,使请求端与服务端的数据保持一致,提高用户体验度,减少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S1步骤还包括设置每个从与超时点对应的所述入口点到所述超时点之间的待执行程序的标准执行时长;所述S5步骤包括:
S51,判断当前剩余时长是否大于零,是,则执行S52,否,则执行S54;
S52,判断当前剩余时长是否大于从与下一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到下一超时点之间的待执行程序的标准执行时长,是,则执行S53,否,则执行S54;
S53,继续响应,直到得到与所述请求对应的响应结果,并将响应结果发送给请求端;
S54,执行失败指令。
进一步,所述预设时长大于或等于所有从与超时点对应的所述入口点到所述超时点之间的待执行程序的标准执行时长的总和。
进一步,所述捕获超时点当前时间及与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当前时间所采用的时钟为同一个。
进一步,所述执行失败指令包括回滚操作或发送响应失败指令到请求端,并终止响应所述请求。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响应请求端请求的系统,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根据业务特性在响应程序中设置超时点和与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请求端发送的请求和预设时长;
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请求,分别捕获超时点当前时间及与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当前时间,计算超时点当前时间和入口点当前时间的差值,并将该差值作为当前所执行程序的程序执行耗时,其中,所述超时点为当前所执行程序出口点,所述与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为当前所执行程序入口点;
计算模块,用于在超时点计算预设时长与当前累加执行程序的总程序执行耗时之差,作为当前剩余时长;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剩余时长是否大于零,是,则继续响应,直到得到与所述请求对应的响应结果,并将响应结果发送给请求端,否,则执行失败指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超时点和入口点,根据捕获超时点当前时间和入口点当前时间计算差值,将该差值作为当前所执行程序的程序执行耗时,在超时点计算预设时长与当前累加执行程序的总程序执行耗时之差,作为当前剩余时长,判断当前剩余时长是否大于零,是,则继续响应,否,则执行失败指令,在当前所执行程序的程序执行耗时过长时则结束对请求的响应,实现减少响应周期,及时响应请求端,使请求端与服务端的数据保持一致,提高用户体验度,减少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设置模块还用于设置每个从与超时点对应的所述入口点到所述超时点之间的待执行程序的标准执行时长;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首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剩余时长是否大于零,是,则调用再判断模块,否,则调用终止模块;
再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剩余时长是否大于从与下一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到下一超时点之间的待执行程序的标准执行时长,是,则调用继续响应模块,否,则调用终止模块;
继续响应模块,用于继续响应,直到得到与所述请求对应的响应结果,并将响应结果发送给请求端;
终止模块,用于执行失败指令。
进一步,所述预设时长大于或等于所有从与超时点对应的所述入口点到所述超时点之间的待执行程序的标准执行时长的总和。
进一步,所述捕获超时点当前时间及与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当前时间所采用的时钟为同一个。
进一步,所述执行失败指令包括回滚操作或发送响应失败指令到请求端,并终止响应所述请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响应请求端请求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响应请求端请求的方法中步骤五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响应请求端请求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响应请求端请求的系统中判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响应请求端请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业务特性在响应程序中设置超时点和与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
S2,接收请求端发送的请求和预设时长;
S3,响应所述请求,分别捕获超时点当前时间及与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当前时间,计算超时点当前时间和入口点当前时间的差值,并将该差值作为当前所执行程序的程序执行耗时,其中,所述超时点为当前所执行程序出口点,所述与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为当前所执行程序入口点;
S4,在超时点计算预设时长与当前累加执行程序的总程序执行耗时之差,作为当前剩余时长;
S5,判断当前剩余时长是否大于零,是,则继续响应,直到得到与所述请求对应的响应结果,并将响应结果发送给请求端,否,则执行失败指令。
该实施例中,S1步骤中根据业务特性,在响应程序中的跨服务调用时、跨网络调用时、涉及数据库操作时、耗时较长处时、内部处理逻辑复杂可能耗时较长时和/或根据实际运营发现的问题时,设置超时点和与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耗时较长的原因可能是处理过程受数据量、网络或主机等性能影响不能及时响应请求。
优选地,当在跨服务调用时设置超时点和与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则超时点设置在调用侧且是在准备调用前。如此设置是由于被调用侧还有被调用程序,执行该被调用程序还需要消耗时间,而当执行从与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到超时点之间的待执行程序时已经消耗了过长时间的情况下,在执行该被调用程序后才执行失败指令,则使得执行失败指令发生了延迟,服务端在消耗了过长时间时没有及时通知客户端并终止对请求的响应,降低客户的体验度。
下面以具体地例子说明本发明实施例:
例1:根据业务特性在响应程序中依次设置与一个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和一个超时点;接收请求端发送的请求和预设时长;响应所述请求,分别捕获一个超时点当前时间及与一个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当前时间,计算超时点当前时间和入口点当前时间的差值,并将该差值作为当前所执行程序的程序执行耗时,其中,所述一个超时点为当前所执行程序出口点,所述与一个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为当前所执行程序入口点;在一个超时点计算预设时长与当前所执行程序的程序执行耗时之差,作为当前剩余时长;判断当前剩余时长是否大于零,是,则继续响应请求,得到与请求对应的响应结果,并将响应结果发送给请求端,否,则执行失败指令。只设置一个超时点和与一个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响应请求端请求的方法,对于实现快速响应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例子2:根据业务特性在响应程序中依次设置与超时点一对应的入口点一,超时点一,与超时点二对应的入口点二,超时点二;接收请求端发送请求和预设时长;响应所述请求,分别捕获超时点一当前时间和入口点一当前时间,计算超时点一当前时间和入口点一当前时间的差值,并将该差值作为当前所执行程序的程序执行耗时一,其中,所述超时点一为当前所执行程序出口点,入口点一为当前所执行程序入口点;在超时点一计算预设时长与当前执行程序的程序执行耗时一之差,作为当前剩余时长一;判断当前剩余时长一是否大于零,否,则执行失败指令,是,则继续响应所述请求;分别捕获超时点二当前时间和入口点二当前时间,计算超时点二当前时间和入口点二当前时间的差值,并将该差值作为当前所执行程序的程序执行耗时二,其中,所述超时点二为当前所执行程序出口点,入口点二为当前所执行程序入口点;在超时点二计算预设时长与当前累加执行程序的总程序执行耗时之差,该总程序执行耗时为程序执行耗时一与程序执行耗时二相加之和,作为当前剩余时长二;判断当前剩余时长二是否大于零,是,则继续响应请求,得到与请求对应的响应结果,并将响应结果发送给请求端,否,则执行失败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响应请求端请求的方法,通过设置超时点和入口点,根据捕获超时点当前时间和入口点当前时间计算差值,将该差值作为当前所执行程序的程序执行耗时,在超时点计算预设时长与当前累加执行程序的总程序执行耗时之差,作为当前剩余时长,判断当前剩余时长是否大于零,是,则继续响应,否,则执行失败指令,在当前所执行程序的程序执行耗时过长时则结束对请求的响应,实现减少响应周期,及时响应请求端,使请求端与服务端的数据保持一致,提高用户体验度,减少成本。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响应请求端请求的方法,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S1步骤还包括设置每个从与超时点对应的所述入口点到所述超时点之间的待执行程序的标准执行时长;所述S5步骤包括:
S51,判断当前剩余时长是否大于零,是,则执行S52,否,则执行S54;
S52,判断当前剩余时长是否大于从与下一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到下一超时点之间的待执行程序的标准执行时长,是,则执行S53,否,则执行S54;
S53,继续响应,直到得到与所述请求对应的响应结果,并将响应结果发送给请求端;
S54,执行失败指令。
该实施例中,从与一个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到一个超时点之间的一个待执行程序,从与下一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到下一超时点之间的下一待执行程序,该一个待执行程序与该下一待执行程序所执行的程序内容不同,因而所设置的标准执行时长也不相同。
当在响应程序中只设置一个超时点和与一个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时,再设置待执行程序的标准执行时长,是无法提高响应请求端请求的响应速度,因而该实施例适用于在响应程序中设置至少两个超时点和与至少两个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
下面以上文中的例2为基础说明本发明实施例:
例3:根据业务特性在响应程序中依次设置与超时点一对应的入口点一,超时点一,与超时点二对应的入口点二,超时点二,设置从入口点一到超时点一之间的待执行程序的标准执行时长一,设置从入口点二到超时点二之间的待执行程序的标准执行时长二;接收请求端发送请求和预设时长;响应所述请求,分别捕获超时点一当前时间和入口点一当前时间,计算超时点一当前时间和入口点一当前时间的差值,并将该差值作为当前所执行程序的程序执行耗时一,其中,所述超时点一为当前所执行程序出口点,入口点一为当前所执行程序入口点;在超时点一计算预设时长与当前执行程序的程序执行耗时一之差,作为当前剩余时长一;判断当前剩余时长一是否大于零,否,则执行失败指令,是,则判断当前剩余时长一是否大于标准执行时长二;否,则执行失败指令,是,则分别捕获超时点二当前时间和入口点二当前时间,计算超时点二当前时间和入口点二当前时间的差值,并将该差值作为当前所执行程序的程序执行耗时二,其中,所述超时点二为当前所执行程序出口点,入口点二为当前所执行程序入口点;在超时点二计算预设时长与当前累加执行程序的总程序执行耗时之差,该总程序执行耗时为程序执行耗时一与程序执行耗时二相加之和,作为当前剩余时长二;判断当前剩余时长二是否大于零,是,则继续响应请求,得到与请求对应的响应结果,并将响应结果发送给请求端,否,则执行失败指令。
例3中,预设时长只有大于标准执行时长一时才可能完成对请求的响应,因而并不将预设时长与标准时长一进行比较,只将剩余时长一与标准时长二进行比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响应请求端请求的方法,通过判断当前剩余时长是否大于从与下一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到下一超时点之间的待执行程序的标准执行时长,是,则继续响应请求,否,则执行失败指令。在当前剩余时长不足以执行下一待执行程序时结束对请求的响应,实现进一步减少响应周期,更快响应请求端,使请求端与服务端的数据保持一致,提高用户体验度,减少成本。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时长大于或等于所有从与超时点对应的所述入口点到所述超时点之间的待执行程序的标准执行时长的总和。
该实施例中,若将预设时长小于所有从与超时点对应的所述入口点到所述超时点之间的待执行程序的标准执行时长的总和时,即使响应程序过程不出现任何问题地执行也无法在预设时间得到与请求对应的响应结果,无法保证服务端的正常运行,故而预设时长要如此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预设时长大于或等于所有从与超时点对应的所述入口点到所述超时点之间的待执行程序的标准执行时长的总和,实现所有待执行程序的实际执行时间没有过长时能够完成对请求的响应,提高用户体验度。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捕获超时点当前时间及与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当前时间所采用的时钟为同一个。
上述实施例中,捕获超时点当前时间及与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当前时间所采用的时钟为同一个,从而计算出差值,判断出当前剩余时长是否大于零,实现减少响应周期,及时响应请求端,使请求端与服务端的数据保持一致,提高用户体验度,减少成本。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执行失败指令包括回滚操作或发送响应失败指令到请求端,并终止响应所述请求。
该实施例中,超时点和与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均设置在数据库内时,执行失败指令为回滚操作。由于数据库封装良好且机制比较健全,一般不会对数据库做过多处理,因而超时点和与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均设置在数据库内且响应时间过长时只进行回滚操作即可。超时点和与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不设置在数据库内时,执行失败指令为发送响应失败指令到请求端。当请求端接收到响应失败指令时根据接收的响应失败指令做相应处理,相应处理可以为请求端再次发送请求和预设时长。
上述实施例中,根据超时点和与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设置位置不同采用不同的执行失败指令,实现请求端与服务端的数据保持一致,降低成本。
下面以一具体例子说明上述实施例记载的方案能够实现请求端与服务端的数据保持一致:以交易过程为例进行说明,交易分为两种,一种为查询类,另一种为受理类。对于查询类交易,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响应请求端请求的方法应用在服务端,当服务端发送响应失败指令到请求端时,服务端响应请求端请求的过程结束,从而实现缩短响应时间,此查询类交易并不存在请求端与服务端数据不一致的问题。对于受理类交易,受理类交易包括缴费或订购等,当超时点和与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均位于数据库内,且进行回滚操作时,缴费或订购则不成功,请求端和服务端的数据一致。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响应请求端请求的系统,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根据业务特性在响应程序中设置超时点和与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请求端发送的请求和预设时长;
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请求,分别捕获超时点当前时间及与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当前时间,计算超时点当前时间和入口点当前时间的差值,并将该差值作为当前所执行程序的程序执行耗时,其中,所述超时点为当前所执行程序出口点,所述与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为当前所执行程序入口点;
计算模块,用于在超时点计算预设时长与当前累加执行程序的总程序执行耗时之差,作为当前剩余时长;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剩余时长是否大于零,是,则继续响应,直到得到与所述请求对应的响应结果,并将响应结果发送给请求端,否,则执行失败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响应请求端请求的系统,通过设置超时点和入口点,根据捕获超时点当前时间和入口点当前时间计算差值,将该差值作为当前所执行程序的程序执行耗时,在超时点计算预设时长与当前累加执行程序的总程序执行耗时之差,作为当前剩余时长,判断当前剩余时长是否大于零,是,则继续响应,否,则执行失败指令,在当前所执行程序的程序执行耗时过长时则结束对请求的响应,实现减少响应周期,及时响应请求端,使请求端与服务端的数据保持一致,提高用户体验度,减少成本。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响应请求端请求的系统,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设置模块还用于设置每个从与超时点对应的所述入口点到所述超时点之间的待执行程序的标准执行时长;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首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剩余时长是否大于零,是,则调用再判断模块,否,则调用终止模块;
再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剩余时长是否大于从与下一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到下一超时点之间的待执行程序的标准执行时长,是,则调用继续响应模块,否,则调用终止模块;
继续响应模块,用于继续响应,直到得到与所述请求对应的响应结果,并将响应结果发送给请求端;
终止模块,用于执行失败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响应请求端请求的系统,通过判断当前剩余时长是否大于从与下一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到下一超时点之间的待执行程序的标准执行时长,是,则继续响应请求,否,则执行失败指令。在当前剩余时长不足以执行下一待执行程序时结束对请求的响应,实现进一步减少响应周期,更快响应请求端,使请求端与服务端的数据保持一致,提高用户体验度,减少成本。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时长大于或等于所有从与超时点对应的所述入口点到所述超时点之间的待执行程序的标准执行时长的总和。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捕获超时点当前时间及与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当前时间所采用的时钟为同一个。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执行失败指令包括回滚操作或发送响应失败指令到请求端,并终止响应所述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的响应请求端请求的系统中各个模块所执行的功能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的响应请求端请求的方法中做了详细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所有实施例均可应用在电信、金融、互联网等中,特别是涉及到交易过程。实现本发明所有实施例的条件是服务端的参数设置支持时间参数设置,设置从与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到超时点之间的待执行程序的标准执行时长的方法是公开技术,可以根据客户的体验效果设置预设时长,本发明只需关注从与一个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到一个超时点之间的程序的程序执行用时,无需关注从该一个超时点到与下一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之间的程序的程序执行用时。请求端可以是客户端或是其他发出请求的端口。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响应请求端请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业务特性在响应程序中设置超时点和与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并设置每个从与超时点对应的所述入口点到所述超时点之间的待执行程序的标准执行时长;
S2,接收请求端发送的请求和预设时长;
S3,响应所述请求,分别捕获超时点当前时间及与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当前时间,计算超时点当前时间和入口点当前时间的差值,并将该差值作为当前所执行程序的程序执行耗时,其中,所述超时点为当前所执行程序出口点,所述与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为当前所执行程序入口点;
S4,在超时点计算预设时长与当前累加执行程序的总程序执行耗时之差,作为当前剩余时长;
S5,对当前剩余时长进行判断,所述判断步骤包括:
S51,判断当前剩余时长是否大于零,是,则执行S52,否,则执行S54;
S52,判断当前剩余时长是否大于从与下一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到下一超时点之间的待执行程序的标准执行时长,是,则执行S53,否,则执行S54;
S53,继续响应,直到得到与所述请求对应的响应结果,并将响应结果发送给请求端;
S54,执行失败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响应请求端请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时长大于或等于所有从与超时点对应的所述入口点到所述超时点之间的待执行程序的标准执行时长的总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响应请求端请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获超时点当前时间及与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当前时间所采用的时钟为同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响应请求端请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失败指令包括回滚操作或发送响应失败指令到请求端,并终止响应所述请求。
5.一种响应请求端请求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模块,用于根据业务特性在响应程序中设置超时点和与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并设置每个从与超时点对应的所述入口点到所述超时点之间的待执行程序的标准执行时长;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请求端发送的请求和预设时长;
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请求,分别捕获超时点当前时间及与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当前时间,计算超时点当前时间和入口点当前时间的差值,并将该差值作为当前所执行程序的程序执行耗时,其中,所述超时点为当前所执行程序出口点,所述与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为当前所执行程序入口点;
计算模块,用于在超时点计算预设时长与当前累加执行程序的总程序执行耗时之差,作为当前剩余时长;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剩余时长,包括:
首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剩余时长是否大于零,是,则调用再判断模块,否,则调用终止模块;
再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剩余时长是否大于从与下一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到下一超时点之间的待执行程序的标准执行时长,是,则调用继续响应模块,否,则调用终止模块;
继续响应模块,用于继续响应,直到得到与所述请求对应的响应结果,并将响应结果发送给请求端;
终止模块,用于执行失败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响应请求端请求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时长大于或等于所有从与超时点对应的所述入口点到所述超时点之间的待执行程序的标准执行时长的总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响应请求端请求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获超时点当前时间及与超时点对应的入口点当前时间所采用的时钟为同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响应请求端请求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失败指令包括回滚操作或发送响应失败指令到请求端,并终止响应所述请求。
CN201710391521.8A 2017-05-27 2017-05-27 一种响应请求端请求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72573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91521.8A CN107257363B (zh) 2017-05-27 2017-05-27 一种响应请求端请求的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91521.8A CN107257363B (zh) 2017-05-27 2017-05-27 一种响应请求端请求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57363A CN107257363A (zh) 2017-10-17
CN107257363B true CN107257363B (zh) 2020-02-04

Family

ID=60027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91521.8A Active CN107257363B (zh) 2017-05-27 2017-05-27 一种响应请求端请求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573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2256A (zh) * 2017-11-10 2018-05-22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的访问方法和装置
CN107920120A (zh) * 2017-11-22 2018-04-1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44700B (zh) * 2018-09-03 2022-09-23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超时时长的确定方法、装置、服务器和数据处理方法
CN109495452B (zh) * 2018-10-24 2020-08-11 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响应超时处理方法、服务器及客户端响应超时处理系统
CN110275764B (zh) * 2019-05-15 2024-03-19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调用超时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784478B (zh) * 2019-10-31 2024-04-30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超时时长的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41508A (zh) * 2020-04-27 2021-11-12 北京京东振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3973A (zh) * 2007-02-09 2007-08-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元状态监测方法和网络管理设备
CN101022648A (zh) * 2006-02-14 2007-08-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宽带码分多址系统寻呼触发的资源释放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33824B2 (en) * 2008-03-25 2013-04-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hread timeout coordination method and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2648A (zh) * 2006-02-14 2007-08-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宽带码分多址系统寻呼触发的资源释放方法
CN101013973A (zh) * 2007-02-09 2007-08-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元状态监测方法和网络管理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57363A (zh) 2017-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57363B (zh) 一种响应请求端请求的方法及系统
WO2020238345A1 (zh) 压力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58843B (zh) 业务请求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874773B (zh) 任务处理装置、智能设备、任务处理方法及基带处理器
CN109981737B (zh) 一种网络请求的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5871590A (zh) 客户端数据更新方法、客户端和服务器
CN111858086B (zh) 请求任务处理中队列超时的处理方法、存储介质
CN113037875A (zh) 一种分布式实时业务系统中的异步网关的实现方法
US11429435B1 (en) Distributed execution budget management system
CN110275780B (zh) 用于限制流量的方法和装置
WO2012000455A1 (zh) 一种客户端及负载均衡的方法
WO2018023966A1 (zh) 一种缓存策略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1242621A (zh) 交易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147716A1 (zh) 一种流控计费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介质及产品
CN115643271A (zh) 一种云上多应用数据同步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
CN115567597A (zh) 一种支付结算系统的报文请求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2596924B (zh) 物联网中台服务端应用程序远程过程调用方法和系统
CN110868395B (zh) 一种基于收发单框架的大并发业务处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WO2021077931A1 (zh) 一种注册登录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371935A (zh) 网关处理方法、网关、设备及介质
CN111935782A (zh) 客户端重试机制的优化方法、存储介质
CN115730719A (zh) 一种第三方服务高延迟下的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10851533A (zh) 跨异构数据库的数据同步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5037803B (zh) 一种服务调用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40106725A1 (en) Managing service level agreements by a distributed ledger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