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49802A - 焊炬以及使用焊炬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焊炬以及使用焊炬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49802A
CN107249802A CN201680010636.1A CN201680010636A CN107249802A CN 107249802 A CN107249802 A CN 107249802A CN 201680010636 A CN201680010636 A CN 201680010636A CN 107249802 A CN107249802 A CN 1072498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ding
welding torch
inner joint
transport
electric ins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1063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49802B (zh
Inventor
C·卡勒蒂
U·斯密奥尼
A·伊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afeimaite Group Co Ltd
Trafimet SpA
Original Assignee
Telafeimai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afeimait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lafeimaite Group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249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498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498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498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9/00Arc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24Features related to electrodes
    • B23K9/28Supporting devices for electrodes
    • B23K9/29Supporting devices adapted for making use of shielding means
    • B23K9/291Supporting devices adapted for making use of shielding means the shielding means being a gas
    • B23K9/295Supporting devices adapted for making use of shielding means the shielding means being a gas using consumable electrode-wi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9/00Arc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10Other electric circuits therefor; Protective circuits; Remote controls
    • B23K9/1006Power supp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9/00Arc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16Arc welding or cutting making use of shielding g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 We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包括主体(2)和端部部分(4)的焊炬(1),所述端部部分适于通过主体(2)进给焊丝和防护气体(103),端部部分(4)包括:焊接单元,所述焊接单元适于被供电并且设置有用于焊丝通过的内部通道;运送元件(5),所述运送元件与焊接单元相关联,运送元件(5)设置有出口嘴(5a),所述出口嘴适于允许所述焊丝移动离开焊接单元并且适于允许将在焊接单元外部运送防护气体(103);电绝缘装置(20),所述电绝缘装置插置在焊接单元和运送元件(5)之间,电绝缘装置(20)包括由不导电材料制成的至少一个绝缘部分(24),所述焊炬(1)包括:运送通道(60),所述运送通道适于将防护气体(103)从主体(2)运送到运送元件(5)的出口嘴(5a),其中运送通道(60)至少部分地由绝缘部分(24)界定。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在由防护气体(103)限定的氛围中形成焊接部的装置(100)。

Description

焊炬以及使用焊炬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焊接技术的技术领域。
特别地,本发明涉及适于使用GMAW(气体金属电弧焊)技术的焊炬的生产。
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适于利用绝缘喷嘴来使用MIG(金属惰性气体)技术的焊炬的生产。
本发明还涉及使用所述焊炬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若干行业中(特别是在工业行业中)已知了使用焊接技术用于接合材料(通常是金属材料)。
已知类型的焊接技术以缩写词GMAW(气体金属电弧焊)被分组到。特别地,这些焊接技术包括MIG(金属惰性气体)焊接和MAG(金属活性气体)焊接,其由于用来防护焊池的气体不同而彼此基本区分开。
已知的技术包括由对待焊接的材料进行作业的专业操作者来使用特殊设备。
为了该目的,所述装置包括适于由操作者拿住并且以焊炬命名的元件,其端部设置有喷嘴,焊接材料以焊丝形式与给定量的防护气体一起从所述喷嘴排出来。已知类型的所述装置利用了在焊炬与待焊接的工件之间产生电弧所导致的效果,熔化焊炬供给的焊接材料。熔化的焊接材料确定了焊接区域或者焊池,对焊池的防护通过从焊炬喷嘴流出的防护气体所限定的氛围得以保证。
因此,在焊接过程期间,对焊池进行防护以防焊池受到污染剂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所述污染剂存在于环境中并且可能导致不完美的焊接连接。焊池中存在的杂质可能导致气孔、裂纹的产生和结晶态的改变,因此使得焊接部易损并且经受可能的断裂。防护气体通常通过源自气体源(通常为气瓶)的管道系统被运送到待焊接的区域,使得所述防护气体流入到存在于焊炬本体中的空腔内直到抵达喷嘴的内部,所述喷嘴的主要功能是准确地将防护气体朝向焊池引导。同时,通过合适的推进机构,将焊接材料的焊丝推进通过焊炬,直到所述焊丝抵达喷嘴。为了产生电弧,通过由铜制成的合适元件或者通过电极还将电流运送至喷嘴。通常使用铜管制造该电极,所述铜管的端部部分或者末端件被同轴地布置在喷嘴的内部。铜管还在其纵向延伸部上被绝缘材料管适当地覆盖,然后被限定了焊炬本体的另外的外部管或者套管所包裹。
在已知类型焊炬的第一种类型中,防护气体在焊炬本体内部与焊丝一起在中央通道中流动。图9示出了属于已知技术的所述类型焊炬T的端部部分。
焊炬T包括铜载流管TR、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管TI以及外部管或套管TM。末端件保持部PP被适当地拧入到载流管TR的端部,可更换的末端件P最终被拧入到末端件保持部PP。末端件P和末端件保持部PP也由导电材料制成(优选地为铜),以及使得焊丝(在此未示出)在引导首先在载流管TR和末端件保持部PP内部通过的末端件P的中央通道C中适当地前进。
通过合适的衬套B和由绝缘材料制成的部分I,将喷嘴U与末端件保持部PP在外部相关联。
在这个实施例中,还在载流管TR和末端件保持部PP内部运送防护气体。末端件保持部PP还设置有一系列径向孔FR,通过所述径向孔,防护气体经历了从沿焊炬的方向的轴向运动到沿孔FR基本垂直于所述焊炬的运动,然后所述防护气体一旦已经流过末端件保持部PP又变成轴向运动,以便朝焊接区域中的喷嘴U的外部引导所述防护气体,在所述焊接区域中电弧启动并且焊丝熔化。在所述孔FR的水平处,防护气体流丧失去其作为层流的特性。防护气体路径的方向的突然且快速的改变导致防护气体自身的紊流运动,这可能导致在喷嘴U的出口处产生负压,从而在焊接电弧内吸引空气/杂质并且因此导致形成气孔。
因此,用于在已知类型的焊炬中运送防护气体的系统存在一些缺点。
第一个缺点在于:难以当防护气体抵达焊池时尽可能长时间地维持防护气体流的层流特性。实际上,经历紊流运动涉及形成涡旋运动,所述涡旋运动可能将杂质带入防护区域中。
在涉及操作者的直接干预的手动焊接操作的情况中,为了克服/最小化所述缺点,可能立即干预焊接参数(速度、喷嘴孔距工件的距离、防护气体的压力等等)。
在通过焊接机器人执行的自动焊接操作的情况中,更难以迅速地进行干预,因此所述缺点被进一步放大。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克服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面所提到的缺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炬,所述焊炬使得可能减小被运送到喷嘴的防护气体的紊流运动并且所述焊炬产生焊池的惰性氛围。
特别地,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炬,所述焊炬使得可能为流出喷嘴的防护气体尽可能地维持线性且层流的运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方案,所述解决方案使得可能减小焊池中存在的杂质,以及降低产生易损焊接部的风险,所述易损焊接部因而经受可能的断裂。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方案,所述解决方案使得可能最小化操作者对焊接参数的修正。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炬,所述焊炬能够有利地在没有操作者直接干预的自动焊接系统中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下述的总体考虑:能够通过提供用于在防护气体氛围中进行焊接的焊炬而至少部分地克服在现有技术中发现的问题,所述焊炬是包括端部部分的类型的焊炬,所述端部部分包括焊接单元和运送元件,所述焊接单元适于被供电,所述运送元件与所述焊接单元的外部相关联,其中电绝缘装置被插置在所述运送元件和所述焊接单元之间,所述电绝缘装置包括适于界定一个或多个通道的绝缘部分,所述一个或多个通道适于将防护气体朝向焊接区域运送。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的主题是一种焊炬,所述焊炬包括主体和端部部分,所述端部部分适于通过所述主体进给焊丝和防护气体,所述端部部分包括:
-焊接单元,所述焊接单元适于被供电并且设置有用于使得所述焊丝通过的内部通道;
-运送元件,所述运送元件与所述焊接单元相关联,所述运送元件设置有出口嘴,所述出口嘴适于允许所述焊丝移动离开所述焊接单元以及允许在所述焊接单元外部运送所述防护气体;
-电绝缘装置,所述电绝缘装置插置在所述焊接单元和所述运送元件之间,所述电绝缘装置包括由不导电材料制成的至少一个绝缘部分;
-至少一个运送通道,所述至少一个运送通道适于将所述防护气体从所述主体运送到所述运送元件的所述出口嘴,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运送通道至少部分地由所述绝缘部分界定。
在第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运送通道在绝缘部分中形成并且被完全地界定在绝缘部分内。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电绝缘装置还包括与绝缘部分的内部相关联的内接口元件,内接口元件被插置在绝缘部分和焊接单元之间。
优选地,运送通道至少部分地由绝缘部分界定并且至少部分地由内接口元件界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绝缘部分和内接口元件以管形状纵向延伸,内接口元件界定了适于至少部分地容纳焊接单元的内部区域,其中内接口元件包括形成在所述内接口元件的面朝绝缘部分的外表面上的至少一个凹槽,以限定出所述至少一个运送通道。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凹槽沿内接口元件从内接口元件的第一端部开始纵向延伸。
更优选地,内接口元件包括多个凹槽,所述多个凹槽形成在所述内接口元件的面朝绝缘部分的外表面上,以限定出多个运送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内接口元件还包括将所述至少一个凹槽设成与内部区域相连通的至少一个通道,所述内部区域由内接口元件和焊接单元界定。
运送元件优选地与焊接单元的外部相关联。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焊炬包括适于将电绝缘装置连接到焊接单元的连接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连接装置被至少部分地限定在内接口元件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连接装置被至少部分地限定在绝缘部分上。
所述连接装置优选地包括螺纹,或者所述连接装置提供机械干涉连接或者卡扣连接。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焊炬包括适于将电绝缘装置连接到运送元件的连接装置。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电绝缘装置还包括与绝缘部分的外部相关联的外接口元件,外接口元件被插置在绝缘部分和运送元件之间。
优选地,适于将电绝缘装置连接到运送元件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机械干涉或者包括模制操作和/或共模制操作,在所述模制操作和/或共模制操作中,电绝缘装置被模制和/或与运送元件一起被共模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焊接单元包括末端件,所述末端件设置有用于焊丝通过的所述内部通道。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焊接单元此外还包括末端件保持部元件,所述末端件保持部元件设置有用于焊丝通过的内部通道,所述末端件保持部元件适于可移除地容纳末端件。
优选地,末端件保持部元件和末端件通过旋拧或者通过机械干涉而被可移除地彼此相关联。
焊炬的主体优选地包括用于供给用于焊接单元的电流的电流供给装置和用于供给防护气体的防护气体供给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用于焊接单元的电流供给装置包括由导电材料制成的管元件,所述管元件适于容纳焊丝并且设置有用于供给防护气体的外部通道。
焊接单元优选地被连接到管元件的一个端部。
优选地,电绝缘装置将从管元件的外部通道到达的防护气体朝向运送元件的出口嘴运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的主题是一种用于在由防护气体限定的氛围中形成焊接部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焊炬,其中所述焊炬如上所述那样地制造。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另外的优点、目的和特性以及另外的实施例被限定在权利要求中,并且通过参考附图将会在下面的描述中被更详细地强调。特别地: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焊炬的轴测图,所述焊炬可能在自动焊接装置中使用;
图2示出了图1的焊炬与其余部分分离开;
图3示出了图2的侧平面图;
图4示出了图2的焊炬的分解视图;
图5示出了图3沿线V-V的剖视图;
图5A示出了图5的放大细节;
图5B示出了图5A的放大细节;
图6示出了图5的分解视图;
图7示出了图6的一些细节的放大视图
图8示出了图7的细节的轴测视图;
图9示出了属于已知技术的焊炬的细节。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在下文中参考在附图中表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在附图中表示的以及在下面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在附图中表示的以及在下面描述的实施例阐明了本发明的一些方面,本发明的范围在权利要求中进行限定。
已经证明当本发明应用到使用MIG技术的焊炬生产领域时,本发明是特别有利的。然而,应指出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该种焊炬的生产。相反,本发明能够方便地在所有那些需要利用防护气体来使用金属电弧焊炬的情况中应用。举例来说,本发明能够延伸到MAG焊接技术。
图1示意地示出了自动焊接装置100,所述自动焊接装置使用MIG技术并且使用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由附图标记1表示的焊炬。
焊接装置100优选地包括应用到自动站或者机器人101的所述焊炬1,所述自动站或者机器人101控制所述焊炬的移动和/或焊接参数。自动站101优选地与电弧发生器单元(或者供电单元)102、防护气体供给单元103和焊丝进给与推进单元104相关联。
电弧发生器单元102适于在焊炬1端部的水平处产生对生成和维持电弧所必要的电流,如在下面更详细解释的那样。
在MIG技术中使用的防护气体优选地包括氩气(Ar)或者氦气(He)或者Ar与CO2的混合物。防护气体供给单元103包括例如增压气瓶。
图1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焊炬1,其中所述焊炬被应用到自动站101。然而,在变型实施例中,可以按已知的方式使用焊炬并且所述焊炬被操作者直接拿住,所述操作者将所述焊炬抓握在他/她的手中。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的焊炬1作为整体与其余部分分离开。设置合适的连接装置以用于将焊炬1应用到机器人101,所述连接装置在图1中整体以50表示,并且既未在下文示出也没有详细描述。
焊炬1优选地包括主体2(如果可能的话所述主体适于被操作者抓握)、初始部分3和端部部分4,所述初始部分设置有用于与机器人101连接的连接衬套31,在所述端部部分处4执行焊接操作。根据上述内容,机器人101向焊炬供给防护气体和焊丝。
焊炬1具有将防护气体和焊丝运送到所述焊炬的端部部分4中的功能,所述端部部分将被合适地布置在待焊接区域的水平处以便获得焊池。在端部部分4中,具有出口嘴5a的喷嘴5具有将防护气体朝向焊池引导的功能。
喷嘴5优选地具有适于在正确的方向上运送防护气体的形状。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喷嘴的终端部分是略微圆锥形的。然而,在变型实施例中,终端部分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例如终端部分可以是圆柱形的。
如图4所示,焊炬1首先设置有载流元件6,所述载流元件优选具有管状形状并且由导电材料(优选为铜)制成。
载流元件6优选地具有第一端部6a和第二端部6b,所述第一端部6a适于通过合适的连接装置连接到机器人101使得所述载流元件能够由发生器102供电,所述第二端部6b适于电连接和机械连接到布置在喷嘴5内部的末端件7。
末端件7包括中央通道11,所述中央通道适于容纳焊丝(这里未示出)并且所述末端件优选地通过末端件保持部元件8连接到载流元件6的第二端部6b。末端件保持部元件8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到第二端部6b,所述连接装置优选地包括在载流元件6上形成的外螺纹9a和在末端件保持部元件8上形成的内螺纹9b(如在图5A的细节中所示)。所述连接装置允许两个元件被拧入/拧出从而易于移除。在变型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装置可以不同,例如可以存在机械干涉连接或者卡扣连接(卡口),或者通过填缝或者焊接而获得的连接。末端件7通过连接装置继而连接到末端件保持部元件8,所述连接装置优选地包括在末端件7上形成的外螺纹10a和在末端件保持部元件8上形成的内螺纹10b。所述连接装置允许这两个元件被拧入/拧出以及因而易于移除。在变型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装置可以不同,例如可以存在可移除的连接的机械干涉连接或者卡扣连接(卡口)。末端件保持部元件8的中央区域12是中空的并且优选地成形为漏斗形,以便有助于将焊丝引入到末端件7的中央通道11中。
末端件7和末端件保持部8由导电材料(优选为铜)制成,以便确保从载流元件6朝向焊丝流动的电流通过。在末端件7的通道11内部,实际上,焊丝与末端件7本身接触。实际上,首先使得源自机器人101的焊丝在载流元件6内部推进,然后在末端件保持部8的中央区域12内部推进所述焊丝,然后在末端件7的中央通道11中推进所述焊丝。
末端件保持部8优选地由铜或者黄铜制成,用来避免需要将末端件7直接拧在载流元件6上,并且用来有助于对末端件7进行组装/拆卸和/或更换。实际上,末端件7是在焊接操作期间与焊丝直接接触的部件,因此所述末端件经到磨损且过热,所以所述末端件是需要周期性更换的元件。末端件7优选地由铜制成。
末端件7和末端件保持部8限定了焊接单元。
然而,在变型实施例中,末端件可以直接连接到载流元件6,焊接单元可以仅仅由末端件组成的部件来限定。
返回到对主体2的描述,载流元件6的外部与电绝缘元件13(所述电绝缘元件具有管状形状)相关联并且与外部管14相关联,所述外部管适于提供期望的机械特性和功能特性,以,及如果必要的话,对于焊炬需要被操作者抓持的情况所述外管提供合适的人体工程学特征。电绝缘元件13保证了在载流元件6和外部之间的电绝缘。电绝缘元件13优选地由PTFE制成。外部管14优选地由铝制成。
载流元件6在其外表面上包括多个凹部36,所述多个凹部纵向地延伸并且与外部电绝缘元件13一起限定了多个对应的用于防护气体的运送通道35,如图5中由流动线F1所指示的那样。在载流元件6的中央部分中从机器人101流到焊炬1的防护气体经由在载流元件6中形成的对应的通孔37被运送到外部凹部36。使得通孔37穿过载流元件6的厚度并且所述通孔优选地略微倾斜,以便将平滑流动的防护气体从载流元件6的内部运送到外部凹部36。
在本文所示的实施例中,外部凹部36具有基本矩形的横截面。然而,在不同的变型实施例中,限定了用于防护气体的运送通道的外部凹部能够呈现为与本文所示和所描述不同的形状和构造。
例如,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运送通道也可以具有螺旋形状或螺线形状。
在另外的优选实施例中,运送通道可以完全在电绝缘元件内获得,或者同样优选地,所述运送通道可以部分地在载流元件中并且部分地在电绝缘元件中获得。
如之前所描述的那样,末端件保持部元件8在焊炬1的端部部分4的水平处连接到载流元件6的第二端部6b上。
绝缘衬套15在焊炬的端部部分4的水平处从外部安装到载流元件。衬套15用作载流元件6和外部管14之间的定中元件并且使得可能在所述两个元件6和14之间维持正确的同轴度。实际上,正确的同轴度并非主要由插置在所述两个元件6和14之间的绝缘元件13来保证,因为绝缘元件13通常由软材料制成。
为了该目的,衬套15由具有使得所述衬套能够抵抗在焊接操作期间所经受的应力的这种机械特性、热力学特性和绝缘特性的刚性材料制成。
此外,止动环80优选地插置在衬套15和喷嘴5之间,其中所述止动环80密封衬套15和喷嘴5之间的空间。
绝缘装置20被插置在喷嘴5和末端件保持部元件8之间。
在图7中以其不同的部件示出但通常与喷嘴5一起组成单一元件的绝缘装置20通过连接装置被连接到末端件保持部元件8,所述连接装置优选地包括形成于末端件保持部元件8上的外螺纹21a和形成于绝缘装置20上的内螺纹21b。
所述连接装置允许绝缘装置20被拧入/拧出并且因此可以易于从焊炬的其余部分上移除。更特别地,所述连接装置允许由绝缘装置20和喷嘴5组成的一体单元被拧入/拧出并且因此可以易于从焊炬的其余部分上移除。
在变型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装置可以是不同的,例如可以设置机械干涉连接或者卡扣连接(卡口)。
绝缘装置20优选地通过模制操作或者共模制操作连接到喷嘴5。
在变型实施例中,将绝缘装置连接到喷嘴5的连接装置可以是不同的,例如可以设置机械干涉连接或者螺纹固定或卡扣(卡口)连接或者胶粘连接。
如图7所示,绝缘装置20优选地包括内元件22(内接口)和电绝缘部分24(绝缘部分24)。
内接口22优选地为管状形状、沿纵向延伸,并且所述内接口在内部界定了容纳末端件保持部8和末端件7的区域。
内接口22优选地由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内螺纹21b设置在内接口22上。
电绝缘部分24保证了末端件保持部元件8和外部(特别是喷嘴5)之间的电绝缘。如上面所解释的那样,实际上,用于末端件7的电流穿过末端件保持部元件8,因此所述末端件保持部元件需要与外部环境绝缘。电绝缘部分24优选地由热固材料或者硅树脂类型的材料制成。优选地通过注塑工艺来获得电绝缘部分24,通过所述注塑工艺将绝缘材料注射到内接口22和喷嘴5所位于的模具中。在该注塑工艺结束时,内接口22、电绝缘部分24和喷嘴5限定了单一单元。电绝缘部分24优选地为管状形状、沿纵向延伸。
然而,在变型实施例中,绝缘装置20和喷嘴5能够被单独地制成,然后彼此相关联。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绝缘装置20包括适于运送从主体2朝向喷嘴5的出口嘴5a流动的防护气体的一个或多个运送通道。
在本文所示和所述的实施例中,如下面详细解释的那样,在一侧上由电绝缘部分24且在另一侧上由内接口22界定了运送通道。
特别地,内接口22包括多个凹槽60,本文所示的实施例中为六个所述凹槽,所述多个凹槽设置在所述内接口的面朝电绝缘部分24的外表面22a上。如在图8中更好地示出的那样,凹槽60从内接口22的一个端部22b开始、在所述内接口的外表面22a的预定长度上延伸。在所述凹槽60的端部的水平处,限定了对应的通道61,所述对应的通道布置成使所述凹槽60与由接口元件22和末端件保持部8界定的内部区域连通。
由具有凹槽60的内接口22、电绝缘部分24和通道61组成的单元因此限定了所述多个防护气体运送通道。
在本文所示的实施例中,如在图8中部分可见的那样,六个凹槽60等角度地间隔并且依据纵向直线方向沿电绝缘部分24自身延伸。由凹槽60和电绝缘部分24限定的运送通道优选地具有基本矩形的横截面。所述运送通道优选地在上面提到的注塑工艺期间直接形成。在变型实施例中,可以按不同的方式获得所述运送通道,例如通过机械打磨和/或穿孔过程来获得。
此外,在不同的变型实施例中,所述运送通道可以呈现为与本文所述和所示不同的形状和构造。例如,可以存在具有非直线延伸、倾斜延伸、螺旋延伸等的一个或多个通道,所述一个或多个通道甚至可能具有各种横截面。还可以设置不同形状的通道的组合。
有利地,如在图5A中由流动线F2所指出的那样,将源自运送通道35的防护气体流朝向喷嘴5的出口嘴5a运送,从而将所述防护气体流尽可能维持为层流,所述运送通道35被限定在绝缘装置20的上游处(已经由F1指示)。
防护气体从内接口22的第一端部22b流入凹槽60中,沿着凹槽60,然后沿着通道61朝内部运送,并且最终朝向喷嘴5的出口嘴5a运送。
防护气体因此在紊流减小的情况下流出喷嘴5的出口嘴5a,这使得可能避免或降低在出口嘴5a自身处的负压。有利地,被吸引到焊池中(通常为已知类型系统的焊池中)的空气/杂质的量大幅度地降低。因此,同样降低了存在形成易损焊接部风险的气孔的产生。
此外,减少了克服所述不期望的情况通常发生所需要的对焊接参数的修正,或者所述修正对操作者而言不再是必要的。
因此,如参考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描述的那样,本发明的设置有所述运送通道的焊炬特别有利于在自动焊接系统或者机器人中使用,所述运送通道使得可能将防护气体流尽可能维持为层流。在利用机器人的自动焊接的情况下,实际上,更难以及时地干预以便应对在用已知类型的焊炬执行焊接操作期间通常发生的紊流现象,而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焊炬,避免或者至少部分地避免了所述缺点。
在本文所示和所述的实施例中,如已经解释的那样,在一侧上由电绝缘部分24且在另一侧上由内接口22界定了运送通道。
在第一变型实施例中,运送通道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形成,在一侧上由电绝缘部分24且在另一侧上由喷嘴5界定了运送通道。
在另一个变型实施例中,运送通道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形成,所述运送通道仅由电绝缘部分24所界定,因此所述运送通道优选地完全形成于电绝缘部分24内。
在另外的变体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前面可能的实施例的组合。
尽管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绝缘装置20优选地包括两个共模制元件(指电绝缘部分24和内接口22),但在变型实施例中所述绝缘装置可以按不同的方式形成。
在第一变型实施例中,绝缘装置可以仅包括电绝缘部分。在该情况中,防护气体运送通道将由绝缘部分界定。在优选的实施例中,防护气体运送通道将在一侧上由绝缘部分且在另一侧上由末端件保持部元件8界定,或者所述防护气体运送通道在一侧上由绝缘部分且在另一侧上由喷嘴5界定,或者如果所述防护气体运送通道在绝缘部分中形成则排他地由绝缘部分界定所述防护气体运送通道。
在所述实施例中,绝缘部分总是有与末端件保持部元件8连接的合适的可移除连接装置。
此外,在另外的变型实施例中,绝缘装置可以替代地包括插置在电绝缘部分24和喷嘴5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元件(外接口)。
在该情况中,运送通道也可以由所述外接口元件部分地界定。
因此,通过本说明书已经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焊炬允许实现所设定的目的。特别地,与在已知类型的焊炬中使用的系统相比,根据本发明的焊炬使得可能减小在被运送到喷嘴的防护气体中的紊流,以及产生焊池的惰性氛围。
如果本发明的一方面已经通过在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个实施例的详细描述而得以说明,那么本发明不局限于上面所述以及在附图中示出的特定实施例;相反,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的另外的变型落在由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焊炬(1),所述焊炬包括主体(2)和端部部分(4),所述端部部分适于通过所述主体(2)进给焊丝和焊接区域保护气体(103),所述端部部分(4)包括:
-焊接单元,所述焊接单元适于被供电并且设置有用于所述焊丝通过的内通道;
-运送元件(5),所述运送元件与所述焊接单元相关联,所述运送元件(5)设置有出口嘴(5a),所述出口嘴适于允许所述焊丝移动离开所述焊接单元并且适于允许将在所述焊接单元外部运送所述保护气体(103);
-电绝缘装置(20),所述电绝缘装置插置在所述焊接单元和所述运送元件(5)之间,所述电绝缘装置(20)包括由不导电材料制成的至少一个绝缘部分(24),
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炬包括:
至少一个运送通道(60),所述至少一个运送通道适于将所述保护气体(103)从所述主体(2)运送到所述运送元件(5)的所述出口嘴(5a),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运送通道(60)至少部分地由所述绝缘部分(24)界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炬,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运送通道在所述绝缘部分中形成并且被完全地界定在所述绝缘部分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焊炬(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绝缘装置(20)还包括与所述绝缘部分(24)的内部相关联的内接口元件(22),所述内接口元件(22)被插置在所述绝缘部分(24)和所述焊接单元之间,所述至少一个运送通道(60)至少部分地由所述绝缘部分(24)且至少部分地由所述内接口元件(22)界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焊炬(1),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部分(24)和所述内接口元件(22)具有管状形状且纵向延伸,所述内接口元件(22)界定了适于容纳所述焊接单元的至少一部分的内部区域,其中所述内接口元件(22)包括至少一个凹槽(60),所述至少一个凹槽形成在所述内接口元件的指向所述绝缘部分(24)的外表面(22a)上,以限定出所述至少一个运送通道(6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焊炬(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凹槽(60)沿所述内接口元件(22)从所述内接口元件(22)的第一端部(22b)开始纵向地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焊炬(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接口元件(22)包括多个凹槽(60),所述多个凹槽形成于所述内接口元件的指向所述绝缘部分(24)的外表面(22a)上,以限定出多个运送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焊炬(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接口元件(22)还包括将所述至少一个凹槽(60)设成与由所述内接口元件(22)界定的所述内部区域相连通的至少一个通道(61)。
8.根据前面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焊炬(1),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炬包括适于将所述电绝缘装置(20)连接到所述焊接单元的连接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焊炬(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被至少部分地限定在所述内接口元件(22)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焊炬(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被至少部分地限定在所述绝缘部分(24)上。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焊炬(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螺纹(21b),或者所述连接装置提供机械干涉连接或卡扣连接。
12.根据前面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焊炬(1),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炬包括适于将所述电绝缘装置(20)连接到所述运送元件(5)的连接装置。
13.根据前面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焊炬,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绝缘装置还包括在外部与所述绝缘部分相关联的外接口元件,所述外接口元件插置在所述绝缘部分和所述运送元件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焊炬(1),其特征在于,适于将所述电绝缘装置(20)连接到所述运送元件(5)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机械干涉或者包括模制操作和/或共模制操作,在所述模制操作和/或共模制操作中,所述电绝缘装置(20)被模制和/或与所述运送元件(5)一起被共模制。
15.一种用于在由保护气体(103)所限定的氛围中形成焊接部的装置(100),所述装置包括焊炬(1),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炬(1)根据前面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形成。
CN201680010636.1A 2015-02-20 2016-02-15 焊炬以及使用所述焊炬的装置 Active CN1072498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VI2015A000054 2015-02-20
ITVI20150054 2015-02-20
PCT/IB2016/050789 WO2016132271A1 (en) 2015-02-20 2016-02-15 Welding torch and device using said torch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49802A true CN107249802A (zh) 2017-10-13
CN107249802B CN107249802B (zh) 2020-09-04

Family

ID=52774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0636.1A Active CN107249802B (zh) 2015-02-20 2016-02-15 焊炬以及使用所述焊炬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543557B2 (zh)
EP (1) EP3259090B1 (zh)
CN (1) CN107249802B (zh)
CA (1) CA2973810A1 (zh)
ES (1) ES2709150T3 (zh)
WO (1) WO201613227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08511A (zh) * 2018-09-11 2019-01-01 黎盆兄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配件用高精度焊接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77515B2 (en) 2016-12-28 2021-08-03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Nozzle and gas diffuser assemblies for welding torches
US11268693B2 (en) * 2018-02-06 2022-03-08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Nozzle assemblies having multiple attachment methods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306779A1 (fr) * 1975-04-11 1976-11-05 Charlin Gerard Perfectionnements aux tetes de soudage a l'arc electrique
JPH11245039A (ja) * 1998-02-27 1999-09-14 Daihen Corp 消耗性電極用アーク溶接トーチ
US5998760A (en) * 1996-12-12 1999-12-07 Mechafin Ag Torch for shielded arc welding
US6414268B1 (en) * 1998-11-23 2002-07-02 Ap Amortiguadores, S.A. Torch for welding systems in automatic processes
US20070056945A1 (en) * 2005-09-11 2007-03-15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Welding torch having nozzle assembly with independently removable components
CN102126073A (zh) * 2005-09-19 2011-07-20 林肯环球公司 电弧焊枪用焊炬
KR101341872B1 (ko) * 2013-05-03 2013-12-17 양춘자 방열면적이 극대화된 디퓨져를 갖는 가스용접 토오치
US20140021183A1 (en) * 2012-07-19 2014-01-23 Lincoln Global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gas metal arc welding and a contact tip used for the same
KR20150022121A (ko) * 2013-08-22 2015-03-04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Mig 용접 장치의 토치 구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36888A (en) * 1968-08-15 1970-10-27 Lawrence A Borneman Splatter-free welding gun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306779A1 (fr) * 1975-04-11 1976-11-05 Charlin Gerard Perfectionnements aux tetes de soudage a l'arc electrique
US5998760A (en) * 1996-12-12 1999-12-07 Mechafin Ag Torch for shielded arc welding
JPH11245039A (ja) * 1998-02-27 1999-09-14 Daihen Corp 消耗性電極用アーク溶接トーチ
US6414268B1 (en) * 1998-11-23 2002-07-02 Ap Amortiguadores, S.A. Torch for welding systems in automatic processes
US20070056945A1 (en) * 2005-09-11 2007-03-15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Welding torch having nozzle assembly with independently removable components
CN102126073A (zh) * 2005-09-19 2011-07-20 林肯环球公司 电弧焊枪用焊炬
US20140021183A1 (en) * 2012-07-19 2014-01-23 Lincoln Global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gas metal arc welding and a contact tip used for the same
KR101341872B1 (ko) * 2013-05-03 2013-12-17 양춘자 방열면적이 극대화된 디퓨져를 갖는 가스용접 토오치
KR20150022121A (ko) * 2013-08-22 2015-03-04 현대중공업 주식회사 Mig 용접 장치의 토치 구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08511A (zh) * 2018-09-11 2019-01-01 黎盆兄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配件用高精度焊接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32271A1 (en) 2016-08-25
CA2973810A1 (en) 2016-08-25
US20180036826A1 (en) 2018-02-08
CN107249802B (zh) 2020-09-04
EP3259090B1 (en) 2018-12-26
US10543557B2 (en) 2020-01-28
ES2709150T3 (es) 2019-04-15
EP3259090A1 (en) 2017-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68174B2 (en) Slip-fit nozzle assembly for an arc welding apparatus
US20090107958A1 (en) Torch and Contact Tip for Gas Metal Arc Welding
CN107073634B (zh) 用于电弧焊设备的两件式喷嘴组件
US20030015510A1 (en) Multi-application weld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4245208B (zh) 用于管状焊丝的系统和方法
US20230201948A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Preheat Welding Wire
US9527155B2 (en) Welding diffuser with debris removal
CN107249802A (zh) 焊炬以及使用焊炬的装置
US20040079741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tecting a welding implement contact tip
US2666832A (en) Combined welding head and flux hopper for continuous welding
EP2988901B1 (en) Hybrid thread for welding gun neck
US6649871B2 (en) Welding system having welding gun with hand/wrench tightened retaining nut
KR101791147B1 (ko) 용접 토치용 헤드 어셈블리
CN113423528B (zh) 焊炬
US20030062353A1 (en) Welding gun having a plated tip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US20240017343A1 (en) Submerged arc welding systems and submerged arc welding torches to resistively preheat electrode wire
EP4079437A1 (en) Rotating arc welding torch
JP2007330990A (ja) 溶接用トーチ
KR101791146B1 (ko) 통합 용접 토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