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41775A - 无线局域网信标发送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局域网信标发送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41775A
CN107241775A CN201610182493.4A CN201610182493A CN107241775A CN 107241775 A CN107241775 A CN 107241775A CN 201610182493 A CN201610182493 A CN 201610182493A CN 107241775 A CN107241775 A CN 1072417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terminal
beacon
moment
data frame
unica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8249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41775B (zh
Inventor
王云贵
何志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8249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41775B/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78229 priority patent/WO2017167141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2417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417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417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417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无线局域网信标发送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无线接入点接收无线终端发送的数据帧;根据所述数据帧,确定第一时刻,其中,所述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是所述无线终端信标周期的N倍,且N≥2,第二时刻为所述无线接入点最新发送信标的时刻;在所述第一时刻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第一单播信标,所述第一单播信标的BSSID为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无线终端之间唯一的BSSID。使得该无线终端在不同的AP之间漫游时,实现了零漫游。此外,由于发送两个单播信标的时间间隔大于或者等于2个信标周期,因此,避免无线接入点在每个信标周期都向无线终端发送信标,从而降低了无线接入点发送信标所占用的空口时间,减小了空口开销。

Description

无线局域网信标发送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线局域网信标发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局域网(英文: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家庭、办公室、公共场所等地。一种比较流行的无线局域网网络架构包括:无线接入点和无线终端。其中,无线接入点通常又被称为接入点(英文:access point,缩写AP)主要用于与无线终端关联,将该无线终端接入无线局域网。无线控制器(英文:wirelesscontroller)是一种网络设备,用来集中化控制AP,是一个无线网络的核心,负责管理无线网络中的所有AP,其中,对AP管理包括:下发配置、修改相关配置参数、射频智能管理、接入安全控制等。
一般情况下,一个无线控制器管理多个AP,单个AP的覆盖面积有限,因此为使覆盖面增大,往往需要安置两个或两个以上AP,以达到在一定范围之内都能使用无线网络的目的。当无线终端移动并移出与该无线终端所关联的AP的覆盖范围,进入另一个AP的覆盖范围时,该无线终端与原所在地的AP关联断开,并与移动后所在地的AP关联,上述过程称为无线漫游。
当无线终端在无线局域网中无线漫游时,每当移出原AP的覆盖区域时,都要与新的AP重新关联,因此漫游不流畅。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中提供了一种无线局域网信标发送方法及装置,以提高漫游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局域网信标发送方法,该方法包括:
无线接入点接收无线终端发送的数据帧;根据所述数据帧,确定第一时刻,其中,所述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是所述无线终端信标周期的N倍,且N≥2,所述第二时刻为所述无线接入点最新发送信标的时刻;在所述第一时刻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第一单播信标,所述第一单播信标的接收方地址为所述无线终端的介质访问控制地址,所述第一单播信标的基本服务集标识BSSID为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无线终端之间唯一的BSSID。
本方面提供的一种无线局域网信标发送方法,通过设置无线接入点与该无线终端之间具有唯一的BSSID,使得该无线终端在不同的AP之间漫游时,始终使用同一个BSSID与AP通信,对于无线终端而言,认为始终关联同一个AP,进而感知不到其在不同AP之间漫游,实现了零漫游。
此外,由于发送两个单播信标的时间间隔大于或者等于2个信标周期,因此,避免了无线接入点在每个信标周期都向无线终端发送信标,从而降低了无线接入点发送信标所占用的空口时间,减小了空口开销。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实现中,根据所述数据帧,确定第一时刻包括:当所述数据帧的功率管理字段所指示的内容为预定内容时,确定所述时间间隔为所述无线终端的监听间隔;根据所述时间间隔确定所述时刻。
处于休眠模式的无线终端只根据其监听间隔周期性地短暂醒来。在无线终端的监听间隔中,即使发送信标帧,无线终端也收不到该信标帧。由于监听间隔一般大于或等于2个信标周期,AP按照监听间隔设置发送单播信标的时间间隔,可以使发送单播信标的时间间隔大于或者等于2个信标周期。因此,避免了无线接入点在每个信标周期都向无线终端发送信标,从而降低了无线接入点发送信标所占用的空口时间,减小了空口开销。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二种实现中,根据所述数据帧,确定第一时刻包括:当所述数据帧为所述无线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帧,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无线终端的丢包率和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帧中各个数据帧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英文:receive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当所述丢包率不高于阈值,并且所述RSSI稳定时,确定所述时间间隔为预设值;根据所述时间间隔确定向所述第一时刻。
如果无线终端连续多个信标周期都没有收到信标帧,则可能断开与AP的连接。但是如果仅仅一次没有收到信标帧,无线终端不会断开与AP的连接。当无线终端满足在预设时间段内无线终端的丢包率不高于阈值,并且RSSI稳定时,则表明该无线终端与AP之间的业务连续并且稳定,并且预测在未来的几个周期内该无线终端仍与AP稳定关联。此时AP发送的单播信标可以基本确保到达无线终端,所以在间隔2个或2个以上信标周期向该无线终端发送单播信标,也不会导致无线终端断开与AP的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第二种实现,在第一方面第三种实现中,所述RSSI稳定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帧的RSSI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值在预设范围之内。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局域网信标发送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各实现方式的中方法步骤的单元。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接入点,用于无线局域网中,
所述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无线终端发送的数据帧;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帧,确定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第一单播信标的时刻,其中,所述无线终端发送第一单播信标的时刻与所述无线接入点发送第二单播信标的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是所述无线终端信标周期的N倍,且N≥2,所述第二单播信标时刻为是所述无线接入点最新发送的信标的时刻;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时刻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第一单播信标,所述第一单播信标的接收方地址为所述无线终端的介质访问控制地址,所述第一单播信标的基本服务集标识BSSID为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无线终端之间唯一的BSSID。
第四方面,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可包括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局域网信标发送方法的各实现方式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局域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局域网信标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局域网信标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无线局域网信标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局域网单播信标发送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局域网信标发送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局域网信标发送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无线局域网信标发送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接入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局域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无线接入点和至少一个无线终端,所述无线终端又称站点,用户设备,用户终端,客户端等,是用户访问无线局域网使用的终端。具体地,无线终端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或者移动互联网设备等。WLAN终端是任意有WLAN站点(英文:station,STA)功能的设备,既可以是无线接入点,也可以是非AP站点(英文:non-APstation),例如移动电话(英文:cellphone),智能手机(英文:smartphone),计算机(英文:computer),平板电脑(英文:tablet computer),个人数码助理(英文: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互联网设备(英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和电子书阅读器(英文:e-book reader)等。
其中,每个AP发送的信号覆盖一定区域的无线网络,无线终端可通过收听由AP周期性地广播信标帧来识别AP。AP可使用基于文本的无线网络名称,以及唯一硬件标签来在所发送的信标帧中识别自身。无线终端还可以通过在射频信道上发送探查请求并且收听来自AP的探查响应(或广播信标)来搜索AP。对于AP来说,不同的AP可以使用相同的SSID值,并且还可以使用唯一的基本服务集标识(英文:basic service setidentifier,BSSID),不同的无线终端也可以通过不同的BSSID与WAP相关联。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局域网信标发送方法应用与零漫游无线网络中,所谓零漫游无线网络是指,当无线终端与AP相关联时,该AP设置一个单独的BSSID,用于与该无线终端进行通信。并且在每个信标周期内都向该无线终端发送BSSID为该独立BSSID,并且接收方地址(英文:receiver address,RA)为该无线终端的单播介质访问控制(英文: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地址的信标帧,该信标帧又称单播信标。如果有多个无线终端,则任意两个无线终端的单独的BSSID不同。
当无线终端从当前第一AP覆盖的区域移动到第二AP的区域时,在第一AP和第二AP覆盖的重叠区域内,第二AP获取来自第一AP的该无线终端的资料。该无线终端的资料包括该无线终端的MAC地址和无线终端的单独的BSSID。并且第二AP用该单独的BSSID与无线终端通信。虽然无线终端从第一AP移动至第二AP的覆盖区域,但是这两个AP与该无线终端都是使用同一个BSSID进行通信。因此,该无线终端未察觉和其通信的AP的改变,所以实现了无感知漫游,即零漫游。
在零漫游网络中,每个AP在每个信标周期内都要向与其关联的无线终端发送一个单播信标,当有大量无线终端接入零漫游网络时,每个周期内发送的单播信标量很大,占用了大量的空口时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局域网信标发送方法,以解决零漫游网络中AP在单个信标周期内发送大量信标占用空口时间,导致空口开销巨大的问题。
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10:无线接入点接收无线终端发送的数据帧;
所述无线接入点与该无线终端之间具有唯一的BSSID,无线终端与AP相关联时,该AP设置一个单独的BSSID与该无线终端对应,即该AP与该无线终端之间使用唯一的BSSID,AP与该无线终端通信时,AP接收来自无线终端发送的数据帧。其中,所述数据帧不包括管理数据帧。由于每个AP关联两个或两个以上无线终端,所以,每个AP接收两个或两个以上无线终端发送的数据帧。
步骤S120:根据所述数据帧,无线确定第一时刻,其中,所述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是所述无线终端信标周期的N倍,且N≥2,所述第二时刻为所述无线接入点最新发送信标的时刻;
步骤S130:AP在所述第一时刻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第一单播信标。
在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之间,AP不向该无线终端发送任何单播信标,但可能向其他无线终端发送单播信标。AP在第一时刻发送第一单播信标并不要求必须在第一时刻将单播信标发送到无线终端,而是和传统的发送无线帧的方法一样,在第一时刻开始尝试发送第一单播信标。如果在第一时刻,无线终端刚好是繁忙的,则退避后再发送第一单播信标。
所述第一单播信标是指AP向该无线终端发送携带有独立BSSID的信标帧。对于零漫游网络而言,由于每个无线终端与AP相关联具有唯一的BSSID,因此,AP向每个无线终端发送的单播信标也具有唯一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局域网信标发送方法,通过设置AP与该无线终端之间具有唯一的BSSID,使得该无线终端在不同的AP之间漫游时,始终使用同一个BSSID与AP通信,对于无线终端而言,认为始终关联同一个AP,进而感知不到其在不同AP之间漫游,实现了零漫游,使无线终端在各个AP之间的漫游更流畅,提高了漫游性能。
在不同的情况下,有多种不同的确定方式,
可选的,步骤S120:根据所述数据帧,确定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第一单播信标的时刻包括:
判断无线终端发送的数据帧是否满足条件1:所述数据帧的功率管理(英文:PowerManagement)字段所指示的内容为预定内容。例如,功率管理字段所指示的内容为1,当功率管理字段为1时,指示所述无线终端将进入休眠模式(英文:sleep mode),所述休眠模式包括省电模式(英文:power save mode,PS mode),轻度休眠模式(英文:lightsleep mode)和重度休眠模式(英文:deep sleep mode)。
在无线局域网中,出于节电目的,将无线终端的状态分为休眠模式(英文:sleepmode)和活跃模式(英文:active mode)。当无线终端进入休眠模式时,不接收发给其的数据帧,这些数据帧被缓存在与其相关联的AP上。当该无线终端在休眠模式中根据监听间隔(英文:Listen Interval)暂时醒来,并监听是否有发给自己的数据帧,如果有,该无线终端则获取AP为其缓存的数据帧后继续休眠;如果没有发送给其的数据帧,则该无线终端继续休眠。
如图3所示,根据上述条件1的判断,
步骤S121:当所述数据帧的功率管理字段所指示的内容为预定内容时,则确定所述时间间隔为所述无线终端的监听间隔。
所述数据帧中的功率管理字段的内容为1时,则该无线终端进入休眠模式。AP确定向该无线终端发送单播信标的时间间隔为该无线终端的监听间隔。其中,监听间隔用于指示在节电状态下,该无线终端暂时醒来的周期。一般地,无线终端的监听间隔是该无线终端信标周期2倍或者更多倍。其中,AP可通过来自无线终端发送的关联请求帧(英文:association request frame)获得其的监听间隔。
步骤S122:根据所述时间间隔确定所述第一时刻。
根据步骤S121中,进入休眠模式的无线终端的监听间隔,AP确定将所述监听间隔结束的时刻作为第一单播信标发送时刻。
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局域网信标发送方法,处于休眠模式的无线终端只根据其监听间隔周期性地短暂醒来。在无线终端的监听间隔中,即使发送信标帧,无线终端也收不到该信标帧。由于监听间隔一般大于或等于2个信标周期,AP按照监听间隔设置发送单播信标的时间间隔,可以使发送单播信标的时间间隔大于或者等于2个信标周期。因此,避免了无线接入点在每个信标周期都向无线终端发送信标,从而降低了AP发送信标所占用的空口时间,减小了空口开销。
进一步地,在步骤S120中,当AP确定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无线终端的监听间隔相同,即在同一时刻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无线终端醒来时,AP获取这些无线终端与其相关联的时间顺序,具体地,按照每个无线终端首次接入AP时的顺序作为所述时间顺序,并按照该时间顺序,在监听间隔结束时,向这些无线终端依次发送单播信标。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步骤S120根据所述数据帧,确定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第一单播信标的时刻包括:
步骤S123:当在步骤S110中获取的数据帧包括无线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帧时,确定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无线终端的丢包率和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帧中各个数据帧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英文:receive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
在步骤S123之前包括:AP获取无线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的丢包率和在该预设时间内数据帧的RSSI。其中,所述获取无线终端的丢包率的过程为:AP向无线终端发送数据帧,当无线终端接收到该数据帧时,会马上向该AP发送反馈响应以通知该AP已收到其发送的数据帧,所以AP在预设时间段内根据无线终端的反馈响应来获取该无线终端的丢包率。所述数据帧的RSSI可通过AP检测和计算获得。
AP获取所述丢包率和各个数据帧的RSSI之后,判断所述无线终端是否满足条件2:在预设时间段内无线终端与AP之间的丢包率不高于阈值,且RSSI稳定。
步骤S124:当无线终端满足条件2:所述丢包率不高于阈值,并且所述RSSI稳定时,确定所述时间间隔为预设值。其中,所述RSSI稳定包括获取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帧的RSSI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值在预设范围之内。
当无线终端处于活跃状态,并满足条件2时,则配置所述时间间隔为预设值。
所述预设值根据无线终端自己的行为而定,一般地,所述预设值为大于或等于2,表示向无线终端发送信标的时间间隔大于或者等于2个信标周期。如果无线终端在2个或者;2个以上信标周期内,未对AP发送的数据帧做出响应,则认为该AP与该无线终端断开连接。例如,一个无线终端连续4个信标周期都没有对与其相关联的AP发送的数据帧做出响应,则该无线终端与AP断开。此时,当该无线终端满足条件2时,则AP确定所述预设值为3,即间隔3个信标周期,在第4个信标周期到来时向该无线终端发送单播信标,以减小AP向该无线终端发送信标的频率,进而达到了减少空口开销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该预设值根据每个无线终端响应AP的实际情况而定。
步骤S125:根据所述时间间隔确定向所述第一时刻。
将所述时间间隔后的时刻作为所述向无线终端发送第一单播信标的时刻。
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局域网信标发送方法,当无线终端满足条件2:在预设时间段内无线终端的丢包率不高于阈值,并且RSSI稳定时,配置向该无线终端发送信标的时间间隔为预设值,且预设值大于或等于2个信标周期。由于无线终端在活跃状态并满足条件2,则该无线终端与AP之间的业务连续并且稳定,并且预测在未来的几个周期内该无线终端仍与AP稳定关联,所以在间隔2个或2个以上信标周期向该无线终端发送单播信标,能够确保该无线终端接收AP发送的单播信标,因此,选择性地在2个或2个以上信标周期内向该无线终端发送单播信标,也不会导致无线终端断开与AP的连接。能够避免AP在每个信标周期都向满足条件2的无线终端发送单播信标,进而降低了AP向发送单播信标所占用的空口时间,减小了空口开销。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为本实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局域网单播信标发送的示意图。无线终端与AP相关联,AP接收无线终端发送的数据帧,
在第N个信标(英文:beacon)周期,假设该信标周期是100ms,AP给无线终端1、2和3都发送单播信标,根据获取的数据帧,无线终端2满足条件1:所述数据帧的功率管理字段所指示的内容为预定内容时,例如,所述数据帧中的功率管理字段所指示的内容为1,表明该无线终端要进入休眠模式,并获取该无线终端2的监听间隔,例如无线终端2的监听间隔是2个信标周期;或者无线终端2满足条件2:在预设时间段内的丢包率不高于阈值,并且所述RSSI稳定。则确定向无线终端2发送单播信标的时刻为从当前第N个信标周期起算,经过2个信标周期时间后的时刻。对于不满足条件1或条件2的无线终端1和无线终端3则分别在下一个(N+1个)信标周期时,发送无线终端1和无线终端3所对应的单播信标。
在第N+1个信标周期到来时,AP根据向不满足条件1或条件2的无线终端1和3发送单播信标。当检测到无线终端1满足条件1或者满足条件2时,确定向无线终端1发送单播信标的时刻。对于不满足条件1或条件2的无线终端2和无线终端3,AP在下一个(N+2个)信标周期到来的时向其各自发送单播信标。
在第N+2个信标周期到来时,根据在第N个周期确定的无线终端2的单播信标发送时刻,AP向无线终端2发送单播信标,对于无线终端3,由于其不满足条件1或条件2,所以也向其发送单播信标;对于满足条件1或条件2的无线终端1不向其发送单播信标。
在本实施例中,AP根据每个无线终端的数据帧,确定对其发送单播信标的时刻,并且选择性地在信标周期到来时进行单播信标的发送,由于发送单播信标的时间间隔大于或者等于2个信标周期,因此避免了AP在每个信标周期到来时都向各个无线终端发送单播信标,大大降低了发送单播信标所占用的空口时间,节约空口开销,提升无线局域网网络性能。
与本申请提供的无线局域网信标发送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无线局域网信标发送装置的实施例,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局域网信标发送装置的结构框图,该无线接入点应用于无线局域网。参照图6,该无线接入点600包括:接收单元610、确定单元620、和发送单元630。
接收单元610,用于接收无线终端发送的数据帧。
所述数据帧为除管理数据帧之外的其它数据帧。
确定单元620,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帧,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帧,确定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第一单播信标的时刻,其中,所述无线终端发送第一单播信标的时刻与所述无线接入点发送第二单播信标的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是所述无线终端信标周期的N倍,且N≥2,所述第二单播信标时刻为是所述无线接入点最新发送的信标的时刻。
发送单元630,用于在所述第一时刻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第一单播信标,所述第一单播信标的接收方地址为所述无线终端的介质访问控制地址,所述第一单播信标的基本服务集标识BSSID为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无线终端之间唯一的BSSID。
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局域网网信标发送装置,AP根据无线终端发送的数据帧,确定向该无线终端发送信标的时刻,由于该时刻与数据帧发送的时间间隔大于或者等于2个信标周期,因此,避免了AP在每个信标周期都向无线终端发送信标,进而降低了AP发送信标所占用的空口时间,减小了空口开销。
如图7所示,在本申请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上述无线局域网信标发送装置600中,确定单元620包括:监听间隔确定子单元621和第一时刻确定子单元622。
监听间隔确定子单元621,用于当所述数据帧的功率管理字段所指示的内容为预定内容时,确定所述时间间隔为所述无线终端的监听间隔。
当接收单元610接收的数据帧满足条件1:所述数据帧为空帧,且所述空帧中功率管理字段所携带的内容为1时,则该无线终端要进入休眠状态,获取该无线终端的监听间隔。一般地,所述监听间隔是所述无线终端信标周期的2倍或2倍以上。
第一时刻确定子单元622,用于根据所述时间间隔确定所述第一时刻。
对于满足条件1的无线终端,根据该无线终端的时间间隔,即监听间隔,确定向无线终端发送信标的时刻为监听间隔结束的时刻。并且通过发送单元630,在所述时刻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信标。其中,AP与无线终端之间具有唯一对应的BSSID,即AP向该无线终端发送的信标为单播信标。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局域网信标发送装置,通过设置AP与该无线终端之间具有唯一的BSSID,使得该无线终端在不同的AP之间漫游时,始终使用同一个BSSID与AP通信,对于无线终端而言,认为始终关联同一个AP,进而感知不到其在不同AP之间漫游,实现了零漫游。
此外,设置处于休眠模式的无线终端的发送单播信标的周期为其监听间隔,由于监听间隔大于或等于2个信标周期,即发送两个单播信标的时间间隔大于或者等于2个信标周期,因此,避免了AP在每个信标周期都向无线终端发送信标,从而降低了AP发送信标所占用的空口时间,减小了空口开销。
如图8所示,在本申请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无线局域网信标发送装置中,确定单元620包括:数据获取子单元623、预设值确定子单元624和第二时刻确定子单元625。
数据确定子单元623,用于当所述数据帧为所述无线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帧时,获取用于确定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无线终端的丢包率和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帧中各个数据帧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
所述丢包率根据无线终端接收到AP发送的数据帧时的反馈响应计算获得,所述RSSI可通过端检测无线终端发送的一个或者多个数据帧中获得。
预设值确定子单元624,用于当所述丢包率不高于阈值,并且所述RSSI稳定时,确定所述时间间隔为预设值。
所述RSSI稳定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帧的RSSI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值在预设范围之内。所述预设值根据无线终端自身的情况确定,例如,所述预设值为3,表示每隔3个信标周期向无线终端发送一次单播信标。
第二时刻确定子单元625,用于根据所述时间间隔确定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单播信标的时刻。
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局域网信标发送装置,如果无线终端连续多个信标周期都没有收到信标帧,则可能断开与AP的连接。但是如果仅仅一次没有收到信标帧,无线终端不会断开与AP的连接。当无线终端满足在预设时间段内无线终端的丢包率不高于阈值,并且RSSI稳定时,则表明该无线终端与AP之间的业务连续并且稳定,并且预测在未来的几个周期内该无线终端仍与AP稳定关联。此时AP发送的单播信标可以基本确保到达无线终端,所以在间隔2个或2个以上信标周期向该无线终端发送单播信标,也不会导致无线终端断开与AP的连接,能够避免AP在每个信标周期都向满足该条件2的无线终端发送单播信标,进而降低了AP向发送单播信标所占用的空口时间,减小了空口开销。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根据功能划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图9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接入点,该无线接入点(AP),包括处理器910和天线920,其中,
天线920,用于接收无线终端发送的数据帧,以及在所述时刻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信标。
处理器910,用于通过所述天线接收无线终端发送的数据帧,根据所述数据帧,确定第一时刻,其中,所述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是所述无线终端信标周期的N倍,且N≥2,所述第二时刻为所述无线接入点最新发送信标的时刻;以及,
在所述第一时刻通过所述天线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第一单播信标,所述第一单播信标的接收方地址为所述无线终端的介质访问控制地址,所述第一单播信标的基本服务集标识BSSID为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无线终端之间唯一的BSSID。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所述处理器910可以包括:处理芯片901,射频(英文:radio frequency,RF)模块902和基带(英文:baseband,BB)芯片903。处理芯片901例如可以为中央处理器(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英文:network processor,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处理芯片905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英文: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英文: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英文: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英文: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射频模块902和基带芯片903也可以整合为一个芯片。射频模块902和/或基带芯片903也可以整合到处理芯片901中。
射频模块902用于通过天线发射或接收无线信号。
基带芯片903用于无线信号的调制解调和数字信号处理。
处理器910用于根据收到的无线终端信息(数据帧、RSSI等)判断是否满足条件1:数据帧的功率管理字段所指示的内容为预定内容,或者条件2:在预设时间段内无线终端的丢包率不高于阈值,并且RSSI稳定时,并且确定向满足条件1或条件2的无线终端发送第一单播信标的时刻,设置满足条件2的无线终端的预设值;对获取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帧进行计算,得到预设时间段内无线终端的丢包率,以及获取被检测数据帧的RSSI。
该无线接入点还包括:存储器,用于当与其关联的无线终端进入休眠模式时,缓存在该无线终端休眠时发送给其的数据帧。其中,所述存储器可以为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或其组合。其中,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尤其,对于装置或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无线局域网信标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无线接入点接收无线终端发送的数据帧;
根据所述数据帧,确定第一时刻,其中,所述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是所述无线终端信标周期的N倍,且N≥2,所述第二时刻为所述无线接入点最新发送信标的时刻;
在所述第一时刻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第一单播信标,所述第一单播信标的接收方地址为所述无线终端的介质访问控制地址,所述第一单播信标的基本服务集标识BSSID为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无线终端之间唯一的BSSI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数据帧,确定第一时刻包括:
当所述数据帧的功率管理字段所指示的内容为预定内容时,确定所述时间间隔为所述无线终端的监听间隔;
根据所述时间间隔确定所述第一时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数据帧,确定第一时刻包括:
当所述数据帧为所述无线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帧时,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无线终端的丢包率和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帧中各个数据帧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
当所述丢包率不高于阈值,并且所述RSSI稳定时,确定所述时间间隔为预设值;
根据所述时间间隔确定所述第一时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SSI稳定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帧的RSSI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值在预设范围之内。
5.一种无线局域网信标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无线终端发送的数据帧;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帧,确定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第一单播信标的时刻,其中,所述无线终端发送第一单播信标的时刻与所述无线接入点发送第二单播信标的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是所述无线终端信标周期的N倍,且N≥2,所述第二单播信标时刻为是所述无线接入点最新发送的信标的时刻;
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时刻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第一单播信标,所述第一单播信标的接收方地址为所述无线终端的介质访问控制地址,所述第一单播信标的基本服务集标识BSSID为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无线终端之间唯一的BSSID。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监听间隔确定子单元,用于当所述数据帧的功率管理字段所指示的内容为预定内容时,确定所述时间间隔为所述无线终端的监听间隔;
第一时刻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时间间隔确定所述第一时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数据获取子单元,用于当所述数据帧为所述无线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帧时,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无线终端的丢包率和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帧中各个数据帧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
预设值确定子单元,用于当所述丢包率不高于阈值,并且所述RSSI稳定时,确定所述时间间隔为预设值;
第二时刻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时间间隔确定所述第一时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SSI稳定包括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帧的RSSI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变化值在预设范围之内。
9.一种无线接入点,用于无线局域网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天线,其中,
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天线接收无线终端发送的数据帧,根据所述数据帧,确定第一时刻,其中,所述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是所述无线终端信标周期的N倍,且N≥2,所述第二时刻为所述无线接入点最新发送信标的时刻;以及,
在所述第一时刻通过所述天线向所述无线终端发送第一单播信标,所述第一单播信标的接收方地址为所述无线终端的介质访问控制地址,所述第一单播信标的基本服务集标识BSSID为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无线终端之间唯一的BSSID。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当所述数据帧的功率管理字段所指示的内容为预定内容时,确定所述时间间隔为所述无线终端的监听间隔;以及根据所述时间间隔确定所述第一时刻。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当所述数据帧为所述无线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帧时,通过所述天线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无线终端的丢包率和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帧中各个数据帧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当判定所述丢包率不高于阈值,并且所述RSSI稳定时,确定所述时间间隔为预设值;以及根据所述时间间隔确定所述第一时刻。
CN201610182493.4A 2016-03-28 2016-03-28 无线局域网信标发送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2417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82493.4A CN107241775B (zh) 2016-03-28 2016-03-28 无线局域网信标发送方法及装置
PCT/CN2017/078229 WO2017167141A1 (zh) 2016-03-28 2017-03-25 无线局域网信标发送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82493.4A CN107241775B (zh) 2016-03-28 2016-03-28 无线局域网信标发送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41775A true CN107241775A (zh) 2017-10-10
CN107241775B CN107241775B (zh) 2020-08-07

Family

ID=59962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82493.4A Active CN107241775B (zh) 2016-03-28 2016-03-28 无线局域网信标发送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41775B (zh)
WO (1) WO2017167141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4902A (zh) * 2018-06-12 2018-11-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断开方法、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8990081A (zh) * 2018-08-14 2018-12-11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信标帧发送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13966584A (zh) * 2019-06-14 2022-01-21 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 用于IoT设备交错传输和节能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6419A (zh) * 2011-10-31 2013-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管理方法和接入点及终端
CN104363581A (zh) * 2014-11-26 2015-02-18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关联终端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0729B (zh) * 2010-11-22 2015-1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网中防止假冒用户的方法及接入点
WO2013174428A1 (en) * 2012-05-23 2013-11-28 Nec Europe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pporting the discovery of synchronized clusters of mobile stat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6419A (zh) * 2011-10-31 2013-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管理方法和接入点及终端
CN104363581A (zh) * 2014-11-26 2015-02-18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关联终端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4902A (zh) * 2018-06-12 2018-11-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断开方法、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8924902B (zh) * 2018-06-12 2021-09-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断开方法、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8990081A (zh) * 2018-08-14 2018-12-11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信标帧发送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13966584A (zh) * 2019-06-14 2022-01-21 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 用于IoT设备交错传输和节能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67141A1 (zh) 2017-10-05
CN107241775B (zh) 2020-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71987B (zh) 用于使用fils信标的ap发现的系统和方法
EP3022960B1 (en) Mobile device tracking prevention method and system
US8391260B1 (en) Power manage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er-to-peer network devices
EP3220688B1 (en) Conditional transmission of wlan probe responses
EP2108221B1 (en) Background scanning method for wlan client devices
CN107113703A (zh) 网络发现
CN108391298B (zh) 一种网络自动切换的系统及电子设备
US10264549B2 (en) Method for indicating cell coverage enhancement mode and base station
EP2915376B1 (en) Associ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
US8219131B2 (en) Cognitiv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865196B2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coordinating wireless connections
KR101741475B1 (ko) 소프트웨어-인에이블링된 액세스 포인트에 의한 지능형 비커닝
JP6445104B2 (ja) 無線lanシステムでのaid変更方法
WO2016040428A1 (en) Bluetooth assisted cooperative wifi scan and roam
WO2015117028A1 (en) Mtc ue and method for coverage enhancement using radio link control configuration
EP2077004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WLAN scanning by prevalence of access point deployment on certain channels
US20140269670A1 (en) Method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tations, and system for time synchronization and discovery
CN104782191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基站的操作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US20160094958A1 (en) Group owner selection within a peer-to-peer network
JP2018502495A (ja) ワイヤレスローカルエリアネットワークスループット推定
US20230262588A1 (en) Cell configuration schem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9998977B2 (en) Inter-subnet and intra-subnet roaming
US20160043937A1 (en)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radio access network assisted wlan interworking
EP3145237A1 (en) Processing method for dynamic channel detection, station, and access point device
CN107241775A (zh) 无线局域网信标发送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