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31610A -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提醒方法和可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提醒方法和可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31610A
CN107231610A CN201610174211.6A CN201610174211A CN107231610A CN 107231610 A CN107231610 A CN 107231610A CN 201610174211 A CN201610174211 A CN 201610174211A CN 107231610 A CN107231610 A CN 1072316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arable device
wearer
server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anoth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7421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king University Founder Group Co Ltd
Beijing Founder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versity Founder Group Co Ltd
Beijing Founde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versity Founder Group Co Ltd, Beijing Founder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versity Found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7421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31610A/zh
Publication of CN1072316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316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3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mutual or relative location information between multiple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LBS] targets or of distance threshol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88Arrangements for carrying or protecting trans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5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提醒方法和可穿戴设备,该方法包括:第一可穿戴设备在检测到当前时间在提醒时间段内时,开启定位功能;第一可穿戴设备获取自身的第一位置,并通过服务器向第二可穿戴设备发送位置获取请求,以获取第二可穿戴设备的第二位置,第二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可穿戴设备具有绑定关系;第一可穿戴设备计算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的间距,在间距满足预设距离阈值时,提醒第一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通过基于两用户佩戴的可穿戴设备来实现距离提醒,扩展了可穿戴设备的应用模式,提高了用户体验的同时,也提高了可穿戴设备的应用智能化。

Description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提醒方法和可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提醒方法和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诸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以用于进行自身运动情况、睡眠状态等监测,或者用于对家中老人、儿童等安全监测。
一般来说,目前的可穿戴设备的使用模式多为如下两种模式:其一,用户佩戴可穿戴设备,实现对自身的相关信息的监测,比如用户佩戴智能手环监测自身的运动情况。其二,安全监控模式,比如家长对孩子的监测。此时,孩子佩戴可穿戴设备,家长通过手机接收可穿戴设备的发送的位置信息,以实现对孩子的位置监控。
上述可穿戴设备的一般使用模式中,可穿戴设备往往是独立使用或者与手机联动,对于两个佩戴可穿戴设备的用户,比如情侣、朋友间的互动应用需求考虑的比较少,应用智能化程度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提醒方法和可穿戴设备,基于两用户佩戴的可穿戴设备来实现距离提醒,扩展了可穿戴设备的应用模式,提高了用户体验的同时,也提高了可穿戴设备的应用智能化。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提醒方法,包括:
第一可穿戴设备在检测到当前时间在提醒时间段内时,开启定位功能;
所述第一可穿戴设备获取自身的第一位置,并通过服务器向第二可穿戴设备发送位置获取请求,以获取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第一可穿戴设备具有绑定关系;
所述第一可穿戴设备计算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的间距,在所述间距满足预设距离阈值时,提醒所述第一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间距满足预设距离阈值时,所述第一可穿戴设备通过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发送提醒信息,以使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提醒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可穿戴设备接收设置信息,所述设置信息包括所述提醒时间段、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的标识信息。
具体的,所述第一可穿戴设备接收设置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可穿戴设备接收绑定的手机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的标识信息存储于所述手机终端的通讯录中。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可穿戴设备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所述绑定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的标识信息,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的标识信息确定对应的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的标识信息,并向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转发所述绑定请求;
所述第一可穿戴设备接收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通过所述服务器转发的绑定响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
检测开启模块,用于在检测到当前时间在提醒时间段内时,开启定位功能;
定位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第一位置;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服务器向另一可穿戴设备发送位置获取请求,以获取所述另一可穿戴设备的第二位置,所述另一可穿戴设备与所述可穿戴设备具有绑定关系;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的间距;
提醒模块,用于在所述间距满足预设距离阈值时,提醒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间距满足预设距离阈值时,通过所述服务器向所述另一可穿戴设备发送提醒信息,以使所述另一可穿戴设备提醒所述另一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
可选的,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设置信息,所述设置信息包括所述提醒时间段、所述另一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的标识信息。
具体的,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绑定的手机终端发送的所述另一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的标识信息,所述另一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的标识信息存储于所述手机终端的通讯录中。
可选的,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所述绑定请求中包括所述另一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的标识信息,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另一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的标识信息确定对应的所述另一可穿戴设备的标识信息,并向所述另一可穿戴设备转发所述绑定请求;
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另一可穿戴设备通过所述服务器转发的绑定响应。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提醒方法和可穿戴设备,第一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可以根据其与朋友的约定会面时间,在第一可穿戴设备中设置对应的提醒时间段,当第一可穿戴设备检测到当前时间在提醒时间段内时,开启定位功能,以获取自身的第一位置。并且同时通过服务器向其朋友所佩戴的第二可穿戴设备发送位置获取请求,以获取第二可穿戴设备的第二位置。当第一可穿戴设备计算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的间距满足预设距离阈值时,提醒第一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其朋友已经在其附近。从而在约定会面等场景中,可以基于两用户佩戴的可穿戴设备来实现距离提醒,扩展了可穿戴设备的应用模式,提高了用户体验的同时,也提高了可穿戴设备的应用智能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提醒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提醒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提醒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第一可穿戴设备在检测到当前时间在提醒时间段内时,开启定位功能。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场景,但是实际应用中并不局限于该应用场景下:第一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以下简称用户A),与第二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以下简称用户B)约定某日的下午6:00会面。以用户A为例,当用户A于5:45到会面地点了,其想要知道用户B此时是否已经到了会面地点附近,此时可以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提醒方法实现。其中,上述第一可穿戴设备和第二可穿戴设备可以具体为智能手表等设备。
具体来说,用户A可以预先在第一可穿戴设备中设置入提醒时间段,比如约定下午6:00会面,由于交通等影响因素,用户A可能会早到一会,也可能会晚到一会,因此,用户A可以将提醒时间段设置为会面当日的下午5:30-6:30。从而,当第一可穿戴设备检测到当前的时间已经为5:30时,开启定位功能,该定位功能的开启状态一直持续到6:30,除非在此时间段内用户A被第一可穿戴设备提醒,即第一可穿戴设备提醒用户A,用户B已经在附近。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收到提醒,第一可穿戴设备的定位功能在5:30-6:30内开启,其他时间可以关闭。
其中,第一可穿戴设备中可以安装有诸如GPS等定位模块,通过开启该定位模块来开启定位功能。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可穿戴设备中也安装有时钟系统,以用于计时。
步骤102、第一可穿戴设备获取自身的第一位置,并通过服务器向第二可穿戴设备发送位置获取请求,以获取第二可穿戴设备的第二位置,第二可穿戴设备与第一可穿戴设备具有绑定关系。
本实施例中,第一可穿戴设备开启定位功能后,一方面实时或较短周期获得自身的位置,称为第一位置。另一方面,也要获得用户B的第二可穿戴设备的位置,称为第二位置,以便基于这两个位置进行用户A与用户B相距距离的判定。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用户A的第一可穿戴设备与用户B的第二可穿戴设备需要预先建立绑定关系,该绑定关系的建立过程将在后续实施例中说明。
第一可穿戴设备获取第二可穿戴设备的第二位置的方式是:通过向服务器发送位置获取请求,以通过服务器的转发,将该位置获取请求发送至第二可穿戴设备。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可穿戴设备与第二可穿戴设备建立了绑定关系的情况下,第一可穿戴设备发送的位置获取请求中可以携带有第二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即用户B的标识,该标识比如为用户B的姓名,和/或联系电话,从而服务器基于各可穿戴设备注册时提供的用户标识,确定出与用户B的标识对应的第二可穿戴设备,将位置获取请求转发给第二可穿戴设备。
第二可穿戴设备响应于该位置获取请求,可以实时或周期地向第一可穿戴设备发送自身的位置。
步骤103、第一可穿戴设备计算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的间距,在间距满足预设距离阈值时,提醒第一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
第一可穿戴设备接收到第二可穿戴设备实时或周期反馈的第二位置后,相应的计算自身对应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的间距,当该间距满足预设距离阈值,比如500米时,第一可穿戴设备通过振动或语音等提醒方式提醒用户A,该提醒意味着用户B已经在其附近。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以第一可穿戴设备作为执行主体进行了描述,实际上,对于用户B来说,其也可以同时通过佩戴的第二可穿戴设备执行同样的提醒处理过程,以提醒用户B。而且即便是针对同一次会面,用户B设置的提醒时间段也可以与用户A设置的不同,根据自身需求设定。
本实施例中,第一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可以根据其与朋友的约定会面时间,在第一可穿戴设备中设置对应的提醒时间段,当第一可穿戴设备检测到当前时间在提醒时间段内时,开启定位功能,以获取自身的第一位置。并且同时通过服务器向其朋友所佩戴的第二可穿戴设备发送位置获取请求,以获取第二可穿戴设备的第二位置。当第一可穿戴设备计算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的间距满足预设距离阈值时,提醒第一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其朋友已经在其附近。从而在约定会面等场景中,可以基于两用户佩戴的可穿戴设备来实现距离提醒,扩展了可穿戴设备的应用模式,提高了用户体验的同时,也提高了可穿戴设备的应用智能化。
图2为本发明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提醒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第一可穿戴设备接收设置信息,设置信息包括提醒时间段、第二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的标识信息。
前述实施例中提到,第一可穿戴设备中存入有用户A设置的提醒时间段信息,除此之外,实际应用中,用户A还可以针对该提醒应用对第一可穿戴设备进行其他的设置。
具体来说,用户A还可以设置第二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即用户B的标识信息,比如用户B的姓名和联系电话。该设置可以用于进行第一可穿戴设备与第二可穿戴设备的绑定。
本实施例提供如下用户B的标识信息的设置方式:
第一可穿戴设备接收绑定的手机终端发送的第二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的标识信息,第二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的标识信息存储于手机终端的通讯录中。
具体来说,第一可穿戴设备可以与用户A的手机终端进行绑定,该绑定过程可以参考现有的智能手环与手机终端的绑定方式实现,不赘述。
当第一可穿戴设备与手机终端绑定之后,两者间可以进行信息的传输。从而,用户A可以将预绑定的用户B的标识信息通过手机终端发送至第一可穿戴设备中。实际应用中,该用户B的标识可以是用户B的姓名和联系电话,这一标识信息可以存在于手机终端的通讯录中,从而用户A可以方便地通过选定通讯录中的预绑定用户信息,将对应的标识信息发送至第一可穿戴设备。手机终端与第一可穿戴设备间的通信可以是基于蓝牙连接实现的。
步骤202、第一可穿戴设备向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绑定请求中包括第二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的标识信息,以使服务器根据第二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的标识信息确定对应的第二可穿戴设备的标识信息,并向第二可穿戴设备转发绑定请求。
步骤203、第一可穿戴设备接收第二可穿戴设备通过服务器转发的绑定响应。
当第一可穿戴设备接收到用户A通过手机终端发送的用户B的标识信息后,可以发起针对用户B的第二可穿戴设备的绑定过程。具体地,第一可穿戴设备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有用户B的标识信息的绑定请求。由于各可穿戴设备在初始使用时,都会向服务器进行注册,通过注册过程,服务器可以存储有各可穿戴设备的标识与对应的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因此,基于该对应关系,服务器在接收到用户B的标识信息后,可以确定出对应的第二可穿戴设备的标识信息,从而向第二可穿戴设备转发绑定请求。第二可穿戴设备接收到该绑定请求后,提醒用户B,用户B若同意,则触发第二可穿戴设备向第一可穿戴设备反馈绑定响应。
步骤204、第一可穿戴设备在检测到当前时间在提醒时间段内时,开启定位功能。
步骤205、第一可穿戴设备获取自身的第一位置,并通过服务器向第二可穿戴设备发送位置获取请求,以获取第二可穿戴设备的第二位置。
步骤206、第一可穿戴设备计算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的间距,在间距满足预设距离阈值时,提醒第一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并通过服务器向第二可穿戴设备发送提醒信息,以使第二可穿戴设备提醒第二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
前述步骤204至步骤206与图1所示实施例中对应步骤一致,不再赘述。只是本实施例中,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的间距满足预设距离阈值时,第一可穿戴设备除了提醒第一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外,还可以通过服务器向第二可穿戴设备发送提醒信息,以使第二可穿戴设备提醒第二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
也就是说,当用户A的第一可穿戴设备判定用户B已经在附近时,除了对用户A进行提醒,以提醒其用户B已经在附近,还可以对用户B进行提醒,提醒用户B自己已经在附近。
本实施例中,通过两个用户佩戴的可穿戴设备,基于可穿戴设备对一定时间段内自身和对方位置信息的检测和判定,不但可以实现基于距离对佩戴者本人的提醒,还可以向对方佩戴者进行提醒,提高了用户体验。
图3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可穿戴设备包括:检测开启模块11、定位模块12、发送模块13、计算模块14、提醒模块15。
检测开启模块11,用于在检测到当前时间在提醒时间段内时,开启定位功能。
定位模块12,用于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第一位置。
发送模块13,用于通过服务器向另一可穿戴设备发送位置获取请求,以获取所述另一可穿戴设备的第二位置,所述另一可穿戴设备与所述可穿戴设备具有绑定关系。
计算模块14,用于计算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的间距。
提醒模块15,用于在所述间距满足预设距离阈值时,提醒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
本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可以用于执行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4为本发明可穿戴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图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发送模块13还用于:
在所述间距满足预设距离阈值时,通过所述服务器向所述另一可穿戴设备发送提醒信息,以使所述另一可穿戴设备提醒所述另一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
可选的,该可穿戴设备还包括:第一接收模块21。
第一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设置信息,所述设置信息包括所述提醒时间段、所述另一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的标识信息。
具体的,所述第一接收模块21具体用于:
接收绑定的手机终端发送的所述另一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的标识信息,所述另一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的标识信息存储于所述手机终端的通讯录中。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模块13还用于: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所述绑定请求中包括所述另一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的标识信息,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另一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的标识信息确定对应的所述另一可穿戴设备的标识信息,并向所述另一可穿戴设备转发所述绑定请求。
相应的,该可穿戴设备还包括:第二接收模块22。
第二接收模块22,用于接收所述另一可穿戴设备通过所述服务器转发的绑定响应。
本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可以用于执行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提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可穿戴设备在检测到当前时间在提醒时间段内时,开启定位功能;
所述第一可穿戴设备获取自身的第一位置,并通过服务器向第二可穿戴设备发送位置获取请求,以获取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与所述第一可穿戴设备具有绑定关系;
所述第一可穿戴设备计算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的间距,在所述间距满足预设距离阈值时,提醒所述第一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间距满足预设距离阈值时,所述第一可穿戴设备通过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发送提醒信息,以使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提醒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可穿戴设备接收设置信息,所述设置信息包括所述提醒时间段、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的标识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穿戴设备接收设置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可穿戴设备接收绑定的手机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的标识信息存储于所述手机终端的通讯录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可穿戴设备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所述绑定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的标识信息,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的标识信息确定对应的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的标识信息,并向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转发所述绑定请求;
所述第一可穿戴设备接收所述第二可穿戴设备通过所述服务器转发的绑定响应。
6.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开启模块,用于在检测到当前时间在提醒时间段内时,开启定位功能;
定位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第一位置;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服务器向另一可穿戴设备发送位置获取请求,以获取所述另一可穿戴设备的第二位置,所述另一可穿戴设备与所述可穿戴设备具有绑定关系;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的间距;
提醒模块,用于在所述间距满足预设距离阈值时,提醒所述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间距满足预设距离阈值时,通过所述服务器向所述另一可穿戴设备发送提醒信息,以使所述另一可穿戴设备提醒所述另一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设置信息,所述设置信息包括所述提醒时间段、所述另一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的标识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绑定的手机终端发送的所述另一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的标识信息,所述另一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的标识信息存储于所述手机终端的通讯录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所述绑定请求中包括所述另一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的标识信息,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另一可穿戴设备的佩戴者的标识信息确定对应的所述另一可穿戴设备的标识信息,并向所述另一可穿戴设备转发所述绑定请求;
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另一可穿戴设备通过所述服务器转发的绑定响应。
CN201610174211.6A 2016-03-24 2016-03-24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提醒方法和可穿戴设备 Pending CN1072316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74211.6A CN107231610A (zh) 2016-03-24 2016-03-24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提醒方法和可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74211.6A CN107231610A (zh) 2016-03-24 2016-03-24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提醒方法和可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31610A true CN107231610A (zh) 2017-10-03

Family

ID=59932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74211.6A Pending CN107231610A (zh) 2016-03-24 2016-03-24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提醒方法和可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31610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33682A (zh) * 2018-05-28 2018-11-16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位置提醒方法及装置
WO2020215592A1 (zh) * 2019-04-24 2020-10-29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传送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173292A (zh) * 2020-09-09 2022-03-11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语音通信方法、可穿戴电子装置及可穿戴电子装置的方法
WO2022116081A1 (en) * 2020-12-03 2022-06-09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binding and de-binding neighboring apparatuses
CN115567880A (zh) * 2022-01-21 2023-01-0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表盘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2330A (zh) * 2013-06-28 2013-12-11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位置通知的方法及装置
CN104333846A (zh) * 2014-10-23 2015-02-04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位置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4426972A (zh) * 2013-09-02 2015-03-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位置分享方法和装置
CN105320263A (zh) * 2015-03-31 2016-02-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穿戴设备的提醒方法及穿戴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2330A (zh) * 2013-06-28 2013-12-11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位置通知的方法及装置
CN104426972A (zh) * 2013-09-02 2015-03-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位置分享方法和装置
CN104333846A (zh) * 2014-10-23 2015-02-04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位置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5320263A (zh) * 2015-03-31 2016-02-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穿戴设备的提醒方法及穿戴设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33682A (zh) * 2018-05-28 2018-11-16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位置提醒方法及装置
WO2020215592A1 (zh) * 2019-04-24 2020-10-29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传送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173292A (zh) * 2020-09-09 2022-03-11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语音通信方法、可穿戴电子装置及可穿戴电子装置的方法
WO2022116081A1 (en) * 2020-12-03 2022-06-09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binding and de-binding neighboring apparatuses
CN115567880A (zh) * 2022-01-21 2023-01-0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表盘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567880B (zh) * 2022-01-21 2023-08-0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表盘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31610A (zh)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提醒方法和可穿戴设备
CN107683486A (zh) 用户事件的具有个人影响性的改变
CN202838608U (zh) 一种人体活动监控系统
US20150080021A1 (en) Mobile device utilizing time of flight for personal security and localization
CN105795832A (zh) 用于智能水杯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智能水杯
CN104104910B (zh) 一种进行双向实况共享与智能监控的终端及方法
CN104182217B (zh) 事件提醒方法及装置
EP292234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cc rule in preload mode
JP2012529873A5 (zh)
CN103561070B (zh) 提示随身定位设备是否按时抵达的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03745142A (zh) 穿戴式设备的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AU2013211563A1 (en) Proximity tag for object tracking
CN105607510A (zh) 窗帘开关状态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
CN103561071B (zh) 提示随身定位设备是否按时抵达的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04751610B (zh) 一种使用智能穿戴设备的提醒方法和系统
CN106156992A (zh) 一种出发时间提示方法及装置
WO2016124007A1 (zh) 一种闹钟提醒装置及其方法
CN107453779A (zh) 一种多模式闹钟提醒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5737837B (zh) 一种定位导航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872246B (zh) 一种防沉迷方法、防沉迷装置及终端
CN106254649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200359A (zh) 闹钟提醒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08093138A (zh) 一种协同提醒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6533483B (zh) 一种基于智能手表监控用户状态的方法及系统
CN103747466A (zh) 网络流量提醒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0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