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30797B - 电池组及其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池组及其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230797B CN107230797B CN201710184705.7A CN201710184705A CN107230797B CN 107230797 B CN107230797 B CN 107230797B CN 201710184705 A CN201710184705 A CN 201710184705A CN 107230797 B CN107230797 B CN 10723079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 metal plate
- adjacent
- sealing
- battery pa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7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9000003566 seal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3013 e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3792 electroly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475 l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OYPRJOBELJOOCE-UHFFFAOYSA-N Calcium Chemical compound [Ca] OYPRJOBELJOOC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Tin Chemical compound [Sn]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64 aero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25 asbesto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91 calc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75 calc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39 graphi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2804 graph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XGZVUEUWXADBQD-UHFFFAOYSA-L lithium carbonate Chemical compound [Li+].[Li+].[O-]C([O-])=O XGZVUEUWXADBQD-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808 lithium carbona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FUJCRWPEOMXPAD-UHFFFAOYSA-N lithium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Li+].[Li+].[O-2] FUJCRWPEOMXPA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947 lith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635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814 polyureth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895 riebeck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565 sea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79 sof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18 ti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943 EPDM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98 Poly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069 Ti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73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915 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00 polyvinyl chlor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945 sealing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379 silicone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45 silicone rub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86—Inert electrodes with catalytic activity, e.g. for fuel cel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24—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 H01M8/2465—Details of groupings of fuel cells
- H01M8/247—Arrangements for tightening a stack, for accommodation of a stack in a tank or for assembling different tanks
- H01M8/2475—Enclosures, casings or containers of fuel cell stack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24—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 H01M8/2465—Details of groupings of fuel cells
- H01M8/2484—Details of groupings of fuel cells characterised by external manifolds
- H01M8/2485—Arrangements for sealing external manifolds; 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external manifolds around a stack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组及其组装方法,所述电池组包括至少两个堆叠设置的电池单元,电池单元的外壳包括上金属板和下金属板,上金属板和下金属板之间设置有密封件;相邻电池单元的金属板部分的导电连接在一起,以形成连接区域和分离区域,分离区域包括一向电池单元内侧弯曲的弧形段,上金属板和/或下金属板在所述弧形段的厚度减薄。该电池组,通过在电池单元外壳端部设置分离区域,并在分离区域上设置向电池单元内侧弯曲的弧形段,当电池单元发生膨胀时,该分离区域以及弧形段(弧形段向外膨胀弯折)可以起到缓冲或消除由于膨胀带来的电池单元体积变大的问题,可以起到电池单元膨胀安全防护的作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制造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电池组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燃料电池的结构设计中,双极电池结构是一种常见的设计方式,双极电池可用于提高以重量和体积为基础的电池能量存储容量、减少封装重量和体积、提供稳定的电池性能和低内阻。
双极电池的结构一般包括导电的双极层,即所谓的双极板,它用作在电池中的相邻单电池之间的电互连以及作为各个电池单元之间的间壁。为了成功地利用双极结构,双极板需要充分地导电,以从一个单电池向另一单电池传输电流,并在电池环境中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请参阅图1,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常用的双极电池的结构示意简图(参见专利公开号为CN1555584A的申请文件),在该双极电池结构中,其双极板2设置在电池外壳1的内部以间隔形成多个电池单元,双极板2的两侧分别为电池的正、负极(图中标号3、5),电池正、负极之间为绝缘隔板4,电解液填充于各双极板2之间的空隙内。该种双极电池结构存在的问题在于,当某一电池单元发生膨胀或者受到破坏时,由于没有缓冲的结构,其很容易使与其相邻的电池单元受到损坏,譬如由于膨胀而牵连破坏与其相邻的电池单元,甚至可能胀开电池的整体外壳,进而破坏掉整个电池组结构。因此,该种结构的双极电池很可能发生由于单个电池单元发生故障而导致整个电池组被破坏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组及其组装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双极电池结构中存在的由于缺少安全防护结构而导致电池组结构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包括至少两个堆叠设置的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的外壳包括上金属板和下金属板,所述上金属板和下金属板之间设置有密封件;相邻电池单元的金属板部分的导电连接在一起,以形成连接区域和分离区域,所述分离区域包括一向电池单元内侧弯曲的弧形段,所述上金属板和/或所述下金属板在所述弧形段的厚度减薄。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连接区域和所述分离区域为一体结构。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相邻电池单元的相邻金属板连接区域之间相互紧靠连接。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相邻电池单元的相邻金属板连接区域之间设有间隙并通过导电块连接。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密封件为弹性材料制成,且同一电池单元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或多个密封件。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同一电池单元的两端分别设置多个密封件时,每一密封件的材料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每一电池单元均包括阳极板、阴极板以及设于所述阴极板和所述阳极板之间的绝缘隔板。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相邻电池单元的相邻金属板分离区域部之间设有弹性支撑体。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电池组还包括设在相邻电池单元的相邻金属板分离区域之间的电路板。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同一电池单元两金属板的分离区域外周还贴设有密封胶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池组组装方法,所述组装方法包括:
生成多个电池单元,其中所述电池单元的外壳包括上金属板和下金属板,所述上金属板和下金属板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将多个所述电池单元堆叠设置,并使相邻的电池单元的金属板部分的导电连接在一起,以形成电池组;
其中,所述上金属板和/或所述下金属板包括连接区域和分离区域,所述分离区域包括一向电池单元内侧弯曲的弧形段,所述弧形段的厚度减薄。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生成多个电池单元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绝缘隔板上、下表面分别贴合阳极板和阴极板,以形成电池内芯;
在上、下金属板相对侧的端部分别贴设密封材料;
将所述电池内芯压合在金属板内,以形成电池单元;其中,上、下金属板通过密封材料贴合在一起,并形成密封容置腔体,所述电池内芯设于所述密封容置腔体内。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区域和所述分离区域为一体结构。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分离区域设于金属板的一端或者两端。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密封材料为弹性材料。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在上、下金属板相对侧的端部分别贴设密封材料的步骤中,可以在上、下金属板相对侧的端部分别贴设多处密封材料,且每种密封材料不相同,靠近电池单元内侧密封材料的弹性系数大于靠近电池单元外侧密封材料的弹性系数。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相邻电池单元的相邻金属板分离区域之间设置弹性支撑体。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相邻电池单元的相邻金属板分离区域之间设置电路板。
根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同一电池单元两金属板分离区域外周贴设密封胶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电池组及其组装方法,通过在电池单元外壳端部设置分离区域,并在分离区域上设置向电池单元内侧弯曲的弧形段,当电池单元发生膨胀时,该分离区域以及弧形段(弧形段向外膨胀弯折)可以起到缓冲或消除由于膨胀带来的电池单元体积变大的问题,另外在电池单元的端部设置弹性密封元件,当电池单元发生膨胀时,弹性密封元件会发生弹性形变,同样可以起到电池单元膨胀安全防护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常用的双极电池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本发明电池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电池单元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电池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电池单元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6是电池单元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7是图6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121发生形变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电池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电池单元第四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10是图9实施例中电池单元弧形段发生形变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电池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电池组第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实施例中电池组结构变形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4是图12实施例中电池组结构另一种变形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电池组组装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6是金属板制作过程的示意图;
图17是金属板设置密封材料的示意图;
图18是第一方法实施例中将电池内芯压合在金属板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电池组组装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0是第二方法实施例中将电池内芯压合在金属板内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1是第二方法实施例中将电池内芯压合在金属板内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22是第二方法实施例中将电池内芯压合在金属板内的第三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3是第二方法实施例中将电池内芯压合在金属板内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电池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中的电池组包括5个电池单元(A、B、C、D、E),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池单元的数量并不限于5个,可以为2个、3个、4个、6个……或多个。具体数量取决于电池的的输出电压要求。多个电池单元串联可以组成一个具有指定的输出电压的电池组。
电池组的外侧为上、下端板(11、22),上、下端板(11、22)可以是金属集电板,其作用是起到导电和外部支撑的作用,因此需要具备导电作用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另外,上、下端板(11、22)还可以是支撑板,用于形成电池组的外壳。上、下端板(11、22)可以在电池组壳内部提供金属支撑。上、下端板(111、22)还可以作为电池组的外部正极和负极。
请参阅图3,图3是电池单元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每一电池单元的两侧均设有金属板110,相邻电池单元的金属板部分的导电连接在一起。在该实施例中,每一金属板110均包括连接区域111和分离区域112,连接区域111用于相邻电池单元之间的导电连接。在该实施例中,分离区域112设于金属板110的一端,另一端是连接区域111直接连接在一起,优选地,连接区域111和分离区域112为一体结构,可以采用同一金属片材冲压制成。
优选地,相邻电池单元的相邻金属板之间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在该实施例中,相邻电池单元的相邻金属板连接区域111之间为直接的紧靠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相邻电池单元的相邻金属板连接区域111之间也可以是通过导电物质进行间接连接的。相邻电池单元的相邻金属板连接区域111可以是被压制在一起的,或者焊接在一起,或者使用导电粘合剂粘合在一起等。
请继续参阅图2,在该实施例中,相邻电池单元的相邻金属板分离区域112之间是分离的,形成间隙505。该种结构可以在电池单元发生膨胀或者受到挤压时,分离区域112处形成的间隙505受压收缩,可以抵消或缓解电池单元金属板的形变。分离区域112处间隙505相当于缓冲室式的安全防护结构,可以有效防止电池单元受到破坏。保证电池组结构的稳定性。
为了提供良好的缓冲性能,间隙505的空间不能过小,优选的,间隙505的宽度L至少为电池单元厚度的20%,更优选的,间隙505的宽度L至少为电池单元厚度的40%,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间隙505的宽度L的数值,当然处于电池容量的考虑,间隙505也不能设置的过大。
每一电池单元均包括阳极板131、阴极板132以及设于阴极板132和阳极板131之间的绝缘隔板133。相邻电池单元之间的阴阳极板交替排列。电池单元内部的腔体134用于容置电解质。
相邻电池单元的相邻金属板优选为不同的材料制成。贴近阳极板131的金属板可以基于阳极的电势来进行选择,例如铜或者其他材料。而贴近阴极板132的金属板可以基于阴极的电势来进行选择,例如铝或其它材料。换句话说,贴近不同极板的金属板可基于阴、阳极的电势要求来选择材料。
而关于阳极板131和阴极板132的材料则可以是任何合适的电池材料。例如,阳极板131材料可以是锡、锂、钙等的合金或者氧化物,还可以为硅、石墨等其它能够作为电池阳极的材料。而阴极板132的材料可以是锂的氧化物以及钴酸锂、碳酸锂等等,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金属板110的厚度优选为2-100微米,在该范围内一方面可以满足金属板110弯折加工的要求,另一方面还可以满足电池单元密封性强度的要求。进一步优选地,该金属板110的厚度可以在5-80微米之间。
同一电池单元两金属板的分离区域112之间设有密封件120,能够使同一电池单元两相邻金属板密封结合以防止电解质渗出。电解质可以是固体的、胶体的或者液体的。密封件120能够通过相邻电池单元之间的密封来实现电化学隔离。在保证密封时效的情况下,密封件120的材料可以是具备金属层之间良好粘接性以及具有良好弹性的任意材料,譬如复合材料,包括橡胶-石棉、气凝胶毡-聚氨酯等;橡胶类材料或者塑料等。
实施例2
需要说明的是,后续实施例中,将只着重介绍与实施例1中结构不同之处,而相同或者相似的结构特征,将不再详述。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电池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中的电池组同样是包括A、B、C、D、E 5个电池单元,与上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该实施例中电池单元金属板两端都设有分离区域,且同一电池单元两金属板的分离区域之间均设有密封件,该种结构可以在分离区域之间形成更多的间隙505,因此进一步提高了电池单元的耐膨胀系数,相较于实施例1中的结构提高了一倍。
请参阅图5,图5是电池单元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为了提高密封效果,密封件120的结构并不限于实施例中的结构,还可以为延伸到电池单元腔体内部的结构形式。进一步,请参阅图6,图6是电池单元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图,该实施例中,同一电池单元两金属板同一端的分离区域之间设有多个密封件,且当同一电池单元两金属板同一端的分离区域之间设置多个密封件时,每一密封件的材料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本实施例中密封件数量优选为两个,即图中第一密封件121和第二密封件122,其中,第一密封件121位于靠近电池单元内侧,第二密封件122位于靠近电池单元外侧,其中,靠近电池单元内侧第一密封件121的材料弹性系数大于靠近电池单元外侧第二密封件122的材料弹性系数,更优选地,第一密封件121的厚度小于第二密封件122的厚度,目的是为了使当电池单元发生膨胀或者受到挤压时,第一第二密封件可以双层密封,使得密封更加可靠,并且第一密封件121更容易发生变形,这样的话可以抵消或缓解电池单元金属板的形变。请一并参阅图7,图7是图6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121发生形变的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第一密封件121发生形变后的情况。
实施例3
请参阅图8,图8是本发明电池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相较于实施例1而言,该实施例中相邻电池单元的相邻金属板同一端分离区域之间设有弹性支撑体506,即相当于将弹性支撑体填充到了原来间隙505的位置,弹性支撑体506的弹性可以增强电池组堆叠方向的延伸性。弹性支撑体506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材料。例如硅橡胶、三元乙丙橡胶、聚乙烯以及聚氯乙烯等具有如下特性的材料:绝缘性好,能够与电解质共存可以在电压10伏以下以及200度以下稳定等。优选地,弹性支撑体在电池单元的堆叠方向上至少可以弹性形变增加15%或者更大。
请一并参阅图9和图10,图9是电池单元第四实施例的结构图,图10是图9实施例中电池单元弧形段发生形变的示意图,该实施例与实施例1中电池单元结构的区别在于,分离区域112包括一向电池单元内侧弯曲的弧形段1102,当电池单元发生膨胀或者受到挤压时,该弧形段1102向外突出,以抵消或缓解电池单元金属板的形变。
优选地,该连接区域111和分离区域112为一体结构,其中,弧形段1102的材料厚度小于分离区域112其他部分材料以及连接区域111材料的厚度,或者弧形段1102的厚度小于连接区域111和分离区域112其他部分中的一者,之所以设计弧形段1102的材料厚度更小一些,主要是考虑在电池单元发生膨胀或者受到挤压时,弧形段1102由于材料厚度小于与其相邻的连接区域111和分离区域112,可以更容易的发生形变,而使连接区域111、分离区域112以及电池单元其他部分结构保持结构稳定,避免电池单元发生损坏。图10中虚线表示弧形段1102发生形变的情况。
举例来说,金属板在弧形段1102的材料厚度可比连接区域111和/或分离区域112的厚度减薄10%-50%,例如可以减薄20%、25%、30%、40%等。
实施例4
请参阅图11,图11是本发明电池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从该实施例的图中可以看到,相较于实施例1的结构来说,在相邻电池单元之间设置了导电块88,具体为在相邻电池单元的相邻金属板连接区域之间设有间隙801并通过导电块88连接在一起。
其中,该导电块88的材料优选为软质材料制成,譬如铝、钛合金等等。优选软质材料的好处是,在电池单元发生膨胀或者受到挤压时,导电块88一方面起到导电连接相邻金属板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发生一定的形变,使电池单元除了在分离区域112处可以发生形变之外,还可以在连接区域111位置处发生形变。
实施例5
请参阅图12,图12是本发明电池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中,电池组还包括设在相邻电池单元的相邻金属板同一端分离区域之间的电路板150。电路板150用于电池组平衡、热管理或者其他可能的功能等。将电路板150设在电池组内部的好处是可以充分利用电池组内部空间,减少导线的数量和长度,不必将电极的导线延伸到电池组壳体(图中未示)的外部,从而增强电池组整体的密封性。为了进一步利用电池组内部空间,优选地将电路板150设置在分离区域的同一侧或者是电池组的同一侧。
请一并参阅图13,图13是图12实施例中电池组结构变形实施例的示意图,为了使电路板150可以得到保护,也是为了进一步增强密封件120的密封性,在同一电池单元两金属板的同一端分离区域外周还贴设有密封胶带160。密封胶带160的材料可以为陶瓷或聚合物等材料。密封胶带160的作用包括防止电路板150短路,提供更好的化学或电化学稳定性以及提供电池单元更好的机械强度等。
另外,在结合实施例2的基础上,请参阅图14,图14是图12实施例中电池组结构另一种变形实施例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想说明的是,密封胶带160并不是一定与电路板150一起设置的,当然还可以单独设置密封胶带160在电池单元分离区域外周,如图14中所示。
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池组,电池单元分别设置了不同的安全防护结构,包括分离区域处设置间隙、弹性支撑体,在金属板的连接区域和分离区域之间设置弧形段等,都可以起到当电池单元发生膨胀或者受到挤压时,抵消或缓解电池单元金属板的形变的作用,另外,还将电路板设置在电池组内部来提高电池组空间利用率,并通过设置密封胶带来增强保护及密封性能。
以上实施例是对电池单元以及电池组整体结构的描述,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在经过不同的组合后,当然还可以延伸出更多的实施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没有经过创造性劳动,而只是以本发明中技术特征的简单组合也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方法实施例1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电池组的组装方法实施例,请参阅图15,图15是本发明电池组组装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S100,生成多个电池单元,其中电池单元的外壳包括上金属板和下金属板,上金属板和下金属板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步骤S110,将多个电池单元堆叠设置,并使相邻的电池单元的金属板部分的导电连接在一起,以形成电池组。
在步骤S100生成多个电池单元的步骤中,还具体包括如下过程,首先在绝缘隔板上、下表面分别贴合阳极板和阴极板,以形成电池内芯;然后在上、下金属板相对侧的端部分别贴设密封材料;以及将电池内芯压合在金属板内,以形成电池单元;其中,上、下金属板通过密封材料贴合在一起,并形成密封容置腔体,电池内芯设于密封容置腔体内。
请参阅图16,图16是金属板制作过程的示意图,在该步骤中,首先要制作金属板,可以将金属板110先压制出连接区域111和分离区域112,然后将两块金属板通过连接区域111相互固定连接,其中需要保证相邻金属板分离区域112之间的间隙大于连接区域111之间的间隙,形成图中所示的结构。该结构一般被称作双极板,相邻电池单元的相邻金属板之间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在该实施例中,相邻电池单元的相邻金属板连接区域111之间为直接的紧靠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相邻电池单元的相邻金属板连接区域111之间也可以是通过导电物质进行间接连接的。相邻电池单元的相邻金属板连接区域111可以是被压制在一起的,或者焊接在一起,或者使用导电粘合剂粘合在一起等。相邻电池单元的相邻金属板分离区域112之间是分离的,形成间隙。该种结构可以在电池单元发生膨胀或者受到挤压时,分离区域112处形成的间隙受压收缩,可以抵消或缓解电池单元金属板的形变。分离区域112处间隙相当于缓冲室式的安全防护结构,可以有效防止电池单元受到破坏,保证电池组结构的稳定性。
相邻电池单元的相邻金属板优选为不同的材料制成。贴近阳极板131的金属板可以基于阳极的电势来进行选择,例如铜或者其他材料。而贴近阴极板132的金属板可以基于阴极的电势来进行选择,例如铝或其它材料。换句话说,贴近不同极板的金属板可基于阴、阳极的电势要求来选择材料。
而关于阳极板131和阴极板132的材料则可以是任何合适的电池材料。例如,阳极板131材料可以是锡、锂、钙等的合金或者氧化物,还可以为硅、石墨等其它能够作为电池阳极的材料。而阴极板132的材料可以是锂的氧化物以及钴酸锂、碳酸锂等等,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金属板110的厚度优选为2-100微米,在该范围内一方面可以满足金属板110弯折加工的要求,另一方面还可以满足电池单元密封性强度的要求。进一步优选地,该金属板110的厚度可以在5-80微米之间。
请继续参阅图17,图17是金属板设置密封材料的示意图,将制作好的金属板相对侧的端部分别贴设密封材料1205。同一电池单元两金属板的分离区域112之间设有密封件120,能够使同一电池单元两相邻金属板密封结合以防止电解质渗出。电解质可以是固体的、胶体的或者液体的。密封件120能够通过相邻电池单元之间的密封来实现电化学隔离。在保证密封时效的情况下,密封件120的材料可以是具备金属层之间良好粘接性以及具有良好弹性的任意材料,譬如复合材料,包括橡胶-石棉、气凝胶毡-聚氨酯等;橡胶类材料或者塑料等。请一并参阅图18,图18是第一方法实施例中将电池内芯压合在金属板内的结构示意图。
方法实施例2
请参阅图19,图19是本发明电池组组装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步骤S200,生成多个电池单元,其中电池单元的外壳包括上金属板和下金属板,上金属板和下金属板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步骤S210,将多个电池单元堆叠设置,并使相邻的电池单元的金属板部分的导电连接在一起,以形成电池组;其中,上金属板和/或下金属板包括连接区域和分离区域,分离区域包括一向电池单元内侧弯曲的弧形段,弧形段的厚度减薄。
相较于上一实施例来讲,金属板110在经过压合步骤之前还可以为平直结构,与上一实施例中金属板先压出分离区域和连接区域的情况有所不同,该实施例中是经过压合之后才形成分离区域和连接区域,即在将两侧密封材料粘接在一起形成密封件的同时压出分离区域和连接区域结构,并且在上、下金属板一者或两者中分离区域包括一向电池单元内侧弯曲的弧形段,弧形段的厚度减薄,以便当电池单元发生膨胀或者受到挤压时,该弧形段可以向外突出,以抵消或缓解电池单元金属板的形变。
另外,请一并参阅图20-图23,图20是第二方法实施例中将电池内芯压合在金属板内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1是第二方法实施例中将电池内芯压合在金属板内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22是第二方法实施例中将电池内芯压合在金属板内的第三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3是第二方法实施例中将电池内芯压合在金属板内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图20中是形成两侧密封的示意图,经过压合后形成图4实施例中电池单元结构,标号110为金属板,标号1205为密封材料(下同);图21中是形成异形密封件的示意图,两侧设置了不同面积大小的密封材料,最终可以获得图5实施例中电池单元结构。图22是形成单侧密封的示意图,经过压合后形成图3实施例中电池单元结构,图23是形成多密封件结构的示意图,经过压合后形成图7实施例中电池单元结构。关于电池组结构中端板、外壳等的组装过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此处不再赘述。另外,电池组组装过程中涉及到的密封材料、金属板选材、制作过程等,都可以参照前述电池组及电池单元结构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法实施例只是给出制作电池组的一般性组装方法,当然,根据本发明上述电池组及其电池单元结构的实施例中可以看出,电池组的结构可以有很多种,但是通过该方法经过简单的变形,都可以得到相应变形结构的电池组,因此在组装方法实施例中不不再一一列举。譬如,在步骤S100以及步骤S200中,具体可以将分离区域设于金属板的一端或者两端;在相邻电池单元的相邻金属板同一端分离区域之间设置弹性支撑体;在相邻电池单元的相邻金属板同一端分离区域之间设置电路板;在同一电池单元两金属板的同一端分离区域外周贴设密封胶带;以及设置多个密封件等等,关于这些技术特征的详细描述请参阅上述电池组实施例中的相关内容。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组装方法,在电池单元设置了安全防护结构,包括分离区域处设置间隙、弹性支撑体,在金属板的连接区域和分离区域之间设置弧形段等,都可以起到当电池单元发生膨胀或者受到挤压时,抵消或缓解电池单元金属板的形变的作用,另外,还将电路板设置在电池组内部来提高电池组空间利用率,并通过设置密封胶带来增强保护及密封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包括至少两个堆叠设置的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的外壳包括上金属板和下金属板,所述上金属板和下金属板之间设置有密封件;相邻电池单元的相邻金属板部分的导电连接在一起,以形成连接区域和分离区域,所述分离区域包括一向电池单元内侧弯曲的弧形段,所述上金属板和/或所述下金属板在所述弧形段的厚度减薄;
所述电池单元内设置有电池内芯,所述弧形段与所述电池内芯处于同一相互连通的密闭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金属板和/或所述下金属板在所述弧形段的厚度减薄10%-5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区域和所述分离区域为一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相邻电池单元的相邻金属板连接区域之间相互紧靠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相邻电池单元的相邻金属板连接区域之间设有间隙并通过导电块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为弹性材料制成,且同一电池单元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或多个密封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相邻电池单元的相邻金属板分离区域部之间设有弹性支撑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还包括设在相邻电池单元的相邻金属板分离区域之间的电路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内芯包括绝缘隔板,以及所述绝缘隔板上、下表面分别贴合的阳极板和阴极板。
10.一种电池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方法包括步骤:
生成多个电池单元,其中所述电池单元的外壳包括上金属板和下金属板,所述上金属板和下金属板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将多个所述电池单元堆叠设置,并使相邻的电池单元的相邻金属板部分的导电连接在一起,以形成电池组;
其中,所述上金属板和/或所述下金属板包括连接区域和分离区域,所述分离区域包括一向电池单元内侧弯曲的弧形段,所述弧形段的厚度减薄;
所述电池单元内设置有电池内芯,所述弧形段与所述电池内芯处于同一相互连通的密闭空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金属板和/或所述下金属板在所述弧形段的厚度减薄10%-5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多个电池单元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绝缘隔板上、下表面分别贴合阳极板和阴极板,以形成电池内芯;
在上、下金属板相对侧的端部分别贴设密封材料;
将所述电池内芯压合在金属板内,以形成电池单元;其中,上、下金属板通过密封材料贴合在一起,并形成密封容置腔体,所述电池内芯设于所述密封容置腔体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1866265 | 2016-03-25 | ||
CN201610186626 | 2016-03-2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230797A CN107230797A (zh) | 2017-10-03 |
CN107230797B true CN107230797B (zh) | 2024-03-12 |
Family
ID=5989926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184705.7A Active CN107230797B (zh) | 2016-03-25 | 2017-03-24 | 电池组及其组装方法 |
CN201720305870.9U Active CN206742401U (zh) | 2016-03-25 | 2017-03-24 | 电池组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305870.9U Active CN206742401U (zh) | 2016-03-25 | 2017-03-24 | 电池组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107230797B (zh) |
WO (1) | WO201716221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162214A1 (zh) * | 2016-03-25 | 2017-09-28 | 安徽巨大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 电池组及其组装方法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50305A (zh) * | 2004-09-14 | 2006-03-22 | 南亚电路板股份有限公司 | 改善平板式燃料电池的双极板与质子交换膜件接触的方法 |
CN101223664A (zh) * | 2005-05-18 | 2008-07-16 | 施泰克赛拉有限责任公司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堆 |
CN101390232A (zh) * | 2006-01-17 | 2009-03-18 | 尼拉国际股份公司 | 电池叠层装置 |
CN101573818A (zh) * | 2006-12-11 | 2009-11-04 | 斯塔克塞拉有限公司 | 燃料电池堆和用于燃料电池堆的密封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N103746123A (zh) * | 2014-02-18 | 2014-04-23 | 武汉理工大学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及其构成的电堆 |
CN203631683U (zh) * | 2013-12-06 | 2014-06-04 | 广州微宏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组 |
CN103996863A (zh) * | 2013-02-15 | 2014-08-20 | 原子能与替代能源委员会 | 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金属双极板 |
CN206742401U (zh) * | 2016-03-25 | 2017-12-12 | 安徽巨大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 电池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205814B2 (ja) * | 2006-08-09 | 2013-06-05 | 大同特殊鋼株式会社 | 燃料電池用金属セパレー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燃料電池 |
CN100492745C (zh) * | 2007-07-05 | 2009-05-27 | 上海交通大学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的制造方法 |
TWI419403B (zh) * | 2011-04-29 | 2013-12-11 | Iner Aec Executive Yuan | 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堆模組結構 |
DE202014004456U1 (de) * | 2014-05-23 | 2015-05-28 | Reinz-Dichtungs-Gmbh | Metallische Bipolarplatte mit rückfedernder Dichtungsanordnung und elektrochemisches System |
-
2017
- 2017-03-24 WO PCT/CN2017/078215 patent/WO2017162214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03-24 CN CN201710184705.7A patent/CN107230797B/zh active Active
- 2017-03-24 CN CN201720305870.9U patent/CN206742401U/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50305A (zh) * | 2004-09-14 | 2006-03-22 | 南亚电路板股份有限公司 | 改善平板式燃料电池的双极板与质子交换膜件接触的方法 |
CN101223664A (zh) * | 2005-05-18 | 2008-07-16 | 施泰克赛拉有限责任公司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堆 |
CN101390232A (zh) * | 2006-01-17 | 2009-03-18 | 尼拉国际股份公司 | 电池叠层装置 |
CN101573818A (zh) * | 2006-12-11 | 2009-11-04 | 斯塔克塞拉有限公司 | 燃料电池堆和用于燃料电池堆的密封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N103996863A (zh) * | 2013-02-15 | 2014-08-20 | 原子能与替代能源委员会 | 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金属双极板 |
CN203631683U (zh) * | 2013-12-06 | 2014-06-04 | 广州微宏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组 |
CN103746123A (zh) * | 2014-02-18 | 2014-04-23 | 武汉理工大学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及其构成的电堆 |
CN206742401U (zh) * | 2016-03-25 | 2017-12-12 | 安徽巨大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 电池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742401U (zh) | 2017-12-12 |
WO2017162214A1 (zh) | 2017-09-28 |
CN107230797A (zh) | 2017-10-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346816B (zh) | 电池组及其电池单元 | |
JP4562693B2 (ja) | 電池ケースにセパレータを固定して安定性を向上させた二次電池 | |
JP6280521B2 (ja) | 電気化学セル | |
CN107346805B (zh) | 电池组 | |
EP2309582A2 (en) | Rechargeable batter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 |
JP2005332824A (ja) | 二次電池 | |
US20130065100A1 (en) | Rechargeable battery and module thereof | |
WO2021140808A1 (ja) | 蓄電装置 | |
KR102275545B1 (ko) | 배터리 셀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JP4199948B2 (ja) | シート状二次電池の電極引出構造 | |
EP4109651A1 (en) | Battery, battery module, battery pack, and electric vehicle | |
CN107230796B (zh) | 电池组及其组装方法 | |
CN107230797B (zh) | 电池组及其组装方法 | |
CN107346804B (zh) | 一种电池组 | |
US9929382B2 (en) | Battery having a tapered housing space | |
JP6915567B2 (ja) | 蓄電モジュール | |
JP2024513029A (ja) | 電池セル及び電気使用設備 | |
CN107591565B (zh) | 二次电池 | |
JP3921957B2 (ja) | 積層型電気二重層キャパシタ | |
KR20190112582A (ko) | 균일 면압 전지셀 카트리지 | |
JP2020053160A (ja) | 蓄電モジュール | |
KR100366083B1 (ko) | 리튬 2차 전지의 극판 조립체 | |
CN118431638A (zh) | 电池组 | |
KR100563032B1 (ko) | 리튬 이온 폴리머전지 | |
CN114430086A (zh) | 电芯组件及电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