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11279B - 发送方法、发送控制方法及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送方法、发送控制方法及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211279B CN107211279B CN201680007238.4A CN201680007238A CN107211279B CN 107211279 B CN107211279 B CN 107211279B CN 201680007238 A CN201680007238 A CN 201680007238A CN 107211279 B CN107211279 B CN 10721127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ymbol
- short
- communication
- transmission power
- range communic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9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4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0363 phase shif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0267 cellular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5—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collaboration of different radio technolog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6—Deriving transmission power values from another channe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2—Chan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ignal
- H04L5/06—Chan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ignal the signals being represented by different frequenc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04J11/0026—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multi-user interference
- H04J11/00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multi-user interference at the transmitt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2—Symbol synchronis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8—Details of algorithms
- H04L27/2673—Details of algorithms characterised by synchronisation parameters
- H04L27/2676—Blind, i.e. without using known symb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32—Carrier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s H04L27/02, H04L27/10, H04L27/18 or H04L27/26
- H04L27/34—Amplitude- and 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以同一频率(至少在一部分中彼此重合的频带)进行基于发送参数不同的多个通信方式的通信的通信系统中的发送方法,该方法生成第1码元组及第2码元组,第1码元组包含用于使通信对象装置识别进行基于第1通信方式的通信的控制码元,第2码元组包含第1通信方式用的数据码元,以第1发送功率发送第1码元组,以小于第1发送功率的第2发送功率发送第2码元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送方法、发送控制方法及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假定采用各种各样的无线通信方式的设备使用同一频带,混杂在同一区域内的环境。提出了用于避免采用了这样的各种各样的无线通信方式的设备间彼此受到干扰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为了WiMAX(注册商标)及Bluetooth(注册商标)的并存,匹配与无线帧关联的时间基准,使得一方的无线帧中的发送接收和另一方的无线帧中的发送接收在时间上不重叠来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0-5243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可是,在专利文献1中,例如,对于用于以同一频率(至少在一部分中重合的频带)实现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或PAN(Personal Area Network,个人局域网)等的发送功率比较低的近程通信和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或蜂窝通信等的发送功率比较高的远程通信的并存方式,没有进行任何研究。
设定为近程通信的发送功率与设定为远程通信的发送功率相比较低,所以在同一频率中,进行近程通信的设备因来自进行远程通信的设备的信号而受到单方性干扰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在进行远程通信的情况下,不能进行近程通信,作为通信系统整体,数据传输容量降低。
本发明的一方式,提供即使在使近程通信和远程通信在同一频率(至少在一部分中彼此重合的频带)中并存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数据传输容量的下降的发送方法、发送控制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发送方法是,在至少一部分中彼此重合的频带中进行基于发送参数不同的多个通信方式的通信的通信系统中的发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生成第1码元组及第2码元组,第1码元组包含用于使通信对象装置识别进行基于第1通信方式的通信的控制码元,第2码元组包含第1通信方式用的数据码元,以第1发送功率发送所述第1码元组,以小于第1发送功率的第2发送功率发送第2码元组。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发送控制方法是,在至少一部分中彼此重合的频带中进行基于发送参数不同的多个通信方式的通信的通信系统中的发送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从通信对象装置发送的调制信号,在上述调制信号中,包含用于使通信对象装置识别进行基于第1通信方式的通信的控制码元的第1码元组、或包含第1通信方式用的数据码元的第2码元组,第1码元组以第1发送功率发送,第2码元组以小于第1发送功率的第2发送功率发送,在接收到第1码元组的情况下,停止基于在数据发送中使用第1发送功率的第2通信方式的通信,在没有接收第1码元组的情况下,执行基于第2通信方式的通信。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通信装置,是以至少在一部分中彼此重合的频带进行基于发送参数不同的多个通信方式的通信的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装置,包括:生成单元,生成第1码元组及第2码元组,第1码元组包含用于使通信对象装置识别进行基于第1通信方式的通信的控制码元,第2码元组包含第1通信方式用的数据码元,以及发送单元,以第1发送功率发送第1码元组,以小于第1发送功率的第2发送功率发送第2码元组。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通信装置,是以在至少一部分中彼此重合的频带中进行基于发送参数不同的多个通信方式的通信的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装置,包括:接收单元,接收从通信对象装置发送的调制信号,在调制信号中,包含用于使通信对象装置识别进行基于第1通信方式的通信的控制码元的第1码元组、或包含第1通信方式用的数据码元的第2码元组,第1码元组以第1发送功率发送,第2码元组以小于第1发送功率的第2发送功率发送;以及控制单元,在接收到的调制信号中包含第1码元组的情况下,停止基于在数据发送中使用第1发送功率的第2通信方式的通信,在接收到的调制信号中不包含第1码元组的情况下,执行基于第2通信方式的通信。
再者,这些概括性的或具体的方式,可以通过系统、装置、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记录介质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系统、装置、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和记录介质的任意的组合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即使在使近程通信和远程通信在同一频率(至少在一部分中彼此重合的频带)中并存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数据传输容量的下降。
从说明书和附图中将清楚本发明的一方式中的更多的优点和效果。这些优点和/或效果可以由几个实施方式和说明书及附图所记载的特征来分别提供,不需要为了获得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同一特征而提供全部特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包括进行实施方式1的近程通信的设备及远程通信的设备的通信系统的结构例子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终端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对应于实施方式1的近程通信及远程通信两者的终端发送调制信号时的帧结构例子的图。
图4是表示对应于实施方式1的近程通信的终端发送调制信号时的帧结构例子的图。
图5是表示对应于实施方式1的远程通信两者的终端发送调制信号时的帧结构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的I-Q平面中的BPSK的信号点配置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发送功率小的码元”的I-Q平面中的BPSK的信号点配置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发送功率小的码元”的I-Q平面中的QPSK的信号点配置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的频率-时间轴中的码元配置的一例的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的频率-时间轴中的码元配置的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的I-Q平面中的BPSK的信号点配置的一例的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近程通信AP的结构的框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近程通信AP发送调制信号时的帧结构例子的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远程通信AP的结构的框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远程通信AP发送调制信号时的帧结构例子的图。
图16是表示包括实施方式1的进行近程通信的设备及远程通信的设备的通信系统的结构例子的图。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进行近程通信的设备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例子的图(终端#B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发送的情况)。
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进行近程通信的设备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例子的图(终端#B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不发送的情况)。
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进行近程通信的设备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例子的图(终端#B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发送的情况)。
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进行近程通信的设备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例子的图(终端#B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发送的情况)。
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进行近程通信的设备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例子的图(终端#B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不发送的情况)。
图22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进行近程通信的设备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例子的图(终端#B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不发送的情况)。
图23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近程通信用的码元被长时间发送的情况的帧结构例子的图。
图24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终端及近程用AP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例子的图。
图25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终端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例子的图。
图26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进行近程通信的设备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例子的图(保护间隔被确保,终端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不发送的情况)。
图27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进行近程通信的设备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例子的图(保护间隔未被确保,终端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不发送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通信系统的概要]
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结构例子。在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使用同一频率(频带)进行近程通信和远程通信。其中,使用同一频率(频带)是指在近程通信中使用的频带和在远程通信中使用的频带至少在一部分中彼此重合。
具体而言,在图1中,访问点(Access Point)101和终端#A(102)进行远程通信,近程用AP#1(103)和终端#B(104)进行近程通信。
如上述,“近程通信”是NFC或PAN等的发送功率比较低的通信,“远程通信”是无线LAN或蜂窝通信等的发送功率比较高的通信。再者,有关近程通信的发送功率和远程通信的发送功率之间的相对关系的细节,将后述。
此外,在图1中,使用同一频率(至少在一部分中彼此重合的频带)进行近程通信和远程通信。在近程通信和远程通信中,使用不同的通信参数。
再者,AP有时也以基站或发送站等的其他名称表示,终端有时也以接收台、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等的其他名称表示。
[终端的结构]
图2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动作的终端的结构的框图。
图2所示的终端20,例如作为图1所示的终端#A(102)或终端#B(104)动作。
图2所示的终端20采用包括接收天线201、接收单元203、控制单元206、发送单元209、以及发送天线211的结构。
在终端20中,在存在从通信对象发送的调制信号时,接收单元203动作。接收单元203将通过天线201接收到的接收信号202作为输入。对于接收信号202,接收单元203实施变频、频率和时间同步、解调、纠错解码等的接收处理,输出接收数据204和/或控制信息205。在控制信息205中,例如包含有关通信方法(近程通信或远程通信)的信息、或表示通信开始的信息。
控制单元206接受包含表示通信开始的信息的指示信号200,生成与通信开始关联的控制信号207,对发送单元209输出。在控制信号207中,例如包含有关通信方法(近程通信或远程通信)的信息、有关调制方式的信息、有关纠错方式的信息等。
再者,控制单元206也可以将控制信息205作为输入之一,基于控制信息205切换通信方法。此外,控制单元206也可以基于控制信息205中包含的表示通信开始的信息,将与通信开始关联的控制信号207输出到发送单元209。
发送单元209将数据208及控制信号207作为输入。发送单元209对于数据208及控制信号207,实施纠错编码、调制(映射)等的处理并生成数据码元。此外,发送单元209生成时域或频域中的同步用的码元、用于接收装置中信号检测的码元、用于估计传播路径的导频码元(参考码元)、AGC(Automatic Gain Control,自动增益控制)用码元(用于调整接收装置中信号的电平的码元)、控制码元等,输出相当于这些码元的调制信号210。
调制信号210从天线211作为电波被输出。作为此时的通信方式,可以是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方式,可以是单载波传输方式,也可以是扩频通信方式。
此外,控制单元206基于终端20可实施的通信方法(近程通信、远程通信),设定数据码元及控制码元的发送功率。例如,将“近程通信”用的调制信号的平均发送功率设为Pa,将“远程通信”用的调制信号的平均发送功率设为Pb。这种情况下,Pa<Pb(Pb大于Pa)成立。
[终端20的发送帧结构]
作为终端20采用的通信方式,可列举(1)能够进行近程通信及远程通信两者的终端,(2)仅能够进行近程通信的终端,或(3)仅能够进行远程通信的终端。
因此,在以下,说明在上述各通信方式中的终端20发送的发送帧结构的一例。
(1)能够进行近程通信及远程通信两者的终端20发送的帧结构
图3表示能够发送近程通信用的调制信号及远程通信用的调制信号两者的终端20传输近程用数据时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一例。
即,图3表示图1所示的终端#B(104)对于近程用AP#1(103)发送近程用数据时的帧结构例子。
在图3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发送功率。
终端20首先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发送。
图3所示的码元301表示“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的结构例。码元301例如是包含同步码元(用于接收装置中取频率同步和/或时间同步的码元)、AGC用码元(用于接收装置中调整信号的电平的码元)、控制码元等的码元组。此外,在码元301中,进而也可以包含信号检测用的码元。
码元302、303、304、305是“近程通信用码元”。码元302是近程通信的同步用码元(用于接收装置中取频率同步和/或时间同步的码元)。在终端20发送了图3所示的调制信号的情况下,接收装置即近程用AP用同步用码元302,取频率同步和/或时间同步。再者,近程用AP通过检测同步用码元302,也可以进行信号检测。此外,作为其他的方法,近程用AP中用于检测信号的码元(未图示)也可以存在于同步用码元302之前。
码元303是近程通信用的AGC用码元。在终端20发送了图3所示的调制信号的情况下,接收装置即近程用AP用AGC用码元303,调整接收信号的信号电平。
码元304是近程通信用的控制码元。控制码元304例如是为了生成近程通信用的数据码元305而用于将使用的纠错码的方法(例如,纠错码的编码率、纠错码的码长(块长度)等)、调制方式等的信息通知给通信对象的码元。
码元305是近程通信用数据码元,是用于对通信对象即接收装置传输数据的码元。
在图3中,“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也以在图1所示的AP(101)及终端#A(102)中能够接收的电平的发送功率从终端#B发送。即,在图2的终端20对应于近程通信及远程通信两者的情况下,图2的发送单元209以被设定为远程通信的发送功率,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发送,以被设定为近程通信的发送功率,将“近程通信用码元”302~305发送。
此外,在图3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中包含的控制码元中,包含表示图2的终端20进行“近程通信”还是进行“远程通信”的信息。例如,控制码元也可以包含比特c0,在终端20发送用于“近程通信”的数据码元的情况下,将c0设定为“0”,在终端20发送用于“远程通信”的数据码元的情况下,将c0设定为“1”。在图3中,终端20发送“近程通信”用的数据码元,所以c0被设定为“0”。
相对于此,图3所示的同步用码元302、AGC用码元303、控制码元304、以及数据码元305是“近程通信”用码元(码元组)。即,这些近程通信用码元是图1所示的终端#B(104)用于对近程用AP#1(103)传输的码元。如图3所示,相对于“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这些近程通信用码元是“发送功率小的码元”。
再者,有关“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及“发送功率小的码元”302~305的详细的说明,将后述。
此外,图3所示的帧结构中特长的点是,在“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中包含AGC用码元(第1AGC用码元),同时在“近程通信用码元”302~305之中存在另一AGC用码元(第2AGC用码元)303。
具体而言,在图1中,通过终端#B(104)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中包含的第1AGC用码元发送,AP(101)、终端#A(102)及近程用AP#1(103)能够根据“远程通信”的发送功率而容易地调整接收信号(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的电平。因此,AP(101)及终端#A(102)可以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的信息解调。
此外,在图1中,通过终端#B(104)发送第2AGC用码元303,近程用AP#1(103)可以根据“近程通信”的发送功率而容易地调整接收信号(发送功率小的码元)的电平。因此,近程用AP#1(103)可以将近程通信用控制码元304、近程通信用数据码元305解调。
这样,如图3所示,近程用AP#1(103)可以用在“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中包含的第1AGC用码元及在“近程通信用码元”302~305中包含的第2AGC用码元,正确地调整以不同的发送功率发送的两者的码元组的接收信号电平。
再者,有关接收到图3所示的帧时的、图1所示的AP(101)、近程用AP#1(103)及终端#A(102)的动作的细节,将后述。
此外,图3所示的帧结构是一例,也可以包含图3所示的码元以外的码元(例如,接收装置用于估计信道变动的导频码元(参考码元)等)。
(2)可以仅进行近程通信的终端20发送的帧结构
图4表示能够发送近程通信的调制信号的终端20传输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一例。
即,图4表示图1所示的终端#B(104)对于近程用AP#1(103)发送近程用数据时的帧结构例子。
在图4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发送功率。再者,在图4所示的帧结构中,对与图3所示的帧结构相同的结构附加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说明。
具体而言,在图4所示的帧结构中,与图3所示的帧结构不同的点是,不存在“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
图4所示的同步用码元302、AGC用码元303、控制码元304、以及数据码元305是“近程通信”用码元。即,这些近程通信用码元是图1所示的终端#B(104)用于对近程用AP#1(103)传输的码元。
再者,有关接收到图4所示的帧时的、图1所示的近程用AP#1(103)的动作的细节,将后述。
此外,图4所示的帧结构是一例,也可以包含图4所示的码元以外的码元(例如,接收装置用于估计信道变动的导频码元(参考码元)等)。
(3)可以仅进行远程通信的终端20发送的帧结构
图5表示可以发送远程通信的调制信号的终端20传输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一例。
即,图5表示图1所示的终端#A(102)对于AP(101)发送远程通信用数据时的帧结构例子。
在图5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发送功率。再者,在图5所示的帧结构中,对与图3所示的帧结构相同的结构附加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说明。
具体而言,在图5所示的帧结构中,与图3所示的帧结构不同的点是,取代码元302~305而配置码元501~504。再者,在图5所示的帧结构中,与图3所示的帧结构同样,配置“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
图5所示的码元501是远程通信的同步用码元(接收装置中用于取频率同步和/或时间同步的码元)。在图2的终端20发送了图5所示的调制信号的情况下,接收装置即AP(101)用同步用码元501,取频率同步和/或时间同步。再者,AP(101)通过检测同步用码元501,也可以进行信号检测。此外,作为其他的方法,在AP中用于检测信号的码元(未图示)也可以在同步用码元501之前存在。
码元502是远程通信用的AGC用码元。在终端20发送了图5所示的调制信号的情况下,接收装置即AP(101)用AGC用码元502,调整接收信号的信号电平。
码元503是远程通信用的控制码元。例如,控制码元503是用于将为了生成远程通信用的数据码元504而使用的纠错码的方法(例如,纠错码的编码率、纠错码的码长(块长度)等)、调制方式等的信息通知给通信对象的码元。
码元504是远程通信用的数据码元,是用于对通信对象传输数据的码元。
在图5中,“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从终端#A(102)以在图1所示的AP(101)、终端#B(104)、近程通信用AP#1(103)中可以接收的电平的发送功率发送。
此外,在“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中包含的控制码元中,包含表示终端20进行“近程通信”还是进行“远程通信”的信息。例如,控制信息码元包含比特c0,也可以在终端20发送用于“近程通信”的数据码元的情况下,将c0设定为“0”,在终端20发送用于“远程通信”的数据码元的情况下,将c0设定为“1”。在图5中,用于终端20发送“远程通信”用的数据码元,所以c0被设定为“1”。
此外,在图5中,同步用码元501、AGC用码元502、控制码元503、以及数据码元504是“远程通信”用码元(码元组)。即,这些远程通信用码元是图1所示的终端#A(102)用于对AP(101)传输的码元。图5所示,这些远程通信用码元至少以在图1所示的AP(101)中能够接收的电平的发送功率(与“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同等的发送功率)从终端#A(102)发送。
再者,有关“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的详细的说明,将后述。
此外,有关接收到图5所示的帧时的、图1所示的AP(101)、近程用AP#1(103)及终端#A(102)的动作的细节,将后述。
此外,图5所示的帧结构是一例,也可以包含图5所示的码元以外的码元(例如,接收装置用于估计信道变动的导频码元(参考码元)等)。
以上,说明了对应于终端20的各通信方式的发送帧结构的一例。
[关于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及发送功率小的码元]
接着,详细地说明“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及“发送功率小的码元(近程通信用码元)”302~305。
这里,作为一例,说明对于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适用了BPSK(Binary Phase ShiftKeying;二进制移相键控)的情况。图6表示有关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的同相-正交平面(I-Q平面)中的BPSK的信号点的配置例子。
如图6所示,数据b0=“0”的信号点被配置为同相分量I=-1×a、正交分量Q=0。此外,数据b0=“1”的信号点被配置为同相分量I=1×a、正交分量Q=0。其中,a是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的信号点的同相分量的绝对值,是大于0的实数。
作为一例,图7表示对于图3或图4所示的近程通信用码元(同步用码元302、AGC用码元303、控制码元304、或数据码元305)适用了BPSK的情况下的I-Q平面中的BPSK的信号点的配置例子。
如图7所示,数据b0=“0”的信号点被配置为同相分量I=-1×b、正交分量Q=0。此外,数据b0=“1”的信号点被配置为同相分量I=1×b、正交分量Q=0。其中,b是近程通信用码元的信号点的同相分量的绝对值,是大于0的实数。
此时,通过在配置在I-Q平面上的信号点中“a大于b(a>b)”,图3那样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和“近程通信用码元(即发送功率小的码元)”302~305成立。
作为另一例子,图8表示对于图3或图4所示的近程通信用码元(同步用码元302、AGC用码元303、控制码元304、或数据码元305)适用了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Keying)的情况的I-Q平面中的QPSK的信号点的配置的例子。
如图8所示,数据b0=“0”及数据b1=“0”的信号点被配置为同相分量I=1×c、正交分量Q=1×c。此外,数据b0=“0”及数据b1=“1”的信号点被配置为同相分量I=1×c、正交分量Q=-1×c。此外,数据b0=“1”及数据b1=“0”的信号点被配置为同相分量I=-1×c、正交分量Q=1×c。此外,数据b0=“1”及数据b1=“1”的信号点被配置为同相分量I=-1×c、正交分量Q=-1×c。其中,c是近程通信用码元的信号点的同相分量及正交分量的绝对值,是大于0的实数。
此时,在图6所示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和图8所示的“近程通信用码元(即发送功率小的码元)”之间,在I-Q平面上配置的信号点中下式(1)的关系成立
接着,图9及图10表示采用了OFDM方式那样的多载波方式的情况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的频域-时域中的码元配置的一例。
图9表示将横轴设为频率、纵轴设为时间时的码元配置例子。在图9中,频率轴方向由载波1至载波6构成,时间轴方向由时刻1、时刻2的帧构成。
图9所示的码元901表示包含在载波2、4、6中配置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的码元。例如,在进行图6所示的映射的情况下,码元901是BPSK的码元。
图9所示的码元902是不包含被配置在载波1、3、5中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的码元。因此,例如,码元902是同相分量I=0、正交分量Q=0的码元。
再者,频率―时间轴中的码元配置不限定于图9的码元配置。此外,图9所示的码元901及码元902以外的码元也可以被包含在同一时间段中。
图10表示将横轴设为频率、纵轴设为时间时的码元配置例子。图10表示与图9不同的码元配置的例子。在图10中,频率轴方向由载波1至载波6构成,时间轴方向由时刻1、时刻2的帧构成。
在图10中,在时刻1、时刻2、及载波1~6中,被配置包含“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的码元901。例如,在进行图6所示的映射的情况下,码元901是BPSK的码元。
再者,频率-时间轴中的帧结构不限定于图10所示的结构。此外,图10所示的码元901以外的码元也可以包含在同一时域中。
此外,对于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也可以适用与图6所示的映射不同的映射的BPSK。图11表示与图6所示的BPSK的信号点配置不同的、I-Q平面中的BPSK的信号点的配置例子。
如图11所示,数据b0=「0」的信号点被配置在同相分量I=-1×d、正交分量Q=-1×d。此外,数据b0=“1”的信号点被配置在同相分量I=1×d、正交分量Q=1×d。其中,d是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的信号点的同相分量及正交分量的绝对值,是大于0的实数。
其中,在图11所示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和图7所示的“近程通信用码元(即发送功率小的码元)”之间,在被配置在I-Q平面中的信号点中下式(2)的关系成立。
同样地,在图11所示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和图8所示的“近程通信用码元(即发送功率小的码元)”之间,在被配置在I-Q平面中的信号点中下式(3)的关系成立。
d>c...(3)
如以上说明的,有关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和发送功率小的码元(近程通信用码元)302~305之间的关系,使用一般式说明。
在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的调制方式的I-Q平面中的信号点的数设为M,将各信号点的同相分量设为Ia,j,将正交分量设为Qa,j的情况下,平均功率以下式(4)表示。
此外,在将图3或图4所示的“近程通信用数据码元”305的调制方式的I-Q平面中的信号点的数设为N,将各信号点的同相分量设为Ib,j,将正交分量设为Qb,j的情况下,平均功率以下式(5)表示。
此时,在“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的I-Q平面中的信号点的平均功率和“近程通信用数据码元305”的I-Q平面中的信号点的平均功率之间,下式(6)的关系成立。
此外,在图3或图4所示的同步用码元302、AGC用码元303或控制码元304的平均功率以式(5)表示的情况下式(6)也成立。
[近程用AP#1(103)的结构]
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动作的近程用AP#1(103)的结构的框图。
图12所示的近程用AP#1(103)采用包括接收天线1201、接收单元1203、控制单元1206、发送单元1209和发送天线1211的结构。
在近程用AP#1(103)中,接收单元1203在存在从通信对象发送的调制信号时动作。接收单元1203将由天线1201接收到的接收信号1202作为输入。接收单元1203对于接收信号1202,实施变频、频率和时间同步、解调、纠错解码等的接收处理,将接收数据1204和/或控制信息1205输出。在控制信息1205中,例如,包含有关通信方法(近程通信或远程通信)的信息、或表示通信开始的信息。
控制单元1206接受包含表示通信开始的信息的指示信号1200,生成与通信开始关联的控制信号1207,向发送单元1209输出。在控制信号1207中,例如,包含有关通信方法(近程通信或远程通信)的信息、有关调制方式的信息、有关纠错方式的信息等。
再者,控制单元1206也可以将控制信息1205作为输入之一,基于控制信息1205切换通信方法。此外,控制单元1206也可以基于控制信息1205中包含的表示通信开始的信息,将与通信开始关联的控制信号1207输出到发送单元1209。
发送单元1209将数据1208及控制信号1207作为输入。发送单元1209对于数据1208及控制信号1207实施纠错编码、调制(映射)等的处理并生成数据码元。此外,发送单元1209生成时域或频域中的同步用的码元、用于检测接收装置中的信号的码元、用于估计传播路径的导频码元(参考码元)、AGC用码元(用于调整接收装置中信号的电平的码元)、控制码元等,输出相当于这些码元的调制信号1210。
调制信号1210从天线1211作为电波被输出。作为此时的通信方式,可以是OFDM方式、单载波传输方式,也可以是扩频通信方式。
此外,控制单元1206在发送近程通信用的调制信号时,进行控制,使得远程通信用的调制信号也一并发送。那时,控制单元1206对于近程通信及远程通信的各调制信号,设定发送功率。例如,假设“近程通信”用的调制信号的平均发送功率为Pa,“远程通信”用的调制信号的平均发送功率为Pb。这种情况下,Pa<Pb(Pb大于Pa)成立。
[近程用AP#1(103)的发送帧结构]
在以下,说明有关上述图12的近程用AP#1(103)发送的发送帧结构的一例。
图13表示近程用AP#1(103)传输近程用数据时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一例。
即,图13表示图1所示的近程用AP#1(103)对于终端#B(104)发送近程用数据时的帧结构例子。
在图13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发送功率。
图12的近程用AP#1(103)首先进行“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301的发送。其中,近程用AP#1(103)与终端不同,可以从插座接受电源供给的可能性高。从这点来看,在近程用AP#1(103)中,与“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301的发送上需要的功耗有关的限制有可能比终端低。
图13所示的码元1301表示“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的结构例子。码元1301是例如包含同步码元(接收装置中用于取频率同步和/或时间同步的码元)、AGC用码元(用于调整接收装置中信号的电平的码元)、控制码元等的码元组。此外,在码元1301中,还可以包含信号检测用的码元。
码元1302、1303、1304、1305是“近程通信”用码元。码元1302是近程通信的同步用码元(接收装置中用于取频率同步和/或时间同步的码元)。在近程用AP#1(103)发送了图13所示的调制信号的情况下,接收装置即终端用同步用码元1302,取频率同步和/或时间同步。再者,终端通过检测同步用码元1302,也可以进行信号检测。此外,作为其他的方法,终端中用于检测信号的码元(未图示)也可以存在于同步用码元1302之前。
码元1303是近程通信用的AGC用码元。在近程用AP#1(103)如图13所示发送了调制信号的情况下,接收装置即终端用AGC用码元1303,调整接收信号的信号电平。
码元1304是近程通信用的控制码元。控制码元1304例如是用于对通信对象通知为了生成近程通信用的数据码元1305而使用的纠错码的方法(例如,纠错码的编码率、纠错码的码长(块长度)等)、调制方式等的信息的码元。
码元1305是近程通信用数据码元,是用于对通信对象即接收装置传输数据的码元。
在图13中,“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301以在图1所示的AP(101)及终端#A(102)中能够接收的电平的发送功率从近程用AP#1(103)发送。即,近程用AP的发送单元1209以被设定远程通信的发送功率进行“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的发送,以被设定为近程通信的发送功率进行“近程通信用码元”1302~1305的发送。
此外,在“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301中包含的控制码元中,包含表示近程用AP#1(103)进行“近程通信”、还是进行“远程通信”的信息。例如,控制信息码元也可以包含比特c0,在发送用于“近程通信”的数据码元的情况下,c0被设定为“0”,在发送用于“远程通信”的数据码元的情况下,c0被设定为“1”。在图13中,近程用AP#1(103)发送“近程通信”用的数据码元,所以c0被设定为“0”。
相对于此,图13所示的、同步用码元1302、AGC用码元1303、控制码元1304、以及数据码元1305是“近程通信”用码元(码元组)。即,这些近程通信用码元是图1所示的近程用AP#1(103)用于对终端#B(104)传输的码元。如图13所示,这些近程通信用码元相对于“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301,是“发送功率小的码元”。
再者,有关“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301及“发送功率小的码元”(近程通信用码元)」1302~1305之间的关系,与用图6~图10及式(1)~式(6)等说明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及“发送功率小的码元”之间的关系是同样的,所以这里省略其说明。
图13所示的帧结构中特长的点是,“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301中包含AGC用码元(第1AGC用码元),并且在“近程通信用码元”1302~1305之中存在另一AGC用码元(第2AGC用码元)1303。
具体而言,在图1中,通过近程用AP#1(103)发送在“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301中包含的第1AGC用码元,AP(101)、终端#A(102)或终端#B(104)可以容易地调整接收信号(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的电平。因此,AP(101)及终端#A(102)可以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301的信息解调。
此外,在图1中,通过近程用AP#1(103)发送第2AGC用码元1303,终端#B(104)可以容易地调整接收信号(发送功率小的码元)的电平。因此,终端#B(104)可以将近程通信用控制码元1304、近程通信用数据码元1305解调。
这样,如图13所示,终端#B(104)可以用在“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301中包含的第1AGC用码元及在“近程通信用码元”1302~1305中包含的第2AGC用码元,正确地调整以不同的发送功率发送的两者的码元组的接收信号电平。
再者,有关接收到图13所示的帧时的、图1所示的AP(101)及终端#A(102)的动作的细节,将后述。
此外,图13所示的帧结构是一例,也可以包含图13所示的码元以外的码元(例如,接收装置用于估计信道变动的导频码元(参考码元)等)。
[AP(101)的结构]
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中动作的AP(101)的结构的框图。
图14所示的AP(101)采用包括接收天线1401、接收单元1403、控制单元1406、发送单元1409、以及发送天线1411的结构。
在AP(101)中,接收单元1403在存在从通信对象发送的调制信号时动作。接收单元1403将由天线1401接收到的接收信号1402作为输入。接收单元1403对于接收信号1402实施变频、频率和时间同步、解调、纠错解码等的接收处理,输出接收数据1404和/或控制信息1405。在控制信息1405中,例如包含有关通信方法(近程通信或远程通信)的信息、或表示通信开始的信息。
控制单元1406接受包含表示通信开始的信息的指示信号1400,生成与通信开始关联的控制信号1407,向发送单元1409输出。在控制信号1407中,例如包含有关通信方法(近程通信或远程通信)的信息、有关调制方式的信息、有关纠错方式的信息等。
再者,控制单元1406也可以将控制信息1405作为输入之一,基于控制信息1405切换通信方法。此外,控制单元1406也可以基于控制信息1405中包含的表示通信开始的信息,将与通信开始关联的控制信号1407输出到发送单元1409。
发送单元1409将数据1408及控制信号1407作为输入。发送单元1409对于数据1408及控制信号1407实施纠错编码、调制(映射)等的处理并生成数据码元。此外,发送单元1409生成时域或频域中同步用的码元、用于接收装置中信号检测的码元、用于估计传播路径的导频码元(参考码元)、AGC用码元(用于调整接收装置中信号的电平的码元)、控制码元等,输出相当于这些码元的调制信号1410。
调制信号1410从天线1411作为电波输出。作为此时的通信方式,可以是OFDM方式、单载波传输方式,也可以是扩频通信方式。
此外,控制单元1406对于远程通信的调制信号设定发送功率。例如,假设“近程通信”用的调制信号的平均发送功率为Pa,“远程通信”用的调制信号的平均发送功率为Pb。这种情况下,Pa<Pb(Pb大于Pa)成立。
[AP(101)的发送帧结构]
在以下,说明有关上述AP(101)发送的发送帧结构的一例。
图15表示AP(101)传输远程用数据时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一例。
即,图15表示图1所示的AP(101)对于终端#A(102)发送远程用数据时的帧结构例子。
在图15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发送功率。再者,在图15所示的帧结构中,对与图3所示的帧结构相同的结构附加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说明。
具体而言,在图15所示的帧结构中,与图3所示的帧结构同样,AP(101)首先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发送。
图15所示的码元1501是远程通信的同步用码元(接收装置中用于取频率同步和/或时间同步的码元)。在AP(101)发送了图15所示的调制信号的情况下,接收装置即终端#A(102)用同步用码元1501,取频率同步和/或时间同步。再者,终端#A(102)通过检测同步用码元1501,也可以进行信号检测。此外,作为其他的方法,终端#A(102)中用于检测信号的码元(未图示)也可以存在于同步用码元1501之前。
码元1502是远程通信用的AGC用码元。在AP(101)发送了图15所示的调制信号的情况下,接收装置即终端#A(102)用AGC用码元1502,调整接收信号的信号电平。
码元1503是远程通信用的控制码元。控制码元1503例如是用于对通信对象通知为了生成远程通信用的数据码元1504而使用的纠错码的方法(例如,纠错码的编码率、纠错码的码长(块长度)等)、调制方式等的信息的码元。
码元1504是远程通信用的数据码元,是用于对通信对象传输数据的码元。
在图15中,“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以在图1所示的终端#A(102)、终端#B(104)、近程通信用AP#1(103)中可以接收的电平的发送功率从AP(101)发送。
此外,在“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中包含的控制码元中,包含表示AP(101)在进行“远程通信”的信息。例如,控制信息码元也可以包含比特c0,在发送用于“近程通信”的数据码元的情况下,c0被设定为“0”,在发送用于“远程通信”的数据码元的情况下,c0被设定为“1”。在图15中,AP(101)发送“远程通信”用的数据码元,所以c0被设定为“1”。
此外,图15中,同步用码元1501、AGC用码元1502、控制码元1503、以及数据码元1504是“远程通信”用码元(码元组)。即,这些远程通信用码元是图1所示的AP(101)用于对终端#A(102)传输的码元。如图15所示,从AP(101)至少以在图1所示的终端#A(102)中能够接收的电平的发送功率(与“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同等的发送功率)发送这些远程通信用码元。
再者,对于“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用图6~图10及式(1)~式(6)等进行了说明,所以这里省略其说明。
此外,图15所示的帧结构是一例,也可以包含图15所示的码元以外的码元(例如,接收装置用于估计信道变动的导频码元(参考码元)等)。
[各设备的动作]
如上述,在图3、图5、图13及图15所示的帧结构中,存在“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1301。在以下,说明有关各设备接收到“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时的动作。
<AP(101)的动作>
AP(101)进行以下的动作(101-1)~(101-3)。
动作(101-1):
当AP(101)的接收单元1403在某一时间段(time period)内不能检测“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的情况下(不能接收“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的情况)(即,哪个设备都不发送“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的情况),AP(101)判断为可以发送调制信号(例如,参照图15)。
动作(101-2):
AP(101)的接收单元1403在某一时间段内检测“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中包含的控制码元(c0)解调,在判断为近程通信用的数据码元包含在接收信号中的情况下(判断为c0为“0”),AP(101)判断为不发送调制信号(例如,参照图15)。此时,AP(101)也可以不进行用于近程通信用的数据码元的解调的动作。
动作(101-3):
AP(101)的接收单元1403在某一时间段内检测“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中包含的控制码元(c0)解调,在判断为远程通信用的数据码元包含在接收信号中的情况下(判断为c0为“1”),AP(101)判断为也可以发送(用下一帧)调制信号(例如,参照图15)。再者,在判断为远程通信用的数据码元是发给本机的码元的情况下,AP(101)进行远程通信用的数据码元的解调。
这样,AP(101)用“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判断是否存在正进行“近程通信”的设备。然后,AP(101)在判断为存在正进行“近程通信”的设备的情况下,停止“远程通信”用的调制信号的发送,使得对其他设备不产生干扰,在判断为不存在正进行“近程通信”的设备的情况下,执行“远程通信”用的调制信号的发送。
<终端#A(102)的动作>
终端#A(102)进行以下的动作(102-1)~(102-3)。
动作(102-1):
终端#A(102)的接收单元203在某一时间段内不能检测“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的情况下(不能接收“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的情况)(即,哪个设备都不发送“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的情况),终端#A(102)判断为能够发送远程通信用的调制信号(例如,参照图5)。
动作(102-2):
终端#A(102)的接收单元203在某一时间段内检测“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中包含的控制码元(c0)解调,在判断为近程通信用的数据码元包含在接收信号中的情况下(判断c0为“0”),终端#A(102)判断为不发送远程通信用的调制信号(例如,参照图5。对AP(101)的调制信号)。此时,终端#A(102)也可以不进行用于近程通信用的数据码元的解调的动作。
动作(102-3):
终端#A(102)的接收单元203在某一时间段内检测“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中包含的控制码元(c0)解调,在判断为远程通信用的数据码元包含在接收信号中的情况下(判断c0为“1”),终端#A(102)判断为也可以发送(用下一帧)远程通信用的调制信号(例如,参照图5。对AP(101)的调制信号)。再者,在判断为远程通信用的数据码元是发给本机的码元的情况下,终端#A(102)进行远程通信用的数据码元的解调。
这样,终端#A(102)用“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判断是否存在正进行“近程通信”的设备。然后,终端#A(102)在判断为存在正进行“近程通信”的设备的情况下,停止“远程通信”用的调制信号的发送,使得对其他设备不产生干扰,在判断为不存在正进行“近程通信”的设备的情况下,执行“远程通信”用的调制信号的发送。
<近程用AP#1(103)的动作>
近程用AP#1(103)进行以下的动作(103-1)~(103-3)。
动作(103-1):
近程用AP#1(103)的接收单元1203在某一时间段内不能检测“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的情况下(不能接收“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的情况)(即,哪个设备都没有进行“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的发送的情况),判断为近程用AP#1(103)可以发送调制信号(例如,参照图13)。
动作(103-2):
近程用AP#1(103)的接收单元1203在某一时间段内检测“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中包含的控制码元(c0)解调,在判断为近程通信用的数据码元包含在接收信号中的情况下(判断为c0为“0”),近程用AP#1(103)判断为也可以(用下一帧)发送近程用的调制信号(例如,参照图13。对终端#B(104)的调制信号)。再者,在判断为近程通信用的数据码元是发给本机的码元的情况下,近程用AP#1(103)进行近程通信用的数据码元的解调。
动作(103-3):
近程用AP#1(103)的接收单元1203在某一时间段内检测“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中包含的控制码元(c0)解调,在判断为远程通信用的数据码元包含在接收信号中的情况下(判断为c0为“1”),近程用AP#1(103)判断为不发送近程用的调制信号(例如,参照图13。对终端#B(104)的调制信号)。此时,AP(101)也可以不进行用于远程通信用的数据码元的解调的动作。
这样,近程用AP#1(103)用“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判断是否存在正进行“远程通信”的设备。然后,近程用AP#1(103)在判断为存在正进行“远程通信”的设备的情况下,因有可能受到干扰而停止“近程通信”用的调制信号的发送,在判断为不存在正进行“远程通信”的设备的情况下,执行“近程通信”用的调制信号的发送。
<终端#B(104)的动作>
终端#B(104)进行以下的动作(104-1)~(104-3)。
动作(104-1):
终端#B(104)的接收单元203在某一时间段内不能检测“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的情况下(不能接收“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的情况)(即,哪个设备都不发送“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的情况),终端#B(104)判断为可以发送调制信号(例如,参照图3或图4)。
动作(104-2):
终端#B(104)的接收单元203在某一时间段内检测“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中包含的控制码元(c0)解调,在判断为近程通信用的数据码元包含在接收信号中的情况下(判断为c0为“0”),终端#B(104)判断为也可以(用下一帧)发送近程用的调制信号(例如,参照图3或图4。对近程用AP#1(103)的调制信号)。再者,在判断为近程通信用的数据码元是发给本机的码元的情况下,终端#B(104)进行近程通信用的数据码元的解调。
动作(104-3):
终端#B(104)的接收单元203在某一时间段内检测“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中包含的控制码元(c0)解调,在判断为远程通信用的数据码元包含在接收信号中的情况下(判断为c0为“1”),终端#B(104)判断为不发送近程用的调制信号(例如,参照图3或图4。对近程用AP#1(103)的调制信号)。此时,终端#B(104)也可以不进行用于远程通信用的数据码元的解调的动作。
这样,终端#B(104)用“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判断是否存在正进行“远程通信”的设备。然后,终端#B(104)在判断为存在正进行“远程通信”的设备的情况下,因有可能受到干扰而停止“近程通信”用的调制信号的发送,在判断为不存在正进行“远程通信”的设备的情况下,执行“近程通信”用的调制信号的发送。
以上,说明了有关各设备接收到“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301时的动作。
如以上那样,进行“近程通信”的设备(例如,图1的近程用AP#1(103)及终端#B(104))发送也可到达进行“远程通信”的设备(例如,图1的AP(101)及终端#A(102))那样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控制码元)。
然后,进行远程通信的通信装置(AP及终端)接收从进行近程通信的通信装置(近程用AP及终端)发送的调制信号,在接收到的调制信号中包含“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的情况下,停止远程通信,在接收到的调制信号中不包含“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的情况下,执行远程通信。
即,进行“近程通信”的设备通过进行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的发送,对于进行“远程通信”的设备,通知进行近程通信。即,进行“近程通信”的设备通过进行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的发送,确保用于近程通信的发送资源。由此,进行“远程通信”的设备可以判别是否存在进行“近程通信”的设备。然后,进行“远程通信”的设备在判别为存在进行“近程通信”的设备的情况下,进行发送控制,使得不产生干扰。这样一来,能够得到可以进行可靠性高的数据通信的效果。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是使近程通信和远程通信在同一频率(至少在一部分中重合的频带)内并存的情况,也可以抑制数据传输容量的下降。
[关于数据传输效率]
接着,说明有关用于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效率的通信方法。
首先,说明与数据传输效率有关的课题。
如上述,进行“近程通信”的设备发送也可到达进行“远程通信”的设备那样的发送功率较大的(控制)码元。由此,进行“远程通信”的设备可以判别是否存在进行“近程通信”的设备。然后,进行“远程通信”的设备在判别为存在进行“近程通信”的设备的情况下,控制动作(即,判断为不发送调制信号),使得不产生干扰。
此时,若其他“近程通信”设备也接收进行该“近程通信”的设备发送的“发送功率较大的(控制)码元”,停止近程通信用的调制信号的发送,则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效率显著地下降。
这里,作为一例,研讨在如图16所示那样在“同一频率(频带)中混杂“近程通信”和“远程通信”被使用的情况”。
再者,在图16中,对于与图1同样地动作的部分,附加相同的标号。相对于图1,图16表示新追加了近程用AP#2(105)、近程用AP#3(107)、终端#C(106)、终端D(108)的结构。
在图16中,AP(101)的通信对象是终端#A(102),近程用AP#1(103)的通信对象是终端#B(104),近程用AP#2(105)的通信对象是终端#C(106),近程用AP#3(107)的通信对象是终端D(108)。
其中,考虑有关终端#B(104)和近程用AP#1(103)进行通信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如上述,终端#B(104)及近程用AP#1(103)进行“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及“近程通信用的码元”的发送(例如,参照图3及图13)。
此时,在终端#B(104)或近程用AP#1(103)中包含“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的调制信号被发送的时间段中,若AP(101)、终端#A(102)、近程用AP#2(105)、终端#C(106)、近程用AP#3(107)或终端#D(108)发送调制信号,则彼此的调制信号会干扰。因此,数据的接收质量差,所以若考虑数据传输效率,则“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在该时间段内不进行调制信号的发送的方式也可以的可能性高。
另一方面,若考虑“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到达的空间的距离,则在终端#B(104)及近程用AP#1(103)正在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的时间段内,近程用AP#2(105)、终端#C(106)、近程用AP#3(107)、终端#D(108)即使在该时间段中发送另一“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彼此的调制信号产生干扰的可能性也低。
因此,通过利用“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存在的时间段,高效率地传输数据,可以提高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效率的可能性高。
在以下,详细地说明在该通信系统中有关提高数据传输效率的通信方法。
作为一例,用图17,说明有关终端#B(104)和近程用AP#1(103)开始了通信后的各设备中的通信状态。
在图17中,图17(A)表示图16所示的终端#B(104)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一例,图17(B)表示图16所示的近程用AP#1(103)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一例,图17(C)表示图16所示的终端#C(106)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一例,图17(D)表示图16所示的近程用AP#2(105)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一例。
在图17(A)~(D)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发送功率。
此外,在图17中,假设终端#B(104)是可以发送“近程通信”用的调制信号及“远程通信”用的调制信号两者的终端(例如,参照图3)。
此外,在图17中,终端#B(104)、近程用AP#1(103)、终端#C(106)、以及近程用AP#2(105)各自使用同一频率(频带)发送调制信号。
如图17(A)所示,终端#B(104)在时间段(time period)t1内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701发送,在时间段t2内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702发送。
如图17(B)所示,近程用AP#1(103)在时间段t3内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703发送,在时间段t4内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704发送。进而,近程用AP#1(103)在时间段t5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705发送,在时间段t7内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706发送。进而,在时间段t8内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707发送,在时间段t10内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708发送,在时间段t11内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709发送,在时间段t13内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710发送。
如图17(C)所示,终端#C(106)在时间段t6内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711发送,在时间段t7内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712发送。
如图17(D)所示,近程用AP#2(105)在时间段t9内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713发送,在时间段t10内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714发送,在时间段t12内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715发送,在时间段t13内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716发送。
再者,对于图17(A)~(D)中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及“近程通信用的码元”之间的关系,例如,用图6~图10及式(1)~式(6)等进行了说明,所以这里省略其说明。
以下,在图17中,说明有关的特征点。
在时间t7中,近程用AP#1和终端#C分别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706、1712,在时间段t10中,近程用AP#1和近程用AP#2分别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708、1714,在时间段t13中,近程用AP#1和近程用AP#2分别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710、1716。
即,在图17中,在同一时间段(t7,t10,t13)中,多个设备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如上述,若考虑“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到达的空间的距离,则在终端#B及近程用AP#1进行近程通信的时间段中,即使终端#C及近程用AP#2在该时间段中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彼此的调制信号产生干扰的可能性也低。
由此,在同一频率(频带)及在同一时间内多个设备可以同时地发送“近程通信用码元”,所以可以得到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提高的效果。
接着,说明有关图17中的另一特征点。
在图17中,进行控制,使得在同一时间段内多个“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被发送。
例如,在图17中,在“近程通信用码元”1704和“近程通信用码元”1706之间,存在用于将2个以上的“近程通信用码元”进行时分的时间间隔(时间段t5,t6)。换句话说,在“近程通信用码元”1704和“近程通信用码元”1706之间,时域中不重叠地存在可配置2组(set)以上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的时间间隔(保护间隔)。例如,“近程通信用码元”1704和“近程通信用码元”1706之间为可以发送2组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的帧结构。
由此,在“近程通信用码元”1704和“近程通信用码元”1706之间,可以2个以上的设备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发送。例如,在图17中,在“近程通信用码元”1704和“近程通信用码元”1706之间,在时间段t5中近程用AP#1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705发送,在时间段t6中终端#C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711发送。即,近程用AP#1和终端#C使各自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不干扰地发送。
即,在“近程通信用码元”被发送的邻接的时间区间之间,设有可发送规定数(图17中为2个)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的多个时间区间。然后,从进行近程通信的多个通信装置(终端及近程用AP)分别发送的多个“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在这些多个时间区间中彼此不同的时间区间被发送。
如图17所示,通过各设备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在时域中不重叠地发送,“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可以由更多的设备接收,所以能够降低在各设备中发送成为干扰的调制信号的可能性。由此,可以得到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提高的效果。
此外,如图17(A)~(D)所示,“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从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的通信装置(近程用AP及终端)发送。这种情况下,例如,图16所示的AP101及终端#A(102)接收图17所示的各设备发送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判断为在图17所示的时间段t1~t13的区间内不发送远程通信用的码元。
图18是对于在通信系统中提高数据传输效率的通信方法,有助于说明与图17不同的例子的图。再者,在图18中,对与图17相同的动作附加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说明。
具体而言,相对于在图17中,终端#B(104)是可以发送“近程通信”用的调制信号及“远程通信”用的调制信号两者的终端而言,在图18中,终端#B(104)是仅可以发送“近程通信”用的调制信号的终端(例如参照图4)。
即,如图18(A)所示,终端#B在时间段t1内不发送“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在时间段t2中仅发送“近程通信用码元”1702。
在图18中,与图17同样,在同一时间段(t7,t10,t13)中,多个设备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这样,在同一频率(频带)及在同一时间内多个设备可以同时地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所以可以得到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提高的效果。
此外,在图18中,与图17同样,进行控制,使得在同一时间段不发送多个“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如图18所示,通过各设备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在时域中不重叠地发送,“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可以由更多的设备接收,所以可以降低在各设备中发送成为干扰的调制信号的可能性。由此,可以得到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提高的效果。
再者,多个设备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的例子,不限定于图17及图18的例子。例如,2个近程用AP在同一时间段内可以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个终端在同一时间段内可以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近程用AP和终端也可以在同一时间段内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此外,在同一时间段内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的设备也可以为3个以上。此外,如上述,各设备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接收和解调,通过进行判断,判断各设备是否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
此外,在图17及图18所示的时间段t7中,存在“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706、1712,但例如“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706也可以在整个时间段t7内存在,“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712在时间段t7的范围内,在短于“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706的时间间隔的整个时间间隔内存在。即,“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706占有的时间资源和“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712占有的时间资源也可以不相同。换句话说,“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706使用的时间间隔和“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712使用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不相同。对于这点,在同一时间内多个“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存在的情况下也可以为同样的结构。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1中,如图17及图18所示,说明了在邻接的2个“近程通信用码元”间多个设备使得“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在时域中不重叠来发送的情况。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在邻接的2个“近程通信用码元”间多个设备之中仅其中一个设备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发送的情况。
再者,本实施方式的设备,基本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设备是共同的,所以沿用图2、图12及图14来说明。此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一例,沿用在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图16来说明。
作为一例,用图19,说明有关终端#B(104)和近程用AP#1(103)开始了通信后的各设备中的通信状态。
在图19中,图19(A)表示图16所示的终端#B(104)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一例,图19(B)表示图16所示的近程用AP#1(103)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一例,图19(C)表示图16所示的终端#C(106)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一例,图19(D)表示图16所示的近程用AP#2(105)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一例。
在图19(A)~(D)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发送功率。
此外,在图19中,假设终端#B(104)是能够发送“近程通信”用的调制信号及“远程通信”用的调制信号两者的终端(例如,参照图3)。
此外,在图19中,终端#B(104)、近程用AP#1(103)、终端#C(106)、以及近程用AP#2(105)各自使用同一频率(频带)发送调制信号。
如图19(A)所示,终端#B(104)在时间段t1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901发送,在时间段t2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902发送。
如图19(B)所示,近程用AP#1(103)在时间段t3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903发送,在时间段t4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904发送。进而,近程用AP#1(103)在时间段t5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905发送,在时间段t6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906发送,在时间段t7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907发送,在时间段t8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908发送。进而,近程用AP#1(103)在时间段t9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909发送,在时间段t10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910发送。
如图19(C)所示,终端#C(106)在时间段t8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911发送。
如图19(D)所示,近程用AP#2(105)在时间段t10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912发送,在时间段t11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913发送,在时间段t12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914发送,在时间段t13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915发送,在时间段t14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916发送。
再者,对于图19(A)~(D)中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及“近程通信用的码元”之间的关系,例如,用图6~图10及式(1)~式(6)等进行了说明,所以这里省略其说明。
以下,在图19中,说明有关的特征点。
在时间段t8中,近程用AP#1和终端#C分别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908、1911,在时间段t10中,近程用AP#1和近程用AP#2分别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910、1912。
即,在图19中,在同一时间段(t8,t10)中,多个设备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如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若考虑“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到达的空间的距离,则在终端#B及近程用AP#1进行近程通信的时间段中,终端#C及近程用AP#2即使在该时间段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彼此的调制信号产生干扰的可能性也低。
由此,与实施方式1同样,同一频率(频带)及在同一时间内多个设备可以同时地发送“近程通信用码元”,所以可以得到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提高的效果。
接着,说明有关图19中的另一特征点。
在图19中,进行控制,使得在同一时间段不存在多个“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
具体而言,在图19中,在“近程通信用的码元”被发送的邻接的时间区间之间,设有可发送一个“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的一个时间区间。然后,在该一个时间区间中,“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从进行近程通信的通信装置(终端及近程用AP)之中的其中一个装置发送。
例如,在图19中,在时间段t3、t5,t7,t9,仅存在从近程用AP#1发送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903、1905、1907、1909。此外,在图19中,在时间段t11、t13,仅存在从近程用AP#2发送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913、1915。
即,在图19所示的时间段t3、t5、t7、t9、t11、t13,进行近程通信的多个设备的仅其中一个设备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发送。这样一来,避免多个“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彼此产生干扰,“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可以由更多的设备接收,所以可以降低将各设备中成为干扰的调制信号发送的可能性。由此,可以得到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提高的效果。
更详细地说,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发送的目的,如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例如,在图16中,对于AP(101)、终端#A(102)、近程用AP#1(103)、终端#B(104)、近程用AP#2(105)、终端#C(106)、近程用AP#3(107)、和终端#D(108),通知各设备在进行“近程通信”、还是在进行“远程通信”。
即,对AP(101)及终端#A(102)通知在图19所示的时间段t1~t14的时间段内正进行“近程通信”即可。
因此,如图19所示,用于通知在某一时间段内正进行“近程通信”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从在进行“近程通信”的多个设备之中的、至少1台设备发送即可。
例如,在图19中,首先,在“近程通信”及“远程通信”的哪一个通信都不进行的状态中,终端#B(104)进行近程通信。即,终端#B(104)对于通信对象即近程用AP#1(103),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901及“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902发送。这种情况下,AP(101)及终端#A(102)因在时间段t1内检测“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901,从而停止远程通信用码元的发送。这样一来,时间段t1及t2的时间区间作为“近程通信用”的区间被确保(预约)。
接着,近程用AP#1(103)在接收到“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901及“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902后,在时间段t3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903发送,在时间段t4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904发送。而且,近程用AP#1(103)在时间段t5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905发送,在时间段t6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906发送,在时间段t7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907发送,在时间段t8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908发送。而且,近程用AP#1(103)在时间段t9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909发送,在时间段t10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910发送。
这种情况下,AP(101)及终端#A(102)因在时间段t3、t5、t7、t9中检测“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903、1905、1907、1909,从而停止远程通信用码元的发送。这样一来,时间t3~t10的时间区间作为“近程通信用”的区间被确保(预约)。
其中,假设在终端#C(106)中,在时间段t8为需要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911的状态。
此时,近程用AP#1(103)在时间段t3~t10的区间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发送,所以终端#C(106)在时间段t7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不发送。
此外,时间段t3~t10作为“近程通信”用的数据发送区间(近程用AP#1(103)发送“近程通信”用数据的区间)已经被分配,所以终端#C(106)在时间段t8中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911。
即,假设任一设备(例如假设为“设备#1”)为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的发送,通过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发送,进行了时间区间#A的预约。此时,其他的设备(例如,假设为“设备#2”)识别设备#1正发送“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的事实。再者,有关这时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的结构例子,将后述。之后,在时间区间#A内,在设备#2需要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的情况下,该设备#2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不发送,而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
同样地,在图19中,近程通信用AP#2(105)接收“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911,在时间段t10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912,在时间t11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913发送,在时间t12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914发送,在时间段t13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915发送,在时间段t14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916发送。
此时,近程用AP#1(103)在时间段t3~t10的区间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发送,所以近程通信用AP#2(105)在时间段t9不发送“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
此外,时间段t3~t10作为“近程通信”用的数据发送区间(近程用AP#1(103)发送“近程通信”用数据的区间)已经被分配,所以近程通信用AP#2(105)在时间段t10中,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912发送。
此外,在图19所示的时间段t11~t14,假设近程用AP#1(103)及终端#B(104)不发送调制信号,近程用AP#2(105)以外的设备没有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这种情况下,近程用AP#2(105)在时间段t11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913发送。这种情况下,AP(101)及终端#A(102)因在时间段t11检测“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901,从而停止远程通信用码元的发送。这样一来,时间段t11及t12的时间区间作为“近程通信用”的区间被确保(预约)。
即,预定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的设备判断有无从其他的设备发送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在没有来自其他的设备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的情况下,判断为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发送。
在图19中,近程用AP#2(105)在时间段t12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914发送,之后,在时间段t13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915发送,在时间段t14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916发送。
再者,为了实现图19所示的各设备的动作,例如,在近程用AP#1(103)发送的一连串的“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904、1906、1908、1910)被发送时,需要让其他的设备识别近程用AP#1(103)在时间段t9发送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909是必须发送的最后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
因此,例如,“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909也可以包含表示是“在发送一连串的‘近程通信用的码元’时,必须发送的最后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的信息。
此外,作为其他的方法,“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也可以包含表示发送的帧数的信息、以及表示当前正发送的帧的号的信息。例如,对于图19(B)所示的近程用AP#1发送的码元,作为一例来说明。
这里,在图19(B)中,假设“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903及“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904被发送的区间为第1帧,“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905及“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906被发送的区间为第2帧,“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907及“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908被发送的区间为第3帧,“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909及“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910被发送的区间为第4帧。
这种情况下,“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903包含表示发送的帧数为“4”的信息、以及表示正发送的帧的号为“1”的信息。此外,“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905包含表示发送的帧数为“4”的信息、以及表示正发送的帧的号为“2”的信息。同样地,“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907包含表示发送的帧数为“4”的信息、以及表示正发送的帧的号为“3”的信息,“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909包含表示发送的帧数为“4”的信息、以及表示正发送的帧的号为“4”的信息。
其他的设备接收包含表示这样发送的帧数及帧号的信息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
由此,例如,终端#C(106)在时间段t3或t5中接收了近程用AP#1(103)发送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通过参照该“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中包含的信息,识别从时间段t3至t10从近程用AP#1(103)发送的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因此,终端#C(106)在时间段t7不发送“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在时间段t8中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911。
同样地,近程用AP#2(105)在时间段t3、t5或t7中接收近程用AP#1(103)发送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通过参照该“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中包含的信息,识别从时间段t3至t10从近程用AP#1(103)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的情况。因此,近程用AP#2(105)在时间t9不发送“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在时间段t10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912发送。此外,近程用AP#2(105)在时间段t11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发送,在时间段t12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914发送。同样地,近程用AP#2(105)在时间段t13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915发送,在时间段t14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916发送。
这样一来,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帧中进行“近程通信”的多个设备之中仅其中一个设备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发送。这样一来,在各帧中,可以将为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的发送而设置的时间区间抑制到最小限度。
例如,在实施方式1(例如,参照图17及图18)中,在邻接的2个“近程通信用码元”之间设有用于将2个“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发送的时间区间。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例如,参照图19)中,在2个“近程通信用码元”之间设有用于将一个“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发送的时间区间即可。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实施方式1比较,可以更多地确保对“近程通信用码元”可分配的资源,所以获得使吞吐量增加的效果。
图20是对于本实施方式的通信方法,用于说明与图19不同的例子的图。再者,在图20中,对与图19相同的动作附加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说明。
具体而言,相对于在图19中,在时间段t13、t14中,近程用AP#1(103)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915及“近程通信用码元”1916发送来说,在图20中,不同点仅是,在时间段t13、t14中,终端#C(106)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2013及“近程通信用码元”2014发送。
在图20中,也与图19同样,在时间段t1、t3、t5、t7、t9、t11、t13中,进行近程通信的多个设备的仅其中一个设备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发送。这样一来,避免多个“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彼此干扰,“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可以由更多的设备接收,所以可以降低在各设备中发送成为干扰的调制信号的可能性。由此,可以得到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提高的效果。此外,与图19同样,可以使用于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发送的时间区间为最小限度,更多地确保对“近程通信用码元”可分配的资源,所以获得使吞吐量增加的效果。
图21是对于本实施方式的通信方法,用于说明与图19及图20不同的例子的图。再者,图21中,对与图19相同的动作附加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说明。
具体而言,相对于在图19中,终端#B(104)是可用将“近程通信”用的调制信号及“远程通信”用的调制信号两者发送的终端来说,在图21中,终端#B(104)是仅可以将“近程通信”用的调制信号发送的终端(例如参照图4)。
即,如图21(A)所示,在“近程通信”及“远程通信”的哪一个的通信都不进行的状态中,终端#B在时间段t1不发送“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在时间t2中仅将“近程通信用码元”1902发送。
在图21中,在时间段t3、t5、t7、t9、t11、t13中,进行近程通信的多个设备的仅其中一个设备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发送。这样一来,避免多个“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彼此干扰,“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可以由更多的设备接收,所以可以降低发送在各设备中成为干扰的调制信号的可能性。由此,可以得到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提高的效果。此外,与图19同样,可以使用于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发送的时间区间为最小限度,更多地确保对“近程通信用码元”可分配的资源,所以得到使吞吐量增加的效果。
图22是对于本实施方式的通信方法,用于说明与图19~图21不同的例子的图。再者,图22中,对与图19相同的动作附加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说明。
相对于在图19中,终端#B(104)及终端#C(106)是可以发送“近程通信”用的调制信号及“远程通信”用的调制信号两者的终端来说,在图22中,终端#B(104)及终端#C(106)是仅可以发送“近程通信”用的调制信号的终端(例如参照图4)。
此外,相对于在图19中,近程用AP#1(103)直至时间段t3~t10为止发送调制信号来说,在图22中,不同点是,近程用AP#1(103)直至时间段t3~t8为止发送调制信号。
而且,相对于在图19中,在时间段t11、t12中,近程用AP#1(105)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1913及“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914发送来说,在图22中,不同点是,在时间段t11中,终端#C(106)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发送。
具体而言,在图22所示的时间段t9以后,如图22(C)所示,终端#C(106)在时间段t11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211发送。此外,如图19(D)所示,近程用AP#2(105)在时间段t9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2209发送,在时间段t10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210发送,在时间段t12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2212发送,在时间段t13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213发送。
其中,如图22(C)所示,在紧接时间段t11之前的定时中终端#C(106)不发送“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的原因在于,终端#C不对应于远程通信。
在图22中,在时间段t3、t5、t7、t9、t12中多个近程用AP的仅其中一个设备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发送。这样一来,避免多个“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彼此干扰,“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可以由更多的设备接收,所以可以降低发送在各设备中成为干扰的调制信号的可能性。由此,可以得到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提高的效果。此外,可以使用于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发送的时间区间为最小限度,更多地确保对“近程通信用码元”可分配的资源,所以获得使吞吐量增加的效果。
再者,多个设备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的例子,不限定于图19~图22的情况,2个近程用AP可以在同一时间段内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个终端可以在同一时间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近程用AP和终端也可以在同一时间段内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此外,在同一时间段内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的设备也可以是3个以上。此外,如上述,各设备接收和解调“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通过进行判断,判断各设备是否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
此外,在图19~图22所示的时间段t8中,存在“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908、1911,但例如“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908在整个时间段t8内存在,在时间段t8的范围内,也可以存在时间间隔比“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908的时间间隔短的“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911。即,“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908占有的时间资源和“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911占有的时间资源也可以不同。换句话说,“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908使用的时间间隔和“近程通信用的码元”1911使用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不同。对于这点,在同一时间存在多个“近程通信用的码元”的情况下,也可以为同样的结构。
(实施方式3)
本实施方式的设备,基本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设备是共同的,所以沿用图2、图12及图14来说明。此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一例,沿用在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图16来说明。
图23表示对应于近程通信的终端#B(104)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一例。在图23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发送功率。
在图23中,码元2301、2302、2303、2304是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即,终端#B(104)在相当于码元2301~2304的整个时间区间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发送。
这里,假设在图23所示的时间t的时刻,终端#A(102)或AP(101)发生了将“远程通信用的码元”发送的需要。此时,终端#A(102)及AP(101)在图23所示的时间U的期间监视电波状况,用于“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不存在,所以假设已将“远程通信用的码元”发送。
于是,因“远程通信用的码元”的干扰,在近程用AP#1(103)中,“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303的数据的接收质量劣化的可能性高。为了避免接收质量的劣化,例如,有所谓的终端#A(102)及AP(101)加长地设定电波状况的监视的时间U的方法。但是,在这种方法中,在时间U的期间内不进行近程通信的情况下,未高效率地有效利用时间资源。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有关避免“远程通信用的码元”造成的近程通信的接收质量劣化、以及资源利用效率的降低的方法。
首先,对于终端#B(104)仅对应于“近程通信”的情况(即,不对应于远程通信的情况)的通信方法,用图24来说明。
在图24中,图24(A)表示终端#B(104)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一例,图24(B)表示终端#B(104)的通信对象即近程通信用AP#1(103)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一例。在图24(A)及图24(B)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发送功率。再者,在图24中,对与图23同样的结构,附加相同的标号。
首先,在时间段t1中,终端#B(104)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301发送。然后,近程用AP#1(103)接收“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301,得到近程通信用的数据(信息),同时识别终端#B(104)在时间段t3以后还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发送的情况。
因此,近程通信用AP#1(103)在“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301及“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302被发送的时间区间之间的时间段t2中,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2402发送。
同样地,在时间t3中,终端#B(104)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302发送。然后,近程用AP#1(103)接收“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302,得到近程通信用的数据(信息),同时识别终端#B(104)在时间t5以后还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发送的情况。
因此,近程通信用AP#1(103)在“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302及“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303被发送的时间区间之间的时间段t4中,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2403发送。
此外,在时间段t5中,终端#B(104)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303发送。然后,近程用AP#1(103)接收“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303,得到近程通信用的数据(信息),同时识别终端#B(104)在时间段t7以后还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发送的情况。
因此,近程通信用AP#1(103)在“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303及“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304被发送的时间区间之间的时间段t6中,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2404发送。
再者,对于图24中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及“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在实施方式1中,例如,用图6~图10及式(1)~式(6)等进行了说明,所以在这里省略其说明。
如以上那样,通信对象即近程用AP取代地发送不从进行近程通信的终端发送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即,在仅对应于近程通信的终端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发送的情况下,“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由该终端的通信对象即近程用AP发送。
这样一来,即使终端将一连串的“近程通信用的码元”连续地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占有的时间变长,在终端发送的“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和“近程通信用的码元”之间,仍存在近程用AP已发送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
在从终端发送的“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占有的时间区间中,进行远程通信的设备(AP(101)及终端#A(102))因检测从近程用AP发送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不发送“远程通信用的码元”。因此,在进行近程通信的设备中,可以避免“远程通信用的码元”造成的数据的接收质量劣化。
而且,进行远程通信的设备通过接收在“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各自被发送的时间区间之间所发送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可以监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被发送的事实。因此,不需要进行远程通信的设备加长地设定监视电波状况的时间U(例如,参照图23),所以可以避免时间资源的利用效率的降低。
再者,在图24中,例如,在终端#B(104)发送的“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301中,需要包含表示用于对近程用AP#1(103)通知终端#B(104)接着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302发送的事实的信息的近程通信用的控制码元(例如,参照图3)。
因此,终端#B(104)用近程通信用的控制码元,传输表示在下一帧以后是否还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发送的信息。此时,例如,终端#B(104)可以发送表示在下一帧以后发送的“近程通信用的码元”的帧数的信息,也可以发送表示在下一帧中是否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的信息。
接着,对于终端#B(104)对应于近程通信及远程通信两者的情况的通信方法,用图25来说明。
即使这种情况下,终端#B(104)也产生与仅对应于“近程通信用的码元”的发送的终端同样的课题。具体而言,在对应于“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及“近程通信用的码元”两者的发送的终端中,在“近程通信用的码元”的时间区间充分长的情况下,与图23同样地,发生因“远程通信用的码元”造成的近程通信的接收质量劣化、以及资源利用效率的降低。
图25表示终端#B(104)发送的1帧的结构例子。在图25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发送功率。
图25所示的码元2501、2502、2503、2504是“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即,终端#B(104)在相当于码元2501~2504的比较长的整个时间区间中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
图25所示的码元2505、2506、2507、2508是“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此时,例如,假设至少“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2505与图3所示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的结构是同样的。
此外,“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2506、2507、2508是在“近程通信用的码元”被发送的帧的中途发送的码元,与“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2505可以为同样的结构,也可以为不同的结构。例如,在“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2506、2507、2508与“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2505不同结构的情况下,在“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2506、2507、2508中,“同步码元”和/或“AGC用码元”也可以不存在。
再者,对于图25中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及“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在实施方式1中,例如用图6~图10及式(1)~式(6)等进行了说明,所以这里省略其说明。
这样,即使在终端#B(104)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在比较长的区间中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占有的时间变长的情况下,在“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和“近程通信用的码元”之间也存在“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
因此,在从终端发送的“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占有的时间区间中,进行远程通信的设备(AP(101)及终端#A(102))因检测从终端发送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而将“远程通信用的码元”不发送。因此,在进行近程通信的设备中,可以避免“远程通信用的码元”造成的数据的接收质量劣化。
而且,进行远程通信的设备通过接收在“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各自被发送的时间区间之间发送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可以监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被发送的事实。因此,不需要进行远程通信的设备加长地设定监视电波状况的时间U(例如,参照图23),所以可以避免时间资源的利用效率的降低。
接着,说明对于进行近程通信的设备适用图24所示的通信方法的情况的各设备的动作例1、2。
<动作例1>
作为一例,用图26,说明终端#B(104)和近程用AP#1(103)开始了通信后的各设备中的通信状态。
在图26中,图26(A)表示图16所示的终端#B(104)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一例,图26(B)表示图16所示的近程用AP#1(103)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一例,图26(C)表示图16所示的终端#C(106)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一例,图26(D)表示图16所示的近程用AP#2(105)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一例。
在图26(A)~(D)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发送功率。
此外,在图26中,终端#B(104)、近程用AP#1(103)、终端#C(106)、以及近程用AP#2(105)各自使用同一频率(频带)发送调制信号。
如图26(A)所示,终端#B(104)在时间段t2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602发送。
如图26(B)所示,近程用AP#1(103)在时间段t3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2603发送,在时间段t4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604发送,在时间段t5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2605发送,在时间段t7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606发送,在时间段t8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2607发送,在时间段t10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608发送,在时间段t11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2609发送,在时间段t13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610发送。
这样,近程用AP#1若识别出通信对象即终端#B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不发送,则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发送。即,近程用AP#1接收终端#B发送的“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判断为本机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及“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发送。
如图26(C)所示,终端#C(106)在时间段t7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612发送,在时间段t10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613发送,在时间段t13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614发送。
如图26(D)所示,近程用AP#2(105)在时间段t9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2615发送,在时间段t12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2616发送。
这样,近程用AP#2若识别出通信对象即终端#C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发送,则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发送。即,近程用AP#2接收终端#C发送的“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判断为本机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发送。
即,在判断为图26所示的近程用AP#1及近程用AP#2各自继续近程通信的情况下,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发送。
再者,对于图26(A)~(D)中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及“近程通信用的码元”,例如,在实施方式1中,用图6~图10及式(1)~式(6)等进行了说明,所以这里省略其说明。
以下,在图26中,说明有关特征点。
在时间t7中,近程用AP#1和终端#C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606、2612分别发送,在时间段t10中,近程用AP#1和终端#C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608、2613分别发送,在时间段t13中,近程用AP#1和终端#C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610、2614分别发送。
即,在图26中,与实施方式1(例如,参照图17)同样,在同一时间段(t7,t10,t13)中,多个设备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发送。如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若考虑“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到达的空间的距离,则在终端#B及近程用AP#1进行近程通信的时间段中,即使终端#C在该时间段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发送,彼此的调制信号产生干扰的可能性也低。
由此,在同一频率(频带)及同一时间段中多个设备可以将“近程通信用码元”同时地发送,所以可以得到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提高的效果。
接着,说明有关图26中的另一特征点。
在图26中,与实施方式1(例如,参照图17)同样,控制得使在同一时间段中不存在多个“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
例如,在图26中,在“近程通信用码元”2606和“近程通信用码元”2608之间,存在可以将2个以上的“近程通信用码元”时分的时间间隔(时间段t8、t9)。换句话说,在“近程通信用码元”2606和“近程通信用码元”2608之间,存在时域中不重叠地被配置2个以上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的时间间隔。例如,“近程通信用码元”2606和“近程通信用码元”2608之间,为可以将2个“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发送的帧结构。
由此,在“近程通信用码元”2606和“近程通信用码元”2608之间,2个以上的设备可以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发送。例如,在图26中,在“近程通信用码元”2606和“近程通信用码元”2608之间,在时间t8近程用AP#1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2607发送,在时间t9近程用AP#2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2615发送。即,近程用AP#1和近程用AP#2使“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没有干扰地发送。
如图26所示,通过各设备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在时域中不重叠地发送,“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可以由更多的设备接收,所以可以降低在各设备中发送成为干扰的调制信号的可能性。由此,可以得到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提高的效果。
此外,在图26中,通信对象即近程用AP发送从进行近程通信的终端不发送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这样一来,即使终端或近程用AP连续地发送一连串的“近程通信用的码元”,“近程通信用码元”占有的时间增长,在“近程通信用码元”和“近程通信用码元”之间,也存在近程用AP发送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
例如,终端#B(104)在如图26(A)所示的时间段t2将“近程通信用码元”2602发送,近程用AP#1在如图26(B)所示的时间段t4、t7、t10、t13将“近程通信用码元”2604、2606、2608、2610发送。因此,如图26(B)所示,近程用AP#1为了对其他的设备通知在时间段t2、t4、t7、t10、t13中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在时间段t3、t5、t8、t11发送“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2603、2605、2607、2609。
此外,例如,为了终端#C(106)对其他的设备通知在如图26(C)所示的时间段t7、t10、t13发送“近程通信用码元”2612、2613,2614,如图26(D)所示,近程用AP#2(105)在时间段t9、t12发送“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2615、2616。
因此,在“近程通信用码元”占有的时间区间中,进行远程通信的设备(AP(101)及终端#A(102))因检测“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不发送“远程通信用的码元”。例如,AP101及终端#A(102)接收图26所示的近程用AP#1及近程用AP#2分别发送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判断为在图26所示的时间段t2~t13的区间中不发送远程通信用的码元。
因此,在进行近程通信的设备中,可以避免“远程通信用的码元”造成的数据的接收质量劣化。而且,进行远程通信的设备通过接收在“近程通信用码元”各自被发送的时间区间之间发送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可以监视“近程通信用码元”被发送。因此,不需要进行远程通信的设备加长地设定监视电波状况的时间U(例如,参照图23),所以可以避免时间资源的利用效率的降低。
再者,多个设备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发送的例子,不限定于图26的情况,2个近程用AP也可以在同一时间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个终端也可以在同一时间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近程用AP和终端也可以在同一时间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此外,在同一时间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的设备也可以为3个以上。此外,如上述,各设备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接收和解调,通过进行判断,判断各设备是否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
此外,在图26所示的时间段t7中,存在“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606,2612,但例如“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606在整个时间段t7中存在,在时间段t7的范围内,也可以存在时间间隔比“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606的时间间隔短的“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612。即,“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606占有的时间资源和“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612占有的时间资源也可以不相同。换句话说,“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606使用的时间间隔和“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612使用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不相同。对于这点,在同一时间存在多个“近程通信用的码元”的情况下也可以为同样的结构。
<动作例2>
作为一例,用图27,说明终端#B(104)和近程用AP#1(103)开始了通信后的各设备中的通信状态。
在图27中,图27(A)表示图16所示的终端#B(104)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一例,图27(B)表示图16所示的近程用AP#1(103)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一例,图27(C)表示图16所示的终端#C(106)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一例,图27(D)表示图16所示的近程用AP#2(105)发送的调制信号的帧结构的一例。
在图27(A)~(D)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发送功率。
此外,在图27中,终端#B(104)、近程用AP#1(103)、终端#C(106)、以及近程用AP#2(105)各自使用同一频率(频带)发送调制信号。
如图27(A)所示,终端#B(104)在时间段t2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701发送。
如图27(B)所示,近程用AP#1(103)在时间段t3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2702发送,在时间段t4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703发送,在时间段t5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2704发送,在时间段t6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705发送,在时间段t7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2706发送,在时间段t8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707发送,在时间段t9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2708发送,在时间段t10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709发送。
这样,近程用AP#1若识别出通信对象即终端#B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不发送,则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发送。即,近程用AP#1接收终端#B发送的“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判断为本机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及“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发送。
如图27(C)所示,终端#C(106)在时间段t8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710发送,在时间段t10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711发送,在时间段t12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712发送,在时间段t14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713发送。
如图27(D)所示,近程用AP#2(105)在时间段t11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2714发送,在时间段t13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2715发送。
这样,近程用AP#2若识别到通信对象即终端#C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发送,则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发送。即,近程用AP#2接收终端#C发送的“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判断为本机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发送。
即,在图27所示的近程用AP#1及近程用AP#2各自判断为继续近程通信的情况下,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发送。
再者,对于图27(A)~(D)中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及“近程通信用的码元”,例如用图6~图10及式(1)~式(6)等进行了说明,所以这里省略其说明。
以下,在图27中,说明特征点。
在时间t8中,近程用AP#1和终端#C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707、2710分别发送,在时间t10中,近程用AP#1和终端#C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709、2711分别发送。
即,在图27中,同一时间段(t8,t10)中,多个设备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发送。如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若考虑“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到达的空间的距离,则在终端#B及近程用AP#1进行近程通信的时间段中,即使终端#C在该时间段中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彼此的调制信号产生干扰的可能性也低。
由此,与实施方式2(参照图19)同样,在同一频率(频带)及同一时间段中多个设备可以同时地发送“近程通信用码元”,所以可以得到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提高的效果。
接着,说明图27中的另一特征点。
在图27中,与实施方式2(参照图19)同样,控制得使在同一时间段中不存在多个“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
例如,在图27中,在时间段t3、t5、t7、t9,仅存在从近程用AP#1发送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2702、2704、2706、2708。此外,在图27中,在时间段t11、t13中,仅存在从近程用AP#2发送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2714、2715。
即,在图27所示的时间段t3、t5、t7、t9、t11、t13,进行近程通信的多个设备的仅一个设备发送“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这样一来,避免多个“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彼此干扰,“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可以由更多的设备接收,所以可以降低在各设备中发送成为干扰的调制信号的可能性。由此,可以得到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提高的效果。
更详细地说,发送“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的目的,如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对于其他的设备,通知各设备在进行“近程通信”、还是在进行“远程通信”。其他的设备例如是图16中的AP(101)、终端#A(102)、近程用AP#1(103)、终端#B(104)、近程用AP#2(105)、终端#C(106)、近程用AP#3(107)、终端#D(108)。
即,将在图27所示的时间段t2~t14的区间进行“近程通信”通知给AP(101)及终端#A(102)即可。
因此,如图27所示,用于通知在某一时间段中进行“近程通信”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从在正进行“近程通信”的多个设备之中、至少1台的设备发送即可。
例如,在图27中,首先,在“近程通信”及“远程通信”的哪一个通信都不进行的状态中,终端#B(104)进行近程通信。即,终端#B(104)对于通信对象即近程用AP#1(103),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701。这样一来,时间段t2的时间区间作为“近程通信用”的区间被确保。但是,终端#B(104)是不对应于“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的发送的终端,所以AP(101)及终端#A(102)在时间t2中不检测“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
接着,近程用AP#1(103)接收“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701,在时间段t3发送“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2702,在时间段t4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703,在时间段t5发送“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2704,在时间段t6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705,在时间段t7发送“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2706,在时间段t8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707,在时间段t9发送“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2708,在时间段t10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709。
这种情况下,AP(101)及终端#A(102)因在时间段t3、t5、t7、t9中检测“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2702、2704、2706、2708,从而停止远程通信用码元的发送。这样一来,时间段t3~t10的时间区间作为“近程通信用”的区间被确保(预约)。
这里,假设在终端#C(106)中为在时间t8需要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710发送的状态。
此时,近程用AP#1(103)在时间段t3~t10的区间中发送“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并且终端#C(106)是不对应于“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的发送的终端,所以终端#C(106)在时间段t7及时间t9中不发送“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然后,时间段t3~t10作为“近程通信”用的数据发送区间(近程用AP#1(103)发送“近程通信”用数据的区间)已经被分配,所以终端#C(106)在时间t8及时间t10中,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710。
即,为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的发送,假设任一设备(例如假设为“设备#1”)通过发送“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进行了时间区间#A的预约。此时,其他的设备(例如,假设为“设备#2”)识别到设备#1发送“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再者,有关此时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的结构例子,将后述。之后,在时间区间#A内,在设备#2需要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的情况下,该设备#2不发送“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而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
此外,在图27所示的时间段t11~t14中,假设近程用AP#1(103)及终端#B(104)不发送调制信号,近程用AP#2(105)以外的设备不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这种情况下,终端#C(106)是不对应于“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的发送的终端,所以终端#C(106)在时间t11中不发送“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然后,终端#C(106)在时间t12中,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712。同样地,终端#C(106)在时间t13中不发送“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在时间t14中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713。
此时,在图27中,通信对象即近程用AP发送从进行近程通信的终端不发送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这样一来,终端或近程用AP连续发送一连串的“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即使“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占有的时间长,在“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和“近程通信用的码元”之间,也存在近程用AP发送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
例如,终端#C(106)在如图27(C)所示的时间段t12,t14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712、2713。因此,如图27(D)所示,为了对其他的设备通知在时间t12、t14中“近程通信用的码元”被发送,近程用AP#2在时间t11、t13中发送“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2714、2715。
因此,在“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占有的时间区间中,进行远程通信的设备(AP(101)及终端#A(102))因检测“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而不发送“远程通信用的码元”。例如,AP101及终端#A(102)接收图27所示的近程用AP#1及近程用AP#2分别发送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判断为在图27所示的时间段t2~t13的区间中不发送远程通信用的码元。
因此,在进行近程通信的设备中,可以避免“远程通信用的码元”造成的数据的接收质量劣化。而且,进行远程通信的设备通过接收在“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各自被发送的时间区间之间所发送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可以监视“近程通信用的码元”被发送。因此,不需要加长设定进行远程通信的设备监视电波状况的时间区间U(例如,参照图23),所以可以避免时间资源的利用效率的降低。
再者,为了实现图27所示的各设备的动作,例如,在将近程用AP#1(103)发送的一连串的“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703、2705、2707、2709)发送时,需要让其他的设备识别近程用AP#1(103)在时刻t9发送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2708是必须发送的最后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
因此,例如,“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2708也可以包含在发送“一连串的“近程通信用的码元”时,表示是必须发送的最后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的信息。
此外,作为其他的方法,“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也可以包含表示发送的帧数的信息、以及表示当前正发送的帧的号的信息。例如,对于图27(B)所示的近程用AP#1发送的码元,作为一例来说明。
这里,在图27(B)中,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2702及“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703被发送的区间设为第1帧,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2704及“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705被发送的区间设为第2帧,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2706及“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707被发送的区间设为第3帧,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2708及“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709被发送的区间设为第4帧。
这种情况下,“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2702包含表示发送的帧数为“4”的信息、以及表示正发送的帧的号为“1”的信息。此外,“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2704包含表示发送的帧数为“4”的信息、以及表示正发送的帧的号为“2”的信息。同样地,“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2706包含表示发送的帧数为“4”的信息、以及表示正发送的帧的号为“3”的信息,“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2708包含表示发送的帧数为“4”的信息、以及表示正发送的帧的号为“4”的信息。
其他的设备接收这样的包含表示发送的帧数及帧号的信息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
由此,例如,终端#C(106)接收在时间段t3或t5中近程用AP#1(103)发送的“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通过参照该“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中包含的信息,终端#C(106)识别到时间段t3至t10从近程用AP#1(103)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因此,不发送“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的终端即终端#C(106)在时间段t7不发送“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而在时间段t8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710,在时间段t9不发送“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而在时间段t10发送“近程通信用码元”2711。
再者,多个设备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的例子,不限定于图27的情况,2个近程用AP可以在同一时间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个终端可以在同一时间段中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近程用AP和终端也可以在同一时间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此外,在同一时间段中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的设备也可以为3个以上。此外,如上述,各设备将“发送功率较大的码元”接收和解调,通过进行判断,判断各设备是否发送“近程通信用的码元”。
此外,图27所示的时间段t8中,存在“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707、2710,但例如“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707在整个时间段t8中存在,在时间段t8的范围内,也可以存在时间间隔比“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707的时间间隔短的“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710。即,“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707占有的时间资源和“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710占有的时间资源也可以不相同。换句话说,“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707使用的时间间隔和“近程通信用的码元”2710使用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不相同。对于这点,在同一时间存在多个“近程通信用的码元”的情况下也可以为同样的结构。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
再者,理所当然,也可以将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其他内容组合多组来实施。
此外,有关各实施方式、其他内容毕竟是例子,例如,即使例示了“调制方式、纠错编码方式(使用的纠错码、码长、编码率等)、控制信息等”,但在适用了其他的“调制方式、纠错编码方式(使用的纠错码、码长、编码率等)、控制信息等”的情况下,也可用同样的结构来实施。
有关调制方式,即使使用在本说明书中记载的调制方式以外的调制方式,也可实施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其他内容。例如,也可以适用APSK(Amplitude PhaseShift Keying;振幅相移键控)(例如,16APSK,64APSK,128APSK,256APSK,1024APSK,4096APSK等)、PAM(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脉冲振幅调制)(例如,4PAM,8PAM,16PAM,64PAM,128PAM,256PAM,1024PAM,4096PAM等)、PSK(Phase Shift Keying;相移键控)(例如,BPSK,QPSK,8PSK,16PSK,64PSK,128PSK,256PSK,1024PSK,4096PSK等)、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调幅)(例如,4QAM,8QAM,16QAM,64QAM,128QAM,256QAM,1024QAM,4096QAM等)等,在各调制方式中,也可以设为均匀映射、非均匀映射。
此外,I-Q平面中的多个信号点的配置方法(具有2个、4个、8个、16个、64个、128个、256个、1024个等的信号点的调制方式),不限于在本说明书中所示的调制方式的信号点配置方法。
在本说明书中,终端或基站(AP)的接收单元得到的数据和信息,之后被转换为影像和声音,显示在显示器(监视器)上,或从扬声器输出声音。而且,接收单元得到的数据和信息,被实施与影像和声音有关的信号处理(也可以不实施信号处理),也可以从接收单元具备的RCA端子(影像端子、声音用端子)、USB(注册商标)(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接口)、HDMI(注册商标)(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晰多媒体接口)、数字用端子等输出。
在本说明书中,具备发送单元的设备,例如,考虑是广播电台、基站、访问点、终端、移动电话(mobile phone)等的通信和广播设备,此时,具备接收单元的设备,考虑是电视机、收音机、终端、个人计算机、移动电话、访问点、基站等的通信设备。此外,本发明中的发送单元、接收单元是具有通信功能的结构单元,其结构单元也可以考虑是在用于执行电视机、收音机、个人计算机、移动电话等的应用的装置中通过任一接口可以连接的形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数据码元以外的码元,例如,导频码元(前置码、独特字(unique word)、后置码、参考码元等)、控制信息用的码元等被怎样地配置在帧中都可以。而且,这里,命名为导频码元、控制信息用的码元,但进行怎样的命名方式都可以,功能自身变得重要。
例如,在收发机中,导频码元也可以是用PSK调制进行了调制的已知的码元(或,通过接收机取同步,接收机也可以知道发送机发送的码元。),接收机使用该码元,进行频率同步、时间同步、(各调制信号的)信道估计(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信道状态信息)的估计)、信号的检测等。
此外,控制信息用的码元是用于传输用于实现(应用等的)数据以外的通信的、对通信对象传输所必要的信息(例如,通信中使用的调制方式、纠错编码方式和纠错编码方式的编码率、高层中的设定信息等)的码元。
然后,本说明书中,在图3、图4、图5、图13、图15等的帧结构中,还考虑AGC用码元、近程通信用的AGC用码元、远程通信用的AGC用码元不包含在帧中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例如,使同步用码元、控制码元等的码元中具有AGC用码元的功能(接收装置进行接收信号的增益调整),通过同步用码元、控制码元等的码元,接收装置也可以进行接收信号的增益调整。
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各实施方式,可进行各种变更来实施。例如,在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作为通信装置进行的情况,但不限于这种情况,也可以在与硬件的协同中作为软件进行该通信方法。
此外,例如,也可以将执行上述通信方法的程序预先存储在ROM(Read 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中,通过CPU(Central Processor Unit;中央处理器)使该程序动作。
此外,也可以将执行上述通信方法的程序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将存储介质中存储的程序记录在计算机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中,使计算机根据该程序而动作。
而且,上述各实施方式等的各结构,典型地作为集成电路即LSI(Large Scale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来实现。集成电路控制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使用的各功能块,也可以包括输入和输出。这些集成电路既可以被单独地集成为单芯片,也可以包含各实施方式的全部结构或一部分结构地被集成为单芯片。这里,虽设为了LSI,但根据集成程度的不同,有时也可以被称为IC(Integrated Circuit)、系统LSI、超大LSI(Super LSI)、或特大LSI(Ultra LSI)。此外,集成电路的方法不限于LSI,也可以用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也可以使用可在LSI制造后编程的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使用可重构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设定的可重构处理器(Reconfigurable Processor)。
再者,随着半导体的技术进步或随之派生的其它技术,如果出现能够替代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当然可利用该技术进行功能块的集成化。还存在着适用生物技术等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发送方法是在至少一部分中彼此重合的频带中进行基于发送参数不同的多个通信方式的通信的通信系统中的发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生成第1码元组及第2码元组,第1码元组包含用于使通信对象装置识别进行基于第1通信方式的通信的控制码元,第2码元组包含第1通信方式用的数据码元;以第1发送功率发送第1码元组;以小于第1发送功率的第2发送功率发送第2码元组。
在本发明的发送方法中,在第1码元组中,包含用于在接收装置中,根据第1发送功率调整接收信号电平的第1增益控制即AGC用码元,在第2码元组中,包含用于在接收装置中,根据第2发送功率调整接收信号电平的第2AGC用码元。
在本发明的发送方法中,在所述第1码元组中,包含表示进行第1通信方式、或可进行比第1通信方式长距离的通信的第2通信方式的哪一个的控制码元。
在本发明的发送方法中,在第1码元组的各码元的同相-正交平面中的信号点的平均功率和第2码元组的各码元的同相-正交平面中的信号点的平均功率之间,式(6)的关系成立。其中,M表示第1码元组的同相-正交平面中的信号点的数,N表示第2码元组的同相-正交平面中的信号点的数,Ia,j表示第1码元组的各信号点的同相分量,Qa,j表示第1码元组的各信号点的正交分量,Ib,j表示第2码元组的各信号点的同相分量,Qb,j表示第2码元组的各信号点的正交分量。
在本发明的发送方法中,在第2码元组被发送的邻接的时间区间之间,设置可发送规定数的第1码元组的多个时间区间,从对应于第1通信方式的多个通信装置分别发送的多个第1码元组,在多个时间区间中彼此不同的时间区间被发送。
在本发明的发送方法中,在第2码元组被发送的邻接的时间区间之间,设置可发送一个第1码元组的一个时间区间,在一个时间区间中,第1码元组由对应于第1通信方式的多个通信装置之中的任一个发送。
在本发明的发送方法中,从对应于发送第2码元组的第1通信方式的通信装置发送第1码元组。
在本发明的发送方法中,通过终端及基站进行基于第1通信方式的通信,在终端发送第2码元组的情况下,第1码元组由该终端的通信对象即基站发送。
本发明的发送控制方法,是在至少一部分中彼此重合的频带中进行基于发送参数不同的多个通信方式的通信的通信系统中的发送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从通信对象装置发送的调制信号,在调制信号中,包含用于识别进行基于第1通信方式的通信的控制码元的第1码元组、或包含第1通信方式用的数据码元的第2码元组,第1码元组以第1发送功率发送,第2码元组以小于第1发送功率的第2发送功率发送,在接收到第1码元组的情况下,停止在数据发送中使用第1发送功率的基于第2通信方式的通信,在没有接收第1码元组的情况下,执行基于第2通信方式的通信。
本发明的通信装置是至少在一部分中彼此重合的频带中进行基于发送参数不同的多个通信方式的通信的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装置,包括:生成单元,生成第1码元组及第2码元组,第1码元组包含用于使通信对象装置识别进行基于第1通信方式的通信的控制码元,第2码元组包含第1通信方式用的数据码元;以及发送单元,以第1发送功率发送第1码元组,以小于第1发送功率的第2发送功率发送第2码元组。
本发明的通信装置是,在至少一部分中以彼此重合的频带进行基于发送参数不同的多个通信方式的通信的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装置,包括:接收单元,接收从通信对象装置发送的调制信号,在调制信号中,包含用于使通信对象装置识别进行基于第1通信方式的通信的控制码元的第1码元组、或包含第1通信方式用的数据码元的第2码元组,以第1发送功率发送第1码元组,以小于第1发送功率的第2发送功率发送第2码元组;以及控制单元,在接收到的调制信号中包含第1码元组的情况下,停止基于在数据发送中使用第1发送功率的第2通信方式的通信,在接收到的调制信号中不包含第1码元组的情况下,执行基于第2通信方式的通信。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一方式对移动通信系统是有用的。
标号说明
201,1201,1401 接收天线
203,1203,1403 接收单元
206,1206,1406 控制单元
209,1209,1409 发送单元
211,1211,1411 发送天线
Claims (10)
1.发送方法,是在至少一部分中彼此重合的频带中进行基于发送参数不同的多个通信方式的通信的通信系统中的发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生成第1码元组及第2码元组,所述第1码元组包含用于使通信对象装置识别进行基于第1通信方式的通信的控制码元,所述第2码元组包含所述第1通信方式用的数据码元;
以第1发送功率发送所述第1码元组;
以小于所述第1发送功率的第2发送功率发送所述第2码元组,
在所述第1码元组中,包含用于在接收装置中,根据所述第1发送功率调整接收信号电平的第1增益控制即AGC用码元,
在所述第2码元组中,包含用于在接收装置中,根据所述第2发送功率调整接收信号电平的第2AGC用码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方法,
在所述第1码元组中,包含表示进行所述第1通信方式、或可进行比所述第1通信方式长距离的通信的第2通信方式的哪一个的控制码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方法,
在所述第2码元组被发送的邻接的时间区间之间,设置可发送规定数的所述第1码元组的多个时间区间,
从对应于所述第1通信方式的多个通信装置分别发送的多个所述第1码元组,在所述多个时间区间中彼此不同的时间区间被发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方法,
在所述第2码元组被发送的邻接的时间区间之间,设置可发送一个所述第1码元组的一个时间区间,
在所述一个时间区间中,所述第1码元组从对应于所述第1通信方式的多个通信装置之中的任一个发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方法,
所述第1码元组从对应于发送所述第2码元组的所述第1通信方式的通信装置发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方法,
通过终端及基站进行基于所述第1通信方式的通信,
在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2码元组的情况下,所述第1码元组从该终端的通信对象即所述基站发送。
8.发送控制方法,是在至少一部分中彼此重合的频带中进行基于发送参数不同的多个通信方式的通信的通信系统中的发送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从通信对象装置发送的调制信号,在所述调制信号中,包含用于识别进行基于第1通信方式的通信的控制码元的第1码元组、或包含所述第1通信方式用的数据码元的第2码元组,所述第1码元组以第1发送功率发送,所述第2码元组以小于所述第1发送功率的第2发送功率发送,
在所述第1码元组中,包含用于在接收装置中,根据所述第1发送功率调整接收信号电平的第1增益控制即AGC用码元,
在所述第2码元组中,包含用于在接收装置中,根据所述第2发送功率调整接收信号电平的第2AGC用码元,
在接收到所述第1码元组的情况下,停止基于在数据发送中使用所述第1发送功率的第2通信方式的通信,在没有接收所述第1码元组的情况下,执行基于所述第2通信方式的通信。
9.通信装置,是至少在一部分中彼此重合的频带中进行基于发送参数不同的多个通信方式的通信的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装置,包括:
生成单元,生成第1码元组及第2码元组,所述第1码元组包含用于使通信对象装置识别进行基于第1通信方式的通信的控制码元,所述第2码元组包含所述第1通信方式用的数据码元;以及
发送单元,以第1发送功率发送所述第1码元组,以小于所述第1发送功率的第2发送功率发送所述第2码元组,
在所述第1码元组中,包含用于在接收装置中,根据所述第1发送功率调整接收信号电平的第1增益控制即AGC用码元,
在所述第2码元组中,包含用于在接收装置中,根据所述第2发送功率调整接收信号电平的第2AGC用码元。
10.通信装置,是至少在一部分中彼此重合的频带中进行基于发送参数不同的多个通信方式的通信的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接收从通信对象装置发送的调制信号,在所述调制信号中,包含用于使通信对象装置识别进行基于第1通信方式的通信的控制码元的第1码元组、或包含所述第1通信方式用的数据码元的第2码元组,以第1发送功率发送所述第1码元组,以小于所述第1发送功率的第2发送功率发送所述第2码元组;以及
控制单元,在所述接收到的调制信号中包含所述第1码元组的情况下,停止基于在数据发送中使用所述第1发送功率的第2通信方式的通信,在所述接收到的调制信号中不包含所述第1码元组的情况下,执行基于所述第2通信方式的通信,
在所述第1码元组中,包含用于在接收装置中,根据所述第1发送功率调整接收信号电平的第1增益控制即AGC用码元,
在所述第2码元组中,包含用于在接收装置中,根据所述第2发送功率调整接收信号电平的第2AGC用码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090388 | 2015-04-27 | ||
JP2015090388 | 2015-04-27 | ||
PCT/JP2016/002077 WO2016174848A1 (ja) | 2015-04-27 | 2016-04-19 | 送信方法、送信制御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211279A CN107211279A (zh) | 2017-09-26 |
CN107211279B true CN107211279B (zh) | 2020-11-27 |
Family
ID=57198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0723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211279B (zh) | 2015-04-27 | 2016-04-19 | 发送方法、发送控制方法及通信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3) | US10631314B2 (zh) |
JP (1) | JP6619802B2 (zh) |
CN (1) | CN107211279B (zh) |
WO (1) | WO201617484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379544A (zh) * | 2018-08-03 | 2022-11-2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功率确定方法、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77388A (zh) * | 2010-11-01 | 2011-02-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3298080A (zh) * | 2012-02-24 | 2013-09-11 | 英特尔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 通信设备中的增强的功率管理 |
CN104184702A (zh) * | 2013-05-22 | 2014-12-03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269392A (ja) * | 2004-03-19 | 2005-09-29 | Nec Electronics Corp | 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と通信システムと装置 |
US7941178B2 (en) | 2007-04-06 | 2011-05-10 | Intel Corporatio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cheduling transmissions for coexistence of differing wireless radio protocols |
JP5725552B2 (ja) * | 2011-08-24 | 2015-05-27 | 日本電気通信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US9143984B2 (en) * | 2012-04-13 | 2015-09-22 | Intel Corporation | Mapping of 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9872298B2 (en) * | 2015-04-16 | 2018-01-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collisions in wireless networks |
KR101789573B1 (ko) | 2016-12-29 | 2017-10-25 | (주)연우 | 스포이드형 화장품 용기 |
-
2016
- 2016-04-19 JP JP2017515380A patent/JP6619802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6-04-19 CN CN201680007238.4A patent/CN10721127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6-04-19 WO PCT/JP2016/002077 patent/WO201617484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
- 2017-08-09 US US15/672,823 patent/US1063131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20
- 2020-03-11 US US16/816,121 patent/US10893532B2/en active Active
- 2020-12-10 US US17/118,194 patent/US2021010001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77388A (zh) * | 2010-11-01 | 2011-02-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控制上行干扰信号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3298080A (zh) * | 2012-02-24 | 2013-09-11 | 英特尔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 通信设备中的增强的功率管理 |
CN104184702A (zh) * | 2013-05-22 | 2014-12-03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893532B2 (en) | 2021-01-12 |
US10631314B2 (en) | 2020-04-21 |
WO2016174848A1 (ja) | 2016-11-03 |
JP6619802B2 (ja) | 2019-12-11 |
CN107211279A (zh) | 2017-09-26 |
US20210100011A1 (en) | 2021-04-01 |
US20170339707A1 (en) | 2017-11-23 |
JPWO2016174848A1 (ja) | 2018-02-15 |
US20200214021A1 (en) | 2020-07-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084585B2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 |
US9832760B2 (en) | Method for setting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in wireless ran system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the same | |
US8553613B2 (en) |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frequency allocation method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9232500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resista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
US20150139293A1 (en) | Hierarchical modulation for multiple streams | |
US10791527B2 (en) |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of control messages for fronthaul interface | |
US20180227910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of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11115101B2 (en) | Transmission method,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7211279B (zh) | 发送方法、发送控制方法及通信装置 | |
US11799538B2 (en) | Relay apparatus and relaying method for relaying signals | |
WO2016125929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patial modulation based on virtual antenna | |
RU2816444C2 (ru) | Прием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еред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пособ приема и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 |
US8976899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ata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7643106A (zh) | 终端、无线系统及通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