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11235B - D2d通信用的同步信号配置方法以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D2d通信用的同步信号配置方法以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211235B CN107211235B CN201580060496.4A CN201580060496A CN107211235B CN 107211235 B CN107211235 B CN 107211235B CN 201580060496 A CN201580060496 A CN 201580060496A CN 107211235 B CN107211235 B CN 10721123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dition
- pd2dss
- sd2dss
- synchronization
- integ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TVZRAEYQIKYCPH-UHFFFAOYSA-N 3-(trimethylsilyl)propane-1-sulfon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Si](C)(C)CCCS(O)(=O)=O TVZRAEYQIKYCPH-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3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50 conditio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65 m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15—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one node acting as a reference for the oth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 H04J11/0073—Acquisition of primary synchronisation channel, e.g. detection of cell-ID within cell-ID gro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 H04J11/0076—Acquisition of secondary synchronisation channel, e.g. detection of cell-ID gro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0007—Code type
- H04J13/0022—PN, e.g. Kronecker
- H04J13/0025—M-sequen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89—Link with other circuits, i.e. special connections between 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and other circuits for achieving synchronisation
- H04L27/2692—Link with other circuits, i.e. special connections between 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and other circuits for achieving synchronisation with preamble design, i.e. with negotiation of the synchronisation sequence with transmitter or sequence linked to the algorithm used at th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D2D通信用的同步信号配置方法以及装置。在这样的本说明书中,记载了一种传输同步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于D2DSS用的一个子帧内的PD2DSS用的符号,应用根指数执行序列映射的步骤;对于所述D2DSS用的一个子帧内的SD2DSS用的符号,基于序列映射/加扰方式生成同步信号的步骤;以及传输所述同步信号的步骤。本发明能够在终端之间传输同步信号时减少干扰的影响,此外还能通过同步信号同时传递像D2D同步源类型或双工(duplex)模式等的特定信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更详细地,涉及D2D通信用的同步信号配置方法以及装置。
背景技术
通过无线通信传输的数据的量正在逐渐增加。但是,服务运营商所能提供的频率资源有限,且已达到饱和状态,因此,移动通信运营商正在不断进行新频率挖掘以及旨在提高频率利用效率的技术开发。作为用于缓解这种频率资源不足现象并创造新的移动通信服务的方案,近期正在积极开展研究的技术之一即为D2D(Device-to-Device)通信技术。
所谓D2D通信,是指地理上彼此接近的终端不经过像基站那样的基础设施而直接收发信息的技术。D2D通信技术在初期主要是在像已实现商用化的Wi-Fi直连、蓝牙那样的免执照频带进行技术开发和标准化。但是,近年来开始在使用授权频带的蜂窝系统中进行用于支持D2D通信的技术开发和标准化。代表性的有,在作为移动通信标准化团体的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中,正在积极进行被称作ProSe(基于邻近的服务)的D2D通信技术标准化工作。
但是,实际上LTE无线通信系统处于用于有效提供D2D服务的、使用数据资源的方案尚未被决定的状态。因此,实际情况是,急需用于支持更有效的服务的资源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构成D2D通信用的同步信号的配置方法以及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D2D通信中决定同步信号用的序列映射以及加扰方式的方法以及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通过执行D2D通信的终端来传输同步信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于D2DSS用的一个子帧内的PD2DSS用的符号,应用根指数执行序列映射的步骤;对于所述D2DSS用的一个子帧内的SD2DSS用的符号,基于序列映射/加扰方式生成同步信号的步骤;以及传输所述同步信号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终端传输同步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包含传输D2D用的主同步信号(Primary D2D synchronization signal:以下称为PD2DSS)的两个符号(symbol)以及传输D2D用的辅同步信号(Secondary D2D synchronization signal:以下称为SD2DSS)的两个符号的同步子帧来执行D2D通信。所述方法包括:针对传输所述PD2DSS的两个符号,应用根指数执行序列映射的步骤;针对传输所述SD2DSS的两个符号,执行应用了加扰的序列映射的步骤;以及传输所述PD2DSS和所述SD2DSS的步骤。在此,所述根指数的应用可以根据所述PD2DSS指示的信息而在互不相同的条件A、B、C下执行,所述应用了加扰的序列映射可以根据所述SD2DSS指示的信息在互不相同的条件1、2下执行。
作为一个例子,可以是,所述根指数的应用包括针对传输所述PD2DSS的两个符号,应用相同的根指数的情况,并且所述条件A、B、C为所述相同的根指数分别为X、Y、Z的条件。
作为另一个例子,可以是,所述根指数映射包括针对传输所述PD2DSS的两个符号应用由两个互不相同的根指数配置的根指数组合的情况,并且在所述条件A中,所述根指数组合为X、Y,在所述条件B中,所述根指数组合为Y、Z,在所述条件C中,所述根指数组合为Z、X。
作为另一个例子,可以是,针对传输所述SD2DSS的两个符号,同样地执行所述应用了加扰的序列映射,并且在所述条件1中,所述应用了加扰的序列映射为子帧0中的SSS(辅同步信号)用的序列映射方式,在所述条件2中,所述应用了加扰的序列映射为子帧5中的SSS用的序列映射方式。
作为另一个例子,可以是,针对承载所述SD2DSS的两个符号(称为第一符号、第二符号)分别以不同方式执行所述应用了加扰的序列映射,并且在所述条件1中,针对所述第一符号以及所述第二符号的应用了加扰的序列映射分别服从子帧0和5中的SSS用的序列映射方式,在所述条件2中,针对所述第一符号以及所述第二符号的应用了加扰的序列映射分别服从子帧5和0中的SSS用的序列映射方式。
发明效果
在D2D通信中,具有如下优点,即,D2D发送终端能够更加有效地配置同步信号并将其指示给D2D接收终端。具体地,在终端之间传输同步信号时能够进一步减小干扰的影响,此外,能够通过同步信号一同传递D2D同步源类型或双工(duplex)模式等特定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D2D通信用的同步方法的概念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D2D通信用的同步子帧的一个例子的概念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例子涉及的D2D通信用的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个例子涉及的D2D通信用的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个例子涉及的D2D通信用的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个例子涉及的D2D通信用的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个例子涉及的D2D通信用的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图示了本发明的一个例子涉及的执行D2D通信的终端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本说明书中通过例示性的附图对一部分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注意,在对各图的构成要素标注附图标记时,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即使表示在不同的图中,也尽可能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此外,本说明书在说明实施例时,在判断对相关的公知结构或功能的具体的说明有可能会混淆本说明书的要旨的情况下,将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D2D通信用的同步方法的概念图。
参照图1,在D2D通信中,同步方法可以基于以下的不同点简单地区分为像图1的情形(a)、(b)以及(c)那样的三种情况。
在情形(a)中,记载了同步对象终端110从基站100接收PSS(主同步信号)/SSS(辅同步信号)并进行同步的情况。在情形(b)和(c)中,与情形(a)不同,记载了同步对象终端140、170从终端130、160接收后面说明的PD2DSS(主D2D同步信号)/SD2DSS(辅D2D同步信号)并进行同步的情况。情形(b)和(c)根据有源同步源是基站120还是ISS 150进行区分。
具体的情形(a)、(b)、(c)中的同步操作如下。
情形(a)记载了在D2D通信中同步对象终端基于通过基站传输的同步信号进行同步的方法。
参照情形(a),同步对象终端110的D2D通信用的同步源为基站100,基站100是有源同步源。通过基站100向同步对象终端110传输的同步信号可以是PSS(主同步信号)/SSS(辅同步信号)。同步对象终端110从基站接收PSS/SSS,并基于接收的PSS/SSS执行频率同步和/或时间同步,从而能够与其它终端执行D2D通信。
参照情形(b),同步对象终端140通过第一终端130进行同步,第一终端130是通过作为有源同步源的基站120进行同步的无源同步源。在第一终端130与基站120之间可以存在其它多个无源同步源。为了方便说明,假定情形(b)是基站120对第一终端130进行直接同步的情况。第一终端130可以是基于从基站120传输的同步信号(PSS/SSS)进行同步的无源同步源。通过基站120进行同步的第一终端130可以向同步对象终端140传输D2DSS(D2D同步源)。同步对象终端140可以基于从第一终端130接收的D2DSS与第一终端130进行同步。D2DSS可以包含PD2DSS(主D2D同步信号)以及SD2DSS(辅D2D同步信号)。关于PD2DSS和SD2DSS,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参照情形(c),同步对象终端170通过第二终端160进行同步,第二终端160可以是通过作为有源同步源的ISS 150进行同步的无源同步源或第二终端160自身为有源同步源。在第二终端160为无源同步源的情况下,在第二终端160与ISS 150之间可以存在其它多个无源同步源。即,关于同步对象终端170,可以将通过作为有源同步源而操作的第二终端160或作为基于ISS 150被同步的无源同步源而操作的第二终端160传输的D2DSS(D2D同步信号)传输给同步对象终端170而进行同步。
在情形(a)的情况下,同步对象终端110可以像在LTE系统中那样基于PSS/SSS获取对基站的PCID(小区物理地址)的信息。相反,在像情形(b)和(c)那样同步对象终端140、170接收D2DSS的情况下,同步对象终端140、170可以基于所述D2DSS来获取有源同步源的识别信息(identity information)。
同步源的识别信息可以用PSSID(物理同步源标识或物理层边链路(sidelink)同步标识)这样的用语来表示。无源同步源在通过一个有源同步源进行同步之后,向同步对象终端传输同步信号,无源同步源的识别信息服从所述有源同步源的识别信息,因此同步源的识别信息(PSSID)实质上可以是有源同步源的识别信息。在D2D通信中,可以代替上行链路(uplink)或下行链路(downlink)而通过边链路(sidelink)这样的用语来表示终端间通信链路。关于用于指示PSSID的参数,可以使用意味着D2D同步ID的NIDD2D或表示边链路同步ID的NIDSL等。
如上所述,在情形(b)以及(c)的情况下,同步对象终端140、170可以基于D2DSS获取有源同步源的识别信息。具体地,在情形(b)的情况下,可以基于D2DSS通过同步对象终端140获取与基站120相应的有源同步源的识别信息,在情形(c)的情况下,可以基于D2DSS获取与ISS 150相应的有源同步源的识别信息。同步对象终端140、170可以基于所述有源同步源的识别信息(PSSID)和通过PD2DSCH(物理D2D同步信道)传输的附加识别信息来获取作为有源同步源操作的基站的识别信息或ISS的识别信息。在有源同步源为基站的情况下,基站的识别信息是PCID,在有源同步源为ISS的情况下,ISS的识别信息是作为ISS操作的UE(User Equipment,终端)的UE ID,可以是ISS的IMSI(国际移动用户标识)或IMEI(国际移动设备标识)、ProSe(基于邻近的服务)ID等。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像情形(b)那样有源同步源为基站120的情况下,PD2DSS/SD2DSS可以基于D2DSSue_net集合所包含的序列中的一个来生成。在像情形(c)那样有源同步源为ISS 150的情况下,PD2DSS/SD2DSS可以基于D2DSSue_oon集合所包含的序列中的一个来生成。即,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同步对象终端140、170不直接从基站接收同步信号的情况下,同步对象终端可以根据有源同步源是基站120还是ISS 150来接收基于互不相同的序列集合生成的同步信号。以下,D2DSSue_net可以用基站源序列集合这样的用语来表示,D2DSSue_oon可以用终端源序列集合这样的用语来表示。
同步对象终端140、170可以基于关于生成所接收的PD2DSS/SD2DSS的序列的信息来判断有源同步源是基站120还是ISS 150。
以下,对用于生成PD2DSS以及SD2DSS的序列进行说明。
PSS可以基于如下的ZC(Zadoff-Chu)序列来生成。
数学式1
在数学式1中,u为根指数,可以决定为以下的表1中的一个。
表1
N<sup>(2)</sup><sub>lD</sub> | 根指数u(Root Index u) |
0 | 25 |
1 | 29 |
2 | 34 |
即,PSS可以基于从25、29或34中选择的一个根指数(root index)来生成。在表1中,决定根指数的N(2) ID可以基于传输PSS的基站的PCID来选择。
在所述PSS中使用的序列d(n)按照数学式2映射到资源要素(resource element)。
数学式2
ak,l=d(n),n=0,...,61
其中,ak,l是资源要素,k是副载波(subcarrier)编号,l是符号的编号,NDL RB代替为NSL RB是下行链路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的个数(D2D的情况下,NDL RB可以表示边链路资源块的个数),NRB SC是一个资源块内的副载波的个数。
在符号内的资源要素(k,l)中,与数学式3相应的资源要素并不用于PSS的传输,而是被保留(reserved)。
数学式3
n=-5,-4,...,-1,62,63,...66
此外,在SSS中使用的序列d(0)、…、d(61)可以基于如下的数学式4的间插(interleave)的两个m-序列的组合来生成,所述两个m-序列的长度分别为31。定义所述SSS的长度为31的两个m-序列的组合根据数学式4在子帧0以及子帧5之间取不同的值。
数学式4
在数学式4中,n为0≤n≤30,指数m0和指数m1是从如下的数学式5涉及的物理层小区ID组(physical cell identity group,以下PCID组)N(1) ID导出的值。
数学式5
m0=m′mod31
其中,N(1) ID可以基于传输SSS的基站的PCID来决定。即,SSS可以基于PCID组N(1) ID的值来决定。
数学式5的结果值可以表示为如表2所示。
表2
N<sup>(1)</sup><sub>ID</sub> | m<sub>0</sub> | m<sub>1</sub> | N<sup>(1)</sup><sub>ID</sub> | m<sub>0</sub> | m<sub>1</sub> | N<sup>(1)</sup><sub>ID</sub> | m<sub>0</sub> | m<sub>1</sub> | N<sup>(1)</sup><sub>ID</sub> | m<sub>0</sub> | m<sub>1</sub> | N<sup>(1)</sup><sub>ID</sub> | m<sub>0</sub> | m<sub>1</sub> |
0 | 0 | 1 | 34 | 4 | 6 | 68 | 9 | 12 | 102 | 15 | 19 | 136 | 22 | 27 |
1 | 1 | 2 | 35 | 5 | 7 | 69 | 10 | 13 | 103 | 16 | 20 | 137 | 23 | 28 |
2 | 2 | 3 | 36 | 6 | 8 | 70 | 11 | 14 | 104 | 17 | 21 | 138 | 24 | 29 |
3 | 3 | 4 | 37 | 7 | 9 | 71 | 12 | 15 | 105 | 18 | 22 | 139 | 25 | 30 |
4 | 4 | 5 | 38 | 8 | 10 | 72 | 13 | 16 | 106 | 19 | 23 | 140 | 0 | 6 |
5 | 5 | 6 | 39 | 9 | 11 | 73 | 14 | 17 | 107 | 20 | 24 | 141 | 1 | 7 |
6 | 6 | 7 | 40 | 10 | 12 | 74 | 15 | 18 | 108 | 21 | 25 | 142 | 2 | 8 |
7 | 7 | 8 | 41 | 11 | 13 | 75 | 16 | 19 | 109 | 22 | 26 | 143 | 3 | 9 |
8 | 8 | 9 | 42 | 12 | 14 | 76 | 17 | 20 | 110 | 23 | 27 | 144 | 4 | 10 |
9 | 9 | 10 | 43 | 13 | 15 | 77 | 18 | 21 | 111 | 24 | 28 | 145 | 5 | 11 |
10 | 10 | 11 | 44 | 14 | 16 | 78 | 19 | 22 | 112 | 25 | 29 | 146 | 6 | 12 |
11 | 11 | 12 | 45 | 15 | 17 | 79 | 20 | 23 | 113 | 26 | 30 | 147 | 7 | 13 |
12 | 12 | 13 | 46 | 16 | 18 | 80 | 21 | 24 | 114 | 0 | 5 | 148 | 8 | 14 |
13 | 13 | 14 | 47 | 17 | 19 | 81 | 22 | 25 | 115 | 1 | 6 | 149 | 9 | 15 |
14 | 14 | 15 | 48 | 18 | 20 | 82 | 23 | 26 | 116 | 2 | 7 | 150 | 10 | 16 |
15 | 15 | 16 | 49 | 19 | 21 | 83 | 24 | 27 | 117 | 3 | 8 | 151 | 11 | 17 |
16 | 16 | 17 | 50 | 20 | 22 | 84 | 25 | 28 | 118 | 4 | 9 | 152 | 12 | 18 |
17 | 17 | 18 | 51 | 21 | 23 | 85 | 26 | 29 | 119 | 5 | 10 | 153 | 13 | 19 |
18 | 18 | 19 | 52 | 22 | 24 | 86 | 27 | 30 | 120 | 6 | 11 | 154 | 14 | 20 |
19 | 19 | 20 | 53 | 23 | 25 | 87 | 0 | 4 | 121 | 7 | 12 | 155 | 15 | 21 |
20 | 20 | 21 | 54 | 24 | 26 | 88 | 1 | 5 | 122 | 8 | 13 | 156 | 16 | 22 |
21 | 21 | 22 | 55 | 25 | 27 | 89 | 2 | 6 | 123 | 9 | 14 | 157 | 17 | 23 |
22 | 22 | 23 | 56 | 26 | 28 | 90 | 3 | 7 | 124 | 10 | 15 | 158 | 18 | 24 |
23 | 23 | 24 | 57 | 27 | 29 | 91 | 4 | 8 | 125 | 11 | 16 | 159 | 19 | 25 |
24 | 24 | 25 | 58 | 28 | 30 | 92 | 5 | 9 | 126 | 12 | 17 | 160 | 20 | 26 |
25 | 25 | 26 | 59 | 0 | 3 | 93 | 6 | 10 | 127 | 13 | 18 | 161 | 21 | 27 |
26 | 26 | 27 | 60 | 1 | 4 | 94 | 7 | 11 | 128 | 14 | 19 | 162 | 22 | 28 |
27 | 27 | 28 | 61 | 2 | 5 | 95 | 8 | 12 | 129 | 15 | 20 | 163 | 23 | 29 |
28 | 28 | 29 | 62 | 3 | 6 | 96 | 9 | 13 | 130 | 16 | 21 | 164 | 24 | 30 |
29 | 29 | 30 | 63 | 4 | 7 | 97 | 10 | 14 | 131 | 17 | 22 | 165 | 0 | 7 |
30 | 0 | 2 | 64 | 5 | 8 | 98 | 11 | 15 | 132 | 18 | 23 | 166 | 1 | 8 |
31 | 1 | 3 | 65 | 6 | 9 | 99 | 12 | 16 | 133 | 19 | 24 | 167 | 2 | 9 |
32 | 2 | 4 | 66 | 7 | 10 | 100 | 13 | 17 | 134 | 20 | 25 | - | - | - |
33 | 3 | 5 | 67 | 8 | 11 | 101 | 14 | 18 | 135 | 21 | 26 | - | - | - |
数学式6
数学式7
其中,x(i)的初始值设定为x(0)=0、x(1)=0、x(2)=0、x(3)=0、x(4)=1。
数学式8
数学式9
其中,x(i)的初始值设定为x(0)=0、x(1)=0、x(2)=0、x(3)=0、x(4)=1。
数学式10
数学式11
在此,x(i)的初始条件设定为x(0)=0、x(1)=0、x(2)=0、x(3)=0、x(4)=1。
在所述SSS中使用的序列d(n)映射到数学式12涉及的资源要素。
数学式12
ak,l=d(n),n=0,...,61
其中,ak,l是资源要素,k是副载波(subcarrier)编号,l是符号的编号(在公式12中的对l的定义是非限定性的示例),NDL RB代替为NSL RB是下行链路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的个数(在D2D的情况下,NDL RB可以表示边链路资源块的个数),NRB SC是一个资源块内的副载波的个数。
符号内的资源要素(k,l)中的与数学式13相应的资源要素并不用于SSS的传输,而是被保留(reserved)。
数学式13
n=-5,-4,...,-1,62,63,...,66
如上所述,s0 (m0)(n)和s1 (m1)(n)、c0(n)和c1(n)以及z1 (m0)(n)和z1 (m1)(n)分别可以是长度为31的m-序列。由此,为了生成SSS,只使用能够像在数学式4中那样基于长度为31的m-序列来生成的序列中的168个序列。参照表2,N(1) ID是0至167的整数,一个整数值可以与168个序列中的一个序列对应。
基站可以基于与被分配的PCID对应的N(2) ID以及N(1) ID来生成PSS/SSS。终端可以基于从基站接收的PSS来获取N(2) ID,此外,终端可以基于从基站接收的SSS来获取N(1) ID。终端可以用Ncell ID=3N(1) ID+N(2) ID来决定基站的PCID。即,在LTE系统中,终端可以基于接收的PSS/SSS来获取基站的PCID。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PD2DSS可以是基于根指数不为25、29或34的其它根指数生成的同步信号。例如,用于生成PD2DSS的根指数可以是不为25、29、34的新的3个根指数中的一个(X、Y或Z),也可以是新的两个根指数中的一个(X或Y)。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SD2DSS也可以是基于从与SSS用的168个序列相同或者更少的个数的序列(例如,128个)中选择的一个序列生成的同步信号。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D2D通信用的同步子帧的一个例子的概念图。
参照图2,D2D通信用的同步子帧是传输作为D2D用的同步信号的D2DSS(D2D同步信号)的子帧。D2D子帧可以配置为具有特定周期,无论在网络覆盖内(in-coverage)还是在网络覆盖外(out-of-coverage),其配置均可以相同。作为所述特定周期的例子,可以是40ms,在该情况下,40个子帧中的一个子帧是为了传输D2D用的同步信号而使用的同步子帧。
在所述同步子帧内可以传输D2DSS。D2DSS包含PD2DSS以及SD2DSS。此时,如图2所示,PD2DSS以及SD2DSS可以在所述同步子帧内分别使用两个符号来传输。此外,如图2所示,在所述同步子帧内,可以传输PD2DSCH(物理D2D同步信道,或者可以称为对应于作为下行链路中的物理广播(broadcasting)信道的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而表示边链路中的物理广播信道的PSBCH(Physical Sidelink Broadcast Channel)),作为用于此的解调(demodulation)参照信号(reference signal)可以传输DM-RS(解调参照信号)。在此,图2只不过是一个例子,除了在一个同步子帧内PD2DSS以及SD2DSS分别使用两个符号(共4个符号)进行传输以外,所述4个符号的位置可以在所述同步子帧内定义为与在图2中不同的位置。
例如,对于具有普通CP(循环前缀)的一个子帧内的14个符号,如果在图2的例子中PD2DSS映射到第2个以及第9个符号进行传输且SD2DSS映射到第3个以及第10个符号进行传输,则作为另一个例子,可以是,PD2DSS映射到第2个以及第13个符号进行传输且SD2DSS映射到第1个以及第12个符号进行传输,在另一个例子中,可以是,PD2DSS映射到第7个以及第8个符号进行传输且SD2DSS映射到第2个以及第13个符号进行传输,在另一个例子中,可以是,PD2DSS映射到第2个以及第12个符号进行传输且SD2DSS映射到第3个以及第13个符号进行传输。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例子涉及的D2D通信用的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3,在步骤S310中,PD2DSS可以是3个根指数X、Y、Z中的一个,也可以是两个根指数X、Y中的一个。PD2DSS用的所述3个根指数或所述两个根指数是作为用于PSS的根指数的25、29以及34以外的新的根指数。
作为一个例子,可以从1至62的整数中选择除所述25、29以及34以外的3个根指数(X、Y、Z),或者从所述1至62的整数中选择除所述25、29以及34以外的两个根指数(X、Y)。
PD2DSS可以具有基于除DFT(离散傅里叶变换)-预编码(precoding)以外的SC-FDM(单载波频分复用)的信号波形。这与PSS具有基于OFDM(正交频分复用)的信号波形(signalwaveform)是有差别的。
在步骤S320中,SD2DSS可以是基于从p个序列中选择的一个序列生成的同步信号。例如,p可以是与SSS用的序列的个数168相同或更小的个数(例如,p=128)。
SD2DSS可以具有基于除DFT(离散傅里叶变换)-预编码(precoding)以外的SC-FDM(单载波频分复用)的信号波形,并可以具有比PD2DSS减小的功率。这与SSS具有基于OFDM(正交频分复用)的信号波形(signal waveform)是有差别的。
因此,对PSS与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PD2DSS进行比较如下。
-PSS对相当于10个子帧的10ms中的两个子帧(即,每5ms 1次)进行映射,并在所述两个子帧中的各子帧内对一个符号进行映射。相反,PD2DSS对相当于40个子帧的40ms中的一个子帧进行映射,并在所述一个子帧内对两个符号进行映射。相反,PSS作为根指数(rootindex)而使用25、29、34中的一个。此时,在根指数分别为25、29、34时,N(2) ID分别为0、1、2。
-PSS作为根指数(root index)而使用25、29、34中的一个。此时,在根指数分别为25、29、34时,N(2) ID分别为0、1、2。相反,PD2DSS作为根指数而使用1至62的整数中的除25、29、34以外的其它新的根指数中的一个。例如,可以使用3个新的根指数中的一个,此时,在将所述3个新的根指数分别设为X、Y、Z时,N(2) ID可以分别是0、1、2。举另一个例子为,可以使用所述1至62的整数中的除25、29、34以外的两个新的根指数中的一个作为PD2DSS的根指数,此时,在将所述两个新的根指数分别设为X、Y时,N(2) ID可以分别为0、1。
在此,像PSS的根指数分别对应于N(2) ID且SSS的m0、m1值的组合分别对应于N(1) ID那样,PD2DSS的新的根指数可以分别对应于N(2) ID且SD2DSS的m0、m1值的组合可以分别对应于N(1) ID。此时,虽然可以用与通过PSS/SSS根据Ncell ID=3N(1) ID+N(2) ID指示PCID的方式相同的方式从PD2DSS/SD2DSS指示PSSID,但是也可以不这样。例如,PSSID可以只通过SD2DSS来指示。即,SD2DSS的m0、m1值的组合可以分别对应于N(1) ID,该N(1) ID值可以是PSSID。在该情况下,与PD2DSS的新的根指数分别对应的N(2) ID也可以不用于指示PSSID,而用于指示其它信息。
另一方面,对SSS和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SD2DSS进行比较如下。
-SSS对相当于10个子帧的10ms中的两个子帧(即,每5ms 1次)进行映射,并在所述两个子帧中的各子帧内对一个符号进行映射。相反,SD2DSS对相当于40个子帧的40ms中的一个子帧进行映射,并在所述一个子帧内对两个符号进行映射。
-SSS通过按照前面通过数学式4至数学式13说明的内容对序列进行映射并应用加扰而生成。即,在10ms周期内,在两个子帧(子帧0和子帧5)各自中的序列映射以及加扰方式不同。相反,SD2DSS在40ms周期内对一个子帧内的两个符号进行映射,因此,需要分别对序列映射以及加扰方式进行重新考虑。即,针对SSS在前面通过数学式4至数学式13说明的内容需要针对SD2DSS进行重新考虑,特别是,数学式4和数学式8部分需要针对SD2DSS而适当地改变。
由此,以下在本说明书中考虑上述事项对PD2DSS用的序列映射和SD2DSS用的序列映射以及加扰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1]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个例子涉及的D2D通信用的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4,在PD2DSS的情况下,在步骤S410中对同步子帧内的PD2DSS用的两个符号均使用相同的根指数。即,同步源在同步子帧内在两个符号之间使用相同的根指数来生成PD2DSS,并将其传输到同步对象终端。
在SD2DSS的情况下,是在步骤S420中对同步子帧内的SD2DSS用的两个符号均使用相同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时的例子。
对这样的本流程图的各步骤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如下。
首先,关于步骤S410,是PD2DSS用的根指数为3个(X、Y、Z)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同步源对D2DSS用的一个同步子帧(例如,40ms周期内的一个子帧)内的PD2DSS用的两个符号分别映射相同的根指数。例如,在像图2那样的结构的同步子帧中,同步源对第2个符号和第9个符号均基于相同的根指数来生成序列,并应用相同的加扰来传输PD2DSS。此时,关于使用什么样的根指数,可以根据特定条件来决定。例如,可以是,在条件A(condition A)中使用根指数X,在条件B(condition B)中使用根指数Y,在条件C(condition C)中使用根指数Z。
在此,所述条件(条件A、条件B以及条件C)可以根据通过PD2DSS传输的信息进行定义。换言之,通过PD2DSS指示的信息能够通过所述条件进行识别。即,通过PD2DSS指示的信息可根据根指数X、Y、Z进行识别,因此可以说所述信息是通过PD2DSS默认地发送信号的。
作为第1-1实施例,如果通过PD2DSS传输同步源类型,则所述条件可根据同步源类型(作为传输属于D2DSSue_net的D2DSS的同步源而从网络覆盖内(in-coverage)的D2D终端向网络覆盖外(out-of-coverage)的D2D终端进行传输、作为传输属于D2DSSue_net的D2DSS的同步源而从网络覆盖外(out-of-coverage)的D2D终端向网络覆盖外(out-of-coverage)的D2D终端进行传输、以及传输属于D2DSSue_oon的D2DSS的同步源等3种类型等)分为所述条件A、条件B以及条件C。
作为第1-2实施例,如果通过PD2DSS指示层级(stratum level,或跳数(hopcount))时,所述条件可根据所述层级分为条件A、条件B以及条件C,所述层级表示同步信号从有源同步源经几次同步源进行传输的。
作为第1-3实施例,如果通过PD2DSS以及SD2DSS指示PSSID,则所述条件可根据PSSID而分为条件A、条件B以及条件C。
将所述第1-1至第1-3实施例整理为表如下。
表3
参照表3,在第1-2实施例的情况下,例如,可以设定为,在层级为1的情况下通过根指数X进行指示,在层级为2的情况下通过根指数Y进行指示,在层级为3的情况下通过根指数Z进行指示。当然,这只是例示,用根指数X、Y、Z对由PD2DSS指示的信息进行区分的方法能够进行多种变形。例如,层级0、1、2可以分别映射到根指数Y、Z、X。
当同步对象终端接收到所述PD2DSS时,同步对象终端可以基于根指数X、Y、Z默认地得知同步源类型(第1-1实施例的情况)、层级(第1-2实施例的情况)、PSSID(第1-3实施例的情况)等。
接着,关于步骤S420,同步源可以对D2DSS用的一个同步子帧内的SD2DSS用的两个符号分别同样地使用像数学式14(该数学式14代替前面说明的SSS用的数学式4)那样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在此,条件①以及条件②也可以分别称为序列映射/加扰方式①以及序列映射/加扰方式②。
数学式14
条件①
或,
条件②
或,
在数学式14中,条件①(condition①)部分与SSS的子帧0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相同或相似。另一方面,在数学式14中,条件②(condition②)部分与SSS的子帧5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相同或相似。
即,在数学式14的各条件中,上面部分的数学式分别与SSS的子帧0或子帧5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相同。另一方面,在数学式14的各条件中,下面部分的数学式分别与SSS中的子帧0或子帧5中的序列映射方式相同,但是加扰方式中利用N(2) ID的加扰被排除在外,只有利用m0或m1的加扰相同。
如果加扰方式中的利用N(2) ID的加扰被排除在外,则所述数学式8也不会被使用,如果不排除在外,则数学式8同样地被使用。
此时,所述条件(条件①以及条件②)可以根据通过SD2DSS传输的信息来定义,也可以根据SFN(系统帧号)或DFN(D2D帧号)而只对SD2DSS固定使用两个中的一个条件,还可以对SD2DSS始终固定使用两个中的一个条件。换言之,通过SD2DSS指示的信息可以根据条件①以及条件②进行识别。即,通过SD2DSS指示的信息可以根据序列映射/加扰方式进行识别,因此可以说所述信息是通过SD2DSS默认地发送信号的。
作为第1-4实施例,如果通过SD2DSS传输同步源类型,则可以根据同步源类型(传输属于D2DSSue_net的D2DSS的同步源、传输属于D2DSSue_oon的D2DSS的同步源等两种类型等)生成(或传输)条件①的SD2DSS或生成(或传输)条件②的SD2DSS。
作为第1-5实施例,如果通过SD2DSS指示双工(duplex)模式(mode),则可以根据双工模式(根据是FDD还是TDD)生成(或传输)条件①的SD2DSS或生成(或传输)条件②的SD2DSS。
作为第1-6实施例,如果通过SD2DSS指示SFN或DFN的偶数/奇数信息,则可以根据SFN或DFN是偶数还是奇数来生成(或传输)条件①的SD2DSS或生成(或传输)条件②的SD2DSS。例如,如果SFN或DFN为偶数,则可以固定使用条件①的情况,如果SFN或DFN为奇数,则可以固定使用条件②的情况。
作为第1-7实施例,也可以始终固定使用条件①或条件②这两个中的一个情况。
将所述第1-4至第1-7实施例整理为表如下。
表4
另一方面,所述PD2DSS用的条件和SD2DSS用的条件也可以考虑D2D用的系统信息而进行组合来配置。即,也可以组合关于PD2DSS的第1-1至第1-3实施例中的任一个和关于SD2DSS的第1-4至第1-7实施例中的任一个而生成PD2DSS和SD2DSS。
例如,所述SD2DSS也可以根据同步源类型(传输属于D2DSSue_net的D2DSS的同步源、传输属于D2DSSue_oon的D2DSS的同步源等两种类型等)而被配置为不同,在该情况下,所述PD2DSS可以根据表示同步信号是从有源同步源经几次同步源而传输的层级(stratumlevel,或跳数(hop count))而被配置为不同。即,在上述例子中的组合的情况下,SD2DSS可以用于指示同步源类型,PD2DSS可以用于指示层级。
在第1-1至第1-3实施例中,以存在三种PD2DSS用的新的根指数为前提进行了说明。作为与其等同的其它实施例,对PD2DSS用的新的根指数为两个(X、Y)的情况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对D2DSS用的一个同步子帧(例如,40ms周期内的一个子帧)内的PD2DSS用的两个符号分别映射相同的根指数。在该情况下,可以是,在条件A(condition A)中使用根指数X,在条件B(condition B)中使用根指数Y。
在此,所述条件(条件A以及条件B)可以根据通过PD2DSS传输的信息来定义。换言之,通过PD2DSS指示的信息可以根据所述条件进行识别。即,通过PD2DSS指示的信息可根据根指数X、Y进行识别,因此可以说所述信息是通过PD2DSS默认地发送信号的。
作为第1-8实施例,如果通过PD2DSS传输同步源类型,则所述条件可以根据同步源类型(传输属于D2DSSue_net的D2DSS的同步源、传输属于D2DSSue_oon的D2DSS的同步源等两种类型等)分为所述条件A以及条件B。
作为第1-9实施例,如果通过PD2DSS指示层级(stratum level,或跳数(hopcount)),则所述条件可以根据所述层级分为条件A以及条件B,所述层级表示同步信号是从有源同步源经几次同步源而传输的。
作为第1-10实施例,如果通过PD2DSS以及SD2DSS指示PSSID,则所述条件可根据PSSID分为条件A以及条件B。
另一方面,对于D2DSS用的一个子帧(例如,40ms周期内的一个子帧)内的两个SD2DSS用的符号,可以分别对两个符号同样地使用像数学式14(该数学式14代替前面说明的SSS用的数学式4)那样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
如上所述,在数学式14中,条件①(condition①)部分与SSS的子帧0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相同或相似。另一方面,在数学式14中,条件②(condition②)部分与SSS的子帧5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相同或相似。
即,在数学式14的各条件中,上面部分的数学式分别与SSS的子帧0或子帧5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相同。
另一方面,在数学式14的各条件中,下面部分的数学式分别与SSS中的子帧0或子帧5中的序列映射方式相同,但是,加扰方式中的利用N(2) ID的加扰被排除在外,只有利用m0或m1的加扰相同。
如果加扰方式中的利用N(2) ID的加扰被排除在外,则所述数学式8也不会被使用,如果不排除在外,则可以代替数学式8使用以下数学式15。数学式8与数学式15的不同点在于根指数的个数的不同。即,在数学式15中,N(2) ID为0、1这两种,可以考虑该情况而配置为不同。
数学式15
此时,所述条件(条件①以及条件②)像前面说明的那样可以根据通过SD2DSS传输的信息来定义,也可以根据SFN(系统帧号)或DFN(D2D帧号)只对SD2DSS固定使用两个中的一个条件,还可以对SD2DSS始终固定使用两个中的一个条件。在此,关于序列映射方式和加扰方式,可以同样地应用实施例1-4至实施例1-7涉及的条件和各条件指示的信息。
例如,1)可以根据同步源类型(传输属于D2DSSue_net的D2DSS的同步源、传输属于D2DSSue_oon的D2DSS的同步源等两种类型等)分为条件①以及条件②。
作为另一个例子,2)可以根据双工(duplex)模式(mode)(根据是FDD还是TDD)分为条件①以及条件②。
作为另一个例子,3)如果SFN或DFN是偶数,则可以固定使用条件①的情况,如果SFN或DFN是奇数,则可以固定使用条件②的情况。
作为另一个例子,4)也可以始终固定使用条件①或条件②这两个中的一个情况。
[实施例2]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个例子涉及的D2D通信用的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5,在PD2DSS的情况下,在步骤S510中对同步子帧内的PD2DSS用的两个符号均使用相同的根指数。即,同步源可以在同步子帧内对两个符号之间使用相同的根指数而生成PD2DSS,并将其传输给同步对象终端。
在SD2DSS的情况下,是在步骤S520中对同步子帧内的SD2DSS用的两个符号使用互不相同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时的例子。
对这样的本流程图的各步骤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如下。
首先,关于步骤S510,是PD2DSS用的根指数为3个(X、Y、Z)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同步源对D2DSS用的一个同步子帧(例如,40ms周期内的一个子帧)内的PD2DSS用的两个符号分别映射相同的根指数。此时,关于使用什么样的根指数,可以根据特定条件来决定。例如,可以是,在条件A(condition A)中使用根指数X,在条件B(condition B)中使用根指数Y,在条件C(condition C)中使用根指数Z。
在此,所述条件(条件A、条件B以及条件C)可以根据通过PD2DSS传输的信息来定义。换言之,通过PD2DSS指示的信息可以根据所述条件进行识别。即,通过PD2DSS指示的信息可根据根指数X、Y、Z进行识别,因此可以说所述信息是通过PD2DSS默认地发送信号的。
作为第2-1实施例,如果通过PD2DSS传输同步源类型,则所述条件可以根据同步源类型(作为传输属于D2DSSue_net的D2DSS的同步源,从网络覆盖内(in-coverage)的D2D终端向网络覆盖外(out-of-coverage)的D2D终端进行传输;作为传输属于D2DSSue_net的D2DSS的同步源,从网络覆盖外(out-of-coverage)的D2D终端向网络覆盖外(out-of-coverage)的D2D终端进行传输;以及传输属于D2DSSue_oon的D2DSS的同步源等三种类型等)分为所述条件A、条件B以及条件C。
作为第2-2实施例,如果通过PD2DSS指示层级(stratum level,或跳数(hopcount)),则所述条件可以根据所述层级分为条件A、条件B以及条件C,所述层级表示同步信号是从有源同步源经几次同步源而传输的。
作为第2-3实施例,如果通过PD2DSS以及SD2DSS指示PSSID,则所述条件可以根据PSSID分为条件A、条件B以及条件C。
将这样的第2-1至第2-3实施例整理为表如下。
表5
当同步对象终端接收到所述PD2DSS时,同步对象终端可以基于PD2DSS的根指数X、Y、Z默认地得知同步源类型(第2-1实施例的情况)、层级(第2-2实施例的情况)、PSSID(第2-3实施例的情况)等。
接着,关于步骤S520,同步源可以对D2DSS用的一个同步子帧内的SD2DSS用的两个符号分别像数学式16(该数学式16代替前面说明的SSS用的数学式4)那样在两个符号之间使用互不相同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以下,条件①也可以称为序列映射/加扰方式①,条件②也可以称为序列映射/加扰方式②。
数学式16
条件①
或,
条件②
或,
在数学式16中的条件①(condition①)部分中,一个同步子帧内的SD2DSS用的第一个符号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与SSS中的子帧0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相同或相似。另一方面,一个同步子帧内的SD2DSS用的第二个符号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与SSS中的子帧5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相同或相似。
在数学式16中的条件②(condition②)部分中,一个同步子帧内的SD2DSS用的第一个符号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与SSS中的子帧5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相同或相似。另一方面,一个同步子帧内的SD2DSS用的第二个符号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与SSS中的子帧0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相同或相似。
即,在数学式16的各条件中,上面部分的数学式分别与SSS中的子帧0或子帧5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相同。另一方面,在数学式16的各条件中,下面部分的数学式分别与SSS中的子帧0或子帧5中的序列映射方式相同,但是加扰方式中的利用N(2) ID的加扰被排除在外,只有利用m0或m1的加扰相同。
如果加扰方式中的利用N(2) ID的加扰被排除在外,则所述数学式8也不会被使用,如果不被排除在外,则可以同样地使用数学式8。
此时,所述条件(条件①以及条件②)可以根据通过SD2DSS传输的信息来定义,也可以根据SFN(系统帧号)或DFN(D2D帧号)只对SD2DSS固定使用两个中的一个条件,还可以对SD2DSS始终固定使用两个中的一个条件。换言之,通过SD2DSS指示的信息可以通过条件①以及条件②进行识别。即,通过SD2DSS指示的信息可根据序列映射/加扰方式进行识别,因此可以说所述信息是通过SD2DSS默认地发送信号的。
作为第2-4实施例,如果通过SD2DSS传输同步源类型,则可以根据同步源类型(传输属于D2DSSue_net的D2DSS的同步源、传输属于D2DSSue_oon的D2DSS的同步源等两种类型等)来生成(或传输)条件①的SD2DSS,或生成(或传输)条件②的SD2DSS。
作为第2-5实施例,如果通过SD2DSS指示双工模式,则可以根据双工模式(根据是FDD还是TDD)来生成(或传输)条件①的SD2DSS,或生成(或传输)条件②的SD2DSS。
作为第2-6实施例,如果通过SD2DSS指示SFN或DFN的偶数/奇数信息,则可以根据SFN或DFN为偶数还是奇数来生成(或传输)条件①的SD2DSS,或生成(或传输)条件②的SD2DSS。例如,如果SFN或DFN为偶数,则可以固定使用条件①的情况,如果SFN或DFN为奇数,则可以固定使用条件②的情况。
作为第2-7实施例,可以始终固定使用条件①或条件②这两个中的一个情况。
将所述第2-4至第2-7实施例整理为表如下。
表6
另一方面,所述PD2DSS用的条件和SD2DSS用的条件可以考虑D2D用的系统信息而进行组合来构成。即,可以组合关于PD2DSS的第2-1至第2-3实施例中的任一个和关于SD2DSS的第2-4至第2-7实施例中的任一个来生成PD2DSS和SD2DSS。
例如,所述SD2DSS可以根据同步源类型(传输属于D2DSSue_net的D2DSS的同步源、传输属于D2DSSue_oon的D2DSS的同步源等两种类型等)而被配置为不同,在该情况下,所述PD2DSS可以根据表示同步信号是从有源同步源经几次同步源而传输的层级(stratumlevel,或跳数(hop count))而被配置为不同。即,在上述例子中的组合的情况下,SD2DSS可以用于指示同步源类型,PD2DSS可以用于指示层级。
在第2-1至第2-3实施例中,以存在3种PD2DSS用的新的根指数为前提进行了说明。作为与其等同的其它实施例,对PD2DSS用的新的根指数为两个(X、Y)的情况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对D2DSS用的一个同步子帧内的PD2DSS用的两个符号分别映射相同的根指数。在该情况下,可以是,在条件A(condition A)中使用根指数X,在条件B(condition B)中使用根指数Y。
在此,所述条件(条件A以及条件B)可以根据通过PD2DSS传输的信息来定义。换言之,通过PD2DSS指示的信息可以根据所述条件进行识别。即,通过PD2DSS指示的信息可根据根指数X、Y进行识别,因此可以说所述信息是通过PD2DSS默认地发送信号的。
作为第2-8实施例,如果通过PD2DSS传输同步源类型,则所述条件可以根据同步源类型(传输属于D2DSSue_net的D2DSS的同步源、传输属于D2DSSue_oon的D2DSS的同步源等两种类型等)分为所述条件A以及条件B。
作为第2-9实施例,如果通过PD2DSS指示层级(stratum level,或跳数(hopcount)),则所述条件可以根据所述层级分为条件A以及条件B,所述层级表示同步信号是从有源同步源经几次同步源而传输的。
作为第2-10实施例,如果通过PD2DSS以及SD2DSS指示PSSID,则所述条件可以根据PSSID分为条件A以及条件B。
另一方面,对于D2DSS用的一个子帧(例如,40ms周期内的一个子帧)内的两个SD2DSS用的符号,可以分别像在前面说明的数学式16(该数学式16代替前面说明的SSS用的数学式4)那样在两个符号之间使用互不相同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
如上所述,在数学式16中,在条件①(condition①)部分中一个同步子帧内的SD2DSS用的第一个符号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与SSS中的子帧0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相同或相似。另一方面,一个同步子帧内的SD2DSS用的第二个符号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与SSS中的子帧5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相同或相似。
在数学式16中的条件②(condition②)部分中,一个同步子帧内的SD2DSS用的第一个符号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与SSS中的子帧5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相同或相似。另一方面,一个同步子帧内的SD2DSS用的第二个符号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与SSS中的子帧0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相同或相似。
即,在数学式16的各条件中,上面部分的数学式分别与SSS中的子帧0或子帧5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相同。另一方面,在数学式16的各条件中,下面部分的数学式分别与SSS中的子帧0或子帧5中的序列映射方式相同,但是加扰方式中的利用N(2) ID的加扰被排除在外,只有利用m0或m1的加扰相同。
如果加扰方式中的利用N(2) ID的加扰被排除在外,则所述数学式8也不会被使用,如果不被排除在外,则可以代替数学式8使用以下数学式17。数学式8和数学式17的不同点在于根指数的个数的不同。即,在数学式17中N(2) ID为0、1这两种,因此可以考虑该情况而配置为不同。
数学式17
此时,所述条件(条件①以及条件②)可以根据通过SD2DSS传输的信息来定义,也可以根据SFN(系统帧号)或DFN(D2D帧号)只对SD2DSS固定使用两个中的一个条件,还可以对SD2DSS始终固定使用两个中的一个条件。在此,关于序列映射方式和加扰方式,可以同样地应用实施例2-4至实施例2-7涉及的条件和各条件指示的信息。
例如,1)可以根据同步源类型(传输属于D2DSSue_net的D2DSS的同步源、传输属于D2DSSue_oon的D2DSS的同步源等两种类型等)分为条件①以及条件②。
作为另一个例子,2)可以根据双工(duplex)模式(mode)(根据是FDD还是TDD)分为条件①以及条件②。
作为另一个例子,3)如果SFN或DFN是偶数,则可以固定使用条件①的情况,如果SFN或DFN为奇数,则可以固定使用条件②的情况。
作为另一个例子,4)可以始终固定使用条件①或条件②这两个中的一个情况。
[实施例3]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个例子涉及的D2D通信用的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6,在PD2DSS的情况下,在步骤S610中对同步子帧内的PD2DSS用的两个符号使用互不相同的根指数。即,同步源在同步子帧内对两个符号使用互不相同的根指数来生成PD2DSS,并将其传输给同步对象终端。
在SD2DSS的情况下,是在步骤S620中对同步子帧内的SD2DSS用的两个符号均使用相同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时的例子。
对这样的本流程图的各步骤进行更详细说明如下。
首先,关于步骤S610,是PD2DSS用的新的根指数为3个(X、Y、Z)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同步源对D2DSS用的一个同步子帧(例如,40ms周期内的一个子帧)内的PD2DSS用的两个符号分别映射互不相同的根指数。例如,在与图2相同的结构的同步子帧中,同步源对第2个符号和第9个符号基于互不相同的根指数来生成序列,并基于所述序列传输PD2DSS。
此时,关于使用什么样的根指数,可以根据特定条件来决定。例如,在条件A(condition A)的情况下,同步源可以在一个同步子帧内的第一个符号中使用根指数X并在第二个符号中使用根指数Y(根指数组合(X、Y))。作为相同的例子,在条件B(conditionB)的情况下,同步源可以在一个同步子帧内的第一个符号中使用根指数Y并在第二个符号中使用根指数Z(根指数组合(Y、Z))。此外,作为相同的例子,在条件C(condition C)的情况下,同步源可以在一个同步子帧内的第一个符号中使用根指数Z并在第二个符号中使用根指数X(根指数组合(Z、X))。此外,对一个同步子帧内的两个符号按各条件应用什么样的组合的根指数,能够进行多种实施例。例如,可以是,在条件A中使用根指数组合(Y、Z),在条件B中使用根指数组合(Z、X),在条件C中使用根指数组合(X、Y)。
在此,所述条件(条件A、条件B以及条件C)可以根据通过PD2DSS传输的信息来定义。换言之,通过PD2DSS指示的信息可以根据所述条件进行识别。即,通过PD2DSS指示的信息可根据根指数的组合进行识别,因此可以说所述信息是通过PD2DSS默认地发送信号的。
作为第3-1实施例,如果通过PD2DSS传输同步源类型,则所述条件可以根据同步源类型(作为传输属于D2DSSue_net的D2DSS的同步源,从网络覆盖内(in-coverage)的D2D终端向网络覆盖外(out-of-coverage)的D2D终端进行传输;作为传输属于D2DSSue_net的D2DSS的同步源,从网络覆盖外(out-of-coverage)的D2D终端向网络覆盖外(out-of-coverage)的D2D终端进行传输;以及传输属于D2DSSue_oon的D2DSS的同步源等三种类型等)分为所述条件A、条件B以及条件C。
作为第3-2实施例,如果通过PD2DSS指示层级(stratum level,或跳数(hopcount)),则所述条件可以根据所述层级分为条件A、条件B以及条件C,所述层级表示同步信号是从有源同步源经几次同步源而传输的。
作为第3-3实施例,如果通过PD2DSS以及SD2DSS指示PSSID,则所述条件可以根据PSSID分为条件A、条件B以及条件C。
将所述第3-1至第3-3实施例整理为表如下。
表7
参照表7,当同步对象终端接收到所述PD2DSS时,同步对象终端可以基于根指数组合默认地得知同步源类型(第3-1实施例的情况)、层级(第3-2实施例的情况)、PSSID(第3-3实施例的情况)等。
接着,关于步骤S620,同步源可以对D2DSS用的一个同步子帧内的SD2DSS用的两个符号分别同样地使用以下数学式18(该数学式18代替前面说明的SSS用的数学式4)那样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在此,条件①以及条件②也可以分别称为序列映射/加扰方式①以及序列映射/加扰方式②。
数学式18
条件①
或
条件②
或,
在数学式18中,条件①(condition①)部分与SSS的子帧0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相同或相似。另一方面,在数学式18中,条件②(condition②)部分与SSS的子帧5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相同或相似。
即,在数学式18的各条件中,上面部分的数学式分别与SSS的子帧0或子帧5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相同。另一方面,在数学式18的各条件中,下面部分的数学式分别与SSS中的子帧0或子帧5中的序列映射方式相同,但是加扰方式中的利用N(2) ID的加扰被排除在外,只有利用m0或m1的加扰相同。
如果加扰方式中的利用N(2) ID的加扰被排除在外,则所述数学式8也不会被使用,如果不被排除在外,则可以代替数学式8使用以下数学式19。数学式8利用一个根指数值进行加扰,相对于此,数学式19利用从两个根指数中选择的一个或全部两个根指数进行加扰。
数学式19
或
或
或
此时,所述条件(条件①以及条件②)可以根据通过SD2DSS传输的信息来定义,也可以根据SFN(系统帧号)或DFN(D2D帧号)只对SD2DSS固定使用两个中的一个条件,还可以对SD2DSS始终固定使用两个中的一个条件。换言之,通过SD2DSS指示的信息可以通过条件①以及条件②进行识别。即,通过SD2DSS指示的信息可根据序列映射/加扰方式进行识别,因此可以说所述信息是通过SD2DSS默认地发送信号的。
作为第3-4实施例,如果通过SD2DSS传输同步源类型,则可以根据同步源类型(传输属于D2DSSue_net的D2DSS的同步源、传输属于D2DSSue_oon的D2DSS的同步源等两种类型等)来生成(或传输)条件①的SD2DSS,或生成(或传输)条件②的SD2DSS。
作为第3-5实施例,如果通过SD2DSS指示双工模式,则可以根据双工(duplex)模式(mode)(根据是FDD还是TDD)来生成(或传输)条件①的SD2DSS,或生成(或传输)条件②的SD2DSS。
作为第3-6实施例,如果通过SD2DSS指示SFN或DFN的偶数/奇数信息,则可以根据SFN或DFN为偶数还是奇数来生成(或传输)条件①的SD2DSS,或生成(或传输)条件②的SD2DSS。例如,如果SFN或DFN为偶数,则可以固定使用条件①的情况,如果SFN或DFN为奇数,则可以固定使用条件②的情况。
作为第3-7实施例,可以始终固定使用条件①或条件②这两个中的一个情况。
表8
另一方面,所述PD2DSS用的条件和SD2DSS用的条件可以考虑D2D用的系统信息进行组合来配置。即,可以组合关于PD2DSS的第3-1至第3-3实施例中的任一个和关于SD2DSS的第3-4至第3-7实施例中的任一个来生成PD2DSS和SD2DSS。
例如,所述SD2DSS可以根据同步源类型(传输属于D2DSSue_net的D2DSS的同步源、传输属于D2DSSue_oon的D2DSS的同步源等两种类型等)而构成得不同,在该情况下,所述PD2DSS可以根据表示同步信号是从有源同步源经几次同步源而传输的层级(stratumlevel,或跳数(hop count))而被配置为不同。即,在上述例子中的组合的情况下,SD2DSS可以用于指示同步源类型,PD2DSS可以用于指示层级。
在第3-1至第3-3实施例中,以存在3种PD2DSS用的新的根指数为前提进行了说明。作为与其等同的其它实施例,对PD2DSS用的新的根指数为两个(X、Y)的情况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对D2DSS用的一个同步子帧内的PD2DSS用的两个符号分别映射互不相同的根指数。
例如,在条件A(condition A)的情况下,同步源可以在一个同步子帧内的第一个符号中使用根指数X并在第二个符号中使用根指数Y(根指数组合(X、Y))。作为相同的例子,在条件B(condition B)的情况下,同步源可以在一个同步子帧内的第一个符号中使用根指数Y并在第二个符号中使用根指数X(根指数组合(Y,X))。
在此,所述条件(条件A以及条件B)可以根据通过PD2DSS传输的信息来定义。换言之,通过PD2DSS指示的信息可以根据所述条件进行识别。即,通过PD2DSS指示的信息可根据根指数组合进行识别,因此可以说所述信息是通过PD2DSS默认地发送信号的。
作为第3-8实施例,如果通过PD2DSS传输同步源类型,则所述条件可以根据同步源类型(传输属于D2DSSue_net的D2DSS的同步源、传输属于D2DSSue_oon的D2DSS的同步源等两种类型等)分为所述条件A以及条件B。
作为第3-9实施例,如果通过PD2DSS指示层级(stratum level,或跳数(hopcount)),则所述条件可以根据所述层级分为条件A以及条件B,所述层级表示同步信号是从有源同步源经几次同步源而传输的。
作为第3-10实施例,如果通过PD2DSS以及SD2DSS指示PSSID,则所述条件可以根据PSSID分为条件A以及条件B。
另一方面,对于D2DSS用的一个子帧(例如,40ms周期内的一个子帧)内的两个SD2DSS用的符号,可以分别对两个符号同样地使用前面说明的数学式18(该数学式18代替前面说明的SSS用的数学式4)那样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
如上所述,在数学式18中,条件①(condition①)部分与SSS的子帧0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相同或相似。另一方面,在数学式18中,条件②(condition②)部分与SSS的子帧5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相同或相似。
即,在数学式18的各条件中,上面部分的数学式分别与SSS的子帧0或子帧5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相同。
另一方面,在数学式18的各条件中,下面部分的数学式分别与SSS中的子帧0或子帧5中的序列映射方式相同,但是加扰方式中的利用N(2) ID的加扰被排除在外,只有利用m0或m1的加扰相同。
如果加扰方式中的利用N(2) ID的加扰被排除在外,则所述数学式8也不会被使用,如果不被排除在外,则可以代替数学式8使用以下数学式20。数学式8利用一个根指数值进行加扰,相对于此,数学式20利用从两个根指数中选择的一个或全部两个根指数进行加扰。
此外,附加地,数学式8与数学式20的不同点在于根指数的个数的不同。即,在数学式20中N(2) ID为0、1这两种,因此可以考虑该情况而配置为不同。
数学式20
或
或
或
此时,如上所述,所述条件(条件①以及条件②)可以根据通过SD2DSS传输的信息来定义,也可以根据SFN(系统帧号)或DFN(D2D帧号)只对SD2DSS固定使用两个中的一个条件,还可以对SD2DSS始终固定使用两个中的一个条件。在此,关于序列映射方式和加扰方式,可以同样地应用实施例3-4至实施例3-7涉及的条件和各条件指示的信息。
例如,1)可以根据同步源类型(传输属于D2DSSue_net的D2DSS的同步源、传输属于D2DSSue_oon的D2DSS的同步源等两种类型等)分为条件①以及条件②。
作为另一个例子,2)可以根据双工(duplex)模式(mode)(根据是FDD还是TDD)分为条件①以及条件②。
作为另一个例子,3)如果SFN或DFN是偶数,则可以固定使用条件①的情况,如果SFN或DFN为奇数,则可以固定使用条件②的情况。
作为另一个例子,4)可以始终固定使用条件①或条件②这两个中的一个情况。
[实施例4]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个例子涉及的D2D通信用的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7,在PD2DSS的情况下,在步骤S710中对同步子帧内的PD2DSS用的两个符号使用互不相同的根指数。即,同步源对同步子帧内的两个符号使用互不相同的根指数来生成PD2DSS,并将其传输给同步对象终端。
在SD2DSS的情况下,在步骤S720中是对同步子帧内的SD2DSS用的两个符号使用互不相同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时的例子。
对这样的本流程图的各步骤进行更详细说明如下。
首先,关于步骤S710,是PD2DSS用的新的根指数为3个(X、Y、Z)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同步源对D2DSS用的一个同步子帧内的PD2DSS用的两个符号分别映射互不相同的根指数。例如,在与图2相同的结构的同步子帧中,同步源对第2个符号和第9个符号基于互不相同的根指数来生成序列,并基于所述序列来传输PD2DSS。
此时,关于使用什么样的根指数,可以根据特定条件来决定。
例如,在条件A(condition A)的情况下,同步源可以在一个同步子帧内的第一个符号中使用根指数X并在第二个符号中使用根指数Y(根指数组合(X、Y))。作为一个例子,在条件B(condition B)的情况下,同步源可以在一个同步子帧内的第一个符号中使用根指数Y并在第二个符号中使用根指数Z(根指数组合(Y、Z))。此外,作为另一个例子,在条件C(condition C)的情况下,同步源可以在一个同步子帧内的第一个符号中使用根指数Z并在第二个符号中使用根指数X(根指数组合(Z、X))。此外,关于对一个同步子帧内的两个符号按各条件使用什么样的组合的根指数,能够进行多种实施例。例如,可以是,在条件A中使用根指数组合(Y、Z),在条件B中使用根指数组合(Z、X),在条件C中使用根指数组合(X、Y)。
在此,所述条件(条件A、条件B以及条件C)可以根据通过PD2DSS传输的信息来定义。换言之,通过PD2DSS指示的信息可以根据所述条件进行识别。即,通过PD2DSS指示的信息可根据根指数的组合进行识别,因此可以说所述信息是通过PD2DSS默认地发送信号的。
作为第4-1实施例,如果通过PD2DSS传输同步源类型,则所述条件可以根据同步源类型(作为传输属于D2DSSue_net的D2DSS的同步源,从网络覆盖内(in-coverage)的D2D终端向网络覆盖外(out-of-coverage)的D2D终端进行传输;作为传输属于D2DSSue_net的D2DSS的同步源,从网络覆盖外(out-of-coverage)的D2D终端向网络覆盖外(out-of-coverage)的D2D终端进行传输;以及传输属于D2DSSue_oon的D2DSS的同步源等三种类型等)分为所述条件A、条件B以及条件C。
作为第4-2实施例,如果通过PD2DSS指示层级(stratum level,或跳数(hopcount)),则所述条件可以根据所述层级分为条件A、条件B以及条件C,所述层级表示同步信号是从有源同步源经几次同步源而传输的。
作为第4-3实施例,如果通过PD2DSS以及SD2DSS指示PSSID,则所述条件可以根据PSSID分为条件A、条件B以及条件C。
将所述第4-1至第4-3实施例整理为表如下。
表9
参照表9,当同步对象终端接收到所述PD2DSS时,同步对象终端可以基于根指数组合默认地得知同步源类型(第4-1实施例的情况)、层级(第4-2实施例的情况)、PSSID(第4-3实施例的情况)等。
接着,关于步骤S720,同步源可以对D2DSS用的一个同步子帧内的SD2DSS用的两个符号分别像以下数学式21(该数学式21代替前面说明的SSS用的数学式4)那样在两个符号之间使用互不相同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以下,条件①也可以称为序列映射/加扰方式①,条件②也可以称为序列映射/加扰方式②。
数学式21
条件①
或,
条件②
或,
在数学式21中的条件①(condition①)部分中,一个同步子帧内的SD2DSS用的第一个符号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与SSS中的子帧0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相同或相似。另一方面,一个同步子帧内的SD2DSS用的第二个符号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与SSS中的子帧5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相同或相似。
在数学式21中的条件②(condition②)部分中,一个同步子帧内的SD2DSS用的第一个符号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与SSS中的子帧5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相同或相似。另一方面,一个同步子帧内的SD2DSS用的第二个符号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与SSS中的子帧0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相同或相似。
即,在数学式21的各条件中,上面部分的数学式分别与SSS中的子帧0或子帧5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相同。另一方面,在数学式21的各条件中,下面部分的数学式分别与SSS中的子帧0或子帧5中的序列映射方式相同,但是加扰方式中的利用N(2) ID的加扰被排除在外,只有利用m0或m1的加扰相同。
如果加扰方式中的利用N(2) ID的加扰被排除在外,则所述数学式8也不会被使用,如果不被排除在外,则可以代替数学式8使用以下数学式22。数学式8利用一个根指数值进行加扰,相对于此,数学式22利用从两个根指数中选择的一个或全部两个根指数进行加扰。
数学式22
或
或
或
此时,所述条件(条件①以及条件②)可以根据通过SD2DSS传输的信息来定义,也可以根据SFN(系统帧号)或DFN(D2D帧号)只对SD2DSS固定使用两个中的一个条件,还可以对SD2DSS始终固定使用两个中的一个条件。
换言之,通过SD2DSS指示的信息可以通过条件①以及条件②进行识别。即,通过SD2DSS指示的信息可根据序列映射/加扰方式进行识别,因此可以说所述信息是通过SD2DSS默认地发送信号的。
作为第4-4实施例,如果通过SD2DSS传输同步源类型,则可以根据同步源类型(传输属于D2DSSue_net的D2DSS的同步源、传输属于D2DSSue_oon的D2DSS的同步源等两种类型等)来生成(或传输)条件①的SD2DSS,或生成(或传输)条件②的SD2DSS。
作为第4-5实施例,如果通过SD2DSS指示双工模式,则可以根据双工模式(根据是FDD还是TDD)来生成(或传输)条件①的SD2DSS,或生成(或传输)条件②的SD2DSS。
作为第4-6实施例,如果通过SD2DSS指示SFN或DFN的偶数/奇数信息,则可以根据SFN或DFN为偶数还是奇数来生成(或传输)条件①的SD2DSS,或生成(或传输)条件②的SD2DSS。例如,如果SFN或DFN为偶数,则可以固定使用条件①的情况,如果SFN或DFN为奇数,则可以固定使用条件②的情况。
作为第4-7实施例,可以始终固定使用条件①或条件②这两个中的一个情况。
将所述第4-4至第4-7实施例整理为表如下。
表10
另一方面,所述PD2DSS用的条件和SD2DSS用的条件可以考虑D2D用的系统信息而进行组合来构成。即,可以组合关于PD2DSS的第4-1至第4-3实施例中的任一个和关于SD2DSS的第4-4至第4-7实施例中的任一个来生成PD2DSS和SD2DSS。
例如,所述SD2DSS可以根据同步源类型(传输属于D2DSSue_net的D2DSS的同步源、传输属于D2DSSue_oon的D2DSS的同步源等两种类型等)而被配置为不同,在该情况下,所述PD2DSS可以根据表示同步信号是从有源同步源经几次同步源而传输的层级(stratumlevel,或跳数(hop count))而被配置为不同。即,在上述例子中的组合的情况下,SD2DSS可以用于指示同步源类型,PD2DSS可以用于指示层级。
在第4-1至第4-3实施例中,以存在三种PD2DSS用的新的根指数为前提进行了说明。作为与其等同的其它实施例,对PD2DSS用的新的根指数为两个(X、Y)的情况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对D2DSS用的一个同步子帧内的PD2DSS用的两个符号分别映射互不相同的根指数。
例如,在条件A(condition A)的情况下,同步源可以在一个同步子帧内的第一个符号中使用根指数X并在第二个符号中使用根指数Y(根指数组合(X、Y))。作为一个例子,在条件B(condition B)的情况下,同步源可以在一个同步子帧内的第一个符号中使用根指数Y并在第二个符号中使用根指数X(根指数组合(Y,X))。
在此,所述条件(条件A以及条件B)可以根据通过PD2DSS传输的信息来定义。换言之,通过PD2DSS指示的信息可以根据所述条件进行识别。即,通过PD2DSS指示的信息可根据根指数组合进行识别,因此可以说所述信息是通过PD2DSS默认地发送信号的。
作为第4-8实施例,如果通过PD2DSS传输同步源类型,则所述条件可以根据同步源类型(传输属于D2DSSue_net的D2DSS的同步源、传输属于D2DSSue_oon的D2DSS的同步源等两种类型等)分为所述条件A以及条件B。
作为第4-9实施例,如果通过PD2DSS指示层级(stratum level,或跳数(hopcount)),则所述条件可以根据所述层级分为条件A以及条件B,所述层级表示同步信号是从有源同步源经几次同步源而传输的。
作为第4-10实施例,如果通过PD2DSS以及SD2DSS指示PSSID,则所述条件可以根据PSSID分为条件A以及条件B。
另一方面,对于D2DSS用的一个子帧(例如,40ms周期内的一个子帧)内的两个SD2DSS用的符号,可以像在前面说明的数学式21(该数学式21代替前面说明的SSS用的数学式4)那样分别在两个符号之间使用互不相同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
如上所述,在数学式21中的条件①(condition①)部分,一个子帧内的SD2DSS用的第一个符号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与SSS中的子帧0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相同或相似。另一方面,一个子帧内的SD2DSS用的第二个符号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与SSS中的子帧5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相同或相似。
在数学式21中的条件②(condition②)部分中,一个子帧内的SD2DSS用的第一个符号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与SSS中的子帧5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相同或相似。另一方面,一个子帧内的SD2DSS用的第二个符号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与SSS中的子帧0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相同或相似。
即,在数学式21的各条件中,上面部分的数学式分别与SSS中的子帧0或子帧5中的序列映射方式以及加扰方式相同。另一方面,在数学式21的各条件中,下面部分的数学式在SSS中分别与子帧0或子帧5中的序列映射方式相同,但是加扰方式中的利用N(2) ID的加扰被排除在外,只有利用m0或m1的加扰相同。
如果加扰方式中的利用N(2) ID的加扰被排除在外,则所述数学式8也不会被使用,如果不被排除在外,则可以代替数学式8使用以下数学式23。数学式8利用一个根指数值进行加扰,相对于此,数学式23利用从两个根指数中选择的一个或全部两个根指数进行加扰。此外,附加地,数学式8与数学式23的不同点在于根指数的个数的不同。即,在数学式23中N(2) ID为0、1这两种,因此可以考虑该情况而被配置为不同。
数学式23
或
或
或
此时,所述条件(条件①以及条件②)可以根据通过SD2DSS传输的信息来定义,也可以根据SFN(系统帧号)或DFN(D2D帧号)只对SD2DSS固定使用两个中的一个条件,还可以对SD2DSS始终固定使用两个中的一个条件。在此,关于序列映射方式和加扰方式,可以同样地进行应用实施例4-4至实施例4-7涉及的条件和各条件所指示的信息。
例如,1)可以根据同步源类型(传输属于D2DSSue_net的D2DSS的同步源、传输属于D2DSSue_oon的D2DSS的同步源等两种类型等)分为条件①以及条件②。
作为另一个例子,2)可以根据双工(duplex)模式(mode)(根据是FDD还是TDD)分为条件①以及条件②。
作为另一个例子,3)如果SFN或DFN是偶数,则可以固定使用条件①的情况,如果SFN或DFN为奇数,则可以固定使用条件②的情况。
作为另一个例子,4)可以始终固定使用条件①或条件②这两个中的一个情况。
图8是图示了本发明的一个例子涉及的执行D2D通信的终端的框图。
参照图8,第1终端800和第2终端850彼此执行D2D通信。
第1终端800包括处理器810、RF部820以及存储器825。而且,处理器810可以被配置为包括序列映射部811以及加扰序列生成部812。
处理器810实现在本说明书中提出的功能、过程和/或方法。具体地,处理器810适用在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图3至图7的D2D终端的所有操作,以及按照实施例1至实施例4对PD2DSS应用映射序列,并对SD2DSS应用加扰,从而利用映射序列的步骤,与第2终端850执行D2D通信。
更详细地,序列映射部811针对在同步子帧内PD2DSS传输的两个符号应用根指数来执行序列映射,并针对传输所述SD2DSS的两个符号执行应用了加扰的序列映射。在此,序列映射部811根据所述PD2DSS指示的信息在互不相同的条件A、B、C下执行所述根指数的应用,并根据所述SD2DSS指示的信息在互不相同的条件①、②下执行所述应用了加扰的序列映射。
作为一个例子,序列映射部811可以针对传输所述PD2DSS的两个符号应用相同的根指数以对序列进行映射。在此,所述条件A、B、C可以是所述相同的根指数分别为X、Y、Z的条件。
作为另一个例子,序列映射部811可以针对传输所述PD2DSS的两个符号应用由两个不同的根指数构成的根指数组合对序列进行映射,此时,可以是,在所述条件A中所述根指数组合可以为X、Y,在所述条件B中所述根指数组合可以为Y、Z,在所述条件C中所述根指数组合可以为Z、X。
作为另一个例子,序列映射部811可以针对传输所述SD2DSS的两个符号同样地执行所述应用了加扰的序列映射。此时,在所述条件①中,所述应用了加扰的序列映射可以是子帧0中的SSS(辅同步信号)用的序列映射方式,在所述条件②中,所述应用了加扰的序列映射可以是子帧5中的SSS用的序列映射方式。
作为另一个例子,序列映射部811针对传输所述SD2DSS的两个符号(称为第1符号、第2符号)可以分别不同地执行所述应用了加扰的序列映射。此时,在所述条件1中,对所述第一符号以及所述第二符号的应用了加扰的序列映射分别服从子帧0和5中的SSS用的序列映射方式,在所述条件2中,对所述第一符号以及所述第二符号的应用了加扰的序列映射分别服从子帧5和0中的SSS用的序列映射方式。
存储器825与处理器810连接,并存储用于驱动处理器810的多种信息。RF部820与处理器810连接,并发送和/或接收无线信号。例如,RF部820可以向第二终端850传输PD2DSS和/或SD2DSS,或从第二终端850接收PD2DSS和/或SD2DSS。
第二终端850可以具有与第一终端800相同的结构,并可以与第一终端800收发PD2DSS和/或SD2DSS。
在上述的例示性的系统中,利用一系列的步骤或框图基于流程图对方法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步骤的顺序,某些步骤可以以与上述不同的的步骤和不同的顺序进行或同时进行。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流程图中示出的步骤不是排他的,也可以包括其它步骤,或者可以在不影响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删除流程图中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步骤。
以上的说明只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进行了例示性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本质特性的范围进行多种修改以及变形。因此,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并不是用于限定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而是用于进行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不限定于这样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根据所附上的权利要求书进行解释,应认为与其等同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思想都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同步信号收发方法,该方法是支持终端间D2D通信的终端收发同步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接收从第二终端传输的D2D同步信号的过程,所述D2D同步信号包含主D2D同步信号PD2DSS以及辅D2D同步信号SD2DSS;
基于接收的所述PD2DSS决定根指数的过程,用于所述PD2DSS的所述根指数具有整数X和整数Y中的一者,所述整数X以及所述整数Y分别是不属于集合{25、29、34}的元素;以及
基于所述根指数决定同步源的类型的过程,
所述SD2DSS通过同一子帧内的两个单载波频分复用SC-FDM符号进行传输,
该方法还包括:
基于通过所述两个SC-FDM符号的第一副载波还是通过两个SC-FDM符号的第二副载波对所述SD2DSS的第一m-序列进行传输,配置两个不同模式中的一者,其中所述第一副载波的指数为偶数,所述第二副载波的指数为奇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信号收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D2DSS通过所述同一子帧内的两个SC-FDM符号进行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步信号收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整数X用于生成在所述两个SC-FDM符号内传输的所述PD2DSS,以及
其中所述决定所述根指数的过程包括:基于所述整数X决定所述第二终端的有源同步源为基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步信号收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整数Y用于生成在所述两个SC-FDM符号内传输的所述PD2DSS,以及
其中所述决定所述根指数的过程包括:基于所述整数Y决定所述第二终端的有源同步源为独立同步源。
7.一种同步信号收发方法,该方法是支持终端间D2D通信的终端收发同步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为了生成主D2D同步信号PD2DSS而决定根指数的过程,用于所述PD2DSS的所述根指数具有整数X和整数Y中的一者,所述整数X以及整数Y分别是不属于集合{25、29、34}的元素,所述根指数与同步源的类型相关联;以及
从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传输D2D同步信号的过程,所述D2D同步信号包括所述PD2DSS以及辅D2D同步信号SD2DSS,
所述SD2DSS通过同一子帧内的两个单载波频分复用SC-FDM符号进行传输,
该方法还包括:
基于通过所述两个SC-FDM符号的第一副载波还是通过两个SC-FDM符号的第二副载波对所述SD2DSS的第一m-序列进行传输,配置两个不同模式中的一者,其中所述第一副载波的指数为偶数,所述第二副载波的指数为奇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同步信号收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D2DSS通过所述同一子帧内的两个SC-FDM符号进行传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同步信号收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整数X用于生成在所述两个SC-FDM符号内传输的所述PD2DSS,以及
其中所述根指数与同步源的类型相关联包括:基于所述整数X决定所述第二终端的有源同步源为基站。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同步信号收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数Y用于生成在所述两个SC-FDM符号内传输的所述PD2DSS,以及
其中所述根指数与同步源的类型相关联包括:基于所述整数Y决定所述第二终端的有源同步源为独立同步源。
13.一种支持D2D通信的终端,该终端支持终端间D2D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为为了生成主D2D同步信号PD2DSS而决定根指数,用于所述PD2DSS的所述根指数具有整数X和整数Y中的一者,所述整数X以及整数Y分别是不属于集合{25、29、34}的元素,所述根指数与同步源的类型相关联;以及
无线收发机,该无线收发机向第二终端传输D2D同步信号,所述D2D同步信号包括所述PD2DSS以及辅D2D同步信号SD2DSS,
所述SD2DSS通过同一子帧内的两个单载波频分复用SC-FDM符号进行传输,
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基于通过所述两个SC-FDM符号的第一副载波还是通过两个SC-FDM符号的第二副载波对所述SD2DSS的第一m-序列进行传输,配置两个不同模式中的一者,其中所述第一副载波的指数为偶数,所述第二副载波的指数为奇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支持D2D通信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PD2DSS通过同一子帧内的两个SC-FDM符号进行传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支持D2D通信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数X用于生成在所述两个SC-FDM符号内传输的所述PD2DSS,以及
其中所述根指数与同步源的类型相关联包括:基于所述整数X决定所述第二终端的有源同步源为基站。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支持D2D通信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数Y用于生成在所述两个SC-FDM符号内传输的所述PD2DSS,以及
其中所述根指数与同步源的类型相关联包括:基于所述整数Y决定所述第二终端的有源同步源为独立同步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11092.2A CN113300990A (zh) | 2014-11-05 | 2015-11-05 | D2d通信用的同步信号配置方法以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20140153140 | 2014-11-05 | ||
KR10-2014-0153140 | 2014-11-05 | ||
KR1020140158155A KR102229947B1 (ko) | 2014-11-05 | 2014-11-13 | D2d 통신을 위한 동기화 신호 구성 방법 및 장치 |
KR10-2014-0158155 | 2014-11-13 | ||
PCT/KR2015/011864 WO2016072771A1 (ko) | 2014-11-05 | 2015-11-05 | D2d 통신을 위한 동기화 신호 구성 방법 및 장치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411092.2A Division CN113300990A (zh) | 2014-11-05 | 2015-11-05 | D2d通信用的同步信号配置方法以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211235A CN107211235A (zh) | 2017-09-26 |
CN107211235B true CN107211235B (zh) | 2021-05-07 |
Family
ID=5602352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411092.2A Pending CN113300990A (zh) | 2014-11-05 | 2015-11-05 | D2d通信用的同步信号配置方法以及装置 |
CN201580060496.4A Active CN107211235B (zh) | 2014-11-05 | 2015-11-05 | D2d通信用的同步信号配置方法以及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411092.2A Pending CN113300990A (zh) | 2014-11-05 | 2015-11-05 | D2d通信用的同步信号配置方法以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EP (2) | EP3910897B1 (zh) |
KR (4) | KR102229947B1 (zh) |
CN (2) | CN113300990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277237B2 (en) | 2016-09-13 | 2022-03-15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setting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
US10834708B2 (en) | 2018-07-06 | 2020-11-1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R sidelink SS/PBCH block |
US11856538B2 (en) | 2018-11-15 | 2023-12-26 |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roadcast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f synchronizing signal block,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of synchronizing signal block |
WO2020204498A1 (ko) * | 2019-03-29 | 2020-10-0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사이드링크 동기 신호 id |
CN116058056A (zh) * | 2020-07-03 | 2023-05-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在侧链通信中同步上行链路时隙数的方法和设备 |
KR20240147732A (ko) * | 2022-02-17 | 2024-10-08 |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 초기 액세스를 위한 단일 캐리어 파형에서 ss/pbch 블록을 지원하기 위한 방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028018A2 (ko) * | 2011-08-23 | 2013-02-2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동기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이를 위한 장치 |
CN103701733A (zh) * | 2013-09-28 | 2014-04-02 | 河北工业大学 | 一种td-lte中继系统频偏估计的方法 |
CN103828398A (zh) * | 2013-07-26 | 2014-05-28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同步信号的承载方法和用户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271107B2 (en) * | 2012-01-30 | 2016-02-23 | Lg Electronics Inc. |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TC UE |
KR102045339B1 (ko) * | 2013-04-26 | 2019-11-15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기기 대 기기 무선 통신에서의 발견 신호 자원 지시 방법 |
-
2014
- 2014-11-13 KR KR1020140158155A patent/KR102229947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5
- 2015-11-05 EP EP21184762.9A patent/EP3910897B1/en active Active
- 2015-11-05 CN CN202110411092.2A patent/CN113300990A/zh active Pending
- 2015-11-05 EP EP15857535.7A patent/EP3217733B1/en active Active
- 2015-11-05 CN CN201580060496.4A patent/CN107211235B/zh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1-07 KR KR1020220002985A patent/KR102453598B1/ko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2-10-06 KR KR1020220127570A patent/KR102680678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24
- 2024-06-27 KR KR1020240084493A patent/KR20240109954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028018A2 (ko) * | 2011-08-23 | 2013-02-2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동기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이를 위한 장치 |
CN103828398A (zh) * | 2013-07-26 | 2014-05-28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同步信号的承载方法和用户设备 |
CN103701733A (zh) * | 2013-09-28 | 2014-04-02 | 河北工业大学 | 一种td-lte中继系统频偏估计的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Design of D2DSS and PD2DSCH;CATT;《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77》;20140523;第2节第2部分 * |
Design of D2DSS and PD2DSCH;CATT;《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78》;20140822;第2节 * |
remaining details of D2D synchronization signals;HUAWEI ET AL;《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78》;20140821;第1、2、6节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910897A1 (en) | 2021-11-17 |
KR20220140674A (ko) | 2022-10-18 |
KR20240109954A (ko) | 2024-07-12 |
KR102229947B1 (ko) | 2021-03-19 |
CN107211235A (zh) | 2017-09-26 |
CN113300990A (zh) | 2021-08-24 |
KR20220010046A (ko) | 2022-01-25 |
EP3217733A1 (en) | 2017-09-13 |
KR20160053728A (ko) | 2016-05-13 |
KR102453598B1 (ko) | 2022-10-14 |
EP3217733B1 (en) | 2021-08-18 |
KR102680678B1 (ko) | 2024-07-03 |
EP3910897B1 (en) | 2023-02-22 |
EP3217733A4 (en) | 2018-08-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350642B1 (ko) | D2d 통신을 위한 동기화 신호 구성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7211235B (zh) | D2d通信用的同步信号配置方法以及装置 | |
KR20230101783A (ko) | D2d 통신을 위한 d2d 데이터 자원을 결정하는 방법및 장치 | |
CN101800942B (zh) | Mcch改变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 |
US20170201361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eiving the same | |
CN107295651B (zh) |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 |
CN109391425B (zh) | 一种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 |
KR102680287B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간 직접 통신을 위한 동기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
CN111757458B (zh) | 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装置 | |
CN109906654B (zh) | 无线资源分配系统及方法 | |
JP2018207520A (ja) | データを伝送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 |
KR20190139624A (ko) | Nr 시스템에서 v2x를 위한 dmrs 관련 정보 지시 방법 및 그 장치 | |
CN118679817A (zh) | 用于针对无线通信的参考信令的系统和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