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05240B - 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05240B
CN107205240B CN201710426177.1A CN201710426177A CN107205240B CN 107205240 B CN107205240 B CN 107205240B CN 201710426177 A CN201710426177 A CN 201710426177A CN 107205240 B CN107205240 B CN 1072052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time
stability
received test
indic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2617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05240A (zh
Inventor
蔡振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sda Suzhou Co Ltd
Qisd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Qisda Suzhou Co Ltd
Qisd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sda Suzhou Co Ltd, Qisda Corp filed Critical Qisda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2617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052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052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052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052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0524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包含在时间区间内周期性地发送多个传送测试讯号;接收该些传送测试讯号,并由该些传送测试讯号中辨识出至少一个接收测试讯号;及根据至少一个接收测试讯号的每一个接收测试讯号的时间权重,产生讯号稳定度指标。借此以准确地判断无线讯号稳定度。

Description

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描述了一种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方法,尤指一种具有无线讯号的连线品质趋势的判断及预测功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点对点式的无线通讯或是伺服器式无线通讯技术也蓬勃发展。例如两台智慧型手机之间可用无线蓝牙协定(Bluetooth Protocol)或是无线保真协定(Wi-Fi Protocol)的通讯进行讯号传输或资源共享。而在不同装置之间,无线通道(Wireless Channel)的品质会决定无线讯号的服务品质(Quality of Service,Qos)、讯杂比(Signal to Noise Ratio)、甚至错误率(Error Rate)。无线通道常会受到许多干扰,例如雨衰(Rain Attenuation)、时变性干扰(Time-Variation Interference)、频率偏移干扰(Frequency Offset Interference)等等。当无线通道的品质降低时,不同装置之间的无线连结将会逐渐变为不稳定状态。此时,无线连结的收发端都会不断地尝试恢复连线。
当无线连结的收发端不断地尝试恢复连线时,收发端的装置将会一直重复地建立无线连结而造成高功率消耗。并且,由于尝试恢复连线需要系统资源,因此,不断地尝试恢复连线等同于占用了许多系统资源而导致资源浪费。
传统侦测无线连结的稳定度是根据接收的信号强度指标(Received SignalStrength Indicator,RSSI)进行判断。然而,RSSI的定义仅为接收讯号的强度指标,并无法得知同频段或是相邻频段干扰造成的信号不稳定因素讯息。并且,RSSI也无法得知无线连结的稳定度趋势,亦无法预测无线连结的稳定度。因此,传统根据RSSI来判断无线连结的稳定度的方法,除了准确率不良外,也常会因为误判断而造成收发端不断地尝试恢复连线,进而导致资源浪费以及高功率消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方法及系统以准确判断无线讯号的稳定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方法,包含步骤:在一时间区间内周期性地发送多个传送测试讯号;接收该多个传送测试讯号,并辨识出至少一接收测试讯号;及根据该至少一接收测试讯号的每一接收测试讯号的时间权重,产生第一讯号稳定度指标;其中该时间权重为正实数,且较晚辨识出的接收测试讯号的该时间权重大于较早辨识出的接收测试讯号的该时间权重。
较佳的,该每一接收测试讯号的该时间权重为该每一接收测试讯号的到达时间与目前时间的绝对时间差的k次方倒数,且k为正实数。
较佳的,根据该至少一接收测试讯号的该每一接收测试讯号的该时间权重,产生该第一讯号稳定度指标,为将该至少一接收测试讯号所对应的该时间权重加总,以产生该第一讯号稳定度指标。
较佳的,该方法还包含:产生第二讯号稳定度指标;及依据该第一讯号稳定度指标、该第二讯号稳定度指标及该第一讯号稳定度指标对应的权重,产生趋势指标;其中该权重为正实数,该第一讯号稳定度指标对应的时间晚于该第二讯号稳定度指标对应的时间。
较佳的,该第二讯号稳定度指标为在较早的时间区间中,将至少一较早的接收测试讯号所对应的较早的时间权重加总,且该较早的时间权重为该每一较早的接收测试讯号的较早的到达时间与该较早的时间区间的结束时间的绝对时间差的k次方倒数,且k系为正实数。
较佳的,该第一讯号稳定度指标对应的该权重,系为该第一讯号稳定度指标对应的一时间索引的p次方,且p系为一正实数。
较佳的,依据该第一讯号稳定度指标、该第二讯号稳定度指标及该第一讯号稳定度指标对应的该权重,产生该趋势指标,为将该第一讯号稳定度指标与该第二讯号稳定度指标的差值,乘以该权重,以产生该趋势指标。
较佳的,该方法还包含:产生对应不同时间索引的多个趋势指标;及将该多个趋势指标加总,以产生讯号品质趋势指标。
较佳的,该方法还包含:产生讯号到达率;及根据该讯号到达率、该第一讯号稳定度指标及该讯号品质趋势指标,产生讯号品质因子;其中该讯号到达率为该至少一接收测试讯号的数量除以该时间区间的长度。
较佳的,该讯号品质因子等于(α×AR)+(β×IN)+(γ×TR),AR为该讯号到达率,IN为该第一讯号稳定度指标,TR为该讯号品质趋势指标,且α、β、γ均为非负实数。
较佳的,该方法还包含:依据该讯号品质因子的大小,决定执行中断连线操作、保持连线操作或尝试连线操作。
较佳的,该方法还包含:当执行该保持连线操作或该尝试连线操作时,执行调整功率操作、转换频道操作、调整天线操作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其中该调整功率操作包含将使用中的功率增加或降低,该转换频道操作包含将使用中的频道转换至可使用的频道,该调整天线操作包含将使用中的天线转换至可使用的天线,或调整该使用中的天线的讯号收发方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方法及系统可依据接收到的测试讯号的时间分布状态而准确地判断无线讯号稳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中,第一收发装置发送传送测试讯号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中,第二收发装置辨识出接收测试讯号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中,接收测试讯号与其对应的绝对时间差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中,不同时间索引的讯号稳定度指标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中,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的示意图。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可为点对点式的无线通讯系统,亦可为伺服器式的无线通讯系统。广义而言,只要两台收发机之间能建立无线连结并进行资料传输,皆属于本发明的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包含第一收发装置10以及第二收发装置11。第一收发装置10可为任何具备无线讯号收发功能的装置,例如智慧型手机、笔记型电脑、平板电脑等等。第二收发装置11也可为任何具备无线讯号收发功能的装置,例如智慧型手机、笔记型电脑、平板电脑等等。第一收发装置10与第二收发装置11之间可建立无线连结L。并且,当无线连结L被建立后,第一收发装置10与第二收发装置11之间可通过无线连结L进行资料的双向传输。为了描述简化,以下将第一收发装置10视为无线讯号的发送端,而第二收发装置11视为无线讯号的接收端。然而应当理解的是,因第一收发装置10与第二收发装置11之间可进行资料的双向传输。因此,第二收发装置11也可为发送端,而第一收发装置10也可为接收端。任何合理的技术变更或硬体变动皆属于本发明所揭露的范畴。
图2为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中,第一收发装置10发送传送测试讯号TS的示意图。本发明的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具有准确判断讯号稳定度,并进一步预测讯号稳定度趋势的功能。为了能准确判断讯号稳定度,第一收发装置10可发送多个传送测试讯号TS至第二收发装置11。多个传送测试讯号TS可为功率相近的领航讯号(PilotSignals)。第一收发装置10发送多个传送测试讯号TS的方式可为在一个预定的时间区间T内周期性地发送多个传送测试讯号TS。举例而言,在图2中,x轴为时间轴。第一收发装置10可在时间区间T内,周期性地发送NTX个传送测试讯号TS,其中NTX为正整数。换句话说,第一收发装置10可于每(T/NTX)的时间间隔,周期性地发送传送测试讯号TS至第二收发装置11。
图3为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中,第二收发装置11辨识出接收测试讯号RTS的示意图。当第一收发装置10如图1所示,于时间区间T发送NTX个传送测试讯号TS至第二收发装置11时,第二收发装置11会接收这些传送测试讯号TS。应当理解的是,NTX个传送测试讯号TS经过无线通道后,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功率衰减。因此,在某些时间点功率被严重衰减的传送测试讯号TS,将无法被第二收发装置11辨识。举例而言,在图2中,第一收发装置10于时间区间T发送了13个传送测试讯号TS,然而因无线通道所导致的功率衰减,第二收发装置11仅能辨识出8个接收测试讯号RTS。换句话说,第二收发装置11于时间区间T仅能辨识出NTX个传送测试讯号TS中的NRX个,且NRX小于等于NTX。
图4为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中,接收测试讯号RTS与其对应的绝对时间差的示意图。当第二收发装置11于时间区间T中辨识出NRX个接收测试讯号RTS后,即可进行讯号稳定度指标的计算,描述于下。在图4中,X轴为时间轴,t0为目前时间,m为时间索引。时间索引m为1(m=1)对应的接收测试讯号RTS表示较早辨识出的接收测试讯号。而时间索引m为8(m=8)对应的接收测试讯号RTS表示靠近目前时间t0的较晚辨识出的接收测试讯号。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定义了目前时间t0以及每一个接收测试讯号RTS对应的到达时间(Arrival Time)后,即可据以计算出每一个接收测试讯号RTS对应的绝对时间差。举例而言,时间索引(m=1)的接收测试讯号RTS的绝对时间差Δt(1)可为时间索引(m=1)的接收测试讯号RTS的到达时间减去目前时间t0的绝对值。时间索引(m=2)的接收测试讯号RTS的绝对时间差Δt(2)可为时间索引(m=2)的接收测试讯号RTS的到达时间减去目前时间t0的绝对值。依此类推,时间索引(m=8)的接收测试讯号RTS的绝对时间差Δt(8)可为时间索引(m=8)的接收测试讯号RTS的到达时间减去目前时间t0的绝对值。因此,较晚辨识出的接收测试讯号的绝对时间差(例如Δt(8))会小于较早辨识出的接收测试讯号的绝对时间差(例如Δt(1))。接着,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还可定义一个正实数k,并将前述计算的绝对时间差取k次方倒数后,产生时间权重。举例而言,时间索引(m=1)的接收测试讯号RTS的时间权重可表示为(Δt(1))-k。时间索引(m=2)的接收测试讯号RTS的时间权重可表示为(Δt(2))-k。依此类推,时间索引(m=8)的接收测试讯号RTS的时间权重可表示为(Δt(8))-k。并且,如前述提及,由于较晚辨识出的接收测试讯号的绝对时间差(例如Δt(8))会小于较早辨识出的接收测试讯号的绝对时间差(例如Δt(1)),因此较晚辨识出的接收测试讯号的时间权重(例如(Δt(8))-k)会大于较早辨识出的接收测试讯号的时间权重(例如(Δt(1))-k)。随后,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可将所有接收测试讯号所对应的时间权重加总,以产生讯号稳定度指标IN。讯号稳定度指标IN可用数学表示如下:
Figure GDA0002381593060000071
在公式1中,IN为讯号稳定度指标。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收发装置11于时间区间T中辨识出8个接收测试讯号RTS(即NRX=8),然而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制。由于讯号稳定度指标IN为将不同时间索引下的接收测试讯号的时间权重加总,且较晚辨识出的接收测试讯号的时间权重会大于较早辨识出的接收测试讯号的时间权重,因此,讯号稳定度指标IN主要会被靠近目前时间的时间权重影响(亦即,靠近目前时间的时间权重为Dominating Term)。
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所计算的讯号稳定度指标IN对于讯号稳定度而言具有很高的参考性,说明如下。由于讯号稳定度指标IN主要会受到靠近目前时间的时间权重影响,因此,倘若第二收发装置11辨识出了NRX个接收测试讯号RTS,且NRX个接收测试讯号RTS大部分是集中于靠近目前时间的时间索引,则表示无线讯号的连线品质渐入佳境。依据公式1所计算的讯号稳定度指标IN也会很大。反之,倘若第二收发装置11辨识出了NRX个接收测试讯号RTS,且NRX个接收测试讯号RTS大部分是集中于先前较早时间的时间索引,则表示无线讯号的连线品质越来越差。依据公式1所计算的讯号稳定度指标IN也会很小。换句话说,讯号稳定度指标IN与NRX个接收测试讯号RTS的时间分布有关。讯号稳定度指标IN越大,表示靠近目前时间的接收测试讯号RTS的辨识成功率越高(越集中),无线讯号的连线品质较好。讯号稳定度指标IN越小,表示靠近目前时间的接收测试讯号RTS的辨识成功率越低(越稀疏),无线讯号的连线品质较差。
在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的硬体实作上,可将图3所示的接收测试讯号RTS的状态具体地以数位的方式表示,说明如下。在前述提及,第一收发装置10可于每(T/NTX)的时间间隔,周期性地发送传送测试讯号TS至第二收发装置11。在第二收发装置11中,可于每(T/NTX)的时间间隔,将记忆体或暂存器内的值往最低有效位(Less SignificantBit,LSB)移动S个位元,S可为大于0的自订整数。举例而言,偏移量S可为(C/NTX)个位元。C为记忆体或暂存器的大小,单位为位元。每次将指标偏移(C/NTX)个位元可视为经过了(T/NTX)的时间间隔。随后,第二收发装置11将检查接收到的传送测试讯号TS是否被成功辨识。若接收到的传送测试讯号TS可被成功辨识为接收测试讯号RTS,则将最高有效位元(MostSignificant Bit,MSB)设定为1,并继续等待(T/NTX)的时间间隔而监控接收到的传送测试讯号TS。反之,若接收到的传送测试讯号TS无法辨识,则指标不会有任何改变位元数值的动作,指标将继续等待(T/NTX)的时间间隔而监控接收到的传送测试讯号TS。因此,当第二收发装置11于时间区间T中辨识出NRX个接收测试讯号RTS后,NRX个接收测试讯号RTS的到达时间位置会反应在记忆体或暂存器内的位元为1的位址上。测试人员将可轻易地观察NRX个接收测试讯号RTS的时间分布状态。
图5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中,不同时间索引的讯号稳定度指标的示意图。为了更进一步地判断无线讯号的连线品质以及预测无线连结的稳定度,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可依据多个不同时间区间的讯号稳定度指标,而计算讯号品质趋势指标,说明如下。在图5中,X轴为时间索引轴,Y轴表示讯号稳定度指标的数值。IN(1)表示时间索引(i=1)对应的讯号稳定度指标、IN(2)表示时间索引(i=2)对应的讯号稳定度指标、IN(3)表示时间索引(i=3)对应的讯号稳定度指标、IN(4)表示时间索引(i=4)对应的讯号稳定度指标、IN(5)表示时间索引(i=5)对应的讯号稳定度指标。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非局限于图5中使用5个讯号稳定度指标。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可使用NIN个讯号稳定度指标来产生讯号品质趋势指标,且NI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在图5中,相较于讯号稳定度指标IN(5),讯号稳定度指标IN(4)可为在较早的时间区间中,将至少一个较早的接收测试讯号所对应的较早的时间权重加总,且较早的时间权重为每一个较早的接收测试讯号的较早的到达时间与较早的时间区间的结束时间的绝对时间差的k次方倒数,且k为正实数。依此类推,讯号稳定度指标IN(1)为最早产生的讯号稳定度指标,而讯号稳定度指标IN(5)为最晚产生的讯号稳定度指标。换句话说,图5所示的讯号稳定度指标IN(1)至IN(5)为对应不同时间索引的讯号稳定度指标。
在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取得不同时间索引的讯号稳定度指标后,可将相邻的讯号稳定度指标进行计算并加权。为了描述方便,以下说明将讯号稳定度指标IN(i)定义为第一讯号稳定度指标,而将讯号稳定度指标IN(i-1)定义为第二讯号稳定度指标。第一讯号稳定度指标IN(i)对应的时间晚于该第二讯号稳定度指标IN(i-1)对应的时间。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会将第一讯号稳定度指标IN(i)与第二讯号稳定度指标IN(i-1)相减,而产生差值,以数学表示可为[IN(i)-IN(i-1)]。接着,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可将前述计算的差值[IN(i)-IN(i-1)]乘上第一讯号稳定度指标IN(i)对应的权重。例如,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可定义一个正实数p,并进而定义第一讯号稳定度指标IN(i)对应的权重为其时间索引i的p次方,即为(ip)。并将差值[IN(i)-IN(i-1)]乘上权重(ip),以产生趋势指标。以数学表示的趋势指标可为[IN(i)-IN(i-1)]×(ip)。
上述提及的趋势指标[IN(i)-IN(i-1)]×(ip)的物理意义可为在不同的时间索引下,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变化趋势。若较早时间的第二无线讯号稳定度IN(i-1)较佳(数值较大),而较晚时间的第一无线讯号稳定度IN(i)较差(数值较小),计算出的趋势指标[IN(i)-IN(i-1)]×(ip)会是负值,表示无线讯号的连结强度正在衰弱中。反之,若较早时间的第二无线讯号稳定度IN(i-1)较差(数值较小),而较晚时间的第一无线讯号稳定度IN(i)较佳(数值较大),表示无线讯号的连结强度正在增强中。并且,由于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引入了权重(iP),因此,越靠近目前时间的时间索引,其趋势指标的影响量也会越大。
为了统整如图5中的不同时间索引的讯号稳定度指标IN(1)至IN(5)的资讯,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可产生对应不同时间索引的多个趋势指标。例如,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可产生趋势指标[IN(2)-IN(1)]×(2p)。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可产生趋势指标[IN(3)-IN(2)]×(3p)。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可产生趋势指标[IN(4)-IN(3)]×(4p)。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可产生趋势指标[IN(5)-IN(4)]×(5p)。随后,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可将这些在不同时间索引的多个趋势指标加总,以产生讯号品质趋势指标TD。讯号品质趋势指标TD可用数学表示如下:
Figure GDA0002381593060000111
在公式2中,TD为讯号品质趋势指标。讯号品质趋势指标TD可为将多个趋势指标加总而得。因此,正值的趋势指标会与负值的趋势指标抵销,且越靠近目前时间的趋势指标的影响越大。举例而言,若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所计算的较早的趋势指标为负值,但靠近目前时间的趋势指标为正值,则因靠近目前时间的趋势指标的权重较高,就算抵销了较早的负值的趋势指标,最后计算出来的讯号品质趋势指标TD仍为正值。讯号品质趋势指标TD为正值也暗示了无线讯号的连线品质的预测趋势为良好的。反之,若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所计算的较早的趋势指标为正值,但靠近目前时间的趋势指标为负值,则因靠近目前时间的趋势指标的权重较高,就算抵销了较早的正值的趋势指标,最后计算出来的讯号品质趋势指标TD仍为负值。讯号品质趋势指标TD为负值也暗示了无线讯号的连线品质的预测趋势为不良的。因此,藉由观察讯号品质趋势指标TD的数值,可以做为无线讯号的连线品质的预测趋势的参考。
并且,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可再产生讯号到达率(Arrival Rate)。讯号到达率的定义为接收测试讯号的数量除以时间区间的长度。以上述实施例而言,第二收发装置11于时间区间T可辨识出NRX个接收测试讯号RTS。因此,讯号到达率可用数学表示为(NRX/T),在此以代号AR表示之。当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产生前述的讯号稳定度指标IN、讯号品质趋势指标TD以及讯号到达率AR后,可依此产生讯号品质因子(QualityFactor)QF。讯号品质因子QF与讯号稳定度指标IN、讯号品质趋势指标TD以及讯号到达率AR的关系可为线性组合(Linear Combination)。然而,本发明的讯号品质因子QF未必以线性组合的方式产生,任何合理产生讯号品质因子QF的演算法都属于本发明所揭露的范畴。讯号品质因子QF若以线性组合产生,其数学可表示如下:
QF=(α×AR)+(β×IN)+(γ×TR) (公式3)
在公式3中,QF为讯号品质因子、AR为讯号到达率、IN为讯号稳定度指标。α、β、γ可为三非负实数。α、β、γ可视为计算讯号品质因子QF时所用的权重。若α、β、γ其中某一值为零,在计算讯号品质因子QF时,权重为零的参数将不被考虑。藉由适当调整权重α、β或γ,可让讯号品质因子QF有高参考性以及高可靠度。
在讯号品质因子QF被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产生后,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可依据讯号品质因子QF进行无线连结的操作异动,描述于下。由于讯号品质因子QF可视为讯号连线品质的综合性指标,因此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可根据讯号品质因子QF的大小,决定执行中断连线操作、保持连线操作或尝试连线操作。举例而言,当讯号品质因子QF太小时,表示连线品质不稳定,讯号正在衰弱中。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可以提早中断连线,避免不稳定的连线影响系统稳定度以及浪费功率。当讯号品质因子QF在可接受的范围时,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可以继续保持目前连线,或尝试连线于某个需要连线的设备。在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执行保持目前连线操作或是尝试连线操作时,还可以进一步执行调整功率操作、转换频道操作或调整天线操作中至少一者。举例而言,当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执行调整功率操作时,可将无线讯号目前使用中的功率增加或降低。假设讯号品质因子QF很大,表示连线品质很稳定,讯号正在增强中,此时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可将目前使用中的功率降低,以减少功率消耗。假设讯号品质因子QF开始变小,表示连线品质开始不稳定,讯号慢慢在减弱中,此时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可将目前使用中的功率增加,以维持连线品质及稳定度。当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执行转换频道操作时,可将使用中的频道转换至可使用的频道。举例而言,若目前使用的频道被严重干扰,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可将目前使用中的频道转换至未被干扰且可使用(Available)的频道,以维持连线品质及稳定度。例如2.4G规格的Wi-Fi总共有12个频道,当目前使用的频道的连线品质越来越差,可以提早更换到其它频道,以确保连线品质。当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执行调整天线操作时,可将使用中的天线转换至可使用的天线,或是调整使用中的天线的讯号收发方向,说明如下。假设第一收发装置10以及第二收发装置11是采用多天线设计,当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依据讯号品质因子QF,判断其中一根使用中的天线连线品质开始下降,即可将连线品质开始下降的天线转换至另外一根天线或是直接调整其天线的讯号收发方向,以改善连线品质。然而,本发明依据讯号品质因子QF而进行连线品质改善的操作并不被上述模式所局限,任何依据讯号品质因子QF的合理改善无线讯号连线品质的方法都属于本发明所揭露的范畴。
图6为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中,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方法的流程图。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方法包含步骤S601至步骤S610。任何合理的步骤顺序变更或内容异动皆属于本发明所揭露的范畴。步骤S601至步骤S610说明如下。
步骤S601:在时间区间T内周期性地发送多个传送测试讯号TS;
步骤S602:接收该些传送测试讯号TS,并辨识出至少一个接收测试讯号RTS;
步骤S603:根据至少一个接收测试讯号的每一个接收测试讯号的时间权重,产生第一讯号稳定度指标;
步骤S604:产生第二讯号稳定度指标;
步骤S605:依据第一讯号稳定度指标、第二讯号稳定度指标及第一讯号稳定度指标对应的权重,产生趋势指标[IN(i)-IN(i-1)]×(ip);
步骤S606:产生对应不同时间索引的多个趋势指标(例如该些趋势指标[IN(i)-IN(i-1)]×(ip),i=2~5);
步骤S607:将该些趋势指标加总,以产生讯号品质趋势指标;
步骤S608:产生讯号到达率;
步骤S609:根据讯号到达率、第一讯号稳定度指标及讯号品质趋势指标,产生讯号品质因子;
步骤S610:依据讯号品质因子的大小,决定执行中断连线操作、保持连线操作或尝试连线操作。
步骤S601至步骤S610的操作及原理已于前文中描述,故于此将不再赘述。经由步骤S601至步骤S610,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100可准确地判断无线讯号的连线稳定度以及连线品质趋势,并依此执行对应的操作,以降低不必要的功率消耗或资源浪费。
综上所述,本发明描述了一种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方法,可依据接收到的测试讯号的时间分布状态而准确地判断无线讯号稳定度。并且,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方法还可利用多个不同时间索引下的趋势指标,产生具有趋势预测功能的讯号品质趋势指标。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方法可再根据讯号稳定度指标、讯号品质趋势指标以及讯号到达率的组合产生讯号品质因子,并依此调整各种无线连线操作,以降低不必要的功率消耗或资源浪费。
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步骤:
第一收发装置在一时间区间内周期性地发送多个传送测试讯号;
第二收发装置接收该多个传送测试讯号,并辨识出至少一接收测试讯号;及
根据该至少一接收测试讯号的每一接收测试讯号的时间权重,产生第一讯号稳定度指标;
其中该时间权重为正实数,且较晚辨识出的接收测试讯号的该时间权重大于较早辨识出的接收测试讯号的该时间权重;
该每一接收测试讯号的该时间权重为该每一接收测试讯号的到达时间与目前时间的绝对时间差的k次方倒数,且k为正实数;
根据该至少一接收测试讯号的该每一接收测试讯号的该时间权重,产生该第一讯号稳定度指标,包括:将该至少一接收测试讯号所对应的该时间权重加总,以产生该第一讯号稳定度指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产生第二讯号稳定度指标;及
依据该第一讯号稳定度指标、该第二讯号稳定度指标及该第一讯号稳定度指标对应的权重,产生趋势指标;
其中该权重为正实数,该第一讯号稳定度指标对应的时间晚于该第二讯号稳定度指标对应的时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讯号稳定度指标为在较早的时间区间中,将至少一较早的接收测试讯号所对应的较早的时间权重加总,且该较早的时间权重为该每一较早的接收测试讯号的较早的到达时间与该较早的时间区间的结束时间的绝对时间差的k次方倒数,且k为正实数。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讯号稳定度指标对应的该权重,为该第一讯号稳定度指标对应的一时间索引的p次方,且p为正实数。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该第一讯号稳定度指标、该第二讯号稳定度指标及该第一讯号稳定度指标该对应的权重,产生该趋势指标,包括:将该第一讯号稳定度指标与该第二讯号稳定度指标的差值乘以该对应的权重,以产生该趋势指标。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产生对应不同时间索引的多个趋势指标;及
将该多个趋势指标加总,以产生讯号品质趋势指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产生讯号到达率;及
根据该讯号到达率、该第一讯号稳定度指标及该讯号品质趋势指标,产生讯号品质因子;
其中该讯号到达率为该至少一接收测试讯号的数量除以该时间区间的长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讯号品质因子等于(α×AR)+(β×IN)+(γ×TR),AR为该讯号到达率,IN为该第一讯号稳定度指标,TR为该讯号品质趋势指标,且α、β、γ均为非负实数。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依据该讯号品质因子的大小,决定执行中断连线操作、保持连线操作或尝试连线操作。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当执行该保持连线操作或该尝试连线操作时,执行调整功率操作、转换频道操作、调整天线操作中的至少其中之一;
其中该调整功率操作包含将使用中的功率增加或降低,该转换频道操作包含将使用中的频道转换至可使用的频道,该调整天线操作包含将使用中的天线转换至可使用的天线,或调整该使用中的天线的讯号收发方向。
11.一种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含:
第一收发装置,在一时间区间内周期性地发送多个传送测试讯号;以及
第二收发装置,接收该多个传送测试讯号,并辨识出至少一接收测试讯号,根据该至少一接收测试讯号的每一接收测试讯号的时间权重,产生第一讯号稳定度指标;其中该时间权重为正实数,且较晚辨识出的接收测试讯号的该时间权重大于较早辨识出的接收测试讯号的该时间权重;
其中,该每一接收测试讯号的该时间权重为该每一接收测试讯号的到达时间与目前时间的绝对时间差的k次方倒数,且k为正实数;根据该至少一接收测试讯号的该每一接收测试讯号的该时间权重,产生该第一讯号稳定度指标,包括:将该至少一接收测试讯号所对应的该时间权重加总,以产生该第一讯号稳定度指标。
CN201710426177.1A 2017-06-08 2017-06-08 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方法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2052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26177.1A CN107205240B (zh) 2017-06-08 2017-06-08 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26177.1A CN107205240B (zh) 2017-06-08 2017-06-08 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05240A CN107205240A (zh) 2017-09-26
CN107205240B true CN107205240B (zh) 2020-07-14

Family

ID=59907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2617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205240B (zh) 2017-06-08 2017-06-08 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052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71546A1 (zh) * 2017-10-13 2019-04-18 深圳传音通讯有限公司 WiFi信号测试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65108A (ko) * 2009-12-09 2011-06-15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망의 안정성 테스트 시스템, 장치 및 방법
CN105101276B (zh) * 2015-07-27 2018-11-0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网络信号稳定性的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06375037B (zh) * 2016-08-29 2018-10-23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信号的测试方法
CN106603170A (zh) * 2016-11-29 2017-04-26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收灵敏度的自动测试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05240A (zh) 2017-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06434B (zh) 用于无线网络的联合波束报告的方法、装置和介质
US1139937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for estimating quality based on learning model
EP2815605B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djusting resource management procedures in heterogeneou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based on cell information
US8072917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adaptive decentralized traffic schedul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JP5075019B2 (ja) 移動通信端末装置及び送信電力設定方法
US10104563B2 (en) Method for setting modes of data transmission, and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4980247A (zh) 自适应调整调制编码方式和参考信号图样的方法、基站、终端和系统
CN101128994A (zh) 使用与上行链路相对路径增益相关的测量来支持上行链路资源管理的方法和设备
KR20120041200A (ko) 인지 무선통신, 인지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 있어서의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무선통신 디바이스
WO2007114840A1 (en) Wireless terminals and methods employing diverse reception path measurements in transmission gaps
KR100809191B1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의 채널품질상태표시값 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CN102714867B (zh) 用于在无线网络上调度用户的系统和方法
EP4049376A1 (en) Precoding tracking for cell free massive mimo
EP301762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switching communications from a first channel to a second channel of higher-frequency
WO2010053853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adaptive decentralized traffic scheduling including a dynamic transmitter yielding threshold
CN107205240B (zh) 无线讯号稳定度的判断方法及系统
US20190104440A1 (e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WI638538B (zh) 無線訊號穩定度的判斷方法及其系統
EP4136782A1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values-based estimation of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 values for wireless networks
WO2007032715A1 (en) Method using reliability measures corresponding to channel parameters in adaptive scheduling
CN108650040B (zh) 一种射频信号的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08462516B (zh) 无线网络适应装置及方法
US20190089426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JP4763539B2 (ja) 無線システム、無線送信機および無線受信機
CN109547078B (zh) 通讯传输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