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97693A - 一种食用菌栽培棚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食用菌栽培棚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97693A
CN107197693A CN201710427452.1A CN201710427452A CN107197693A CN 107197693 A CN107197693 A CN 107197693A CN 201710427452 A CN201710427452 A CN 201710427452A CN 107197693 A CN107197693 A CN 1071976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nopy
cloudy
temperature
heat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2745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忻龙祚
姚太梅
郝喜贵
冯翠英
赵广阔
南洁
韩志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Nort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Nort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Nort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ebei Nort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42745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97693A/zh
Publication of CN1071976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9769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棚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棚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东西延伸的棚体,所述棚体的两端墙体和四周墙基均设有隔热板;棚体内设置有墙体,墙体将棚体南北分割为阴棚和阳棚;墙体的顶部还设有支架台;阴棚支架的外表面设有食用菌专用膜,食用菌专用膜上还设有第一保温隔热层;阳棚支架的外表设有透明膜,透明膜上还设有第二保温隔热层;所述墙体上还分别均匀设有多个通风口、通风装置。本发明栽培棚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吸收太阳辐射热和隔热性能良好,能够减小外部温差对阴棚内环境温度的影响;通过棚体内部三部分的热量的交换,使阴棚内部昼夜温差仅为1~5℃,为阴棚内食用菌生长提供稳定的温生长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食用菌栽培棚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棚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棚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保护地蔬菜设施的研究开始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近十几年得到蓬勃发展。目前,日光温室已在我国广大农村得到了普遍的应用。通过日光温室,使新鲜蔬菜、瓜果实现了反季节栽培,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尽管日光温室的设计在不断的改进提高,但现有的日光温室仍然存在着采光和保温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4682006U公开了一种格构式冬暖阴阳棚,包括阳棚、阴棚和太阳能电池组件,阳棚和阴棚通过光伏支架连接,太阳能电池组件位于光伏支架的顶端;所述阳棚位于光伏支架的向阳面,用于周年传统作物的种植;所述阴棚位于光伏支架的背阳面,用于周年菌菇类弱光型菌类和草药的种植;本实用新型采用光伏支架将阴棚和阳棚连接为整体结构,太阳能电池组件位于光伏支架的顶端,充分利用传统农业顶部空间,实现了棚顶发电,棚下生产的农光互补模式,并且阳棚和阴棚阴阳互补,实现了不同种植物的周年生产;但是该发明阴阳棚无法主动调节阳棚和阴棚的环境状态。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5305505U公开了一种蔬菜和食用菌共生的生态阴阳棚,包括阴阳棚主体,阴阳棚主体的中间设置有东西向的公共隔墙,公共隔墙的向阳面和背阴面均设置有大棚支架,大棚支架上覆盖有保温膜,从而形成阳面棚和阴面棚;公共隔墙的上部开设有若干连通阳面棚和阴面棚的热量交换孔;公共隔墙的下部开设有若干连通阳面棚和阴面棚的二氧化碳交换孔;二氧化碳交换孔内安装有换气扇;公共隔墙上还开设有运输孔,运输孔内安装有连通阳面棚和阴面棚的菌棒运输带,菌棒运输带的连接至阳面棚的冲肥池;该发明实现了蔬菜和食用菌共生,能够对阴阳棚实现综合利用,降低了生产的成本;但是无法精确调节阳棚和阴棚的环境状态。
为弥补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同时也为了探索解决在河北省北部地区秋冬春季漫长的低温时段,发展双孢菇、褐口蘑等食用菌栽培生产,本发明设计试建双孢菇周年栽培棚,也称阴阳棚,又名菌菜复合棚,实现冬季采光增温,精确调整棚体内环境状态,为植物生长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食用菌栽培棚及其使用方法,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可用于种植西红柿、豆角、黄瓜等常规喜光作物,可依据蔬菜和食用菌等不同生物对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的要求差异和代谢能量的互补性,将原来闲置或浪费的空间充分利用,中间的墙体主要是吸收储蓄阳棚热量,在低温时段缓慢释放;夏季阳棚采用棉被遮阳和棚内空气隔热,降低阴棚温度,亦可用于养菌,根据季节安排不同品种食用菌生产,实现食用菌周年栽培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食用菌栽培棚,包括东西延伸的棚体,所述棚体的两端墙体和四周墙基均设有隔热板;棚体内设置有墙体,所述墙体具有储热、遮光和支撑功能,将棚体南北分割为阴棚和阳棚;墙的顶部还设有支架台,为阴棚支架和阳棚支架提供支撑点;所述阴棚支架用于支撑阴棚,阳棚支架用于支撑阳棚;阴棚支架的外表面设有食用菌专用膜,使太阳光变成散射光进入棚内,食用菌专用膜上还设有第一保温隔热层;阳棚支架的外表设有透明膜,透明膜上还设有第二保温隔热层;阴棚、阳棚上还分别设有第一收卷机构、第二收卷机构,所述第一收卷机构用于控制第一保温隔热层的收卷,第二收卷机构用于控制第二保温隔热层的收卷;所述墙体上还分别均匀设有多个通风口、以及多个通风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阴阳棚内包括阴棚内部空间、中间墙体、阳棚内部空间,三部分分别具有不同的吸热和储热功能,从而温度变化各异。
进一步地,所述阴阳棚内部从北到南三部分的年内温差依次为:阴棚内部空间为1~28℃、中间墙体为1~30℃、阳棚内部空间为1~50℃,昼夜温差变化幅度从北向南依次为1~5℃、1~8℃、1~45℃。
进一步地,所述墙体的南侧表面还设有吸热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墙体设有多个通风口,还安装有多个轴流风机或换气扇。
进一步地,所述阳棚的采光坡面角度为40°~50°,优选地,所述阳棚的采光坡面角度为45°。
进一步地,所述阳棚高度与跨度比为1:1~1.2,阴棚的高度与跨度比为1:2~3。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收卷机构、第二收卷机构各自独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阴棚空间、阳棚空间、中间墙体内分别设有温度检测装置,采集棚体内三部分的温度表面化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保温隔热层、第二保温隔热层分别为保温被,具有隔热和避光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收卷机构、第二收卷机构分别为侧卷帘机。
一种食用菌阴阳栽培棚的使用方法,通过分别调节阴棚、阳棚的保温被卷起高度来调控棚体对太阳辐射热量的吸收;通过分别调节中间墙体通风口通风设施开、关,来调节阴棚内环境温度的稳定,包括以下调节方法:
a.当阴棚的温度15——25℃时,启用阴棚的保温隔热被卷起高度来调节阴棚内温度;
b.当阴棚的温度持续低于15℃时,启用阳棚的保温隔热被卷起高度来增加棚体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实现增高阴棚内温度;
c.当阴棚内温度低于20℃,且阳棚内温度和中间墙体温度高于阴棚内时,开启中间墙上的通风口和通风装置,通过内循环通风来调节阴棚温度;
d.当连续阴雨天时,通风设施设备和阴、阳棚所覆盖的保温隔热被卷放必须谨慎调节,以保持棚体内热量。
上述调节方法中,通过分别控制第一保温隔热层收卷程度、第二保温隔热层收卷程度、墙体通风口和通风装置来进行调节棚体温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分别控制第一保温隔热层收卷程度、第二保温隔热层收卷程度、墙体通风口的开关和通风装置的功率来进行精确调节棚体温度,同时利用特定结构的墙体具有吸收储蓄阳棚热量的功能,在低温时段缓慢释放,减小外部温差对棚体内环境的影响,使阴棚和阳棚长期处于一个昼夜温差1~5℃的环境中,为棚体内食用菌生长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食用菌栽培棚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墙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试验例2016年11月3日温度变化图;
图4为本发明试验例2016年11月18日温度变化图;
图5为本发明试验例2016年11月1日至2016年11月30日温度变化图;
图中,1-阴棚,2-阳棚,3-墙体,4-支架台,5-隔热板,6-阴棚支架,7-阳棚支架,8-食用菌专用膜,9-透明膜,10-第一隔热保温层,11-第二隔热保温层,12-第一收卷机构,13-第二收卷机构,14-通风装置,15-通风口,16-第一相变层,17-第二相变层,18-第三相变层,19-第四相变层,20-通风门,21-地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食用菌栽培棚,包括东西延伸的棚体,所述棚体的两端墙体和四周墙基均设有隔热板5;棚体内设置有墙体3,具有储热、遮光和支撑功能,将棚体南北分割为阴棚1和阳棚2;墙体3的顶部还设有支架台4,为阴棚支架6和阳棚支架7提供支撑点;所述阴棚支架6用于支撑阴棚1,阳棚支架7用于支撑阳棚2;所述阴棚支架6的外表面设有食用菌专用膜8,使太阳光变成散射光进入棚内,食用菌专用膜8上还设有第一保温隔热层10;阳棚支架7的外表设有透明膜9,尽可能让太阳光射入阳棚2内,透明膜8上还设有第二保温隔热层11;阴棚1、阳棚2上还分别设有第一收卷机构12、第二收卷机构13,所述第一收卷机构12用于控制第一保温隔热层10的收卷,第二收卷机构13用于控制第二保温隔热层11的收卷,通过保温隔热层被收卷时机、时长和高度,调节棚体内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和释放;所述墙体3上还分别均匀设有多个通风口15、以及多个通风装置14,调节棚内三个部位的热量分布。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阴阳棚内包括阴棚内部空间、中间墙体、阳棚内部空间,三部分分别具有不同的吸热和储热功能,从而温度变化各异。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地,所述阴阳棚内部从北到南三部分的年内温差依次为:阴棚内部空间为1~28℃、中间墙体为1~30℃、阳棚内部空间为1~50℃,昼夜温差变化幅度从北向南依次为1~5℃、1~8℃、1~45℃。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墙体3的南侧表面还设有吸热涂层。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墙体3上设有多个通风口15,还安装有多个轴流风机或换气扇。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阳棚的采光坡面角度为40°~50°,优选地,所述阳棚的采光坡面角度为45°。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阳棚2高度与跨度比为1:1~1.2,阴棚2的高度与跨度比为1:2~3。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卷机构12、第二收卷机构13各自独立设置。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阴棚空间、阳棚空间、中间墙体内分别设有温度检测装置,采集棚体内三部分的温度表面化信息。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的墙体包括从左向右依次设置的第一相变层16、第二相变层17、第三相变层18、第四相变层19,所述第一相变层16、第二相变层17、第三相变层18、第四相变层19的相变温度依次递增。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地,所述第四相变层19的相变温度为38~42℃,第三相变层18的相变温度为34~36℃,第二相变层17的相变温度为26~30℃,第一相变层16的相变温度为18~22℃。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通风装置14设置在通风口15的上方。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通风口15内设有通风门20,所述通风门20与通风装置14联动。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温隔热层10、第二保温隔热层11分别为保温被,具有隔热和避光功能。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卷机构12、第二收卷机构13分别为侧卷帘机。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隔热板5埋入地下。
一种食用菌阴阳栽培棚的使用方法,通过分别调节阴棚、阳棚的保温被卷起高度来调控棚体对太阳辐射热量的吸收;通过分别调节中间墙体通风口通风设施开、关,来调节阴棚内环境温度的稳定,包括以下调节方法:
a.当阴棚的温度15——25℃时,启用阴棚的保温隔热被卷起高度来调节阴棚内温度;
b.当阴棚的温度持续低于15℃时,启用阳棚的保温隔热被卷起高度来增加棚体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实现增高阴棚内温度;
c.当阴棚内温度低于20℃,且阳棚内温度和中间墙体温度高于阴棚内时,开启中间墙上的通风口和通风装置,通过内循环通风来调节阴棚温度;
d.当连续阴雨天时,通风设施设备和阴、阳棚所覆盖的保温隔热被卷放必须谨慎调节,以保持棚体内热量。
上述使用方法中,通过分别控制阴、阳棚所覆盖的保温隔热层收卷程度来调节棚体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中间墙体通风设施设备来进行阴棚温度调节,达到阴棚内温度相对稳定。
使用时,通过分别控制第一保温隔热层10收卷程度、第二保温隔热层11收卷程度、墙体通风口15的开关和通风装置风装置14的功率来进行精确调节棚体温度,同时利用特定结构的墙体3具有吸收储蓄阳棚热量的功能,在低温时段缓慢释放,减小外部温差对棚体内环境的影响,使阴棚1和阳棚2长期处于一个温差仅为1~3℃的环境中,为棚体内植物生长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
试验例
1、试验地概况
张家口市地处河北省西北部,东经113°50′~116°30′,北纬39°30′~42°10′之间,总土地面积3.7万平方公里(约5535万亩);地处京、冀、晋、蒙交界地区,年平均气温7.6℃左右,年日照时数2800~3000小时,大于10℃活动积温2200~3000℃,年降雨300~450mm,无霜期120~135d,属中温带亚干旱气候区,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
2、试验温室概况
试验于2016年10月-12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食用菌实验基地试建的阴阳棚内进行。
新建食用菌棚南北走向,东西延长20m;后墙高3m;阳棚跨度4m;阴棚净跨度6.5m;阴阳棚东西两端墙体为0.5m厚的砖墙,中间墙体4m高,0.5m厚,上部设有4个换气扇,下部设有4个通风口,用于阴阳棚内部的的气体交换;大棚的阴坡用食用菌专用棚膜密封,外加保温被,设有侧卷帘机;阳棚阴坡面用透明棚膜密封覆盖,坡的采光(距地面0.5-3m)角45°-50°,外加保温被,设有侧卷帘机。
3、试验方法
在2016年10月1日-至今,分别测定阴棚、阴棚内栽培料、墙体、阳棚、室外温度的变化;测量棚温的感应探头安装在温室中部距离地面1m处;测量培养料温度的感应探头插入培养料10cm;测量蓄热墙体温度的温度计探头经打孔伸入墙内12cm,高度距地面1.5m。
当阴棚的温度低于20℃,高于15℃时,启用阴棚的保温被卷帘调节温度;当阴棚的温度低于15℃时,开始启用阳棚的保温被卷帘装置调节温度;当阴阳棚温差大于5℃时,打开共用墙体的通风口,进行内循环通风调节温度;主要是依靠阴阳棚卷帘的高度和墙体通风口的关闭调节阴棚温度;晴天8:30揭保温被,16:30左右盖保温被;阴天揭被推迟,盖被提前。
当阴棚的温度低于20℃,高于15℃时,启用阴棚的棉被卷帘调节温度;当阴棚的温度低于15℃时,开始启用阳棚的棉被卷帘装置调节温度;当阴阳棚温差大于5℃时,打开共用墙体的通风口,进行通风换气;主要是依靠阴阳棚卷帘的高度和墙体通风口的关闭调节阴棚温度。阳棚晴天8:30揭保温被,17:00左右盖保温被;阴天揭被推迟,盖被提前。
4、试验结果与分析
每月选取1个典型的晴天和阴天分别进行分析;从早上6点到晚上22点每隔两小时的温度记录;如图3所示,是2016年11月3日,晴天条件下温度变化曲线;图3阴阳棚内气温的变化和室外温度的变化基本相同,都为单峰曲线,阳棚和室外气温的上升和下降明显,说明晴天时对阳棚的温度影响较大,阳棚内温度各时间点明显高于室外;阴棚内的气温上升和下降缓慢,且一直低于阳棚的温度。培养料的温度变化平缓,受室外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最低温度出现在上午8点,最高温度出现在18点。
如图4所示,是2016年11月18日,阴天条件下温度变化曲线;室外温度最低温-2℃,最高温6℃,变化趋势基本同晴天;阴阳棚内的气温及培养料温度变化平缓且都显著高于室外温度;说明阴天外界温度的变化对阴阳棚内气温及培养料温度的影响不大。
上述试验说明光照对棚内温度(气温、料温等)影响较大。
如图5所示,是11月1日-30日棚内外上午8:00温度变化曲线,结果表明:试建食用菌周年生产大棚自身调节温度能力很强,特别是在外界温度大幅下降时保温效果显著,且能够大幅度减少昼夜温差变化,适宜双孢菇、口蘑等食用菌生长需求。
阴阳棚内气温、培养料温显著高于外界气温;在外界气温大幅变化,昼夜温差在10℃以上时,培养料的温度和阴棚温度变化平稳,能够满足双孢菇正常生长。
阳棚有与室外温度相的高峰值,却没有与其相似的低谷,说明外界温度高时,阳棚温度也升高,外界温度显著降低时,阳棚温度变化不明显;试验期间,当外界气温昼夜温差在10℃以上时,阴棚内空气温差在2-3℃,料温温差在1-2℃;经过连续4天雨雪阴天,棚内气温和料温每天下降1-2℃;在今年最冷的11月20、21日,外界气温最低达零下17℃时,棚内气温保持在12℃左右,料温11℃左右;截止2016年12月26日,在没有任何供暖条件下,试验棚内阴棚气温最低9.4℃,料温8.6℃,阳棚10.7℃,蓄热墙体12.7℃。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食用菌栽培棚,其特征在于,包括东西延伸的棚体,所述棚体的两端墙体和四周墙基均设有隔热板;棚体内设置有墙体,所述墙体具有储热、遮光和支撑功能,将棚体南北分割为阴棚和阳棚;墙的顶部还设有支架台,为阴棚支架和阳棚支架提供支撑点;所述阴棚支架用于支撑阴棚,阳棚支架用于支撑阳棚;阴棚支架的外表面设有食用菌专用膜,使太阳光变成散射光进入棚内,食用菌专用膜上还设有第一保温隔热层;阳棚支架的外表设有透明膜,透明膜上还设有第二保温隔热层;阴棚、阳棚上还分别设有第一收卷机构、第二收卷机构,所述第一收卷机构用于控制第一保温隔热层的收卷,第二收卷机构用于控制第二保温隔热层的收卷;所述墙体上还分别均匀设有多个通风口、以及多个通风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栽培阴阳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阳棚内包括阴棚内部空间、中间墙体、阳棚内部空间,三部分分别具有不同的吸热和储热功能,从而温度变化各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栽培阴阳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阴阳棚内部从北到南三部分的年内温差依次为:阴棚内部空间为1~28℃、中间墙体为1~30℃、阳棚内部空间为1~50℃,昼夜温差变化幅度从北向南依次为1~5℃、1~8℃、1~4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栽培阴阳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的南侧表面还设有吸热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栽培阴阳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墙体设有多个通风口,还安装有多个轴流风机或换气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栽培阴阳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棚的采光坡面角度为40°~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阴阳栽培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棚高度与跨度比为1:1~1.2,阴棚的高度与跨度比为1:2~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阴阳栽培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卷机构、第二收卷机构各自独立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阴阳栽培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棚空间、阳棚空间、中间墙体内分别设有温度检测装置,采集棚体内三部分的温度表面化信息。
10.一种食用菌阴阳栽培棚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分别调节阴棚、阳棚的保温被卷起高度来调控棚体对太阳辐射热量的吸收;通过分别调节中间墙体通风口通风设施开、关,来调节阴棚内环境温度的稳定,包括以下调节方法:
a.当阴棚的温度15——25℃时,启用阴棚的保温隔热被卷起高度来调节阴棚内温度;
b.当阴棚的温度持续低于15℃时,启用阳棚的保温隔热被卷起高度来增加棚体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实现增高阴棚内温度;
c.当阴棚内温度低于20℃,且阳棚内温度和中间墙体温度高于阴棚内时,开启中间墙上的通风口和通风装置,通过内循环通风来调节阴棚温度;
d.当连续阴雨天时,通风设施设备和阴、阳棚所覆盖的保温隔热被卷放必须谨慎调节,以保持棚体内热量。
CN201710427452.1A 2017-06-08 2017-06-08 一种食用菌栽培棚及其使用方法 Withdrawn CN1071976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27452.1A CN107197693A (zh) 2017-06-08 2017-06-08 一种食用菌栽培棚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27452.1A CN107197693A (zh) 2017-06-08 2017-06-08 一种食用菌栽培棚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97693A true CN107197693A (zh) 2017-09-26

Family

ID=59908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27452.1A Withdrawn CN107197693A (zh) 2017-06-08 2017-06-08 一种食用菌栽培棚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97693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13867A (zh) * 2018-06-13 2018-09-11 河北燕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结构食用菌四季出菇棚
CN110847415A (zh) * 2019-11-01 2020-02-28 东南大学 一种可全年发挥节能作用的建筑围护墙体
CN114342715A (zh) * 2021-03-01 2022-04-15 今蜂智慧农业科技(泰安)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减排的植物工厂化种植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14793762A (zh) * 2022-03-28 2022-07-29 杨凌模久温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蓄热水模块菌用棚及其控温方法
CN115299293A (zh) * 2022-08-03 2022-11-08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宁夏农业科技图书馆) 基于日光阴阳温室的食用菌智能栽培系统及管理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13867A (zh) * 2018-06-13 2018-09-11 河北燕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结构食用菌四季出菇棚
CN110847415A (zh) * 2019-11-01 2020-02-28 东南大学 一种可全年发挥节能作用的建筑围护墙体
CN114342715A (zh) * 2021-03-01 2022-04-15 今蜂智慧农业科技(泰安)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减排的植物工厂化种植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14793762A (zh) * 2022-03-28 2022-07-29 杨凌模久温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蓄热水模块菌用棚及其控温方法
CN115299293A (zh) * 2022-08-03 2022-11-08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宁夏农业科技图书馆) 基于日光阴阳温室的食用菌智能栽培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15299293B (zh) * 2022-08-03 2023-06-27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宁夏农业科技图书馆) 基于日光阴阳温室的食用菌智能栽培系统及管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97693A (zh) 一种食用菌栽培棚及其使用方法
Castilla Greenhouse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CN104429694B (zh) 一种家庭果蔬生产系统
CN201403372Y (zh) 育苗专用连栋温室
Fang et al.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double skin façade with Tillandsia usneoides plant curtain
CN109156225A (zh) 一种综合利用太阳光和人工光的混合光源密闭式植物工厂
CN203775790U (zh) 一种双向调温节能日光温室
CN202276680U (zh) 一种阴阳大棚
CN205682013U (zh) 一种多功能温室大棚
CN207083629U (zh) 一种保温、抗风蔬菜大棚
CN207476388U (zh) 菇菜共生的栽培设施
CN207443752U (zh) 一种食用菌栽培棚
CN210746349U (zh) 一种寒地种养轮换区双层塑料大棚
CN208850331U (zh) 一种香菇周年高效架势立体栽培棚
CN203618464U (zh) 农用温室窑洞
CN209151773U (zh) 一种综合利用太阳光和人工光的混合光源密闭式植物工厂
CN106258624A (zh) 一种自调温式温室
CN207767000U (zh) 一种温室育种箱
CN207927340U (zh) 猕猴桃种植棚
Leroux et al. The Canadian Integrated Northern Greenhouse: A Hybrid Solution for Food Security
CN106171655B (zh) 一种平行多栏式客家围屋式大棚
CN201630082U (zh) 北纬43°以北地区冬季茄子日光温室
CN206333079U (zh) 一种温室大棚的后墙储热结构
CN105961058B (zh) 加热式花盆
CN205305559U (zh) 节约用地的农业种植棚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926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