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93961A - 信息记录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息记录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93961A
CN107193961A CN201710373185.4A CN201710373185A CN107193961A CN 107193961 A CN107193961 A CN 107193961A CN 201710373185 A CN201710373185 A CN 201710373185A CN 107193961 A CN107193961 A CN 1071939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unit
record group
shared
record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7318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93961B (zh
Inventor
周子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tar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tar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tar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tar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7318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939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1939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93961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96219 priority patent/WO201821498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939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939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6File or folder operations, e.g. details of user interfa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file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7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characterised by the inclusion of specific contents
    • H04L51/10Multimedia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2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for supporting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 H04M1/7243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for text messaging, e.g. short messaging services [SMS] or e-m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ultimedia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记录方法和装置,解决了现有记录方式无法快速高效地实现碎片化记录的问题。该信息记录方法包括:以至少一个记录单元来存储待记录信息内容;其中,所述记录单元采用消息的形式,所述消息包括消息头和消息体,所述记录单元的消息头承载所述记录单元的属性信息,所述记录单元的消息体承载部分或全部所述待记录信息内容。

Description

信息记录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信息记录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记录是人们的一种基本生活与工作行为。生活中有日记、记账、活动记录、旅行记录等等。工作中有工作日志、会议纪要、培训笔记、客户拜访记录等等。好的记录习惯通常意味着更有效更高效的工作以及更高品质的生活。因此,帮助人们做好记录对个人与社会都有着极大的价值。
人们的记录行为通常包含了三个元素:记录工具和介质、记录模式、记录场景。在现实社会,人们使用最多的记录工具和介质是笔和纸,专门用于方便大家记录的产品就是笔记本。另一类产品就是便笺,用于随手记事。人们的记录场景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随手记几笔”,此时的内容通常是碎片化的;一类是“写作”,聚精会神一段时间写下一篇有相当内容的文字。
记录工具的演进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在电脑时代,人们普遍使用电脑来进行记录。在电脑语言中,和笔记本可类比的是文件夹(一个笔记本)和文件(纸张),和便笺可类比的是某种应用程序所提供的人机交互体验。推理而言,要实现某种记录模式,程序员就需要开发此类软件并提供给大家使用。然而,人们使用电脑做内容记录时,最经常的是写下一篇文字,而不是随手记上几笔。原因很直白,没有人会为了随手记上几笔而去打开电脑。即便人们愿意打开电脑去记上几笔,为这随手几笔新建文件也会导致巨量的文件管理负担,同时也无法满足“随手记”的便捷性需求。因此,在电脑时代,人们仅使用电脑完成“写作”的场景,“随手记几笔”的场景无法满足,纸质笔记本依然是人们工作与生活的标准配置。
在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后,便携式智能设备(例如手机)似乎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外部器官。因为移动互联网具备随时随地通信的特性,笔记就成为移动应用中的一个主流应用。在智能手机出现的同时,备忘录就是一个预置应用。由于最初的备忘录功能简单,因此专业笔记应用就应运而生,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等等,之后面向特定人群(如旅游人群)的各类日记游记应用层出不穷。值得说明的是微信也有一个记录功能(收藏/+),这个功能与备忘录极为相似。
然而,以上这些现有应用的共性是:将文件作为了一个基本的记录操作单元,在文件中进行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的混合编辑,如图1所示。虽然作为移动应用,已经可以做到随时随地进行记录工作,但是这样的记录工作在两大记录场景中依然属于“写作”这一类,它需要相当的注意力,需要一定的操作时间。以微信中的记录功能(我/收藏/+)为例,需要首先新建一个记录,进入编辑界面,然后或输入文字、或拍照、或选择图片、或进行录音、或获取位置信息。录入完成后,点击“完成”按钮结束记录过程。这个记录流程其实和在电脑上创建一个文件是完全相同的,并不能满足“随手记几笔”的使用场景。
由此可见,现有的记录方式都是将文件作为一个基本的记录操作单元,并基于文件进行编辑处理,这对于“随手记几笔”的碎片化记录场景,有着一系列的缺点。
缺点一:记录交互慢,不能应付即时的记录需求。
在情景速记的场景下,人们其实并没有时间做编辑处理。人们要做的就是不断的记录而不是“写作”。通常基于“写作”的应用都有编辑功能强大的特点,这个特点对于最广大用户而言就是使用的门槛,反而是一个缺点。核心就是未能解决简单的输入与丰富的展现之间的矛盾。而这个矛盾的根源就是把文件作为基本操作单元。
缺点二:云同步慢。
手机应用通常都会采用云端存储的解决方案,记录完成后上传云端。此时,假设这个记录的存储量很大,那么在网络环境稍差的情况下,上传就成了一个问题。例如在大型会议的记录现场,网络环境通常不佳,记录内容则是大量的照片和音频。此时,若希望及时上传现场记录,用现有的工具都不方便。这个问题的根源依然是把文件作为基本操作单元。
缺点三:不能支持碎片化的速记。
虽然在现有的应用中,“随手记几笔”后就完成一个文件即可。事实上,记录的一个必要伴侣就是归档。就像在微软视窗中,若只有文件而没有文件夹的话,大量文件无法分类,会造成很大的文件管理负担。同时,如果在微软视窗下,为每一个碎片化的记录都建立一个文件,那么管理这些文件同样会造成很大负担。由于目前的应用采用的仍是和微软视窗同样的原理,那么也拥有同样的问题。
缺点四:记录的编辑便捷性差。
现有应用尽管编辑功能很强,但是这些编辑功能都是为了方便“写作”而不是方便“记录”,而这两个需求有着天然的区别。比如,方便高效记录的五种记录方式(康奈尔法、提纲笔记法、导图笔记法、图表笔记法和字句笔记法)在现有应用中都不能得到很好的支持。这个问题的根源依然是把文件作为基本操作单元。
缺点五:碎片化记录的分享问题。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已经习惯于即时分享。但是,如果不断地分享碎片化的内容,在今天的社交应用环境下,这种分享就会变成一种骚扰,其结果就是被拉黑。所以问题就在于:你既要能够不断把碎片化信息分享出去,同时你又要减少分享的行为本身。目前现有应用也并没有这样的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由于这些缺点的存在,不难看到“随手记几笔”这个最为广泛的记录应用场景在现有移动应用中迄今是没有被满足的。而造成现有应用上述缺点的核心原因正是没有采用合适的方法与技术。由此可见,急需一种新的记录方式来克服现有记录方式的上述缺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记录方法和装置,解决了现有记录方式无法快速高效地实现碎片化记录的问题。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记录方法包括:
以至少一个记录单元来存储待记录信息内容;
其中,所述记录单元采用消息的形式,所述消息包括消息头和消息体,所述记录单元的消息头承载所述记录单元的属性信息,所述记录单元的消息体承载部分或全部所述待记录信息内容。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记录装置包括:
记录程序模块,配置为以至少一个记录单元来存储待记录信息内容;
其中,所述记录单元采用消息的形式,所述消息包括消息头和消息体,所述记录单元的消息头承载所述记录单元的属性信息,所述记录单元的消息体承载部分或全部所述待记录信息内容。
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
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分享系统,包括:如前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第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以及第三方接收端;
其中,每个所述记录单元从属于一个记录组,所述信息记录装置进一步包括:
记录组确定程序模块,配置为新建或选择一个记录组;以及
分享程序模块,配置为分享一个所述记录组给第三方,并实时更新所述分享的记录组中所包括的记录单元;
其中,所述记录程序模块进一步配置为:
在所述新建或选择的记录组中建立所述至少一个记录单元来存储待记录信息内容;
其中,所述信息记录装置中的分享程序模块将所述待分享的记录组以及所述待分享的记录组中所包括的记录单元实时写入所述第一服务器;所述第二服务器实时同步更新所述第一服务器中的所述待分享的记录组以及所述待分享的记录组中所包括的记录单元;所述第三方接收端从所述第二服务器中实时读取将所述待分享的记录组以及所述待分享的记录组中所包括的记录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记录方法和装置,将采用消息形式的记录单元作为一个基本的操作单元,每个消息的生成和存储过程都可看做是一次记录行为,这样每次的记录行为可随时结束,很好地适应了“随手记几笔”的碎片化记录场景。同时,由于每个记录单元以一个消息的形式存在,这样更便于快速地存储、归档和即时分享,更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用户的使用体验需求以及社交需求。此外,由于并不是以文件为操作单位,而是以记录单元为操作单位,对于所记录内容的编辑、批量复制和批量删除都更为方便快捷,这不仅提高了记录编辑的效率也提高了用户的操作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文件记录形式的原理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记录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记录方法中新建多个记录单元的流程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记录方法中新建多个记录单元的流程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记录方法中记录组的数据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记录方法中记录组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记录方法中信息存储和分享过程的原理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记录方法中信息分享过程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记录方法,将采用消息形式的记录单元作为一个基本的操作单元,每个消息的生成和存储过程都可看做是一次记录行为。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当用户要记录一些信息内容时,以至少一个记录单元来存储待记录信息内容,每个记录单元采用消息的形式。该消息包括消息头和消息体,记录单元的消息头承载记录单元的属性信息,记录单元的消息体承载部分或全部待记录信息内容。
记录单元的消息体中所承载的待记录信息内容可包括以下几项中的一种:文本、图片、视频、音频、链接、位置标记、行动标记、文件和提醒。本发明对记录单元的消息体所承载信息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定,只要是能通过消息进行传输和存储的信息形式都可作为记录单元的消息体。
消息头中的记录单元的属性信息可包括以下几项中的一种或多种:记录单元时间属性信息、记录单元地点属性信息、记录单元显示位置属性信息、记录单元发送者属性信息和记录单元接收者属性信息。例如,当前待记录信息内容为一张图片,则对应上述的五种属性信息,记录单元的属性信息就可包括这张图片的创建/修改/保存时间,创建地点,在操作界面中的显示位置,图片的拍摄者信息以及图片的存储地址信息。然而,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不同,记录单元的属性信息也可包括其他的属性种类,本发明对记录单元的消息头中所承载的属性种类不做限定。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该待记录信息内容可以是用户输入的信息内容,例如用户随时输入的语音、视频、图片或文字等。这样便可在用户输入信息内容的同时实现对信息内容的记录,从而满足了碎片化记录的即时性需求。然而应当理解,待记录信息内容也可以是在已存储在其他存储介质中的信息内容,本发明对待记录信息内容的来源并不做严格限定。
应当理解,当一个记录单元的消息体就足以承载当前要记录的全部信息内容时(例如,用户当前想要记录的就是一张图片),则新建一个记录单元即可。而当用户当前想要记录的信息内容的数据量比较大时,将所有的信息内容都记录在一个记录单元的消息体中显然不利于存储和分享。此时,则需要多个记录单元以分别存储一部分信息内容。本发明对针对当前待记录信息内容所新建的记录单元的数量并不做限定。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以待记录信息为可根据时间长短量化的信息内容为例(音频或视频等),如图3所示,可以将待记录信息内容按照预设信息量切割为至少一个信息段落(S31);然后,新建至少一个记录单元以分别存储至少一个信息段落(S32)。例如,当用户当前输入的待记录信息内容为连续的语音内容时,用户可一次性输入完整的语音内容,根据预设的时长将该语音内容切割为多个语音段落,并对应新建多个记录单元分别记录该多个语音段落。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以待记录信息为可根据时间长短量化的信息内容为例(音频或视频等),如图4所示,还可以实时监测待记录信息内容的输入信息量(S41);每当输入信息量达到预设信息量时,新建一个记录单元以存储预设信息量内的信息内容,并将输入信息量清零(S42);以及,当待记录信息内容的输入信息量未达到预设信息量就结束输入时,新建一个记录单元以存储当前输入信息量内的信息内容(S43),并结束当前待记录信息内容的记录过程。仍以连续的语音内容为例,实时监测语音内容的输入时长,当该输入时长达到了预设时长后,立即新建一个记录单元来存储该预设时长内的语音内容,同时将该输入时长清零并重新开始累积输入时间;直至某一次输入时长未达到预设时长就结束输入时,说明用户已结束语音输入,此时则直接生成最后一个记录单元以记录当前输入时长内的语音内容。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由于是将记录单元作为一个基本的操作单元,可以接收一个删除指令以删除至少一个记录单元,和/或接收一个编辑指令以编辑一个记录单元,例如编辑记录单元的消息头和/或消息体中的内容。例如,删掉连续的记录单元序列中的某一个或多个错误的记录单元,修改某一个记录单元的消息头中的某一项属性信息,修改某一个记录单元的消息体中的文字内容等。
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信息记录方法,将采用消息形式的记录单元作为一个基本的操作单元,每个消息的生成和存储过程都可看做是一次记录行为,这样每次的记录行为可随时结束,很好地适应了“随手记几笔”的碎片化记录场景。同时,由于每个记录单元以一个消息的形式存在,这样更便于快速地存储、归档和即时分享,更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用户的使用体验需求以及社交需求。此外,由于并不是以文件为操作单位,而是以记录单元为操作单位,对于所记录内容的编辑、批量复制和批量删除都更为方便快捷,这不仅提高了记录编辑的效率也提高了用户的操作体验。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考虑到新建的多个记录单元可能分别从属于多个细化场景,例如某位女性用户所新建的记录单元就可能包括了对于宝宝成长过程的记录以及对于自身健身过程的记录两个细化场景,这样就有必要将新建的多个记录单元分别归档,以区分不同的细化场景。
具体而言,每个记录单元都从属于一个记录组。这样用户需要先新建或选择一个记录组,然后即可在该新建或选择的记录组中建立至少一个记录单元来存储待记录信息内容。应当理解,该记录组具备名称属性,用于与其他的记录组相区分。新建的记录组一开始为空的记录组,而选择的记录组可能是系统默认存在的记录组,也可能是已经包括了一些记录单元的记录组。例如对于上面提到的女性用户的例子,该女性用户可以在一个名称为“健身过程”的默认存在的记录组中建立记录单元,以记录关于健身过程的信息内容。而当该女性用户有了宝宝以后,想要记录宝宝的成长过程时,则可新建一个名称为“宝宝”的记录组来记录宝宝的成长过程。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记录单元和记录组之间的数据结构可通过数据库来实现。如图5所示,记录组可采用由一组所述记录单元组成的串行数据结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还可将至少一个记录组归档为一个记录组集。例如将前述女性用户所建立的所有记录组归档到一个妈妈记录组集中,而将另一位男性用户所建立的所有记录组归档到一个爸爸记录组集中,从而实现了更进一步的场景分类。
由此可见,通过引入记录组的概念,在新建记录单元时新建一个空白的记录组或选择一个已有的记录组,实现了对于记录单元的自然归档,整个归档操作十分简便快捷。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可以将记录组以及记录组中的记录单元发送至本地客户端和/或服务器进行存储并实时更新。在一进一步实施例中,还可以分享一个记录组给第三方,并实时更新所分享的记录组中所包括的记录单元。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可以生成一个分享链接发送给第三方,该分享链接中的数据随着所分享的记录组中所包括的记录单元的增加而动态增加。即,在该分享链接所对应的记录组中,分享者不断实时添加新的内容,这些内容通过记录单元承载。当受众打开该分享链接时,则相当于建立了一个通讯进程,更新的内容或者被推送至受众界面,或者由受众界面定时进行内容的拉取,以达到直播的效果。利用分享链接的方式来实现信息分享,可使得所分享的记录组和记录单元能被不同的解析程序解读,不同的解析程序可根据自己的设置自行产生不同的显示结果。例如,当将一个分享链接同时发送至一个第三方用户的微信客户端以及另一个第三方用户的浏览器客户端时,该微信客户端以及该浏览器客户端都可自行显示出该分享链接中所实时更新的信息内容。
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将由记录单元组成的记录组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享,其中的每个记录单元都采用消息形式,这样其实实现了一种更加高效、更加灵活以及更加节省通信和存储资源的直播方式。具体而言,虽然现有的直播方式也可以实现图文语音的直播,但都需要先建立通讯渠道,再进行数据直播。例如采用微信进行直播开会,首先要建立微信群以建立通讯渠道,然后分享者在群里发贴图、语音和文字信息。虽然能够达到直播的目的,但是缺点也是很明显的。首先,直播的目标受众是明确的,任何一个新的受众都需要先加入微信群才能共享信息。其次,直播的内容无法固化,需要一定的整理工作量。这是因为微信群是一个双向通道,所以本质意义上这不是直播,通常是通过群规则让群员们禁言才能达到直播效果。第三,对于受众的关注度要求较高,一旦错过就需要回放,缺乏一个能够动态沉淀分享内容的管道,难以整理直播的内容。第四,不能适应大量数据的信息分析的场景。
而通过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信息分享方式,直播的目标受众比较随意,不需要受众加入群也不需要安装某个固定的软件。直播的内容可被固化下来,便于事后分析,受众只需要保证通讯连接能够接收到分享的内容即可,并不需要类似禁言的管理规则。对于受众的关注度要求也相对较低,不需要受众一直目不转睛的关注直播过程,也无需进行额外的整理工作。最后,以采用消息形式的记录单元实现分析信息的更新,更适合碎片化的分享场景,并不需要强大的网络传输资源和存储资源就可实现直播过程。
例如,对于如下的几种场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信息分享方式就可实现一种既能够提供场景感,但是关注度又低的直播应用,以提升生活的乐趣与工作效率。场景A:一个忙绿的职场妈妈,有着开不完的会。此时,她5岁的宝宝正在参加幼儿园组织的春游。她希望看到孩子的实景,但是又不需要完全实况,她不需要强的互动,她仅仅需要在空闲的时候偷偷看一眼手机。场景B:一个参加演讲会的听众,他会认真地做笔记,记录PPT,记录演讲者语音,记录自己的即时感悟,同时他把笔记分享出去作为直播,增加这份笔记的实时性。场景C:一个销售人员在拜访客户,过程中他自然的做笔记,有现场语音,有图片文字,而这份笔记被“直播”给到主管,此时,主管可以给到销售或有的指点。不难看出,以上的几种场景通过现有的直播方式(包括微信直播)是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的,而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信息分享方式,可很好的满足需求。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考虑到既要保护原始的待分享信息内容不被损坏,又要保证分享过程的高并发量,可将记录的写入过程和分享的读取过程通过两个不同的服务器实现。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本地客户端可将待分享的记录组以及待分享的记录组中所包括的记录单元在一个服务器A中进行存储并实时更新;通过另一个服务器B实时同步更新服务器A中的待分享的记录组以及待分享的记录组中所包括的记录单元;以及,通过服务器B将待分享的记录组以及待分享的记录组中所包括的记录单元实时发送给第三方。这样当有新的信息内容被记录且分享时,这些新的信息内容都会被写入并存储至服务器A,同时所有更新的信息内容会被同步到服务器B,作为分享受众的第三方仅需要从服务器B中读取这些更新的信息内容即可,从而实现了一种既可保护原始数据又支持高并发量的信息分享系统,信息分享的安全性和时效性都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记录装置,包括:
记录程序模块,配置为以至少一个记录单元来存储待记录信息内容;
其中,所述记录单元采用消息的形式,所述消息包括消息头和消息体,所述记录单元的消息头承载所述记录单元的属性信息,所述记录单元的消息体承载部分或全部所述待记录信息内容。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待记录信息内容为用户输入的信息内容。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记录单元的属性信息包括以下几项中的一种或多种:记录单元时间属性信息、记录单元地点属性信息、记录单元显示位置属性信息、记录单元发送者属性信息和记录单元接收者属性信息;
和/或,所述待记录信息内容包括以下几项中的一种:文本、图片、视频、音频、链接、位置标记、行动标记、文件和提醒。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该信息记录装置进一步包括:
删除程序模块,配置为接收一个删除指令以删除至少一个所述记录单元;和/或,
编辑程序模块,配置为接收一个编辑指令以编辑一个所述记录单元。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记录单元从属于一个记录组,该信息记录装置进一步包括:
记录组确定程序模块,配置为新建或选择一个所述记录组。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记录程序模块进一步配置为:
在所述新建或选择的记录组中建立所述至少一个记录单元来存储待记录信息内容。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记录组采用由一组所述记录单元组成的串行数据结构。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该信息记录装置进一步包括:
记录组归档程序模块,配置为将至少一个所述记录组归档为一个记录组集。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该信息记录装置进一步包括:传输程序模块,配置为将所述记录组以及所述记录组中的所述记录单元发送至本地客户端和/或服务器进行存储并实时更新。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该信息记录装置进一步包括:分享程序模块,配置为分享一个所述记录组给第三方,并向该第三方实时更新所述分享的记录组中所包括的记录单元。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分享程序模块进一步配置为:
将所述待分享的记录组以及所述待分享的记录组中所包括的记录单元在一个服务器中进行存储并实时更新;
通过另一个服务器实时同步更新所述一个服务器中的所述待分享的记录组以及所述待分享的记录组中所包括的记录单元;以及,
通过所述另一个服务器将所述待分享的记录组以及所述待分享的记录组中所包括的记录单元实时发送给第三方。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分享程序模块进一步配置为:
生成一个分享链接发送给第三方,其中所述分享链接中的数据随着所述分享的记录组中所包括的记录单元的增加而动态增加。
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记录装置,将采用消息形式的记录单元作为一个基本的操作单元,每个消息的生成和存储过程都可看做是一次记录行为,这样每次的记录行为可随时结束,很好地适应了“随手记几笔”的碎片化记录场景。同时,由于每个记录单元以一个消息的形式存在,这样更便于快速地存储、归档和即时分享,更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用户的使用体验需求以及社交需求。此外,由于并不是以文件为操作单位,而是以记录单元为操作单位,对于所记录内容的编辑、批量复制和批量删除都更为方便快捷,这不仅提高了记录编辑的效率也提高了用户的操作体验。
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信息记录装置中记载的每个模块都与前述的一个方法步骤相对应。由此,前述的方法步骤描述的操作和特征同样适用于信息记录装置及其中所包含的对应的模块,重复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由处理器执行时,其使得处理器能够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信息记录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为任何有形媒介,例如软盘、CD-ROM、DVD、硬盘驱动器、甚至网络介质等。
应当理解,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实现形式可以是计算机程序产品,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方法或装置可以被依软件、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来实现。硬件部分可以利用专用逻辑来实现;软件部分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中,由适当的指令执行系统,例如微处理器或者专用设计硬件来执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的方法和设备可以使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和/或包含在处理器控制代码中来实现,例如在诸如磁盘、CD或DVD-ROM的载体介质、诸如只读存储器(固件)的可编程的存储器或者诸如光学或电子信号载体的数据载体上提供了这样的代码。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可以由诸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或门阵列、诸如逻辑芯片、晶体管等的半导体、或者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逻辑设备等的可编程硬件设备的硬件电路实现,也可以用由各种类型的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实现,也可以由上述硬件电路和软件的结合例如固件来实现。
应当理解,尽管在上文的详细描述中提及了装置的若干模块,但是这种划分仅仅是示例性而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单元中实现,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单元来实现。此外,上文描述的某些模块/单元在某些应用场景下可被省略。
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分享系统,包括:如前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第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以及第三方接收端。
其中,该信息记录装置进一步包括:记录组确定程序模块,配置为新建或选择一个记录组;以及分享程序模块,配置为分享一个记录组给第三方,并实时更新分享的记录组中所包括的记录单元。
其中,该信息记录装置中的记录程序模块进一步配置为:在新建或选择的记录组中建立至少一个记录单元来存储待记录信息内容。
信息记录装置中的分享程序模块将待分享的记录组以及待分享的记录组中所包括的记录单元实时写入第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实时同步更新第一服务器中的待分享的记录组以及待分享的记录组中所包括的记录单元;第三方接收端从第二服务器中实时读取将待分享的记录组以及待分享的记录组中所包括的记录单元。
由此可见,该信息分享系统将记录的写入过程和分享的读取过程通过两个不同的服务器实现。这样当有新的信息内容被记录且分享时,这些新的信息内容都会被写入并存储至第一服务器,同时所有更新的信息内容会被同步到第二服务器,作为分享受众的第三方仅需要从第二服务器中读取这些更新的信息内容即可,从而实现了一种既可保护原始数据又支持高并发量的信息分享系统,信息分享的安全性和时效性都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应当理解,为了不模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说明书仅对一些关键、未必必要的技术和特征进行了描述,而可能未对一些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的特征做出说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6)

1.一种信息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至少一个记录单元来存储待记录信息内容;
其中,所述记录单元采用消息的形式,所述消息包括消息头和消息体,所述记录单元的消息头承载所述记录单元的属性信息,所述记录单元的消息体承载部分或全部所述待记录信息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记录信息内容为用户输入的信息内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单元的属性信息包括以下几项中的一种或多种:记录单元时间属性信息、记录单元地点属性信息、记录单元显示位置属性信息、记录单元发送者属性信息和记录单元接收者属性信息;
和/或,所述待记录信息内容包括以下几项中的一种:文本、图片、视频、音频、链接、位置标记、行动标记、文件和提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接收一个删除指令以删除至少一个所述记录单元;和/或,
接收一个编辑指令以编辑一个所述记录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记录单元从属于一个记录组,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新建或选择一个所述记录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至少一个记录单元来存储待记录信息内容包括:
在所述新建或选择的记录组中建立所述至少一个记录单元来存储待记录信息内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组采用由一组所述记录单元组成的串行数据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将至少一个所述记录组归档至一个记录组集。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记录组以及所述记录组中的所述记录单元发送至本地客户端和/或服务器进行存储并实时更新。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分享一个所述记录组给第三方,并向该第三方实时更新所述分享的记录组中所包括的记录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享一个所述记录组给第三方,并向该第三方实时更新所述分享的记录组中所包括的记录单元包括:
将所述待分享的记录组以及所述待分享的记录组中所包括的记录单元在一个服务器中进行存储并实时更新;
通过另一个服务器实时同步更新所述一个服务器中的所述待分享的记录组以及所述待分享的记录组中所包括的记录单元;以及,
通过所述另一个服务器将所述待分享的记录组以及所述待分享的记录组中所包括的记录单元实时发送给第三方。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享一个所述记录组给第三方,并向该第三方实时更新所述分享的记录组中所包括的记录单元包括:
生成一个分享链接发送给第三方,其中所述分享链接中的数据随着所述分享的记录组中所包括的记录单元的增加而动态增加。
13.一种信息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记录程序模块,配置为以至少一个记录单元来存储待记录信息内容;
其中,所述记录单元采用消息的形式,所述消息包括消息头和消息体,所述记录单元的消息头承载所述记录单元的属性信息,所述记录单元的消息体承载部分或全部所述待记录信息内容。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记录信息内容为用户输入的信息内容。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单元的属性信息包括以下几项中的一种或多种:记录单元时间属性信息、记录单元地点属性信息、记录单元显示位置属性信息、记录单元发送者属性信息和记录单元接收者属性信息;
和/或,所述待记录信息内容包括以下几项中的一种:文本、图片、视频、音频、链接、位置标记、行动标记、文件和提醒。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删除程序模块,配置为接收一个删除指令以删除至少一个所述记录单元;和/或,
编辑程序模块,配置为接收一个编辑指令以编辑一个所述记录单元。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记录单元从属于一个记录组,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
记录组确定程序模块,配置为新建或选择一个所述记录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程序模块进一步配置为:
在所述新建或选择的记录组中建立所述至少一个记录单元来存储待记录信息内容。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组采用由一组所述记录单元组成的串行数据结构。
20.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记录组归档程序模块,配置为将至少一个所述记录组归档为一个记录组集。
21.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传输程序模块,配置为将所述记录组以及所述记录组中的所述记录单元发送至本地客户端和/或服务器进行存储并实时更新。
22.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分享程序模块,配置为分享一个所述记录组给第三方,并向该第三方实时更新所述分享的记录组中所包括的记录单元。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享程序模块进一步配置为:
将所述待分享的记录组以及所述待分享的记录组中所包括的记录单元在一个服务器中进行存储并实时更新;
通过另一个服务器实时同步更新所述一个服务器中的所述待分享的记录组以及所述待分享的记录组中所包括的记录单元;以及,
通过所述另一个服务器将所述待分享的记录组以及所述待分享的记录组中所包括的记录单元实时发送给第三方。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享程序模块进一步配置为:
生成一个分享链接发送给第三方,其中所述分享链接中的数据随着所述分享的记录组中所包括的记录单元的增加而动态增加。
2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
26.一种信息分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信息记录装置、第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以及第三方接收端;
其中,所述信息记录装置中的分享程序模块将所述待分享的记录组以及所述待分享的记录组中所包括的记录单元实时写入所述第一服务器;所述第二服务器实时同步更新所述第一服务器中的所述待分享的记录组以及所述待分享的记录组中所包括的记录单元;所述第三方接收端从所述第二服务器中实时读取将所述待分享的记录组以及所述待分享的记录组中所包括的记录单元。
CN201710373185.4A 2017-05-24 2017-05-24 信息记录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71939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73185.4A CN107193961B (zh) 2017-05-24 2017-05-24 信息记录方法和装置
PCT/CN2018/096219 WO2018214987A1 (zh) 2017-05-24 2018-07-19 信息记录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73185.4A CN107193961B (zh) 2017-05-24 2017-05-24 信息记录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93961A true CN107193961A (zh) 2017-09-22
CN107193961B CN107193961B (zh) 2021-01-08

Family

ID=59875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73185.4A Active CN107193961B (zh) 2017-05-24 2017-05-24 信息记录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93961B (zh)
WO (1) WO201821498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14987A1 (zh) * 2017-05-24 2018-11-29 上海星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记录方法和装置
CN109597896A (zh) * 2018-10-19 2019-04-09 上海星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引用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4227A (zh) * 2007-07-18 2007-12-26 中山大学 一种基于cs架构的移动平台联网游戏消息交互协议
CN101398857A (zh) * 2008-11-12 2009-04-01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嵌入式分布式系统中数据同步的方法及嵌入式分布式系统
CN101710920A (zh) * 2009-11-23 2010-05-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终端消息管理方法和消息管理系统
CN103167500A (zh) * 2013-02-01 2013-06-19 杭州东信北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移动电话来电统一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1399A (zh) * 2007-09-25 2008-10-22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数字电视接收机及其日志系统和日志管理方法
CN101257394A (zh) * 2008-04-14 2008-09-03 北京首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实时内容计费的方法
CN101872639B (zh) * 2010-01-11 2013-02-13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在数字硬盘录像机上存储及检索图片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US9411506B1 (en) * 2011-06-28 2016-08-09 Google Inc. Providing additional functionality for a group messaging application
CN102377823B (zh) * 2011-10-18 2013-12-25 北京优朋普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滑屏实现多屏多用户之间互动分享的方法及系统
CN106021293A (zh) * 2016-05-03 2016-10-12 华中师范大学 基于知识关联的学习笔记存储方法、存储器及系统
CN107193961B (zh) * 2017-05-24 2021-01-08 上海星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记录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4227A (zh) * 2007-07-18 2007-12-26 中山大学 一种基于cs架构的移动平台联网游戏消息交互协议
CN101398857A (zh) * 2008-11-12 2009-04-01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嵌入式分布式系统中数据同步的方法及嵌入式分布式系统
CN101710920A (zh) * 2009-11-23 2010-05-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终端消息管理方法和消息管理系统
CN103167500A (zh) * 2013-02-01 2013-06-19 杭州东信北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移动电话来电统一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14987A1 (zh) * 2017-05-24 2018-11-29 上海星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记录方法和装置
CN109597896A (zh) * 2018-10-19 2019-04-09 上海星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引用方法和装置
CN109597896B (zh) * 2018-10-19 2023-06-20 上海星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引用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214987A1 (zh) 2018-11-29
CN107193961B (zh) 2021-0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ngel Digital countercultures and the struggle for community
Hayles et al. Comparative textual media: Transforming the humanities in the postprint era
Rettberg Blogging
Costello Multimedia foundations
Boyer From media anthropology to the anthropology of mediation
Naghibi Diasporic disclosures: Social networking, Neda, and the 2009 Iranian presidential elections
JP2008310618A (ja) Web会議支援プログラム、該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Web会議支援装置、およびWeb会議支援方法
Davies (Im) material girls living in (im) material worlds: Identity curation through time and space
Pitsillides et al. Digital death: What role does digital information play in the way we are (Re) membered?
Pavlik Disruption and digital journalism: Assessing news media innovation in a time of dramatic change
WO2021208329A1 (zh) 交互式绘本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anter et al. Freelancing for journalists
CN107193961A (zh) 信息记录方法和装置
Crook The field of digital technology research
Fox et al. Bringing together podcasting, social work field education and learning about practice with aboriginal peoples and communities
Dembo et al. Untangling the web: 20 tools to power up your teaching
Bottomley Internet radio: a history of a medium in transition
US20190347318A1 (en) Digital Story Generation
US9947368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Garcia Editor's introduction: Doing nightlife and EDMC fieldwork
Cox et al. Archiving the Databody: Human and Nonhuman Agency in the Documents of Erkki Kurenniemi
Schiller et al. Born digital preservation of e-lit: A live internet traversal of Sarah Smith’s King of Space
Rossier et al. 18.‘Greening’Academic Gatherings: A Case for Econferences
Heer A conversation with Jeff Heer, Martin Wattenberg, and Fernanda Viégas
CN106294600A (zh) 一种数码照片的多媒体编辑方法、展示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