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81697A - 一种链路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链路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81697A
CN107181697A CN201610140108.XA CN201610140108A CN107181697A CN 107181697 A CN107181697 A CN 107181697A CN 201610140108 A CN201610140108 A CN 201610140108A CN 107181697 A CN107181697 A CN 1071816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message
transmission
ratio
ave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4010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81697B (zh
Inventor
杨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14010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81697B/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90311 priority patent/WO2017152564A1/zh
Publication of CN1071816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816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816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816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H04L47/125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by balancing the load, e.g. traffic enginee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链路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领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精确实现不同链路间的均衡负载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估算各链路上传输的报文的平均报文长度;根据所述平均报文长度,确定各所述链路对所述报文的传输分担比例;根据所述传输分担比例,对各所述链路进行负载均衡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链路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链路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对路由器和交换机等网络设备来讲,当单条链路流量超过端口带宽时,一般可采取以下处理:一种方案就是对设备进行扩容,升级为高速率的端口类型,通过增加单端口的带宽来解决;还有一种方案就是不改变原有的链路,直接增加新的链路,跟原来的链路实现负载均衡,使用多条链路进行流量转发,以达到和端口带宽升级相同的效果。
通信设备之间往往会通过各种类型的链路进行相互通信,对于同类型的链路,由于端口速率和报文封装都一致,很容易实现各链路的负载均衡,但对于不同类型的链路(例如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和以太链路),由于端口速率不同,端口传输报文时物理层和链路层封装类型也不同,因此,很难精确实现不同链路间的均衡负载,从而大大降低网络通信效率。
如何精确实现不同链路间的均衡负载,现有技术并无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链路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精确实现不同链路间的均衡负载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链路负载均衡方法,包括:估算各链路上传输的报文的平均报文长度;根据所述平均报文长度,确定各所述链路对所述报文的传输分担比例;根据所述传输分担比例,对各所述链路进行负载均衡调节。
可选的,所述估算各链路上传输的报文的平均报文长度包括:分别获取多个第一预设时长内、各所述链路上传输的报文的报文个数和传输字节数;根据所述报文个数和所述传输字节数,估算所述预设时长内的平均报文长度。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报文个数和所述传输字节数,估算所述预设时长内的平均报文长度包括:分别确定每个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各所述链路上传输的报文的采样报文长度,所述采样报文长度中携带未知系数;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所述未知系数;利用所述未知系数和所述采样报文长度,估算所述平均报文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传输分担比例,对各所述链路进行负载均衡调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各所述链路的带宽利用率;如果各所述链路的带宽利用率之差大于预设阈值,分别获取多个第二预设时长内、各所述链路上传输的报文的报文个数和传输字节数,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根据新获取的所述报文个数和所述传输字节数,重新估算所述平均报文长度并确定各所述链路的传输分担比例,直至各所述链路的带宽利用率之差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
可选的,所述链路包括POS(Packet Over SONET/SDH,同步光纤网络/同步数字体系上的数据包)链路、WAN链路以及LAN链路;所述根据所述平均报文长度,确定各所述链路对所述报文的传输分担比例包括:
确定各所述链路对所述报文的传输分担比例为:
同步数字体系SDH链路:广域网WAN链路:局域网LAN链路=k1*L/(L+9)*(26/27):k2*L/(L+38):k3*L/(L+38)*(26/27);
其中,k1,k2,k3分别为同步数字体系SDH链路的线路速率、广域网WAN链路的线路速率、局域网LAN链路的线路速率,L为所述平均报文长度。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链路负载均衡装置,包括:估算单元,用于估算各链路上传输的报文的平均报文长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估算单元估算的平均报文长度,确定各所述链路对所述报文的传输分担比例;调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传输分担比例,对各所述链路进行负载均衡调节。
可选的,所述估算单元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分别获取多个第一预设时长内、各所述链路上传输的报文的报文个数和传输字节数;估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报文个数和所述传输字节数,估算所述预设时长内的平均报文长度。
可选的,所述估算模块,具体用于:分别确定每个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各所述链路上传输的报文的采样报文长度,所述采样报文长度中携带未知系数;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所述未知系数;利用所述未知系数和所述采样报文长度,估算所述平均报文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检测单元,用于在根据所述传输分担比例,对各所述链路进行负载均衡调节之后,检测各所述链路的带宽利用率;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如果各所述链路的带宽利用率之差大于预设阈值,分别获取多个第二预设时长内、各所述链路上传输的报文的报文个数和传输字节数,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所述估算模块,还用于根据新获取的所述报文个数和所述传输字节数,重新估算所述平均报文长度;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各所述链路的传输分担比例,直至各所述链路的带宽利用率之差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
可选的,所述链路包括POS链路、WAN链路以及LAN链路;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确定各所述链路对所述报文的传输分担比例为:同步数字体系SDH链路:广域网WAN链路:局域网LAN链路=k1*L/(L+9)*(26/27):k2*L/(L+38):k3*L/(L+38)*(26/27);其中,k1,k2,k3分别为同步数字体系SDH链路的线路速率、广域网WAN链路的线路速率、局域网LAN链路的线路速率,L为所述平均报文长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链路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能够估算各链路上传输的报文的平均报文长度,并根据所述平均报文长度,确定各所述链路对所述报文的传输分担比例;然后根据所述传输分担比例,对各所述链路进行负载均衡调节。这样即使各链路类型不同,报文封装结构也不同,依然可以及时获取到当前传输的报文的平均报文长度,然后根据各条链路上报文结构的特点确定出应该如何在各条链路之间分配报文,从而能够精确地对各链路进行负载均衡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链路负载均衡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链路负载均衡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链路负载均衡方法,包括:
S11,估算各链路上传输的报文的平均报文长度;
S12,根据所述平均报文长度,确定各所述链路对所述报文的传输分担比例;
S13,根据所述传输分担比例,对各所述链路进行负载均衡调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链路负载均衡方法,能够估算各链路上传输的报文的平均报文长度,并根据所述平均报文长度,确定各所述链路对所述报文的传输分担比例;然后根据所述传输分担比例,对各所述链路进行负载均衡调节。这样即使各链路类型不同,报文封装结构也不同,依然可以及时获取到当前传输的报文的平均报文长度,然后根据各条链路上报文结构的特点确定出应该如何在各条链路之间分配报文,从而能够精确地对各链路进行负载均衡调节。
具体而言,通信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多种多样,每种链路都有自己的数据封装格式和数据传输速率,例如以太LAN和SDH的POS链路格式(以PPP封装格式为例)分别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Preamble DA SA T/L Data payload FCS IPG
8B 6B 6B 2B 46-1500B 4B >=12B
表2
由于各种链路的格式有所不同,可选的,在步骤S11中,估算各链路上传输的报文的平均报文长度包括如下步骤:
分别获取多个第一预设时长内、各所述链路上传输的报文的报文个数和传输字节数;
根据所述报文个数和所述传输字节数,估算所述预设时长内的平均报文长度。
也就是说,可以在多个时段内,分别获取各条链路上传输的报文的报文个数和传输字节数,然后用各条链路在这段时间内传输的传输字节数除以各条链路上传输的报文个数,即可获得每条链路上传输报文的平均报文长度。
具体而言,所述根据所述报文个数和所述传输字节数,估算所述预设时长内的平均报文长度包括:
分别确定每个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各所述链路上传输的报文的采样报文长度,所述采样报文长度中携带未知系数;
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所述未知系数;
利用所述未知系数和所述采样报文长度,估算所述平均报文长度。
举例说明,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具有三个出接口E、F、G,该通信设备可以约定或配置一个采样时间间隔T,每间隔时间T,设备需要在所有负载均衡的出接口E、F、G上面采一次样,采样为所有经过出接口E、F、G的报文个数Z1Z2Z3和传输字节数C1C2C3,用于计算出T时间间隔内通过设备进行异速链路转发报文的平均报文长度。可选的,采样的时间间隔T可以灵活手动设置也可以通过设备自动来计算,以达到更好的分担精度。
每次设备采样后,可以通过公式L=(Y1C1+Y2C2+Y3C3)/(Y4Z1+Y5Z2+Y6Z3)来计算出每个预设时长内、链路上的平均报文长度,其中Y1、Y2……Y6为未知系数,L为平均报文长度。经过N个周期的采样后计算出每个采样周期的平均报文长度分别为L1、L2……LN。
其中:
通过最小二乘法进行函数逼近,计算N组数据的精度误差b,当b小于预设精度值时,对应的Y1……Y6即为最终确定的系数值,对应的L1、L2……LN即为各采样周期(每个第一预设时长)的采样报文长度。
其中,
这样,报文平均长度为
由于不同结构的网络报文,其网络层在OSI七层结构中所占的带宽比例不尽相同,因此,要使各条链路的网络层带宽利用率相等,在对各条链路进行负载分担时,要考虑到网络层真正利用的带宽。
例如,对于LAN链路,网络层报文在OSI七层结构中所占的带宽比例为L/(L+8+6+6+2+4+12),对于POS链路,网络层在OSI七层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为L/(L+9)*(26/27)。其中,L为各链路上传输的报文的平均报文长度。则,在对报文进行负载均衡时,对每条链路所分配的报文也要符合上述比例。
以一条10G以太LAN链路和一条10G POS链路举例说明实现过程。则,LAN链路与POS链路之间的传输分担比为10/(L+38):(9.95328*26/27)/(L+9)。其中,系数10为10G的LAN链路的线路速率,9.95328为10G的POS链路的线路速率。可选的,当链路传输刚刚起步时,可以采用各链路的实际物理带宽之比作为传输分担比的默认值。
可选的,获得分担比例之后,在步骤S13中,即可根据所述传输分担比例,对各所述链路进行负载均衡调节。
进一步的,为了检测调节效果是否均衡,在按照传输分担比例,对各所述链路进行负载均衡调节之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链路负载均衡方法还可包括:
检测各所述链路的带宽利用率;
如果各所述链路的带宽利用率之差大于预设阈值,分别获取多个第二预设时长内、各所述链路上传输的报文的报文个数和传输字节数,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
根据新获取的所述报文个数和所述传输字节数,重新估算所述平均报文长度并确定各所述链路的传输分担比例,直至各所述链路的带宽利用率之差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
也就是说,当新的分担比例生成后,可以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统计每条链路的分担出接口的带宽利用率,如果各链路的带宽利用率之差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说明当前按照这个比例进行负载分担即可使各链路负载均衡。如果各链路的带宽利用率之差大于该预设阈值,则说明之前估算的报文平均长度的精度较低,因此,可以重新估算各链路的平均报文长度。具体的估算方法与前面的步骤相同,只是采样时间为第二预设时长,且第二预设时长小于第一预设时长,直至各所述链路的带宽利用率之差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可选的,对于采样时间的选取,可以采用二分法进行迭代计算,最终使得流量在不同链路上面分担的均匀。
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时长为5分钟,对应估算出的平均报文长度为4M byte,计算出的传输分担比为3:5,测得两个链路的带宽利用率之差为0.4,大于预设阈值0.2,则需要对报文长度进行重新估算。假设此次重新估算中,第二预设时长为2分钟,对应估算出的平均报文长度为3.8M byte,计算出的传输分担比例为4:7,测得两个链路的带宽利用率之差为0.1,小于预设阈值0.2,则按照4:7的传输分担比例进行均衡负载调节。
可选的,通信设备之间的链路可以包括多种,例如,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链路包括POS链路、WAN链路以及LAN链路;
相应的,所述根据所述平均报文长度,确定各所述链路对所述报文的传输分担比例可包括:
确定各所述链路对所述报文的传输分担比例为:
同步数字体系SDH链路:广域网WAN链路:局域网LAN链路=k1*L/(L+9)*(26/27):k2*L/(L+38):k3*L/(L+38)*(26/27);
其中,k1,k2,k3分别为同步数字体系SDH链路的线路速率、广域网WAN链路的线路速率、局域网LAN链路的线路速率,L为所述平均报文长度。
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只包括上述链路中的两种,或者其他类型的链路,其传输分担比也为对应的系数之比,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相应的,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链路负载均衡装置,包括:
估算单元21,用于估算各链路上传输的报文的平均报文长度;
确定单元22,用于根据所述估算单元估算的平均报文长度,确定各所述链路对所述报文的传输分担比例;
调节单元23,用于根据所述传输分担比例,对各所述链路进行负载均衡调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链路负载均衡装置,估算单元21能够估算各链路上传输的报文的平均报文长度,确定单元22能够根据所述平均报文长度,确定各所述链路对所述报文的传输分担比例;调节单元23能够根据所述传输分担比例,对各所述链路进行负载均衡调节。这样即使各链路类型不同,报文封装结构也不同,依然可以及时获取到当前传输的报文的平均报文长度,然后根据各条链路上报文结构的特点确定出应该如何在各条链路之间分配报文,从而能够精确地对各链路进行负载均衡调节。
可选的,估算单元21可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分别获取多个第一预设时长内、各所述链路上传输的报文的报文个数和传输字节数;
估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报文个数和所述传输字节数,估算所述预设时长内的平均报文长度。
可选的,所述估算模块,具体可用于:
分别确定每个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各所述链路上传输的报文的采样报文长度,所述采样报文长度中携带未知系数;
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所述未知系数;
利用所述未知系数和所述采样报文长度,估算所述平均报文长度。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链路负载均衡装置,还可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在根据所述传输分担比例,对各所述链路进行负载均衡调节之后,检测各所述链路的带宽利用率;
所述获取模块,还可用于如果各所述链路的带宽利用率之差大于预设阈值,分别获取多个第二预设时长内、各所述链路上传输的报文的报文个数和传输字节数,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
所述估算模块,还可用于根据新获取的所述报文个数和所述传输字节数,重新估算所述平均报文长度;
确定单元22,还用于确定各所述链路的传输分担比例,直至各所述链路的带宽利用率之差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
可选的,所述链路包括POS链路、WAN链路以及LAN链路;
确定单元22,具体用于确定各所述链路对所述报文的传输分担比例为:
同步数字体系SDH链路:广域网WAN链路:局域网LAN链路=k1*L/(L+9)*(26/27):k2*L/(L+38):k3*L/(L+38)*(26/27);
其中,k1,k2,k3分别为同步数字体系SDH链路的线路速率、广域网WAN链路的线路速率、局域网LAN链路的线路速率,L为所述平均报文长度。
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各种改进、增加和取代也是可能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当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链路负载均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估算各链路上传输的报文的平均报文长度;
根据所述平均报文长度,确定各所述链路对所述报文的传输分担比例;
根据所述传输分担比例,对各所述链路进行负载均衡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估算各链路上传输的报文的平均报文长度包括:
分别获取多个第一预设时长内、各所述链路上传输的报文的报文个数和传输字节数;
根据所述报文个数和所述传输字节数,估算所述预设时长内的平均报文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报文个数和所述传输字节数,估算所述预设时长内的平均报文长度包括:
分别确定每个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各所述链路上传输的报文的采样报文长度,所述采样报文长度中携带未知系数;
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所述未知系数;
利用所述未知系数和所述采样报文长度,估算所述平均报文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传输分担比例,对各所述链路进行负载均衡调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各所述链路的带宽利用率;
如果各所述链路的带宽利用率之差大于预设阈值,分别获取多个第二预设时长内、各所述链路上传输的报文的报文个数和传输字节数,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
根据新获取的所述报文个数和所述传输字节数,重新估算所述平均报文长度并确定各所述链路的传输分担比例,直至各所述链路的带宽利用率之差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包括POS链路、WAN链路以及LAN链路;
所述根据所述平均报文长度,确定各所述链路对所述报文的传输分担比例包括:
确定各所述链路对所述报文的传输分担比例为:
同步数字体系SDH链路:广域网WAN链路:局域网LAN链路=k1*L/(L+9)*(26/27):k2*L/(L+38):k3*L/(L+38)*(26/27);
其中,k1,k2,k3分别为同步数字体系SDH链路的线路速率、广域网WAN链路的线路速率、局域网LAN链路的线路速率,L为所述平均报文长度。
6.一种链路负载均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估算单元,用于估算各链路上传输的报文的平均报文长度;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估算单元估算的平均报文长度,确定各所述链路对所述报文的传输分担比例;
调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传输分担比例,对各所述链路进行负载均衡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估算单元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分别获取多个第一预设时长内、各所述链路上传输的报文的报文个数和传输字节数;
估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报文个数和所述传输字节数,估算所述预设时长内的平均报文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估算模块,具体用于:
分别确定每个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各所述链路上传输的报文的采样报文长度,所述采样报文长度中携带未知系数;
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所述未知系数;
利用所述未知系数和所述采样报文长度,估算所述平均报文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在根据所述传输分担比例,对各所述链路进行负载均衡调节之后,检测各所述链路的带宽利用率;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如果各所述链路的带宽利用率之差大于预设阈值,分别获取多个第二预设时长内、各所述链路上传输的报文的报文个数和传输字节数,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
所述估算模块,还用于根据新获取的所述报文个数和所述传输字节数,重新估算所述平均报文长度;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各所述链路的传输分担比例,直至各所述链路的带宽利用率之差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路包括POS链路、WAN链路以及LAN链路;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确定各所述链路对所述报文的传输分担比例为:
同步数字体系SDH链路:广域网WAN链路:局域网LAN链路=k1*L/(L+9)*(26/27):k2*L/(L+38):k3*L/(L+38)*(26/27);
其中,k1,k2,k3分别为同步数字体系SDH链路的线路速率、广域网WAN链路的线路速率、局域网LAN链路的线路速率,L为所述平均报文长度。
CN201610140108.XA 2016-03-11 2016-03-11 一种链路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1816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40108.XA CN107181697B (zh) 2016-03-11 2016-03-11 一种链路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PCT/CN2016/090311 WO2017152564A1 (zh) 2016-03-11 2016-07-18 一种链路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40108.XA CN107181697B (zh) 2016-03-11 2016-03-11 一种链路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81697A true CN107181697A (zh) 2017-09-19
CN107181697B CN107181697B (zh) 2022-05-20

Family

ID=59788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40108.XA Active CN107181697B (zh) 2016-03-11 2016-03-11 一种链路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81697B (zh)
WO (1) WO201715256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95608A (zh) * 2019-12-20 2020-04-10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链路负载均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244845A (zh) * 2021-12-15 2022-03-25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均衡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00748B (zh) * 2020-12-02 2022-06-24 广东中兴新支点技术有限公司 面向vpn隧道的多链路聚合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16634A1 (en) * 2001-07-18 2003-01-23 Freedman Jeffery B. Multiple band load balancing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US20030152106A1 (en) * 2002-02-13 2003-08-14 Carsten Burmeister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packets using RTP and RTCP protocols
CN101094185A (zh) * 2007-07-27 2007-12-2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多链路的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CN101330433A (zh) * 2007-06-20 2008-1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传输网的以太网设备共享缓冲区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2137138A (zh) * 2010-09-28 2011-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缓存协作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023804A (zh) * 2012-12-18 2013-04-03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链路自适应流量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03139094A (zh) * 2013-03-12 2013-06-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负载分担不均的方法及装置
US20130286846A1 (en) * 2012-04-25 2013-10-31 Juniper Networks, Inc. Path weighted equal-cost multipath
CN104518920A (zh) * 2013-09-29 2015-04-1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大型ip网络流量监控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68742B (zh) * 2011-12-11 2014-08-06 湖南科技大学 一种公平性好效率高的多链路数据传输方法
CN104135445B (zh) * 2014-07-29 2017-12-19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流的链路汇聚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16634A1 (en) * 2001-07-18 2003-01-23 Freedman Jeffery B. Multiple band load balancing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US20030152106A1 (en) * 2002-02-13 2003-08-14 Carsten Burmeister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packets using RTP and RTCP protocols
CN101330433A (zh) * 2007-06-20 2008-1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传输网的以太网设备共享缓冲区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1094185A (zh) * 2007-07-27 2007-12-2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多链路的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CN102137138A (zh) * 2010-09-28 2011-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缓存协作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30286846A1 (en) * 2012-04-25 2013-10-31 Juniper Networks, Inc. Path weighted equal-cost multipath
CN103023804A (zh) * 2012-12-18 2013-04-03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链路自适应流量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03139094A (zh) * 2013-03-12 2013-06-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负载分担不均的方法及装置
CN104518920A (zh) * 2013-09-29 2015-04-1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大型ip网络流量监控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95608A (zh) * 2019-12-20 2020-04-10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链路负载均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244845A (zh) * 2021-12-15 2022-03-25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均衡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52564A1 (zh) 2017-09-14
CN107181697B (zh) 2022-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98301B (zh) 多链路自适应的数据传输方法与系统
CN103326893B (zh) 一种极限测速的方法
CN107517488A (zh) 报文处理的方法及设备
EP290848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network topology structure
CN103297282A (zh) 网络时延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7181697A (zh) 一种链路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CN104869076A (zh) 一种调整负载均衡的方法及装置
US9912587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357318A (zh) 用于不同数据分组流之间的同步的方法和装置
CN108521343A (zh) 一种oam报文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067113A (zh) 基于聚合链路实现ptp时间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CN109005557A (zh) 一种时延对称性测量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487605A (zh) 丢包率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8834435B (zh) 用于控制发送定时的方法、节点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5591960B (zh) 调整隧道负载的方法和设备
EP2630752B1 (en) Layer one path delay compensation
CN110290020B (zh) 一种以太网测试仪表高精度流量百分比产生方法和装置
EP259924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data on a connection between two nodes of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80050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 transport of large data files
CN104270218B (zh) 频率校正方法
CN102025571B (zh) 多点链路丢包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11510394B (zh) 一种报文调度方法、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030890A (zh) 一种基于eos业务的网络互联设备评测方法
CN109417515A (zh) 用于处理互联网协议分组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9191913A1 (en) Measuring transmission dela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