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81048A - 一种l波段宽带双极化短背射偶极子天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l波段宽带双极化短背射偶极子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81048A
CN107181048A CN201610133120.8A CN201610133120A CN107181048A CN 107181048 A CN107181048 A CN 107181048A CN 201610133120 A CN201610133120 A CN 201610133120A CN 107181048 A CN107181048 A CN 1071810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ublet
antenna
radiator
support column
coaxial fee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3312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玉兵
仲洛清
陈文河
盛卫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1013312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81048A/zh
Publication of CN1071810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810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01Q1/521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reducing the coupling between adjace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9/0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H01Q19/1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H01Q19/12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wherein the surfaces are concave
    • H01Q19/17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wherein the surfaces are concave the primary radiating source comprising two or more radiating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16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extremities of the antenna, e.g. centre-fed dipole
    • H01Q9/18Vertical disposition of the antenna

Landscapes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波段宽带双极化短背射偶极子天线。该天线由四个辐射器、两个同轴馈线、两个金属巴伦支撑柱、两个水平探针、改进型六边形反射背腔、固定圆盘和六边形匹配盘构成。本发明的天线采用改进型六边形反射背腔,从而达到减小单元间的互耦、展宽天线带宽、增强轴向增益的效果。本发明的天线具有辐射方向图旋转对称、交叉极化电平低、反射损耗小等特点,适合用作L频段射电天文望远镜天线相控阵馈源接收机前端的组成单元,也可作为通信、测控和监测反射面天线的相控阵馈源。

Description

一种L波段宽带双极化短背射偶极子天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宽带双极化短背射偶极子天线,特别是一种L波段宽带双极化短背射偶极子天线。
背景技术
射电望远镜是射电天文学最主要的研究工具,它通过高增益的天线,配以高灵敏度的接收机和相应的后端设备,接收和记录来自遥远星际的电磁信号。
就组成形式而言,射电望远镜天线可分为单天线和天线阵列两种。为满足对接收面积的要求,前者往往采用大口径反射面天线,包括抛物面天线、球面天线、卡塞格伦天线、格利高里天线、抛物柱面天线等,后者则以线天线、反射面天线、甚至阵列天线作为单元,组成连续或非连续的大的接收面积。在分米波及以上波段,反射面天线是一种高性价比的天线形式。通过低成本的反射面系统,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对入射电磁波进行收集和汇聚,并由位于天线焦点的馈源接收。
将相控阵馈源作为大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线的主焦馈源的研究始于上世纪末,与传统的多馈源的方式相比,相控阵馈源可以形成紧密交叠的波束,实现连续的天空覆盖,还能够通过适当的激励,补偿馈源偏焦造成的相位误差,从而将偏轴波束的增益提高至与轴向波束相当的水平。
常用的宽带馈源阵列单元有宽带振子、Vivaldi等形式,宽带振子形式的单元虽可实现较宽的带宽,但方向图较宽,对称性差,单元间的互耦较强;Vivaldi单元的带宽更宽,互耦强烈,且不易与后端制冷的LNA连接。背腔天线具有良好的性能,但常用的矩形和圆形背腔体积较大,因此一般只单独使用,难以用作阵列天线的单元。矩形背腔天线在组成三角形阵列时,相邻行单元的背腔相互阻碍,难以满足相控阵馈源所要求的单元间距。同时,矩形和圆形背腔天线组阵时单元间存在间隙,接收面积不连续,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三角和圆形阵列排布并且性能好的L波段宽带双极化相控阵馈源天线。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L波段宽带双极化短背射偶极子天线,包括四个偶极子辐射器、第一同轴馈线、第二同轴馈线、第一金属巴伦支撑柱、第二金属巴伦支撑柱、第一水平探针、第二水平探针、改进型六边形反射背腔、固定圆盘和六边形匹配盘;
所述四个偶极子辐射器、第一同轴馈线、第二同轴馈线、第一金属巴伦支撑柱和第二金属巴伦支撑柱均位于改进型六边形反射背腔中,四个偶极子辐射器分别为第一偶极子辐射器、第二偶极子辐射器、第三偶极子辐射器和第四偶极子辐射器,四个偶极子辐射器呈十字型对称放置,其中第一偶极子辐射器和第三偶极子辐射器组成一对宽臂对称振子,二者位于一条直线上,第二偶极子辐射器和第四偶极子辐射器组成另一对宽臂对称振子,二者位于另一条直线上,上述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六边形匹配盘通过四个支撑柱支撑在四个偶极子辐射器的上方;
所述的第一同轴馈线的内导体顶部与第一金属巴伦支撑柱通过第一水平探针相连,组成一个平衡巴伦,第二同轴馈线的内导体顶部与第二金属巴伦支撑柱通过第二水平探针相连,组成另一个平衡巴伦,第一水平探针与第二水平探针相互正交,其中第一水平探针位于第二水平探针的上方;第一同轴馈线的外导体顶端与第一偶极子辐射器相连,第一金属巴伦支撑柱的顶端与第三偶极子辐射器相连,第二同轴馈线的外导体顶端与第四偶极子辐射器相连,第二金属巴伦支撑柱与第二偶极子辐射器相连,第一同轴馈线、第二同轴馈线、第一金属巴伦支撑柱、第二金属巴伦支撑柱的底部均与固定圆盘连接;所述的固定圆盘位于改进型六边形反射背腔的底部中心。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1)本发明采用了两个正交的宽臂对称振子作为宽带辐射器,通过同轴馈线、金属支撑柱以及改进型六边形反射背腔组成的巴伦对辐射器平衡馈电,从而展宽了天线的工作频段,在2:1的频带内具有较低的反射损耗和交叉极化电平;2)本发明采用一种新型的六边形反射背腔技术,不仅减小了阵列单元间的互耦,还克服了现有矩形背腔难以实现小间距三角形组阵的缺陷,改善了天线辐射方向图的对称性,提高了照射效率;3)本发明提出的宽带双极化短背射偶极子天线适合用作L频段反射面天线三角形和圆环形布阵的相控阵馈源的单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L波段宽带双极化短背射偶极子天线的45°角3D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天线的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天线臂的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天线两个平衡巴伦的45°角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天线改进型六边形反射背腔及固定圆盘的结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天线六边形匹配盘的结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天线的S参数曲线。
图8为本发明天线在中心频率1.25GHz的二维和三维方向图。其中(a)为三维方向图,(b)为二维方向图。
图9为本发明天线轴向增益随频率变化的曲线。
图10为本发明天线在工作频率1.25GHz时形成两种线极化与两种圆极化的主极化与交叉极化方向图。其中(a)和(b)为线极化方向图,(c)和(d)为圆极化方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结合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发明的一种L波段宽带双极化短背射偶极子天线,包括四个偶极子辐射器、第一同轴馈线5、第二同轴馈线6、第一金属巴伦支撑柱7、第二金属巴伦支撑柱8、第一水平探针9、第二水平探针10、改进型六边形反射背腔11、固定圆盘12和六边形匹配盘13;
四个偶极子辐射器、第一同轴馈线5、第二同轴馈线6、第一金属巴伦支撑柱7和第二金属巴伦支撑柱8均位于改进型六边形反射背腔11中,四个偶极子辐射器分别为第一偶极子辐射器1、第二偶极子辐射器2、第三偶极子辐射器3和第四偶极子辐射器4,四个偶极子辐射器呈十字型对称放置,其中第一偶极子辐射器1和第三偶极子辐射器3组成一对宽臂对称振子,二者位于一条直线上,第二偶极子辐射器2和第四偶极子辐射器4组成另一对宽臂对称振子,二者位于另一条直线上,上述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六边形匹配盘13通过四个支撑柱支撑在四个偶极子辐射器的上方;
第一同轴馈线5的内导体顶部与第一金属巴伦支撑柱7通过第一水平探针9相连,组成一个平衡巴伦,第二同轴馈线6的内导体顶部与第二金属巴伦支撑柱8通过第二水平探针10相连,组成另一个平衡巴伦,第一水平探针9与第二水平探针10相互正交,其中第一水平探针9位于第二水平探针10的上方;第一同轴馈线5的外导体顶端与第一偶极子辐射器1相连,第一金属巴伦支撑柱7的顶端与第三偶极子辐射器3相连,第二同轴馈线5的外导体顶端与第四偶极子辐射器4相连,第二金属巴伦支撑柱8与第二偶极子辐射器2相连,第一同轴馈线5、第二同轴馈线6、第一金属巴伦支撑柱7、第二金属巴伦支撑柱8的底部均与固定圆盘12连接;所述的固定圆盘12位于改进型六边形反射背腔11的底部中心。
所述四个偶极子辐射器的结构均相同,该四个偶极子辐射器呈四叶草形分布,偶极子辐射器的底部无凹陷。
改进型六边形反射背腔11由上半部分的六边形腔体与下半部分的锥台形腔体组成,并且其中心与四个偶极子辐射器的对称中心以及六边形匹配盘13的中心均在一条竖直线上。改进型六边形反射背腔11将天线与后端的激励端口及LNA隔开。
所述的固定圆盘12位于改进型六边形反射背腔11的底部中心处,圆盘留有两个通孔和两个盲孔,用于引出及固定同轴馈线和平衡巴伦接地段。通孔半径与同轴馈线的外导体半径相同,盲孔的半径与通孔的半径相同。第一同轴馈线5、第二同轴馈线6贯穿两个通孔,第一金属巴伦支撑柱7、第二金属巴伦支撑柱8插入在盲孔中。
所述的两个同轴馈线为内外同心圆管结构,第一同轴馈线5的内导体顶部与第一金属巴伦支撑柱7通过第一水平探针9相连,组成一个平衡巴伦,第二同轴馈线6的内导体顶部与第二金属巴伦支撑柱8通过第二水平探针10相连,组成另一个平衡巴伦,第一同轴馈线5的外导体顶端与第一偶极子辐射器1相连,第一金属巴伦支撑柱7的顶端与第三偶极子辐射器3相连,第二同轴馈线5的外导体顶端与第四偶极子辐射器4相连,第二金属巴伦支撑柱8与第二偶极子辐射器2相连,它们的底部均与固定圆盘12连接。同轴馈线的作用在于为辐射器馈电,同时将其支撑于改进型六边形反射背腔11的口面。同轴馈线与金属支撑柱的外径相同,二者可由金属材料加工而成,也可使用金属空心圆柱作为支撑,内穿同轴线,同轴线的外壁与金属空心圆管连接。
每个偶极子辐射器上均开有一个螺纹通孔,六边形匹配盘13以中心为对称点开有四个螺纹通孔,偶极子辐射器与六边形匹配盘13通过塑料支撑柱连接,塑料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偶极子辐射器的螺纹通孔、六边形匹配盘13上的螺纹通孔连接。
四个偶极子辐射器、改进型六边形反射背腔11、固定圆盘12的材料为铝,两个水平探针的材料为紫铜。
本发明采用了两个正交的宽臂对称振子作为宽带辐射器,通过同轴馈线、金属支撑柱以及改进型六边形反射背腔组成的巴伦对辐射器平衡馈电,从而展宽了天线的工作频段,在2:1的频带内具有较低的反射损耗和交叉极化电平。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
一种L波段宽带双极化短背射偶极子天线,包括四个偶极子辐射器、第一同轴馈线5、第二同轴馈线6、第一金属巴伦支撑柱7、第二金属巴伦支撑柱8、第一水平探针9、第二水平探针10、改进型六边形反射背腔11、固定圆盘12和六边形匹配盘13;
所述四个偶极子辐射器、第一同轴馈线5、第二同轴馈线6、第一金属巴伦支撑柱7和第二金属巴伦支撑柱8均位于改进型六边形反射背腔11中,四个偶极子辐射器分别为第一偶极子辐射器1、第二偶极子辐射器2、第三偶极子辐射器3和第四偶极子辐射器4,四个偶极子辐射器呈十字型对称放置,其中第一偶极子辐射器1和第三偶极子辐射器3组成一对宽臂对称振子,二者位于一条直线上,第二偶极子辐射器2和第四偶极子辐射器4组成另一对宽臂对称振子,二者位于另一条直线上,上述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六边形匹配盘13通过四个支撑柱支撑在四个偶极子辐射器的上方;
所述的第一同轴馈线5的内导体顶部与第一金属巴伦支撑柱7通过第一水平探针9相连,组成一个平衡巴伦,第二同轴馈线6的内导体顶部与第二金属巴伦支撑柱8通过第二水平探针10相连,组成另一个平衡巴伦,第一水平探针9与第二水平探针10相互正交,其中第一水平探针9位于第二水平探针10的上方;第一同轴馈线5的外导体顶端与第一偶极子辐射器1相连,第一金属巴伦支撑柱7的顶端与第三偶极子辐射器3相连,第二同轴馈线6的外导体顶端与第四偶极子辐射器4相连,第二金属巴伦支撑柱8与第二偶极子辐射器2相连,第一同轴馈线5、第二同轴馈线6、第一金属巴伦支撑柱7、第二金属巴伦支撑柱8的底部均与固定圆盘12连接;所述的固定圆盘12位于改进型六边形反射背腔11的底部中心。
所述四个偶极子辐射器的结构均相同,该四个偶极子辐射器呈四叶草形分布,偶极子辐射器的底部无凹陷。所述的改进型六边形反射背腔11由上半部分的六边形腔体与下半部分的锥台形腔体组成,并且其中心与四个偶极子辐射器的对称中心以及六边形匹配盘13的中心均在一条竖直线上。所述的固定圆盘12设置两个通孔和两个盲孔,通孔半径与同轴馈线的外导体半径相同,盲孔的半径与通孔的半径相同。每个偶极子辐射器上均开有一个螺纹通孔,六边形匹配盘13以中心为对称点开有四个螺纹通孔,偶极子辐射器与六边形匹配盘13通过塑料支撑柱连接,塑料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偶极子辐射器的螺纹通孔、六边形匹配盘13上的螺纹通孔连接。四个偶极子辐射器、改进型六边形反射背腔11、固定圆盘12的材料均为铝,两个水平探针的材料为紫铜。
结合图3,具体参数为:L波段宽带双极化短背射偶极子天线的四个偶极子辐射器的形状均相同,厚度为2mm,边1-a和边1-b相互垂直,长度均为32mm,边1-e和边1-f长3.35mm,圆弧1-c和圆弧1-d的半径为10mm,圆弧1-g和1-h的半径为15mm,边1-i长23.5mm,长方形槽1-j长6.9mm,宽1.8mm,通孔1-k半径2.625mm,通孔1-l半径2mm;辐射器与腔体底面的距离为46mm;改进型六边形反射背腔上半部分的六边形腔的边长为75mm,高29mm,下半部分锥台型腔体高20mm,底部六边形的边长为50mm;六边形匹配盘13的边长为38mm,厚度为2mm,与偶极子辐射器1的竖直距离为30mm;固定圆盘12的半径为18mm,厚度为1mm。
对上述天线进行建模仿真。
图7是其S参数曲线。由图7可知,天线在1GHz-1.6GHz的范围内均能保证回波损耗小于-10dB,在1.25GHz工作频点处回波损耗优于-15dB;两个端口有很高的隔离度,在工作频带内优于-30dB。
图8是天线在等幅相位差90°的两端口同时激励下在1.25GHz频点下形成右旋圆极化的二维与三维方向图。由图8可知,该天线轴向增益达到8.03dBi,3dB波束宽度达到79°。
图9是天线轴向增益随频率变化的曲线。由图9可知,该天线在1GHz-1.5GHz的频率范围内增益均在8dBi左右,增益高,传输远,非常适合工程应用。
图10在天线在工作频率1.25GHz形成双极化时的主极化与交叉极化方向图。图10(a)和图10(b)是分别单独激励一个端口形成的线极化方向图。图10(c)和图10(d)是分别形成左旋与右旋圆极化的方向图。由图10可知,该天线交叉极化小,极化性能较为优异,极化隔离度高。
上述仿真结果表明,该短背射偶极子天线性能优异,其尺寸小、频带宽、增益高、波束宽、辐射对称、双极化等特点使得该天线非常适合作为相控阵馈源天线使用。

Claims (6)

1.一种L波段宽带双极化短背射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偶极子辐射器、第一同轴馈线[5]、第二同轴馈线[6]、第一金属巴伦支撑柱[7]、第二金属巴伦支撑柱[8]、第一水平探针[9]、第二水平探针[10]、改进型六边形反射背腔[11]、固定圆盘[12]和六边形匹配盘[13];
所述四个偶极子辐射器、第一同轴馈线[5]、第二同轴馈线[6]、第一金属巴伦支撑柱[7]和第二金属巴伦支撑柱[8]均位于改进型六边形反射背腔[11]中,四个偶极子辐射器分别为第一偶极子辐射器[1]、第二偶极子辐射器[2]、第三偶极子辐射器[3]和第四偶极子辐射器[4],四个偶极子辐射器呈十字型对称放置,其中第一偶极子辐射器[1]和第三偶极子辐射器[3]组成一对宽臂对称振子,二者位于一条直线上,第二偶极子辐射器[2]和第四偶极子辐射器[4]组成另一对宽臂对称振子,二者位于另一条直线上,上述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六边形匹配盘[13]通过四个支撑柱支撑在四个偶极子辐射器的上方;
所述的第一同轴馈线[5]的内导体顶部与第一金属巴伦支撑柱[7]通过第一水平探针[9]相连,组成一个平衡巴伦,第二同轴馈线[6]的内导体顶部与第二金属巴伦支撑柱[8]通过第二水平探针[10]相连,组成另一个平衡巴伦,第一水平探针[9]与第二水平探针[10]相互正交,其中第一水平探针[9]位于第二水平探针[10]的上方;第一同轴馈线[5]的外导体顶端与第一偶极子辐射器[1]相连,第一金属巴伦支撑柱[7]的顶端与第三偶极子辐射器[3]相连,第二同轴馈线[6]的外导体顶端与第四偶极子辐射器[4]相连,第二金属巴伦支撑柱[8]与第二偶极子辐射器[2]相连,第一同轴馈线[5]、第二同轴馈线[6]、第一金属巴伦支撑柱[7]、第二金属巴伦支撑柱[8]的底部均与固定圆盘[12]连接;所述的固定圆盘[12]位于改进型六边形反射背腔[11]的底部中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波段宽带双极化短背射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偶极子辐射器的结构均相同,该四个偶极子辐射器呈四叶草形分布,偶极子辐射器的底部无凹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波段宽带双极化短背射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进型六边形反射背腔[11]由上半部分的六边形腔体与下半部分的锥台形腔体组成,并且其中心与四个偶极子辐射器的对称中心以及六边形匹配盘[13]的中心均在一条竖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波段宽带双极化短背射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圆盘[12]设置两个通孔和两个盲孔,通孔半径与同轴馈线的外导体半径相同,盲孔的半径与通孔的半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波段宽带双极化短背射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每个偶极子辐射器上均开有一个螺纹通孔,六边形匹配盘[13]以中心为对称点开有四个螺纹通孔,偶极子辐射器与六边形匹配盘[13]通过塑料支撑柱连接,塑料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偶极子辐射器的螺纹通孔、六边形匹配盘[13]上的螺纹通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波段宽带双极化短背射偶极子天线,其特征在于,四个偶极子辐射器、改进型六边形反射背腔[11]、固定圆盘[12]的材料均为铝,两个水平探针的材料为紫铜。
CN201610133120.8A 2016-03-09 2016-03-09 一种l波段宽带双极化短背射偶极子天线 Pending CN1071810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33120.8A CN107181048A (zh) 2016-03-09 2016-03-09 一种l波段宽带双极化短背射偶极子天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33120.8A CN107181048A (zh) 2016-03-09 2016-03-09 一种l波段宽带双极化短背射偶极子天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81048A true CN107181048A (zh) 2017-09-19

Family

ID=59830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33120.8A Pending CN107181048A (zh) 2016-03-09 2016-03-09 一种l波段宽带双极化短背射偶极子天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81048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39554A (zh) * 2017-11-24 2018-05-15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研究所 宽带低剖面定向正交偶极子天线
CN112467399A (zh) * 2020-11-18 2021-03-09 厦门大学 正馈激励多频点新型圆极化毫米波宽带平面反射阵列天线
CN112688057A (zh) * 2020-12-08 2021-04-20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一种基于交叉偶极子的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
CN113161759A (zh) * 2020-11-03 2021-07-23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大口径球面反射面与相位阵馈源相结合的射电天文望远镜
CN113764870A (zh) * 2021-09-13 2021-12-0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 一种双极化磁电偶极子天线
CN114970588A (zh) * 2022-07-28 2022-08-30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防数据碰撞的超高频rfid电子标签及射频识别系统
CN117650361A (zh) * 2023-10-30 2024-03-05 广东工业大学 宽带低剖面小型圆极化天线及无线通信设备
CN117650361B (zh) * 2023-10-30 2024-05-31 广东工业大学 宽带低剖面小型圆极化天线及无线通信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633514U (zh) * 2012-05-25 2012-12-26 四川省视频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uhf频段反射腔偶极子天线
CN102882009A (zh) * 2012-10-08 2013-01-1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双极化宽带弱耦合馈源阵列
CN202797262U (zh) * 2012-10-08 2013-03-1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宽带弱耦合相控阵馈源单元
CN103151603A (zh) * 2013-02-28 2013-06-12 摩比天线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超宽带双极化辐射单元及阵列天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633514U (zh) * 2012-05-25 2012-12-26 四川省视频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uhf频段反射腔偶极子天线
CN102882009A (zh) * 2012-10-08 2013-01-1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双极化宽带弱耦合馈源阵列
CN202797262U (zh) * 2012-10-08 2013-03-1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宽带弱耦合相控阵馈源单元
CN103151603A (zh) * 2013-02-28 2013-06-12 摩比天线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超宽带双极化辐射单元及阵列天线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HI-WEI QU ; CHI-HOU CHAN ; QUAN XUE: "Ultrawideband Composite Cavity-Backed Folded Sectorial Bowtie Antenna With Stable Pattern and High Gain",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39554A (zh) * 2017-11-24 2018-05-15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研究所 宽带低剖面定向正交偶极子天线
CN113161759A (zh) * 2020-11-03 2021-07-23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大口径球面反射面与相位阵馈源相结合的射电天文望远镜
CN113161759B (zh) * 2020-11-03 2022-07-08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大口径球面反射面与相位阵馈源相结合的射电天文望远镜
CN112467399A (zh) * 2020-11-18 2021-03-09 厦门大学 正馈激励多频点新型圆极化毫米波宽带平面反射阵列天线
CN112688057A (zh) * 2020-12-08 2021-04-20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一种基于交叉偶极子的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
CN112688057B (zh) * 2020-12-08 2022-10-04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一种基于交叉偶极子的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
CN113764870A (zh) * 2021-09-13 2021-12-0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 一种双极化磁电偶极子天线
CN114970588A (zh) * 2022-07-28 2022-08-30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防数据碰撞的超高频rfid电子标签及射频识别系统
CN114970588B (zh) * 2022-07-28 2022-10-25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防数据碰撞的超高频rfid电子标签及射频识别系统
CN117650361A (zh) * 2023-10-30 2024-03-05 广东工业大学 宽带低剖面小型圆极化天线及无线通信设备
CN117650361B (zh) * 2023-10-30 2024-05-31 广东工业大学 宽带低剖面小型圆极化天线及无线通信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81048A (zh) 一种l波段宽带双极化短背射偶极子天线
US8228257B2 (en) Broadband antenna system allowing multiple stacked collinear devices
CN202797262U (zh) 一种宽带弱耦合相控阵馈源单元
CN1941505B (zh) C波段左手材料微带天线及其阵列
US6677913B2 (en) Log-periodic antenna
CN109950707A (zh) 一种圆锥共形端射阵列天线
CN102800927A (zh) 通过多模行波(tw)的微型化超宽带多功能天线
CN102882009B (zh) 一种双极化宽带弱耦合馈源阵列
CN104617383A (zh) 多波束扫描透镜天线
CN107134648A (zh) 一种l波段宽带双极化电磁偶极子天线
CN108808227A (zh) 一种双极化超宽带宽角扫描Vivaldi天线阵列
CN105552572A (zh) 双极化圆锥介质馈源对称介质填充柱透镜天线
CN207475549U (zh) 全向阵列天线
CN107369914A (zh) 平面馈源收发集成双椭球面透镜天线
CN111987464A (zh) Ku/Ka波段双频锥形波束喇叭天线
CN107611601A (zh) 小型化高增益双极化全向天线
CN106602233B (zh) 基于高低频复用的小型双圆极化天线
CN105144483B (zh) 圆极化天线
CN106816717B (zh) 锥形波束的圆极化天线
CN100570953C (zh) 双极化双波段辐射装置
CN107611596B (zh) 一种紧凑安装的vhf频段宽带垂直极化偶极子天线
WO2019100376A1 (zh) 全向阵列天线及其波束赋形方法
CN102904064B (zh) 一种天线
CN205790393U (zh) 双圆极化腔式天线
CN110265779A (zh) 一种双十字形宽频带高低仰角增益卫星导航终端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