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80134A -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飞行器外形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飞行器外形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80134A
CN107180134A CN201710366875.7A CN201710366875A CN107180134A CN 107180134 A CN107180134 A CN 107180134A CN 201710366875 A CN201710366875 A CN 201710366875A CN 107180134 A CN107180134 A CN 1071801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row
conic section
fuselage
reusable
sh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6687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80134B (zh
Inventor
冯毅
唐伟
刘深深
黄勇
孙俊峰
肖光明
卢风顺
陈波
余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putational Aerodynamics Institute of China Aerodynamic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Computational Aerodynamics Institute of China Aerodynamic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putational Aerodynamics Institute of China Aerodynamic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filed Critical Computational Aerodynamics Institute of China Aerodynamic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71036687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801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1801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801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801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801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5Vehicle, aircraft or watercraft desig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飞行器外形设计方法,通过确定机身上下轮廓控制线和左右宽度轮廓线,采用二次曲线和基于类型函数与形状函数的CST方法生成对应的截面形状,从而得到整个机身关键站位形状;通过表面放样技术获得整个机身的形状;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流场进行计算;对控制舵面进行匹配设计;对气动外形进行优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本发明方法综合考虑了高超声速升阻比特性和亚跨超低速进场特性,在满足内外尺寸约束的条件下,设计出了全速域均满足设计需求的可重复使用天地往返飞行器外形,优化获得的飞行器既具备优异的气动性能和较好的防热性能,又具备较好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飞行器外形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满足实用性需求的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飞行器外形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飞行器外形的设计是飞行器研制最核心的技术,是一个多学科相互交叉耦合作用的复杂综合设计过程,为获得满足设计要求且整体性能最优的飞行器外形,必须根据飞行器的使命及总体布局的要求,考虑各种设计约束条件对飞行器性能的影响,在各学科间进行反复多次迭代,折衷平衡,优化组合。不同的战略目标、使用模式及发射平台催生了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布局及飞行方式的创新式多样化发展,可重复使用天地往返飞行器一直是当前高超声速领域的关注重点之一。
可重复使用天地往返系统必须满足“快速、机动、廉价、可靠”等基本要求,具备高机动、低过载、大运载能力及低成本等特性。为了实现高超声速天地往返飞行,飞行器需要具备较大的再入速度、较浅的再入倾角、较好的减速特性、较大的高超声速配平升阻比及配平升力、较大的亚声速升力,并满足配平状态下俯仰、偏航、滚转三个方向的静动态稳定性,操纵控制方式简单效率高,气动热环境相对较好,防热负担小,内部装填容积及容积利用率较大,各部件几何参数分配合理,质心布置容易实现,易于可重复使用和维护等要求。因此,可以将可重复使用天地往返气动问题归结为高超声速升阻比问题、亚声速升力问题、热防护问题、稳定性与操纵性问题四大核心问题。
从传统的轴对称外形到升力体外形,设计者一直在追求更高的高超声速升阻比、更高的进场升力和更大的气动效益。但对实用型的高超声速飞行器而言,还必须同时兼顾飞行器的容积、容积利用率、侧表面积等总体约束要求,特别是分段装填需求,而飞行器的升阻比与容积利用率通常互为矛盾。因此借鉴多学科设计优化的思想进行可重复使用天地往返飞行器外形的设计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能够满足可重复使用及内外尺寸约束需求的可实用化的天地往返飞行器外形设计方法,首先考虑飞行器的防热需求,该飞行器采取钝头升力体外形,机身防热问题并不严重,同时飞行器的机翼及控制舵采用钝化前缘以解决其防热问题。迎风面采用大面积的曲面设计负责提供升力及升阻比,而背风面则考虑装填需求和提供封闭的外形及内部空间,同时考虑了载人情况下的座舱设计。在背风面设计时主要考虑内部装填约束,采用传统二次曲线技术拟合截面形状。该外型背风面设计能够提供很好的装填空间,同时下表面采用升力体概念设计,既能满足稳定性需求,又能满足高升阻比的需求,同时在低速飞行状态下也能具备较好的气动特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飞行器外形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机身长度和不同截面处的尺寸约束,确定机身上下轮廓控制线;
步骤二、根据机身总宽度及设计需求,采用与上下轮廓线相同的方法,利用二次曲线和直线段的拼接,确定机身左右宽度轮廓线;
步骤三、在每一个关键站位处采用二次曲线和基于类型函数与形状函数的CST方法生成对应的截面形状,从而得到整个机身关键站位形状;
步骤四、通过线性或多项式的插值方法,获得沿机身纵向每个站位的截面形状,通过表面放样技术获得整个机身的形状;
步骤五、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流场进行计算,获得机身外形在高超声速和亚跨超声速时的气动特性;
步骤六、采用流线法和片条法计算机身外形和控制舵面的表面热环境特性;
步骤七、对控制舵面进行匹配设计;
步骤八、对气动外形进行优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方法综合考虑了高超声速升阻比特性和亚跨超低速进场特性,在满足内外尺寸约束的条件下,设计出了全速域均满足设计需求的可重复使用天地往返飞行器外形。
本发明方法在飞行器设计过程中考虑了多学科的耦合影响,在概念设计阶段就引入了气动力、气动热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优化获得的飞行器既具备优异的气动性能和较好的防热性能,又具备较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为二次曲线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飞行器外形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根据设计需要,给定再入飞行马赫数Ma、再入飞行高度H,机身长度L和宽度W,机身头部的半径R,以及不同截面位置xi处的高度限制hi
二、确定机身上下轮廓控制线,根据机身长度和不同截面处的尺寸约束,确定上下轮廓线。按照设想的气动外形初始方案,将轮廓线分段拆分为多条二次曲线和直线段的组合,在各线段的拼接点处,保证轮廓线的斜率相同以确保其光滑。
下轮廓线为球头(圆弧段)、一条二次曲线和一条直线的组合。头部的球头(圆弧)部分的曲线坐标由下式确定:
圆弧结束部分与一条二次曲线(二次曲线的详细描述见第四部分)相接,曲线斜率由与圆弧相切逐渐过渡到水平。二次曲线结束部分接一条水平的直线,形成机身下部的平直部分。
上轮廓线为球头(圆弧段)、两条二次曲线和一条直线的组合。头部的球头(圆弧)部分的曲线坐标与下轮廓线形成方法一致。圆弧结束部分与一条二次曲线相接,曲线斜率由与圆弧相切逐渐过渡到水平,形成机身上表面座舱前方的平坦部分。第二条二次曲线从水平部分开始,形成一个角度接近90°的座舱前部,二次曲线后部的角度过渡到水平,形成座舱的顶部。二次曲线结束部分接一条水平的直线,形成机身上部的平直部分。
根据轮廓约束,可以对上下表面轮廓线进行适当调整,使之既满足约束需求,又满足高升阻比设计需求。
三、确定机身左右宽度轮廓线,按照设想的气动外形初始方案,根据机身总宽度及设计需求,采用与上下轮廓线相同的方法,利用二次曲线和直线段的拼接,确定左右轮廓线。
按照飞行器设计的一般做法,左右轮廓线是对称的。这里以一边的轮廓线为例:右轮廓线为一条二次曲线和一条直线的组合。从机身头部开始,到机身宽度达到最大宽度的位置为止,形成一条二次曲线,二次曲线的角度由头部的接近90°开始逐渐过渡到最大宽度位置的0°(水平),二次曲线的尾部与一水平直线相接,形成机身右侧的水平的部分。
四、根据上下表面轮廓控制线和左右宽度控制线,采用二次曲线和基于类型函数与形状函数的CST方法生成对应的截面形状。二次曲线方法和CST方法的具体原理如下:
直角坐标系中,二次曲线的一般方程形式如下:
aX2+bXY+cY2+dX+eY+f=0
采用二次曲线方法可以快速、方便而且精确地生成截面形状。假设起点A为某飞行器弹身铅垂对称平面与横截面在背风面的交点,二次曲线的终点B为水平面与横截面的交点,C点为过点A及点B的横截面切线的交点。这样,平面ABC内过A、B点的二次曲线形状就将由肩点E的位置控制。如果点D为直线的中点,并引入二次曲线形状参数ρ,且则可以通过控制形状参数ρ的取值唯一地确定肩点E的位置,并进而唯一地确定二次曲线AEB的形状。当ρ>0.5,二次曲线为双曲线;当ρ<0.5,二次曲线为椭圆;当ρ=0.5,二次曲线为抛物线;当ρ=0.4142且则二次曲线为圆;当ρ接近1时,二次曲线接近于矩形,而当ρ接近0时,二次曲线接近于直线。这样,如果已知某截面的起点A、终点B及希望的切线交点C,通过采用不同的二次曲线形状参数ρ,可以灵活、快速而且精确地构成各种二次曲线。
基于类型函数和形状函数的方法(class function and shape functiontransformation technique-CST)的两个要素分别为:类型函数(class function)和形状函数(shape function)。在飞行器设计中,外形基本上可以分为截面控制类外形(机身、升力体等)和翼型控制类外形(机翼、垂尾、翼身融合体等)。这两类部件的外形设计都可以通过选取适当的类型函数来确定其截面/翼型基本形状,再通过形状函数来精确确定其最终形状。其基本原理是:对于机身而言,左右对称的截面形状可由如下表达式描述,
其中S(η)为形状函数,为类型函数,ζ和η分别为横坐标和纵坐标无量纲化后的值。在的表达式中通过适当选取指数N1和N2的值,就可得到相应的截面形状。类型函数只是给出了截面形状所属的类型,通过在基本形状的不同位置,按照设计者的需求乘以一个指定的形状函数S(η),可以使基本形状转变为设计者需要的最终形状。考虑防热的需求,在各控制舵面的设计时,前缘分别以半径为50mm-80mm的圆弧进行钝化。
五、在每一个站位处重复第四步的设计,得到整个机身关键站位形状。
六、在获得整个机身关键站位形状之后,通过线性或多项式的插值方法,获得沿机身纵向每个站位的截面形状,通过表面放样技术(等角度放样或等弧长放样),获得整个机身的形状。
七、采用数值计算方法,求解NS方程,对流场进行计算,对该外形的高超声速特性和亚跨超特性进行计算,获得该外形在高超声速和亚跨超声速时的升力系数CL、阻力系数CD、侧向力系数CS、俯仰力矩系数Cm、滚转力矩系数Cr、偏航力矩系数Cy以及动导数等气动特性。采用流线法和片条法计算该外形机身和控制舵面的表面热流密度Q。
八、对控制舵面进行匹配设计,根据数值计算的结果,调整不同控制舵面大小和质心位置,以确保飞行器具有设计者所期望的气动性能。通过气动特性的综合计算,使得操纵面操纵效率满足要求。
九、通过气动力/热/轨道综合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布局设计优化方法,在允许的设计空间内,通过打靶法或遗传算法,优化获得性能较优的气动外形。
以下举例说明本发明方法的具体应用:
设定尺寸条件为:机身总长度8米,总宽度3米,机身高度0.8米,机身头部半径0.3米。优化目标为:马赫数7.0,攻角15°飞行时的升阻比最大;马赫数7.0,攻角15°飞行时的迎风面中心线热流和最小;马赫数0.2,攻角12°飞行时的升力系数最大。
一、根据尺寸限制,通过二次曲线设计机身上轮廓线,座舱起始位置的角度为40°,二次曲线形状因子为0.5;机身下轮廓线根据高度限制,利用二次曲线生成;机身宽度轮廓线也利用二次曲线生成。
二、综合利用二次曲线方法和基于类型函数和形状函数的CST方法,在上下轮廓线和宽度轮廓线的约束下,生成机身各关键站位的横截面,通过放样技术获得机身外形。
三、通过水平尾翼、体襟翼和V形尾翼的匹配设计,确定水平尾翼的展向宽度为0.75米,后掠角为60°,翼根弦长2米;V形尾翼与垂直平面的夹角为30°,后掠角为25°,翼根弦长为1米;体襟翼长度为0.4米,宽度为0.6米。
四、考虑防热需求,将各控制舵面前缘分别以半径为50mm-80mm的圆弧进行钝化设计。
五、采用三维NS方程数值求解方法计算该外形高超声速升阻比特性和亚跨超升力特性。
六、分别采用流线法和片条法计算该外形机身和控制舵面的表面热环境特性。
七、利用气动力特性结果,获得其纵向及横侧向控制特性。
八、通过气动力/热/轨道综合的飞行器气动布局设计优化,获得该外形优化设计结果的Pareto前沿及优化外形。

Claims (10)

1.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飞行器外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机身长度和不同截面处的尺寸约束,确定机身上下轮廓控制线;
步骤二、根据机身总宽度及设计需求,采用与上下轮廓线相同的方法,利用二次曲线和直线段的拼接,确定机身左右宽度轮廓线;
步骤三、在每一个关键站位处采用二次曲线和基于类型函数与形状函数的CST方法生成对应的截面形状,从而得到整个机身关键站位形状;
步骤四、通过线性或多项式的插值方法,获得沿机身纵向每个站位的截面形状,通过表面放样技术获得整个机身的形状;
步骤五、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流场进行计算,获得机身外形在高超声速和亚跨超声速时的气动特性;
步骤六、采用流线法和片条法计算机身外形和控制舵面的表面热环境特性;
步骤七、对控制舵面进行匹配设计;
步骤八、对气动外形进行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飞行器外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廓控制线分段拆分为多条二次曲线和直线段的组合,在各线段的拼接点处,确保轮廓线的斜率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飞行器外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轮廓线为球头、一条二次曲线和一条直线的组合,所述球头部分的曲线坐标由下式确定:
<mrow> <msub> <mi>y</mi> <mi>i</mi> </msub> <mo>=</mo> <msqrt> <mrow> <msup> <mi>R</mi> <mn>2</mn> </msup> <mo>-</mo> <msup> <mrow> <mo>(</mo> <mi>R</mi> <mo>-</mo> <msub> <mi>x</mi> <mi>i</mi> </msub> <mo>)</mo> </mrow> <mn>2</mn> </msup> </mrow> </msqrt> </mrow>
所述球头的圆弧结束部分与一条二次曲线相接,曲线斜率由与圆弧相切逐渐过渡到水平,二次曲线结束部分接一条水平的直线,形成机身下部的平直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飞行器外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轮廓线为球头、两条二次曲线和一条直线的组合,所述球头的圆弧结束部分与一条二次曲线相接,曲线斜率由与圆弧相切逐渐过渡到水平,形成机身上表面座舱前方的平坦部分;第二条二次曲线从水平部分开始,形成一个角度接近90°的座舱前部,二次曲线后部的角度过渡到水平,形成座舱的顶部;二次曲线结束部分接一条水平的直线,形成机身上部的平直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飞行器外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轮廓线是对称的,均为一条二次曲线和一条直线的组合,从机身头部开始,到机身宽度达到最大宽度的位置为止,形成一条二次曲线,二次曲线的角度由头部的接近90°开始逐渐过渡到最大宽度位置的0°,二次曲线的尾部与一水平直线相接,形成机身左侧或右侧的水平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飞行器外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述的二次曲线方法为:假设起点A为飞行器弹身铅垂对称平面与横截面在背风面的交点,二次曲线的终点B为水平面与横截面的交点,C点为过点A及点B的横截面切线的交点,平面ABC内过A、B点的二次曲线形状由肩点E的位置控制,设点D为直线的中点,引入二次曲线形状参数ρ,且通过控制形状参数ρ的取值唯一地确定肩点E的位置,并进而唯一地确定二次曲线AEB的形状:
(1)当ρ>0.5,二次曲线为双曲线;
(2)当ρ<0.5,二次曲线为椭圆;
(3)当ρ=0.5,二次曲线为抛物线;
(4)当ρ=0.4142且则二次曲线为圆;
(5)当ρ接近1时,二次曲线接近于矩形;
(6)当ρ接近0时,二次曲线接近于直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飞行器外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述基于类型函数与形状函数的CST方法为:将左右对称的截面形状用如下表达式描述:
<mrow> <mi>&amp;zeta;</mi> <mo>=</mo> <mi>S</mi> <mrow> <mo>(</mo> <mi>&amp;eta;</mi> <mo>)</mo> </mrow> <mo>&amp;CenterDot;</mo> <msup> <mi>&amp;eta;</mi> <mrow> <mi>N</mi> <mn>1</mn> </mrow> </msup> <msup> <mrow> <mo>(</mo> <mn>1</mn> <mo>-</mo> <mi>&amp;eta;</mi> <mo>)</mo> </mrow> <mrow> <mi>N</mi> <mn>2</mn> </mrow> </msup> <mo>=</mo> <mi>S</mi> <mrow> <mo>(</mo> <mi>&amp;eta;</mi> <mo>)</mo> </mrow> <mo>&amp;CenterDot;</mo> <msubsup> <mi>C</mi> <mrow> <mi>N</mi> <mn>2</mn> </mrow> <mrow> <mi>N</mi> <mn>1</mn> </mrow> </msubsup> <mrow> <mo>(</mo> <mi>&amp;eta;</mi> <mo>)</mo> </mrow> </mrow>
其中S(η)为形状函数,为类型函数,ζ和η分别为横坐标和纵坐标无量纲化后的值,在的表达式中通过选取指数N1和N2的值得到相应的截面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飞行器外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各控制舵面的设计时,前缘分别以半径为50mm-80mm的圆弧进行钝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飞行器外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特性包括:升力系数CL、阻力系数CD、侧向力系数CS、俯仰力矩系数Cm、滚转力矩系数Cr、偏航力矩系数Cy以及动导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飞行器外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七所述对控制舵面进行匹配设计的方法是:根据数值计算的结果,调整不同控制舵面大小和质心位置,确保飞行器满足要求的气动性能的,并通过气动特性的综合计算,使得操纵面操纵效率满足要求。
CN201710366875.7A 2017-05-23 2017-05-23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飞行器外形设计方法 Active CN1071801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66875.7A CN107180134B (zh) 2017-05-23 2017-05-23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飞行器外形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66875.7A CN107180134B (zh) 2017-05-23 2017-05-23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飞行器外形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80134A true CN107180134A (zh) 2017-09-19
CN107180134B CN107180134B (zh) 2020-10-23

Family

ID=59831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66875.7A Active CN107180134B (zh) 2017-05-23 2017-05-23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飞行器外形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80134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06728A (zh) * 2019-01-24 2019-04-12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前体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09977526A (zh) * 2019-03-21 2019-07-0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三维cst技术的调整机翼有限元模型的方法
CN109969374A (zh) * 2019-04-09 2019-07-05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用于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研究的标模气动布局及设计方法
CN110990951A (zh) * 2019-12-04 2020-04-10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直升机外形设计方法
CN111563295A (zh) * 2020-04-24 2020-08-21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可应用于翼身融合水下滑翔机外形设计的参数化方法
CN112182781A (zh) * 2020-10-30 2021-01-05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飞行器表面结构设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78298A (zh) * 2021-06-16 2021-09-10 浙江大学 一种高超声速双锥类乘波滑翔飞行器及气动外形设计方法
CN113886978A (zh) * 2021-12-09 2022-01-04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面对称凹曲面标模气动布局的设计方法及外形
CN112182781B (zh) * 2020-10-30 2024-05-10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飞行器表面结构设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7710A (zh) * 2009-01-20 2009-07-0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机身推进一体化外形建模方法
US8292217B2 (en) * 2007-06-05 2012-10-23 The Boeing Company Hypersonic inlet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4912667A (zh) * 2015-06-10 2015-09-16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分步进行的高超声速内收缩进气道设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92217B2 (en) * 2007-06-05 2012-10-23 The Boeing Company Hypersonic inlet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1477710A (zh) * 2009-01-20 2009-07-0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机身推进一体化外形建模方法
CN104912667A (zh) * 2015-06-10 2015-09-16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分步进行的高超声速内收缩进气道设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冯毅等: "飞行器参数化几何建模方法研究", 《空气动力学学报》 *
王允良等: "无人飞行器外形布局设计及其气动特性计算分析",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
高建力等: "高超声速飞行器参数化几何建模研究", 《计算机仿真》 *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06728B (zh) * 2019-01-24 2019-10-29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前体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09606728A (zh) * 2019-01-24 2019-04-12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前体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09977526B (zh) * 2019-03-21 2021-01-0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三维cst技术的调整机翼有限元模型的方法
CN109977526A (zh) * 2019-03-21 2019-07-0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三维cst技术的调整机翼有限元模型的方法
CN109969374A (zh) * 2019-04-09 2019-07-05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用于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研究的标模气动布局及设计方法
CN110990951A (zh) * 2019-12-04 2020-04-10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直升机外形设计方法
CN111563295A (zh) * 2020-04-24 2020-08-21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可应用于翼身融合水下滑翔机外形设计的参数化方法
CN112182781A (zh) * 2020-10-30 2021-01-05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飞行器表面结构设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82781B (zh) * 2020-10-30 2024-05-10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飞行器表面结构设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78298A (zh) * 2021-06-16 2021-09-10 浙江大学 一种高超声速双锥类乘波滑翔飞行器及气动外形设计方法
CN113378298B (zh) * 2021-06-16 2022-07-08 浙江大学 一种高超声速双锥类乘波滑翔飞行器及气动外形设计方法
CN113886978A (zh) * 2021-12-09 2022-01-04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面对称凹曲面标模气动布局的设计方法及外形
CN113886978B (zh) * 2021-12-09 2022-02-15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面对称凹曲面标模气动布局的设计方法及外形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80134B (zh) 2020-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80134A (zh)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返飞行器外形设计方法
US9434470B2 (en) Split spiroid
CN109641650B (zh) 飞机机翼
CN109484623B (zh) 宽速域大升力线斜率对称翼型设计方法及翼型
CN109250144B (zh) 后掠角及上/下反角直接可控的吻切锥乘波体设计方法
CN107140230A (zh) 一种满足装填需求的乘波概念滑翔飞行器外形设计方法
US8382041B1 (en) Rakelet
CN108100291B (zh) 一种给定三维前缘线的吻切乘波体设计方法
CN104615813B (zh) 一种用于减小压心变化量的带栅格舵导弹的设计方法
CN110891857B (zh) 具有至少两个小翼的飞机机翼
CN110525679B (zh) 高超声速嵌入式乘波体设计方法
CN115871913B (zh) 一种高升阻比吸气式飞行器一体化气动布局的构建方法
CN105936334A (zh) 一种用于机翼激波控制的减阻针被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389626A (zh) 一种尖化前缘涡波一体固定翼跨域高超气动布局
CN102052266A (zh) 基于尖尾缘翼型设计的后加载钝尾缘翼型
WO201109880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erodynamic Drag Reduction
CN113602473B (zh) 一种基于斜掠气梁的充气翼
CN104863799A (zh) 一种利用贝塞尔函数曲线的风力机翼型设计方法
CN110104164A (zh) 一种用于跨声速机翼的前加载-吸气组合流动控制方法
CN106564584B (zh) 一种无人机
CN102358417B (zh) 一种民用客机的机翼环形翼梢小翼
CN107253521B (zh) 一种带过渡段的曲线头部双后掠密切锥乘波体
CN105787217B (zh) 一种飞机用波纹翼型的优化设计方法
Stalewski et al. Design of a turbulent wing for small aircraft using multidisciplinary optimisation
CN114722508A (zh) 一种面向柔性充气翼结构的气动剪裁优化设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