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71711A - 一种信号发射方法及信号发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号发射方法及信号发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71711A
CN107171711A CN201710422932.9A CN201710422932A CN107171711A CN 107171711 A CN107171711 A CN 107171711A CN 201710422932 A CN201710422932 A CN 201710422932A CN 107171711 A CN107171711 A CN 1071717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ommunity
phase
antenna oscillator
phase shi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2293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71711B (zh
Inventor
郑祥
吕浚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2293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717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1717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717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717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717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8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phase diversity (e.g. phase sweep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10Polarisation diversity; Directional divers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号发射方法,包括:生成两个第一小区信号和两个第二小区信号,分别将两个第一小区信号移相得到第一移相信号和第二移相信号,将两个第二小区信号移相得到第三移相信号和第四移相信号;将第一移相信号调制为第一射频信号,将第二移相信号调制为第二射频信号,将第三移相信号调制为第三射频信号,将第四移相信号调制为第四射频信号;通过两个双极化天线中具有相同极化方向的天线振子发射第一射频信号和第二射频信号,及通过两个双极化天线中其余天线振子发射第三射频信号和第四射频信号。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可以实现上述信号发射方法的信号发射装置。本申请能够通过常规的双极化天线扩大网络容量,能够适用于各种通信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信号发射方法及信号发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发射方法及信号发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用户对网络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户需求,如何扩大网络容量成为通信领域的重要课题。常见的扩大网络容量的方式主要集中在新增频谱、新增站点、新增多扇区组网或者采用劈裂天线。
经过劈裂天线的劈裂网络电路处理后,输入的小区信号可以映射到不同的物理天线。每个劈裂天线可以实现两个方向不同的波束,在基站的服务小区形成两个固定方位的扇区,相当于增加了小区内的扇区数量,因此能够提高网络容量。
与常规天线相比,劈裂天线增加了劈裂网络电路,结构更为复杂,制作成本更高,而且天线质量更大,对于天面承重有更高要求。另外,由劈裂天线产生扇区的方位固定,仅能适用于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不能满足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通信系统对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天线的要求,应用场景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号发射方法以及信号发射装置,能够通过常规的双极化天线扩大网络容量,能够适用于各种通信系统。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信号发射方法,包括:生成两个第一小区信号和两个第二小区信号;使用第一相位系数将一个第一小区信号移相得到第一移相信号,使用第二相位系数将另一个第一小区信号移相得到第二移相信号,使用第三相位系数将一个第二小区信号移相得到第三移相信号,使用第四相位系数将另一个第二小区信号移相得到第四移相信号;分别将第一移相信号调制为第一射频信号,将第二移相信号调制为第二射频信号,将第三移相信号调制为第三射频信号,将第四移相信号调制为第四射频信号;分别通过第一天线振子发射第一射频信号,通过第三天线振子发射第二射频信号,通过第二天线振子发射第三射频信号,通过第四天线振子发射第四射频信号。其中,第一小区信号和第二小区信号为同频信号,第一天线振子和第二天线振子属于第一双极化天线,第三天线振子和第四天线振子属于第二双极化天线,第一天线振子和第二天线振子具有不同的极化方向,第一天线振子和第三天线振子具有相同的极化方向,第二天线振子和第四天线振子具有相同的极化方向。
依此实施,通过两个双极化天线中两对具有相同极化方向的天线振子发射小区信号,能够形成至少两个不重合的同频扇区,扩大UMTS基站的网络容量。另外,对小区信号不进行移相时,其可以实现MIMO天线功能,能够满足LTE通信系统的要求。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生成两个第一小区信号和两个第二小区信号具体为:生成第一小区信号和第二小区信号,将第一小区信号分路成两个第一小区信号,将第二小区信号分路成两个第二小区信号。本实施例提供了生成多个小区信号的一个可行方案,方案实施更具灵活性。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相位系数和第二相位系数的相位差值属于-120°~-80°,第三相位系数和第四相位系数的相位差值属于80°~120°。依此实施,根据第一小区信号形成的第一扇区和根据第二小区信号形成的第二扇区能够分别覆盖不同方位的地理区域,扇区重合部分较少,扇区间的干扰较弱。
进一步的,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相位系数和第二相位系数的相位差值为-100°,第三相位系数和第四相位系数的相位差值为100°。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天线振子和第三天线振子的极化方向均为+45°,第二天线振子和第四天线振子的极化方向均为-45°。依此实施,第一小区信号和第二小区信号对其他扇区的噪声干扰较小,能够提高基站的网络通信质量。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天线振子的极化方向为水平方向,第二天线振子的极化方向为垂直方向。本实施例提供了通过另一种双极化天线发射小区信号,形成至少两个扇区的方法,方案实施更具灵活性。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信号发射装置,具有实现上述信号发射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具有实现以上方面的信号发射方法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的方法。
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的方法。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生成两个第一小区信号,第一小区信号经过移相和调制后,第一小区信号映射到两个天线振子上,形成第一射频信号和第二射频信号。相比未经移相的第一小区信号对应的波束,移相后的第一小区信号对应的波束方向会发生偏转。同理,移相后的第二小区信号对应的波束方向也会发生偏转。由于相位系数各不相同,因此第一小区信号对应的波束方向和第二小区信号对应的波束方向不会重合,从而形成不重合的两个同频扇区。随着扇区数量的增加,基站的网络容量也随之增加。由于本申请采用的是常规的双极化天线,对小区信号不进行移相时,其可以实现MIMO天线功能,满足LTE通信系统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劈裂天线的扇区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基站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中基站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中双极化天线的一个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信号发射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6为现有技术中4天线对应扇区的一个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小区信号在水平方向上的一个天线方向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45°极化天线的一个天线方向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小区信号从45°极化天线发射的一个天线方向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小区信号在水平方向上的一个天线方向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小区信号从45°极化天线发射的一个天线方向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信号发射装置的一个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信号发射方法可应用于通信设备,下面的通信设备以基站为例,图2为基站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基站200包括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e,BBU)201、射频拉远单元(Radio Remote Unit,RRU)202和天线203,BBU和RRU202通过光纤连接,RRU202和天线通过同轴电缆连接。RRU202和天线203的数量均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其中,BBU201可以包括处理器2011、存储器2012和网络接口2013,如图3所示。处理器2011、存储器2012和网络接口201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可以理解的是,BBU201还可以包括编解码器等。网络接口2013用于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信令,或发送BBU产生的信令。
RRU202可以包括数字中频模块、射频模拟模块、功率放大器和滤波器等。数字中频模块用于光传输的调制解调、数字变频、模拟数字信号转换等;射频模拟模块完成中频信号到射频信号的变换;功率放大器用于放大射频信号。
天线可以是垂直水平极化天线或±45°极化天线。每个双极化天线包括两个天线振子,两个天线振子的噪声干扰不大于-30dB,一般两个天线振子的极化方向相互正交。图4为两个±45°极化天线的一个示意图,一个双极化天线包括天线振子1和天线振子2,另一个双极化天线包括天线振子3和天线振子4。天线振子1和天线振子3的极化方向均为-45°,天线振子2和天线振子4的极化方向均为+45°。具有相同极化方向的天线振子的相关性高,天线振子2和3的相关性较低,天线振子1和4的相关性最低。
通过调用存储器2012存储的操作指令和计算机程序,处理器2011可以生成两个第一小区信号和两个第二小区信号,第一小区信号和第二小区信号为同频信号;使用第一相位系数将一个第一小区信号移相得到第一移相信号,使用第二相位系数将另一个第一小区信号移相得到第二移相信号,使用第三相位系数将一个第二小区信号移相得到第三移相信号,使用第四相位系数将另一个第二小区信号移相得到第四移相信号;
RRU202可以将第一移相信号调制为第一射频信号,将第二移相信号调制为第二射频信号,将第三移相信号调制为第三射频信号,将第四移相信号调制为第四射频信号;
第一天线振子2031,用于发送第一射频信号;第三天线振子2033,用于发送第二射频信号;第二天线振子2032,用于发射第三射频信号;第四天线振子2034,用于发射第四射频信号。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BBU还可以包括分路器;处理器还用于生成第一小区信号和第二小区信号;分路器用于将第一小区信号分路成两个第一小区信号,将第二小区信号分路成两个第二小区信号。
基于以上基站,本申请可以提供应用于双极化天线的一种信号发射方法,能够形成多个扇区,扩大基站的网络容量。
请参阅图5,本申请提供的信号发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步骤501、生成两个第一小区信号和两个第二小区信号,第一小区信号和第二小区信号为同频信号。
本实施例中,第一小区信号和第二小区信号可以是小区参考信号,如小区专用参考信号(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C-RS),用户专用参考信号(UE-specificreference signal,UE-RS),多播单频网络(Multicast Broadcast Single FrequencyNetwork,MBSFN)参考信号,位置参考信号(Positioning-reference signals,P-RS)及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s,CSI-RS)。UE-RS也称为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reference signals,DM-RS)。
步骤502、使用第一相位系数将一个第一小区信号移相得到第一移相信号,使用第二相位系数将另一个第一小区信号移相得到第二移相信号,使用第三相位系数将一个第二小区信号移相得到第三移相信号,使用第四相位系数将另一个第二小区信号移相得到第四移相信号。
其中,第一相位系数、第二相位系数、第三相位系数和第四相位系数均不相同。记第一相位系数为θ1、第二相位系数为θ2、第三相位系数为θ3和第四相位系数为θ4。则计算第一移相信号和第二移相信号的路径相位差Δθ的公式如下:Δθ=d*(sinθ)*360/λ。λ为波长,d为同极化天线振子之间的距离,θ为信号路径和天线法线之间的夹角,信号路径为接收端(如终端)到天线振子的直线路径。
步骤503、分别将第一移相信号调制为第一射频信号,将第二移相信号调制为第二射频信号,将第三移相信号调制为第三射频信号,将第四移相信号调制为第四射频信号。
步骤504、分别通过第一天线振子发射第一射频信号,通过第三天线振子发射第二射频信号,通过第二天线振子发射第三射频信号,通过第四天线振子发射第四射频信号。
其中,第一天线振子和第二天线振子属于第一双极化天线,第三天线振子和第四天线振子属于第二双极化天线,第一天线振子和第二天线振子具有不同的极化方向,第一天线振子和第三天线振子具有相同的极化方向,第二天线振子和第四天线振子具有相同的极化方向。
对于第一射频信号和第二射频信号,终端可以识别出以上两个射频信号由同一个基带信号(即第一小区信号)生成,终端收到信号的幅度
其中,j为极坐标。
本实施例中,生成两个第一小区信号,第一小区信号经过移相和调制后,第一小区信号映射到两个天线振子上,形成第一射频信号和第二射频信号。相比未经移相的第一小区信号对应的波束,移相后的第一小区信号对应的波束方向会发生偏转。同理,移相后的第二小区信号对应的波束方向也会发生偏转。由于相位系数各不相同,因此第一小区信号对应的波束方向和第二小区信号对应的波束方向不会重合,从而形成不重合的两个扇区。随着扇区数量的增加,小区的网络资源(如码、功率)增加一倍,基站的网络容量也随之增加。
其次,由于本申请采用的是常规的双极化天线,对小区信号不进行移相时,其可以实现MIMO天线功能,满足LTE通信系统的要求。
基于图5所示实施例,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步骤501具体可以为:生成第一小区信号和第二小区信号,将第一小区信号分路成两个第一小区信号,将第二小区信号分路成两个第二小区信号。在本实施例中,BBU还包括分路器,分路器可以将一个小区信号分路,得到两个上述小区信号。
基于图5所示实施例或可选实施例,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第一相位系数和第二相位系数的相位差值属于-120°~-80°,第三相位系数和第四相位系数的相位差值属于80°~120°。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相位系数和第二相位系数的相位差可以是[-120°,-80°]中的任意一个值,例如-90°、-95°、-100°、-110°或-115°等。第三相位系数和第四相位系数的相位差可以是[80°,120°]中的任意一个值,例如90°、95°、100°、110°或115°等。
基于图5所示实施例或可选实施例,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天线振子的极化方向为+45°,第二天线振子的极化方向为-45°,第三天线振子的极化方向为+45°,第四天线振子的极化方向为-45°。或者,第一天线振子的极化方向为-45°,第二天线振子的极化方向为+45°,第三天线振子的极化方向为-45°,第四天线振子的极化方向为+45°。
基于图5所示实施例或可选实施例,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天线振子的极化方向和第三天线振子的极化方向均为水平方向,第二天线振子的极化方向和第四天线振子的极化方向为垂直方向。或者,第一天线振子的极化方向和第三天线振子的极化方向均为垂直方向,第二天线振子的极化方向和第四天线振子的极化方向为水平方向。
为便于理解,下面以一个具体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信号发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记第一相位系数为θ1、第二相位系数为θ2、第三相位系数为θ3和第四相位系数为θ4。将第一小区信号对应的主瓣记为第一扇区,将第二小区信号对应的主瓣记为第二扇区。
按照现有技术不调整小区信号的相位,那么在小区信号在水平方向的天线方向图中,如果θ1=θ2=θ3=θ4,那么原始扇区方向图如图6所示,角度区间包括340°~360°和0°~20°。可以理解的是,在天线方向图中360°和0°对应同一位置。
如果不考虑45°极化方向,那么当θ1-θ2=-100°时,第一扇区相对于原始扇区向左偏转20°,第一扇区的角度大约为320°~360°,如图7所示。
当基站配置的天线为±45°极化天线时,45°极化天线的天线方向图如图8所示。由于第一小区信号经移相、调制后经45°极化天线发射,终端收到第一小区信号的天线方向图如图9所示,第一扇区的角度大约为320°~360°。从图9可以看出,第一小区信号从45°极化天线发射,能够降低对除了第一扇区之外的其他区域的信号强度,从而降低对其他扇区的噪声干扰。
如果不考虑45°极化方向,那么当θ3-θ4=100°时,第二扇区相对于原始扇区向右偏转20°,第二扇区的角度大约为0°~40°,如图10所示。由于第二小区信号经移相、调制后经45°极化天线发射,终端收到第二小区信号的天线方向图如图11所示。第一扇区的角度大约为320°~360°,第二扇区的角度大约为0°~40°,第一扇区和第二扇区对应的方向不同,形成两个独立的扇区,由于扇区数量的增加一倍,小区的网络资源(如码、功率等)也增加一倍,基站的网络容量也随之增加。
请参阅图12,本申请提供一种信号发射装置1200,具有实现图5所示实施例或可选实施例中的信号发射方法的功能。信号发射装置1200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信号生成单元1201、第一调相器1202、第二调相器1203、第三调相器1204、第四调相器1205、第一信号调制器1206、第二信号调制器1207、第三信号调制器1208、第四信号调制器1209、第一双极化天线和第二双极化天线,第一双极化天线包括第一天线振子1210和第二天线振子1212,第二双极化天线包括第三天线振子1211和第四天线振子1213;
信号生成单元1201,用于生成两个第一小区信号和两个第二小区信号,第一小区信号和第二小区信号为同频信号;
第一调相器1202,用于使用第一相位系数将信道生成单元1201生成的一个第一小区信号移相得到第一移相信号;
第二调相器1203,用于使用第二相位系数将信道生成单元1201生成的另一个第一小区信号移相得到第二移相信号;
第三调相器1204,用于使用第三相位系数将信道生成单元1201生成的一个第二小区信号移相得到第三移相信号;
第四调相器1205,用于使用第四相位系数将信道生成单元1201生成的另一个第二小区信号移相得到第四移相信号;
第一信号调制器1206,用于将第一调相器1202产生的第一移相信号调制为第一射频信号;
第二信号调制器1207,用于将第二调相器1203产生的第二移相信号调制为第二射频信号;
第三信号调制器1208,用于将第三调相器1204产生的第三移相信号调制为第三射频信号;
第四信号调制器1209,用于将第四调相器1205产生的第四移相信号调制为第四射频信号;
第一天线振子1210,用于发射第一信号调制器1206产生的第一射频信号;
第三天线振子1211,用于发射第二信号调制器1207产生的第二射频信号;
第二天线振子1212,用于发射第三信号调制器1208产生的第三射频信号;
第四天线振子1213,用于发射第四信号调制器1209产生的第四射频信号;
其中,第一天线振子1210和第二天线振子1212具有不同的极化方向,第一天线振子1210和第三天线振子1211具有相同的极化方向,第二天线振子1212和第四天线振子1213具有相同的极化方向。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信号生成单元1201具体用于生成第一小区信号和第二小区信号,将第一小区信号分路成两个第一小区信号,将第二小区信号分路成两个第二小区信号。
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第一相位系数和第二相位系数的相位差值属于-120°~-80°,第三相位系数和第四相位系数的相位差值属于80°~120°。
进一步的,第一相位系数和第二相位系数的相位差值为-100°,第三相位系数和第四相位系数的相位差值为100°。
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天线振子的极化方向为+45°,第二天线振子的极化方向为-45°。
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天线振子的极化方向为水平方向,第二天线振子的极化方向为垂直方向。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信号发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两个第一小区信号和两个第二小区信号,所述第一小区信号和所述第二小区信号为同频信号;
使用第一相位系数将一个第一小区信号移相得到第一移相信号,使用第二相位系数将另一个第一小区信号移相得到第二移相信号,使用第三相位系数将一个第二小区信号移相得到第三移相信号,使用第四相位系数将另一个第二小区信号移相得到第四移相信号,所述第一相位系数、所述第二相位系数、所述第三相位系数和所述第四相位系数均不相同;
分别将所述第一移相信号调制为第一射频信号,将所述第二移相信号调制为第二射频信号,将所述第三移相信号调制为第三射频信号,将所述第四移相信号调制为第四射频信号;
分别通过第一天线振子发射所述第一射频信号,通过第三天线振子发射所述第二射频信号,通过第二天线振子发射所述第三射频信号,通过第四天线振子发射所述第四射频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振子和所述第二天线振子属于第一双极化天线,所述第三天线振子和所述第四天线振子属于第二双极化天线,所述第一天线振子和所述第二天线振子具有不同的极化方向,所述第一天线振子和所述第三天线振子具有相同的极化方向,所述第二天线振子和所述第四天线振子具有相同的极化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两个第一小区信号和两个第二小区信号包括:
生成第一小区信号和第二小区信号,将所述第一小区信号分路成两个第一小区信号,将所述第二小区信号分路成两个第二小区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位系数和所述第二相位系数的相位差值属于-120°~-80°,所述第三相位系数和所述第四相位系数的相位差值属于80°~1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位系数和所述第二相位系数的相位差值为-100°,所述第三相位系数和所述第四相位系数的相位差值为10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振子的极化方向为+45°,所述第二天线振子的极化方向为-4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振子的极化方向为水平方向,所述第二天线振子的极化方向为垂直方向。
7.一种信号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号生成单元、第一调相器、第二调相器、第三调相器、第四调相器、第一信号调制器、第二信号调制器、第三信号调制器、第四信号调制器、第一双极化天线和第二双极化天线,所述第一双极化天线包括第一天线振子和第二天线振子,第二双极化天线包括第三天线振子和第四天线振子;
所述信号生成单元,用于生成两个第一小区信号和两个第二小区信号,所述第一小区信号和所述第二小区信号为同频信号;
所述第一调相器,用于使用第一相位系数将一个第一小区信号移相得到第一移相信号;
所述第二调相器,用于使用第二相位系数将另一个第一小区信号移相得到第二移相信号;
所述第三调相器,用于使用第三相位系数将一个第二小区信号移相得到第三移相信号;
所述第四调相器,用于使用第四相位系数将另一个第二小区信号移相得到第四移相信号;
所述第一信号调制器,用于将所述第一移相信号调制为第一射频信号;
所述第二信号调制器,用于将所述第二移相信号调制为第二射频信号;
所述第三信号调制器,用于将所述第三移相信号调制为第三射频信号;
所述第四信号调制器,用于将所述第四移相信号调制为第四射频信号;
所述第一天线振子,用于所述发送第一射频信号;
所述第三天线振子,用于发送所述第二射频信号;
所述第二天线振子,用于发射所述第三射频信号;
所述第四天线振子,用于发射所述第四射频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振子和所述第二天线振子具有不同的极化方向,所述第一天线振子和所述第三天线振子具有相同的极化方向,所述第二天线振子和所述第四天线振子具有相同的极化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号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生成单元具体用于生成第一小区信号和第二小区信号,将所述第一小区信号分路成两个第一小区信号,将所述第二小区信号分路成两个第二小区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信号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位系数和所述第二相位系数的相位差值属于-120°~-80°,所述第三相位系数和所述第四相位系数的相位差值属于80°~12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号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振子的极化方向为+45°,所述第二天线振子的极化方向为-45°。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号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振子的极化方向为水平方向,所述第二天线振子的极化方向为垂直方向。
12.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带单元、射频拉远单元、第一双极化天线和第二双极化天线;
其中,基带单元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所述第一双极化天线包括第一天线振子和第二天线振子,所述第二双极化天线包括第三天线振子和第四天线振子,所述第一天线振子和所述第二天线振子具有不同的极化方向,所述第一天线振子和所述第三天线振子具有相同的极化方向,所述第二天线振子和所述第四天线振子具有相同的极化方向;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操作指令和程序;
通过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操作指令和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生成两个第一小区信号和两个第二小区信号,所述第一小区信号和所述第二小区信号为同频信号;使用第一相位系数将一个第一小区信号移相得到第一移相信号,使用第二相位系数将另一个第一小区信号移相得到第二移相信号,使用第三相位系数将一个第二小区信号移相得到第三移相信号,使用第四相位系数将另一个第二小区信号移相得到第四移相信号;
所述射频拉远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移相信号调制为第一射频信号,将所述第二移相信号调制为第二射频信号,将所述第三移相信号调制为第三射频信号,将所述第四移相信号调制为第四射频信号;
所述第一天线振子,用于发射所述第一射频信号;
所述第三天线振子,用于发射所述第二射频信号;
所述第二天线振子,用于发射所述第三射频信号;
所述第四天线振子,用于发射所述第四射频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单元还包括分路器;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生成第一小区信号和第二小区信号;
所述分路器用于将所述第一小区信号分路成两个第一小区信号,将所述第二小区信号分路成两个第二小区信号。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10422932.9A 2017-06-07 2017-06-07 一种信号发射方法及信号发射装置 Active CN1071717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22932.9A CN107171711B (zh) 2017-06-07 2017-06-07 一种信号发射方法及信号发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22932.9A CN107171711B (zh) 2017-06-07 2017-06-07 一种信号发射方法及信号发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71711A true CN107171711A (zh) 2017-09-15
CN107171711B CN107171711B (zh) 2020-12-22

Family

ID=59825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22932.9A Active CN107171711B (zh) 2017-06-07 2017-06-07 一种信号发射方法及信号发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7171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93532A (zh) * 2018-11-14 2020-05-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设备、信号处理装置和天线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43750A1 (en) * 2008-10-13 2010-04-22 Elektrobi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Oy Antenna beam
US20110070847A1 (en) * 2009-07-27 2011-03-24 Andrea De Pasquale Transmitting a Radio Signa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203300810U (zh) * 2013-06-07 2013-11-2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圆极化基站天线和基站
US20160308279A1 (en) * 2013-12-04 2016-10-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node with re-configurable antenna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43750A1 (en) * 2008-10-13 2010-04-22 Elektrobi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Oy Antenna beam
US20110070847A1 (en) * 2009-07-27 2011-03-24 Andrea De Pasquale Transmitting a Radio Signa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203300810U (zh) * 2013-06-07 2013-11-2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圆极化基站天线和基站
US20160308279A1 (en) * 2013-12-04 2016-10-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node with re-configurable antenna device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93532A (zh) * 2018-11-14 2020-05-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设备、信号处理装置和天线装置
CN111193532B (zh) * 2018-11-14 2021-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设备、信号处理装置和天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71711B (zh) 2020-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6506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cused data communications
US10298296B2 (en) Antenna pattern matching and mounting
RU2662450C1 (ru) Эффективное сканирование луча для высокочастотных беспроводных сетей
JP4457120B2 (ja) 広角度アンテナローブ
US20170250745A1 (en) Beam Forming Using a Two-Dimensional Antenna Arrangement
US20160043883A1 (en) Channel esti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5322987A (zh) 无线网络装置与无线网络控制方法
CN105453642A (zh) 异构网络中的通信方法、宏基站、微基站和用户设备
KR20010032335A (ko) 무선신호를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21077921A1 (zh)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9842890A (zh) 信号测量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07078402B (zh) 波束赋形方法和设备
US1038902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by using multiple beam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768418B (zh) 一种具备测向和主动抗干扰功能的天线射频前端装置
US10168416B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estimating an arrival time of a wireless transmission
CN108736939B (zh) 波束训练的方法和设备
CN107171711A (zh) 一种信号发射方法及信号发射装置
CN105811105A (zh) 有源阵列天线、基站和传输系统
EP1391047A1 (en)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the capacity between transmitters and receivers in short-range wireless networks
Lawrence et al. Analysis of millimetre-wave polarization divers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apacity
EP4383587A1 (en)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oam)-base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3938168B (zh) 上下行非对称通信mimo系统的劈裂波束管理方法及系统
Lazarev et al. Beamforming and spatial multiplexing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 5G ultra-dense networks
CN112671440B (zh) 天线阵列的波束调准方法、多波束传输系统及装置
CN111756421B (zh) 一种波束空间覆盖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