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69725A - 一种提醒时间调整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醒时间调整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69725A
CN107169725A CN201710204025.7A CN201710204025A CN107169725A CN 107169725 A CN107169725 A CN 107169725A CN 201710204025 A CN201710204025 A CN 201710204025A CN 107169725 A CN107169725 A CN 1071697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duration
event
moment
current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0402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晓煜
马文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0402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69725A/zh
Publication of CN107169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697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9Time management, e.g. calendars, reminders, meetings or time account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醒时间调整方法及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采集用户的至少一个维度信息;利用所述至少一个维度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当前状态;利用确定的当前状态,确定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时长表征第一事件的需要提前提醒的时长;利用所述第一时长,并结合第一时刻,确定第二时刻,以使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二时刻,生成第一事件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时刻表征所述第一事件的开始时刻。

Description

一种提醒时间调整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提醒时间调整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的功能日益强大,人们也越来越依赖于电子设备。日历就是一个比较常用的应用。除了查看日历外,用户也会使用日历应用设置事件提醒。目前,对于事件的提醒,只能是提前固定时间一次或多次提醒。对于用户来说,这种提醒方式可能会过早地提醒,或者提醒不及时,造成用户体验不好。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醒时间调整方法及电子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醒时间调整方法,包括:
采集用户的至少一个维度信息;
利用所述至少一个维度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当前状态;
利用确定的当前状态,确定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时长表征第一事件的需要提前提醒的时长;
利用所述第一时长,并结合第一时刻,确定第二时刻,以使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二时刻,生成第一事件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时刻表征所述第一事件的开始时刻。
上述方案中,所述利用确定的当前状态,确定第一时长,包括:
利用确定的当前状态,并结合所述当前状态对应事件的用户特征,确定所述第一时长。
上述方案中,所述利用所述至少一个维度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当前状态,包括:
基于建立的模型,利用所述至少一个维度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当前状态;所述模型基于所述用户的至少一个历史维度信息,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建立。
上述方案中,所述利用确定的当前状态,确定第一时长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用户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事件的发生位置是否相同;
当判断结果表征所述用户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事件的发生位置不同时,调用交通数据,以确定第二时长;所述第二时长表征从所述用户的当前位置到达所述第一事件的发生位置所需的时长;
相应地,利用所述第一时长、第二时长,并结合第一时刻,确定所述第二时刻。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事件的至少一个关联事件;
针对每个关联事件,利用关联事件的内容,判断是否需要生成提示信息;
当判断结果表征需要生成提示信息时,利用所述第一时刻,结合关联事件的内容,确定第三时刻,以使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三时刻,生成对应关联事件的提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
处理器,用于采集用户的至少一个维度信息;利用所述至少一个维度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当前状态;利用确定的当前状态,确定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时长表征第一事件的需要提前提醒的时长;以及利用所述第一时长,并结合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第一时刻,确定第二时刻,以使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二时刻,生成第一事件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时刻表征所述第一事件的开始时刻。
上述方案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利用确定的当前状态,并结合所述当前状态对应事件的用户特征,确定所述第一时长。
上述方案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基于建立的模型,利用所述至少一个维度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当前状态;所述模型基于所述用户的至少一个历史维度信息,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建立。
上述方案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利用确定的当前状态,确定第一时长之前,判断所述用户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事件的发生位置是否相同;
当判断结果表征所述用户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事件的发生位置不同时,调用交通数据,以确定第二时长;所述第二时长表征从所述用户的当前位置到达所述第一事件的发生位置所需的时长;
相应地,利用所述第一时长、第二时长,并结合第一时刻,确定所述第二时刻。
上述方案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从所述存储器获取所述第一事件的至少一个关联事件;
针对每个关联事件,利用关联事件的内容,判断是否需要生成提示信息;
当判断结果表征需要生成提示信息时,利用所述第一时刻,结合关联事件的内容,确定第三时刻,以使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三时刻,生成对应关联事件的提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醒时间调整方法及电子设备,采集用户的至少一个维度信息;利用所述至少一个维度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当前状态;利用确定的当前状态,确定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时长表征第一事件的需要提前提醒的时长;利用所述第一时长,并结合第一时刻,确定第二时刻,以使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二时刻,生成第一事件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时刻表征所述第一事件的开始时刻,设置提醒时间时,考虑事件的开始时间,并结合用户当前的状态,调整提醒时间,如此,能够根据用户的当前状态及时动态调整提醒时间,让用户有足够的时间准备且不必浪费等待时间,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在附图(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可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不同字母后缀的相似附图标记可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示例。附图以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大体示出了本文中所讨论的各个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醒时间调整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醒时间调整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醒时间调整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醒时间调整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目前,日历事件的提醒只能是提前固定时间一次或多次提醒,不考虑用户当前的状态,这样对于用户来说,就会造成过早地提醒,使得用户过早地做好准备,浪费了一定的等待时间;或者会造成提醒不及时,导致用户正在进行的事情(比如工作等)不能正常结束,如此,就会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基于此,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采集用户的至少一个维度信息;利用所述至少一个维度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当前状态;利用确定的当前状态,确定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时长表征第一事件的需要提前提醒的时长;利用所述第一时长,并结合第一时刻,确定第二时刻,以使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二时刻,生成第一事件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时刻表征所述第一事件的开始时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设置提醒时间时,考虑事件的开始时间,并结合用户当前的状态,调整提醒时间,如此,能够根据用户的当前状态及时动态调整提醒时间,让用户有足够的时间准备且不必浪费等待时间,提升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醒时间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pad)等。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醒时间调整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采集用户的至少一个维度信息;
这里,实际应用时,可以通过多个电子设备,比如智能手表、手机、个人电脑(PC)等来采集所述至少一个维度信息。
所述维度信息是指:反映用户当前状态的维度信息。
举个例子来说,假设用户当前正在健身,此时可以采用电子设备中的传感器来采集至少一个维度信息,比如采用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加速度数据,采用电子设备中的光电传感器、皮肤温度传感器等采集用户生理体征参数(呼吸、体温、脉搏、血压值等)等,从而得到跟健身相关的至少一个维度信息。
步骤102:利用所述至少一个维度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当前状态;
具体地,基于建立的模型,利用所述至少一个维度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当前状态。
其中,所述模型基于所述用户的至少一个历史维度信息,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建立。
也就是说,通过获取大量用户状态的样本,通过机器训练得到一个模型,即采用大数据分析的方式来确定用户的当前状态。
实际应用时,机器学习的方式建立所述模型及确定用户的当前状态时,可以采用任意分类算法,本发明实施例对分类算法不作限定,只要能够实现这两个功能即可。
步骤103:利用确定的当前状态,确定第一时长;
这里,所述第一时长表征第一事件的需要提前提醒的时长。
也就是说,根据用户当前的状态,来确定需要提前多长时间提醒用户。
步骤104:利用所述第一时长,并结合第一时刻,确定第二时刻,以使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二时刻,生成第一事件提示信息。
这里,所述第一时刻表征所述第一事件的开始时刻。
实际应用时,用户可以预先设置所述第一时刻及第一事件的内容。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获取第一操作;
响应所述第一操作,设置所述第一时刻。
其中,所述第一操作是用户输入的第一时刻的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可以应用以下场景:用户通过日历应用设置了日程下一项是开会,且设置了开会的提醒时间,如果用户当前正在健身,在去开会之前,需要一段时间来洗澡换衣服,所以则应提前很长时间(例如30~45分钟)提醒用户开会;如果用户正在编辑文档,在进行下一项工作之前,需要对编辑工作有一个收尾或者思路整理的过程,以便会议之后继续进行编辑,则应提前较长时间(例如15~30分钟)提醒用户开会;如果用户正在观看电视节目或者浏览网页,无后续整理工作需求,则可提前较短时间提醒用户开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采集用户的至少一个维度信息;利用所述至少一个维度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当前状态;利用确定的当前状态,确定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时长表征第一事件的需要提前提醒的时长;利用所述第一时长,并结合第一时刻,确定第二时刻,以使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二时刻,生成第一事件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时刻表征所述第一事件的开始时刻,设置提醒时间时,考虑事件的开始时间,并结合用户当前的状态,调整提醒时间,如此,能够根据用户的当前状态及时动态调整提醒时间,让用户有足够的时间准备且不必浪费等待时间,提升了用户体验。
另外,基于建立的模型,利用所述至少一个维度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当前状态;所述模型基于所述用户的至少一个历史维度信息,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建立,如此,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用户当前的状态。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醒时间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或pad等。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醒时间调整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采集用户的至少一个维度信息;
这里,实际应用时,可以通过多个电子设备,比如智能手表、手机、PC等来采集所述至少一个维度信息。
所述维度信息是指:反映用户当前状态的维度信息。
举个例子来说,假设用户当前正在健身,此时可以采用电子设备中的传感器来采集至少一个维度信息,比如采用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加速度数据,采用电子设备中的光电传感器、皮肤温度传感器等采集用户生理体征参数(呼吸、体温、脉搏、血压值等)等,从而得到跟健身相关的至少一个维度信息。
步骤202:利用所述至少一个维度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当前状态;
具体地,基于建立的模型,利用所述至少一个维度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当前状态。
其中,所述模型基于所述用户的至少一个历史维度信息,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建立。
也就是说,通过获取大量用户状态的样本,通过机器训练得到一个模型,即采用大数据分析的方式来确定用户的当前状态。
实际应用时,机器学习的方式建立所述模型及确定用户的当前状态时,可以采用任意分类算法,本发明实施例对分类算法不作限定,只要能够实现这两个功能即可。
步骤203:利用确定的当前状态,并结合所述当前状态对应事件的用户特征,确定第一时长;
这里,所述第一时长表征第一事件的需要提前提醒的时长。
所述用户特征反映用户的生活习惯。
也就是说,根据用户当前的状态,并结合在所述当前的状态下的生活习惯,来确定需要提前多长时间提醒用户。
步骤204:利用所述第一时长,并结合第一时刻,确定第二时刻,以使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二时刻,生成第一事件提示信息。
这里,所述第一时刻表征所述第一事件的开始时刻。
实际应用时,用户可以预先设置所述第一时刻及第一事件的内容。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获取第一操作;
响应所述第一操作,设置所述第一时刻。
其中,所述第一操作是用户输入的第一时刻的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可以应用以下场景:用户通过日历应用设置了日程下一项是开会,且设置了开会的提醒时间,如果用户当前正在健身,在去开会之前,需要一段时间来洗澡换衣服,所以则应提前很长时间(例如30~45分钟)提醒用户开会;如果用户正在编辑文档,在进行下一项工作之前,需要对编辑工作有一个收尾或者思路整理的过程,以便会议之后继续进行编辑,则应提前较长时间(例如15~30分钟)提醒用户开会;如果用户正在观看电视节目或者浏览网页,无后续整理工作需求,则可提前较短时间提醒用户开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采集用户的至少一个维度信息;利用所述至少一个维度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当前状态;利用确定的当前状态,并结合所述当前状态对应事件的用户特征,确定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时长表征第一事件的需要提前提醒的时长;利用所述第一时长,并结合第一时刻,确定第二时刻,以使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二时刻,生成第一事件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时刻表征所述第一事件的开始时刻,设置提醒时间时,考虑事件的开始时间,并结合用户当前的状态,调整提醒时间,如此,能够根据用户的当前状态及时动态调整提醒时间,让用户有足够的时间准备且不必浪费等待时间,提升了用户体验。而且,确定提醒时间时还考虑了用户的生活习惯,这样,能够进一步根据用户的当前状态及时动态调整提醒时间,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另外,基于建立的模型,利用所述至少一个维度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当前状态;所述模型基于所述用户的至少一个历史维度信息,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建立,如此,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用户当前的状态。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醒时间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pad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醒时间调整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采集用户的至少一个维度信息;
这里,实际应用时,可以通过多个电子设备,比如智能手表、手机、PC等来采集所述至少一个维度信息。
所述维度信息是指:反映用户当前状态的维度信息。
举个例子来说,假设用户当前正在健身,此时可以采用电子设备中的传感器来采集至少一个维度信息,比如采用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加速度数据,采用电子设备中的光电传感器、皮肤温度传感器等采集用户生理体征参数(呼吸、体温、脉搏、血压值等)等,从而得到跟健身相关的至少一个维度信息。
步骤302:利用所述至少一个维度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当前状态;
具体地,基于建立的模型,利用所述至少一个维度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当前状态。
其中,所述模型基于所述用户的至少一个历史维度信息,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建立。
也就是说,通过获取大量用户状态的样本,通过机器训练得到一个模型,即采用大数据分析的方式来确定用户的当前状态。
实际应用时,机器学习的方式建立所述模型及确定用户的当前状态时,可以采用任意分类算法,本发明实施例对分类算法不作限定,只要能够实现这两个功能即可。
步骤303:利用确定的当前状态,确定第一时长;
这里,所述第一时长表征第一事件的需要提前提醒的时长。
也就是说,根据用户当前的状态,来确定需要提前多长时间提醒用户。
步骤304:判断所述用户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事件的发生位置是否相同;
这里,可以通过卫星定位系统的数据,比如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等来获知用户的当前位置及所述第一事件的发生位置,根据卫星定位系统的数据来判断所述用户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事件的发生位置是否相同。
步骤305:当判断结果表征所述用户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事件的发生位置不同时,调用交通数据,以确定第二时长;
这里,所述第二时长表征从所述用户的当前位置到达所述第一事件的发生位置所需的时长。
也就是说,当用户的当前位置与日程下一项的位置不同时,还需要考虑交通时间。
其中,实际应用时,这种交通时间具体可以是路途交通或楼内电梯运行状况等。
实际应用时,还可以考虑用户所使用的交通工具,即调用所述交通数据,并结合所述用户出行的交通工具特征,确定所述第二时长。
这里,实际应用时,确定第一时长和确定第二时长的步骤的执行顺序不分先后,即可以先执行确定第一时长的步骤,再执行确定第二时长的步骤。还可以先执行第二时长的步骤,再执行确定第一时长的步骤。也可以同时执行。
步骤306:利用所述第一时长、第二时长,并结合第一时刻,确定第二时刻,以使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二时刻,生成第一事件提示信息。
这里,所述第一时刻表征所述第一事件的开始时刻。
实际应用时,用户可以预先设置所述第一时刻及第一事件的内容。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获取第一操作;
响应所述第一操作,设置所述第一时刻。
其中,所述第一操作是用户输入的第一时刻的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可以应用以下场景:用户通过日历应用设置了日程下一项是开会,且设置了开会的提醒时间,如果用户当前正在健身,在去开会之前,需要一段时间来洗澡换衣服,所以则应提前很长时间(例如30~45分钟)提醒用户开会;如果用户正在编辑文档,在进行下一项工作之前,需要对编辑工作有一个收尾或者思路整理的过程,以便会议之后继续进行编辑,则应提前较长时间(例如15~30分钟)提醒用户开会;如果用户正在观看电视节目或者浏览网页,无后续整理工作需求,则可提前较短时间提醒用户开会。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用户的位置与会议地点不同时,则需要考虑交通时间,从而会提前更多的时间提醒用户开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采集用户的至少一个维度信息;利用所述至少一个维度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当前状态;利用确定的当前状态,确定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时长表征第一事件的需要提前提醒的时长;判断所述用户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事件的发生位置是否相同;当判断结果表征所述用户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事件的发生位置不同时,调用交通数据,以确定第二时长;利用所述第一时长、第二时长,并结合第一时刻,确定第二时刻,以使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二时刻,生成第一事件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时刻表征所述第一事件的开始时刻,设置提醒时间时,考虑事件的开始时间,并结合用户当前的状态,调整提醒时间,如此,能够根据用户的当前状态及时动态调整提醒时间,让用户有足够的时间准备且不必浪费等待时间,提升了用户体验。而且,确定提醒时间时还考虑用户当前位置与事件发生位置的不同,这样,能够进一步根据用户的当前状态及时动态调整提醒时间,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另外,基于建立的模型,利用所述至少一个维度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当前状态;所述模型基于所述用户的至少一个历史维度信息,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建立,如此,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用户当前的状态。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醒时间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中。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pad等。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醒时间调整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采集用户的至少一个维度信息;
这里,实际应用时,可以通过多个电子设备,比如智能手表、手机、PC等来采集所述至少一个维度信息。
所述维度信息是指:反映用户当前状态的维度信息。
举个例子来说,假设用户当前正在健身,此时可以采用电子设备中的传感器来采集至少一个维度信息,比如采用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加速度数据,采用电子设备中的光电传感器、皮肤温度传感器等采集用户生理体征参数(呼吸、体温、脉搏、血压值等)等,从而得到跟健身相关的至少一个维度信息。
步骤402:利用所述至少一个维度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当前状态;
具体地,基于建立的模型,利用所述至少一个维度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当前状态。
其中,所述模型基于所述用户的至少一个历史维度信息,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建立。
也就是说,通过获取大量用户状态的样本,通过机器训练得到一个模型,即采用大数据分析的方式来确定用户的当前状态。
实际应用时,机器学习的方式建立所述模型及确定用户的当前状态时,可以采用任意分类算法,本发明实施例对分类算法不作限定,只要能够实现这两个功能即可。
步骤403:利用确定的当前状态,确定第一时长;
这里,所述第一时长表征第一事件的需要提前提醒的时长。
也就是说,根据用户当前的状态,来确定需要提前多长时间提醒用户。
步骤404:利用所述第一时长,并结合第一时刻,确定第二时刻,以使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二时刻,生成第一事件提示信息;
这里,所述第一时刻表征所述第一事件的开始时刻。
实际应用时,用户可以预先设置所述第一时刻及第一事件的内容。
基于此,在一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获取第一操作;
响应所述第一操作,设置所述第一时刻。
其中,所述第一操作是用户输入的第一时刻的操作。
步骤405:获取所述第一事件的至少一个关联事件;
这里,所述关联事件是指对于第一事件,用户需要做的事情。举个例子来说,假设第一事件是会议,关联事件可以包含在会上提供材料、接待参会人员等。
步骤406:针对每个关联事件,利用关联事件的内容,判断是否需要生成提示信息;
步骤407:当判断结果表征需要生成提示信息时,利用所述第一时刻,结合关联事件的内容,确定第三时刻,以使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三时刻,生成对应关联事件的提示信息。
这里,实际应用时,对关联事件的提醒步骤(步骤405~407)和对第一事件的提醒步骤(401~404)在执行上没有先后顺序。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可以应用以下场景:用户通过日历应用设置了日程下一项是开会,且设置了开会的提醒时间,如果用户当前正在健身,在去开会之前,需要一段时间来洗澡换衣服,所以则应提前很长时间(例如30~45分钟)提醒用户开会;如果用户正在编辑文档,在进行下一项工作之前,需要对编辑工作有一个收尾或者思路整理的过程,以便会议之后继续进行编辑,则应提前较长时间(例如15~30分钟)提醒用户开会;如果用户正在观看电视节目或者浏览网页,无后续整理工作需求,则可提前较短时间提醒用户开会。同时,根据会议的主题,判断用户是否要在会上提供材料,需要提供材料时,提前提醒(比如会前2小时)用户材料是否准备完毕。还可以根据参会人员,判断是否要提前外出接待,当需要外出接待时,根据开会的时间提前提醒用户(比如提前半小时提醒)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采集用户的至少一个维度信息;利用所述至少一个维度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当前状态;利用确定的当前状态,确定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时长表征第一事件的需要提前提醒的时长;利用所述第一时长,并结合第一时刻,确定第二时刻,以使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二时刻,生成第一事件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时刻表征所述第一事件的开始时刻,设置提醒时间时,考虑事件的开始时间,并结合用户当前的状态,调整提醒时间,如此,能够根据用户的当前状态及时动态调整提醒时间,让用户有足够的时间准备且不必浪费等待时间,提升了用户体验。
另外,基于建立的模型,利用所述至少一个维度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当前状态;所述模型基于所述用户的至少一个历史维度信息,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建立,如此,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用户当前的状态。
除此以外,获取所述第一事件的至少一个关联事件;针对每个关联事件,利用关联事件的内容,判断是否需要生成提示信息;当判断结果表征需要生成提示信息时,利用所述第一时刻,结合关联事件的内容,确定第三时刻,以使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三时刻,生成对应关联事件的提示信息,给用户提供了除事件外的更多提醒,如此,进一步增加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五
基于上述提醒时间调整方法,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如图5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51;
处理器52,用于采集用户的至少一个维度信息;利用所述至少一个维度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当前状态;利用确定的当前状态,确定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时长表征第一事件的需要提前提醒的时长;以及利用所述第一时长,并结合所述存储器51存储的第一时刻,确定第二时刻,以使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二时刻,生成第一事件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时刻表征所述第一事件的开始时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52,具体用于:
利用确定的当前状态,并结合所述当前状态对应事件的用户特征,确定所述第一时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52,具体用于:
基于建立的模型,利用所述至少一个维度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当前状态;所述模型基于所述用户的至少一个历史维度信息,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建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52,还用于:
利用确定的当前状态,确定第一时长之前,判断所述用户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事件的发生位置是否相同;
当判断结果表征所述用户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事件的发生位置不同时,调用交通数据,以确定第二时长;所述第二时长表征从所述用户的当前位置到达所述第一事件的发生位置所需的时长;
相应地,利用所述第一时长、第二时长,并结合第一时刻,确定所述第二时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52,还用于:
从所述存储器获取所述第一事件的至少一个关联事件;
针对每个关联事件,利用关联事件的内容,判断是否需要生成提示信息;
当判断结果表征需要生成提示信息时,利用所述第一时刻,结合关联事件的内容,确定第三时刻,以使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三时刻,生成对应关联事件的提示信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5所示的电子设备中的各部件的实现功能可参照前述提醒时间调整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提醒时间调整方法,包括:
采集用户的至少一个维度信息;
利用所述至少一个维度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当前状态;
利用确定的当前状态,确定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时长表征第一事件的需要提前提醒的时长;
利用所述第一时长,并结合第一时刻,确定第二时刻,以使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二时刻,生成第一事件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时刻表征所述第一事件的开始时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确定的当前状态,确定第一时长,包括:
利用确定的当前状态,并结合所述当前状态对应事件的用户特征,确定所述第一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至少一个维度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当前状态,包括:
基于建立的模型,利用所述至少一个维度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当前状态;所述模型基于所述用户的至少一个历史维度信息,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建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确定的当前状态,确定第一时长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用户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事件的发生位置是否相同;
当判断结果表征所述用户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事件的发生位置不同时,调用交通数据,以确定第二时长;所述第二时长表征从所述用户的当前位置到达所述第一事件的发生位置所需的时长;
相应地,利用所述第一时长、第二时长,并结合第一时刻,确定所述第二时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事件的至少一个关联事件;
针对每个关联事件,利用关联事件的内容,判断是否需要生成提示信息;
当判断结果表征需要生成提示信息时,利用所述第一时刻,结合关联事件的内容,确定第三时刻,以使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三时刻,生成对应关联事件的提示信息。
6.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
处理器,用于采集用户的至少一个维度信息;利用所述至少一个维度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当前状态;利用确定的当前状态,确定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时长表征第一事件的需要提前提醒的时长;以及利用所述第一时长,并结合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第一时刻,确定第二时刻,以使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二时刻,生成第一事件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时刻表征所述第一事件的开始时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利用确定的当前状态,并结合所述当前状态对应事件的用户特征,确定所述第一时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基于建立的模型,利用所述至少一个维度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当前状态;所述模型基于所述用户的至少一个历史维度信息,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建立。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利用确定的当前状态,确定第一时长之前,判断所述用户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事件的发生位置是否相同;
当判断结果表征所述用户的当前位置与所述第一事件的发生位置不同时,调用交通数据,以确定第二时长;所述第二时长表征从所述用户的当前位置到达所述第一事件的发生位置所需的时长;
相应地,利用所述第一时长、第二时长,并结合第一时刻,确定所述第二时刻。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从所述存储器获取所述第一事件的至少一个关联事件;
针对每个关联事件,利用关联事件的内容,判断是否需要生成提示信息;
当判断结果表征需要生成提示信息时,利用所述第一时刻,结合关联事件的内容,确定第三时刻,以使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三时刻,生成对应关联事件的提示信息。
CN201710204025.7A 2017-03-30 2017-03-30 一种提醒时间调整方法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71697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04025.7A CN107169725A (zh) 2017-03-30 2017-03-30 一种提醒时间调整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04025.7A CN107169725A (zh) 2017-03-30 2017-03-30 一种提醒时间调整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69725A true CN107169725A (zh) 2017-09-15

Family

ID=59848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04025.7A Pending CN107169725A (zh) 2017-03-30 2017-03-30 一种提醒时间调整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6972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01622A (zh) * 2020-07-31 2020-11-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470821A (zh) * 2020-03-30 2021-10-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CN115017202A (zh) * 2021-12-17 2022-09-0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时长的提醒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46162A1 (en) * 2009-01-07 2013-09-1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currently conducting cause-and-effect experiments on content effectiveness and adjusting content distribution to optimize business objectives
CN104618581A (zh) * 2014-12-31 2015-05-13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46162A1 (en) * 2009-01-07 2013-09-1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currently conducting cause-and-effect experiments on content effectiveness and adjusting content distribution to optimize business objectives
CN104618581A (zh) * 2014-12-31 2015-05-13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0821A (zh) * 2020-03-30 2021-10-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CN113470821B (zh) * 2020-03-30 2024-04-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CN111901622A (zh) * 2020-07-31 2020-11-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901622B (zh) * 2020-07-31 2021-11-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017202A (zh) * 2021-12-17 2022-09-0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时长的提醒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67731B (zh) 一种终端提示方法及终端
CN102110148B (zh) 文件夹内容的展现方法和终端
CN104050002B (zh) 一种应用软件界面换肤方法及装置
CN104200353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169725A (zh) 一种提醒时间调整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943774A (zh) 文章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01651870A (zh) 实现功能菜单动态排序的手机、系统及方法
CN103513910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462309B (zh) 一种网页布局的方法及装置
CN107025037A (zh) 一种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2970657A (zh) 在社群网络中分享群组状态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5306705A (zh) 一种移动终端用户的生日提醒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4461235A (zh) 一种应用图标处理方法
CN106303018A (zh) 一种闹钟控制方法与终端
CN107788674A (zh) 智能书包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408250A (zh) 一种日程管理的方法及终端
CN105302410A (zh) 待办事件的提醒方法和装置
CN105516472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402804A (zh) 后台进程管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4407771A (zh) 一种终端
CN106681827A (zh) 一种检测软件运行卡慢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5988709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295188A (zh) 一种提醒事件的提醒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354398A (zh) 事件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007896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