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54090A - 基于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门禁控制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门禁控制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54090A
CN107154090A CN201710250181.7A CN201710250181A CN107154090A CN 107154090 A CN107154090 A CN 107154090A CN 201710250181 A CN201710250181 A CN 201710250181A CN 107154090 A CN107154090 A CN 1071540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tern
motion state
mobile terminal
operating space
asse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5018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康
吴亚举
单路路
孙洪涛
唐若峰
陈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riz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riz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riz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riz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5018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54090A/zh
Publication of CN1071540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540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门禁控制方法,包括:位置状态获取步骤,以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状态;运动状态获取步骤,以获取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行为模式认定步骤,以根据所述运动状态和位置状态,认定移动终端的行为模式;设备指令生成步骤,以根据所述行为模式生成设备控制指令,所述设备控制指令包含门禁控制指令。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门禁控制系统。本发明能够准确识别用户的行为模式,判断是否以出入门禁为目的,防止误开门。

Description

基于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门禁控制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禁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门禁控制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信息时代,很多地方都会有身份验证的需求。例如,企业的门禁系统,图书馆的闸机,酒店的房门等,上述应用中的身份验证,实质上都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的;但是目前的大多数身份验证并未通过位置感知自动触发,都是由用户手动触发的。例如,目前常见的门禁系统开门方式基本如下:1、磁卡开门、2、密码开门、3、生物特征开门。磁卡开门需要携带磁卡,比较繁琐且易忘记携带、丢失,磁卡也容易被非法复制,安全性不高。密码开门相对方便,但每次开门需要花费相对较多时间输入密码;生物特征(如指纹、掌纹、人脸、虹膜等)验证需要针对每个使用者预先进行生物特征采集,采集装置成本较高,管理上较为繁琐,也需要花费更多的数据采集时间。特别是,上述几种门禁技术在使用者双手被占用时,很难同时进行开门操作。另外,一些能感知人与门距离的自动开门系统,通常都不同时具备身份验证功能。
如果能在上述应用中融入基于位置感知的自动身份验证,并可以触发一定的动作,可以给用户带来更便捷的体验,各系统管理和数据收集也更为快捷有效。
现有技术——基于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是与本发明最为接近的技术,但实际使用下来,还存在响应速度慢,甚至有时完全无响应等问题。
本发明是一个软硬件结合的系统,硬件的选型研发也经历了多个版本,从最初使用8位MCU,随着后来系统对安全的要求,需要更多的加解密运算,需要更快的响应速度,8位MCU不能满足系统的性能要求,最终换为32位MCU。同样系统整体的架构也发生了多次变化,第一代方案中智能移动终端和远程服务器直接交互,需要依赖智能移动终端自身的网络,交互过程中存在响应速度慢,甚至有时完全无响应等问题,纠其原因是因为用户所处的环境造成当时的网络环境复杂多变,有时甚至没有网络;第二代方案中智能移动终端通过蓝牙协议等方式,首先与无线传感模块进行本地通信,无线传感模块转发通信内容给本地服务器,虽然采用本地通信的方式提高了响应速度,但在无线传感模块与本地服务器相距较远时,通信内容经常丢失;第三代方案中,增加信号处理控制器,将无线传感模块集成到信号处理控制器上,智能移动终端通过蓝牙协议等方式,与信号处理控制器上的无线传感模块通信,信号处理控制器通过TCP/IP协议等方式与本地服务器通信,将通信内容转发给本地服务器;经过多个方案的改进,现在的方案极大提高了通信质量,保证了可靠性,响应速度快。
但由于智能手机性能之间存在差异,可能存在无法及时响应与门禁系统的通信的情况;此外,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个人站在门口打电话,或者因为思考问题来回走动,这些行为并不以进出门为目的,却会触发门禁系统的开门机制,进而出现误开门的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门禁控制方法,包括:
位置状态获取步骤: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状态;
运动状态获取步骤:获取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
行为模式认定步骤:根据所述运动状态和位置状态,认定移动终端的行为模式;
设备指令生成步骤:根据所述行为模式生成设备控制指令;
所述设备控制指令包含门禁控制指令。
优选地,所述位置状态包括进入识别区域、进入动作区域、停留在识别区域或者停留在动作区域,其中,从设备区域由近到远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动作区域、识别区域;
所述行为模式认定步骤,包括如下任一个或任多个步骤:
当进入识别区域、进入动作区域、停留在识别区域或停留在动作区域,运动状态为移动终端贴近感应设备,则认定行为模式为出入模式;
当进入识别区域、停留在识别区域或停留在动作区域,运动状态为移动终端摇动,则认定行为模式为出入模式;
当进入动作区域,运动状态为加速度方向朝向设备区域,则认定行为模式为出入模式;
当进入动作区域,运动状态为加速度方向朝向设备区域,且移动终端摇动则认定行为模式为出入模式;
当进入动作区域,运动状态为移动终端摇动,则认定行为模式为出入模式;
当进入识别区域、进入动作区域,运动状态均为加速度方向未朝向设备区域,则认定行为模式为路过模式;
当停留在在识别区域中,且在识别区域内的历时的运动状态中存在反向的加速度,则认定行为模式为踱步模式;
当停留在在动作区域中,且在动作区域内的历时的运动状态中存在反向的加速度,则认定行为模式为踱步模式;
当设定时间内交替存在:在动作区域内的运动状态为加速度朝向识别区域,在识别区域内的运动状态为加速度朝向动作区域,则认定行为模式为踱步模式;
当停留在在识别区域或停留在在动作区域,运动状态为静止,则认定行为模式为停留模式;
当进入识别区域,运动状态为加速度方向背向设备区域,则认定行为模式为离开模式。
优选地,所述运动状态包括历时运动状态和/或实时运动状态;所述行为模式包括出入模式、路过模式、踱步模式、停留模式或者离开模式;
优选地,所述设备指令生成步骤,包括如下任一种或任多种步骤:
启动指令生成步骤:根据所述出入模式生成控制设备启动的指令;
保持指令生成步骤:根据所述路过模式、踱步模式、停留模式或者离开模式生成控制设备保持的指令。
优选地,所述门禁控制指令用于控制门禁进行开启、关闭的动作。优选地,基于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门禁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身份验证步骤:当进入识别区域时,对移动终端的身份进行验证,并在验证通过的情况下触发所述位置状态获取步骤或运动状态获取步骤;或者
第二身份验证步骤:当行为模式为出入模式时,对移动终端的身份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在设备指令生成步骤中生成控制设备启动的指令;否则,则在设备指令生成步骤中生成控制设备保持的指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门禁控制系统,包括:
位置状态获取装置: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状态;
运动状态获取装置:获取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
行为模式认定装置:根据所述运动状态和位置状态,认定移动终端的行为模式;
设备指令生成装置:根据所述行为模式生成设备控制指令;
所述设备控制指令包含门禁控制指令。
优选地,所述位置状态包括进入识别区域、进入动作区域、停留在识别区域或者停留在动作区域,其中,从设备区域由近到远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动作区域、识别区域;
所述行为模式认定装置,用于执行如下任一个或任多个步骤:
当进入识别区域、进入动作区域、停留在识别区域或停留在动作区域,运动状态为移动终端贴近感应设备,则认定行为模式为出入模式;
当进入识别区域、停留在识别区域或停留在动作区域,运动状态为移动终端摇动,则认定行为模式为出入模式;
当进入动作区域,运动状态为加速度方向朝向设备区域,则认定行为模式为出入模式;
当进入动作区域,运动状态为加速度方向朝向设备区域,且移动终端摇动则认定行为模式为出入模式;
当进入动作区域,运动状态为移动终端摇动,则认定行为模式为出入模式;
当进入识别区域、进入动作区域,运动状态均为加速度方向未朝向设备区域,则认定行为模式为路过模式;
当停留在在识别区域中,且在识别区域内的历时的运动状态中存在反向的加速度,则认定行为模式为踱步模式;
当停留在在动作区域中,且在动作区域内的历时的运动状态中存在反向的加速度,则认定行为模式为踱步模式;
当设定时间内交替存在:在动作区域内的运动状态为加速度朝向识别区域,在识别区域内的运动状态为加速度朝向动作区域,则认定行为模式为踱步模式;
当停留在在识别区域或停留在在动作区域,运动状态为静止,则认定行为模式为停留模式;
当进入识别区域,运动状态为加速度方向背向设备区域,则认定行为模式为离开模式。
优选地,所述运动状态包括历时运动状态和/或实时运动状态;所述行为模式包括出入模式、路过模式、踱步模式、停留模式或者离开模式;
优选地,所述设备指令生成装置,包括如下任一种或任多种装置:
启动指令生成装置:根据所述出入模式生成控制设备启动的指令;
保持指令生成装置:根据所述路过模式、踱步模式、停留模式或者离开模式生成控制设备保持的指令。
优选地,所述门禁控制指令用于控制门禁进行开启、关闭的动作。优选地,基于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门禁控制系统还包括如下装置:
第一身份验证装置:当进入识别区域时,对移动终端的身份进行验证,并在验证通过的情况下触发所述位置状态获取装置或运动状态获取装置;或者
第二身份验证装置:当行为模式为出入模式时,对移动终端的身份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在设备指令生成装置中生成控制设备启动的指令;否则,则在设备指令生成装置中生成控制设备保持的指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能够准确识别用户的行为模式,判断是否以出入门禁为目的,防止误开门。
2、用户能够通过多种行为方式向控制系统传递出入门禁的意图。
3、提供足够的时间让移动终端响应门禁控制系统的通信。
4、无需携带智能卡,无需采集生物特征,减少了使用和管理成本,操作更方便。
5、在用户双手被占用的情况下,仍能完成开门操作。
6、身份验证信息可以动态、快速更新和变换。
7、如已部署传统电子门禁系统,则本系统可以与其无缝衔接,实施快速,升级改造成本低。
8、本系统可以很方便地无缝嵌入到其它管理系统中(如考勤系统、巡视系统、绩效管理系统等),可以实现更多的智能化扩展功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用户行为模式检测流程图
图2为手机靠近感应区开门流程图
图3为身份验证流程图
图4为整体系统流程图
图5为基于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门禁控制系统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4所示,实现本发明的整体系统包含以下模块:
1、移动终端
2、无线传感器(包括蓝牙传感器、Wifi传感器、ZigBee传感器)
3、信号处理控制器
4、本地服务器
5、远程服务器
6、传统电子门锁
其中,用户走进大门,移动终端感应到无线传感器后,激活移动终端中的APP,通过移动终端中的位置感知模块计算出使用者与门之间的距离(如果在门周围部署多个传感器,还可以计算出使用者是在门外还是门内),如果在系统设定的距离范围之内,移动终端即向信号处理控制器发送开门请求;信号处理控制器向本地服务器转发开门请求;本地服务器首先验证用户的身份,如果用户身份合法并且有相应的权限打开门,将向信号处理控制器发送开门指令;信号处理控制器将开门指令转换为电子锁的开启信号,完成自动开门。流程图如图5所示。
现有技术方案中移动终端依赖自身的网络直接与远程服务器直接进行数据交互,这种方案受所处的网络环境影响,由于其信号在远程传输中存在延时或者干扰,会造成响应速度慢,有时甚至无法响应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发明增加信号处理控制器,移动终端通过蓝牙协议或者ZigBee协议等直接与信号处理控制器通信,保证了通信质量,信号处理控制器再将通信内容转发给本地服务器,由本地服务器进行身份验证等请求,从而提高了响应速度,保证了可靠性。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个人站在门禁附近打电话,也有可能正在走近门禁,这涉及到用户行为模式的检测;针对这个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运用移动终端中的加速度传感器,在APP中不断采集加速度传感器的数据,对其通过一定的算法,可以判断用户所处的行为状态。
本系统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门禁控制方案,可以自动感知使用者与门之间的空间位置,如果在预先设定的位置范围内,移动终端APP自动向服务器发出身份验证请求,如通过验证,由服务器向电子门锁发出开门指令。因此,移动终端的携带者在开启APP的情况下,只要靠近门口,无需做任何操作,门即可智能开启。当用户走近门禁但并没有过去,过一段时间后再想过门禁,还可以通过摇动移动终端的方式让门禁开启,或者进行类似刷卡一样的刷手机操作,门禁即可开启,让使用者顺利通过。流程如图1所示。既保证安全性,又减少制卡成本,减少携带智能卡或取卡刷卡的繁琐步骤。本系统可以简化管理者的门禁设定工作,避免了搜集生物特征(如指纹)的繁琐操作。提供了一种更加方便的门禁管理方案,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门禁系统的安全性,可适用于各种场景下的门禁管理。目前很多机构都在使用电子门禁,防止没有进入权限的人员随意进出,保障机构安全。本系统将与门位置的自动感知、身份验证、自动开门功能融合在一起,可以实现人到门前自动开门的效果。具体来说,开门更智能化,当员工手机中装有授权的APP,到门口不需掏出手机即可自动开门;安全性更高,所有的开门动作都通过服务器端操作,不存在磁卡、指纹被复制的情况;可以与机构其它系统结合,实现更多智能化的管理功能。特别是,本系统可以很容易与传统门禁系统进行融合,改造及部署的成本低,实施速度快。
实施举例1:员工甲在手机上下载一套《智能门禁管理系统》;早上进单位时,大门自动为其开启,手机APP上显示员工甲已经签到;在办公期间,每次员工甲进出大门,系统均会记录进出时间。下班时,员工甲靠近大门,门自动开启,员工甲离开单位,同时系统记录其下班时间。我们可以通过该系统,结合考勤,解决了自动开门和考勤管理功能,同时,还可以结合其它系统做更多的功能延展,如与员工日进度报表结合,对员工工作效率进行更细致的评估,使用更加便捷和智能。
实施举例2:某社区安装了我们这套《门禁管理系统》后,当居民进出单元楼大门时,只要居民的手机上安装有《门禁管理系统》的APP,大门会自动开启,解决了居民在大门口必须放下东西掏包找卡刷卡开门进入的不便。本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门禁控制系统包含以下装置:
位置状态获取装置,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状态;
运动状态获取装置,获取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
行为模式认定装置,根据所述运动状态和位置状态,认定移动终端的行为模式;
设备指令生成装置,根据所述行为模式生成设备控制指令。
位置状态包括进入识别区域、进入动作区域、停留在识别区域或者停留在动作区域,其中,从设备区域由近到远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动作区域、识别区域。区域的划分通过传感器的设置来实现。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传感器,分别记为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第一传感器感应的范围大于并包括第二传感器感应的范围。识别区域位于第一传感器的边界之内,第二传感器的边界之外;动作区域位于第二传感器的边界之内;而当移动智能设备第一传感器的边界之外时,无法与本发明提供的智能控制系统产生通信。
运动状态包括历时运动状态和/或实时运动状态,比如摇动移动终端、将移动终端朝某一方向伸出或者将移动终端贴近感应设备等。
行为模式认定装置根据所述运动状态和位置状态,认定移动终端的行为模式。行为模式包括出入模式、路过模式、踱步模式、停留模式或者离开模式,具体的判断条件如下:当进入识别区域、进入动作区域、停留在识别区域或停留在动作区域,运动状态为移动终端贴近感应设备,则认定行为模式为出入模式;当进入识别区域、停留在识别区域或停留在动作区域,运动状态为移动终端摇动,则认定行为模式为出入模式;当进入动作区域,运动状态为加速度方向朝向设备区域,则认定行为模式为出入模式;当进入动作区域,运动状态为加速度方向朝向设备区域,且移动终端摇动则认定行为模式为出入模式;当进入动作区域,运动状态为移动终端摇动,则认定行为模式为出入模式;当进入识别区域、进入动作区域,运动状态均为加速度方向未朝向设备区域,则认定行为模式为路过模式;当停留在在识别区域中,且在识别区域内的历时的运动状态中存在反向的加速度,则认定行为模式为踱步模式;当停留在在动作区域中,且在动作区域内的历时的运动状态中存在反向的加速度,则认定行为模式为踱步模式;当设定时间内交替存在:在动作区域内的运动状态为加速度朝向识别区域,在识别区域内的运动状态为加速度朝向动作区域,则认定行为模式为踱步模式;当停留在在识别区域或停留在在动作区域,运动状态为静止,则认定行为模式为停留模式;当进入识别区域,运动状态为加速度方向背向设备区域,则认定行为模式为离开模式。
指令生成装置能够根据判断的行为模式生成相应设备控制指令,如启动或者保持不动。本实施例中,要求控制的门禁在出入模式下能够开启,而在其他的行为模式下保持不动或关闭。
由于目前很多地方都涉及到身份验证的需求,本发明可以基于位置感知自动发起身份验证请求,再根据所获取的位置信息及身份信息,自动向系统所连接的门禁系统发出控制指令,并可以获取门禁系统的反馈。
实施例中,当移动终端进入识别区域时,便开始对移动终端进行身份验证,验证通过后才继续触发所述位置状态获取装置或运动状态获取装置。本方案的优势在于,对一些性能较差,相应速度较慢的移动终端,有充足的时间启动内置程序并与本发明涉及的智能控制系统进行通信与验证。
优选地,也可以是在行为模式认定装置将行为模式认定为出入模式后,再对移动终端的身份验证,在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在设备指令生成装置中生成控制设备启动的指令;否则,则在设备指令生成装置中生成控制设备保持的指令。本方案的优势在于避免在非出入模式下,移动终端依然进行多余的身份验证过程,流程图如图3所示。
以上对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门禁控制系统进行了说明,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门禁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门禁控制方法包括:位置状态获取步骤: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状态;运动状态获取步骤:获取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行为模式认定步骤:根据所述运动状态和位置状态,认定移动终端的行为模式;设备指令生成步骤:根据所述行为模式生成设备控制指令。
所述位置状态包括进入识别区域、进入动作区域、停留在识别区域或者停留在动作区域,其中,从设备区域由近到远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动作区域、识别区域;所述行为模式认定步骤,包括如下任一个或任多个步骤:当进入识别区域、进入动作区域、停留在识别区域或停留在动作区域,运动状态为移动终端贴近感应设备,则认定行为模式为出入模式;当进入识别区域、停留在识别区域或停留在动作区域,运动状态为移动终端摇动,则认定行为模式为出入模式;当进入动作区域,运动状态为加速度方向朝向设备区域,则认定行为模式为出入模式;当进入动作区域,运动状态为加速度方向朝向设备区域,且移动终端摇动则认定行为模式为出入模式;当进入动作区域,运动状态为移动终端摇动,则认定行为模式为出入模式;当进入识别区域、进入动作区域,运动状态均为加速度方向未朝向设备区域,则认定行为模式为路过模式;当停留在在识别区域中,且在识别区域内的历时的运动状态中存在反向的加速度,则认定行为模式为踱步模式;当停留在在动作区域中,且在动作区域内的历时的运动状态中存在反向的加速度,则认定行为模式为踱步模式;当设定时间内交替存在:在动作区域内的运动状态为加速度朝向识别区域,在识别区域内的运动状态为加速度朝向动作区域,则认定行为模式为踱步模式;当停留在在识别区域或停留在在动作区域,运动状态为静止,则认定行为模式为停留模式;当进入识别区域,运动状态为加速度方向背向设备区域,则认定行为模式为离开模式。
所述运动状态包括历时运动状态和/或实时运动状态;所述行为模式包括出入模式、路过模式、踱步模式、停留模式或者离开模式。
所述设备指令生成步骤,包括如下任一种或任多种步骤:启动指令生成步骤:根据所述出入模式生成控制设备启动的指令;保持指令生成步骤:根据所述路过模式、踱步模式、停留模式或者离开模式生成控制设备保持的指令。
所述门禁控制指令用于控制门禁进行开启、关闭的动作。
基于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门禁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第一身份验证步骤:当进入识别区域时,对移动终端的身份进行验证,并在验证通过的情况下触发所述位置状态获取步骤或运动状态获取步骤;或者第二身份验证步骤:当行为模式为出入模式时,对移动终端的身份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在设备指令生成步骤中生成控制设备启动的指令;否则,则在设备指令生成步骤中生成控制设备保持的指令。
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及其各个装置、模块、单元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及其各个装置、模块、单元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及嵌入式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功能。所以,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及其各项装置、模块、单元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模块、单元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也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模块、单元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模块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门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置状态获取步骤: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状态;
运动状态获取步骤:获取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
行为模式认定步骤:根据所述运动状态和位置状态,认定移动终端的行为模式;
设备指令生成步骤:根据所述行为模式生成设备控制指令;
所述设备控制指令包含门禁控制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门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状态包括进入识别区域、进入动作区域、停留在识别区域或者停留在动作区域,其中,从设备区域由近到远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动作区域、识别区域;
所述行为模式认定步骤,包括如下任一个或任多个步骤:
当进入识别区域、进入动作区域、停留在识别区域或停留在动作区域,运动状态为移动终端贴近感应设备,则认定行为模式为出入模式;
当进入识别区域、停留在识别区域或停留在动作区域,运动状态为移动终端摇动,则认定行为模式为出入模式;当进入动作区域,运动状态为加速度方向朝向设备区域,则认定行为模式为出入模式;
当进入动作区域,运动状态为加速度方向朝向设备区域,且移动终端摇动则认定行为模式为出入模式;
当进入动作区域,运动状态为移动终端摇动,则认定行为模式为出入模式;
当进入识别区域、进入动作区域,运动状态均为加速度方向未朝向设备区域,则认定行为模式为路过模式;
当停留在在识别区域中,且在识别区域内的历时的运动状态中存在反向的加速度,则认定行为模式为踱步模式;
当停留在在动作区域中,且在动作区域内的历时的运动状态中存在反向的加速度,则认定行为模式为踱步模式;
当设定时间内交替存在:在动作区域内的运动状态为加速度朝向识别区域,在识别区域内的运动状态为加速度朝向动作区域,则认定行为模式为踱步模式;
当停留在在识别区域或停留在在动作区域,运动状态为静止,则认定行为模式为停留模式;
当进入识别区域,运动状态为加速度方向背向设备区域,则认定行为模式为离开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门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状态包括历时运动状态和/或实时运动状态;所述行为模式包括出入模式、路过模式、踱步模式、停留模式或者离开模式;
所述设备指令生成步骤,包括如下任一种或任多种步骤:
启动指令生成步骤:根据所述出入模式生成控制设备启动的指令;
保持指令生成步骤:根据所述路过模式、踱步模式、停留模式或者离开模式生成控制设备保持的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门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禁控制指令用于控制门禁进行开启、关闭的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门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身份验证步骤:当进入识别区域时,对移动终端的身份进行验证,并在验证通过的情况下触发所述位置状态获取步骤或运动状态获取步骤;或者
第二身份验证步骤:当行为模式为出入模式时,对移动终端的身份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在设备指令生成步骤中生成控制设备启动的指令;否则,则在设备指令生成步骤中生成控制设备保持的指令。
6.一种基于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门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置状态获取装置:获取移动终端的位置状态;
运动状态获取装置:获取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
行为模式认定装置:根据所述运动状态和位置状态,认定移动终端的行为模式;
设备指令生成装置:根据所述行为模式生成设备控制指令;
所述设备控制指令包含门禁控制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门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状态包括进入识别区域、进入动作区域、停留在识别区域或者停留在动作区域,其中,从设备区域由近到远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动作区域、识别区域;
所述行为模式认定装置,用于执行如下任一个或任多个步骤:
当进入识别区域、进入动作区域、停留在识别区域或停留在动作区域,运动状态为移动终端贴近感应设备,则认定行为模式为出入模式;
当进入识别区域、停留在识别区域或停留在动作区域,运动状态为移动终端摇动,则认定行为模式为出入模式;
当进入动作区域,运动状态为加速度方向朝向设备区域,则认定行为模式为出入模式;
当进入动作区域,运动状态为加速度方向朝向设备区域,且移动终端摇动则认定行为模式为出入模式;
当进入动作区域,运动状态为移动终端摇动,则认定行为模式为出入模式;
当进入识别区域、进入动作区域,运动状态均为加速度方向未朝向设备区域,则认定行为模式为路过模式;
当停留在在识别区域中,且在识别区域内的历时的运动状态中存在反向的加速度,则认定行为模式为踱步模式;
当停留在在动作区域中,且在动作区域内的历时的运动状态中存在反向的加速度,则认定行为模式为踱步模式;
当设定时间内交替存在:在动作区域内的运动状态为加速度朝向识别区域,在识别区域内的运动状态为加速度朝向动作区域,则认定行为模式为踱步模式;
当停留在在识别区域或停留在在动作区域,运动状态为静止,则认定行为模式为停留模式;
当进入识别区域,运动状态为加速度方向背向设备区域,则认定行为模式为离开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门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状态包括历时运动状态和/或实时运动状态;所述行为模式包括出入模式、路过模式、踱步模式、停留模式或者离开模式;
所述设备指令生成装置,包括如下任一种或任多种装置:
启动指令生成装置:根据所述出入模式生成控制设备启动的指令;
保持指令生成装置:根据所述路过模式、踱步模式、停留模式或者离开模式生成控制设备保持的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门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禁控制指令用于控制门禁进行开启、关闭的动作。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门禁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装置:
第一身份验证装置:当进入识别区域时,对移动终端的身份进行验证,并在验证通过的情况下触发所述位置状态获取装置或运动状态获取装置;或者
第二身份验证装置:当行为模式为出入模式时,对移动终端的身份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的情况下,在设备指令生成装置中生成控制设备启动的指令;否则,则在设备指令生成装置中生成控制设备保持的指令。
CN201710250181.7A 2017-04-17 2017-04-17 基于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门禁控制方法和系统 Pending CN1071540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50181.7A CN107154090A (zh) 2017-04-17 2017-04-17 基于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门禁控制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50181.7A CN107154090A (zh) 2017-04-17 2017-04-17 基于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门禁控制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54090A true CN107154090A (zh) 2017-09-12

Family

ID=59792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50181.7A Pending CN107154090A (zh) 2017-04-17 2017-04-17 基于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门禁控制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54090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16874A (zh) * 2018-01-18 2018-08-17 新开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快速身份认证门禁系统
CN108564693A (zh) * 2018-04-12 2018-09-21 广东汇泰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云锁实现进门或出门的智能侦测方法、系统
CN108600202A (zh) * 2018-04-11 2018-09-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493494A (zh) * 2018-12-15 2019-03-19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锁的开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415389A (zh) * 2018-04-27 2019-11-05 开利公司 姿势进入控制系统和预测移动设备相对于用户所在部位的方法
CN110634205A (zh) * 2018-06-21 2019-12-31 开利公司 用于无摩擦建筑物交互的目的地识别
CN111223216A (zh) * 2020-01-13 2020-06-02 郑州纷呈科技有限公司 非接触式门禁刷卡方法
CN114353418A (zh) * 2021-12-08 2022-04-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储藏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联动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5457682A (zh) * 2021-06-09 2022-1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开锁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77929A1 (en) * 2012-03-08 2014-03-20 Unikey Technologies, Inc. Wireless access control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4484923A (zh) * 2014-12-03 2015-04-01 朗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门禁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77929A1 (en) * 2012-03-08 2014-03-20 Unikey Technologies, Inc. Wireless access control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4484923A (zh) * 2014-12-03 2015-04-01 朗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门禁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16874A (zh) * 2018-01-18 2018-08-17 新开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快速身份认证门禁系统
CN108600202A (zh) * 2018-04-11 2018-09-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600202B (zh) * 2018-04-11 2020-11-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564693A (zh) * 2018-04-12 2018-09-21 广东汇泰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云锁实现进门或出门的智能侦测方法、系统
US11809632B2 (en) 2018-04-27 2023-11-07 Carrier Corporation Gesture access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of predicting mobile device location relative to user
CN110415389A (zh) * 2018-04-27 2019-11-05 开利公司 姿势进入控制系统和预测移动设备相对于用户所在部位的方法
CN110415389B (zh) * 2018-04-27 2024-02-23 开利公司 姿势进入控制系统和预测移动设备相对于用户所在部位的方法
CN110634205A (zh) * 2018-06-21 2019-12-31 开利公司 用于无摩擦建筑物交互的目的地识别
CN109493494A (zh) * 2018-12-15 2019-03-19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锁的开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223216A (zh) * 2020-01-13 2020-06-02 郑州纷呈科技有限公司 非接触式门禁刷卡方法
CN115457682A (zh) * 2021-06-09 2022-1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开锁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353418B (zh) * 2021-12-08 2022-08-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储藏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联动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4353418A (zh) * 2021-12-08 2022-04-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储藏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联动系统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54090A (zh) 基于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门禁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7578519A (zh) 一种智能门禁系统及智能门禁开锁方法
CN108475447A (zh) 用于控制对物理空间的访问的系统和方法
US20170264608A1 (en) Visual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supplemented with a time-based secondary authentication factor
CN108734830A (zh) 门禁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557678B (zh) 一种智能终端模式切换方法及其装置
CN103714599B (zh) 一种基于wlan的虹膜门禁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04615240B (zh) 终端的解锁方法和装置
KR101960799B1 (ko) 사물인터넷 기능이 구비된 생체인증 출입통제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11986355A (zh) 配电房门禁验证系统
US20140143860A1 (en) Two tier ver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204926231U (zh) 一种门禁及门禁系统
KR101941966B1 (ko) 패턴 인식 기반의 출입 제어를 위한 장치, 방법 및 프로그램
CN104574611A (zh) 智能门锁及其控制方法
CN106372479A (zh)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Vamsi et al. Face recognition based door unlocking system using Raspberry Pi
CN206193972U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识别的门禁控制系统
CN107187968A (zh) 基于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电梯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7240172A (zh) 基于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闸机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6572092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安防集成平台及系统
CN106157409A (zh) 智能终端与门禁间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7492162A (zh) 基于加密型二维码和WiFi技术的智能门禁系统
CN206193971U (zh)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门禁实时控制系统
CN109243014A (zh) 门禁系统及门禁双鉴解锁方法
CN107179696A (zh) 基于移动终端身份验证和位置感知的房控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9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