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53387A - 一种共享充电宝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共享充电宝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53387A
CN107153387A CN201710525891.6A CN201710525891A CN107153387A CN 107153387 A CN107153387 A CN 107153387A CN 201710525891 A CN201710525891 A CN 201710525891A CN 107153387 A CN107153387 A CN 1071533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resistance
connection
electric capacity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2589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53387B (zh
Inventor
谢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uil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n Te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n Te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n Teng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2589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533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1533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533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533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533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3Input/outpu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36Charger exchanging data with battery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5Pc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 G05B2219/25257Microcontroll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34Charger exchanging data with an electronic device, i.e. telephone, whose internal battery is under char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2Overcharge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4Overcurrent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6Overdischarge pro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享充电宝,该共享充电宝包括:设置于所述共享充电宝上的二维码;主控电路,获取用户利用移动终端扫描共享充电宝上的二维码获得密码后通过密码输入电路输入的密码;获取时钟电路的实时时间,根据获取的实时时间利用密码算法得到密码;将获取的用户输入的密码与密码算法得到的密码进行比对,若两者一样,则发送控制信号给电流控制电路,以控制电流控制信号输出电流供用户对移动设备进行充电;云端服务器与共享充电宝采用同一密码算法,以使用户扫描二维码得到的密码与主控电路通过密码算法得到的密码一致。本发明不需要与云端服务器进行通信就可以实现扫码充电的效果,用户扫码得到密码,在充电宝上输入密码就可以充电。

Description

一种共享充电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共享充电宝。
背景技术
移动设备充电,在现代人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移动设备用户数接近50亿,中国已经超过13亿,每天大概有10亿多次充电行为,有1亿多次充电行为在家里办公室以外,国内存量的充电宝有20多亿。而目前市场上的共享充电宝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押金租借式;另一类是扫码充电式,共同的特点都是充电宝端具有通信模块,需要与云端进行通信,当云端服务器或者充电宝端通讯模块出现问题时,则充电宝将无法使用。
如何实现不需要与云端服务器进行通信就可以实现扫描充电是我们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共享充电宝,不需要与云端服务器进行通信就可以实现扫码充电的效果,用户扫码得到密码,在充电宝上输入密码就可以充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共享充电宝,该共享充电宝包括主控电路、电流控制电路、密码输入电路、时钟电路、电池和设置于所述共享充电宝上的二维码;
主控电路,用于获取用户利用移动终端扫描共享充电宝上的二维码获得密码后通过密码输入电路输入的密码;获取时钟电路的实时时间,根据获取的实时时间利用密码算法得到密码;将获取的用户输入的密码与密码算法得到的密码进行比对,若两者一样,则发送控制信号给电流控制电路,以控制电流控制信号输出电流供用户对移动设备进行充电;
密码输入电路,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密码;
时钟电路,用于为主控电路提供实时时间;
电流控制电路,与主控电路和电池连接,根据主控电路发送的控制信号输出电流供用户对移动设备进行充电;
电池,用于存储电量,为共享充电宝中的电路供电;
其中,云端服务器与共享充电宝采用同一密码算法,以使用户扫描二维码从云端服务器得到的密码与共享充电宝主控电路通过密码算法得到的密码一致。
其中,所述主控电路包括一主控芯片U4,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包括多功能电源管理芯片U1;
主控芯片U4的第一输入输出引脚通过电阻R27连接热敏电阻R26的一端,热敏电阻R26的温敏线设置于电池上,热敏电阻R26的另一端接地,热敏电阻R26并联有一电容C23,主控芯片U4的第二输入输出引脚连接热敏电阻R26的一端,主控芯片U4的晶振输出引脚连接一MOS管Q1的栅极,MOS管的源极通过电阻R7连接多功能电源管理芯片U1的温敏电阻检测引脚及电阻R6的一端,MOS管的漏极和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
主控芯片U4的晶振输入引脚连接多功能电源管理芯片U1的按键输入引脚;
主控芯片U4的第三输入输出引脚连接多功能电源管理芯片U1的第一电量灯驱动引脚和电阻R20的一端,电阻R20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9的一端和接地,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5的栅极和多功能电源管理芯片U1的两个5V输入引脚,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主控芯片U4的第四输入输出引脚和电阻R24的一端,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24的另一端连接电池的正极和电阻R25的一端,电阻R25的另一端连接主控芯片U4的模拟供电引脚和电容C22的一端;电容C22的另一端连接主控芯片U4的模拟地引脚和接地。
其中,所述多功能电源管理芯片U1的第二电量灯驱动引脚通过电阻R8连接电池的正极和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多功能电源管理芯片U1的第三电量灯驱动引脚;
多功能电源管理芯片U1的电池类型设置引脚通过电阻R1连接电池的正极、及通过电阻R2接地;
多功能电源管理芯片U1的两个5V输入引脚均连接电阻R11、电容C1、电容C2的一端和连接一充电接口J1的管脚1,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的一端,电容C1、电容C2、电容C4的另一端均连接充电接口J1的管脚5和接地;
多功能电源管理芯片U1的四个5V输出引脚均连接电容C3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电容C6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电阻R36的一端、MOS管Q8的源极和MOS管Q9的源极,电容C3、C5、C6、C7的另一端均接地,电阻R36的另一端、MOS管Q8的栅极和MOS管Q9的栅极均连接三极管Q7的漏极,MOS管Q8的漏极与MOS管Q9的漏极连接作为共享充电宝的电流输出端,三极管Q7的栅极连接电阻R37的一端和主控芯片U4的第五输入输出引脚,三极管Q7的源极及电阻R37的另一端接地;
多功能电源管理芯片U1的五个DCDC开关节点引脚均连接电感L1的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电池的正极、电阻R13的一端和电容C13的一端,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升压输入引脚和电容C10的一端,电容C13的另一端和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
其中,所述主控电路还包括一程序接口J4,所述程序接口J4的管脚6通过电阻R29连接主控芯片U4的数据引脚、程序接口J4的管脚5通过电阻R30连接主控芯片U4的时钟引脚,程序接口J4的管脚3通过电阻R32连接主控芯片U4的复位引脚,程序接口J4的管脚2通过电阻R33连接主控芯片U4的仿真引脚,程序接口J4的管脚4通过电阻R31连接电池的正极及电阻R34的一端,电阻R3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2的一端及电容C24的一端,电容C24的另一端接地,程序接口J4的管脚1通过电阻R35接地;
所述密码输入电路包括一5针数字密码锁J5,数字密码锁J5的管脚5连接主控芯片U4的第六输入输出引脚及电容C12的一端,数字密码锁J5的管脚4连接主控芯片U4的第七输入输出引脚及电容C8的一端,数字密码锁J5的管脚3连接主控芯片U4的第八输入输出引脚及电容C9的一端,数字密码锁J5的管脚2连接主控芯片U4的第九输入输出引脚及电容C11的一端,数字密码锁J5的管脚1、电容C12的另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电容C9的另一端和电容C11的另一端均接地。
其中,所述时钟电路包括一实时时钟芯片U3,实时时钟芯片U3的第一中断输出引脚连接电阻R14的一端,实时时钟芯片U3的时钟引脚连接主控芯片U4的时钟引脚及电阻R15的一端,实时时钟芯片U3的数据引脚连接主控芯片U4的数据引脚及电阻R16的一端,电阻R14、电阻R15和电阻R16的另一端均连接电池的正极,实时时钟芯片U3的第二中断输出引脚连接电阻R17的一端,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电池的正极,实时时钟芯片U3的晶振输出引脚连接晶振X1的一端和电容C16的一端,实时时钟芯片U3的晶振输入引脚连接晶振X1的另一端和电容C15的一端,电容C16和电容C15的另一端接地,实时时钟芯片U3的电源地引脚接地,实时时钟芯片U3的电源电压引脚连接电容C14的一端通过电阻R38连接电池的正极,电容C14的另一端接地。
其中,所述共享充电宝还包括一指示电路,与主控电路连接,用于显示电池电量和指示用户输入密码是否正确。
其中,主控芯片U4通过一第一16针接口J2与所述指示电路连接,所述指示电路包括一与所述第一16针接口配合使用的第二16针接口J3,第一16针接口J2的管脚16和管脚15均连接电池的正极,第一16针接口J2的管脚2-14依次连接主控芯片U4的第十-二十二输入输出引脚,第一16针接口J2的管脚1接地;第二16针接口J3的管脚16和管脚15均连接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8的一端,第二16针接口J3的管脚14-12依次连接灯珠LED1的R、G、B引脚,第二16针接口J3的管脚11-9依次连接灯珠LED2中发光二极管R、G、B的负极,第二16针接口J3的管脚8-6依次连接灯珠LED2中发光二极管R、G、B的负极,第二16针接口J3的管脚5-3依次连接灯珠LED4中发光二极管R、G、B的负极,第二16针接口J3的管脚2连接开关S5的一端和电容C8的一端,开关S5的另一端和电容C8的另一端连接第二16针接口J3的管脚1,电阻R21的另一端连接灯珠LED1的正极,电阻R23的另一端连接灯珠LED2的正极,电阻R23的另一端连接灯珠LED3的正极,电阻R24的另一端连接灯珠LED4的正极。
其中,所述共享充电宝还包括一充放电保护电路,与电池连接,对电池起到过充电、过放电、和过电流的保护作用。
其中,充放电保护电路包括一保护芯片U2和三个5802MOS管Q2、Q3、及Q4,保护芯片U2的正电源输入引脚连接电容C17的一端和通过电阻R12连接电池的正极,保护芯片U2的负电源输入引脚和电容C17的另一端连接电池的负极,保护芯片U2的放电控制用FET门极连接引脚连接5802MOS管Q2、Q3、Q4的G2引脚,保护芯片U2的充电控制用FET门极连接引脚连接5802MOS管Q2、Q3、Q4的G1引脚,保护芯片U2的电压检测引脚通过电阻R18连接5802MOS管Q2、Q3、Q4的两个S1引脚及接地,5802MOS管Q2、Q3、Q4的两个S2引脚均连接电池的负极。
其中,所述主控芯片U4的型号为STM8S005,所述实时时钟芯片U3的型号为BL5372,所述保护芯片U2的型号为S8261AAJ,所述多功能电源管理芯片U1的型号为IP5310NAT。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共享充电宝通过与云端服务器采用同一密码算法,使共享充电宝无需与云端服务器通信,即可实现扫码充电的效果,用户扫码得到密码,在充电宝上输入密码就可以充电,简单方便,有利于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共享充电宝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主控电路和密码输入电路的电路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流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放电保护电路的电路图。
图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指示电路的电路图。
图6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钟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1~6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共享充电宝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请参考图1,其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共享充电宝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共享充电宝包括:主控电路10、电流控制电路60、密码输入电路20、时钟电路50、电池70和设置于所述共享充电宝上的二维码;主控电路10,用于获取用户利用移动终端扫描共享充电宝上的二维码获得密码后通过密码输入电路输入的密码;获取时钟电路50的实时时间,根据获取的实时时间利用密码算法得到密码;将获取的用户输入的密码与密码算法得到的密码进行比对,若两者一样,则发送控制信号给电流控制电路60,以控制电流控制信号输出电流供用户对移动设备进行充电;密码输入电路20,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密码;时钟电路50,用于为主控电路提供实时时间;电流控制电路60,与主控电路10和电池70连接,根据主控电路10发送的控制信号输出电流供用户对移动设备进行充电;电池70,用于存储电量,为共享充电宝中的电路供电;其中,云端服务器与共享充电宝采用同一密码算法,以使用户扫描二维码从云端服务器得到的密码与共享充电宝主控电路通过密码算法得到的密码一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共享通电宝,通过与云端服务器采用同一密码算法,使共享充电宝无需与云端服务器通信,即可实现扫码充电的效果,用户扫码得到密码,在充电宝上输入密码就可以充电,简单方便,有利于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下面结合图2~6针对共享充电宝中的具体电路做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涉及的芯片的型号具体为:主控芯片U4的型号为STM8S005,实时时钟芯片U3的型号为BL5372,保护芯片U2的型号为S8261AAJ,多功能电源管理芯片U1的型号为IP5310NAT,图中B+表示电池70的正极,B-表示电池70的负极,用户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具有相同功能的其他型号的芯片。而对于功能引脚对应的具体管脚是相对上述芯片信号来说的,若选择其他型号的芯片可能对应的具体管脚会有所区别,但是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主控电路10包括一主控芯片U4,所述电流控制电路60包括多功能电源管理芯片U1;主控芯片U4的第一输入输出引脚(管脚19)通过电阻R27连接热敏电阻R26的一端,热敏电阻R26的温敏线设置于电池70上,热敏电阻R26的另一端接地,热敏电阻R26并联有一电容C23,主控芯片U4的第二输入输出引脚(管脚20)连接热敏电阻R26的一端,主控芯片U4的晶振输出引脚(管脚3)连接一MOS管Q1的栅极,MOS管的源极通过电阻R7连接多功能电源管理芯片U1的温敏电阻检测引脚(管脚6)及电阻R6的一端,MOS管的漏极和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主控芯片U4的晶振输入引脚(管脚2)连接多功能电源管理芯片U1的按键输入引脚(管脚8)。当主控芯片U4通过热敏电阻R26的温敏线检测到电池70的温度超过预置温度时,通过晶振输入引脚输入控制信号到电源管理芯片U1,以使电源管理芯片停止输出电流或停止充电,起到保护作用。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电阻R27为100KΩ,热敏电阻R26为100KΩ、其温敏线为100mm,电容C23为0.1uF,MOS管Q1的型号为2N7002,电阻R7为49.9KΩ,电阻R6为20KΩ,用户也可以按照具体需要选择其他的参数的电子元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控芯片U4的第三输入输出引脚(管脚11)连接多功能电源管理芯片U1的第一电量灯驱动引脚(管脚2)和电阻R20的一端,电阻R20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9的一端和接地,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5的栅极和多功能电源管理芯片U1的两个5V输入引脚(管脚23和管脚24),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主控芯片U4的第四输入输出引脚(管脚12)和电阻R24的一端,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24的另一端连接电池70的正极和电阻R25的一端,电阻R25的另一端连接主控芯片U4的模拟供电引脚(管脚13)和电容C22的一端;电容C22的另一端连接主控芯片U4的模拟地引脚(管脚14)和接地。主控芯片U4通过管脚11和管脚12检测电流控制电路60中有没有充放电电流及有没有充放电电压。作为一个实施例,电阻R20为100KΩ,电阻R19为10KΩ,三极管Q5的型号为DTC144EE,电阻R24为100KΩ,电阻R25为10Ω,电容C22,用户也可以按照具体需要选择其他的参数的电子元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功能电源管理芯片U1的第二电量灯驱动引脚(管脚1)通过电阻R8连接电池70的正极和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多功能电源管理芯片U1的第三电量灯驱动引脚(管脚32);多功能电源管理芯片U1的电池类型设置引脚(管脚3)通过电阻R1连接电池70的正极、及通过电阻R2接地;多功能电源管理芯片U1的两个5V输入引脚(管脚23和管脚24)均连接电阻R11、电容C1、电容C2的一端和连接一充电接口J1的管脚1,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的一端,电容C1、电容C2、电容C4的另一端均连接充电接口J1的管脚5和接地。作为一个实施例,电阻R9为2.2KΩ,电阻R2为2.2KΩ,电阻R11为1.5Ω,电容C1为0.1uF,电容C2为22uF,充电接口J1为五针接口,电容C4为10uF。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功能电源管理芯片U1的四个5V输出引脚(管脚19、管脚20、管脚21和管脚22)均连接电容C3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电容C6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电阻R36的一端、MOS管Q8的源极和MOS管Q9的源极,电容C3、C5、C6、C7的另一端均接地,电阻R36的另一端、MOS管Q8的栅极和MOS管Q9的栅极均连接三极管Q7的漏极,MOS管Q8的漏极与MOS管Q9的漏极连接作为共享充电宝的电流输出端,三极管Q7的栅极连接电阻R37的一端和主控芯片U4的第五输入输出引脚(管脚10),三极管Q7的源极及电阻R37的另一端接地;多功能电源管理芯片U1的五个DCDC开关节点引脚(管脚14、管脚15、管脚16、管脚17和管脚18)均连接电感L1的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电池的正极、电阻R13的一端和电容C13的一端,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升压输入引脚(管脚9)和电容C10的一端,电容C13的另一端和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容C3、电容C5、和电容C6均为22uF,电容C7为4.7uF,电阻R36为100KΩ,MOS管Q8和MOS管Q9的型号均为NCE3415,三极管Q7的型号为2N700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多功能管理芯片U1的管脚31通过电阻R10接地,其管脚7和管脚33接地,其中电阻R10为0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控电路还包括一程序接口J4,所述程序接口J4的管脚6通过电阻R29连接主控芯片U4的数据引脚(管脚17)、程序接口J4的管脚5通过电阻R30连接主控芯片U4的时钟引脚(管脚18),程序接口J4的管脚3通过电阻R32连接主控芯片U4的复位引脚(管脚1),程序接口J4的管脚2通过电阻R33连接主控芯片U4的仿真引脚(管脚42),程序接口J4的管脚4通过电阻R31连接电池的正极及电阻R34的一端,电阻R3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2的一端及电容C24的一端,电容C24的另一端接地,程序接口J4的管脚1通过电阻R35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程序接口J4为6针接口,电阻R29、电阻R30、电阻R32、电阻R33、和电阻R31均为470Ω,电阻R34为100KΩ,电容C24为1uF,用户可通过程序接口J4对主控芯片U4中的程序进行编辑或直接下载程序到主控芯片U4中。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控芯片U4的管脚4和管脚5接地,其管脚6通过电容C20接地,其管脚7和管脚8均连接电池的正极并通过电容C19接地,其管脚32连接电池正极并通过电容C21接地,其管脚31接地,其中,电容C20为0.1uF,电容C19为1uF,电容C21为1uF。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码输入电路20包括一5针数字密码锁J5,数字密码锁J5的管脚5连接主控芯片U4的第六输入输出引脚(管脚44)及电容C12的一端,数字密码锁J5的管脚4连接主控芯片U4的第七输入输出引脚(管脚46)及电容C8的一端,数字密码锁J5的管脚3连接主控芯片U4的第八输入输出引脚(管脚47)及电容C9的一端,数字密码锁J5的管脚2连接主控芯片U4的第九输入输出引脚(管脚45)及电容C11的一端,数字密码锁J5的管脚1、电容C12的另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电容C9的另一端和电容C11的另一端均接地。用户可通过数字密码锁输入通过扫码获取的密码,主控芯片U4获取用户通过数字密码锁输入的密码,将该用户输入的密码与其通过算法得到的密码进行比对,若密码匹配,则控制电流控制电路60输出电流供用户对移动设备进行充电。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容C12、电容C8、电容C9和电容C11均为0.1uF。
在一些实施例中,时钟电路包括一实时时钟芯片U3,实时时钟芯片U3的第一中断输出引脚(管脚1)连接电阻R14的一端,实时时钟芯片U3的时钟引脚(管脚2)连接主控芯片U4的时钟引脚(管脚18)及电阻R15的一端,实时时钟芯片U3的数据引脚(管脚3)连接主控芯片U4的数据引脚(管脚17)及电阻R16的一端,电阻R14、电阻R15和电阻R16的另一端均连接电池的正极,实时时钟芯片U3的第二中断输出引脚(管脚5)连接电阻R17的一端,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电池的正极,实时时钟芯片U3的晶振输出引脚(管脚7)连接晶振X1的一端和电容C16的一端,实时时钟芯片U3的晶振输入引脚(管脚6)连接晶振X1的另一端和电容C15的一端,电容C16和电容C15的另一端接地,实时时钟芯片U3的电源地引脚(管脚4)接地,实时时钟芯片U3的电源电压引脚(管脚8)连接电容C14的一端通过电阻R38连接电池的正极,电容C14的另一端接地。时钟电路50给主控电路10提供实时时间,以使主控电路10根据实时时间利用密码算法计算得到对应的密码。在一些实施例中,电阻R14为NC,电阻R15和电阻R16均为2.2KΩ,电阻R17为NC,电容C16为20pF,电容C15为20pF,电容C14为1uF,晶振X1为32.768KHz,电阻R38为470Ω。
在一些实施例中,共享充电宝还包括一指示电路40,与主控电路10连接,用于显示电池电量和指示用户输入密码是否正确。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主控芯片U4通过一第一16针接口J2与所述指示电路40连接,所述指示电路40包括一与所述第一16针接口配合使用的第二16针接口J3,第一16针接口J2的管脚16和管脚15均连接电池的正极,第一16针接口J2的管脚2-14依次连接主控芯片U4的第十-二十二输入输出引脚(分别对应为管脚21、管脚22、管脚23、管脚24、管脚25、管脚26、管脚27、管脚28、管脚29、管脚30、管脚33、管脚34、和管脚35),第一16针接口J2的管脚1接地;第二16针接口J3的管脚16和管脚15均连接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8的一端,第二16针接口J3的管脚14-12依次连接灯珠LED1的R、G、B引脚,第二16针接口J3的管脚11-9依次连接灯珠LED2中发光二极管R、G、B的负极,第二16针接口J3的管脚8-6依次连接灯珠LED2中发光二极管R、G、B的负极,第二16针接口J3的管脚5-3依次连接灯珠LED4中发光二极管R、G、B的负极,第二16针接口J3的管脚2连接开关S5的一端和电容C8的一端,开关S5的另一端和电容C8的另一端连接第二16针接口J3的管脚1,电阻R21的另一端连接灯珠LED1的正极,电阻R23的另一端连接灯珠LED2的正极,电阻R23的另一端连接灯珠LED3的正极,电阻R24的另一端连接灯珠LED4的正极。在一些实施例中,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和电阻R28均为1KΩ,电容C8为0.1uF,通过控制灯珠LED1、LED2、LED3、和LED4的闪亮的个数来表示共享充电宝剩余的电量,通过控制控制灯珠亮绿色表示用户输入的密码正确、亮红色表示用户输入的密码不正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共享充电宝还包括一充放电保护电路30,与电池连接,对电池起到过充电、过放电、和过电流的保护作用。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充放电保护电路包括一保护芯片U2和三个5802MOS管Q2、Q3、及Q4,保护芯片U2的正电源输入引脚(管脚5)连接电容C17的一端和通过电阻R12连接电池的正极,保护芯片U2的负电源输入引脚(管脚6)和电容C17的另一端连接电池的负极,保护芯片U2的放电控制用FET门极连接引脚(管脚1)连接5802MOS管Q2、Q3、Q4的G2引脚(管脚6),保护芯片U2的充电控制用FET门极连接引脚(管脚3)连接5802MOS管Q2、Q3、Q4的G1引脚(管脚3),保护芯片U2的电压检测引脚(管脚2)通过电阻R18连接5802MOS管Q2、Q3、Q4的两个S1引脚(管脚1和管脚2)及接地,5802MOS管Q2、Q3、Q4的两个S2引脚(管脚7和管脚8)均连接电池的负极。在一些实施例中,电阻R12为470Ω,电容C17为0.1uF,电阻R18为470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共享充电宝通过与云端服务器采用同一密码算法,使共享充电宝无需与云端服务器通信,即可实现扫码充电的效果,用户扫码得到密码,在充电宝上输入密码就可以充电,简单方便,有利于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共享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共享充电宝包括主控电路、电流控制电路、密码输入电路、时钟电路、电池和设置于所述共享充电宝上的二维码;
主控电路,用于获取用户利用移动终端扫描共享充电宝上的二维码获得密码后通过密码输入电路输入的密码;获取时钟电路的实时时间,根据获取的实时时间利用密码算法得到密码;将获取的用户输入的密码与密码算法得到的密码进行比对,若两者一样,则发送控制信号给电流控制电路,以控制电流控制信号输出电流供用户对移动设备进行充电;
密码输入电路,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密码;
时钟电路,用于为主控电路提供实时时间;
电流控制电路,与主控电路和电池连接,根据主控电路发送的控制信号输出电流供用户对移动设备进行充电;
电池,用于存储电量,为共享充电宝中的电路供电;
其中,云端服务器与共享充电宝采用同一密码算法,以使用户扫描二维码从云端服务器得到的密码与共享充电宝主控电路通过密码算法得到的密码一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共享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包括一主控芯片U4,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包括多功能电源管理芯片U1;
主控芯片U4的第一输入输出引脚通过电阻R27连接热敏电阻R26的一端,热敏电阻R26的温敏线设置于电池上,热敏电阻R26的另一端接地,热敏电阻R26并联有一电容C23,主控芯片U4的第二输入输出引脚连接热敏电阻R26的一端,主控芯片U4的晶振输出引脚连接一MOS管Q1的栅极,MOS管的源极通过电阻R7连接多功能电源管理芯片U1的温敏电阻检测引脚及电阻R6的一端,MOS管的漏极和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
主控芯片U4的晶振输入引脚连接多功能电源管理芯片U1的按键输入引脚;
主控芯片U4的第三输入输出引脚连接多功能电源管理芯片U1的第一电量灯驱动引脚和电阻R20的一端,电阻R20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9的一端和接地,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5的栅极和多功能电源管理芯片U1的两个5V输入引脚,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主控芯片U4的第四输入输出引脚和电阻R24的一端,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24的另一端连接电池的正极和电阻R25的一端,电阻R25的另一端连接主控芯片U4的模拟供电引脚和电容C22的一端;电容C22的另一端连接主控芯片U4的模拟地引脚和接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共享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电源管理芯片U1的第二电量灯驱动引脚通过电阻R8连接电池的正极和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多功能电源管理芯片U1的第三电量灯驱动引脚;
多功能电源管理芯片U1的电池类型设置引脚通过电阻R1连接电池的正极、及通过电阻R2接地;
多功能电源管理芯片U1的两个5V输入引脚均连接电阻R11、电容C1、电容C2的一端和连接一充电接口J1的管脚1,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的一端,电容C1、电容C2、电容C4的另一端均连接充电接口J1的管脚5和接地;
多功能电源管理芯片U1的四个5V输出引脚均连接电容C3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电容C6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电阻R36的一端、MOS管Q8的源极和MOS管Q9的源极,电容C3、C5、C6、C7的另一端均接地,电阻R36的另一端、MOS管Q8的栅极和MOS管Q9的栅极均连接三极管Q7的漏极,MOS管Q8的漏极与MOS管Q9的漏极连接作为共享充电宝的电流输出端,三极管Q7的栅极连接电阻R37的一端和主控芯片U4的第五输入输出引脚,三极管Q7的源极及电阻R37的另一端接地;
多功能电源管理芯片U1的五个DCDC开关节点引脚均连接电感L1的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电池的正极、电阻R13的一端和电容C13的一端,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升压输入引脚和电容C10的一端,电容C13的另一端和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
4.如权利要求2所述共享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还包括一程序接口J4,所述程序接口J4的管脚6通过电阻R29连接主控芯片U4的数据引脚、程序接口J4的管脚5通过电阻R30连接主控芯片U4的时钟引脚,程序接口J4的管脚3通过电阻R32连接主控芯片U4的复位引脚,程序接口J4的管脚2通过电阻R33连接主控芯片U4的仿真引脚,程序接口J4的管脚4通过电阻R31连接电池的正极及电阻R34的一端,电阻R3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2的一端及电容C24的一端,电容C24的另一端接地,程序接口J4的管脚1通过电阻R35接地;
所述密码输入电路包括一5针数字密码锁J5,数字密码锁J5的管脚5连接主控芯片U4的第六输入输出引脚及电容C12的一端,数字密码锁J5的管脚4连接主控芯片U4的第七输入输出引脚及电容C8的一端,数字密码锁J5的管脚3连接主控芯片U4的第八输入输出引脚及电容C9的一端,数字密码锁J5的管脚2连接主控芯片U4的第九输入输出引脚及电容C11的一端,数字密码锁J5的管脚1、电容C12的另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电容C9的另一端和电容C11的另一端均接地。
5.如权利要求2所述共享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钟电路包括一实时时钟芯片U3,实时时钟芯片U3的第一中断输出引脚连接电阻R14的一端,实时时钟芯片U3的时钟引脚连接主控芯片U4的时钟引脚及电阻R15的一端,实时时钟芯片U3的数据引脚连接主控芯片U4的数据引脚及电阻R16的一端,电阻R14、电阻R15和电阻R16的另一端均连接电池的正极,实时时钟芯片U3的第二中断输出引脚连接电阻R17的一端,电阻R17的另一端连接电池的正极,实时时钟芯片U3的晶振输出引脚连接晶振X1的一端和电容C16的一端,实时时钟芯片U3的晶振输入引脚连接晶振X1的另一端和电容C15的一端,电容C16和电容C15的另一端接地,实时时钟芯片U3的电源地引脚接地,实时时钟芯片U3的电源电压引脚连接电容C14的一端通过电阻R38连接电池的正极,电容C14的另一端接地。
6.如权利要求2所述共享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共享充电宝还包括一指示电路,与主控电路连接,用于显示电池电量和指示用户输入密码是否正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共享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U4通过一第一16针接口J2与所述指示电路连接,所述指示电路包括一与所述第一16针接口配合使用的第二16针接口J3,第一16针接口J2的管脚16和管脚15均连接电池的正极,第一16针接口J2的管脚2-14依次连接主控芯片U4的第十-二十二输入输出引脚,第一16针接口J2的管脚1接地;第二16针接口J3的管脚16和管脚15均连接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8的一端,第二16针接口J3的管脚14-12依次连接灯珠LED1的R、G、B引脚,第二16针接口J3的管脚11-9依次连接灯珠LED2中发光二极管R、G、B的负极,第二16针接口J3的管脚8-6依次连接灯珠LED2中发光二极管R、G、B的负极,第二16针接口J3的管脚5-3依次连接灯珠LED4中发光二极管R、G、B的负极,第二16针接口J3的管脚2连接开关S5的一端和电容C8的一端,开关S5的另一端和电容C8的另一端连接第二16针接口J3的管脚1,电阻R21的另一端连接灯珠LED1的正极,电阻R23的另一端连接灯珠LED2的正极,电阻R23的另一端连接灯珠LED3的正极,电阻R24的另一端连接灯珠LED4的正极。
8.如权利要求6所述共享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共享充电宝还包括一充放电保护电路,与电池连接,对电池起到过充电、过放电、和过电流的保护作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共享充电宝,其特征在于,充放电保护电路包括一保护芯片U2和三个5802MOS管Q2、Q3、及Q4,保护芯片U2的正电源输入引脚连接电容C17的一端和通过电阻R12连接电池的正极,保护芯片U2的负电源输入引脚和电容C17的另一端连接电池的负极,保护芯片U2的放电控制用FET门极连接引脚连接5802MOS管Q2、Q3、Q4的G2引脚,保护芯片U2的充电控制用FET门极连接引脚连接5802MOS管Q2、Q3、Q4的G1引脚,保护芯片U2的电压检测引脚通过电阻R18连接5802MOS管Q2、Q3、Q4的两个S1引脚及接地,5802MOS管Q2、Q3、Q4的两个S2引脚均连接电池的负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共享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U4的型号为STM8S005,所述实时时钟芯片U3的型号为BL5372,所述保护芯片U2的型号为S8261AAJ,所述多功能电源管理芯片U1的型号为IP5310NAT。
CN201710525891.6A 2017-06-30 2017-06-30 一种共享充电宝 Active CN1071533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25891.6A CN107153387B (zh) 2017-06-30 2017-06-30 一种共享充电宝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25891.6A CN107153387B (zh) 2017-06-30 2017-06-30 一种共享充电宝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53387A true CN107153387A (zh) 2017-09-12
CN107153387B CN107153387B (zh) 2023-11-24

Family

ID=59795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25891.6A Active CN107153387B (zh) 2017-06-30 2017-06-30 一种共享充电宝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53387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82735A (zh) * 2017-09-25 2017-12-15 深圳方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四位固定验证码充电器
CN107742371A (zh) * 2017-10-19 2018-02-27 前海哆啦阿梦(深圳)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用于共享式充电宝的充电、贮存一体机
CN108510657A (zh) * 2018-04-18 2018-09-07 广州电乐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充电器及充电方法
CN109347158A (zh) * 2018-10-23 2019-02-15 深圳市兰柏智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共享充电线的充电方法及共享充电线
CN110233512A (zh) * 2019-07-16 2019-09-13 深圳市龙威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多线程快速电源
CN110289666A (zh) * 2019-07-30 2019-09-27 深圳市龙威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高可靠矢量共享密码快充
CN113162194A (zh) * 2021-05-11 2021-07-23 道县龙威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充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4094666A (zh) * 2021-11-23 2022-02-25 杭州东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充电柜为共享充电宝充电的无线充电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120692A (ko) * 2011-04-25 2012-11-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충전 서비스 제공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03219777A (zh) * 2013-05-02 2013-07-24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小型大功率的多功能环保移动电源
CN103219778A (zh) * 2013-05-02 2013-07-24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5v输出移动电源
CN105186605A (zh) * 2015-08-25 2015-12-23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用于电动车的充电系统
CN106451611A (zh) * 2016-09-19 2017-02-22 深圳甜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桌牌
CN106712208A (zh) * 2017-02-14 2017-05-24 深圳市租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密码充电装置
CN106781066A (zh) * 2017-01-04 2017-05-31 深圳市租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动态密码移动电源自助租售终端及其系统和控制方法
US20170170653A1 (en) * 2014-05-13 2017-06-15 Beijing Tocel Electronics Co., Ltd (CN) Explosion-proof circuit, charging circuit and charging/discharging protection circuit of battery
CN206877097U (zh) * 2017-06-30 2018-01-12 深圳市锦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充电宝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120692A (ko) * 2011-04-25 2012-11-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충전 서비스 제공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03219777A (zh) * 2013-05-02 2013-07-24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小型大功率的多功能环保移动电源
CN103219778A (zh) * 2013-05-02 2013-07-24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5v输出移动电源
US20170170653A1 (en) * 2014-05-13 2017-06-15 Beijing Tocel Electronics Co., Ltd (CN) Explosion-proof circuit, charging circuit and charging/discharging protection circuit of battery
CN105186605A (zh) * 2015-08-25 2015-12-23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用于电动车的充电系统
CN106451611A (zh) * 2016-09-19 2017-02-22 深圳甜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桌牌
CN106781066A (zh) * 2017-01-04 2017-05-31 深圳市租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动态密码移动电源自助租售终端及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06712208A (zh) * 2017-02-14 2017-05-24 深圳市租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密码充电装置
CN206877097U (zh) * 2017-06-30 2018-01-12 深圳市锦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充电宝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82735A (zh) * 2017-09-25 2017-12-15 深圳方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四位固定验证码充电器
CN107742371A (zh) * 2017-10-19 2018-02-27 前海哆啦阿梦(深圳)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用于共享式充电宝的充电、贮存一体机
CN108510657A (zh) * 2018-04-18 2018-09-07 广州电乐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充电器及充电方法
CN109347158A (zh) * 2018-10-23 2019-02-15 深圳市兰柏智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共享充电线的充电方法及共享充电线
CN110233512A (zh) * 2019-07-16 2019-09-13 深圳市龙威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多线程快速电源
CN110289666A (zh) * 2019-07-30 2019-09-27 深圳市龙威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高可靠矢量共享密码快充
CN113162194A (zh) * 2021-05-11 2021-07-23 道县龙威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充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4094666A (zh) * 2021-11-23 2022-02-25 杭州东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充电柜为共享充电宝充电的无线充电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53387B (zh) 2023-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53387A (zh) 一种共享充电宝
CN206877097U (zh) 一种共享充电宝
CN103701163B (zh) 电池、具有该电池的飞行器及电池控制方法
CN208707342U (zh) 一种带通信功能的锂电池保护板
CN204103515U (zh) 一种镍氢、镍镉电池充放电分析器
CN104901373B (zh) 均衡式充电器及方法
WO2014012249A1 (zh) 一种电动车辆充放电模拟系统及方法
CN105609337A (zh) 一种能够实时计量计费的智能断路器系统
CN106058961B (zh) 一种可充电电池、充电管理电路、电子设备及充电器
CN208015388U (zh) 一种电池组的保护电路
CN110518674A (zh) 锂电池充放电电路
CN105098729A (zh) 一种智能锂电池保护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380492A (zh) 一种电池充电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08837115U (zh) 电压输出电路以及电子烟
CN205429792U (zh) 一种电池组监控系统
CN104410113B (zh) 具有通讯功能的锂电池电源装置
CN107681765A (zh) 太阳能直流储能电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9994146U (zh) 基于usb数据显示线的充电电路及usb数据显示线
CN209028440U (zh) 一种电池循环测试自动控制装置
CN208797633U (zh) 电子设备充电电路、充电设备和充电管理系统
CN207490586U (zh) 太阳能直流储能电源装置
CN206573608U (zh) 一种具有续航功能的继电保护测试装置
CN104967170A (zh) 移动电源
CN204156576U (zh) 一种电源维护模块
CN210956908U (zh) 一种无人机智能锂电池保护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30

Address after: Building 1, Building 2, Haochuang Longhua Industrial Park, No. 95 Yousong Road, Fukang Community, Longhua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Wenxin Building) 208-209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Ruil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806, East Business Building, Minzhi Avenue, Longhua Street, Longhua New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JINTENG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