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19778A - 一种5v输出移动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5v输出移动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19778A
CN103219778A CN2013101599881A CN201310159988A CN103219778A CN 103219778 A CN103219778 A CN 103219778A CN 2013101599881 A CN2013101599881 A CN 2013101599881A CN 201310159988 A CN201310159988 A CN 201310159988A CN 103219778 A CN103219778 A CN 1032197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resistance
capacitor
circuit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5998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19778B (zh
Inventor
秦会斌
张京
龚三三
朱挺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15998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197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197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197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197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1977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5V输出移动电源。现有移动电源户外使用有局限性,输出功率小,缺少完备保护装置,易造成安全事故。该电源包括锂电池、单片机控制电路、充电电路、短路保护电路、温度和过放保护电路、5V输出电路、电量显示电路;充电电路第一输出端与锂电池输入端电连接、第二输出端与单片机控制电路输入端电连接,短路保护电路输入端与锂电池的输出端电连接、输出端与温度和过放保护电路输入端信号连接,温度和过放保护电路输出端与5V输出电路输入端信号连接,单片机控制电路输出端与电量显示电路输入端信号连接,温度和过放保护电路与单片机控制电路信号连接,锂电池与单片机控制电路电连接。该电源具有多种充电方式,且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5V输出移动电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电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5V输出移动电源,具体涉及一种以绿色太阳能充电为主,兼顾车载电源充电输入方式以及具备标准USB5V输出的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移动电源基本以市电充电为主。这种移动电源在户外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输出功率也较小,一般只有10W左右,只能给手机、MP3、PAD等小功率电子产品充电。而且一部分市场上的移动电源因缺少完备的过热、过流和欠压等保护装置,常导致移动电源因温度过高或电流过大而造成安全事故,大大减少了移动电源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5V输出移动电源。
本发明包括锂电池、单片机控制电路、充电电路、短路保护电路、温度和过放保护电路、5V输出电路、电量显示电路;充电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锂电池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二输出端与单片机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短路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锂电池的输出端电连接、输出端与温度和过放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温度和过放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5V输出电路的输入端信号连接,单片机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电量显示电路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温度和过放保护电路与单片机控制电路信号连接,锂电池与单片机控制电路电连接。
所述的充电电路包括充电芯片U1、P沟道MOS场效应晶体管Q1、电感L1、二极管D1~D2,电容C1~C9,电阻R1~R7;充电芯片U1的第1引脚与第三电容C3的一端连接,第2脚与第一电容C1的负极、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4引脚、第5引脚、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7引脚、第3引脚、第六电容C6的一端、第七电容C7的一端、第八电容C8的一端、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四电容C4的负极、第五电容C5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后并接地,第6引脚与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第8引脚与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第9引脚与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第10引脚与第九电容C9的一端、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第11引脚与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第13引脚与第一电感L1的一端、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第14引脚与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四电容C4的正极、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后与锂电池1的输入端连接,第15引脚与第一电容C1的正极、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P沟道MOS场效应晶体管Q1的漏极连接后接电源VCC,第16引脚与P沟道MOS场效应晶体管Q1的栅极连接;P沟道MOS场效应晶体管Q1的源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接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后作为充电电路的输出端Vbat-Samp;所述的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为肖特基二极管,第一电容C1、第四电容C4为电解电容,第六电容C6、第八电容C8为瓷片电容,第四电阻R4为负热敏电阻,充电芯片U1的型号为CN3705;
所述的锂电池电压为12V,采用现有市场上可以购买到的3.7V锂电池,三节串联而成。
所述的短路保护电路包括电流过载保护器F1;电流过载保护器F1的第1引脚与锂电池的输出端连接,第2引脚作为短路保护电路4的输出端Vbat2;
所述的温度和过放保护电路包括继电器Relay、MOS管Q2、二极管D3、电阻R8;继电器Relay的第1引脚与第3引脚、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后与短路保护电路的输出端Vbat2连接,第2引脚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MOS管Q2的漏极连接,第3引脚与常闭触点第5引脚连接,第4引脚悬空,第5引脚作为温度和过放保护电路的输出端Vmain;MOS管Q2的栅极与第八电阻R8的一端连接、源极接地,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作为温度和过放保护电路的信号端Control;
所述的5V输出电路包括第二芯片U2、二极管D4、电感L2、端子P1、电容C10~C11,电阻R9~R12;第二芯片U2的第1引脚与温度和过放保护电路的输出端Vmain连接,第2引脚与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第二电感L2的一端连接,第3引脚与第5引脚、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第十电容C10的负极、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连接后接地,第4引脚与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第十电容C10的正极、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第十电阻R10的一端、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第一端子P1的第2引脚连接;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与第九电阻R9的一端、第一端子P1的第1引脚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与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第一端子P1的第3引脚连接,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均接地;第一端子P1的第2引脚作为5V输出接口;所述的第二芯片U2的型号为LM2576;
所述的单片机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芯片U3、运算放大器U4、电阻R13~R17、电容C12~C14;单片机芯片U3的第1引脚接电源VCC,第2引脚作为单片机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LED100﹪,第3引脚作为单片机控制电路2的第二输出端LED75﹪,第4引脚与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第十四电容C14的一端连接,第6引脚与温度和过放保护电路的信号端Control连接,第7引脚与第十二电容C12的一端、运算放大器U4的第1引脚、运算放大器U4的第2引脚连接,第10引脚与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运算放大器U4的第5引脚、运算放大器U4的第7引脚连接,第11引脚作为单片机控制电路的第三输出端LED50﹪,第12引脚作为单片机控制电路的第四输出端LED25﹪,第14引脚接地,第5、8、9、13引脚悬空;运算放大器U4的第3引脚与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连接,第4引脚接地,第6引脚与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连接,第8引脚与锂电池电连接;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与充电电路的输出端Vbat-Samp连接,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连接,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均接电源VCC,第十二电容C12的另一端、第十三电容C13的另一端、第十四电容C14的另一端、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的单片机芯片U5的型号为PIC16F616T-I/SL,第一运算放大器U6的型号为LM358,第二十六电阻R26为负热敏电阻;
所述的电量显示电路包括电阻R18~R21、发光二极管LED1~LED4;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与单片机控制电路的第四输出端LED25﹪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连接,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与单片机控制电路的第三输出端LED50﹪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阳极连接,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与单片机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LED75﹪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阳极连接,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与单片机控制电路2的第一输出端LED100﹪连接、另一端与第四发光二极管LED4的阳极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阴极与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阴极、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阴极、第四发光二极管LED4的阴极连接后接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具有多种充电方式,既可以采用目前流行的清洁能源太阳能充电,有效缓解了目前资源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在受自然因素限制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采用便捷的车载电源充电,方便户外使用。为了实现用太阳能充电,适应太阳能板输出电压较宽问题,采用一款输入范围在12~28V的锂电池充电芯片,同时它也兼容车载电源12/24V的直接输入。本发明采用buck电路拓扑结构,解决了太阳能板输出电压变化较大的问题,稳定了充电电流和电压。本发明采用标准的USB5V输出,最高功率可达10W,可以给手机、MP3、PAD等小功率电子产品充电。为了使电路更加安全,本发明加了过流、过热、过放三种保护,当电流超过设定的8 A时,过载保护器关断电路,防止电流继续增大,进行过流保护;当温度超过65摄氏度时,单片机控制电路关断电路,防止温度继续升高,进行温度保护;在锂电池电压低于设定的8.5 V时,单片机芯片U3经过取样电路、运放比较器等电路关断锂电池,停止其对外继续放电,进行过放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充电电路的电路图;
图3为短路保护电路的电路图;
图4为温度和过放保护电路的电路图;
图5为5V输出电路的电路图;
图6为单片机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7为电量显示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锂电池1、单片机控制电路2、充电电路3、短路保护电路4、温度和过放保护电路5、5V输出电路6、电量显示电路7;充电电路3的第一输出端与锂电池1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二输出端与单片机控制电路2的输入端电连接,短路保护电路4的输入端与锂电池1的输出端电连接、输出端与温度和过放保护电路5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温度和过放保护电路5的输出端与5V输出电路6的输入端信号连接,单片机控制电路2的输出端与电量显示电路7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温度和过放保护电路5与单片机控制电路2信号连接,锂电池1与单片机控制电路2电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的充电电路3包括充电芯片U1、P沟道MOS场效应晶体管Q1、电感L1、二极管D1~D2,电容C1~C9,电阻R1~R7;充电芯片U1的第1引脚与第三电容C3的一端连接,第2脚与第一电容C1的负极、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4引脚、第5引脚、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7引脚、第3引脚、第六电容C6的一端、第七电容C7的一端、第八电容C8的一端、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四电容C4的负极、第五电容C5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后并接地,第6引脚与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第8引脚与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第9引脚与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第10引脚与第九电容C9的一端、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第11引脚与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第13引脚与第一电感L1的一端、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第14引脚与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四电容C4的正极、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后与锂电池1的输入端连接,第15引脚与第一电容C1的正极、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P沟道MOS场效应晶体管Q1的漏极连接后接电源VCC,第16引脚与P沟道MOS场效应晶体管Q1的栅极连接;P沟道MOS场效应晶体管Q1的源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接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后作为充电电路3的输出端Vbat-Samp;所述的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为肖特基二极管,第一电容C1、第四电容C4为电解电容,第六电容C6、第八电容C8为瓷片电容,第四电阻R4为负热敏电阻,充电芯片U1的型号为CN3705;
所述的锂电池1电压为12V,采用现有市场上可以购买到的3.7V锂电池,三节串联而成。
如图3所示,短路保护电路4包括电流过载保护器F1;电流过载保护器F1的第1引脚与锂电池的输出端连接,第2引脚作为短路保护电路4的输出端Vbat2;
如图4所示,所述的温度和过放保护电路5包括继电器Relay、MOS管Q2、二极管D3、电阻R8;继电器Relay的第1引脚与第3引脚、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后与短路保护电路4的输出端Vbat2连接,第2引脚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MOS管Q2的漏极连接,第3引脚与常闭触点第5引脚连接,第4引脚悬空,第5引脚作为温度和过放保护电路5的输出端Vmain;MOS管Q2的栅极与第八电阻R8的一端连接、源极接地,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作为温度和过放保护电路5的信号端Control;
如图5所示,所述的5V输出电路包括第二芯片U2、二极管D4、电感L2、端子P1、电容C10~C11,电阻R9~R12;第二芯片U2的第1引脚与温度和过放保护电路5的输出端Vmain连接,第2引脚与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第二电感L2的一端连接,第3引脚与第5引脚、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第十电容C10的负极、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连接后接地,第4引脚与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第十电容C10的正极、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第十电阻R10的一端、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第一端子P1的第2引脚连接;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与第九电阻R9的一端、第一端子P1的第1引脚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与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第一端子P1的第3引脚连接,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均接地;第一端子P1的第2引脚作为5V输出接口;所述的第二芯片U2的型号为LM2576;
如图6所示,所述的单片机控制电路2包括单片机芯片U3、运算放大器U4、电阻R13~R17、电容C12~C14;单片机芯片U3的第1引脚接电源VCC,第2引脚作为单片机控制电路2的第一输出端LED100﹪,第3引脚作为单片机控制电路2的第二输出端LED75﹪,第4引脚与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第十四电容C14的一端连接,第6引脚与温度和过放保护电路5的信号端Control连接,第7引脚与第十二电容C12的一端、运算放大器U4的第1引脚、运算放大器U4的第2引脚连接,第10引脚与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运算放大器U4的第5引脚、运算放大器U4的第7引脚连接,第11引脚作为单片机控制电路2的第三输出端LED50﹪,第12引脚作为单片机控制电路2的第四输出端LED25﹪,第14引脚接地,第5、8、9、13引脚悬空;运算放大器U4的第3引脚与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连接,第4引脚接地,第6引脚与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连接,第8引脚与锂电池1电连接;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与充电电路3的输出端Vbat-Samp连接,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连接,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均接电源VCC,第十二电容C12的另一端、第十三电容C13的另一端、第十四电容C14的另一端、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的单片机芯片U5的型号为PIC16F616T-I/SL,第一运算放大器U6的型号为LM358,第二十六电阻R26为负热敏电阻;
如图7所示,所述的电量显示电路7包括电阻R18~R21、发光二极管LED1~LED4;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与单片机控制电路2的第四输出端LED25﹪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连接,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与单片机控制电路2的第三输出端LED50﹪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阳极连接,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与单片机控制电路2的第二输出端LED75﹪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阳极连接,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与单片机控制电路2的第一输出端LED100﹪连接、另一端与第四发光二极管LED4的阳极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阴极与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阴极、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阴极、第四发光二极管LED4的阴极连接后接地。
工作过程:
温度和过放保护电路5的工作过程为当给电子产品充电时电路板的温度超过65摄氏度时,单片机芯片U3会控制继电器关断输出电路,使电路板停止工作,防止温度进一步升高。当温度回到65摄氏度以下时单片机控制电路2自动工作。当锂电池1的剩余电量低于8.5V时,单片机控制电路2通过采样电阻网络检测到锂电池1剩余电量过低,自动控制继电器关断放电电路,防止锂电池1过放的情况发生。
充电电路3中加入负热敏电阻R4检测给锂电池1充电时的温度,当温度超过45摄氏度时,充电电路3停止工作,防止温度进一步升高,当温度下降到45摄氏度以下时继续充电。
短路保护电路4采用电流过载保护器F1,当电路电流超过10安培(A)时,电流过载保护器F1会自动跳开,切断电路,防止短路或电流过大烧毁电路板和锂电池1;排除短路故障后可以按下电流过载保护器F1的按钮,电路正常工作。
5V输出电路的工作过程为第二芯片U2的第1引脚与温度和过放保护电路5的输出端Vmain连接,为第二芯片U2提供电压,经过BUCK拓扑降压电路,由第一端子P1的第2引脚作为5V输出电路的输出端5V-OUT,所述的第二芯片U2的型号为LM2576;所述的5V输出端5V-OUT使用USB接口,将电子产品用充电线连接到USB接口,就可以给手机、MP/3/4/5等电子产品充电。
电量显示电路的工作过程为当本发明充电到25﹪时,点亮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当本发明充电到50﹪时,点亮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且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恒亮;当本发明充电到75﹪时,点亮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且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恒亮;当本发明充电到100﹪时,点亮第四发光二极管LED4,且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恒亮。

Claims (1)

1. 一种5V输出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该移动电源包括锂电池、单片机控制电路、充电电路、短路保护电路、温度和过放保护电路、5V输出电路、电量显示电路;充电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锂电池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二输出端与单片机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短路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锂电池的输出端电连接、输出端与温度和过放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温度和过放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5V输出电路的输入端信号连接,单片机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电量显示电路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温度和过放保护电路与单片机控制电路信号连接,锂电池与单片机控制电路电连接;
所述的充电电路包括充电芯片U1、P沟道MOS场效应晶体管Q1、电感L1、二极管D1~D2,电容C1~C9,电阻R1~R7;充电芯片U1的第1引脚与第三电容C3的一端连接,第2脚与第一电容C1的负极、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4引脚、第5引脚、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7引脚、第3引脚、第六电容C6的一端、第七电容C7的一端、第八电容C8的一端、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四电容C4的负极、第五电容C5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后并接地,第6引脚与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第8引脚与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连接,第9引脚与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第10引脚与第九电容C9的一端、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第11引脚与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第13引脚与第一电感L1的一端、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第14引脚与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四电容C4的正极、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后与锂电池1的输入端连接,第15引脚与第一电容C1的正极、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P沟道MOS场效应晶体管Q1的漏极连接后接电源VCC,第16引脚与P沟道MOS场效应晶体管Q1的栅极连接;P沟道MOS场效应晶体管Q1的源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接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后作为充电电路的输出端Vbat-Samp;所述的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为肖特基二极管,第一电容C1、第四电容C4为电解电容,第六电容C6、第八电容C8为瓷片电容,第四电阻R4为负热敏电阻,充电芯片U1的型号为CN3705;
所述的锂电池电压为12V,采用现有市场上可以购买到的3.7V锂电池,三节串联而成;
所述的短路保护电路包括电流过载保护器F1;电流过载保护器F1的第1引脚与锂电池的输出端连接,第2引脚作为短路保护电路4的输出端Vbat2;
所述的温度和过放保护电路包括继电器Relay、MOS管Q2、二极管D3、电阻R8;继电器Relay的第1引脚与第3引脚、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后与短路保护电路的输出端Vbat2连接,第2引脚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MOS管Q2的漏极连接,第3引脚与常闭触点第5引脚连接,第4引脚悬空,第5引脚作为温度和过放保护电路的输出端Vmain;MOS管Q2的栅极与第八电阻R8的一端连接、源极接地,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作为温度和过放保护电路的信号端Control;
所述的5V输出电路包括第二芯片U2、二极管D4、电感L2、端子P1、电容C10~C11,电阻R9~R12;第二芯片U2的第1引脚与温度和过放保护电路的输出端Vmain连接,第2引脚与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第二电感L2的一端连接,第3引脚与第5引脚、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第十电容C10的负极、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连接后接地,第4引脚与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第十电容C10的正极、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第十电阻R10的一端、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第一端子P1的第2引脚连接;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与第九电阻R9的一端、第一端子P1的第1引脚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与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第一端子P1的第3引脚连接,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均接地;第一端子P1的第2引脚作为5V输出接口;所述的第二芯片U2的型号为LM2576;
所述的单片机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芯片U3、运算放大器U4、电阻R13~R17、电容C12~C14;单片机芯片U3的第1引脚接电源VCC,第2引脚作为单片机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LED100﹪,第3引脚作为单片机控制电路2的第二输出端LED75﹪,第4引脚与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第十四电容C14的一端连接,第6引脚与温度和过放保护电路的信号端Control连接,第7引脚与第十二电容C12的一端、运算放大器U4的第1引脚、运算放大器U4的第2引脚连接,第10引脚与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运算放大器U4的第5引脚、运算放大器U4的第7引脚连接,第11引脚作为单片机控制电路的第三输出端LED50﹪,第12引脚作为单片机控制电路的第四输出端LED25﹪,第14引脚接地,第5、8、9、13引脚悬空;运算放大器U4的第3引脚与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连接,第4引脚接地,第6引脚与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连接,第8引脚与锂电池电连接;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与充电电路的输出端Vbat-Samp连接,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与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连接,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均接电源VCC,第十二电容C12的另一端、第十三电容C13的另一端、第十四电容C14的另一端、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的单片机芯片U5的型号为PIC16F616T-I/SL,第一运算放大器U6的型号为LM358,第二十六电阻R26为负热敏电阻;
所述的电量显示电路包括电阻R18~R21、发光二极管LED1~LED4;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与单片机控制电路的第四输出端LED25﹪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连接,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与单片机控制电路的第三输出端LED50﹪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阳极连接,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与单片机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LED75﹪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阳极连接,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与单片机控制电路2的第一输出端LED100﹪连接、另一端与第四发光二极管LED4的阳极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阴极与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阴极、第三发光二极管LED3的阴极、第四发光二极管LED4的阴极连接后接地。
CN201310159988.1A 2013-05-02 2013-05-02 一种5v输出移动电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197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59988.1A CN103219778B (zh) 2013-05-02 2013-05-02 一种5v输出移动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59988.1A CN103219778B (zh) 2013-05-02 2013-05-02 一种5v输出移动电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19778A true CN103219778A (zh) 2013-07-24
CN103219778B CN103219778B (zh) 2014-11-05

Family

ID=48817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5998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19778B (zh) 2013-05-02 2013-05-02 一种5v输出移动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19778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0766A (zh) * 2013-11-01 2015-05-06 恒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串接设计的行动电源
CN105656149A (zh) * 2016-03-24 2016-06-08 江苏峰谷源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可用于移动电源的光伏充电电池
CN106972574A (zh) * 2017-04-25 2017-07-21 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保护功能的锂电池车载充放电电路
CN107153387A (zh) * 2017-06-30 2017-09-12 深圳市锦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充电宝
CN107181297A (zh) * 2017-05-25 2017-09-19 安徽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震动发电机的手机充电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13231Y (zh) * 2008-06-30 2009-03-25 上海易科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便携移动电源
CN201868914U (zh) * 2010-11-26 2011-06-15 天津乃英太阳能光伏照明设备技术开发中心 太阳能光伏多项充电器
CN201928043U (zh) * 2010-12-07 2011-08-10 深圳市思倍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电源
CN202586433U (zh) * 2012-05-09 2012-12-05 厦门广开电子有限公司 移动电源
CN203205948U (zh) * 2013-05-02 2013-09-18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5v输出移动电源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13231Y (zh) * 2008-06-30 2009-03-25 上海易科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便携移动电源
CN201868914U (zh) * 2010-11-26 2011-06-15 天津乃英太阳能光伏照明设备技术开发中心 太阳能光伏多项充电器
CN201928043U (zh) * 2010-12-07 2011-08-10 深圳市思倍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电源
CN202586433U (zh) * 2012-05-09 2012-12-05 厦门广开电子有限公司 移动电源
CN203205948U (zh) * 2013-05-02 2013-09-18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5v输出移动电源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0766A (zh) * 2013-11-01 2015-05-06 恒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串接设计的行动电源
CN105656149A (zh) * 2016-03-24 2016-06-08 江苏峰谷源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可用于移动电源的光伏充电电池
CN106972574A (zh) * 2017-04-25 2017-07-21 航天科技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保护功能的锂电池车载充放电电路
CN107181297A (zh) * 2017-05-25 2017-09-19 安徽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震动发电机的手机充电装置
CN107153387A (zh) * 2017-06-30 2017-09-12 深圳市锦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充电宝
CN107153387B (zh) * 2017-06-30 2023-11-24 深圳市睿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充电宝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19778B (zh) 2014-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19777B (zh) 一种小型大功率的多功能移动电源
CN203466383U (zh) 一种智能静态零功耗安全节能多功能插座
CN103219778B (zh) 一种5v输出移动电源
CN204271698U (zh) 一种应用于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的电源管理监测装置
CN204167974U (zh) 一种可定时且充满后双隔离的电动车充电器
CN203278308U (zh) 小型大功率的多功能环保移动电源
CN202424257U (zh) 一种电池充电电路
CN102163866A (zh) 一种可定时手机电池充电器
CN204376506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电池
CN205489485U (zh) 一种具有温控、短路和过充保护的太阳能充电电源
CN201937311U (zh) 一种全自动不间断电源
CN203205948U (zh) 5v输出移动电源
CN204759079U (zh) 一种新型的具有开短路检测功能的电子烟控制器
CN104882742A (zh) 一种智能充电插座
CN205724948U (zh) 一种锂电池充放电控制电路
CN201699253U (zh) 一种具备智能充电功能的供电座
CN201219207Y (zh) 充电器自动断电节能装置
CN204290392U (zh) 一种电池下电复位控制电路
CN211351802U (zh) 一种分流法无线充电电路
CN204349564U (zh) 太阳能充电一体机
CN104065043A (zh) 电池欠压保护和显示电路
CN201498978U (zh) 电池过放电保护电路
CN201611794U (zh) 一种浮充保护充电器
CN101635450A (zh) 一种电路防水器
CN204794239U (zh) 一种太阳能充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05

Termination date: 2015050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