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45837A - 阵列基板、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阵列基板、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45837A
CN107145837A CN201710241442.9A CN201710241442A CN107145837A CN 107145837 A CN107145837 A CN 107145837A CN 201710241442 A CN201710241442 A CN 201710241442A CN 107145837 A CN107145837 A CN 1071458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infrared sensor
array base
base palte
sensor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4144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朝蓉
黄青青
徐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ud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ud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ud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ud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4144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45837A/zh
Publication of CN1071458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458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18Sensors therefor using electro-optical elements or layers, e.g. electroluminescent sen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8Eye characteristics, e.g. of the iris
    • G06V40/19Sensor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阵列基板、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该阵列基板包括:基板本体以及呈矩阵排列于基板本体上的第一基本点;第一基本点包括:排列在一起的M个显示像素、M个红外传感单元以及N个红外发光单元;其中,M、N均为正整数,且M大于等于N;基板本体还具有显示像素、红外发光单元和红外传感单元的信号线路。本实施方式通过将红外发光单元、红外传感单元和显示装置的显示像素集成在一起,不仅可以降低电子设备结构设计难度、减少开孔,而且红外传感单元既可以用于指纹识别、又可以用于虹膜识别,一物多用,从而可以降低成本,同时,由于指纹识别功能是在显示区域实现,所以提高了指纹识别的灵活性,方便用户使用。

Description

阵列基板、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阵列基板、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生物识别功能(例如指纹识别、虹膜识别)被广泛运用在电子产品中。现有指纹识别方案多为电容式原理(其是运用半导体电容阵列感应测量每个像素点的电容变化,每一个像素点即是一个电容电极,当手指按压在指纹模组识别区域时,根据指纹谷、指纹脊电容值的不同实现指纹识别功能)。目前手机的指纹模组一般设置在正面按键位置,这样的指纹模组一般具有盖板。由于电容指纹模组的原理限制,手指信号无法穿透很厚的材质,因此当指纹模组位于正面时,一般需要对手机的玻璃保护盖板做挖空处理。虹膜识别方案通常是在电子设备中安装独立的虹膜识别摄像头以及红外灯。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电子产品中的指纹识别、虹膜识别多是独立的功能模块,通过电路连接与主芯片实现通信,从而实现对应功能,而该种独立的指纹识别、虹膜识别功能模块,结构复杂、并且一般需要开孔,导致电子产品结构设计难度增加,而且独立的指纹识别模组识别区域受限,造成用户使用不便。同时,独立的指纹识别模块、虹膜识别模块各自均需要单独制造感性芯片,对芯片产能要求较高、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阵列基板、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通过将红外发光单元、红外传感单元和显示装置的显示像素集成在一起,不仅可以降低电子设备结构设计难度、减少开孔,而且红外传感单元既可以用于指纹识别、又可以用于虹膜识别,一物多用,从而可以降低成本,同时,由于指纹识别功能是在显示区域实现,所以提高了指纹识别的灵活性,方便用户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应用于显示模组中,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基板本体以及呈矩阵排列于所述基板本体上的第一基本点;所述第一基本点包括:排列在一起的M个显示像素、M个红外传感单元以及N个红外发光单元;其中,M、N均为正整数,且M大于等于N;所述基板本体还具有所述显示像素、红外发光单元和红外传感单元的信号线路。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如前所述的阵列基板。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控制芯片、处理单元以及如前所述的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通信连接于所述处理单元;所述控制芯片包括:指纹识别子模块和虹膜识别子模块;所述指纹识别子模块和虹膜识别子模块均电性连接于所述显示模组的阵列基板上的红外传感单元。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将红外传感单元和红外发光单元均与显示像素集成在一起,通过红外发光单元和红外传感单元配合,既可以实现虹膜识别,又可以实现指纹识别,使得红外发光单元和红外传感单元一物多用,因此,有利于减轻红外传感单元产能压力,还有利于降低成本。并且,由于是在阵列基板对应的显示区域上实现指纹识别功能,因此有利于灵活增大指纹识别区域,更加方便用户使用。本实施方式同时将指纹识别和虹膜识别功能集成在显示模组中,因此可简化电子设备结构设计,降低电子设备结构设计难度,减少开孔。
另外,所述M大于N。这样,可以通过数目较少的红外发光单元提供红外光源,有利于节约成本。
另外,所述显示像素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所述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以及红外发光单元依次并列排列,且所述红外传感单元排列于所述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以及红外发光单元的同一端;或者所述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以及红外传感单元依次并列排列,且所述红外发光单元排列于所述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以及红外传感单元的同一端;或者所述红外发光单元和所述红外传感单元上下对齐排成一列后与所述显示像素并列排列。上述排列方式中,红外发光单元、红外传感单元和显示像素易于对齐,可以降低阵列基板制作工艺复杂度。
另外,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第二基本点;其中,所述第二基本点仅包括显示像素;所述第一基本点和第二基本点均呈矩阵排列于所述基板本体上。从而可使阵列基板对应的显示区域中,部分具有指纹识别和虹膜识别功能,另一部分仅具有显示功能,有利于丰富显示装置的实现方式。
另外,所述基板本体为单层基板,所述第一基本点的显示像素、红外发光单元和红外传感单元均设置于所述基板本体的上表面。通过将红外发光单元、红外传感单元和显示像素设置于同一层,有利于降低工艺要求,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另外,所述基板本体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表面;所述第一基本点的显示像素形成于所述第二基板上表面;所述第一基本点的红外发光单元和红外传感单元均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
另外,所述基板本体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表面;所述第一基本点的显示像素和红外发光单元均形成于所述第二基板上表面;所述第一基本点的红外传感单元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通过将红外发光单元、红外传感单元和显示像素设置两层基板上,使得红外发光单元、红外传感单元和显示像素既可以互相堆叠,也可以互不重叠,丰富了阵列基板的实现方式。当显示像素和红外发光单元、红外传感单元互相重叠时,不仅可以最大限度保留现有显示模组的制作工艺,而且可以节约第一基本点的占用面积。
另外,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触控屏、光学胶层、偏光片以及泡棉层;所述偏光片的上表面通过所述光学胶层连接于所述触控屏;所述阵列基板设置于所述偏光片的下表面;所述泡棉层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的下表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第一基本点的显示像素、红外发光单元、红外传感单元纵横排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第一基本点的显示像素、红外发光单元、红外传感单元并列排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显示像素和红外发光单元、红外传感单元互不重叠时第二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显示像素和红外发光单元、红外传感单元互不重叠时第一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显示像素和红外发光单元、红外传感单元完全重叠时第二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显示像素和红外发光单元、红外传感单元完全重叠时第一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第一基本点和第二基本点交错排列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第一基本点和第二基本点分区排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阵列基板,该阵列基板应用于显示模组中。其中,显示模组可以是AMOLED(Active 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模组、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显示模组等,这些显示模组可以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可穿戴式设备等的电子设备中。本实施方式对这些均不作限制。
如图1所示,该阵列基板包括:基板本体1以及呈矩阵排列于基板本体1上的第一基本点2。作为举例而非限制,本实施方式的基板本体1上仅排列有第一基本点1。第一基本点包括:排列在一起的M个显示像素、M个红外传感单元以及N个红外发光单元。其中,M、N均为正整数,且M大于等于N,即红外传感单元的数目大于等于红外发光单元的数目。本实施方式中,基板本体还具有显示像素、红外发光单元和红外传感单元的信号线路。
在一个例子中,第一基本点中的红外传感单元的数目M可以大于红外发光单元的数目N。由于红外发光单元用于提供红外光源,所以红外发光单元的数目及排列只要能够提供均匀、充足的红外光源,满足指纹识别和虹膜识别的需求即可,而红外传感单元的数目以及排列则需要满足虹膜识别成像精度和指纹识别成像精度,因此,与红外传感单元的数目相比,红外发光单元的数目可以适当减少。通过设置较少数目的红外发光单元,使得可以在满足指纹识别和虹膜识别所需红外光线的前提下,节约成本、降低功耗。本实施方式对于红外传感单元的数目和红外发光单元的数目不作具体限制。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红外传感单元的数目与显示像素的数目相同,从而可以保证指纹识别和虹膜识别的精度。其中,第一基本点2可以包括:一个显示像素20、一个红外传感单元21和一个红外发光单元22。其中,显示像素20可以包括:红色子像素201、绿色子像素202和蓝色子像素203。本实施方式对显示像素不作具体限制,在一些例子中,显示像素还可以包括白色子像素。现有技术中有多种成熟的显示模组制作方法,本实施方式的阵列基板中的第一基本点的显示像素的制作方法可以采用现有的制作方法实现。其中,对于液晶显示像素而言,显示像素的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驱动电路可以通过光罩刻蚀工艺形成在基板本体上(基本本体例如为玻璃基板),显示像素的发光层(液晶层)可以通过蒸镀工艺制作在驱动电路层上,从而形成液晶显示像素。当然,本实施方式的显示像素还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他显示像素。本实施方式对显示像素的制作工艺不作具体限制。
并且,本实施方式对显示像素中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的形状、大小以及排列顺序等亦不作具体限制,但是显示像素中的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的形状、大小以及排列顺序需要满足具体的制造工艺以及设计要求。
本实施方式中,红外传感单元21用于将接收到的红外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红外传感单元例如可以为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感光单元或者CCD(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感光单元,本实施方式对于红外传感单元不作具体限制。红外发光单元是一种红外发光二极管,用于发出红外光。红外发光单元和红外传感单元均可以采用与显示像素相同或者类似的工艺制作在基板本体上,例如通过光罩刻蚀工艺将显示像素、红外发光单元、红外传感单元制作在基板本体上。本实施方式对红外传感单元的形状以及大小也不作具体限制。其中,红外发光单元、红外传感单元的波长例如可以为810纳米,本实施方式对于红外传感单元的波长亦不作具体限制。下面对第一基本点中红外传感单元、显示像素和红外发光单元的排列方式进行举例说明。基于现有的集成电路制作工艺,红外发光单元、红外传感单元和显示像素均可以做得更小,从而可以使得第一基本点的大小接近现有的显示像素的大小。
如图2所示,第一基本点2中的显示像素20中的红色子像素201、绿色子像素202、蓝色子像素203、红外传感单元21和红外发光单元22的形状可以均为矩形,其中红色子像素201、绿色子像素202、蓝色子像素203的大小可以相同,红外传感单元21和红外发光单元22的长度和宽度可以均小于红色子像素。其中,红色子像素201、绿色子像素202、蓝色子像素203和红外传感单元21可以依次并列排列,红外发光单元22则排列于红色子像素201、绿色子像素202、蓝色子像素203和红外传感单元21的同一端。或者,还可以调换图2中红外传感单元和红外发光单元的位置,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红外发光单元可以依次并列排列,而红外传感单元则排列于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红外发光单元的同一端。
如图3所示,红色子像素201、绿色子像素202、蓝色子像素203可以依次并列排列,而红外传感单元21和红外发光单元22则上下对齐排列成一列后与显示像素并列排列。上述排列方式便于对齐显示像素、红外发光单元和红外传感单元的图形,有利于降低制造工艺难度。
本实施方式中,基板本体具有显示像素、红外传感单元和红外发光单元的信号线路,其中,显示像素、红外传感单元和红外发光单元的信号线路均可以采用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线路。通过信号线路,使得阵列基板上的显示像素、红外发光单元、红外传感单元可以接收外部驱动、控制信号,同时可以将红外传感单元采集的图像信息(图像信息包括:指纹信息和虹膜信息)发送至外部控制电路。
本实施方式中,基板本体为单层基板,第一基本点的显示像素、红外发光单元和红外传感单元均设置于基板本体的上表面。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基本点的占用面积可以与现有相同规格的显示模组的阵列基板中的显示像素的占用面积相同,从而不会对包括本实施方式的阵列基板的显示装置的分辨率造成影响。因此,为了给红外发光单元和红外传感单元腾出位置,可以适当缩小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的面积。
本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打破现有指纹识别模组化、虹膜识别模组化的设计理念,创新性地将红外发光单元、红外传感单元与显示像素一起排列在显示基板上,形成同时具有显示功能、指纹识别功能和虹膜识别功能的基本像素点(即第一基本点),这样,具有第一基本点阵列的阵列基板对应的显示区域就可以同时具有显示功能、指纹识别功能和虹膜识别功能。并且,本实施方式通过阵列基板对应的显示区域进行指纹识别,还可以灵活增大指纹识别区域,更加方便用户使用,同时通过阵列基板对应的显示区域进行虹膜识别,则无需在电子设备中集成独立的虹膜识别模组,有利于简化电子设备结构、减少开孔。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阵列基板。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基板本体为单层基板,而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基板本体为两层,从而可以丰富第一基本点的实现方式。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基板本体包括: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11。第一基本点的显示像素形成于第二基板11上表面,即红色子像素201、绿色子像素202、蓝色子像素203等均形成于第二基板11的上表面。第一基本点的红外传感单元21、红外发光单元22均形成于第一基板10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在第一基板10设置于第二基板11的上表面时,属于同一个第一基本点的红外传感单元、红外发光单元和显示像素既可以互不重叠,也可以相互重叠。其中,对于一个第一基本点而言,相互重叠可以是指红外传感单元、红外发光单元部分或者全部位于其下的显示像素的区域内。
其中,图5和图4分别是本实施方式基板本体的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11的结构示意图,且当第一基板10设置于第二基板11的上表面时,属于同一个第一基本点的红外传感单元21、红外发光单元22和显示像素20互不重叠。即当图5所示的第一基板10相互重叠地设置于图4所示的第二基板11的上表面时,位于图5中且属于同一个第一基本点的红外传感单元21、红外发光单元22和位于图4中且属于同一个第一基本点的显示像素20完全不重叠。
其中,图7和图6分别是本实施方式基板本体的第一基板10和第二基板11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且当第一基板10设置于第二基板11的上表面时,属于同一个第一基本点的红外发光单元、红外传感单元与显示像素完全互相重叠。即当图7所示的第一基板10相互重叠地设置于图6所示的第二基板11的上表面时,位于图7中且属于同一个第一基本点的红外传感单元21、红外发光单元22和位于图6中且属于同一个第一基本点的显示像素20完全互相重叠。当红外传感单元、红外发光单元和显示像素完全相互重叠时,在制作阵列基板时,可以继续沿用现有显示模组的阵列基板的设计方案排列显示像素,仅将红外传感单元和红外发光单元排列在位于其上的另一基板上即可。
作为图4、图5以及图6、图7所示的阵列基板的一种变形。红外传感单元和红外发光单元也可以设置于不同的基板上。其中,第一基本点的显示像素和红外发光单元均形成于第二基板上表面,第一基本点的红外传感单元形成于第一基板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
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红外传感单元、红外发光单元和显示像素分别形成于单独的基板上,且红外传感单元、红外发光单元和显示像素既可以相互重叠,也可以互不重叠,进一步丰富了基板的实现方式。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阵列基板。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仅由第一基本点呈阵列结构排列于基板本体上形成阵列基板,在第三实施方式中,阵列基板还包括第二基本点,其中,第二基本点仅包括显示像素。因此,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可以进一步丰富阵列基板的实现方式,从而可以兼顾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的灵活性和制作成本。
如图8所示,阵列基板包括:基板本体1、第一基本点2和第二基本点3。其中,第一基本点2和第二基本点3均呈矩阵排列于基板本体1上。其中,第二基本点3仅包括显示像素,即第二基本点与现有的显示像素相同,仅具有显示功能。
如图8所示,第一基本点2和第二基本点3可以相互交错呈矩阵排列于基板本体1整体对应的区域中,从而使得阵列基板对应的整个显示区域同时具有指纹识别和显示功能。
如图9所示,基板本体1还可以包括:第一区域12和第二区域13,其中,第一区域12仅具有显示功能,第二区域13既具有显示功能,也具有指纹识别、虹膜识别功能。其中,第一区域12对应的基板本体1上可以仅排列有第二基本点3(图未示)。第二区域13对应的基板本体1上既可以仅排列第一基本点1(图未示),也可以将第一基本点和第二基本点相互交错排列在第二区域。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区域的形状均为矩形,在一些例子中,第二区域还可以为椭圆形、圆形等。其中,第二区域的大小例如可以为用户拇指大小的5至10倍,这样,用户仅需了解第一区域的大致位置,即可方便地进行指纹识别。第二区域可以为基板本体的中心区域、边缘区域等任意区域。本实施方式对于第二区域的位置、形状以及大小均不作限制。
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而言,通过灵活排布第一基本点和第二基板点在基板本体上的位置,不仅可以灵活地实现多种指纹识别、虹膜识别区域,方便用户使用,而且还有利于降低成本。
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如图10所示,该显示模组包括:触控屏4、光学胶层5、偏光片6、泡棉层7以及如第一、第二或者第三实施方式所述的阵列基板。
具体地说,偏光片6的上表面通过光学胶层5连接于触控屏4,阵列基板设置于偏光片6的下表面,泡棉层7设置于阵列基板的下表面。触控屏4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电容触控屏等,本实施方式对于触控屏不做具体限制。泡棉层可以起到散热以及减震的作用,从而可以保护显示模组。其中,阵列基板包括第一基板10(也称为上保护基板)和第二基板11(也称为下基板),其中,第一基本点的显示像素设置于第二基板11的上表面,红外传感单元和红外发光单元设置于上保护基板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变形,当阵列基板为单层基板时,第一基本点的显示像素、红外发光单元和红外传感单元均设置在基板本体上,对于单层基板而言,显示模组还可以包括设置于基板本体上的上保护基板。
本实施方式通过对显示模组的阵列基板进行改造,使得阵列基板的红外发光单元为红外传感单元提供红外光源,当需要进行指纹识别时,红外发光单元发出红外光线,红外传感单元接收按压在触控屏上的用户手指反射的手指信息,从而实现指纹识别,当需要进行虹膜识别时,红外发光单元发出红外光线,红外传感单元接收用户的虹膜信息,从而实现虹膜识别。
在实际应用中,显示模组可以为AMOLED显示模组、液晶显示模组等任意类型的显示模组。OLED显示技术因其绚丽的色彩,灵活的结构设计优势(具有较佳的柔性、刚性且超薄)以及超广的工作温度范围等优势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实施方式对于显示模组的实现技术不作具体限制。
本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将红外发光单元、红外传感单元集成至显示模组的阵列基板上,即将红外发光单元、红外传感单元和显示像素排列在一起形成阵列基板,从而使得显示模组既具有显示功能,又具有指纹识别、虹膜识别功能,使得可通过显示模组的显示区域进行指纹识别、虹膜识别,有利于灵活增大指纹识别的识别区域,方便用户使用,同时无需安装独立的指纹识别、虹膜识别模组至电子设备,可简化电子产品结构设计难度,减少开孔。
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如图11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如第四实施方式所述的显示模组100、控制芯片200以及处理单元300。其中,显示模组100电性连接于控制芯片200,控制芯片200通信连接于处理单元300。其中,控制芯片可以包括:显示驱动单元、指纹识别子模块和虹膜识别子模块。指纹识别子模块和虹膜识别子模块均电性连接于显示模组的阵列基板上的红外传感单元,指纹识别子模块和虹膜识别子模块还电性连接于显示模组的阵列基板上的红外发光单元。显示驱动单元电性连接于阵列基板上的显示像素。
具体而言,显示模组可以通过导电胶层连接于控制芯片,控制芯片可以通过柔性线路板连接于主电路板,处理单元300安装于主电路板上。或者,显示模组可以通过导电胶层连接于柔性线路板的一端,控制芯片设置于柔性线路板上,柔性线路板的另一端连接于主电路板。其中,显示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显示模组中的显示像素发光,指纹识别子模块用于控制红外传感单元采集指纹信号,并且将采集到的指纹信号进行预处理后发送至处理单元,处理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指纹信息与预设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发出控制指令。虹膜识别子模块用于控制红外传感单元采集虹膜信号,并且将采集到的虹膜信号进行预处理后发送至处理单元,处理单元用于将接收到的虹膜信息与预设的虹膜信息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发出控制指令。
其中,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芯片可以为独立的显示驱动单元、指纹识别子模块和虹膜识别子模块等三颗芯片,或者也可以将显示驱动单元、指纹识别子模块以及虹膜识别子模块制作成一颗控制芯片。需要注意的是,当红外传感单元采用CMOS感光单元时,指纹识别子模块和虹膜识别子模块分别用于控制CMOS感光单元采集指纹、虹膜信息,并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预处理,当红外传感单元采用CCD感光单元时,指纹识别子模块和虹膜识别子模块分别用于控制CCD感光单元采集指纹、虹膜信息,并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预处理后发送至处理单元。
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既具有指纹识别功能,又具有虹膜识别功能。在用户需要进行指纹识别时,可以先获取指纹识别区域(即用户手指按压区域),然后控制指纹识别区域对应的红外发光单元发出红外光线,红外传感单元采集指纹信息,然后根据采集的指纹信息发出控制信号,例如将采集的指纹信息进行预处理得到指纹图像,并将得到的指纹图像与预设的指纹图像进行比对,比对成功后发出对应的解锁、支付、接电话等的指令。在用户需要进行虹膜识别时,则控制红外发光单元发出红外光线,红外传感单元采集虹膜信息,然后根据采集的虹膜信息发出控制信号,例如将采集的虹膜信息进行预处理得到虹膜图像,并将得到的虹膜图像与预设的虹膜图像进行比对,比对成功后发出对应的解锁、支付、接电话等的指令。
本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打破现有的指纹识别、虹膜识别模组化的设计方式,将红外发光单元、红外传感单元与显示像素一并排列在阵列基板上形成既具有显示功能又具有指纹、虹膜识别功能的显示模组,从而可以在显示模组的显示区域上实现指纹识别、虹膜识别功能,避免了电子设备的非显示区域开孔,有利于提高电子设备的一体性。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各模块均为逻辑模块,在实际应用中,一个逻辑单元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的一部分,还可以以多个物理单元的组合实现。此外,为了突出本发明的创新部分,本实施方式中并没有将与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的单元引入,但这并不表明本实施方式中不存在其它的单元。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阵列基板,应用于显示模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基板本体以及呈矩阵排列于所述基板本体上的第一基本点;
所述第一基本点包括:排列在一起的M个显示像素、M个红外传感单元以及N个红外发光单元;其中,M、N均为正整数,且M大于等于N;
所述基板本体还具有所述显示像素、红外发光单元和红外传感单元的信号线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M大于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M等于所述N;
所述显示像素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
所述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以及红外发光单元依次并列排列,且所述红外传感单元排列于所述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以及红外发光单元的同一端;
或者所述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以及红外传感单元依次并列排列,且所述红外发光单元排列于所述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以及红外传感单元的同一端;
或者所述红外发光单元和所述红外传感单元上下对齐排成一列后与所述显示像素并列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第二基本点;其中,所述第二基本点仅包括显示像素;
所述第一基本点和第二基本点均呈矩阵排列于所述基板本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本体为单层基板,所述第一基本点的显示像素、红外发光单元和红外传感单元均设置于所述基板本体的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本体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
所述第一基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表面;
所述第一基本点的显示像素形成于所述第二基板上表面;
所述第一基本点的红外发光单元和红外传感单元均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本体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
所述第一基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表面;
所述第一基本点的显示像素和红外发光单元均形成于所述第二基板上表面;
所述第一基本点的红外传感单元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板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
8.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触控屏、光学胶层、偏光片以及泡棉层;
所述偏光片的上表面通过所述光学胶层连接于所述触控屏;
所述阵列基板设置于所述偏光片的下表面;所述泡棉层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的下表面。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芯片、处理单元以及如权利要求8或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所述显示模组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通信连接于所述处理单元;
所述控制芯片包括:指纹识别子模块和虹膜识别子模块;
所述指纹识别子模块和虹膜识别子模块均电性连接于所述显示模组的阵列基板上的红外传感单元。
CN201710241442.9A 2017-04-13 2017-04-13 阵列基板、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71458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41442.9A CN107145837A (zh) 2017-04-13 2017-04-13 阵列基板、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41442.9A CN107145837A (zh) 2017-04-13 2017-04-13 阵列基板、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45837A true CN107145837A (zh) 2017-09-08

Family

ID=59773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41442.9A Pending CN107145837A (zh) 2017-04-13 2017-04-13 阵列基板、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45837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51503A (zh) * 2018-04-25 2018-09-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器件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8596124A (zh) * 2018-04-28 2018-09-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面板、指纹识别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8764222A (zh) * 2018-08-10 2018-11-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电子装置及虹膜识别方法
CN108898003A (zh) * 2018-07-27 2018-11-27 福州大学 一种基于量子点发光器件的息屏指纹解锁方法
CN109040363A (zh) * 2018-08-10 2018-12-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电子装置及三维特征识别方法
WO2020030716A1 (de) * 2018-08-10 2020-02-13 Osram Oled Gmbh Anzeigevorrichtung
WO2020042262A1 (zh) * 2018-08-30 2020-03-0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内嵌式面部识别显示面板、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1352271A (zh) * 2020-04-16 2020-06-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WO2020256634A1 (en) * 2019-06-20 2020-12-24 Ams Sensors Asia Pte. Ltd. Projecting a structured light pattern from an apparatus having an oled display screen
WO2022000795A1 (zh) * 2020-06-28 2022-01-0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7416A (zh) * 2003-06-27 2005-02-09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显示装置与电子装置
CN103530609A (zh) * 2013-10-11 2014-01-22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元件、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05676953A (zh) * 2015-12-25 2016-06-15 成都费恩格尔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指纹传感器封装结构的移动终端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95611A (zh) * 2016-08-22 2017-01-04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7416A (zh) * 2003-06-27 2005-02-09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显示装置与电子装置
CN103530609A (zh) * 2013-10-11 2014-01-22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识别元件、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05676953A (zh) * 2015-12-25 2016-06-15 成都费恩格尔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指纹传感器封装结构的移动终端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95611A (zh) * 2016-08-22 2017-01-04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51503A (zh) * 2018-04-25 2018-09-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器件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8551503B (zh) * 2018-04-25 2020-08-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器件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8596124A (zh) * 2018-04-28 2018-09-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面板、指纹识别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8898003A (zh) * 2018-07-27 2018-11-27 福州大学 一种基于量子点发光器件的息屏指纹解锁方法
CN109040363B (zh) * 2018-08-10 2024-03-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电子装置及三维特征识别方法
CN108764222A (zh) * 2018-08-10 2018-11-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电子装置及虹膜识别方法
CN109040363A (zh) * 2018-08-10 2018-12-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电子装置及三维特征识别方法
WO2020030716A1 (de) * 2018-08-10 2020-02-13 Osram Oled Gmbh Anzeigevorrichtung
CN108764222B (zh) * 2018-08-10 2024-03-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电子装置及虹膜识别方法
WO2020042262A1 (zh) * 2018-08-30 2020-03-0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内嵌式面部识别显示面板、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
US11920919B2 (en) 2019-06-20 2024-03-05 Ams Sensors Asia Pte. Ltd Projecting a structured light pattern from an apparatus having an OLED display screen
WO2020256634A1 (en) * 2019-06-20 2020-12-24 Ams Sensors Asia Pte. Ltd. Projecting a structured light pattern from an apparatus having an oled display screen
CN111352271A (zh) * 2020-04-16 2020-06-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WO2022000795A1 (zh) * 2020-06-28 2022-01-0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45837A (zh) 阵列基板、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8538206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656049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242462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11009747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KR102315677B1 (ko) 디스플레이 스크린 및 전자장치
US20200310180A1 (en)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 Display Panel
CN104914602B (zh) 显示装置和阵列基板
US10643049B2 (en) Display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device and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method
CN106775129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US20210376002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6095211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0492269C (zh) 触摸显示板
CN111025722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034125A (zh) 柔性显示设备
CN106653802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设备
CN107193430A (zh) 阵列基板、显示模组、电子设备、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4238153B (zh) 显示装置
CN107168570A (zh)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模组、电子设备及指纹识别方法
CN110007794A (zh) 具有集成的触摸屏的显示装置
CN110767739A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WO2021253703A1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955533A (zh) 具有压力感应触控功能的外挂式触摸显示装置
CN111368805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031825A (zh) 阵列基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908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