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44539B - 饮水机产品挥发酚含量的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饮水机产品挥发酚含量的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44539B
CN107144539B CN201710516202.5A CN201710516202A CN107144539B CN 107144539 B CN107144539 B CN 107144539B CN 201710516202 A CN201710516202 A CN 201710516202A CN 107144539 B CN107144539 B CN 1071445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atile phenol
water dispenser
water
soaking
det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1620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44539A (zh
Inventor
张恒
叶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ngel Drinking Water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ngel Drinking Wat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ngel Drinking Water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ngel Drinking Wat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1620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1445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1445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445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445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445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25Colour; Spectral properties, i.e. comparison of effect of material on the light at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lengths or wavelength bands
    • G01N21/31Investigating relative effect of material at wavelengths characteristic of specific elements or molecules, e.g.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Non-Biological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饮水机质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饮水机产品挥发酚含量的检测方法。所述检测方法包括:采用浸泡液对饮水机进行整机浸泡处理,取冷水口出水进行挥发酚含量的检测;分步对浸泡处理的饮水机的净水箱、冷胆、滤芯末端的出水进行挥发酚的排查;将饮水机的出水龙头、三通管、浮球开关、变径组合L管分别置于浸泡液中进行浸泡处理,并进行挥发酚的检测;将饮水机的塑胶件与电子元器件共置于洁净且密闭的容器中,然后进行硅胶管的浸泡处理,并检测浸泡液中的挥发酚含量。本发明检测方法可靠且可行性强,适于饮水机产品原料的质量监控、工艺制程中半成品与成品的质量检测。

Description

饮水机产品挥发酚含量的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饮水机质量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饮水机产品挥发酚含量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涉水产品的品类越来越多,但是目前涉水材料与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鉴于此,卫生部对市场中涉水产品的监督管理日益严格,对产品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挥发酚一般是指沸点在230℃以下的有毒物质,是一种原生质毒,并且毒性高,人体摄入一定量时会出现急性中毒症状,长期饮用被酚污染的水质,可引起头痛、出疹、瘙痒、贫血以及各种神经系统症状。因此,挥发酚成为了涉水材料与产品安全性指标中的重点监控项目。
与生活饮用水接触的输配水设备(饮水机)、纯净水处理器,卫生部文件明文规定了这类产品的质量控制在卫生安全性方面的规范要求。各疾控部门、市场抽检部门均依据《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卫生安全评价规范》(2001)对于该类产品的检验采取整机浸泡的方式。通过整机浸泡评价饮水机、纯净水处理器的卫生安全。具体是在样机内部充满浸泡水,然后将样机置于25℃±5℃密封避光条件下浸泡24h±1h,取浸泡液进行测试评价整机所有涉水部件的卫生安全性。
依据目前5%的样品抽查比例,对产品卫生安全的监测力度不够,可能会因整机浸泡挥发酚增加量低于0.002mg/L即可视为合格,当某台饮水机产品局部出现挥发酚超标,经浸泡液处理后,挥发酚因稀释而低于标准要求,就会导致不合格饮水机产品因检测不出而进入市场;另一方面,不便于对挥发酚含量超标的局部零件进行更换,直接整机报废,会造成产品生产成本高而且浪费零部件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输配水设备卫生安全检测存在的漏检以及无法检测局部零件而造成产品生产成本高以及浪费零部件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饮水机产品挥发酚含量的检测方法。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净水器。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饮水机产品挥发酚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采用浸泡液对饮水机产品进行整机浸泡处理,并在所述饮水机产品的冷水出口处取水进行挥发酚含量的检测;
步骤S02、分别取经过整机浸泡处理的所述饮水机产品的净水箱、冷胆、滤芯末端的出水进行挥发酚的检测;
步骤S03、将所述饮水机产品的出水龙头、三通管、浮球开关、变径组合L管分别置于浸泡液中进行浸泡处理,分别对浸泡了所述出水龙头、三通管、浮球开关、变径组合L管的浸泡液进行挥发酚的检测;
步骤S04、将所述饮水机产品的硅胶管、PCB板置于洁净且密闭的同一容器中,取同等量同批次的硅胶管置于条件相同的另一容器中,控制所述容器内的温度为23℃±2℃、湿度为60±5%RH,静置至少7天,然后将两组所述硅胶管分别置于浸泡液中进行浸泡处理,分别检测两组所述硅胶管的浸泡液中的挥发酚含量;
上述步骤S01中,如果所述冷水出口处的水挥发酚含量≥0.0015mg/L,则进行步骤S02~S04的检测;反之,则终止步骤S02~S04的检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饮水机产品挥发酚含量的检测方法,能够快速筛查饮水机产品各个涉水部件挥发酚的含量,并能够有针对性的对挥发酚含量高的零部件进行快速更换,一方面避免了检测不精准导致的不合格饮水机产品进入市场;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对挥发酚含量超标的零部件进行更换,避免整机报废,从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也避免合格部件的浪费,可靠且可行性强,适于饮水机产品生产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饮水机产品挥发酚含量的检测方法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饮水机产品挥发酚含量的检测方法涉及的密闭容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饮水机产品挥发酚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采用浸泡液对饮水机产品进行整机浸泡处理,并在所述饮水机产品的冷水出口处取水进行挥发酚含量的检测;
步骤S02、分别取经过整机浸泡处理的所述饮水机产品的净水箱、冷胆、滤芯末端的出水进行挥发酚的检测;
步骤S03、将所述饮水机产品的出水龙头、三通管、浮球开关、变径组合L管分别置于浸泡液中进行浸泡处理,分别对浸泡了所述出水龙头、三通管、浮球开关、变径组合L管的浸泡液进行挥发酚的检测;
步骤S04、将所述饮水机产品的硅胶管、PCB板置于洁净且密闭的同一容器中,取同等量同批次的硅胶管置条件相同的另一容器中,控制所述容器内的温度为23℃±2℃、湿度为60±5%RH,静置至少7天,然后将两组所述硅胶管分别置于浸泡液中进行浸泡处理,分别检测两组所述硅胶管的浸泡液中的挥发酚含量;
上述步骤S01中,如果所述冷水出口处的水挥发酚含量≥0.0015mg/L,则进行步骤S02~S04的检测;反之,则终止步骤S02~S04的检测。
下面对上述步骤做更加详细的解释说明。
步骤S01的整机检测,其目的是初步判断饮水机产品整机的挥发酚是否超标,如果超标,那么对饮水机整机产品的局部零件进行检测,寻找到有问题的零部件,并对有问题的零部件进行更换;如果不超标,则可以投入市场。
本发明各个步骤涉及的浸泡液,均为由碳氢酸钠缓冲液、氯化钙溶液和次氯酸钠溶液三者组成的混合溶液。
优选地,所述浸泡液的pH=8、硬度为100mg/L、有效氯为2mg/L。
优选地,所述整机浸泡处理的时间为24h±1h,浸泡温度为25℃±5℃。
优选地,步骤S01中,对冷水口出水进行挥发酚的含量的检测时,由于挥发酚含量小于0.005mg/L,采用4-氨基安替吡啉三氯甲烷萃取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萃取分光光度法的检测精度较高,可以检测出低浓度含量的挥发酚。采用有机萃取可以有效地实现组分分离,提高待测物的检测稳定性和准确性。
具体地,当步骤S01检出的挥发酚含量低于0.0015mg/L时,可以结束对饮水机产品的进一步检测,而当挥发酚含量≥0.0015mg/L时,继续对饮水机产品进行检测,也即是进入步骤S02、步骤S03、步骤S04的检测。
步骤S02中,对饮水机产品的净水箱、冷胆、滤芯末端的出水进行挥发酚的检测,也是对步骤S01浸泡的饮水机产品的净水箱、冷胆、滤芯各个部位的末端进行取水。该步骤由步骤S01的整机检测调整为局部检测,进一步检查可疑的零部件。因为产出的水基本经过净水箱、冷胆、滤芯排出,通过对净水箱、冷胆、滤芯各个部位挥发酚含量的检测,可以排除净水箱、冷胆、滤芯对整机挥发酚含量的干扰。如果滤芯挥发酚含量超标,那么直接替换滤芯即可。而净水箱和冷胆作为蓄水容器,本身结构单一,并且属于食品级材料,如果出现问题,也可以直接替换;或者本身没有问题,但是由于与饮水机内部大量塑胶件、电子元器件相连,容易受到这些部件的影响而可能导致其出现挥发酚较高。
步骤S03对出水龙头、三通管、浮球开关、变径组合L管的挥发酚进行检测,主要是这些部件也属于涉水部件,如果这些部件出现挥发酚含量超标,那么也会影响到饮水机产品的出水质量,直接对这些部件进行检测,当发现挥发酚含量超标,直接对相应部件进行替换,以进一步排除这些部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优选地,所述出水龙头、三通管、浮球开关、变径组合L管浸泡处理的时间为24h±1h,浸泡温度为25℃±5℃。部件的浸泡时间和整机的浸泡时间需要保持一致平行性。
优选地,步骤S03中,对分别浸泡了出水龙头、三通管、浮球开关、变径组合L管的浸泡液进行挥发酚的含量的检测时,采用4-氨基安替吡啉三氯甲烷萃取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采用有机萃取可以有效地实现组分分离,提高待测物的检测稳定性和准确性。
步骤S04,检测硅胶管和PCB板的原因,主要是硅胶管是饮水机的主要涉水塑胶件,作为用于饮水机的硅橡胶部件为食品级硅胶管,它是一种新型的含有硅氧键的线型高分子弹性材料,具有极佳的回弹性和永久变形小,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并具有优异的耐臭氧老化、氧老化、光老化和天候老化等特点。同时它也是一种胶体结构,具有很多微孔和很大的比表面积,孔径约为8-10nm,比表面积300-500m2/g,容易吸附挥发酚,导致挥发酚含量超标。
而用于饮水机的电子元器件主要为电路板(PCB板),电路板含基板、电阻器、电容器、继电器、集成电路、热熔胶、防潮漆等大量复杂且繁多冗小的部件,其中印制板基板主要为树脂、聚合物等有机材质,易挥发出具刺激性气味的有毒物质;胶和漆类的主要成分为聚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易挥发出有机溶剂,而在饮水机相对封闭的环境内该类部件受外界温度等条件的影响挥发出刺激性物质由涉水部件硅胶管吸附,从而间接影响到水质。
将硅胶管和PCB板置于温度为23±2℃、湿度为60±5%RH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将同一批次同等量的硅胶管置于条件相同(这里的条件相同指的是温度、湿度以及密封条件等)的另一容器中,避光放置至少7天为迁移试验条件;由于挥发酚类物质以及其他物质迁移需要时间,如果放置时间小于7天,有可能导致实验结果误差偏大。而温湿度条件的设计依据饮水机产品常规使用条件,而且受挥发酚类物质的化学特性影响,温度越高越易挥发,若温度过高,则可能导致实验进程无法控制。
设计将硅胶管和PCB板作为一组、同等量的硅胶管作为另一组的目的主要是因为PCB板无法直接浸泡于浸泡液中,因此通过设计这两组的间接方式检测PCB板挥发酚的含量。
将置于容器中处理后的硅胶管和PCB板取出,然后将其中的硅胶管置于浸泡液中,浸泡后,检测所述浸泡液的挥发酚含量;同时将另一容器中的硅胶管取出用浸泡液进行浸泡,然后检测浸泡液的挥发酚含量。通过比较两组浸泡液的挥发酚含量,可以判断PCB板中的挥发酚是否超标。具体是,如果与PCB板一起处理的硅胶管浸泡液的挥发酚含量明显高于另一容器中的硅胶管浸泡液的挥发酚含量,那么可以判断PCB板为挥发酚超标的来源,而如果两者的差值基本无变化,则可排除PCB致挥发酚超标的可疑性。
优选地,步骤S04的容器,构成该容器的材料应当满足不含有挥发酚,并且不会因为浸泡而释放挥发酚,也就是需要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材料作为容器,以避免因为使用容器模拟饮水机产品而可能干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容器为不锈钢容器、玻璃容器、食品级聚丙烯塑料容器中的任一种,具体如图2所示。该不锈钢容器为一端开口的容器本体1,以及扣合于开口端的上盖2。为了使得不锈钢容器的保温性能稳定,在容器本体1的外壁涂覆一层保温材料或者包裹一层保温海绵。该结构的设计,不仅能够起到完全避光的作用,而且还能够有效的保持容器内的恒温,避免因为光照或者温度的变化而影响检测结果。
在采用不锈钢容器作为模拟样机环境时,设置独立的洁净测试区,该区域无它物放置,并根据样机的说明书对有关使用环境的要求合理地控制该区域的温湿度条件。每批次测试时,放置周期内,温湿度条件尽量保持恒定一致。
使用玻璃容器或者食品级聚丙烯塑料容器模拟样机环境时,应当增加遮光处理,以避免在模拟处理过程中漏光而可能造成的实验误差。
优选地,所述容器内的温度为25℃、湿度为60%RH,在该温度和相对湿度下,能够最精准的模拟饮水机产品的真实使用条件。
优选地,所述硅胶管浸泡处理的时间为24h±1h,浸泡温度为25℃±5℃;且另一容器中的同一批次同等量的硅胶管的浸泡时间为24h±1h,浸泡温度为25℃±5℃。
优选地,步骤S04中,经与PCB板放置后的硅胶管、空白对照硅胶管浸泡处理,对其浸泡液进行挥发酚的含量的检测时,采用4-氨基安替吡啉三氯甲烷萃取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萃取可以有效地实现组分分离,提高待测物的检测稳定性和准确性。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饮水机产品挥发酚含量的检测方法,能够快速筛查饮水机产品各个涉水部件挥发酚的含量,并能够有针对性的对挥发酚含量高的零部件进行快速更换,一方面避免了检测不精准导致的不合格饮水机产品进入市场;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对挥发酚含量超标的零部件进行更换,避免整机报废,从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也避免合格部件的浪费,可靠且可行性强,适于饮水机产品生产的推广应用。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分明实施例提供的饮水机产品挥发酚含量的检测方法,下面通过实施例对其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以深圳安吉尔饮水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安吉尔牌净饮水设备作为检测样机,样机数量四台。
样机处理方法及浸泡试验按《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卫生安全评价规范》(2001)附录A进行。
整机分别用浸泡液浸泡,浸泡时间24h,浸泡温度25℃,分别取整机冷水口出水进行测试,采用4-氨基安替吡啉三氯甲烷萃取分光光度法。测试结果见表1。
表1样机检测数据
Figure BDA0001336674480000091
Figure BDA0001336674480000101
由表1可知,样机1、样机2的检测结果超过《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卫生安全评价规范》(2001)中表1规定的挥发酚类增加量≤0.002mg/L的标准,因此可以初步判定不合格;而样机3、样机4的检测结果符合《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卫生安全评价规范》(2001)中表1的规定,初步判定合格。
针对上述对四个样机的初步检测结果,进一步对各个样机经浸泡后的净水箱、冷胆、滤芯末端三处分别采集出水测试,采用4-氨基安替吡啉三氯甲烷萃取分光光度法。测试结果见表2。
表2样机净水箱、冷胆、滤芯末端三处出水检测数据(单位:mg/L)
Figure BDA0001336674480000102
由表2的数据表明:经过分段取样,样机1排除了净水滤芯系统对整机的干扰,不是挥发酚超标的主要来源,而净水箱和冷胆的挥发酚则出现超标。这主要是因为净水箱和冷胆作为蓄水容器本身结构单一、食品级材料均匀,但与净饮机设备内部的大量塑胶件、电子元器件相连,可能受该类部件影响导致水体中的挥发酚较高。
样机2:与样机1为同批次成品,按同样的预处理及测试方法,验证了净水箱及冷胆为整机挥发酚超标的主要来源。
样机3、样机4(更换新的净水箱、冷胆):采取同样的预处理及测试方法,确定了整机挥发酚增加量未超标时,净水箱及冷胆没有对挥发酚作出贡献。
根据上述表1及表2的检测数据,新配浸泡液对饮水机产品样机中的出水龙头、三通管、浮球开关、变径组合L管分别于25℃下浸泡24h,测试方法采用4-氨基安替吡啉三氯甲烷萃取分光光度法,测试结果见表3。
表3样机出水龙头、三通管、浮球开关、变径组合L管挥发酚测试(单位:mg/L)
Figure BDA0001336674480000111
由表3的数据表明:独立对相关涉水零部件进行卫生安全性测试,表中所列出水龙头、三通管、浮球开关、变径组合L管各部件挥发酚析出量均合格,排除上述部件的影响,可以确定以上部件属于合格的零部件。
根据表1、表2及表3的测试结果,对样机的硅胶管及PCB板进行检测,检测前对硅胶管进行预清洗后放干;
将硅胶管与PCB板放置于同一不锈钢密闭清洁容器内(实验组),取同等量同批次硅胶管置于同等大小相同材质的另一容器中(空白对照组),保持不锈钢密闭清洁容器内的温度为25℃、湿度为60%RH,在密封避光放置7天后取出两组硅胶管进行浸泡测试;另设计一实验对照组,其他条件与实验组一致,在密封避光放置5天后取出两组硅胶管进行浸泡测试,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硅胶管浸泡液均采用4-氨基安替吡啉三氯甲烷萃取分光光度法,测试结果见表4。
表4硅胶管挥发酚含量测试数据(单位:mg/L)
Figure BDA0001336674480000121
由表4的数据表明:与涉水部件接触较长时间的PCB板是导致水体挥发酚超标的主要来源,因其加工工艺复杂,镀层中的阻燃剂,元器件涂胶等有机物会在密闭环境中迁移至具有吸附性能的材料从而转移到水体中。因此需要对PCB板进行更换,并且在后续生产过程中,着重检查PCB板的挥发酚含量。
用于饮水机的硅橡胶部件为食品级硅胶管,它是一种新型的含有硅氧键的线型高分子弹性材料,具有极佳的回弹性和永久变形小,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并具有优异的耐臭氧老化、氧老化、光老化和天候老化等特点。同时它也是一种胶体结构,具有很多微孔和很大的比表面积,孔径约为8-10nm,比表面积300-500m2/g。
用于饮水机的电子元器件主要为电路板(PCB板),含基板、电阻器、电容器、继电器、集成电路、热熔胶、防潮漆等大量复杂且繁多冗小的部件,其中印制板基板主要为树脂、聚合物等有机材质,易挥发出具刺激性气味的有毒物质;胶和漆类的主要成分为聚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易挥发出有机溶剂,而在饮水机相对封闭的环境内该类部件受外界温度等条件的影响挥发出刺激性物质由涉水部件硅胶管吸附,从而间接影响到水质。
通过对独立部件进行以上分析,大大地减少了测试样机的成本,有利于产品结构的优化,同时可为提高产品的卫生许可的通过率提供技术支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饮水机产品挥发酚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采用浸泡液对饮水机产品进行整机浸泡处理,并在所述饮水机产品的冷水出口处取水进行挥发酚含量的检测;所述整机浸泡处理的时间为24h±1h,浸泡温度为25℃±5℃;
步骤S02、分别取经过整机浸泡处理的所述饮水机产品的净水箱、冷胆、滤芯末端的出水进行挥发酚的检测;
步骤S03、将所述饮水机产品的出水龙头、三通管、浮球开关、变径组合L管分别置于浸泡液中进行浸泡处理,分别对浸泡了所述出水龙头、三通管、浮球开关、变径组合L管的浸泡液进行挥发酚的检测;
步骤S04、将所述饮水机产品的硅胶管和PCB板置于洁净且密闭的同一容器中,取同等量同批次的硅胶管置于条件相同的另一容器中,控制所述容器内的温度为23℃±2℃、湿度为60±5%RH,静置至少7天,然后将两组所述硅胶管分别置于浸泡液中进行浸泡处理,分别检测两组所述硅胶管的浸泡液中的挥发酚含量;
上述步骤S01中,如果所述冷水出口处的水挥发酚含量≥0.0015mg/L,则进行步骤S02~S04的检测;反之,则终止步骤S02~S04的检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机产品挥发酚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液为碳氢酸钠缓冲液、氯化钙溶液和次氯酸钠溶液的混合溶液。
3.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饮水机产品挥发酚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液的pH=8、硬度为100mg/L、有效氯为2mg/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机产品挥发酚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不含挥发酚并且不会释放挥发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饮水机产品挥发酚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为不锈钢容器、玻璃容器、食品级聚丙烯塑料容器中的任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机产品挥发酚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管浸泡处理的时间为24h±1h,浸泡温度为25℃±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机产品挥发酚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挥发酚的检测时,采用4-氨基安替吡啉三氯甲烷萃取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机产品挥发酚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内的温度为25℃、湿度为60%RH。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水机产品挥发酚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龙头、三通管、浮球开关、变径组合L管浸泡处理的时间为24h±1h,浸泡温度为25℃±5℃。
CN201710516202.5A 2017-06-29 2017-06-29 饮水机产品挥发酚含量的检测方法 Active CN1071445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16202.5A CN107144539B (zh) 2017-06-29 2017-06-29 饮水机产品挥发酚含量的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16202.5A CN107144539B (zh) 2017-06-29 2017-06-29 饮水机产品挥发酚含量的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44539A CN107144539A (zh) 2017-09-08
CN107144539B true CN107144539B (zh) 2020-04-17

Family

ID=59785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16202.5A Active CN107144539B (zh) 2017-06-29 2017-06-29 饮水机产品挥发酚含量的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4453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0198A (zh) * 2012-02-05 2012-07-18 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 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卷烟烟气中总挥发酚的方法
CN206188519U (zh) * 2016-10-28 2017-05-24 深圳市汉斯顿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反渗透直饮净水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44539A (zh) 2017-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braham et al. A review on sources and health impacts of bisphenol A
Wong et al. Urban sources of synthetic musk compounds to the environment
Lai et al. Effective adsorption of heavy metal ions (Cu2+, Pb2+, Zn2+)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immobilization of adsorbents on Ca-alginate beads
Xu et al. Leaching behaviour of bisphenol A from municipal solid waste under landfill environment
CN107686142A (zh) 造纸污泥基生物炭在去除水体中抗生素或重金属与抗生素的应用
Said et al. Application of Freundlich and Temkin isotherm to study the removal of Pb (II) via adsorption on activated carbon equipped polysulfone membrane
Yakout et al. Removal of selecte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from aqueous solution onto various adsorbent materials
CN107144539B (zh) 饮水机产品挥发酚含量的检测方法
Moona et al. Temperature-dependent mechanisms of DOM removal by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filters
Aziz et al. A low‐cost treatment system for underground water using Moringa oleifera seeds and Musa cavendish peels for remote communities
Channa et al. Design of experiment for treatment of arsenic-contaminated water using Schiff’s base metal complex modified Amberlite XAD-2
Ghaedi et al. Solid phase extraction of heavy metals on chemically modified silica-gel with 2-(3-silylpropylimino) methyl)-5-bromophenol in food samples
CN112098547B (zh) 一种测定纸质材料中1,3-二氯-2-丙醇和3-氯-1,2-丙二醇的特定迁移方法
US9302246B2 (en) Mitigating leaching of arsenic and antimony from activated carbon
Li et al. Effect of 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 type and age on quenching H2O2 residuals after UV/H2O2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Güngör et al. Influence of anaerobic digestion on dairy manure phosphorus extractability
CN107445242A (zh) 一种在海水条件下同步固定多种抗生素的吸附膜
JPH11113595A (ja) 微生物による有機物の分解性を評価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TWI660911B (zh) 一種具有環保效能的高梁酒糟碳材
Gopal et al. Adsorption of acid blue-40 (A textile dye) using prosopis juliflora activated carbon embedded in polyaniline matrix
Jung et al. Modeling the changes in the concentration of aromatic hydrocarbons from an oil-coated gravel column
CN113009008A (zh) 测定土壤中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生物可给性的体外装置及方法
Schuricht et al. Elimination of perfluorinated surfactants–adsorbent evaluation applying surface tension measurements
CN204439640U (zh) 一种新型筛查用老年痴呆速测试剂盒
CN114235796A (zh) 一种环保的评价甲醛净化剂效果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