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37132B - 一种卡盘式变径套管装置及穿刺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卡盘式变径套管装置及穿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37132B
CN107137132B CN201710410224.3A CN201710410224A CN107137132B CN 107137132 B CN107137132 B CN 107137132B CN 201710410224 A CN201710410224 A CN 201710410224A CN 107137132 B CN107137132 B CN 1071371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turntable
valve
gear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1022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37132A (zh
Inventor
朱莫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Fiv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Fiv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Fiv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Fiv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61023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89161B/zh
Priority to CN201710410224.3A priority patent/CN1071371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1371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37132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75814 priority patent/WO2018218993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371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371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17/3417Details of tips or shafts, e.g. grooves, expandable, bendable; Multiple coaxial sliding cannulas, e.g. for dilating
    • A61B17/3421Cannulas
    • A61B17/3423Access ports, e.g. toroid shape introducers for instruments or ha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023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17/3417Details of tips or shafts, e.g. grooves, expandable, bendable; Multiple coaxial sliding cannulas, e.g. for dilating
    • A61B17/3421Cannulas
    • A61B17/3439Cannulas with means for changing the inner diameter of the cannula, e.g. expandab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17/3462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with means for changing the diameter or the orientation of the entrance port of the cannula, e.g. for use with different-sized instruments, reduction ports, adapter se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023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A61B2017/0029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mounted on or guided by flexible, e.g. catheter-like, means
    • A61B2017/003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mounted on or guided by flexible, e.g. catheter-like, means adapted to be inserted through a working channel of an endoscope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卡盘式变径套管装置及穿刺器,包括变径套管组件,下盖板,下壳体,所述下盖板和下壳体夹紧固定所述变径套管组件,所述变径套管组件包括可径向移动的第一瓣套管,第二瓣套管,第三瓣套管以及包裹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的薄膜套管,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沿纵轴呈圆环型排列并与所述薄膜套管组成容纳手术器械进出的中空通道;所述变径套管组件还包括涡旋驱动机构,所述涡旋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沿径向做靠近纵轴的直线运动或远离纵轴的直线运动。本发明可以实现穿刺套管的直径变化。

Description

一种卡盘式变径套管装置及穿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创手术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穿刺器结构。
背景技术
穿刺器是一种微创手术中(尤其是硬管腔镜手术),用于建立进入体腔的人工通道的手术器械。通常由套管组件和穿刺针组成。其临床的一般使用方式为:先在患者皮肤上切开小口,再将穿刺针贯穿套管组件,然而一起经皮肤开口处穿透腹壁进入体腔。一旦进入体腔后穿刺针被取走,留下套管组件作为器械进出体腔的通道。
硬管腔镜手术中,特别是腹腔镜手术中,通常采用气腹机向患者腹腔持续的灌注气体(例如二氧化碳气体)并维持稳定的气压(约13~15mmHg),以获得足够的手术操作空间。套管组件通常由套管,外壳,密封膜(亦称器械密封)和零密封(亦称自动密封)组成。所述套管从体腔外穿透至体腔内,作为器械进出体腔的通道。所述外壳将套管、零密封和密封膜连接成一个密封系统。所述零密封通常不提供对于插入器械的密封,而在器械移走时自动关闭并形成密封。所述密封膜在器械插入时箍紧器械并形成密封。
一种典型的胆囊内窥镜手术中,通常在患者腹壁建立4个穿刺通道,即2个小内径套管组件(通常5mm)和2个大内径套管组件(通常10mm)。通常经由小内径套管组件进入患者体内的器械仅完成辅助操作;其中一个大内径套管组件作为内窥镜通道;而另一个大内径套管组件作为医生进行手术的主要通道。在此所述主要通道,约80%的时间应用5mm器械;约20%的时间应用其他大直径器械;且手术中5mm器械与大直径器械需频繁切换。应用小直径器械时间最长,其密封可靠性较重要;应用大直径器械时往往为手术中的关键阶段(例如血管闭合和组织缝合),其切换便捷性和操作舒适性较重要。
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在妇科和胃肠科领域广泛开展,手术的种类越来越丰富,对于穿刺器的需求也凸显多样化。例如一种典型的肠手术中需要通过穿刺器向患者体内插入15mm的吻合器,然而通常所述主要通道为10mm或12mm穿刺器,需要额外建立一个15mm的穿刺通道。例如一种典型的妇科手术中需要建立15mm的穿刺通道便于取出切割下来的子宫组织,然而通常所述主要通道为10mm或12mm穿刺器,需要额外建立一个15mm的穿刺通道。前述两种手术场景中,若穿刺通道直径可在10mm(12mm)到15mm直径方便的切换,用以插入吻合器进行吻合或取出较大病变器官(组织),则可减少额外的穿刺通道,减小对于患者的损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此类型的穿刺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发明的提出了一种卡盘式变径套管装置,包括变径套管组件,下盖板,下壳体,所述下盖板和下壳体夹紧固定所述变径套管组件,其中,所述变径套管组件包括可径向移动的第一瓣套管,第二瓣套管,第三瓣套管以及包裹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的薄膜套管,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沿纵轴呈圆环型排列并与所述薄膜套管组成容纳手术器械进出的中空通道;所述变径套管组件还包括涡旋驱动机构,所述涡旋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沿径向做靠近纵轴的直线运动或远离纵轴的直线运动。
本发明的一种实现方案中,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分别包含第一,第二,第三瓣管体以及与第一,第二,第三瓣管体近端连接固定的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驱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驱动分别包含第一,第二,第三导轨以及其近端延伸的第一,第二,第三涡旋槽。
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案中,其中,所述变径套管组件包括初始状态和胀大状态:所述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瓣管体形成具有基本圆环的横向截面,基本圆环内径为D1;所述胀大状态下,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瓣管体径向移动远离纵轴,形成具有胀大圆环的横向截面,胀大圆环内径为D2,且D2>D1。
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案中,其中,所述涡旋驱动机构,包含驱动台,齿轮转盘和驱动所述齿轮转盘沿纵轴转动的转盘驱动组件。
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案中,其中,所述齿轮转盘包含贯穿通孔的涡轮圆环体,所述涡轮圆环体外缘设置轮齿,所述涡轮圆环体的远端面设置螺旋线组成的转盘涡旋槽,所述转盘涡旋槽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涡旋槽形状匹配咬合;所述的驱动台包含具有让器械出入的器械通孔的圆环体,所述圆环体包含孔壁和外壁以及横向贯穿外壁到孔壁并分别与第一,第二,第三导轨配合的驱动台滑槽,所述驱动台滑槽沿器械通孔轴向等分设置,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套管驱动沿着所述驱动台滑槽做靠近纵轴或者远离纵轴方向的直线运动。
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案中,其中,所述转盘驱动组件包含与所述轮齿啮合的蜗杆,与所述蜗杆对接的蜗杆驱动手轮,所述蜗杆包括与所述齿轮转盘的轮齿相匹配的涡旋齿形;转动所述蜗杆驱动手轮,从而驱动蜗杆转动,进一步驱动所述齿轮转盘做轴向转动。
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案中,其中,所述转盘驱动组件包含齿条驱动组件和齿条锁定组件,所述齿条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齿轮转盘转动,所述齿条锁定组件用于锁定或释放所述齿条;所述齿条驱动组件,包括齿条,齿条驱动按钮,齿条复位弹簧和齿条驱动密封套,所述齿条正面包含数个参数与齿轮转盘上轮齿一致的齿形并与所述轮齿啮合,所述齿条背面包含数个限位槽,按压所述齿条驱动按钮,驱动齿条做直线运动,从而进一步驱动齿轮转盘绕纵轴转动;松开所述齿条驱动按钮,所述齿条在所述齿条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实现复位。
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案中,其中,所述转盘驱动组件包括限位器,限位器复位弹簧,限位器驱动按钮,以及套装在限位器驱动按钮上的密封圈,所述限位器远端设置有限位卡钩和限位器孔,在所述限位器复位弹簧的作用力下,所述限位器按钮拉动限位器沿限位器孔旋转,使限位卡钩自动卡入所述齿条背面的限位槽内,限定齿条做直线运动的作用;按压所述限位器驱动按钮,限位器按钮推动限位器沿限位器孔反向旋转,所述限位卡钩从所述限位槽中脱离,所述齿条解除限定。
本发明的又一种实现方案中,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瓣管体由金属材料制成并通过冲压一次成型,或通过将一个圆形金属管切割成三部分。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提出一种穿刺器,包含套管组件和贯穿套管组件的穿刺针,所述套管组件包括所述变径套管装置,变径套管装置还包含下固定环,所述下壳体和下固定环夹紧固定薄膜套管,所述套管组件还包括上固定环,所述上固定环将鸭嘴密封固定到所述套管装置组成第一密封组件,还包括与第一密封组件卡扣连接的第二密封组件。
附图说明
为了更充分的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将结合附图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是一种典型的腹腔镜手术的腹部穿刺位置模拟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套管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所述套管组件的立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2所述第二密封组件的分解图;
图5是图4所述密封组件装配后的剖视图;
图6是图3所述第一密封组件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6所述第一密封组件的分解图;
图8是图7所示变径套管组件的分解图;
图9是图8所示蜗杆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图8所示齿轮转盘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图8所示驱动台的立体示意图;
图12是图8所示第二瓣套管的分解示意图;
图13是图8所示变径套管组件立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变径套管组件驱动示意图;
图15是图14所示变径套管组件驱动分解示意图;
图16是图7所示下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17是图7所示变径套管组件装入下壳体的示意图;
图18是图7所示下盖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19是图3所示第一密封组件的立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20是图19所示第一密封组件初始状态的剖视图;
图21是图19所示第一密封组件胀大状态的剖视图;
图22是图20所示初始状态22-22剖视图;
图23是图21所示胀大状态23-23剖视图;
图24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变径套管装置(套管和下盖板未示出)的立体示意图;
图25是图24所示变径套管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6是图24所示变径套管装置的剖视图;
图27是图24所示变径套管装置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28是图27所示变径套管装置的按压齿条锁定组件的示意图;
图29是图28所示变径套管装置的按压齿条驱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30是图24所示变径套管装置的同时按压齿条锁定组件和齿条驱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31是图20所示第一密封组件初始状态的又一剖视图;
图32是图21所示第一密封组件胀大状态的又一种剖视图;
在所有的视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等同的零件或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公开了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但是,应该理解所公开的实施方案仅是本发明的示例,本发明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因此,这里公开的内容不是被解释为限制性的,而是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以及作为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使用本发明的基础。
参考图1-3,为方便表述,后续凡接近操作者的一方定义为近端,而远离操作者的一方定义为远端,定义套管组件10的中心轴线为纵轴1000,后续凡大致平行纵轴的方向称为轴向,后续凡大致垂直于纵轴的方向称为横向,过纵轴1000并垂直于纵轴的方向称为径向。定义变径套管组件300的蜗杆305中心轴线为横轴2000,沿横轴2000远端向近端称为正向,沿横轴2000近端向远端移动称为反向。
如图1所示,描绘了前述背景中妇科和胃肠科领域进行手术的场景,4个穿刺器1(2,3,4)分别穿入到病员腹腔6中,当需要使用吻合器5进行伤口吻合或取出较大病变器官(组织)时,通常需要15mm的套管组件进行操作,而在微创手术操作的多少时间,10mm的套管组件完全可以满足使用要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为了减小病员的创口尺寸和减少额外的穿刺通道,若穿刺通道直径可在10mm(12mm)到15mm直径方便的切换,可以极大的方便手术医生操作和减小对于患者的损伤。
图2-24详细描绘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穿刺器的整体结构。如图3-8所示,一种典型穿刺器包含穿刺针50(未示出)和套管组件10。套管组件10具有开放的近端292和开放的套管远端377。一种典型的应用中,穿刺针50贯穿套管组件10,然后一起经皮肤开口处穿透整个腹壁进入体腔。一旦进入体腔,穿刺针50被取走并留下套管组件10作为器械进出体腔的通道。所述近端292处于患者体外而所述远端377处于患者体内。一种优选的套管组件10,可划分成第一密封组件11和第二密封组件12。所述组件11的卡槽139和所述组件12的卡勾262配合扣紧。所述卡勾262和卡槽139的配合是可单手快速拆分的快锁结构。这主要为了手术时方便取出患者体内的组织或异物。所述组件11和组件12之间的快锁连接有多种实现方式。除本实施例展示的结构外,还可采用螺纹连接,旋转卡扣或者其他快锁结构。可选择的,所述组件11和组件12可以设计成不可快速拆分的结构。
图3,图7-8描绘了第一密封组件11的组成和装配关系。为了方便描述,后续将变径套管组件处于未变径的状态(即套管307为闭合状态)为初始状态,定义变径套管组件变径过程(即套管307为胀大状态)为胀大状态。第一密封组件11包括贯穿套管远端377的变径套管装置15,鸭嘴密封107和上固定环106。所述变径套管装置15包括变径套管组件300,下盖板104下壳体103和下固定环102,所述变径套管装置15用于实现套管直径的尺寸变化。
所述变径套管组件300被下盖板104和下壳体103沿轴向方向固定。所述下盖板104具有支撑鸭嘴密封的内壁148。鸭嘴密封107的凸缘176被夹在所述内壁148和上固定环106之间。所述上固定环106与下盖板104之间的固定方式有多种,可采用过盈配合,超声波焊接,胶接,卡扣固定等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环106与下盖板104采用环形卡合过盈配合,这种过盈配合使鸭嘴密封107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变径套管组件300,内壁148,鸭嘴密封107以及进气阀(未示出)共同组成了第一腔室13,所述第一腔室13形成进气系统通道,同时也是器械进出体腔的通道。本实施例中,所述鸭嘴密封107是单缝,但也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闭合阀,包括舌型阀,多缝鸭嘴阀。当外部器械贯穿所述鸭嘴密封107时,其鸭嘴173能张开,但是其通常不提供相对于所述器械的完全密封。当所述器械移走时,所述鸭嘴173自动闭合,从而防止第一腔室13内的流体向体外泄露。
图3-5描绘了第二密封组件12的组成和装配关系。密封膜组件208夹在盖板206和上壳体209之间。所述密封膜组件208的近端282被固定在所述盖板206的内环266和所述上壳体209的内环296之间。所述上壳体209和盖板206之间的固定方式有多种,可采用过盈配合,超声焊接,胶接,卡扣固定等方式。本实施例展示连接方式为的所述上壳体209的外壳291与所述盖板206的外壳261之间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这种固定使得所述密封膜组件208的近端282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盖板206的中心孔263,内环266和密封膜组件208一起组成了第二腔室14。
图4-5描绘了密封膜组件208的组成和装配关系。所述密封膜组件208包含密封膜280和保护装置281。所述保护装置281内嵌在所述密封膜280中。所述保护装置281的尺寸和外形设计成可以安装在所述密封膜280的内侧而不与所述密封膜280产生干涉。所述保护装置281随密封膜280一起移动或浮动,用于保护所述密封膜280的中心部位,使其免受插入的手术器械的锋利边造成的穿孔或撕裂。所述密封膜280通常由天然橡胶,硅胶,异戊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所述保护装置281通常由热塑性弹性体,聚丙烯,聚乙烯,聚录乙烯等刚性或半刚性材料制成。
图6-13描绘了变径套管装置15的组成和装配关系。变径套管装置15包括所述变径套管组件300,下盖板104和下壳体103以及下固定环102。所述下固定环102,下盖板104和下壳体103将所述变径套管组件300夹紧固定。
如图7-8,图12,图22所示,所述变径套管组件300包括可拼合组成套管307的第一瓣套管301,第二瓣套管302,第三瓣套管303以及包裹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的薄膜套管。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瓣套管301(302,303)沿所述变径套管组件300轴线1000呈圆环形排列。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301(302,303)分别包含第一,第二,第三瓣管体316(326,336)以及与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近端318(328,338)连接固定的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驱动310(320,330)。第一,第二,第三瓣管体316(326,336)还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远端317(327,337)。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远端端317(327,337)组成套管远端377,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瓣管体316(326,336)形状相同并等分设置组成管体376。所述管体376在初始状态下截面为圆环形状,并被薄膜套管101所限定,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301(302,303),向轴线方向靠近运动到相互抵紧时,取任意管体径向截面观察,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瓣管体316(326,336)抵紧拼接成一个近似圆形,所述薄膜套管101包裹在最外侧,中部通孔用于容纳器械进出(图22所示)。如图12,为了方便描述,以第二套管驱动320进行更细致的说明,所述第二套管驱动320包含截面形状近似为“工”字型的第二导轨323,所述第二导轨323的近端(即工字顶部)包含第二涡旋槽324,其远端(即工字底部)包含与第二瓣套管近端328连接固定的第二管连接部分321。所述第二导轨323还包含由第二导轨323远端向内横向延伸的第二凸轮322,且其延伸长度不超出所述管体326的壁厚,第二套管驱动320与第二瓣套管近端328连接固定可以采用焊接,粘接等固定方式。第一,第三瓣套管驱动310(330)与第二瓣套管驱动320大致相同,但第一,第二,第三涡旋槽314(324,334)略有不同,为了保证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301(302,303)初始状态和胀大状态的运动的同步性,第一,二第三瓣套管驱动310(320,330)的第一,第二,第三涡旋槽314(324,334)分别与转盘涡旋槽343的形状进行匹配。
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瓣管体316(326,336)由金属薄片材料经过冲压一次成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瓣管体316(326,336)采用的金属材料包括具有良好延展性和较高成型强度的不锈钢合金材料,同时其他适合冲压并满足生物兼容性的合金材料也可以应用于本发明。为了保证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瓣管体316(326,336)的强度,本实施例采用0.8mm厚度的不锈钢材料进行一次冲压成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为了增加强度,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瓣管体316(326,336)可以冲压成型向外凸的加强筋或者增加其厚度也是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又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瓣管体316(326,336)通过将一个圆形金属管切割成大致等分的三部分。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驱动310(320,330)采用POM材料注塑成型,也可采用金属材料压铸成型。
如图7所示,所述薄膜套管101包含其远端的管体远端111,其近端的管体近端114,与管体近端114向远端延伸的过渡段112以及连接管体远端111和过渡段112的管体110。所述管体近端114横向向外延伸出U型的回转体113。所述回转体113包括U型回转体底部的固定面115。管体近端114的直径大于管体110的直径。所述下壳体103和下固定环102夹紧固定薄膜套管所述固定面115。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知道,为了尽量少占用变径套管组件300形成的细长套管307的外径空间,同时保证较好的强度,薄膜套管101采用弹性的薄膜材料吹塑而成,可以胀大和自动恢复。所述薄膜套管113厚度通常取0.1mm至0.5mm。又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如图31-32所示,薄膜套管101a采用柔性的薄膜材料吹塑而成,比如PET,PP,PC等薄膜材料。在变径过程中,所述薄膜套管101a不会发生弹性变形或只发生轻微的弹性变形,变径增加部分,主要依靠压缩在第一,第二,第三瓣管体316(326,336)接缝处的褶皱舒展形成。
如图8-11所示,所述变径套管组件300还包括涡旋驱动机构308,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瓣套管301(302,303)做径向直线运动。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瓣套管301(302,303)在所述涡旋驱动机构308驱使下,同时沿径向做靠近轴线的直线运动或远离轴线的直线运动。所述涡旋驱动机构308,包含驱动台306,齿轮转盘304和转盘驱动组件309,所述转盘驱动组件309驱动所述齿轮转盘304在驱动台306内沿轴线1000转动。所述转盘驱动组件309包含与所述轮齿啮合的蜗杆305。所述齿轮转盘304,蜗杆305装入驱动台306并啮合形成涡轮蜗杆连接。
如图7所示,所述转盘驱动组件309还包含与所述蜗杆305对接的蜗杆驱动手轮105。所述蜗杆驱动手轮105从近端到远端依次包含旋钮151,凸台152,转轴155,限位槽154和传动凸台153。所述传动凸台153与所述蜗杆305的连接凹槽355配合连接,并可通过旋转旋钮151带动蜗杆305旋转。所述限位槽154被卡槽147限定使所述蜗杆驱动手轮105只能在下壳体103的孔136中做旋转运动。所述蜗杆驱动手轮105还包转轴155上并起密封作用的手轮密封圈159,所述手轮密封圈159套入转轴155然后装入下壳体103的安装槽138中并被凸台152限定一起到密封作用。转动所述蜗杆驱动手轮105,从而驱动蜗杆305转动,进一步驱动所述齿轮转盘304做轴向转动。
如图9所示,所述蜗杆305包含其远端的凸轴352,其近端的杆头353以及连接凸轴352和杆头的杆体350,所述杆体350上设置涡旋齿形351。所述蜗杆305还包含由杆头353向近端延伸的环形槽354以及连接凹槽355。所述连接凹槽355与蜗杆驱动手轮105的传动凸台153咬合。所述蜗杆305大致相当于蜗杆作用。
如图10所示,所述齿轮转盘304包含由贯穿通孔345所限定的涡轮圆环体340,所述涡轮圆环体340外缘设置轮齿341与所述蜗杆305的涡旋齿形351啮合。所述孔壁346限定出孔345,所述涡轮圆环体340远端面绕圆环设置的螺旋线组成转盘涡旋槽343,所述转盘涡旋槽343与第一,第二,第三涡旋槽314(324,334)形状匹配咬合。所述齿轮转盘304大致相当于涡轮作用。所述蜗杆305和所述齿轮转盘304形成涡轮蜗杆配合传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涡轮蜗杆方式运动通过设置具体的螺纹和轮齿配合参数实现自锁功能,即只能从所述蜗杆305方向驱动所述齿轮转盘304运动,而所述齿轮转盘304不能驱动蜗杆305反向运行。
如图8,图11所示,所述驱动台306包括用于通过器械的通孔361以及其所限定的圆环体360,所述通孔361由孔壁362所限定,所述齿轮转盘304绕孔壁362做旋转运动。所述圆环体360还包含外壁367,以及横向贯穿外壁367到孔壁362并分别与第一,第二,第三导轨313(323,333)配合的3个工字型的驱动台滑槽363,所述驱动台滑槽363沿通孔361轴向等分布置,所述导轨313(323,333)和所述驱动台滑槽363在本发明中为工字型的导轨和滑槽配合,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也可以是T型导轨滑槽配合,或燕尾槽型导轨滑槽配合等方式配合。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导轨313(323,333)径向的长度尺寸小于所述驱动台滑槽363的径向长度尺寸。所述外壁367外侧横向延伸出与用于安装所述蜗杆305的蜗杆槽365,所述蜗杆槽365包含其远端相连的第一轴肩364和其近端的第二轴肩366。所述凸轴352和环形槽354分别与第一轴肩364和第二轴肩366匹配。所述齿轮转盘304驱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套管301(302,303)沿着所述驱动台滑槽363做靠近轴线或者远离轴线方向的直线运动。
如图7,图16,图19所示,所述下壳体103包括可穿入变径套管组件300的套管307的孔131,外壳体130以及限定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301(302,303)径向向外移动的内壁135。所述孔131由于孔壁132限定。所述下壳体103还包含若干固定孔133,所述固定孔133与下盖板104的固定柱149过盈配合将所述变径套管组件300夹紧固定。所述外壳体130设置用于安装蜗杆驱动手轮105的孔136,所述孔136限定出横向向外延伸出中空的导向柱137,所述导向柱137近端内缘设置手轮密封圈159的安装槽138。所述驱动台306的外壁367插入到下壳体103的内壁135内形成过盈配合。所述内壁135限定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301(302,303)的胀大范围,其与初始状态下的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301(302,303)的第一,第二,第三导轨313(323,333)的最小距离就是第一,第二,第三导轨313(323,333)沿驱动台306的驱动台滑槽363能够胀大的最大尺寸。所述最小距离大致等于可变半径差值R。如前述内容提到,通常手术医生通常需要在10mm—15mm的套管组件进行切换,为了满足此需要,可变半径差值R≥2.5mm,即由半径5mm变为半径7.5mm,本实施例中所述可变半径差值R=2.5mm。
如图7,图11和图18所示,下盖板104包括用于通过器械的通孔141和限定出通孔141的内壁148,以及由下盖板104远端轴向延伸与下壳体103的固定孔133匹配的固定柱149,且两者形成过盈配合。所述内壁近端横向向外延伸出密封壁140,所述密封壁140与所述下壳体103的外壳体130形成止口密封。所述下盖板104还包含第三轴肩143和第四轴肩145,所述第一,第三轴肩364(143)和第二,第四轴肩366(145)共同限定所述蜗杆305沿横轴2000内做旋转运动。所述下盖板104还包含卡臂146,所述卡臂146远端包含卡槽147,所述卡臂146限定所述蜗杆驱动手轮105只能在下壳体103的孔136中做旋转运动。所述内壁148以间隙配合方式将所述齿轮转盘304限定在所述驱动台306中。
如图7所示,所述下固定环102包括稍大于薄膜套管101管体110的孔122,以及与下壳体103过盈配合连接固定的固定柱121。所述下固定环102还包括由孔122近端延伸的凸台123。所述凸台123在下壳体103与下固定环102固定时,夹紧固定薄膜套管103的固定面115。
图8-18所示,所述变径套管装置15大致装配过程包括:
首先,变径套管组件300的安装,将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301(302,303)的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近端318(328,338)连接固定的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驱动310(320,330)组成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301(302,303),然后将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301(302,303)分别装入所述驱动台306对应的驱动台滑槽363中;然后将所述齿轮转盘304和所述蜗杆305分别装入到驱动台306中,使所述蜗杆305的涡旋齿形351与所述齿轮转盘304轮齿341啮合配合,所述齿轮转盘304的转盘涡旋槽343与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301(302,303)的第一,第二,第三涡旋槽314(324,334)匹配咬合,并调整将变径套管组件300处于初始状态;
然后将变径套管组件300(此时未装转盘驱动组件309的蜗杆驱动手轮105未装入)装入到下壳体103中并将手轮密封圈159装入安装槽138,然后将蜗杆驱动手轮105由下壳体103的孔136中穿入并与所述蜗杆305活动连接,所述蜗杆305的连接凹槽355与蜗杆驱动手轮105的传动凸台153咬合,然后将薄膜套管101由套管307的套管远端377套入,并露出套管远端377;
最后将下固定环102装配下壳体103上,将薄膜套管101的夹在下壳体103和下固定环102之间,将固定面113夹紧固定;下盖板104的固定柱149插入下壳体103固定孔133形成过盈配合。所述固定孔133与下盖板104的固定柱149过盈配合将所述变径套管组件300限定,所述齿轮转盘304和所述蜗杆305不能沿轴向位移,只能分别沿纵轴1000和横轴2000做旋转运动。
如图14-15所示,通过转动蜗杆驱动手轮105,所述蜗杆305在下盖板104和下壳体103之间沿横轴2000内做旋转运动,所述蜗杆305的涡旋齿形351啮合所述齿轮转盘304轮齿341带动齿轮转盘304沿所述驱动台306的孔壁362做旋转运动,所述齿轮转盘304的转盘涡旋槽343咬合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301(302,303)的第一,第二,第三涡旋槽314(324,334),由于驱动台306的驱动台滑槽363限制,所述第二,第三瓣套管301(302,303)在驱动台滑槽363中径向做直线运动,实现套管307由初始状态到胀大状态或由胀大状态到初始状态的切换。通过旋转旋钮151带动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301(302,303)径向来回移动,其移动的范围大致等于可变半径的差值R。
如图13-15和图19-24详细描绘了所述变径套管装置15的变径胀大过程。如图13,图19-20和图22所示,具体的,初始状态下,薄膜套管101的管体110包裹固定套管307的管体376形成具有基本圆环的截面;
如图14-15,图21-23所示,当需要调整变径时,沿横轴2000逆时针旋转旋钮151,蜗杆驱动手轮105的传动凸台153带动与其咬合的连接凹槽355旋转,所述蜗杆305的涡旋齿形351带动与其啮合的所述齿轮转盘304轮齿341旋转使齿轮转盘304沿所述驱动台306的孔壁362做旋转运动,所述齿轮转盘304的转盘涡旋槽343旋转带动与其咬合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301(302,303)的第一,第二,第三涡旋槽314(324,334)运动,由于驱动台306的驱动台滑槽363限制,所述第二,第三瓣套管301(302,303)在驱动台滑槽363中径向向外做直线运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301(302,303)的第一,第二,第三瓣管体316(326,336)向外胀大,薄膜套管101的管体110由于第一,第二,第三瓣管体316(326,336)向外胀大被胀大撑开,细长管基本的圆环型的截面(如图22所示,初始状态)变成近似圆环型截面(如图23所示,胀大状态)。由于下壳体103的内壁135限定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301(302,303)的胀大范围,当第一,第二,第三导轨313(323,333)径向移动与内壁135接触时,所述套管组件10达到最大的胀大变径尺寸。
如图21-23和图31-32所示,所述变径套管组件在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瓣管体316(326,336)形成具有基本圆环的横向截面,基本圆环内径为D1;所述胀大状态下,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瓣管体316(326,336)径向移动远离纵轴,形成具有胀大圆环的横向截面,胀大圆环内径为D2,且D2>D1。
当需要将变径后的套管组件10恢复成初始状态,只需沿横轴2000顺时针旋转旋钮115,蜗杆驱动手轮105的传动凸台153带动与其咬合的连接凹槽355旋转,所述蜗杆305的涡旋齿形351带动与其啮合的所述齿轮转盘304轮齿341旋转使齿轮转盘304沿所述驱动台306的孔壁362做旋转运动,所述齿轮转盘304的转盘涡旋槽343旋转带动与其咬合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301(302,303)的第一,第二,第三涡旋槽314(324,334)运动,由于驱动台306的驱动台滑槽363限制,所述第二,第三瓣套管301(302,303)在驱动台滑槽363中径向向内做直线运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301(302,303)的第一,第二,第三瓣管体316(326,336)向内缩小,薄膜套管101的管体113由于第一,第二,第三瓣管体316(326,336)向内缩小而弹性收缩,所述套管307由近似圆环型截面细长管(如图23所示)的胀大状态变成基本的圆环型的截面(如图22所示),恢复到初始状态。
根据前文所述,本实施中,由于所述齿轮转盘304和所述蜗杆305具有自锁功能,当胀大的第一,第二,第三瓣管体316(326,336)受到腹壁切口对内的压力压缩时,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瓣管体316(326,336)不会自动径向向内做直线运动。本发明公开的套管组件10具体以10mm的套管组件为例,其可以根据手术实际需要进行尺寸变化,可以满足10mm-15mm之间任意直径尺寸。由于大于10mm的套管组件使用的频率比较少,所以在不需要变径时,套管组件10可以作为普通的套管组件进行使用。当手术需要使用吻合器进行伤口吻合或取出较大病变器官(组织)时,手术医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变径,这个时候,由于只是将原来的套管组件10进行变径,既不用在额外增加的穿刺通道,同时也不需要将原来的套管组件拨出,另外插入大尺寸的套管组件。如图23所示,变径胀大后的套管组件10,其变径套管组件300截面是近似圆环型,由于直接在原有的创口通道对患者肌肉进行横向扩张,不会造成患者创口的损伤,极大的减低了患者的痛苦以及减少了后续需要康复的时间。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知道,手术医生采用现有技术的套管组件时,需要增加穿刺通道或者进行套管组件的切换,这也增加了手术医生的工作量,采用本发明公开的套管组件10可以有效的降低手术医生的工作强度,减少手术时间。
图24-30详细描绘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套管组件20的整体结构。如图18所示,套管组件20包括第一密封组件21(未示出)和第二密封组件12,本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主要针对第一密封组件中转盘驱动组件的驱动方式提出另一种可选的技术方案。
图19-20并结合图7部分内容描绘了第一密封组件21的组成和装配关系。第一密封组件21包括贯穿套管远端377的变径套管装置25,鸭嘴密封107和上固定环106。所述变径套管装置25包括变径套管组件400,下盖板104,下壳体103a和下固定环102。所述变径套管组件400的套管307穿套在薄膜套管101内并被其包裹。所述下固定环102,下盖板104和下壳体103a将所述变径套管组件400夹紧固定。
参考图8和图24-25,所述变径套管组件400包括可拼合组成套管307的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301(302,303)以及包裹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301(302,303)的薄膜套管101。所述变径套管组件400还包括涡旋驱动机构508,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瓣套管301(302,303)做径向直线运动。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瓣套管301(302,303)在所述涡旋驱动机构508驱使下,同时沿径向做靠近轴线1000的直线运动或远离轴线1000的直线运动。所述涡旋驱动机构508包含驱动台406,齿轮转盘404和转盘驱动组件509,所述转盘驱动组件509驱动所述齿轮转盘404在驱动台406内沿轴线1000转动。所述转盘驱动组件509包含齿条驱动组件407和齿条锁定组件408。所述齿条驱动组件407用于驱动所述齿轮转盘404转动,所述齿条锁定组件408用于锁定齿条405,使齿条405直线运动或锁定停止。
如图25所示,所述齿条驱动组件407包括齿条405,齿条驱动按钮471,齿条复位弹簧457和齿条驱动密封套475。按压所述齿条驱动按钮471,驱动齿条405做直线运动,从而进一步驱动齿轮转盘404沿轴线1000转动,撤掉按压外力后,所述齿条405在所述齿条复位弹簧457的作用下实现复位。
如图25所示,所述齿条405包含其远端的弹簧轴454,其近端的连接轴453,以及连接弹簧轴454和连接轴453的齿条体450。所述齿条405正面包含数个参数与齿轮转盘404上轮齿441一致的齿形451,所述齿形451与所述齿轮转盘404上对应的轮齿441啮合,同时背面包含数个更细小的限位槽452,其沿轴向远端设置滑动条455与驱动台406的滑动槽465匹配使齿条405可沿滑动槽465来回滑动。所述转盘404与第一实施例齿轮转盘304大致相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所述转盘404的轮齿441为了和齿条405配合,仅需将为了与蜗杆305匹配的所述齿轮转盘304的轮齿341替换为与齿条405匹配的轮齿441即可,其他部分不变。压缩或释放所述齿条复位弹簧457可驱动所述齿条405沿滑动槽465滑动。
如图25所示,所述齿条驱动按钮471包含近端的半球状的按钮体470,所述按钮体480向远端设置杆472,所述杆472远端设置定位孔473。所述齿条405的连接轴453插入所述杆472远端并孔473(456)对齐用销钉476固定。
如图25-26所示,所述齿条驱动密封套475包含密封套远端475a,密封套近端475c以及密封套体475b,所述密封套远端475a与下壳体103a的安装套139a粘接固定,所述密封套近端475c与杆472近端粘接固定,保证在所述齿条驱动组件407按压和松开过程中套管组件20的气密性。
如图25所示,所述齿条锁定组件408包括限位器493,限位器复位弹簧482,限位器驱动按钮481,以及套装在限位器驱动按钮481上的密封圈484。所述限位器493大致呈V型,其远端设置有限位卡钩497,所述限位器493中部设置限位器孔496并可绕转轴464转动,其近端设置滑槽495与轴492活动连接,其远端设置限位卡勾497与齿条405的限位槽452咬合配合实现齿条405的锁定或释放。所述限位器驱动按钮481包括半球状的按钮体480,按钮体480远端设置中空的凸台487,并在凸台487设置定位孔486。所述限位器驱动按钮481还包含与其连接固定的传动轴491,所述连接传动轴491近端设置定位孔491a,所述传动轴491近端插入到凸台487内并将孔486(491a)对齐并用固定销485锁定。
在所述限位器复位弹簧482的作用力下,所述限位器按钮481拉动限位器493沿限位器孔496旋转,使限位卡钩497自动卡入所述齿条405背面的限位槽452内,从而起到限定齿条405做直线运动的作用,按压所述限位器驱动按钮481,此时限位器按钮481推动限位器493沿限位器孔496做反向旋转,使限位卡钩497从所述限位槽452中脱离,齿条405解除限定,可以做直线运动;
如图25所示,驱动台406包括用于通过器械的通孔461以及其所限定的圆环体460,所述通孔461由孔壁462所限定,所述转盘404绕孔壁462做旋转运动。所述圆环体460还包含外壁467,以及横向贯穿外壁467到孔壁462并分别与第一,第二,第三导轨313(323,333)配合的3个驱动台滑槽463,所述驱动台滑槽463沿通孔461轴向等分布置,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导轨313(323,333)径向的长度尺寸小于所述驱动台滑槽463的径向长度尺寸。所述外壁467外侧横向延伸出与用于安装所述齿条405的滑动槽465和转轴464。所述转轴464与限位器493的限位器孔496匹配,并使限位器493可以绕转轴464旋转释放或锁紧齿条405。
如图25所示,所述下壳体103a包括可穿入变径套管组件400的孔131a,外壳体130a以及限定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301(302,303)向外胀大的内壁135a。所述孔131a由于孔壁132a限定。所述外壳体130a设置用于安装齿条锁定组件408的孔136a,沿孔136a内侧设置驱动弹簧槽137a用于安装齿条复位弹簧457。所述外壳体130a的孔136a另一侧设置用于安装齿条驱动组件407的中空的导向柱138a,所述导向柱138a向外延伸设置中空的安装套139a。
如图8和图26-27所示,所述变径套管装置25大致装配过程包括:
变径套管组件400安装,首先将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301(302,303)的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近端318(328,338)连接固定的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驱动310(320,330)组成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301(302,303),然后将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301(302,303)分别装入所述驱动台406对应的驱动台滑槽463中;然后将所述转盘404和所述齿条405分别装入到驱动台306中对应位置,使所述齿条405的齿形451与所述转盘404轮齿441啮合配合,所述转盘404的转盘涡旋槽343与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301(302,303)的第一,第二,第三涡旋槽314(324,334)匹配咬合,并调整将变径套管组件400处于初始状态;
然后将变径套管组件400(此时未装转盘驱动组件509的齿条驱动组件407和齿条锁定组件408)装入到下壳体103a中,将薄膜套管101由套管307的套管远端377套入,并露出套管远端377。然后将所述齿条锁定组件408的传动轴491沿孔136a内侧向外侧穿入并穿过限位器复位弹簧482与限位器驱动按钮481连接固定,并用密封垫483将密封圈484固定到下壳体103a上,所述限位器复位弹簧482处于压缩状态;然后在传动轴491的远端活动连接限位器493,通过按压或松开限位器驱动按钮481可以实现限位器493与齿条405的释放或锁定;然后将所述齿条驱动组件407的杆472通过导向柱138a穿入并与所述齿条405的连接轴453用销钉476固定,并将所述齿条驱动密封套475的密封套远端475a与下壳体103a的安装套139a粘接固定,密封套近端475c与杆472近端粘接固定;
最后,将下固定环102装配下壳体103a上,将薄膜套管101的夹在下壳体103a和下固定环102之间,将固定面113夹紧固定;下盖板104与下壳体103a过盈配合将所述变径套管组件400夹紧限定,使所述齿条405和所述转盘404不能沿轴向位移,所述齿条405只能沿横轴2000做轴向直线运动,所述转盘404沿纵轴1000做旋转运动。
如图27-30详细描绘了所述变径套管装置25的变径胀大过程。由于本实施例薄膜套管101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301(302,303)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所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部分不在累述,仅针对转盘404不同的驱动方式做说明。
如图27所示,初始状态下,所述齿条锁定组件408在限位器复位弹簧482的作用下,所述传动轴491由远端向近端向左侧拉紧,所述轴492处于限位器493的滑槽495的近端495a。所述齿条驱动组件407的齿条复位弹簧457轻微压缩,在其弹性力作用下,齿条405带动限位齿45向右侧拉紧,使限位卡勾497和限位槽452受力方向相反,使所述限位器493的限位卡勾497与齿条405的限位槽452配合实现齿条405的牢固锁定,不能逃脱。
如图28所示,解锁状态下,向内按压所述齿条锁定组件408的限位器驱动按钮481,限位器复位弹簧482被压缩,所述传动轴491由近端向远端运动,所述轴492从限位器493的滑槽495的近端495a滑到滑槽495的远端495b,推动所述限位器493沿轴464反向旋转(逆时针旋转,图28视角),带动限位卡勾497与齿条405的限位槽452分离。
如图29所示,胀大状态,保持向内按压限位器驱动按钮481,使限位卡勾497与齿条405的限位槽452分离;同时在另一侧用手指按压所述齿条驱动组件407的齿条驱动按钮471,所述齿条驱动组件407的杆472带动齿条405由近端向远端(即从右向左)位移,所述齿条405的齿形451带动转盘404的轮齿441逆时针旋转,所述转盘404带动与其咬合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301(302,303)的第一,第二,第三涡旋槽314(324,334)运动,由于驱动台406的驱动台滑槽463限制,所述第二,第三瓣套管301(302,303)在驱动台滑槽363中径向向外做直线运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301(302,303)的第一,第二,第三瓣管体316(326,336)向外胀大,薄膜套管101的管体113由于第一,第二,第三瓣管体316(326,336)向外胀大被胀大撑开,此时松开按压限位器驱动按钮481的手指,使限位卡勾497将限位槽452锁定,然后在松开齿条驱动按钮471,完成胀大状态操作。
如图30所示,在手术实际操作过程中,更多时候是将解锁状态和胀大状态相结合进行套管组件20的变径过程。通过同时按压限位器驱动按钮481和齿条驱动按钮471,所述限位器493在按压限位器驱动按钮481时,限位卡勾497与齿条405的限位槽452分离,而按压齿条驱动按钮471带动所述齿条驱动组件407的杆472带动齿条405由近端向远端(即从右向左)位移,所述齿条405的齿形451带动转盘404的轮齿441沿孔壁462逆时针旋转。手术医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按压齿条驱动按钮471的行程,当调整到位后先松开按压限位器驱动按钮481的手指,使限位卡勾497将限位槽452锁定,然后再松开齿条驱动按钮471,完成胀大状态操作,也可以同时按压或松开限位器驱动按钮481和齿条驱动按钮471。
当需要将套管组件20恢复到初始状态时,只需要按压限位器驱动按钮481,所述限位器493在按压限位器驱动按钮481时,限位卡勾497与齿条405的限位槽452分离。被压缩的所述驱动弹簧494释放弹力,促使所述齿条405从远端向近端(向右侧)移动,所述齿条405的齿形451带动转盘404的轮齿441沿孔壁462做顺时针旋转,并使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301(302,303)恢复到初始状态。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都可以实现在变径胀大范围内的任一位置进行锁定,即在套管组件可以在直径10mm至15mm之间进行任意直径尺寸调整。这种方式极大的方便了手术医生的操作,同时也避免了二次穿刺或额外增加穿刺通道给患者带来的损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实施例相较第一实施例,其优点和有益效果和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此处不再累述。本发明公开的变径套管组件采用的三半近似对称的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组成变径套管组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采用四半或更多的套管组成变径套管组件也是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已经展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很多不同的实施方案和实例。本领域的一个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前提下,通过适当修改能对所述方法和器械做出适应性改进。好几种修正方案已经被提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他修正方案也是可以想到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该依照附加权利要求,同时不应被理解为由说明书及附图显示和记载的结构,材料或行为的具体内容所限定。

Claims (6)

1.一种卡盘式变径套管装置,包括变径套管组件,下盖板,下壳体,所述下盖板和下壳体夹紧固定所述变径套管组件,其特征在于:
1)所述变径套管组件包括可径向移动的第一瓣套管,第二瓣套管,第三瓣套管以及包裹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的薄膜套管,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沿纵轴呈圆环型排列并与所述薄膜套管组成容纳手术器械进出的中空通道;
2)所述变径套管组件还包括涡旋驱动机构,所述涡旋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沿径向做靠近纵轴的直线运动或远离纵轴的直线运动;
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分别包含第一,第二,第三瓣管体以及与第一,第二,第三瓣管体近端连接固定的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驱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瓣套管驱动分别包含第一,第二,第三导轨以及其近端延伸的第一,第二,第三涡旋槽;
3)所述变径套管组件包括初始状态和胀大状态:所述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瓣管体形成具有基本圆环的横向截面,基本圆环内径为D1;所述胀大状态下,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瓣管体径向移动远离纵轴,形成具有胀大圆环的横向截面,胀大圆环内径为D2,且D2>D1;
4)所述涡旋驱动机构,包含驱动台,齿轮转盘和驱动所述齿轮转盘沿纵轴转动的转盘驱动组件;所述齿轮转盘包含贯穿通孔的涡轮圆环体,所述涡轮圆环体外缘设置轮齿,所述涡轮圆环体的远端面设置螺旋线组成的转盘涡旋槽,所述转盘涡旋槽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涡旋槽形状匹配咬合;
5)所述的驱动台包含具有让器械出入的器械通孔的圆环体,所述圆环体包含孔壁和外壁以及横向贯穿外壁到孔壁并分别与第一,第二,第三导轨配合的驱动台滑槽,所述驱动台滑槽沿器械通孔轴向等分设置,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套管驱动沿着所述驱动台滑槽做靠近纵轴或者远离纵轴方向的直线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径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驱动组件包含与所述轮齿啮合的蜗杆,与所述蜗杆对接的蜗杆驱动手轮,所述蜗杆包括与所述齿轮转盘的轮齿相匹配的涡旋齿形;转动所述蜗杆驱动手轮,从而驱动蜗杆转动,进一步驱动所述齿轮转盘做轴向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径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驱动组件包含齿条驱动组件和齿条锁定组件,所述齿条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齿轮转盘转动,所述齿条锁定组件用于锁定或释放所述齿条;所述齿条驱动组件,包括齿条,齿条驱动按钮,齿条复位弹簧和齿条驱动密封套,所述齿条正面包含数个参数与齿轮转盘上轮齿一致的齿形并与所述轮齿啮合,所述齿条背面包含数个限位槽,按压所述齿条驱动按钮,驱动齿条做直线运动,从而进一步驱动齿轮转盘绕纵轴转动;松开所述齿条驱动按钮,所述齿条在所述齿条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实现复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径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驱动组件包括限位器,限位器复位弹簧,限位器驱动按钮,以及套装在限位器驱动按钮上的密封圈,所述限位器远端设置有限位卡钩和限位器孔,在所述限位器复位弹簧的作用力下,所述限位器按钮拉动限位器沿限位器孔旋转,使限位卡钩自动卡入所述齿条背面的限位槽内,限定齿条做直线运动的作用;按压所述限位器驱动按钮,限位器按钮推动限位器沿限位器孔反向旋转,所述限位卡钩从所述限位槽中脱离,所述齿条解除限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径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瓣管体由金属材料制成并通过冲压一次成型,或通过将一个圆形金属管切割成三部分。
6.一种穿刺器,包含套管组件和贯穿套管组件的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组件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变径套管装置,变径套管装置还包含下固定环,所述下壳体和下固定环夹紧固定薄膜套管,所述套管组件还包括上固定环,所述上固定环将鸭嘴密封固定到所述套管装置组成第一密封组件,还包括与第一密封组件卡扣连接的第二密封组件。
CN201710410224.3A 2017-06-03 2017-06-03 一种卡盘式变径套管装置及穿刺器 Active CN1071371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610239.5A CN109589161B (zh) 2017-06-03 2017-06-03 一种卡盘式变径套管装置及穿刺器
CN201710410224.3A CN107137132B (zh) 2017-06-03 2017-06-03 一种卡盘式变径套管装置及穿刺器
PCT/CN2018/075814 WO2018218993A1 (zh) 2017-06-03 2018-02-08 一种卡盘式变径套管装置及穿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10224.3A CN107137132B (zh) 2017-06-03 2017-06-03 一种卡盘式变径套管装置及穿刺器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10239.5A Division CN109589161B (zh) 2017-06-03 2017-06-03 一种卡盘式变径套管装置及穿刺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37132A CN107137132A (zh) 2017-09-08
CN107137132B true CN107137132B (zh) 2019-02-12

Family

ID=5978039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10224.3A Active CN107137132B (zh) 2017-06-03 2017-06-03 一种卡盘式变径套管装置及穿刺器
CN201811610239.5A Active CN109589161B (zh) 2017-06-03 2017-06-03 一种卡盘式变径套管装置及穿刺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610239.5A Active CN109589161B (zh) 2017-06-03 2017-06-03 一种卡盘式变径套管装置及穿刺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07137132B (zh)
WO (1) WO20182189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9492B (zh) * 2017-06-03 2019-02-12 成都五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驱动结构的变径套管装置及穿刺器
CN107137132B (zh) * 2017-06-03 2019-02-12 成都五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卡盘式变径套管装置及穿刺器
CA2993590A1 (en) * 2017-09-06 2019-03-06 Xpan Inc. Radially expandable cannula system
CN107838304A (zh) * 2017-11-14 2018-03-27 高亚贵 行星式胀管装置
CN109047528A (zh) * 2017-11-14 2018-12-21 吴振明 用于扩管器的棘爪组件
CN107824700A (zh) * 2017-11-14 2018-03-23 高亚贵 双头扩管器
CN109226544A (zh) * 2017-11-14 2019-01-18 吴振明 用于制冷领域的铜管胀管器
CN107913949A (zh) * 2017-11-14 2018-04-17 吴振明 带调节结构的铜管胀管器
CN107931461A (zh) * 2017-11-14 2018-04-20 吴振明 渐进式铜管胀管器
CN108175544A (zh) * 2018-01-25 2018-06-19 北京中安泰华科技有限公司 3d打印自锁式解剖型人工椎体及制作工艺
CN110772302B (zh) * 2018-07-31 2022-03-18 江苏风和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穿刺器外壳及穿刺器
CN109223127B (zh) * 2018-09-07 2023-11-14 天津优外医疗器材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单手解锁的锁环结构、套管组件及穿刺器
CN111870321A (zh) * 2019-05-02 2020-11-03 江苏风和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穿刺芯组件和具有穿刺芯组件的穿刺器
CN110279453B (zh) * 2019-06-17 2024-01-30 天津优外医疗器材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带刀阻塞器及穿刺器
CN110338888B (zh) * 2019-07-18 2024-05-07 浙江荷清柔性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植入施加器
CN111467229B (zh) * 2020-05-29 2021-12-21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治疗颈肩腰腿痛的针具
CN112656489B (zh) * 2020-12-25 2022-11-11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一种可变径的穿刺装置
CN113413200B (zh) * 2021-07-30 2023-02-07 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穿刺器及腔镜机器人
CN114533215B (zh) * 2022-02-08 2024-04-09 浙江天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通道单孔穿刺器
CN116746999B (zh) * 2023-06-08 2024-03-05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一种用于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股骨近端板状髓内钉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00573B1 (ko) * 2001-08-22 2003-10-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가변 반경식 스크롤 압축기의 가변량 조절 장치
DE602004018342D1 (de) * 2003-08-26 2009-01-22 Zimmer Spine Inc Zugangssysteme für die minimal invasive chirurgie
JP4642770B2 (ja) * 2003-10-17 2011-03-02 タイコ ヘルスケア グループ リミテッド パートナーシップ 独立先端部回転を備えた外科用ステープル留めデバイス
US7195592B2 (en) * 2004-01-27 2007-03-27 Sundaram Ravikumar Surgical retractor apparatus for use with a surgical port
ITFI20050082A1 (it) * 2005-04-29 2006-10-30 Elenor S R L Guida di ancoraggio radialmente espandibile per trocar
ITFI20070060A1 (it) * 2007-03-14 2008-09-15 Elenor S R L Trocar per chirurgia toracica
US8282546B2 (en) * 2009-12-11 2012-10-09 Ethicon Endo-Surgery, Inc. Inverted conical expandable retractor with coil spring
WO2011072098A2 (en) * 2009-12-11 2011-06-16 Ethicon Endo Surgery, Inc. Inverted conical expandable retractor
US9211140B2 (en) * 2010-11-24 2015-12-15 Kyphon Sarl Dynamically expandable cannulae an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percutaneous surgical procedures employing same
CN202703151U (zh) * 2012-08-21 2013-01-30 吴文清 以齿轮转盘为动力的充气机
WO2015153507A1 (en) * 2014-03-31 2015-10-08 Spiration, Inc. Anchoring mechanisms and systems for endoluminal devices
CN104983452B (zh) * 2015-05-22 2017-10-13 东莞麦可龙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变径腹腔穿刺器的制造方法及变径腹腔穿刺器
CN204863407U (zh) * 2015-05-22 2015-12-16 东莞麦可龙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变径腹腔穿刺器
CN105997204B (zh) * 2016-08-02 2018-06-29 成都五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多维褶皱的穿刺器密封膜
CN106491192A (zh) * 2016-12-09 2017-03-15 成都五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包含双保护罩的穿刺器
CN107137132B (zh) * 2017-06-03 2019-02-12 成都五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卡盘式变径套管装置及穿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218993A1 (zh) 2018-12-06
CN109589161A (zh) 2019-04-09
CN107137132A (zh) 2017-09-08
CN109589161B (zh) 2023-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37132B (zh) 一种卡盘式变径套管装置及穿刺器
CN107049438B (zh) 一种变径套管装置及穿刺器
CN107149492B (zh) 一种带驱动结构的变径套管装置及穿刺器
US10751086B2 (en) Method for anchoring and sealing a cannula assembly to the body of a patient
CN101584592B (zh) 用于封闭身体器官中的穿孔的设备
EP2111807B1 (en) Device for accessing a body cavity
EP2630929B1 (en) Multi-portion wound protector
RU2475282C2 (ru) Герметизирующий фиксатор для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при хирургических операциях
EP2455024B1 (en) Reinforced flexible access assembly
US5797888A (en) Cannula with universal seal and method of introducing instruments therethrough
US5385552A (en) Trocar with overlapping seal elements
US5391153A (en) Trocar with linear movement seal
EP2253283A1 (en) Flexible access assembly with reinforced lumen
US10111648B2 (en) Procedural sheath adapter for vascular closure device
KR20090086546A (ko) 수축 유도된 힌지를 구비한 투관침 밀봉구
CN107049440A (zh) 一种带直推结构的可变直径套管组件及穿刺器
US11793535B2 (en) Endoluminal surgery device
CN207755345U (zh) 一种带直推结构的可变直径套管组件及穿刺器
CN110831529A (zh) 缝合线抓紧器械
CN209450575U (zh) 一种血管鞘
EP4070745A1 (en) Surgical access device including an anchor having a suture retention mechanism
CN117838336A (zh) 组织限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