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131556B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131556B
CN107131556B CN201710151405.9A CN201710151405A CN107131556B CN 107131556 B CN107131556 B CN 107131556B CN 201710151405 A CN201710151405 A CN 201710151405A CN 107131556 B CN107131556 B CN 1071315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wheel shaft
pipe
turbine
pip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5140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131556A (zh
Inventor
杨传芳
陈春材
杨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71315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315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1315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13155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沿其轴向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空调器包括沿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依次排列的进风件、第一风机、第一管族涡轮、第二风机、第二管族涡轮和出风件;其中,所述第一管族涡轮具有垂直于所述空调器的轴向的截面的面积沿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减小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二管族涡轮具有垂直于所述空调器的轴向的截面的面积沿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增大的第二通道。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利用分子扩散运动吸热降温,无需工质,具有能耗小、污染小、噪音低、成本低、安装检修方便等优点。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调节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管族涡轮室内空调器。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夏季室内空气降温,相关技术中普遍采用室内外分体制冷式空调装置,将室内空气中的大量热能转移散失到室外大气环境中。由于室内空气温度比室外大气温度低,无法直接将室内空气中热能排至室外大气环境中,故采用一种制冷剂,俗称为一种“工质”,它能在工作温度范围内,具有气态与液态循环变化转化功能。在室内建立一种液态蒸发吸热,使空气冷却降温密闭循环系统;再在室外建立蒸发气体压缩冷凝制冷密闭循环放热系统,将大量热能散失到室外大气环境中。
但这种室内外分体制冷式空调器的结构系统复杂,既要消耗浪费大量能源物质,又不能利用空气中热能及气体分子运动相互作用内能,而且要将大量热能排放扩散到室外大气环境中,造成室外大气环境热污染。另外,压气机及风机运行会产生噪音污染;“工质”长期循环使用会泄漏带来物质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利用分子扩散运动吸热降温,无需工质,具有能耗小、污染小、噪音低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沿其轴向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空调器包括沿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依次排列的进风件、第一风机、第一管族涡轮、第二风机、第二管族涡轮和出风件;其中,所述第一管族涡轮具有垂直于所述空调器的轴向的截面的面积沿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减小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二管族涡轮具有垂直于所述空调器的轴向的截面的面积沿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增大的第二通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利用分子扩散运动吸热降温,无需工质,具有能耗小、污染小、噪音低等优点。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管族涡轮包括:第一管道壳体;第一叶轮,所述第一叶轮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支撑件安装在所述第一管道壳体内,所述第一叶轮与所述第一管道壳体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一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叶轮包括:第一轮轴,所述第一轮轴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支撑件安装在所述第一管道壳体内;多个第一叶片,多个所述第一叶片沿所述第一轮轴的周向间隔设在所述第一轮轴上且与所述第一轮轴和所述第一管道壳体限定出多个所述第一通道,每个所述第一叶片沿所述第一轮轴的周向和周向螺旋设置且螺距沿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减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管族涡轮包括:第二管道壳体;第二叶轮,所述第二叶轮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支撑件安装在所述第二管道壳体内,所述第二叶轮与所述第二管道壳体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二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叶轮包括:第二轮轴,所述第二轮轴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二支撑件安装在所述第二管道壳体内;多个第二叶片,多个所述第二叶片沿所述第二轮轴的周向间隔设在所述第二轮轴上与所述第二轮轴和所述第二管道壳体限定出多个所述第二通道,每个所述第二叶片沿所述第二轮轴的周向和周向螺旋设置且螺距沿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增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中的每一个上的任一质点在x、y、z、B时空坐标中的运动满足以下方程:
其中,所述第一管道壳体和所述第二管道壳体的内半径分别为R,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的螺旋角度分别为θ,所述第一叶轮和所述第二叶轮的长度分别为L,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的变螺距系数分别为m,0<m<1,所述第一轮轴和所述第二轮轴的半径分别为r。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中的每一个包括:外支撑环,所述外支撑环安装在所述第一管道壳体和所述第二管道壳体中对应的一个内;内支撑环,所述内支撑环设在所述外支撑环内,所述第一轮轴和所述第二轮轴中对应的一个安装在所述内支撑环上;多个连接梁,每个所述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支撑环和所述内支撑环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风件上设有空气过滤净化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均为变频轴流风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通讯且分别控制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的频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第一管族涡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第一叶轮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第一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调器1、
进风件10、第一风机20、第一管族涡轮30、第二风机40、第二管族涡轮50、出风件60、
第一管道壳体210、第一叶轮220、第一支撑件230、第一通道240、第一轮轴221、第一叶片222、外支撑环231、内支撑环232、连接梁2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沿其轴向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空调器1包括沿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附图中的箭头方向)依次排列的进风件10、第一风机20、第一管族涡轮30、第二风机40、第二管族涡轮50和出风件60。
其中,第一管族涡轮30具有第一通道240,第一通道240的垂直于空调器1的轴向的截面的面积沿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减小。第二管族涡轮50具有第二通道,第二通道的垂直于空调器1的轴向的截面的面积沿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增大。
可以理解为,从空调器1的第一端至第二端,即风流动的方向上,第一通道240的体积由大缩小与第二通道的体积由小扩大配合,组成体积先缩小后扩大双重功能的运动作用,将气体中热能及各种外能转变为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及相互之间作用之内能,再将气体分子巨大内能转变为气体分子剧烈加速膨胀扩散吸热运动之动能,所述气体分子连续不断膨胀扩散从出风件60流出,能将气体分子内能连续不断迅速转为分子扩散吸热高速运动之动能,达到室内气体降温的目的。
下面举例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的工作过程。
当第一风机20抽吸室内热气体,经升压进入第一管族涡轮30,由于第一通道240垂直于空调器1的轴向的截面的面积沿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减小,当热态气体流过时,能连续不断进行剪切分割细化至微粒或分子,由于气态物体无剪切应变应力,是一种低能耗甚至可以达到无能耗境界使气体细分子化,气态物体细化至微粒或分子,可以充分有效的发挥利用物质运动作用之内能与外能,将宏观气态物体连续不断剪切分割细分子化通道与分子旋转、振动、平动输运轨道相耦合,构成一种气态物体分子微粒连续不断进行自旋轨道无干扰输运,损耗降低到最低,甚至可以达到无损耗境界,能将气体体积膨胀特性、气体分子相互作用之引、斥力缩胀功能及变容缩扩功能有效结合统一起来,能加速气体运动作用的体积缩小,使气体分子密度增大,在密闭管道中分子运动的自由程缩短,分子旋转运动频率增大,在密闭管道中分子内能增大,在一定温度、压强条件下,分子会聚集成相对稳定的高内能气体。另外当宏观气态物体细分子化后会形成分子无规则运动及相互间的作用,热空气中的热能及各种形式的外能又可以激发加速气态分子的剧烈运动,加速在第一通道240容积不断缩小条件下再与分子运动引力协同作用可加速气体分子剧烈运动作用,一同被转化为稳定的高内能气体,进一步使物体内能增大。第一风机20与第一管族涡轮30相结合运动作用的功能,能有效将宏观物体运动作用之外能转变为微观物质分子运动内能,而且可以增大分子运动之内能,并为有效利用分子内能创造了条件。
当第二风机40抽吸第一管族涡轮30中处于稳定动平衡状态下的高密度、高压力、并具有高内能分子聚集气体,首先打破了第一管族涡轮30中气态物体的稳定平衡,将其抽吸升压进入第二管族涡轮50中,由于第二通道垂直于空调器1的轴向的截面的面积沿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增大,通过第二管族涡轮50运动作用连续不断将具有高内能的分子集团聚集成的气体再低能耗剪切分割细分子化,同时经过分子变容体积连续不断胀扩轨道,实现低损耗输运,以及形成分子斥力加速膨胀扩散运动作用,加速将气体分子内能转变为分子剧烈扩散运动之动能。当气体分子剧烈膨胀扩散运动从第二管族涡轮50排出,通过出风件60剧烈扩散运动进入室内空气中会形成循环,快速吸热,使室内热空气达到降温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具有以下优点:
宏观气态物体流过能以低能剪切分割细化至分子微粒,实现分子微粒无规则运动作用的连续性;能将宏观气态物体连续不断剪切分割细化通道与分子输运轨道相耦合,构成一种气态物体分子微粒连续不断进行自旋轨道无干扰输运损耗降低到最低,甚至可以达到无损耗境界;能将气体体积缩胀特性、气体分子相互作用引斥力缩胀规律及变容缩扩功能有效结合统一。能利用引力加速气体运动作用使体积缩小,使分子密度的增大,分子运动的自由程缩短,分子旋转运动频率增大,气体压力大增、分子内能增大,使气体进入稳定动平衡状态,第二风机40抽吸打破平衡,当气体进入第二管族涡轮50体积连续不断膨胀扩大运动通道,斥力增大可加速将气体分子高压巨大无规则运动作用之内能,连续不断转变为气体分子高速膨胀吸热扩散运动之动能,达到使室内气体循环降温的目的。
第一管族涡轮30、第二管族涡轮50与第一风机20和第二风机40相结合,可以构成宏观气态物体运动作用动力。
能将宏观气态物体热能及各种外能转变物体分子运动相互作用之内能,并能有效利用分子运动及相互作用之内能。
利用气体的缩、胀性能及气态分子内能,即分子无规则运动之动能及分子之间相互作用之势能的引、斥力作用功能,取代传统的制冷剂要不断消耗巨大的能量使液态蒸发吸热降温再将蒸发的气体压缩放热或制冷,既能提高降温效果,又能达到节能降耗,减污消污的目的。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利用分子扩散运动吸热降温,无需工质,具有能耗小、污染小、噪音低、成本低、安装检修方便等优点。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空调器1。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包括沿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附图中的箭头方向)依次排列的进风件10、第一风机20、第一管族涡轮30、第二风机40、第二管族涡轮50和出风件60。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管族涡轮30包括第一管道壳体210和第一叶轮220。第一叶轮220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支撑件230安装在第一管道壳体210内,第一叶轮220与第一管道壳体210共同限定出第一通道240。
进一步地,如1-图3所示,第一叶轮220包括第一轮轴221和多个第一叶片222。
第一轮轴221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支撑件230安装在第一管道壳体210内。多个第一叶片222沿第一轮轴221的周向间隔设在第一轮轴221上,多个第一叶片222的外边缘与第一管道壳体210的内周壁紧密配合以与第一轮轴221和第一管道壳体210限定出多个第一通道240,每个第一叶片222沿第一轮轴221的周向和周向螺旋设置且螺距沿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减小。
由此,在密闭的第一管道壳体210内安装多片围绕第一轮轴221螺旋、变距、扭旋成不平曲面的第一叶片222,形成容积连续不断变小的多个第一通道240。
进一步地,第二管族涡轮50的结构可以参考第一管族涡轮30的结构,区别在于第二管族涡轮50与第一管族涡轮30对称设置,即在从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上,第一管族涡轮30和第二管族涡轮50相反设置。
具体而言,第二管族涡轮50包括第二管道壳体和第二叶轮。所述第二叶轮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支撑件安装在所述第二管道壳体内,所述第二叶轮与所述第二管道壳体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二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叶轮包括第二轮轴和多个第二叶片。
所述第二轮轴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二支撑件安装在所述第二管道壳体内。多个所述第二叶片沿所述第二轮轴的周向间隔设在所述第二轮轴上,多个第二叶片的外边缘与第二管道壳体的内周壁紧密配合以与所述第二轮轴和所述第二管道壳体限定出多个所述第二通道,每个所述第二叶片沿所述第二轮轴的周向和周向螺旋设置且螺距沿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增大。
由此,在密闭的第二管道壳体内安装多片围绕第二轮轴螺旋、变距、扭旋成不平曲面的第二叶片,形成容积连续不断变大的多个第二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管族涡轮30和第二管族涡轮50,应用自然环境中蜗牛在蜗壳中体积缩伸变化运动作用功能,从自然时空中物质运动作用,走进物质时空中的物体运动作用。在一密闭管道中,安装一种有多片螺旋、变距、变容,扭旋成不平曲面的叶片,组成连续不断螺旋、变距、变容多通道叶片叶轮式涡轮,好似一组涡轮家族,简称管族涡轮。它具有体积能连续不断变化功能。
第一管族涡轮30为多通道螺旋、变距、变容体积连续不断缩小的涡轮,第二管族涡轮50为多通道螺旋、变距、变容体积连续不断扩大涡轮,两者实为同构体,逆向分别与第一风机20和第二风机40相配合组成,气体流动能同时实现分子连续不断引力压缩与斥力膨胀扩大运动作用功能。
第一管族涡轮30和第二管族涡轮50组合实现连续缩小与胀伸双重运动作用功能,故称为双管族涡轮。双管族涡轮能使自然宏观气体运动作用走进微观分子微粒运动作用。
由于管族涡轮具有连续不断螺旋、变距、变容功能,能与气态物体运动作用体积具有压缩与膨胀特性、气体分子具有无规则运动及相互作用之引力收缩与斥力膨胀功能存有统一性,能与气态物体运动相互作用通道与微观粒子或分子输运轨道相耦合。当宏观气态物体运动作用进入到微观粒子或分子运动作用时,可以实现宏观物体低能耗甚至可达到无能耗剪切分割细分子化;可以实现分子轨道低损耗,甚至可以达到无损耗输运;可利用分子间引、斥力与变容体积缩胀功能,实现低能加速气体压缩、膨胀,可实现气体中热能及各种功能转变为分子无规则运动及相互作用之内能,增大分子内能,并可使分子内能得到有效利用。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示例中,第一叶片222和所述第二叶片中的每一个上的任一质点在x、y、z、B时空坐标中的运动满足以下方程:
其中,第一管道壳体210和所述第二管道壳体的内半径分别为R,第一叶片222和所述第二叶片的螺旋角度分别为θ,第一叶轮220和所述第二叶轮的长度分别为L,第一叶片222和所述第二叶片的变螺距系数分别为m,0<m<1,第一轮轴221和所述第二轮轴的半径分别为r。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示例中,第一支撑件230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中的每一个包括外支撑环231、内支撑环232和多个连接梁233。
以第一支撑件230为例,外支撑环231安装在第一管道壳体210内。内支撑环232设在外支撑环231内,第一轮轴221安装在内支撑环232上。每个连接梁233的两端分别与外支撑环231和内支撑环232相连。从而实现对第一轮轴221和第二轮轴的安装和定位。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进风件10上设有空气过滤净化器,以除去空气中的尘粒及有害有毒物质,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可选地,第一风机20和第二风机40均为变频轴流风机空调器1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第一风机20和第二风机40通讯且分别控制第一风机20和第二风机40的频率。第一风机20和第二风机40提供第一管族涡轮30和第二管族涡轮50中气体运动作用动力,两个风机分别与两个管族涡轮相配合组成两种不同运动作用功能涡轮,可以利用弱动力打破具有高压巨大内能处于相对稳定平衡状态气态分子。
通过调控轴流风机的频率来控制进出口的气体流量、流速及压力保证其降温效果,最低降温度可达室内湿球温度以下。因空气中蒸发的水蒸气分子集团也可以细分子化,蒸发速度效率会更快更大,吸热量也会更快更大,降温效果最大可达室内湿球温度,同时可达到节能、降耗、减消污染的目的。
室内空气经过分子化可达到纳米级范围,对气体有灭菌作用功能,又可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在两个管族涡轮前分别设装变频轴流风机作为动力源,可对宏观气态物体运动作用变化转化之能量及微观微粒分子无规则运动之内能,包括分子运动之动能及分子间相互作用之势能进行调控,使自然时空中的宏观物体运动作用,走进密闭的管式物质时空中的微观物质分子微粒运动作用,能与自然宏观物体运动作用体积可压缩变小及膨胀扩大特征相吻合,又能连续不断将流过的宏观气体低能剪切分割细化至微粒分子,还能与微粒分子旋转、振动、平动之无规则运动轨道相耦合,使分子能连续不断沿着只有自旋通道参与分子输运,使分子体系不容易被干扰,其分子自旋轨道输运损耗可降低到最低,甚至可达到无损耗输运境界,同时能与宏观气态物体运动之外能及微观分子运动作用之内能,包括分子运动之动能与势能,以及势能中的引力与斥力的变化转化规律相协调,相适应,能将宏观气体中运动之动能及热能,亦称为外能,一起转变为分子剧烈无规则运动之巨大内能,在涡轮多通道中分子内能变化可使无规则运动的分子变为有规则运动的相对稳定动平衡状态的气体,再经轴流风机的抽吸打破其稳定动平衡状态,经增压流进管族涡轮通道变容使气体连续不断膨胀扩大,再将具有巨大内能处于相对稳定平衡状态的气体,转变为剧烈高速分子运动之动能,由于分子膨胀扩大剧烈运动作用会形成吸热,使室内气体产生循环运动获得降温,可通过调控风机频率,控制进出口气体的流量、流速及压力来保证降温效果,最低降温可调控至湿球温度以下,双管族涡轮室内空调器1将宏观气体运动作用理论,推进到微观分子运动作用理论,并将两种理论有效地结合起来,能有效发挥及利用物体中分子运动及相互作用之内能,实现节能、降耗、减消环境污染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突破了传统的制冷剂式空调器的理论,创立了一种管道多通道螺旋、变容体积能缩、胀的涡轮,并分别配设风机为动力进行对气体调控,气体流过可低能耗剪切分割细化至微粒分子,实现分子轨道近乎无损耗输送,能将气体中热能及各种外能转变为分子无规则运动之动能,再在分子引力作用下,加速气体分子体积缩小,在密闭管道中将巨大分子运动之动能,转变为气体之稳定平衡状态的巨大内能,由风机抽吸打破气体分子的稳定的动平衡状态,压送至积体膨胀扩大多通道中,巨大气体分子内能会迅速转变为分子剧烈高速运动之动能,形成分子扩散运动吸热降温,同时达到节能、降耗、减消污染的目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沿其轴向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空调器包括沿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依次排列的进风件、第一风机、第一管族涡轮、第二风机、第二管族涡轮和出风件;
其中,所述第一管族涡轮具有垂直于所述空调器的轴向的截面的面积沿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减小的第一通道;
所述第二管族涡轮具有垂直于所述空调器的轴向的截面的面积沿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增大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管族涡轮包括:
第一管道壳体;
第一叶轮,所述第一叶轮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支撑件安装在所述第一管道壳体内,所述第一叶轮与所述第一管道壳体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一叶轮包括:
第一轮轴,所述第一轮轴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支撑件安装在所述第一管道壳体内;
多个第一叶片,多个所述第一叶片沿所述第一轮轴的周向间隔设在所述第一轮轴上且与所述第一轮轴和所述第一管道壳体限定出多个所述第一通道,每个所述第一叶片沿所述第一轮轴的周向和周向螺旋设置且螺距沿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族涡轮包括:
第二管道壳体;
第二叶轮,所述第二叶轮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支撑件安装在所述第二管道壳体内,所述第二叶轮与所述第二管道壳体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二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叶轮包括:
第二轮轴,所述第二轮轴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二支撑件安装在所述第二管道壳体内;
多个第二叶片,多个所述第二叶片沿所述第二轮轴的周向间隔设在所述第二轮轴上与所述第二轮轴和所述第二管道壳体限定出多个所述第二通道,每个所述第二叶片沿所述第二轮轴的周向和周向螺旋设置且螺距沿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中的每一个上的任一质点在x、y、z、B时空坐标中的运动满足以下方程:
其中,所述第一管道壳体和所述第二管道壳体的内半径分别为R,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的螺旋角度分别为θ,所述第一叶轮和所述第二叶轮的长度分别为L,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的变螺距系数分别为m,0<m<1,所述第一轮轴和所述第二轮轴的半径分别为r。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中的每一个包括:
外支撑环,所述外支撑环安装在所述第一管道壳体和所述第二管道壳体中对应的一个内;
内支撑环,所述内支撑环设在所述外支撑环内,所述第一轮轴和所述第二轮轴中对应的一个安装在所述内支撑环上;
多个连接梁,每个所述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支撑环和所述内支撑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件上设有空气过滤净化器。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均为变频轴流风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通讯且分别控制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的频率。
CN201710151405.9A 2017-02-07 2017-03-14 空调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1315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665691 2017-02-07
CN201710066569 2017-02-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31556A CN107131556A (zh) 2017-09-05
CN107131556B true CN107131556B (zh) 2019-07-05

Family

ID=59721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5140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131556B (zh) 2017-02-07 2017-03-14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13155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702A (zh) * 1991-04-08 1992-10-28 刘义申 超膨胀涡轮机组
JPH10288003A (ja) * 1997-04-17 1998-10-27 Sharp Corp 膨張タービン
CN201497246U (zh) * 2009-06-23 2010-06-02 大连理工大学 大功率超高速气浮涡轮空调制冷设备
CN103196253A (zh) * 2013-04-26 2013-07-10 哈尔滨耦合动力工程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耦合变频式空气涡轮制冷系统及联供方法
CN203880993U (zh) * 2014-06-18 2014-10-15 陕西动力源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空调的空气制冷装置
CN105247298A (zh) * 2013-06-24 2016-01-13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涡轮制冷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94219B2 (en) * 2010-03-04 2018-10-09 X Development Llc Adiabatic salt energy storag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702A (zh) * 1991-04-08 1992-10-28 刘义申 超膨胀涡轮机组
JPH10288003A (ja) * 1997-04-17 1998-10-27 Sharp Corp 膨張タービン
CN201497246U (zh) * 2009-06-23 2010-06-02 大连理工大学 大功率超高速气浮涡轮空调制冷设备
CN103196253A (zh) * 2013-04-26 2013-07-10 哈尔滨耦合动力工程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耦合变频式空气涡轮制冷系统及联供方法
CN105247298A (zh) * 2013-06-24 2016-01-13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涡轮制冷机
CN203880993U (zh) * 2014-06-18 2014-10-15 陕西动力源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空调的空气制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31556A (zh) 2017-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06530B (zh) 双吸入型离心鼓风机
EP3350518B1 (en) Portable air conditioner
JP2008215795A (ja) 可動式熱交換方式とそれを応用した、エアーコンディショナー、貯湯器、扇風機、その他熱交換器、熱の交換方式
JP2009107613A (ja) 空気流混合装置
CN202470336U (zh) 空调器和空调器的冷却系统
JP2009145036A (ja) 空気流混合装置
US10226735B2 (en) Integrated enhanced heat exchange method by combining boundary layer control with mainstream disturbance
CN105276679A (zh) 双变频恒湿除湿机及除湿方法
US20180066865A1 (en) Dehumidifying apparatus and dehumidifying system
US20140026594A1 (en) Integrated Dehumidif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Combining Boundary Layer Control with Mainstream Disturbance Enhanced Heat Exchange
CN106996391A (zh) 叶轮、离心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CN103968475A (zh) 除湿装置
CN107131556B (zh) 空调器
CN209165598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中央空调
CN106574807A (zh) 蒸发器
US20150354852A1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104197418B (zh) 新风机及新风机控制方法
US20180266724A1 (en) Dehumidification device with enhanced dehumidification effect
US20230332619A1 (en) Two piece split scroll for centrifugal compressor
CN107525141A (zh) 一种t型管式空气制冷除湿系统
CN104374110A (zh) 一种制冷系统及其喷射器
CN105736420B (zh) 一种用于降温除尘的负压风机
EP4034818A1 (en) Electrospray vortical flow exchanger
CN208688141U (zh) 一种半封闭式烘干系统
CN208794584U (zh) 空调组件及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05